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藏加: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4
  

六、希解派及其“墳墓瑜伽”法
  A、希解派簡說
  希解派,是帕丹巴桑傑(?一1117年)創立的藏傳佛教宗派之一。根據《土觀宗派源流》,帕丹巴桑傑生於南印度闍若僧河所屬的春貝嶺,他在印度親近許多大師並得大成就後,曾五次進藏傳教,最後一次從西藏遊歷到內地五臺山等地,故在漢地也享有聲譽。相傳在西藏培養了無數個門徒,“其最著名的是希解初、中、後三傳的弟子。據說初期傳承,其弟子為迦濕彌羅闍那古訶耶,由翁波譯師作翻譯,中期傳承,他當以教授付給瑪?卻吉謝饒、索瓊?根頓拔、岡?益西堅贊三人而廣宏傳。其後期傳承,說丹巴到定日朗果寺,有最勝弟子丹巴卡欽、卡瓊、毗遮羅卓達、貢噶四人,尤以丹巴貢噶為上首。 ”(注:《土觀宗派源流》第87、88頁)。這就是說帕丹巴桑傑在三個時期向三批藏族門徒傳授了希解派的三種教法。正如上觀?卻吉尼瑪曾作過的希解派的開頭序言詞:
  丹巴天竺悲憫藏眾生,
  三次降了能息苦惱的滂沱雨,
  眾流回聚為一的教授海,
  號稱希解宗派今將說。(注:《土觀宗派源流》第87、88頁)。
  希解之名,就是因此法能夠息滅人間一切苦惱而得之。因為藏語“希解”一詞的意思是指“能寂”“寂滅”或“能止息”等。也就是說遵照此派教義修煉,能熄滅人間一切苦惱及其根源,並停止生死流轉。希解派在理論上提倡對般若性空的認識,在實踐上採取一系列苦修的儀軌。《土觀宗派源流》指出:“即依于正法能息滅由往昔業力感召以致在此生中得下劣身,多諸疾苦,貧窮空乏,乃至為非人所損害的種種苦惱,使其成為堪修瑜伽之行,所以名為正法能息苦惱。且尚不止此,謂由修習波羅蜜多,能令三有涅槃一切苦惱皆得寂滅,而此教授的精要,亦是在修習波羅蜜多行。”由於修習希解派具備如此的成就,正可謂功德無量,帕丹巴桑傑才吸引了眾多藏族門徒。雖然其修行十分艱苦,正如該派僧人大都在荒山老林、葬場墓地等人跡罕至的地方苦修,但是希解派的繼承和發揚光大者大有人在。比如,“希解派以前已得成就之大德甚多不可計量,著名寺宇,有吉喬桑登貝所建之耀卻頂與葛莫卻頂二寺。吉喬後有絳森巴及古汝貢匈繼承法座。”(注:《土觀派源流》第93頁)。引言中提到的吉喬桑登貝及其弟子絳森巴和古汝貢匈三位大師大約是西元十四世紀人。可見,十四世紀時希解派已擁有幾座寺院,除了上述兩座寺院外,帕丹巴桑傑早在西元1097年在定日建過一座寺院。說明希解派在西藏也曾得到一定的發展。然而,由於希解派不僅重在修行苦煉,而且僧人大都脫離社會在曠野中過著簡樸的宗教生活,到了十五世紀初,希解派逐漸衰微,終於在藏族地區消失。雖然希解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宗派已經不存在,但是它的部分教義及其有些修行儀軌,被其他藏傳佛教宗派所吸收,至今仍在流傳。
  總之,希解派是印度僧人帕丹巴桑傑在西藏創立的一個較小的密宗派別,主要以師徒相承秘密傳授、提倡苦修。認為如此修法可以悟出般若性空的道理,從而熄滅一切苦惱及其根源,停止生死流轉。為了達到“能寂”“斷除我執”,要求修煉者懂得“瞋恨心”是煩惱的根源,根除煩惱的辦法就是苦修。甚至捨身。
  B、奇妙的“墳墓瑜伽”法
  “墳墓瑜伽”法,是希解派奉行的主要秘密修持法。修持此法時多選擇荒野墓地等偏僻地帶,所以稱其為“墳墓瑜伽”法。正如佛教密宗從很早時代就開始提倡的那樣,密宗修持者或瑜伽行者經常在墓地進行靜修禪定,並度過一段不算很長的時期。這在藏傳密宗的觀點看來,修持者在死者的屍體被慈悲地作為施物而奉獻給禿鷲的天葬場靜慮禪定,則會獲得特殊的成就。比如,對屍體的解剖以及屍體的腐爛將有效地影響修持者的無常真諦的思想,從而產生迅速斷滅人生輪回的信念;還有助於認識並排除一切欲望,特別對名色肉欲的排除。
  土觀?卻吉尼瑪指出:“ 覺域的意義,是依教授之作用而立的名。說以慈悲菩提心能斷自利的作意,以空性見,能斷輪回根本,此二和合有斷四魔等的功能,故立此名。也有寫此字為‘角’ 的,意為‘行’,即行菩薩所行持的方便智慧之道,故有此名稱。”(注:《土觀宗派源流》第93頁)。由此得知,覺域雖有兩種寫法,但其意思基本一致,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來斷滅自利心,以般若性空來斷除我執。
  覺域派的教法也是源于帕丹巴桑傑的學說,所以,土觀?卻吉尼瑪對覺域派這樣稱呼道:“希解派的旁支覺域派”。由此可見,兩支宗派的密切關係。根據《土觀宗派源流》,帕丹巴桑傑第三次進藏時,將“覺”的教授傳給覺丹?索南喇嘛和雅隆?瑪熱賽布,雅隆?瑪熱賽布又傳授給其侍者甯巴賽榮,甯巴賽榮傳授給孜敦和松敦二人。孜敦傳年敦,松敦傳格丹舍摩,格丹舍摩傳藏敦,藏敦又傳寧敦等人。這一傳承均為男僧,所以,後來稱其為“男覺派”。覺丹?索南喇嘛將“覺”傳授給女弟子瑪久拉珍,從她開始傳承下來者大多數為女性尼姑。正如“男女弟子中得成就者有二十一人。其中女子得成者十八人。”(注:《土觀宗派源流》第93頁)。這裏指的是瑪久拉珍的門徒。因此,從瑪久拉珍傳承下來的被稱為“女覺派”。故在覺域派的歷史上出現了兩大傳承。
  覺城派雖然從西元十一世紀末開始形成,並在藏區興盛流傳,但由於此派沒有嚴密的制度,組織紀律渙散,特別是缺乏雄厚的經濟基礎,覺域派的壽命也與希解派一樣,到十五世紀末逐漸衰落。但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許多學者認為消聲匿跡的覺域派,迄今依舊主要由尼姑繼承和傳播,相沿不絕。
  覺域派依據的是般若波羅蜜多經與密咒相隨順而行持的法門,其教義源於廣中略三品《般若經》,尤其以《集經》為根本,因此,覺域派作為一個獨立的宗派已很少存在,只有一部分尼姑傳承,但它的教義教規則被藏傳佛教的其他宗派所吸收。正如“因為覺法宏傳於沒有教別的其他派中,於是各隨自宗的愛著對其見地與修行方面,很顯然也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講解。”(注:《土觀宗派源流》第94頁)。的確如此,覺域派的學說不僅融入各宗派的教理之中,而且其要義在藏族近代史上引起過幾次小型宗教學潮。對此,土觀?卻吉尼瑪曾用優美的詩詞作了如下概括:
  他已不存在什麼妄想分別,
  但為化度有緣而變化遊戲,
  隨其所應而示以無量化行,
  隨其所欲而賜予殊勝悉地。
  丹巴桑傑是老父名,
  用波羅蜜多道的心要,
  父續母續的究竟要門,
  宣說與無量數的雪域之人。
  一切成就者的密意精華,
  攝集一切法的無上妙藥,
  它名為能息眾生苦惱之道,
  所有善巧者都同聲讚揚。
  契合阿底峽的風規,
  參修本自無生的最勝教授,
  阿媽萊吉卓瑪的能斷法門,
  盛哉!這是大乘法要的心髓。
  眾多宗派林,宣講希解聲,
  杜鵑轉歌喉,耳飽餐精英。(注:《土觀宗派源流》第95頁;萊吉卓瑪,即瑪久拉珍。有關她的事蹟參看前文第二章)
  覺域派認為,該派教法能斷除人生的一切苦惱,達到涅槃境界。換句話說,該教法是通過心理思維活動對宇宙本體有了一切皆空的認識,從而達到成佛的境界。其意思是用慈悲心、菩提心來斷除自利心,用般若空性來斷除我執。也就是說,人們由於不能正確認識所面對的一切物件而生起種種煩惱,因此,覺域派提出只有開發人的真正的智慧和所有的慈悲心才能從根本上斷除一切煩惱。
  B、神秘的“苦行”法
  覺域派信徒習慣于懷著特別愛好的心情專心祈禱那些可以引起恐懼的神祗:夜叉、鬼、怪。它們以其可怕的、帶血的和兇惡的形象出現。覺域派的修持者在修煉時,備好一把人腿骨號和一面手鼓,並被要求在墳地和陳屍處完成相應的儀式。他們所喜歡的時間是夜間。以神秘的修持者身份在這種能引起恐懼的氣氛中獨自一人生活,懷著其日常的靜修而獲得的對《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堅信,並懷有由他們以特定方式理解和解釋的想像。在召神時,堅信心可以幫助靜修者對付原來煩惱的入侵,這些出現在靜修者面前的形象都是其個人思想的造物。當然,為了堅信這些形象並不存在而僅僅是一種尚未受控制的思想的幻覺,僅僅有一種純粹是思想方面的堅信是不夠的,靜修者應將此吸收進其固有的種子中,並使這種種子消失於其心間,唯有這樣,靜修者才由於經常反復的修習而獲得直接堅信這些表現形式不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僅僅是出自本身的幻覺。這樣,靜修者同樣還可以獲得堅信每種思想、每種感受、每種形式和每件東西都只是無法控制的思想在作怪,一旦當這種無分別的發光的菩提心出現時,上述一切都消失了。
  出現在人身上的道路主要是兩條,其一導致一種人或神的狀態。即一種受樂和苦支配的狀態。其內容和持續時間可以互相不同,但始終都是生死輪回之路;另一條是菩提心之路。覺域派必須從根部斬斷這種生死輪回的原因。因此,必須克服善和惡並堅信既無客觀、又無主觀,這樣從一開始就可以阻止二者的所有束縛。
  自我靜修本身在理論上是以一種認為在魔界也有不同領域的思想為基礎的。魔在此代表著必須擺脫的幻覺。魔的欺騙活動是以一種接觸為前提的,也就是說指感覺和感覺的目標。另外一種“ 魔”並非來自這種接觸,它主宰了具有思維力的物品以及希望、畏懼和興奮的原因,此外還有對在“道”中修習的善德的愛慕、減輕來自神力的疾病、懲罰和煩惱的手段,最後是對自己力量的猶豫和懷疑等。這些被認為是魔的幻覺之力都可以被壓抑到不動界,並根據最高分別力而在那裏消失。在這些分別中既沒有任何排斥的東西,也沒有任何追求的目標,既沒有生靈,也沒有魔物,甚至也沒有自身能排除或吸收的東西。
  這樣就從本身中根除了可以產生二歧式思想活動的情緒並使一切都消失在空中。當被我們當作是外部世界的一切消滅時,人的心理體系就不再知道自己想實現或滌除的內容,人的心理作為身體組成部分也就消失了,與此同時消失的還有其年齡、疾病和死亡,所有的罪孽、錯誤、災難和痛苦等思想同樣也被排斥了。
  如果幻覺的表現形式一旦出現,就立即將冥想集中到其自身上、並試圖從那裏開始而圍繞著處於任何分裂之外的生靈旋轉。為此目的,神秘靜修者應準備本人置身於最壞的條件下,應前往陳屍的和地神出沒的地區或場地,以便在那裏開始自我全神貫注的修習,但不向守護神奉獻供品或祈願。因為要求靜修者獨立行動,自我堅信並自我證明強加給他的教理並不是一種純理論事業。這樣一來,靜修者就可以放縱想像力,一些可怕的幻影就出現在其面前,比如天空在其上部撕開了,水流在其下面奔騰,魔鬼則從各方面向他施加壓力。但靜修者卻能夠毫不恐慌地抵抗這些出自其體的幻想,安然地和沉著地保持在其位置上,就如同在其家中一樣,泰然地處於一種堅信這些可怕的幻覺僅僅是由其想像的虛假力虛構出來的。
  一旦當神秘修習者達到這一種階段時,荒誕的虛幻之混亂便停止了,進而這些幻覺絕不會再出現,但在其潛意識中仍存在著某種焦慮。在此情況下,瑜伽師便使用了一些比較嚴肅的三昧作法。這些作法能夠徹底消除甚至是最難以洞察的幻覺。所有畏懼的思想都因此法而消失,甚至感到害怕的人也如此。(注:參見義大利藏學家圖齊所著《西藏宗教》)。
  這裏實行的儀軌共分成四個相繼的階段:
  1、“白色的分配”,大家認為自己的身體變成了精美食物並奉獻給佛教“三寶”。
  2、“什色的分配”,大家認為自己的身體變成了田園、食物、衣服、或日用品,它們被奉獻給了“護法神”,這些神能排除於進入菩提心之道中聳立的障礙。
  3、“紅色的分配”(血肉佈施),大家認為其個人身體中的肉和血分散在了整個空間並奉獻給了鬼和魔。
  4、“黑色的分配”,大家認為他個人的和眾生的罪孽都吸收於自己的身體中,變得如同積累起來的巨大罪孽。為了贖這種罪行和所有苦難以及由此產生的不幸,必須把身體奉獻給魔。
  覺域派信徒的這種苦修或奉獻精神在其他教派中不多見,既使有,也只是淺嘗輒止。然而,覺域派信徒堅信苦修能帶來大解脫,所以,他們具有如此巨大的決心而能在最艱苦的環境中安心靜修坐禪定。
  八、格魯派及其“顯密貫通”法
  A、格魯派簡說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諸多宗派中最後形成的一個重要宗派。它的創始人是宗喀巴?洛桑劄巴(1357——1419年)。宗喀巴是藏族近代史上出現的一位名副其實的偉大人物,他不僅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而且更是全世界所注目的一位佛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和宗教改革家。
  宗喀巴大師誕生於安多宗喀地區,即今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一帶,當他剛滿七歲時就在位於青海東部黃河北岸的夏瓊寺裏正式出家,成為一名和尚;十六歲(西元1372年)時赴西藏深造,次年到西藏後,宗喀巴便開始了廣拜名師,勤奮學習的生涯。他相繼從噶舉派、薩迦派、噶當派不同宗派的高僧大德處求法,最後博通各派教義和實踐修煉儀軌,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1402年,宗喀巴在阿底峽尊者所著《菩提道炬論》的基礎上撰寫完成了《菩提道次第廣論》這部巨著;緊接著于1406年宗喀巴又著述完成了《密宗道次第廣論》這部專門論述密宗的巨著。可以說,這兩部巨著代表著宗喀巴大師對佛教的完整看法或思想體系。
  1409年,宗喀巴大師得到帕主地方政權屬下的貴族仁青貝和青隆布父子的大力贊助,在拉薩以東偏北約30公里的卓日窩切山腰創建了甘丹寺。從此,以甘丹寺為主道場的新宗派——格魯派開始形成。1416年,宗喀巴大師命他的弟子降央曲傑(379—1449)年)在拉薩西郊修建哲蚌寺,1418年,宗喀巴大師的另一弟子強欽曲傑(1352—1435年,又名釋迦益西)又在拉薩北郊修建沙拉寺。拉薩三大寺的建立奠定了格魯派蓬勃發展的堅實基礎。  繼三大寺之後,宗喀巴大師的又一弟子根敦珠巴(1391一1474年),於1447年在後藏日喀則修建紮西倫布寺。此後不久,下喜饒桑布在康區建昌都寺,上喜饒桑布在西部阿裏修建達摩寺;在青海塔爾寺逐漸形成。至此,格魯派在整個藏族地區建立了比較穩定的基礎。格魯派正可謂後來者居上,其發展之迅猛,在藏傳佛教史上從未有過。從十五世紀初開始形成,至十六世紀初已初具規模,特別是1642年五世DL在西藏取得世俗統治權力後,格魯派對其他宗派構成威肋,許多不同宗派的寺院無奈改宗格魯派。從此,格魯派逐漸成為藏族社會上勢力最強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大宗派。如拉薩的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以及日喀則的紮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蔔楞寺,這六大格魯派寺院,再加上四大活佛系統,即DL、班禪、章嘉和哲布尊丹巴,它(他)們則象徵著格魯派的權威和勢力。目前,格魯派在我國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生活中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B、宗喀巴大師的理論貢獻
  格魯派,藏語為“格魯巴”,其意為善規派,這是從該派宣導嚴守戒律而得來的。又因宗喀巴大師和這一派的僧侶頭戴黃色僧帽而俗稱黃教。
  宗喀巴大師主張僧侶要嚴持戒律,禁止僧侶娶妻生兒育女等過一般的世俗生活。針對當時的僧眾輕視經教不務理論的次第學習,以專修密法為終身目標的現象,宗喀巴大師著述《菩提道次第廣論》,積極提倡學經要遵循次第。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宗喀巴大師在完成《菩提道次廣論》的著述之後,又緊接著撰寫了著名的藏密理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為修煉藏密者指明了圓滿的軌道,從而使藏傳佛教密宗從理論上更趨完善。
  宗喀巴大師撰寫《密宗道次第廣論》的目的,他在該論著的第一卷中向廣大讀者作了表白:“若有殊勝大乘種性,為善知識之所攝受,於諸共道已善修習,由大悲心最極發動,急欲救度漂流生死諸有恩者,則當趣入甚深捷徑金剛大乘,速疾施與一切有情唯一依處佛世尊果。故此當說大金剛持道之次第。”由此可知,《密宗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專為那些在佛學上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還可繼續升級的高僧大德而創作的一部高層次的大著作。它的修學物件必須具有三項最最基本的條件:1、有殊勝大乘種性,2、為善知識之所攝,3、於諸共道已善修習。可見,非人人皆可修煉。
  從以上引言中我們還會知道《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原名為“大金剛持道之次第”,又在該書第二十二卷中可得到更全的書名“大金剛持道次第開顯一切密要論”。從這些一目了然的書名中我們可推測該書的大概內容。
  何為“密宗”或密教,在本書第一章中已作過介紹,這裏不再重複;“道”,指趣證佛裏所必須經歷的修學過程,“次第”就是說明修學的過程必須經歷的階段,所謂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可缺略紊亂等,故名“密道次第”’。金剛持道,即密宗道。總之,《密宗道次第廣論》或《大金剛持道次第開顯一切密要論》,是宗喀巴大師於 1406年創作的一部大乘佛教密宗修行次第的論著。
  至於《密宗道次第廣論》的要義,土觀?卻吉尼瑪在他的《土觀宗派源流》中寫道:“能顯明四續四部圓滿道體的大著《金剛持道次第論》。”由此得知,宗喀巴大師在他的大著《密宗道次第廣論》中主要論述了密宗四續(即事續、行續、瑜伽續和無上瑜伽續)。對此,已故佛學家呂澄先生也曾作過研究,“其說密乘,大體同於燈論,以為六度止觀固為顯乘修行階次,但自顯密一貫之義言之,則又屬顯密相共之道。由此基礎,乃應決定入於密乘,而疾速圓滿二種資糧,其初仍須施供阿闍黎得其欣悅,授之灌頂,而後獲有學法堪任等。此均從阿提沙(即阿底峽)之說也。至於修學次第,判為五品:初第一品清淨菩提心,與顯相共。次第二品,四類灌頂,則悉通於四部密典。資第三品,守護律儀及三昧耶。律儀為菩薩共戒,如菩薩地及集菩薩學處論所說,十八重四十六輕等。其三昧耶為不共戒,依各種咒典有多異說。次後成熟根器則有第四品生起次第,悉地解脫則有第五品圓滿次第,要以無上瑜伽時輪密集諸法為歸。”(注:詳見《西藏佛學原論》)。這是呂澄先生對《密宗道次第廣論》的內容作了具體研究後所下的精闢論斷。他認為本論著是宗喀巴大師繼承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為主要代表的學說而創作的。可以說是一部以密宗四續為通往悉地解脫次第的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藏密大巨著。
  但同時呂澄先生又指出:至於密乘,阿提沙無上瑜伽極於勝樂,宗喀巴則推尊時輪;又阿提沙分析密典為七類,宗喀巴則約為四部;是皆以後來之說(如布頓等說)而大有改易矣。”(注:詳見《西藏佛學原論》)。這說明瞭宗喀巴大師的《密宗道次第廣論》中又有不同于阿底峽學說的地方,即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誠然,宗喀巴大師從三十六歲開始就講經收徒,先後在各地講《現觀莊嚴論》、《因明》、《中論》、《俱舍論》等;還專門研習噶當派的教法及《菩提道炬論》等要籍,同時系統地研習薩迦派的“ 道果法”、噶舉派的“大手印法”等各種密法。所以,宗喀巴大師終於通達顯密各派教義,並以中觀為正宗,且稱為依止,以噶當派教義為立宗之本,綜合各派之長,經親自實踐或修行為證驗,最後建立了自己的宗派學說。因此,宗喀巴大師的學說有別于阿底峽尊者的學說是理所當然的。
  《密宗道次第廣論》不僅對密宗四續的修習次第、儀軌、方法、法器使用等方面作了詳細論述,而且介紹了密宗的淵源、傳承、派別,以及修密法時的諸多本尊。所以《密宗道次第廣論》在藏密典籍中具有無可置疑的權威性。本論著同《菩提道次第廣論》一起,可代表宗喀巴大師對佛教顯密的完整看法。
  C、宗喀巴大師的修止法
  佛教徒所修坐禪,包括止、觀兩個方面,止,是梵語奢摩他(Samatha)的意譯,意為持續止心於一境而達心念寂定,《寶雲經》釋‘“奢摩他”為“心一境性”,即心專注於一境。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五說:“依定住心說名為止。”由專注一境而入靜定的奢摩他,從現代氣功學的角度看,無疑屬氣功中的靜功一類。宗喀巴從修止的條件、次第、具體方法、掌握要點,到成就奢摩他的標準等各個方面,廣引博證,條分縷述,提供了一套頗為精深的理論、方法,堪稱中國古代氣功學遺產中的瑰寶。
  宗喀巴強調修止須先端正目的,為利益自他、濟渡眾生而修禪。止的正行,是系心專注一境,不令數亂妄失。修止之初,須善調身、調息。調身以跏趺坐式為主,調息以呼吸無聲、不粗猛急滑為度,呼吸出入須達無所知覺,不加關照而自然滌細勻和。
  宗喀巴提倡初修者從觀殊勝之緣——佛像入門。觀佛相時先把準備好的畫像、塑像,置於面前,將其形象牢記於心,然後閉目憶想,令其分明顯現。初觀者可先觀想頭面等一小部分,等這一部分觀想明白,再觀其餘部分乃至全身,則易觀成。還強調初修者須專注一緣,切不可移換觀想之境。若靜坐時意識中觀起的境相與所觀境不同,萬不可隨之而轉,應立即棄舍,系心於本來觀境。
  心住定時,掉舉沉沒為大過失,應以“正知”對治。這裏所謂的“掉舉”,是指因觀想可愛之境而引起聯想,屬於貪愛一類障礙入定的雜念生起,此分粗細二種:粗掉舉指忽生貪著希求外境之念;微細掉舉指心中將出現親友或所愛樂的聲色等境。所謂的“沉沒”,指心於所緣執持力緩或不極明,如同入暗室而不能看清楚,此也分粗細二種:粗沉沒於所緣境中心雖未散動,但乏明瞭之力,只是澄靜而已;微細沉沒心雖明淨,但對所緣境無定解力,略為低緩。沉沒與昏沉不同,昏沉有如半睡眠,心無明淨,沉則心尚明淨,只是於所緣境不太明瞭而已。掉舉障心住一境,沉沒障明瞭所緣,為深入正定的大障。掉舉易知,沉沒難覺。今修煉氣功者,墮於沉沒中而自以為入定者,大有其人。
  宗喀巴又強調,修禪時須時時提起正念,覺知沉、掉二障將生、已生、未生之相,這是防治沉、掉的訣要,謂這“正知”。若沉、掉已生,須立即斷滅,“上者迎頭遮止,中者才生靈滅,下者也須生已不久即當斷除。”若知而不斷,墮於沉、掉中,久久成習,極難糾正,將列入定的希望。斷除沉、掉的要訣是“思”,即思察觀照,斷除捨棄,警策自心專注於所觀境。若沉、掉厚重難治,長時不能斷除,去而複來,應暫停修止,專修對治。掉舉重時,當觀可厭之境,心以滅貪婪之念。沉沒重時,當思修定的利益、人生的積極意義,以振作自心,或思日月等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經行”(來回踱步)一段時間,待精神振作,再坐下修止。另有兩種專治沉、掉的觀想法,一為“風心與虛空相合瑜伽”,觀想自己臍間有一大如雀卵的白點,從頂門躍出,與虛空相合,心緣虛空,安住不動,此法專治沉沒。二為數息強斷掉舉法,即攝心數呼吸,一呼一吸記一數,從一數到五,再從頭數起,漸增至每次數十息、十五息、二十五息;或觀上氣白色,從鼻中吸入,漸向下壓,同時將黃色的下氣漸向上提,把上下二氣壓於臍間,令其相合,長久閉息不出,名“瓶氣”。如此往復,則心漸漸靜寂,掉舉自滅。
  關於修止入定的階梯,宗喀巴大師分為九個“住心”:
  1、內住 由聞知修止法要的“聽聞力”,安坐修止,攝心系緣,定然力小,散亂多,覺雜念叢生不斷,有如河流。
  2、續住 多次勤修,由“思維力”提起正念,逐漸進步,能於短時專注所緣,心無散動。此時覺雜念如溪澗水,時隱時現。
  以上兩種住心,散亂多,定力小,須用力攝心,稱為“力勵運轉作意位”。
  3、安住 由“憶念力”,對時憶念所緣境,定力漸增,於雜念生時能較快覺知,攝心還住於所緣。
  4、近住 由“憶念力”攝心,較前更進一步,於沉沒、掉舉生時,能即時覺知對治。以上兩種住心,漸能攝心不散,自覺心如潭中水,無風不起浪,然尚有被沉、掉風動而不澄靜時,為對治沉掉而覺疲勞。
  5、調伏 能以“正知力’調伏沉、掉,攝心不動,較長久入定,嘗受到入定的喜樂,而自然樂於修定。 
  6、寂靜 由“正知力”攝心入定,斷滅厭修情緒,心更寂靜。
  7、最極寂靜 由“精進力”勤修,持續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緒的能力增強,坐中能斷除貪欲、憂戚、昏沉等。
  從第三住心至此,坐中雖能持續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沉、掉間之斷時,故稱“有間缺運轉作意位”。
  8、專注一境 由“精進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雖尚偶起雜念,起已即滅。雖仍須策勵其心,然沉、掉已不能為障,定心恒常相續,沉、掉不能使之間斷,故名“無間缺運轉作意位’”。
  9、等持 由不斷勤修的純熟功力,達到不須作意攝心便能隨意入定、恒久不動之境,名“無功用運轉作意位”。
  宗喀巴指出:修定者達第九等持心,能隨意長時間入定,乃至行住坐臥皆能與定心相應,若未得“輕安”規屬佛教所說最低層次的“欲界定”,尚未跨入“九次第定”的門檻,只名“奢摩他隨順作意”,而不得名為奢摩他。奢摩他屬超出欲界定的“初禪未到地定”,有心一境性與輕安兩大標準。輕安包括身心兩個方面,心輕安指具自主心理的可能性,能擺脫貪欲、隱怒等不良情緒的紛憂,心不為境所動,在一切時中安定、愉快、坦然;得心輕安時,自然有能引發身輕安的風(氣)生起,一般頭頂先有似重而並無不適之感,漸漸氣滿溢全身,身體極為舒適、快樂、輕鬆、由此而心輕安更加增長。初得身心輕安時,因初嘗前所未受的愉悅,內心激動踴躍,此後漸漸安定平穩,但輕安並不減退。宗喀巴大師所說能引發身輕安的風(氣),大略相當於道教內丹學所說先天系。修定者得身心輕安心一境性而成就“止”時,身心發生質變,得大利益、大受用,使人生幸福快樂,佛教謂之“現法樂住”。今日練氣功者要達到如此境地,須大努力。
  D、最高大法大威德金剛法
  藏密有五大金剛法,大威德金剛法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格魯派最推崇的大法。
  修習此法,首先從文殊菩薩開始觀想,以空中一切無有,只有藏文“施”字現顯空中。“施”字變成一尊文殊菩薩,黃紅色,頭戴五佛冠,髮髻高束,一頭二臂;現童子相,右手持一寶劍,左手結印,身坐一頭獅子上。文殊菩薩周身佩飾瓔珞。以為莊嚴。
  觀想文殊菩薩從頂門放出一道黑光,在黑光中現出一尊大威德金剛,其最上仍是文殊菩薩,再下是鬼王。大威德金剛四面八臂,上身為黃,下身黑色,全身佩飾髑髏,穿虎皮衣裙,正面是牛頭忿怒相,牙外露,舌如閃電,有二大牛角,三牛眼。十八隻手,右邊第一手執利劍,第二手執金剛杵,第三手執箭。左邊第一手執索和印,第二手執般若經,第三手執弓,其他手結印。二大足踏住二獸。
  觀想時要結大威德金剛根本印,即兩手內向及作拳式,二中指豎立向空相靠。也就是兩手先握成拳,再伸出兩中指立著相靠。
  觀想成了相以後,要觀想大威德金剛之法身開始旋轉,成為一股大法力的紫色光明,而後從頂陽入修習者的身中,即想有己成為大威德金剛,無二無別。
  隨著進入三摩地。
  出定之後再念大威德金剛根本心咒共一百零八遍:
  唵,瑟致哩,迦魯跛囉吽,欠娑婆賀。(注:參見《藏密修法精粹》)

 

相關文章:
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1 緣氣:(4185)
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2 尕藏加 緣氣:(3529)
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3 尕藏加 緣氣:(3183)

上一篇(藏密諸派及其理論與實踐 ) 回目錄 下一篇( 苯教和格魯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