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導化眾生出離苦海的 善導大師
一、一聲佛號,一道光明
善導大師,不詳其姓氏裡居。唐貞觀年間,見西詞綽禪師淨土九品道場,心中欣喜道:“此真入佛之津要,修行其餘法門,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不久,至長安激發四眾(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同修淨土。師每入室,則長跪唱佛,非至氣力竭絕不休止。師每出外則演說淨土法門。脅不至席者(長坐不臥)三十餘年。平居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凡飲食時,好食悉以供眾;粗食用以自奉。所有施主所供布匹,都用以書寫《阿彌陀經》,前後十萬餘卷,畫淨土變相圖三百幅。此外,修理營造塔寺,施買香油供佛前之燈以續明。類此功德事,不遺餘力。因此道俗從其教化者甚眾。其徒有誦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遍者。有日課佛名自一萬至十萬者不等。其中得念佛三昧(三昧,正定也。一心稱念佛名,至心入禪定,稱念佛三昧),往生淨土的,不計其數。有人問道:“念佛真能生淨土嗎?”大師曰:“只要你深信切願去念,決定如你所願。”於是,師自念佛一聲,即有一光明從其口出;十聲,即有十光明從其口出;百聲,即有百光明從其口出。大師勸世偈,非常有名,其偈雲: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
假饒金玉滿堂,豈免衰殘痛苦。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二、境細心粗,唯當念佛
有人問大師:“何故不令人觀想,而但勸人專稱念名號?”師答曰:“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心紛亂,精神飛越。觀想難成。是以大聖悲憐,但使直勸專心稱念名字。何故?正因為稱名最易,相續不斷即得往生。若能念念相續不斷。以一生為期,絕無不往生之理。所謂“十即十生(十人念佛十人往生),百即百生”。何以故?因無外界雜緣干擾,得正念一心不亂故,與佛本願相應故,順佛語故,不違經教故。否則,若舍簡易專念法門,雜修其他法門,百中希得一、二成就,千中希得三、四成就。何以故?因外界雜緣亂動,全失正念之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經教相違故,不顧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近來所見諸方道(出家)俗(在家),解行備有不同,或專修,或雜修。但使專心一意持念不斷,十即十生;而雜修不能至心的,千中無一往生。惟願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往坐臥,必須厲心克己,晝夜莫廢,以一生為期,將來必可成辦。前念命終,後念即生。從此長時永劫,受無為法樂,乃至成佛,豈不快哉!”大師言畢,又作臨終正念文曰:
“凡人臨終欲生淨土者,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只是不淨惡緣,種種交纏而已。若得舍此穢身,超生淨土,受無量法樂(修習佛法而起之樂,此樂從自性生,常任不變。不同凡夫欲樂——從妄想生,無常變苦),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真正稱意事。譬如:脫下敝破的衣服,換上珍美的衣服。所以當放下身心一切莫生戀著。才遇有病,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切須叮囑家人,及問候人,凡來我前者,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閒雜之話,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如虛花,無有實益。
“若病重時,此命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磋歎懊恨聲。因為如此會惑亂彼將亡者之心神,令其失掉正念。但教彼記取‘阿彌陀佛’一句聖號,直至氣盡。倘得明解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更為大幸。用此法者,決定往生,無稍疑慮也。生死事大,須自家著力始得,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可以相代乎?思之思之!勉之勉之!”
善導大師一日忽宣告大眾曰:“此身可厭,吾將西歸。”乃登寺頂,向西遙祝曰:“願佛接我,菩薩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養。”言已而逝。唐高宗嘉其神異,賜寺匾額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