台北市府將中小學生近視、蛀牙率,列入校長考評項目,引發外界批評,有人譏諷郝市長「找罵」,有人則認為家庭責任更大。儘管教育局已澄清,這些考評對校長「只獎不罰」,還是很多人認為不必要校長管這些「小事」。
以教育目的和國民素質而論,近視、蛀牙算是小事嗎?
台灣有「四眼田雞王國」之稱,小一學童的近視率就有30%,到小六則高達近七成,能考上國立大學而沒戴眼鏡者幾希!小小孩子掛上眼鏡幾成常態,連家長都有「得之我命,不得我幸」的僥倖心理。蛀牙率也好不到哪去,全國小學生的比率是55%,台北市也超過三分之一。多數人對「一口爛牙」不視為健康問題,曾有牙醫感嘆:牙齒是攸關全身健康的重要器官,如果醫生告知你肝不好,你嚇都嚇死了,為什麼牙齒出毛病卻覺得沒關係?信哉斯言!
視力和牙齒保健,不是小事,但很不幸,並非所有家長都有這樣的知識、心力去關注這些問題,所以學校教育能多盡一分力就該多盡一分力。網路上曾流傳一位小學老師與來訪日本小學生共進午餐的心得,看見日本孩子不挑食不浪費,進食注意禮節,食後每人細心收拾餐具,還有飯後集體認真刷牙。這位老師感慨,難怪人家國力強!
話說飯後刷牙,台灣的老師不是沒教,但有沒有確保教會正確的刷牙方式,並監督孩子養成終身習慣?這個問題,看看此間一些知名的牙周病診所要花多少時間幫助成年病人建立正確刷牙習慣,即可知梗概。
北市府要列入學校考評的,如果是英檢通過率、電子書包普及率、乃至才藝班設置比例等等,大概家長都會熱烈支持,專家亦各抒高見。為何談起身體保健事項,反而引來冷嘲熱諷,好像是政府多管閒事?此事若做好,將來也可為健保省錢。台灣對教育的短視和偏見,至今未改,其實以當今知識爆炸的背景,國小階段的孩子與其急著學會具體知識,不如多花時間建立起主動學習態度、運動和健身習慣、團體合作精神,一輩子都受用!只可惜,多數人還是把孩子蛀牙和近視當作小事。
【2012/08/22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