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藥商Cipla董座哈米德,是窮人的救星、大藥廠的眼中釘。
(路透)
對於部份人─特別是西方製藥公司來說,他是海盜。但對另一些人,主要是開發中國家的人而言,他是了不起的英雄。不管如何看他,Cipla公司75歲的董事長哈米德(Yusuf Hamied)無疑是過去10年來製藥界引起最多話題的人。拜耳所生產的肝癌標靶藥物蕾莎瓦(Nexavar),1個月份原本要價28萬盧布(5,020美元)。但印度政府介入,給該國製藥商Natco「強制授權」,Natco將藥價降至8,800盧布。

過去把這種藥也定2.8萬盧布之高的Cipla,決定跟進,大砍藥價至6,600盧布,比Natco更低,同時亦降低其他多種抗癌藥的價格。

哈米德說:「跨國藥商習慣獨占經營,沒有第2條路,他們如果不能獨占,就儘可能拖住你。印度有13億人口等著,我們沒辦法陪他們玩下去,國人健康茲事體大。」

耕耘醫療不足與貧困地區,卻成為Cipla的最佳策略;該公司在3月底剛結束的2012會計年度期間,營收從2011年度的613億盧布成長至685億盧布,淨利從99億盧布增加到114億盧布。

身家17億美元的哈米德會突然成為焦點人物,主要是2001年的古吉拉特地震災後滿目瘡痍,哈米德發出驚天一呼。送藥品至災區時他有一番新領悟:「環視我們國家的慘狀,我想到愛滋病才是這個國家可能經歷的最大悲劇,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大悲劇。」

他告訴「紐約客」雜誌說:「為什麼我們對古吉拉特捐輸,卻對愛滋病無所作為? 我當下決定,如果要作,我就親力親為。人們以為我是為了非洲,其實不是。我是為了自己的家園。」

不久,Cipla以超低價銷售愛滋病雞尾酒療法藥物到非洲。哈米德的舉動,使開發中國家許多地方的愛滋病患者,每年藥費從原本約2.4萬美元降至350美元。

這在疾病與醫療史上有如傳奇。哈米德繼續出招,他不僅把雞尾酒療法藥物降至1天1美元,還把此療法的3種藥物併成1錠,使愛滋病患者每日的醫療保健更方便與規律。

現今貧困地區至少一半愛滋病患者,都使用Cipla的藥物。許多國家重整其公共衛生體系,以便提供更廉價的藥物對抗過去20年肆虐全球的愛滋病。

哈米德並未就此打住。全世界深陷禽流感風暴時,羅氏製藥廠表示無力生產足夠的克流感供應全世界。

在禽流感發源的越南,5天療程藥費60美元,也太過昂貴。哈米德提供協助,解決克流感在生產與價格上的問題。

哈米德的多元世界觀,與他的成長背景息息相關。他父親老哈米德是回教徒,1935年成立Cipla,曾免費供應藥品給印度軍隊。他母親是立陶宛猶太裔,他的外祖父母死於納粹德國毒氣室。哈米德在立陶宛出生,在孟買多種族多宗教色彩的家中成長,眼見家族在宗教火拼頻傳的90年代發展茁壯。

他自劍橋大學畢業返國時,已取得化學博士,加入家族事業迄今,在兄弟與其他家人的襄助下經營Cipla。

他引來兩極評價,同時受到貧窮地區的愛戴與西方世界嚴厲批判。美國製藥工業女發言人哈茲斐德(Shannon Herzfeld)說: 「盜取發明並不是提供良好醫療的方法。」

西方製藥公司憤怒的原因是他們在藥品研發上耗資龐大,哈米德之輩所為,等於掠奪他們可轉投於研發的資金。

哈米德可不這麼想。他說: 「你檢視全世界最暢銷的50種藥品,會發現70%由非發明此藥品的公司行銷。輝瑞暢銷藥立普妥錠(Lipitor)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克流感也非羅氏藥廠發明。」他說,跨國公司所靠的是失去專利期效的「長青藥」,他們只是略改配方,讓藥品繼續賣下去。

哈米德認為西方公司習慣於「大賺不義財」,這才是印度無力負荷的原因。 (綜合外電)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2/07/09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