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量心之修持
  (一) 修持之前方便
     承上知初禪易修得悲無量心,二禪易修得喜無量心,三禪易修得慈無量心,四禪易修得捨無量心。如是看來,四無量心似乎是依獲得靜慮後而發起的善心而修持。然而前述曾說緣無量眾生而入各等至,何以在此又說四無量心是在獲得四靜慮後而修持。《大智度論》卷20 云: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行者在修禪定之前應先發願,念十方眾生,願令一切眾生得種種樂。此心與慈相應,依此慈心而修定,於定中觀眾生皆得樂入慈三昧。發慈願時由親族、善知識等再擴展所緣於無量眾生,悲、喜、捨亦同此理。「菩薩見五欲過罪,能離欲得四禪,以本願故起四無量心。」因此發願可說是修行的原動力。菩薩修行是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常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然而,若不先發願是否就無法修成四無量心。為什麼要先發願,到底發願有何助益呢?《大智度論》卷20云:[48]

  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

  因為菩薩於初發心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但是因已發大願,以此為目標策導自己完成大願,所以能精進不懈,即使在定中也能憶念此誓願。因發大誓願願無量眾生得樂,所以能得大福德,更能將此大福德利益一切有情。換言之,先發願,並知障惑之過患與修行之功德,進而除五蓋,修禪定,且於禪定中生起善心為四無量心之修行方法。然而,是否一定要先修慈無量心?到底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為何?

  (二) 修行次第
   

由上知四無量心的修行除應知障惑的過患與修持功德外,更應發願修持四無量心。但是,關於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是否依慈、悲、喜、捨的順次而修行,則有不同的主張與異說。其中,《增一阿含》卷39云:
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捨)三昧。

 

即修行的次第是先由慈三昧成就悲三昧,再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捨三昧。換言之,其次第是依慈、悲、喜、捨的順序而修。此外,《大毗婆沙論》卷87云:如說而生,謂瑜伽師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與饒益,與饒益者即是慈相,故佛說慈以為第一。次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除衰損者即是悲相。故佛說悲以為第二,彼諸有情既得饒益復離衰損。次應於彼而生慶慰,慶慰彼者即是喜相。故佛說喜以為第三,既於有情生慶慰已。次應於彼平等捨置,等捨置者即是捨相。故佛說捨以為第四。故四無量如說而生。

一般認為應先生慈心願將己樂與眾,利益一切有情;然見眾苦而欲救助,而生悲心;見其依教受法,雖未除苦,但也離解脫不遠,隨之而生喜心;見其依法修成智慧,心即放捨。就如同父母見子,一心願子能得樂;見其苦立即生起拔苦之心;當見其慢慢得離苦隨之而生喜心;最後當見其長大成人立即放捨令其自主。同樣的,瑜伽師認為行者緣欲界有情先與樂,次除其苦,而後令有情生慶愉,最後怨親等視。所以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應以慈為第一,悲為第二,喜為第三,捨為第四。然而如此的說法是否合理,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
 

復有說者,此四無量先悲,次慈,次喜,後捨。謂瑜伽師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次復於彼欲與饒益;次復於彼深生慶慰;最後於彼平等捨置。

換言之,有人認為應先除苦,再與樂,次生喜,最後平等捨置。因為沒有悲心拔苦的話,與樂是不易成就。由悲拔苦,與樂才得以成就。所以應先修悲心再修慈心。因此除其苦再與樂,見其樂而心生喜,最後生捨心。如此,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應先修悲,次修慈,再修喜,最後才修捨。由此看來,對於應先修慈或先修悲有不同的異說。此外,尊者僧伽筏蘇更提出不同的主張。
 

悲、喜二種互相制御。若先起悲,次必生喜。悲令心下須喜策故。若先生喜,次必起悲。喜令心舉,須悲制故。

 尊者僧伽筏蘇的主張認為悲與喜是相互牽引,同時也相互抑制。因為若見眾生苦必欲拔其苦而先生悲心,見其除苦必生喜心,二者是相互牽引。由於同一心中不可能有二種不同的心所,所以悲心所的除去是依喜心所而制伏,二者是相互抑制。其次,如果喜心先生起,當喜心滅後必感苦,所以將生起悲心。如此,悲與喜二者是相互制御。所以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為先修慈,次修悲與喜或是喜與悲,再修捨

由上的論說中則可知唯有捨無量為最後修是大家所共許的而無異議。但問題仍是在於到底是慈先修或悲先修。對於此諍議毗婆沙師則提出如下的主張。
 

應作是說:非四無量如說而生。所以者何?修觀行者隨樂生故,有觀行者先起於慈,次悲,次喜,後起於捨。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先起於捨,次喜,次悲,後起於慈,或有不定。有觀行者得慈非餘。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得捨非餘,或有不定。非四無量有順次入;或逆次入;或順超入;或逆超入。

毗婆沙師的見解則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非如一般所說的先修慈,次修悲,再修喜,最後修捨。有的修行者隨樂而生慈,次生悲,再生喜,後生捨。有先起於怨親等置生捨,次生喜、悲,後生樂;或有其他不定的次第。而有的卻則只生慈心,悲、喜、捨不生;或只生捨心而餘心不起。換言之,四無量心並非有其一定修行的次第

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並非有一定的次第,但卻是相互滋益。若行者是悲行人,則必先生起悲心,即使是見怨親受到極苦,也會生起悲心,但與樂卻非容易。其次,如果是位正在修習不淨觀的修行者,其必先生捨心。也就是說,隨修行者的根性,或是其慣用的修行方式慈、悲、喜、捨的次第會有所不同,是修道上的相應性。因此,由於慈、悲、喜、捨是相互牽引的,所以很雖說其有一定的修行次第。

例如悲心欲拔苦,若沒有慈心與樂,苦仍是無法拔除;由慈生與樂,苦才可拔除。如是是由慈心滋益悲心。再者,慈心欲與樂,若無拔眾生苦,與樂不成;由悲拔苦,與樂則生。如是由悲心滋益慈心

或是喜心欲隨欣喜,若沒有慈心與樂,悲心拔苦是無法隨之而心喜。如是是為由慈心與悲心滋益喜心。反之,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若沒有喜心除其原有的嫉妒是無法與樂、拔苦。如是則為由喜心滋益慈心與悲心

其次,若捨心欲等視諸有情,若無慈心與樂、悲心拔苦、喜心欣愉,則不可能怨親等視。如是則為由慈心、悲心、喜心而滋益捨心。或是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喜心欲與慶賀,若無捨心怨親等視,則前三心無法普緣一切有情。如是是為由捨心滋益慈心、悲心、喜心

此外,也有做是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四無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所以經論常讚慈悲。又,《維摩經》中云: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綜合上述,對於慈、悲、喜、捨的次第,經論中並無一定的說法。《增一阿含》中主張其修行次第為慈、悲、喜、捨之順序;瑜伽師亦認同此修行次第。然有人主張應依悲、慈、喜、捨次第修行;尊者僧伽筏蘇則認為是先修慈,次修悲或喜,再修捨;毗婆沙師則主張四無量心中並無一定次第。筆者認為四無量心的修行次第-慈、悲、喜、捨之間並無一定的次第,卻是相互滋益,是為佛法修道上的相須性。且依修行者根性,或是修行方法而有異,是修道上的相應性。

  (三) 修持方法
   

由上知四無量心的修習並無一定次第,慈、悲、喜、捨之間是相互滋益。基本上四無量心的修持應先知障惑之過患及修持功德,並發願修持。然而對於實際修行的方法,經論中則有不同的強調論說。 

    1. 《阿含經》
     

前述四無量心是通於有漏,亦通於無漏。究竟該如何修持。

《中阿含經》卷3云: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與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即捨身、口、意不善業,修善業,心分別與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相應,無任何煩惱、瞋恚,與空性相應,圓滿善修,由緣一方眾生,再逐漸擴展至十方無量眾生。此一方眾生就如同是於同一器界內的所有眾生,由此一器界逐漸擴展至十方器界,遍滿一切眾生,令其圓滿成就。如是,行慈心解脫,修無量善者,可達三果或三果以上的果位;悲、喜、捨心亦然。因此,修行四無量心如前所說,可通達梵天屬世間有漏善法,亦可通向解脫道屬出世間法。

    2. 《大毗婆沙論》
     

對於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大毗婆沙論》則將所緣對象分之為親品(親友)、中品(處中者)、怨品(怨敵)三種。其中親品與怨品分為上、中、下三等;而中品即無另作分別。因為既然是處中者,則無須進而分出上、中、下層次。其所緣的順次為:

  所 緣

四無量

親  品

中 品

怨  品

慈、悲、喜

1

2

3

4

7

6

5

7

6

5

1

4

3

2

尤於慈、悲、喜心是屬於增上的作用,所以從上品親開始作觀是較容易。次而擴展到無關的處中者,其次再由下品的怨敵作觀。因為對於最憎怨的人往往是最不易給予正面的增上作用。但是,捨心是一種損減的作用,所以先從無關的處中者起捨心是最容易的。其次對上品怨敵修捨,最後再逐觀至最上品親友。因為對於最親愛的人,染著心是最深重的,是最不易捨的。

也就是說,四無量心之間的修習方法是有異的。隨心所的作用而改變所緣對象的次第。慈、悲、喜無量心是由上品親乃至中品,繼而緣下品怨、中品怨、上品怨;而捨無量是由處中者起觀,次而下品怨乃至上品親。

         前述部派論師認為四無量心只是勝解作意,並不能依此修行而達到真正解脫。因為勝解作意是於所緣事相上增益作意,並不能以自相、共相作如理思惟,只可說是有漏的世間法。

    3. 《大智度論》
     

對於四無量心修持方法,《大智度論》則提出不同的看法。「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大智度論》卷20云:
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君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行者心雖與慈相應,遍滿十方眾生,不生親怨,皆以慈心平等對待;但仍必須緣眾生相,如此只可說是眾生緣慈,多在凡夫或是未得漏盡的有學人。而「法緣者」為漏盡聖人,即二乘、辟支佛、菩薩、佛。因為諸聖人初緣眾生,後緣法緣,破無我相,觀一切乃是因緣相續而生,無眾生相,為慈念眾生不知無我,慈念眾生而隨順與樂,稱為法緣慈。然而,唯有佛能如實了知諸法實相,觀緣起無自性,當下顯了緣起的假名眾生,一初畢竟空不可得,心無所著。佛慈念眾生不知諸法實相,以種種方便令其了解諸法實相,使眾生真正得度。這是智慧即慈悲,智慧與慈悲的調如。此稱為無緣大慈,是與般若相應的無量慈。

由上可知,真正的慈無量除了與樂,更須與般若空慧相應,即無緣慈。同樣的悲、喜、捨無量心的修行亦如此。因此真正的四無量心必緣眾生相,初是執著眾生有實性的;次是不執實有眾生,觀緣起慈愍眾生;惟有無緣慈,是通達我法畢竟空,而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才能真正與樂拔苦,怨親等視,解脫生死,成就四無量心。所以佛法的修行,必須與般若智慧相應。

    4.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在討論「慈愍所緣」時,對於所緣的對象談到了親友、怨敵、處中三品的有情。

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

換言之,是緣沒有苦、樂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有情,平等施與快樂。是緣有苦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有情,平等除其苦害。是緣有樂的親友、怨敵、處中三類。對此三類眾生依親友,其次處中者,最後則為怨敵,次第分別與下、中、上品的與樂、拔苦、慶悅。然而,四無量心的捨卻不為慈愍所緣所攝。前述曾說捨可對治貪愛,然而不淨觀亦可治欲貪。究竟二者的差別為何?何以捨不為慈愍所緣所攝。
 

不淨觀對治婬欲貪;修捨無量對治境界貪。復次修不淨觀對治顯色貪;修捨無量對治形色貪。復次修不觀對治細觸貪;修捨無量對治容儀貪。復次修不淨觀對治形貌貪;修捨無量對治有情貪。

如是看來,捨與不淨觀皆可對治欲貪,只是所對治的內容有別。不淨觀可對治:婬欲貪、顯色貪、細觸貪、形貌貪;捨無量可對治:境界貪、形色貪、容儀貪、有情貪。但是捨無量「理實不淨能治婬貪,餘親友貪捨能對治。」換言之,不淨觀與捨無量是為對治貪煩惱,其中捨無量所能斷的煩惱仍有限。然而慈愍所緣主要是對治瞋煩惱,對於可以對治貪煩惱的捨無量則不攝屬。

    由上可知,《瑜伽師地論》的慈愍所緣並不含攝四無量心的捨無量心。

    5. 《清淨道論》
     

四無量心於《清淨道論》云 四梵住(catubrahmaviha^ra)。然而,何以言「梵住」?考其原語早期應為bra^hmaviha^ra(崇高的境地),後期成為brahmaviha^ra(通向梵天之道)。可能是因為當時與梵天共住為當時婆羅門的理想,而形成的思想。依《清淨道論》所述,梵住有二義。一、最勝義:對諸有情行正道。二、無過失義:梵天的清淨行為。又《增一阿含》云「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行梵行。」《大智度論》云「離欲亦名梵」。因此,「梵住」意為依修禪定而行清淨梵行,並以善心緣諸有情,如同諸梵天離欲而住。且修習四梵住的人多生色界梵天,所以稱之為「梵住」。

四梵住的修持方法,首先修習的對象應先以四種人為先。一、自己(atta),二、喜愛者(piya),三、無憎愛者(majjhatta),四、怨敵(veri)。因為一般人最愛的是自己,所以以自己做為柔軟、善心的對象是較容易的。

       其次,培養四種意念來修慈心。一、願我免除危難(aham! avero homi),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ani/gho homi),四、願我平安快樂(sukhi/ attAnam! parihara^mi)。次而對喜愛者做此四種慈念的練習約三、四次之後,選其中最喜愛施與的慈念方式不斷修習直到初禪、二禪、三禪的禪支清楚明瞭。再修習其他三種慈念,令其達到清楚明瞭。接著,改變所緣的同性喜愛者,同上方法修習,讓每位都能達到如上的慈愛。

       然後,再變換所緣的對象為無瞋愛者,仍依上述方法修習。最後再以怨敵做為所緣的對象,依原方法修習,願其得樂。至此,已無四種人的區別,應進而遍滿二十二類無量眾生。

       承上可知,修習悲心則是對所緣對象生起憐憫拔苦之悲心;修習喜心則是對所緣的對象生起歡喜慶悅之喜心,修習方法同慈心。在慈心遍滿、悲心遍滿、喜心遍滿的修行下,進而可修達第四禪的捨心遍滿。

簡而言之,《清淨道論》四梵住的修持是先以自己為所觀的對象修慈念,次而對喜愛之人修慈念,再次而對無瞋愛者修慈念,最後再對怨敵修慈念。悲、喜、捨亦同如是。且依四梵住修行之人,其福多生至色界梵天。

印順文教基金會八十八年度「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
相關文章:
【No176】四無量法門重要性 釋開仁 論作 緣氣:(5227)
【No175】四無量心修行次第﹝巴利語系統傳承﹞ 釋開仁 論作 緣氣:(6266)
【No174】四無量心之方法次第﹝漢文系統的傳承﹞ 釋開仁論作 緣氣:(5541)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釋海實 緣氣:(4066)
四無量心中之悲無量,與七因果教中之悲心,有何差別? 緣氣:(7242)
四無量心 修行重要之路! (珍藏版) 緣氣:(6167)
四無量心與四禪 緣氣:(4538)

上一篇(四無量心 修行重要之路!) 回目錄 下一篇(四無量心與四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