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孝道:孝為戒本 孝道無盡

光泉

 828日,即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教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節。杭州靈隱寺隆重舉行了盂蘭盆法會,以誦經、傳供等方式,感恩佛陀教給眾生如何孝敬父母六親的功德,也以誦經禮佛的功德,為與會善信超薦七世父母及過往冤親,並回向法界眾生,同祈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作為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盂蘭盆節由來已久。早在佛陀時代,印度就有過盂蘭盆節的傳統。據《大盆淨土經》記載,當年,印度的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茉莉夫人等,為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都曾經依照《盂蘭盆經》造500金盆供養佛和僧眾。盂蘭,是梵語Ulambana的音譯,意思是救倒懸;盆是漢語,泛指一切盛食物的容器,如碗缽等。盂蘭盆,即用乾淨的容器盛上種種淨潔的美食,供養十方僧眾,以此解救在地獄中受苦的累世父母。
  這一盂蘭盆供的傳統最初源自《盂蘭盆經》中佛陀的弟子目犍連救母的故事。據記載,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證得神通之後,想要救度父母得離業報,以報親恩。於是,運用天眼通的能力遍尋,卻看到其母墮於餓鬼道之中,皮骨相連,不得飲食。目犍連尊者立刻以缽盛飯,用神通力送食物給母親吃。但由於其母受惡業之果報,飯食未入口皆化為火炭。目犍連痛哭流涕,悲痛不已,向佛陀請求開示解救亡母的方法。佛陀為其孝心所感動,但由於其母業報太深,不是目犍連一人的能力可以救度,佛陀便教他在農曆七月十五眾僧結夏安居圓滿的日子,用盂蘭盆盛百味五果、飯食素齋等供養十方僧眾,依仗十方眾僧修行的力量,以及供養僧寶的功德,救得亡母脫離餓鬼道之苦。後來,這一做法便流傳下來。根據佛陀的說法,佛弟子欲行孝順,都可以於農曆七月十五奉行盂蘭盆供,用以救度現在的父母乃至七世的父母,使現在父母身體安康,無有煩惱,使七世父母離餓鬼苦,得生天人中福樂無極。
  盂蘭盆節,是佛教的孝文化節,是佛教為傳承孝道、提倡孝親感恩而設立的節日。自古以來,佛教都是一個重視懷恩報德的宗教,在佛教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釋迦牟尼佛就是佛門孝道最偉大的詮釋者。佛陀身體力行,生生世世報答父母之恩,常常難行能行,難舍能舍,以身體血肉等供養。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六度集經》《賢愚經》中,佛陀曾多次告訴眾比丘,無論出家在家,都應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佛陀自身就是因生生世世奉持諸佛至孝之行,功德無量而最終成就佛道。成道之後,佛陀仍然在人天眾生前示現孝親的行為,為父母說法,引導父母正信佛法,往生極樂世界。除了佛陀及其弟子外,後世的許多高僧大德也有著感人的孝親事蹟。如道丕法師日夜誦經尋得父骨;虛雲和尚為報父母深恩,3年朝禮五臺山;本煥老和尚燃身燈送母等,無不詮釋著佛門的孝親傳統。
  佛經中,關於孝親的佛句不勝枚舉,其對的理解也更為深刻和全面。佛教認為,孝順父母,不僅要恒久地從物質上供奉父母,更要從精神上給他們以慰藉,進而化而導之,使其徹底地擺脫煩惱痛苦。從廣度上來說,佛門孝道更是將這種孝推而廣之,擴充至一切有情眾生。孝名為戒,而戒為成佛之本,則孝是一切做人、修行之根本。《梵網經》中講,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因此,佛教的孝是貫穿時時處處的真情,是推及一切眾生的悲憫,修行即修孝順之行。諸佛菩薩甘願付出,承擔苦難,誓度眾生,就猶如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之行。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在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文化源遠流長。不僅是佛教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更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甚至構成了中國倫理道德的根基。從各種耳熟能詳的孝子故事到各大朗朗上口的儒家經典,孝敬親長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時時刻刻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的人格養成。佛教傳入以來,傳統的孝文化與佛門孝道更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歷史上高僧大德們克盡孝道、感天動地的孝親故事,破除了世人對出家乃不孝之舉釋氏無父的誤解,更彰顯了傳統孝文化與佛教孝文化在僧人身上的完美結合。
  當今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關愛老人、傳承孝道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也成為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2015年是靈隱寺連續第三年舉行盂蘭盆節孝親感恩行活動,靈隱寺希望能借此弘揚佛教的孝道文化。同時,呼籲社會大眾繼承發揚孝順父母、慎終追遠的中華傳統,呼籲傳統孝道文化的回歸,營造孝親感恩的社會氛圍,為促進社會和諧貢獻力量。


上一篇(聖嚴法師:口和無諍) 回目錄 下一篇(你“供養”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