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三字經(八十五頌)

       

湘武崗唐大圓居士造頌

人之初 性無記 非善惡 名藏識 一切種 皆攝藏 萬法本 善惡詳

種發動 名現行 七轉識 依止生 眼見色 耳聞聲 鼻嗅香 舌味萌

塵為境 根能助 十八界 種各殊 第七識 亦意根 名末那 我執深

第八識 阿賴耶 能所藏 我愛者 八為王 各自在 號心王 能主宰

王相應 有心所 五十一 種類多 初遍行 有五支 觸作意 受想思

次別境 亦五類 欲勝解 念定慧 善心所 共十一 信為首 繼慚愧

無貪等 三根聚 勤輕安 不放逸 行蘊舍 非舍受 及不害 無 有

根本惑 六可辨 貪 癡 慢疑見 隨煩惱 有二十 小中大 堪分別

忿恨覆 惱嫉慳 誑諂害 與 並 此自類 各別起 小隨十 粗猛爾

無慚愧 自他辨 中隨寬 不善遍 始掉舉 昏不信 怠放逸 失念侵

及散亂 不正知 染心遍 八大隨 四不定 曰悔眠 共尋伺 善染兼

唯識言 攝心所 各四分 顯量果 能分別 名見分 如明鏡 能鑒形

所分別 相分起 似人影 生鏡裡 相見依 名自證 若鏡體 光影映

證自證 喻鏡背 自證依 善分配 三與四 又互證 故能去 無窮病

山河大 微塵細 皆識變 如幻戲 人不知 執是我 與是法 道已左

生煩惱 及所知 二障起 佛性迷 真覺者 佛菩薩 說唯識 破我法

識種子 遍法界 待眾緣 現行快 種生現 名因緣 見取相 所緣緣

刹那續 念生滅 平等緣 無間隔 此三餘 緣增上 順或違 俱無障

離名種 現前取 是現量 無計度 籍眾相 觀其義 由比度 量乃遂

現比謬 量為非 此三量 能緣依 後有量 曰聖言 佛親證 更宜遵

識所緣 有三境 不仗質 名獨影 緣兔角 本來無 隨意變 影自孤

緣無為 或有質 彼不生 仍非實 帶質境 亦分二 皆仗質 真與似

真帶質 心緣心 中間相 兩頭森 似帶質 心緣色 相從見 一頭得

性境生 從是種 既是體 亦是用 前五識 初刹那 緣性境 俱不差

緣生法 依他起 如幻現 無自體 執實有 成遍計 所執妄 性亦偽

從依他 去計執 名圓成 自性是 依三性 立三無 相無性 遍計虛

由依他 生無性 勝義無 圓成應 此諸佛 密意說 因執有 空對治

或不了 複空執 救惡取 說唯識 唯識學 廣依他 非空有 極到家

最勝法 說在先 大方廣 佛華嚴 解深密 入楞伽 並密嚴 四來華

如來現 毗達摩 二未譯 其奈何 彼論藏 有十支 歸一本 瑜伽師

首百法 略名數 釋體義 五蘊粗 顯揚論 眾義包 廣大義 攝論高

別名數 有雜集 辨中邊 能離僻 二十論 破邪山 建法幢 三十閑

莊嚴論 嚴體義 散歸關 瑜伽別 經共六 論十一 宗所依 顯真實

昔無著 攝神通 請密勒 兜率宮 降中印 說五論 無著闡 世親應

小入大 論千部 難兄弟 耀千古 護法師 釋唯識 戒賢嗣 更尊特

第六傳 至玄奘 輸震旦 義無上 大弟子 有窺基 百部疏 闡無遺

繼惠沼 及智周 了義燈 演秘求 後如理 義演集 撰義蘊 有道邑

皆唐疏 一貫承 相宗備 古未曾 唐以後 禪為尚 談直指 輕法相

台四教 判通別 賢首五 大始列 既非圓 又難習 惑彼言 共捨棄

研無人 典籍墮 宋元來 成絕學 遜清末 法運昌 得遺籍 自扶桑

海禁開 萬國通 科哲學 西漸東 勤分析 至極微 獨斯學 當此機

聰慧者 境研究 觀行深 果成就 行既廣 果無邊 此暫止 待余宣

以依三字句 說頌八十五

相關文章:
788~唯識三系之研究 如實 緣氣:(3040)
【No262】唯識三性&二諦 蔡伯郎論作 緣氣:(5084)

上一篇(唯識就是唯心嗎?) 回目錄 下一篇(學佛通病--秋竹仁波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