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救世大悲者
在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 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兩位聖者與我們中國人有很深的法緣。尤其他們被一般民間所敬仰的程度,並不遜色於其他外道的神明。而在這兩位聖者中,觀世音菩薩更是家喻戶曉,老少鹹知的。
釋迦牟尼佛當時特在法華會上,詳細介紹了這位聖者普門示現,大悲應世救度眾生的事蹟。所以我們尊稱他為——救世大悲者。
至於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雲何遊此婆娑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這些問題,我們會在下文中簡要介紹。
觀音名由—悲華經
楞嚴經大悲經
別行玄
救苦救難—免七難其 他
離三毒
應二求
應身說法—三十三身
十九說法
類分為八
世尊頌答—行願難思
頌答七難
頌三毒二求
正頌示現
頌顯機顯應
頌勸持名
頌勸供養
根據悲華經的記載,在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時,有佛名曰寶藏如來。當時有轉輪王名無量淨,其第一太子於三月中供佛齋僧,發大菩提心雲:“若有眾生受三塗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
寶藏如來則對之雲:“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
其次菩提在楞嚴經中自陳雲:“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歡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佛陀在大悲經中又雲:“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為菩薩。”
最後在別行玄中有雲:“觀世音,觀者能觀之智,世音者所觀之境;能觀則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獨存,返觀獨照故稱觀也。所觀則有正覺之音、眾生之音、器世界之音,以及雜類之音故稱世音也。能所合標,境智雙舉故名觀世音。”
以上幾段經文,使我們瞭解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然而在普門品中世尊也指出,觀世音菩薩多種救苦救難、應身度生的事蹟。下麵讓我們一一詳細地介紹。
菩薩在修證上,深證真如實相理體(本性),是故它可依體起大用(依真如本體起隨緣應變之用),利生事業行彌法界,隨心所欲利益群生。在一切法中,事事無礙,入出無著。是故經曰:“……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但在循聲救苦方面,遍十法界各類眾生(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各種境界。菩薩深觀應大,百千萬億眾生,百千萬億種苦,只要誠心存念菩薩名號,念念相續,餘心不間,一心皈憑複無二意(屬事一心);或者,達事中一心,自他俱離(能念之自,所念之他了不可得),無心無念(無能念之心,無所念之名號),定慧相應,能稱所稱皆不可得(屬理一心)。只要我人真誠稱念,此時觀世音菩薩聞其音聲,圓融遍應、冥顯感應,令眾生一時俱得解脫一切苦惱及憂患。因此世尊於經中偈答無盡意菩薩雲:“……當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觀世音菩薩不唯獨真淨慈悲勸力加被,能令持名的苦惱眾生,蒙彼觀力即得解脫。並且菩薩亦可冥顯感應眾生三業之機。
(一)七難持名:口業機;
(二)三毒常念:意業機;
(三)二求禮拜:身業機。此三業機感,我們共同略要地來研究:免七難:
(一)免火難:假設有人執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至誠懇切,設入大火之中,火不能燒。
(二)免水難:若為大水所漂,至誠持名,菩薩威神加被,令諸眾生大水所漂即得淺處。
(三)免羅刹難:菩薩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就因此故,只要眾生一心持名立刻遠離鬼害。
(四)免王難(亦名免刀杖難):假若有即將被人殺害者,只要能稱念菩薩名號,對方所執的刀杖尋斷斷壞。
(五)免鬼難:菩薩有威有恩於諸鬼神,凡聞名者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又,菩薩斷除妄想,心無殺害,一心稱名者,冥顯感應道交,害不能加。
(六)免枷鎖難:假使有人,無論是有罪或無罪,被官府捉縛,械枷鎖檢系其身,此人一心稱念菩薩名號,能令眾生禁系枷鎖不能著,枷鎖自脫。
(七)免怨賊難:若有商主導眾商人,在三千大千國土難處之中,齊持重寶經過險隘之處,正值財命兩圖之怨賊。此刻大眾俱稱菩薩名號,大眾即時解脫怨賊之難;是故經注中雲:“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以上是為所提及的免七難。其他另有列於偈頌中的如下:其他:
(一)免須彌峰難:此段我們可依事和依觀兩方面釋之。假使有人在須彌峰上(此世界的妙高山),被人推墮,一心念彼菩薩名號,則一切無有任何損傷。此是依事而言。其次,依觀釋之如下。眾生本具清淨自性,但為無明煩惱所覆,墮於分段,變易二種生死海中,念彼觀音聖號及其智德(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法身德、解脫德、般若德),便同諸佛“住無所住”。
(二)免金剛山難:經文中雲:“……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此段亦同前兩種釋意,例前可解,略簡不述。
(三)免咒詛毒藥難:咒詛與諸毒藥即是用鬼法欲害於人,若人心存邪念方受其害;若人正念(稱念菩薩聖號),即時還歸於本人。此喻如含血噴天返汙己身,將頭觸火反焦己額,不期然而然。此並非菩薩加罰於彼,亦非行人起心願著彼也。
(四)免惡獸難:經文曰:“……若惡獸圍繞,利爪牙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此乃菩薩性德體具大慈悲力用之故,一稱名號無不蒙彼菩薩不可思議感應道交。
(五)免蛇蠍難:虻蛇、蝮蠍、氣毒煙火等難,一念大慈悲心力(一心稱名所感),心能轉境,所以,即時免除一切障難。
(六)免雷雨難: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從文得知,眾生一心稱名,亦可免除一切雷雨之難。離三毒(三毒持名意業機):佛法將貪、、癡三種煩惱喻之如毒,以其但能侵害行人之故。淫欲亦稱貪欲或愛欲,它能緊縛眾生於生死網。貪欲重者,使之不顧道德倫理,破家亡國,禍延其身,唯欲是徒。但,若人能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自忿曰恚,忿他為。佛遺教經雲:“劫功德財,無過恚。”
華嚴亦雲:“一念心起,百萬障門開。”可是,若有眾生多於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
又在百法明門經有雲:“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恚。”自惑屬愚,惑是他癡。愚癡重則邪知邪見,撥無因果,譭謗大乘,於堵諦理不能明瞭。
是故漆墨經雲:“……銷塵旋明(除妄塵意),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可顛迦(無善心者)永離癡暗。”因此,若人多於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亦可離癡。四、應二求(普應二求身業機);婦女有七失(缺陷)——容惡、邪淫、性妒、不事翁姑、貪食、拙懶、無子。前六猶非苦,後一無子最為苦。然而,菩薩慈悲憫念無子之婦,能令禮拜供養者,求男得生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生端正有相之女。這是菩薩的應二求。
在普門品中,世尊共指出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身,九十說法,而其種類共分為八種。在下文中我們共同詳細來研討:
(一)聖人身——若諸菩薩三摩地(正定),進修無漏(離煩惱法),勝解妙圓,應以佛身度之,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從此得知菩薩亦可示佛身而度生),若諸有學,寂靜妙明,斷十二因緣(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勝性現圓,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若諸有學得四諦空(苦集滅道四諦),修道入滅,勝性現圓,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這是菩薩應現的聖人三身。
(二)天王身——眾生若能心明悟而不犯,欲塵欲心皆清淨,大士(菩薩別稱)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若有眾生欲為天王,統領諸天,菩薩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眾生若欲身自在,遊行虛空無礙。大士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當有眾生好領諸鬼神,救護人民及國土,菩薩即現天王大將軍而為說法;又,若有眾生愛統領世界,保護眾五,為眾生,大士即現四王身而為說法。這就是菩薩應眾生所欲示現而為說法。
(三)王民身——菩薩的慈悲應緣示現更能從以下所現之身得知。當有眾生樂為人王,菩薩即現人王身(小王身)而為說法;若有愛主族姓的眾生,菩薩示現長者而為說法;倘有眾生愛好多談,而以清淨自居者,菩薩應現居士身而為說法;若有愛治國土,剖斷邦邑的人,菩薩示現宰官身而為說法;如有愛諸數術,攝衛而自居者,大士就現婆羅門身而為之說法。以上是觀音菩薩示現的王民王種身。
(四)四眾身——觀音菩薩非但唯為前所提及的幾種眾生應緣說法;它亦為佛門四眾弟子應機說法。因此,若有男人女人好樂學習出家之法,持諸禁戒,菩薩即現比丘、比丘尼而為說法。佛學子若身樂持五戒之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菩薩就應現優婆塞、優婆夷(在家二眾生)而為說法。這是觀音菩薩應現的佛子四眾身。
(五)婦女身——倘若有眾生應該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菩薩即示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六)童男童女身——此屬菩薩所示現的同事攝。當有人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大士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七)八部身——八部鬼神(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亦受苦,如有願樂脫離苦倫者,菩薩立刻現身為其說明脫離本倫之法。
(八)金剛身——執金剛神乃因手執金剛寶杵以立名。這屬佛教護法神,異於其他諸鬼神。
所以,若有眾生志願堅固,勇猛護佛正法,菩薩就現執金剛神身為其說明摧邪輔正之法。
現所提及的八大類是大略言及菩薩隨類變現的三十三種應身。然而,若廣言之,菩薩應現何止三十三身?豈只局於婆娑世界?菩薩但能法身依體起大用,只要眾生機感,菩薩立即隨緣赴感。因此,眾生只要一心專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必能獲得菩薩冥顯感應。
世尊在普門品後文中以偈頌回答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成就各種利他之行。諸如:不勸真心,現種種形。一切國土,處處現在。是故經文雲:“善應諸方所。”菩薩所發弘誓,廣曆塵劫,長時不退。菩薩值佛多而難計,一一佛所,所發行願亦是深廣遠大。
故曰:“弘誓深如海……發大清淨願。”其次,世尊又提出,心念、口稱、身體三業清淨機感,必滅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之苦的真實不虛。佛又再次頌答了七難及三毒、二求。再次,佛緊接著正頌了菩薩普門的示現:
(一)身業普應:菩薩所以能應現之由,乃因神力以及智方便。苟非全體之用,則不能具足神通之力矣。且,神通雖本自具足,乃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通故得普門示現之自在也。至於,三塗(地獄、餓鬼、畜生)極惡趣,以及生老病死諸苦,菩薩亦應緣悉令漸滅其苦。
(二)意業普觀:菩薩又以五觀(真觀息妄,清淨觀治染,廣大智慧觀破惑,悲觀以拔苦,慈觀與樂)加被群迷,忘染惑苦應念息滅。是故一切眾生對菩薩應當常願常瞻仰。
(三)口業普說:菩薩為法現身形本期救眾苦,是故說法之身名曰悲體。而且,菩薩此說法之身先以戒德驚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者,故曰悲體戒雷震。菩薩又以慈悲普澍大法雨,眾生蒙潤,一切煩惱猛無不滅除。
重頌七難之後,接著,加頌了顯機顯應,是故經曰:“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並且,菩薩說法無滯(妙音),尋聲救苦(觀世音),音性無著(梵音),應不失時(海潮音),四音圓具故曰:“勝彼世間音。”既知觀音菩薩體具如是之德,度脫眾生,如有常持名號而不間斷不疑惑者,一切無不隨心滿願的。了知菩薩有以上所提及的慈悲救苦,說法和應化度眾它確能似父母般地,為一切眾生所依所怙,所以一切眾生應當至誠懇切地頂禮才是的。
在於文中我們簡要瞭解了救世大悲者的名由,同時又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救苦救難,以及他能八類三十三應度脫眾生而說法。最後,略談了世尊在普門品中最終的頌答。現在我們既知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苦難之切,讓我們共同以至誠懇切的心來稱念、禮拜、供養它吧!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南無苦海慈航觀世音菩薩!
南無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