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歷史宗教
  

遙遠的西藏總是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鮮為人知的藏族藝術則更令人心馳神往,與酥油花、堆繡並稱藏族藝術三絕的唐卡以其輝煌尊貴、粗獷豪放、風情萬種吸引了眾多的目光。
  唐卡是藏語,即卷軸畫的意思,由於便於攜帶,信徒們在朝拜中則隨身攜帶以便隨時祈禱之用。其獨特的藝術性質首先在於它與宗教密不可分的臍帶關係,凡創作題材、構圖、內涵,無不以藏傳佛教作為基礎。
  西元七世紀,隨著佛教傳入西藏,各種風格的佛教畫像也開始在西藏流傳,至西元十一、十二世紀,歷代的西藏藝術創作者集各藝術流派之大成並結合民族特色,漸漸形成了藏族佛教畫像的風格,西元十三世紀,唐卡正式在西藏出現。而每一件唐卡,均是藏族畫師借由一顆虔誠安定的心,一筆一筆、一刀一刀雕鑿出的嘔心瀝血的作品。
  唐卡的題材以藏傳佛教為基礎,大體分為兩大類,一是以佛教顯宗為一派,多以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的畫像為主;二是以秘宗諸神為一派,這一派不輕意示人。藏傳佛教認為,沒有信仰、沒有根器的人看之污穢,會引起誤解。此外,唐卡的內容還包括宇宙模式、藏族醫學以及山水、花鳥、蟲草、房屋等。在古代,唐卡是以天然礦物研磨成粉末調合為染料而畫成的,如紅色就是紅寶石的粉末,金色就是黃金的粉末,畫布也是特製的。而這些技藝都是不外傳的。這樣的唐卡顏色經久不褪,非常珍貴。在規格上,唐卡有大有小,據說,大的唐卡可以將一面山遮住。
  牛頭人身的“閻魔天”、威嚴尊貴的護法神、成千上百的神像……,唐卡藝術風情萬種的精彩畫面和宗教色彩引起了國內外藝術家們的濃厚興趣。
  

唐卡的題材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它是刺繡或繪製在布、綢或之上的彩色卷軸畫,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
  唐卡內容繁多,表現題材廣泛,除宗教外還包括大量的歷史和民俗內容,所以唐卡又被稱作是瞭解西藏的“百科全書”。西藏唐卡構圖嚴謹,均衡,豐滿,多變,畫法主要有工筆重彩與白描為主。其所設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一、佛、菩薩類;二、佛轉獲佛本生故事;三、密宗本尊各神;四、觀音度母類;五、護法神、明王類;六、上師高僧、大成就者類;七、藏族歷史及歷史人物類;八、壇城佛塔類。還有其他如宇宙日月天體運行圖、香巴拉圖,須彌山圖、生死輪回圖等。
  西藏唐卡是在松贊干布時期興起的一種新的繪畫藝術。明清時期,西藏的唐卡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個時期的唐卡,一是數量明顯增多;二是形成了不同風格的畫派。大體說來,前藏的唐卡構圖嚴謹,筆力精細,由善肖像,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著色濃煙,屬於筆彩的畫法。
  人們現今所看到的唐卡,也稱之為布畫,始興於佛教傳入西藏之後,伴隨著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傳,外來文化藝術滲透,為唐卡藝術注入新鮮血液。她一方面發揚更新原有藝術特色,一方面戲曲漢地或印度,尼泊爾等地之藝術精華,久而久之,成為獨具一格的藝術流派。唐卡,是以嚴麻布或粗布作為底布,較為珍貴者是以絲綢作為底布。
  唐卡的品種
  唐卡品種多種多樣,除彩繪唐卡與印刷唐卡外,還有刺繡、織錦(堆繡)、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繡唐卡是用各色絲絨繡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樓閣等均可刺繡。織錦唐卡是以緞紋為底,用數色之絲為緯,間錯提花而織造,粘貼在織物上,故又稱“堆繡”;貼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緞,剪裁成各種人物和圖形,粘貼在織物上;緙絲唐卡是用“通經斷緯”的方法,此織法可織出樣式變化多元化的圖騰圖案,且色彩正反面皆相同,而圖騰左右則相反,但這種織法也有結構比較脆弱的缺點,不太容易保存,緙絲唐卡用各色緯線加強了唐卡的裝飾性,有的還在五彩繽紛的花紋上,把珠玉寶石用金絲綴於其間,珠聯璧合,金彩輝映,顯得格外燦爛奪目。緙絲是我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上的特種工藝品。這些織物唐卡,質地緊密而厚實,構圖嚴謹,花紋精緻,色彩絢麗。西藏的織物唐卡多是內地特製的,其中尤以明代永樂、成化年間傳到西藏的為多,後來西藏本地也能生產刺繡和貼花一類的織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兩種,一種是滿幅套色印刷後裝裱的,還有一種是先將畫好的圖像刻成雕版,用墨印于薄絹或細布上,然後著色裝裱而成。這種唐卡,筆劃纖細,刀法遒勁,設色多位墨染其外,朱畫其內,層次分明,別具一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視之如雕鏤之象,風貌典雅,富有立體裝飾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與繪製唐卡。
  最初的唐卡起源於何時,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但從唐卡的形式和功能來看,它和藏民族祖先的遊牧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崇尚佛教的雪域先民的遊牧生活中,除頌念六字真言外,還需要有一種隨時可以供奉身、語、意的聖物來讚頌佛陀,瞻仰佛陀,唐卡這種宗教藝術形式自然是最理想的載體。唐卡不僅僅便於收藏攜帶,更重要的是支持唐卡廣闊無垠,能容三界諸佛為一堂,隨時可以瞻仰,讚頌祈禱,保佑部落和家庭平安。流傳至今的藏族傳統婚嫁迎娶儀式中,迎親隊伍前面懸掛唐卡以求吉祥,望果節慶豐收轉地邊時,前面唐卡引路感謝神靈保佑;在野外演出藏戲時,懸掛湯東傑布唐卡於場中以示崇拜;很多地方祭山神,觀風水,修房造屋時懸掛唐卡進行祈禱等。從這些民間習俗來看,唐卡這一宗教藝術形式及其應用,是與藏族先民遊牧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的。隨著歷史的推移和藏傳佛教的興盛,這種藝術形式也隨之興盛。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步完善,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具有濃郁的藏民族特色的完美的唐卡藝術
  繪製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這種原料的配方科學,加之西藏高原氣候乾燥,所繪就的唐卡即使過上數百年之久,依然色澤鮮豔,猶如新繪製的藝術佳品。
  唐卡至此並不算完工,還有類似漢地的張裱之工序。畫成後,底部四周鑲以各色的錦緞,與圖像色調和諧相配,上下兩端貫以木軸,便於張掛,再在其上覆一與唐卡大小相同的絲綢,到此,一副裝裱的卷軸畫----唐卡才算完工。
  唐卡的題材廣泛,內容無所不含,可說是一部社會史的風俗畫,其中尤以宗教題材冠首。概括起來,可分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宗教教義經變畫、風土人情、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佈局等等,可謂一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縱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等各方面,無以計數的大小唐卡,為藏學研究的諸領域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唐卡從製作工藝上可分若干類,除繪畫外,還有刺繡、貼花、織錦、緙絲、堆繡等各種藝術技巧,用這些方法製作的唐卡,富有立體感與質感,動感也強,將它懸掛于殿堂之內,微風拂來,畫面上的佛像躍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覺中,宛如置身於天界之內,禁不住飄飄然。有關宗教題材的唐卡,整幅畫面一般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與個地下。此種布排及說明了佛教的教義,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說。唐卡中央部位一般繪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養膜拜的物件,諸如釋迦牟尼、五部金剛大法、諸祖師等;上部即為空界,亦稱聖界,會有諸佛菩薩;下部即為地界,也稱凡界,繪有護法神及僧侶。但聖凡之界並不如此嚴格區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編排的唐卡。居於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稱之為“頂嚴”。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屬。
  繪與唐卡上的各種圖案,如諸佛菩薩的造型以所佩戴的飾物項冠、瓔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義,不一的造型,並非藝術家隨心所欲而製作,單就手的姿勢與放置的部位,就有無數,或雙手合十置於胸前,或一手豎立置於跏趺座上等等不一而足。
  唐卡的大小並不規則,大小相異,一般為七八十釐米長寬,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長度達數十米。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唐卡,為布達拉宮所珍藏的長達50余米的兩幅巨型唐卡,外地的遊人若有可能來到西藏,可在藏曆年二月三十日舉行的賽寶法會上,目睹布達拉宮賽佛臺上懸掛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壯觀的場景會使人終生難忘。
  藏傳佛教密宗,起始於西元10世紀後半期,它和藏傳佛教一樣,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藏傳佛教密宗的神佛多的不計其數。據不完全統計,單繪進唐卡中的各種密宗神佛像就有639個,而每個神佛又都有變佛的本領,一變就是許多模樣,變化的越多,說明本領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見的,有明確特點的密宗神佛外,一般人很難識別他們的身份。
  在唐卡中,最常見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勝樂金剛,集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有62種,基本體為三頭、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一頭、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剛有32種,常見的是盤腿坐像,本體為三頭、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三頭、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變化尤為多樣,常見的形式有兩種,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狀正面為水牛頭,頂生角,牛頭周圍另有八頭圍繞,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剛常被繪入唐卡外。如薩迦寺的傑多吉唐卡,八頭、十六臂,二足,交叉的兩手,抱母神,左持金剛杵,右持骷髏,其他各手都持骷髏;母神一頭、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髏。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頭、六臂、二足,胸前兩手合十,身後有翅,腰圍虎皮。紮什倫布寺裏的團吉科洛唐卡,四頭、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這類唐卡的構圖方法都很巧妙,畫師在處理眾多的頭、手和母神的頭、手時,使它們形成一個圓圈,包圍在金剛本體的周圍,使畫面造成“眾星捧月”之勢,而母神的多頭多手則散亂地聚在一起,在本體的小範圍內活動,與本體起著陪襯和聯繫作用。這就在構圖上既保持了使用圓圈的意圖,又打破了圓圈帶給構圖的呆板,通過誇張、變形、裝飾等藝術手法,使兇惡怪異的形象不使美感,並符合審美要求和欣賞習慣。此外,這類唐卡還充分運用了造型要求的對比,使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發揮了構圖的語言特點,令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唐卡的繪製
  唐卡是怎樣繪製出來的呢?一幅唐卡的繪製過程是一次積累善業功德和對佛法崇拜的行為。如你或你家裏需要供奉一幅唐卡,首先要請活佛占卦,活佛根據你的生辰八字卦出你應供應的佛,菩薩或本尊作為你的主尊以及天界地界應供奉的其他佛、菩薩。你根據活佛所卦出的內容請畫師為你繪製,畫師在繪製過程中也要嚴格按照儀軌要求進行。在過去,繪製唐卡除要求僧人或俗人畫師對繪畫技法、畫理純熟外,還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頌念經文,奉獻供品或發放佈施,上師還通過觀修祈請神靈----智慧之神文殊菩薩進入畫師的軀體之後,才能進行繪製。如果畫的是密宗本尊或護法神,還要根據所畫的本尊或護法神進行入密儀式,觀修等。對畫師的衣食住行也有嚴格要求,在繪製期間嚴禁吃肉、飲酒、吃蔥蒜、近女色;並要進行沐浴潔身等。還對畫師的個人能素質品行有很嚴格的要求,而後進行精心繪製。具體繪製唐卡的過程是這樣的:根據畫面大小,將白布用繩子繃在特製的木框上,塗上一層膠水,與後用膠水和粘土混合成糊狀塗在布的兩面。待幹後,一邊用布頭沾水塗在布面,一邊用光滑的卵石進行打磨,經反復打磨後,布面平整光滑,幹後就可以起稿。起稿是必須嚴格依據畫佛像的尺度,藏語稱“提康”,意思是線房。任何佛像或做或立都有相應的造像尺度,如果不按尺度,就不能稱其為佛像,也不能開光。起稿一般用燒制的柳木炭條,完成後用淡墨線勾畫定稿,然後就著色、分染、勾色線、最後描金。繪製完成後請高僧活佛進行裝藏,即在佛像的額、下巴、頸等背面寫上“翁”、“啊”、“哞”藏文或梵文明咒,並有各種彩緞進行裝裱,藏語稱“故夏”,然後送寺廟內請眾僧誦經進行開關櫃儀式,使本尊或佛、菩薩附于面上,才算有了靈氣,才能成為聖物。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另外,由寺廟僧人畫師奉命繪製的唐卡,施主為病人康復或家城去世的人進行宗教儀式獻給寺廟的唐卡也很多,有的著名寺廟還收藏有皇帝御賜的唐卡,這樣日積月累,寺廟就成為唐卡藝術博物館。
  繪畫唐卡藏語稱“止唐”,一般是在布上畫的,也有在絹上畫的,用顏色區別的有彩色唐卡,黑底描金的黑唐卡,朱砂底描金的紅唐卡,金底上用朱砂描繪的金唐卡等。用材料區別的有各種綢緞剪貼的堆秀唐卡,織錦唐卡,緙絲唐卡,刺繡唐卡,甚至還有用珍珠串綴而成的唐卡,此外還有在皮革上繪製的唐卡等。
 

 唐卡繪製的依據
  唐卡中眾多的佛、菩薩、觀音度母、護法神等的形象是依據什麼繪製的呢?藏民族認為,人類所有的知識分為五類,稱五明。五名又分為大五明、小五明。大五明包括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和內明。工巧明是指工藝學,根據佛陀身、語、意三者不同的工巧技能形成三種不同的類別。身是指佛的具體形象,身之工巧主要是造像,如佛陀畫像,菩薩像及塑、刻、雕、鑄等;語是指佛的教誨,語的工巧包括佛經的釋讀、頌唱、刻制經文等;意的工巧包括對佛的感受、理解、意念、包括造佛塔等。身之工巧是根據佛陀所現的三身又分為三類,即法身、受用身、變化身進行繪製。唐卡是信徒崇拜的象徵物,信徒通過對唐卡佛像的崇拜取得善業功德,因此,只有將佛、菩薩等的形象按照佛經規定的尺寸、比例準確地繪製出來,才會合乎要求。這也是繪製唐卡畫最重要的事項,因而也就有了繪製佛、菩薩像的標準:《佛說造像量度經》、《聖像繪塑法知識源泉》、《身、語、意量度注疏花蔓》等大量有關造像比例的論著對造像進行了嚴格規範。為了佛、菩薩的形象塑造完美,還要求按佛經中記載的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作為依據來繪製,這樣,佛、菩薩形象就更加完美無缺。
  藏傳佛教是以師徒傳承形式進行傳承,佛像唐卡繪畫也是以師徒傳承的形式延續的。由於藏區地域廣闊,地理位置的差異及周邊文化交流的影響,形成了藏傳繪畫的不同流派。這些畫派在繪畫風格方面來講,後藏的畫風因地域關係,受印度、尼泊爾文化影響,在造型、佈局、施色等方面明顯帶有這種文化的痕跡,如阿裏古格遺址、托林寺,江孜白居寺、紮什倫布寺均可以看到這類壁畫和唐卡。在康巴地區因地理位置特殊,畫風受內地漢式繪畫的影響較大,從設色到山水皴法、雲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樹木的造型,線條勾勒等,把漢式工筆劃技法引用揉進唐卡技法中,這類唐卡壁畫在康區的一些寺廟裏面可以看到。除地域影響外,在吐蕃時期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藏後,二位公主帶進藏區的尼泊爾文化和漢族文化藝術,對藏區本土文化也有深遠的影響,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唐卡中,純粹的尼泊爾風格和純粹的漢式畫風都已不存在。因為他們都已融入藏傳唐卡藝術中了。
  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藏族人為了繪製一幅唐卡供奉,可以傾其所有,因而唐卡繪製材料也十分講究。繪製唐卡的顏料為礦物、植物顏料和純金純銀加工製成。更有甚者,用各類珠寶研磨繪製。用這些顏料繪製的唐卡經歷幾百上千年後,畫面仍金碧輝煌,燦爛如新。特別是金的應用可以說是唐卡的絕技,金經過磨制加工後使用,除可以用金描出各種豐富的線條、圖案紋樣外,金本身的成色可以分十多種色相,可以用寶石在塗金的畫面上磨出很多種層次。這些技法在其他畫種中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們在瞻仰時看到的唐卡經千年的煙薰火燎,畫面模糊,但用金繪出來的部分仍是閃閃奪目,原因也在於此。
  

唐卡中的佛和菩薩
  當我們瞻仰唐卡時,如何去辨認唐卡所繪的佛、菩薩呢?因為唐卡裏各類佛、菩薩、明王護法、佛母上師等形象非常多,而且有的佛具有多種變化身呈現,十分複雜;加之藏傳佛教各教派供奉的佛、菩薩形象亦有差異,所以辨認是非常困難的。通常我們先以佛的兩種變化身來區別,即真實身(自性身)和忿怒身(教會輪身)。真實身也稱之為寂靜相,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慈目善眉,四肢正常完美,表情平靜的佛、菩薩形象,如穿袈裟的釋迦牟尼佛、燃燈佛、強巴佛、大日如來、不動如來、寶生如來、無量光如來、不空成就佛、無量壽佛、八大藥師佛等。這些佛根據佛陀三十二相、八十二隨形好繪製,個個面如滿月,體態端莊,肩頭圓滿,體分上下勻稱,頂成肉髻,斜披袈裟或著天衣,莊嚴地坐在蓮臺上,接受世人的祈禱。忿怒身的形象就是佛在鎮服魔障時顯現的三頭六臂、青面獠牙的恐怖形象,畫師們根據佛經的記載,把這類形象刻畫的怒目賁張、血盆大口、身上掛著人頭骷髏串、骨飾、蛇等,手裏拿著冒血得人心,配上背後的熊熊烈焰,十分兇悍恐怖。這就是通稱的忿怒相,如大威德怖畏金剛、金剛手、大黑天、六臂怙主、馬頭明王、閻魔敵等。還有一種善怒皆有的形象,通稱為寂忿相,如本尊神上樂金剛、喜金剛、時輪金剛等。唐卡中千手千眼觀音,四壁觀音較好辨認,二十一度母通常以白度母和綠度母為代表,白度母身白色,雙手和雙腳各生一眼,面部有三眼,頭戴鮮花五佛冠,身穿天衣,佩戴瓔珞,雙腿跏趺坐於蓮臺上,左右持一曲頸蓮花,右手掌心向外,表示接受人們的求助,綠度母深綠色,左手拿一朵蓮花,左腿單盤,右腿向下舒展,腳踏在一朵蓮花上,二十一度母身色都不一樣,有金色、藍色、紅色等。據說二十一度母是從觀音菩薩的眼睛中變化來的,千手千眼觀音,四碧觀音及二十一度母均屬寂靜相,這些觀音和度母的形象被畫師描繪成體態優美,婀娜多姿,嫵媚動人,含情脈脈的女性形象,使人覺得她們真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菩薩,能救眾生於水火。唐卡中常見的十六羅漢、大成就者及歷代藏王、上師高僧等形象,基本是按人的形象特點繪製的。因此比較好認,唐卡中神佛的形象還可以根據肉身的顏色、服飾、坐姿、手印、標識等來區別,當然這還得具備一定的佛學基礎知識才能正確地認識。
  唐卡的內容還有壇城圖、四大洲及風火水圖、須彌山圖、天體日月星辰運行圖、香巴拉圖及根據四部醫典繪製的醫方明類圖、期巴霍圖等。唐卡的用途雖然是用於觀修、禮佛、積善祈願,但作為一種宗教藝術品,我們從唐卡多變的構圖形式以及豐富豔麗的色彩和優美的造型中,可以領略到唐卡的無限美感及藏民族歷代藝術家精湛的技藝和虔誠的敬業精神,同時也可以領悟到我們祖先給人類留下的藝苑奇葩----唐卡藝術的神韻。
  

唐卡藝術及其它
  唐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諾文化遺址中,我們從簡單的彩繪紋飾上,就可以窺視到當今唐卡藝術的先河。那黑彩繪成的三角折線紋和三角圖案,看似原始,卻顯得粗放豪邁,它與今日尤其是藏東地區的唐卡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唐卡與漢地有著直接的關係,當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有紡織及緙絲等生產技術,這些底布從歷史上來看,當時這些生產技術在西藏被應用而後推廣各地。
  繪製唐卡所用的顏料都是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顏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這種原料的配方科學,加之西藏高原氣候乾燥,所繪就的唐卡即使過上數百年之久,依然色澤鮮豔,猶如新繪製的藝術佳品。
  唐卡至此並不算完工,還有類似漢地的張裱之工序。畫成後,底部四周鑲以各色的錦緞,與圖像色調和諧相配,上下兩端貫以木軸,便於張掛,再在其上覆一與唐卡大小相同的絲綢,到此,一副裝裱的卷軸畫----唐卡才算完工。
  唐卡的題材廣泛,內容無所不含,可說是一部社會史的風俗畫,其中尤以宗教題材冠首。概括起來,可分歷史事件、人物傳記、宗教教義經變畫、風土人情、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建築佈局等等,可謂一部西藏社會綜合的歷史文化大辭典,縱括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宗教等各方面,無以計數的大小唐卡,為藏學研究的諸領域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唐卡從製作工藝上可分若干類,除繪畫外,還有刺繡、貼花、織錦、緙絲、堆繡等各種藝術技巧,用這些方法製作的唐卡,富有立體感與質感,動感也強,將它懸掛于殿堂之內,微風拂來,畫面上的佛像躍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覺中,宛如置身於天界之內,禁不住飄飄然。有關宗教題材的唐卡,整幅畫面一般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與個地下。此種布排及說明了佛教的教義,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說。唐卡中央部位一般繪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養膜拜的物件,諸如釋迦牟尼、五部金剛大法、諸祖師等;上部即為空界,亦稱聖界,會有諸佛菩薩;下部即為地界,也稱凡界,繪有護法神及僧侶。但聖凡之界並不如此嚴格區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編排的唐卡。居於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稱之為“頂嚴”。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屬。
  繪與唐卡上的各種圖案,如諸佛菩薩的造型以所佩戴的飾物項冠、瓔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義,不一的造型,並非藝術家隨心所欲而製作,單就手的姿勢與放置的部位,就有無數,或雙手合十置於胸前,或一手豎立置於跏趺座上等等不一而足。
  唐卡的大小並不規則,大小相異,一般為七八十釐米長寬,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長度達數十米。今天我們能見到的最大的唐卡,為布達拉宮所珍藏的長達50余米的兩幅巨型唐卡,外地的遊人若有可能來到西藏,可在藏曆年二月三十日舉行的賽寶法會上,目睹布達拉宮賽佛臺上懸掛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壯觀的場景會使人終生難忘。
  藏傳佛教密宗,起始於西元10世紀後半期,它和藏傳佛教一樣,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苯教相結合的產物。所以藏傳佛教密宗的神佛多的不計其數。據不完全統計,單繪進唐卡中的各種密宗神佛像就有639個,而每個神佛又都有變佛的本領,一變就是許多模樣,變化的越多,說明本領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見的,有明確特點的密宗神佛外,一般人很難識別他們的身份。
  在唐卡中,最常見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勝樂金剛,集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有62種,基本體為三頭、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一頭、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剛有32種,常見的是盤腿坐像,本體為三頭、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胸前附母神,其狀為三頭、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剛變化尤為多樣,常見的形式有兩種,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狀正面為水牛頭,頂生角,牛頭周圍另有八頭圍繞,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剛常被繪入唐卡外。如薩迦寺的傑多吉唐卡,八頭、十六臂,二足,交叉的兩手,抱母神,左持金剛杵,右持骷髏,其他各手都持骷髏;母神一頭、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髏。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頭、六臂、二足,胸前兩手合十,身後有翅,腰圍虎皮。紮什倫布寺裏的團吉科洛唐卡,四頭、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這類唐卡的構圖方法都很巧妙,畫師在處理眾多的頭、手和母神的頭、手時,使它們形成一個圓圈,包圍在金剛本體的周圍,使畫面造成“眾星捧月”之勢,而母神的多頭多手則散亂地聚在一起,在本體的小範圍內活動,與本體起著陪襯和聯繫作用。這就在構圖上既保持了使用圓圈的意圖,又打破了圓圈帶給構圖的呆板,通過誇張、變形、裝飾等藝術手法,使兇惡怪異的形象不使美感,並符合審美要求和欣賞習慣。此外,這類唐卡還充分運用了造型要求的對比,使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發揮了構圖的語言特點,令人產生強烈的共鳴。
  

唐卡的分期
  從時間上,我們大致可把唐卡藝術分為4 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7至9世紀的檻筋期,即造像之初期,也就是藏傳佛教的濫觴期。構圖簡練,多用青、黃、赤、白 4種根本顯色繪成。人物造像幾乎全裸,僅以梵繩、八寶為莊嚴,主尊畫得較大,多直線。第二個時期是12世紀左右,即藏傳佛教的後宏期。西藏江孜地區形成了一種以印度健陀羅、尼泊爾、漢地和西藏本土藝術風格相互影響融合的地方藝術風格流派,即江孜畫派。其特點是造型比例適當,著重心理表現,突出個性特徵的寫實手法。第三個時期是15至16世紀,即藏族佛教藝術的繁盛期。宗教上層參與唐卡的創作活動,產生了著名的 "門者畫派"、"門薩畫派"和"嘎瑪貢畫派"。第四個時期是18至19世紀,也就是唐卡繪畫的鼎盛時期。這時期的藝術風格主要受到漢地工筆重彩技法的影響。它的發展前後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18世紀八邦寺高僧多傾覺和曲吉牛勤所創的"新嘎瑪貢"畫派為其代表。這一畫派學習漢族工筆劃傳統,重暈染、烘托、勾勒,藝術上已不滿足原有的樸素、簡潔風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所謂 "二十四次明暗渲染"法來豐富畫面效果。第二階段是19世紀初所形成的"漢風"時期。"新嘎瑪貢"畫派在第一階段華麗富貴的風格基礎上,開始追求漢畫設色雅致、清新的風格,並將一些漢地通用的 "福"、"壽"之類吉祥詞繪於畫中,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藝術風格。

 


上一篇(《極樂願文》講記(十五)) 回目錄 下一篇(密乘十四條根本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