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覺道欽

道欽禪師是蘇州昆山(今江蘇省昆山縣)人。俗姓朱。少年時道欽服鷹儒家思想,學識很精深。二十八歲那年遇上玄素禪師。禪師一見道欽,就很喜歡他,說:“看你神氣溫粹,將來一定是位在佛法上有造就的人!”道欽便由此作了玄素的弟子。

  道欽正式出家的儀式上,玄素禪師親自為這位得意弟子執刃落髮,並告誡他說:
  “你現在學有所成,離開這裡。乘流而行,遇徑即止。”

  之後,道欽便離鶴林寺向南而發。快到臨安(今杭州市)時,看到東北方向有一山峰,便向樵夫打聽山名。樵夫告訴他說:“這是徑山。”想起師傅“遇徑即止”的話,便住進山裡,開寺弘教。

  有位僧人問道欽:“什麼是道?”道欽回道:“山上有鯉魚,海底有蓬草。”這話答得很超常理,山上長草,海裡有魚,怎麼現在倒過來成了海裡有草,山上有色了呢?禪師這樣回答問題就是想借著答話的不可解,破除問活人的拘執心。問話人是想從一種明確的回答中知道什麼是道,他是在用求知心問道,但道無所不在,什麼都是道,一問就要拘執一種回答。道欽禪師正是想用不可思議的回答暗示問話人,道不可問。告訴你是胡說,乾脆就用胡說回答你:你有問道之心,就錯了。

  馬祖道一曾派人送來一封信。道欽打開一看,紙上面一“○”,就是禪宗所說的“圓相”。道欽看後便在圓中點了一點,又將書信封好送還師傅。南陽慧忠國師聽說此事後,說了一句:“道欽禪師這樣的高人也被馬祖給迷惑住了!”圓相是禪師們畫來表示真如的,在圓中加上一點,說明道欽禪師心中仍有所執,所以慧忠國師才有此語。

  “如何是祖師西來的意”,這樣的話頭是禪僧經常問起的。也有人拿這話問道欽,道欽回答:“你提問不當。”那僧問:“怎樣問才當?”道欽說:“等我死了以後,再告訴你。”

  這裡的回答問題與上邊回答“如何是道”所用的方法一樣,都是用“遮斷”的辦法,把提問的方式否定了。人死了以後不能再告訴人了,言下之意是這問題根本就無從回答,不能回答。

  有位叫崔趙公的達官貴人,心向佛法,問道欽禪師:“弟子今欲出家,行不行?”

  道欽回答:“出家是大丈夫的事業,不是你們這些將相人物所能辦到的。”

  崔趙公聽罷有所省悟。斷除俗念,斷除對世間繁華的貪戀是需要勇氣的。人們為了某些微小的利益都要奮力相爭,動氣傷神,又何況拋家舍業到清寂的寺廟山林中去修煉呢?貧窮之士作到這一步都很難,又何況那些達官貴人呢?所以出家的事是勇敢者的事,捨棄利益也是一種勇敢,對利祿榮華的過度追求,實際上是為欲念所左右,是一種懦弱。擺脫欲望,需要有追求更高生命價值的膽識,這就叫“無欲則剛”。

 


上一篇(善於導化眾生出離苦海的 ) 回目錄 下一篇(愚路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