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度母儀軌導修開示
度母修持廣軌導修
現在開始講授長軌的修持要點。
前行開示
有關打掃及佛壇要求,大家恐怕已耳熟能詳了,在此不必重複再說太多。
在世俗化的概念中,我們設計房子時,必定以自我為中心,會考慮最豪華的設計方案、最令自己舒服及有面子的方案,並把窗外景觀最美的房間設計為客廳或自己的房間。在佛化的國家或地區卻並非如此,他們會把最好的房間留作修行用的房間及設置佛壇,自己住較差的房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出,真正依止三寶的人,會以三寶為心中最重要的,自己反而只是次要的。有些不信佛的人,愛把佛像放在門口當眼處,以此作為裝飾品,這是不好的做法。衲留意到許多漢人喜歡把十八羅漢像當作裝飾品般放置在門口,這亦是不好的做法。世上有無佛法,端看有無羅漢住世,所以他們是很神聖的,其身像亦然。在家居士不必一定要供羅漢像,但若要供就必須好好地供奉,不可放在門口而把羅漢像當作擺設裝飾。我們想想,在世俗上,我們或許尚可在有難時投靠親友,但在死後,除了三寶外,我們便別無可以依止的物件了。故此,三寶乃我們今生及未來生之依止,亦為我們之福德根源,絕不可輕視。在佛壇上,我們簡簡單單地供奉如法製造、合乎比例及令自己心生歡喜的一尊釋迦佛、一尊師祖像及一尊本尊像,頂多另加一兩尊漢人特別尊敬的彌陀、觀音和文殊等佛像便足夠了,不必供過多佛像,否則或許只會因處理不當而積更多惡業。
供品分為實物與非實物兩種。僧尼等出家人,若無錢財買實物供品,便可多作心中的供養,把自己的修行功德觀為種種美妙供品作供,主要以這種方式積集供養功德,不必到處張羅物品,應把時間及心血全放在修持上。在家眾則應多作實物供養。可是,僧尼中若有錢財者,不應執以上開示而吝嗇不作實物供養。
事密部的供品有許多要求。食品必須用素品。供香則必須用事密部配方或純檀香、純沉香等,不可用含化學品之香料或其他配方香。如果供花,要注意不可供有毒性之花類。
座墊以自己坐得舒服的為宜。依傳統來說,一般是前低後高的座墊能令人久坐不累,但這亦端看個人感覺而定,並非死的規矩。座墊最好能面向東方,若實在不方便,則在上座時心想自己面向東方亦可。
在恭敬對佛壇頂禮三遍後,我們便可上座。如果我們觀看古印度佛教壁畫,不會找到有坐在椅上修行的人,畫中的每個修行人都是雙跏趺的。所以,除卻有嚴重腳患或腰患的開許情況外,我們亦應依傳統古風而雙跏趺盤坐。
在上座後,我們並不馬上開始修誦,而應先調整發心。這一步如果不做或沒做好,整座修行便等同白費。怎麼調整發心呢?我們觀察自己內心,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坐下來修法呢?是為了今生或是未來生之福樂?是為了自己或其他眾生而修行?如果只是為了自己求今生的生意順利等等,是不正確的發心。出家人尤須注意,不可以世間八法之心態而修持,例如是為了讓別人以為自己是真行者而假精進等心態。要超越求利之關不難,但要看破名關卻不容易。不少人因為名譽受損了便自殺,也有不少閉關者常年不出關,表面上十分脫俗,但心中卻打不破“我是真修行人!”的求名心。正確的動機,必須是為求脫六道苦之出離心或為求成佛之菩提心。
此外,我們在上座後,應略生起一念,想著自己當下已身處佛之淨土中。這樣地想種下了習氣種子,利於未來往生淨土之中。
然後我們開始修誦儀軌。這個儀軌是依據傳統儀軌、取出其重要章節而編成的。它類同向度母祈請加持的性質,並不涉及密法,所以若無灌頂、口傳亦可以修誦。
現在衲依儀軌內容,一段一段地講解。
在修誦皈依文前,我們首先必須在心中培養皈依心。皈依之對象是三寶,世間鬼神等是不合格的依止對象。皈依心有三層次,一為基於對三惡道苦之恐懼而依止三寶為求避苦,二為厭離六道火宅而依止三寶為求出離,三為不忍眾生受苦,發願成佛而依止三寶為求佛境。這三種心,分別是下士、中士及上士之皈依發心。在此三層次以下的任何發心都不及格。有些人為了生意好、為了求仇人倒楣等等動機祈求三寶,這些都是不合格的依止動機。此外,誦皈依文時必須心中有所感動,方為有效;若心不被打動,就只是流於口頭上的皈依,並非心上的真正皈依。
修誦皈依有分觀皈依境或不觀皈依境兩種方法,二者皆為如法的正確方法。今天這儀軌中,我們不必觀具體的三寶眾在前了,只要在心中想著三寶與我們時刻不離即可。
我與等虛空際眾生一切有情 自今為始乃至成就菩提藏要間
皈依吉祥上師祖師聖眾 皈依圓滿正覺薄伽梵眾 皈依正法眾 皈依聖僧伽眾
以上皈依文段,我們要誦三次或更多次。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眾 因作佈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這是皈依及發心文,也要誦三次。此並不只是皈依文,前二句為皈依文,後二句為發菩提心文。文中“因作佈施等諸修持故”一句中的“佈施等”數字,是指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及般若六度。我們以修持六度的功德,為令眾生而發心成佛。
願一切有情眾生能具足福樂與其因 願一切有情眾生能由苦及其因中解脫
願一切有情眾生與無優樂境無所分離 願一切有情眾生住於平等心中無有愛嗔偏執
以上為四無量心文,我們必須念誦三次。在現階段,我們並未能真正發出這四種無量心,但我們在念誦時,是在種下習氣,發願于未來能成就這四種心。
順帶一提,以上為共通的四無量心順序排法。修菩提道次第的人,有把平等心排在起首的傳統,這種排列法有其大意義。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所謂“慈心”、“悲心”等,都只局限于親朋友好,並不能無私地覆蓋敵人及陌生人乃至所有眾生,所以這是不全面的。有了平等心後,我們才會對一切眾生不論親疏都有全面覆蓋的慈心、悲心等。
現在已講完前行開示。這些開示適用於彌陀、觀音等許多法門,並非度母法門之不共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