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遍撒菩提種
在皈依佛教時,我們依文發了“四弘誓願”,在四句偈中,首句——眾生無邊誓願度。身為佛弟子的,在每天生活中當自深省,我們是否確實力行自己所發出的私願?現今正值佛法末法初期(釋迦牟尼佛的末法一萬年),在這五濁惡世的娑婆世界中(此三千大千世界別名的娑婆),道德的沒落,社會的動盪,人類精神心靈生活的空虛等。這一切當策發我們每個佛弟子,本著諸佛菩薩“大悲救世”的心懷,遍撒菩提種。並祈願每個人能共同實踐,古德所雲的“願將穢土三千界,遍植西方九品蓮。”
念眾生苦—社會不安
人心不古
災難病苦
外道猖獗
魚目混珠
迷惑顛倒
不聞佛法
不聞佛名
慈湣眾生—無明所縛
眾苦所纏
集不善業
造極重惡
不修正法
佛法救世—對善修德
淨化人生
觀音大悲
護持正法
破邪顯正
破迷啟悟
弘法利生
遍撒菩提
念佛法門—不值佛世
不斷惑業
不修餘行
不經多劫
報恩之道—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念眾生苦
釋迦牟尼佛當時在印度菩提樹下最初成道後,即轉往鹿野苑初轉四諦(苦集滅道)及十二因緣流轉和還滅的兩種法門。佛陀最先向陳如等五比丘說出四聖諦中的“苦諦”(諦是真實不虛意)。這乃就生死流轉的因果及還滅的因果而言的。現在,我們就現今人類生活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來深一層探討,現代更有那些有目共睹的苦報?
(一)社會不安:二十世紀物質及科學提升了生活,但!同時也致使人類社會道德生活的忽略。社會的巨變導致某些方面的不安定,治安和公害種種問題,造成了有形或無形的壓力,正逼迫著社會群中的每個份子。
(二)人心不古:我們的孫中山先生曾說:“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國家之治亂興衰,系于人心之振靡善惡。”目前人心不古,物質主義致使人類心靈空虛,年輕一代對生活趨向迷惘,隨波逐流。此勢必會影響我們的未來,這是一件我們應當注視的問題。
(三)災難病苦:現代科學的發達帶動了醫療的發展,正因此救治了不少病苦患者。可是,有增而無減的殺業果報,亦相續發現了許多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其他天災和人禍源源不絕,這更是有目共睹的。
(四)外道猖獗:經雲:“末法時期眾生福薄慧淺,外道(心外求法之謂)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魔外道漸漸鼎盛於世,可惜!眾生無慧眼,難辯正與邪。
(五)魚目混珠:俗雲:“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成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成邪。”末法邪師邪見多,法說非法,非法說法,斷章取義,偽稱行善但言邪法,魚目混珠障生慧眼,實屬無比罪孽。
(六)迷惑顛倒:分別與迷執正屬我人生死輪本。眾生無慧眼,迷惑又顛倒,一切塵欲境,無常計常,苦計樂,無我計我,不淨計為淨,業報生死身,何日得了脫?
(七)不聞佛法:無量壽經雲:“設滿世界火,必過聞此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佛書中亦雲:“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在此世界中,聞法機緣少,難逢正知見。
(八)不聞佛名:眾生福報淺,不聞諸佛名,縱使聞佛名,宿世罪障深,聞而不知持。凡有悲願者,應起悲憫心,策發菩提願,上求與下化,廣度諸有情,同生極樂國。
佛弟子既已發了上求下化之大菩提心,則當慈湣一切眾生之苦。古德雲:“仁愛慈悲,心之生機,此心愈真,福德愈深;若無此心,勢必殘刻,縱有夙福,折盡受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亦雲:“……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悲為精神。若能慈湣眾生則救苦之願力彌堅,若會悲憫有情則不退菩提大願。以下幾點是諸佛菩薩于眾生的慈湣:
一、見諸眾生為無明所縛:
(一)為癡愛所惑,受劇大苦。
(二)不信因果,造作惡業。
(三)舍離正法,信受邪道。
(四)沒煩惱河,四流(見、欲、有、無明等諸惑)所漂。
二、見諸眾生為眾苦所纏:
(一)畏生老病死,不求解脫,而複造業。
(二)憂悲苦惱,而常造作,無有休息。
(三)愛別離苦,而不覺悟,方便染著。
(四)怨憎會苦,常起嫌嫉,更複造惡。三、見諸眾生集不善業:
(一)為愛欲故,造作諸業。
(二)知欲生苦,而不舍欲。
(三)雖欲求樂,不具戒足。
(四)雖不樂苦,造苦不息。四、見諸眾生造極重惡:
(一)毀犯重戒,雖複尤懼,而猶放逸。
(二)與造極惡五無間業,凶頑自閉,不生慚愧。
(三)謗毀大乘方等正法,專愚自執,方起慢。
(四)雖懷聰哲,而具斷善根,反自貢高,永無改悔。五、見諸眾生不修正法:
(一)生於八難,不聞正法,不知修善。
(二)值佛出世,聞說正法,不能受持。
(三)染習外道,苦身修業,永離出要。
(四)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謂是涅,善報既盡,還墜三塗。如是種種勸觀察,增長智慧生悲湣,勤求菩提如救頭然。所以世親菩薩說:“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舍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如救頭然。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佛子能思念眾生苦,慈湣眾生。凡有大悲願力及真發利益眾生心者,應當奮力積極的救世。本著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並依循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的大悲精神,共同將護法的重責承擔起來,把佛法弘傳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佛法的弘揚是眾生的福,而且,眾生能得很多利益。下面我們分別的說明:
(一)勸善修德:佛法是純淨、至善之法,佛法的熏習使人趨善修德。
(二)淨化人心:一切經典無非要佛弟子修習“清淨行”,佛法在社會中廣泛的弘化,自然能夠淨化社會人心,匡正社會不良風氣。
(三)觀音大悲:觀音菩薩的大悲精神,流露在救拔眾生苦難。佛法弘化是救濟眾生苦難的實踐。
(四)護持正法:講經和說法,佛弟子人人“以戒為師”,弘護正法是住持正法于世間的積極方法。
(五)破邪顯正:佛法弘化如獅子吼,萬獸失驚;所以,佛法的弘揚一切外道皆失色,一切正邪自可明辨。
(六)破迷啟悟:佛學是一門覺悟的學問,弘傳與研學佛法,人人依教奉行,自可破迷啟悟。
(七)弘法利生:自覺亦覺他攝屬菩薩行;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弘法利生是慈悲精神的具體表現。
(八)遍撒菩提:法華經中雲:“若人散亂心,人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一句佛號金剛種,深印眾生藏識中(第八阿賴耶識),因緣具足時,菩提心種即發芽。
因此,佛法的住世是眾生的福報,同時也是每位佛弟子的責任。凡為佛子,無論在家、出家應當本著“佛法興衰,匹夫有責”的精神,弘揚正法,利益國家社會。
然而,一切修持法門無量,入道亦有多門,本應無揀擇險夷曲直難易之分。但,在這正值末法,眾生機鈍,環境欠佳之時,佛法弘化,應以“念佛法門”,最為簡易方便。下文中我們共同一一來研討:
(一)不值佛世,常得見佛方便:有關念佛法門,在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既示真如三昧及二門(心真如門和生滅門)止觀竟,複雲:“有初學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難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修多羅(經的梵語)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故知靈山(佛陀說法會)已過,龍華(當來彌勒佛法會)未來,無佛世中,而得見佛(七日一心,佛現在前),是名最殊勝第一方便。
(二)不斷惑業,得出輪方便:一切眾生依惑造業,依業感報,往來六道輪轉無盡;依他法門修持,必至惑盡,始得出離生死,托質世間升沉未保,唯依念佛法門,帶業往生,以己心念力及佛攝受大神力故(二力法門)。一生彼國即超三界,永出輪。
故彌陀經有雲:“……眾生生者,皆是阿跋致(不退轉菩薩位)。”這是念佛法門最勝第二方便。
(三)不修餘行,得波羅蜜方便:諸菩薩眾有于恒河沙劫中,修習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者,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舍即佈施波羅蜜;一心念佛,諸惡自止即持戒波羅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軟即忍辱波羅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墮即精進波羅蜜;一心念佛,餘想不生即禪定波羅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羅蜜。由此推而極之,不出一心具足萬行。
亦如佛說無量壽經法藏比丘所發願有雲:“若我成佛,國中有情,不獲神通自在波羅蜜多,不取正覺。”這是念佛法門最勝第三方便。
(四)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大智度論有雲:“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曆無量劫,雖修餘行,不能滅罪,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乃得滅障超生淨土。”
其次,十住斷結經亦雲:“……佛言西方去此無數國土,有佛名無量壽,其土清淨,無淫怒癡,蓮花化生,不系父母,汝當生彼。”
又,無量壽經雲:“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所以,欲得一生取辦,便於是法留心。此名最勝第四方便。佛法中一切行門,無非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念佛法門佛力加被,消災又免難,是為一切行門中的最勝方便。有意令眾生得益者,豈可等閒視之?所以,佛法弘化時,普勸眾生持佛名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使眾生仗佛慈力普消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安定身心,去除眾罪。希望現世多得利益,臨終蒙佛接引往生安樂國。
存念眾生苦,慈湣眾生,以殊勝的念佛法門普利群生,期望佛法菩提種遍植眾生界,並願聽聞者,悉蒙度脫,離苦得樂。這是大乘行者應有的精神表現。在誦經向時有偈雲:“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我們認為,佛弟子在一生當中,應隨緣盡此“感恩之道”。
一、上報四重恩:
(一)佛恩: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眾生行菩薩道,為我等故倍受諸苦,成就佛道。我今何幸得聞佛法,焉知此恩此德邱山難喻。果非發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此是為報佛恩第一。
(二)父母恩:父母生我、育我,此恩此德大如須彌。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群生;不唯救拔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救拔;不唯我一人父母盡可超升,願人人父母盡可超升,此是為報父母恩第二。
(三)國恩:國家於我大恩大德,一日二六時中無不蒙其護衛;日用所資,安和樂利,國界安寧,一一無不蒙其利益。果非發大菩提心,上求下化,淨化社會救拔群苦,豈能報答恩德?此是報國恩第三。
(四)眾生恩:我與一切眾生從曠劫來,生生世世互為父母、兄弟、姊妹,彼此各互有恩,今日雖然隔世輪互不相識,養育之恩,親情之恩深如大海。又,今日我所用寸絲粒米,無不蒙眾生恩德。此大恩德豈可不徒報答?發菩提心者,應當精進行道,成熟眾生,廣度有情俱成正覺,方可報答。此為報眾生恩第四。
二、下濟三塗苦:
(一)地獄。
(二)餓鬼。
(三) 畜生。三塗之苦筆墨難形,刀山、劍樹、火燒、煎熬等。惡業果,百千萬劫得出離。今生慶逢佛法,宿世多生福報所致。唯當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眾生,救拔三塗苦難,終能成此悲願。
普願你我慈悲常存,報恩之心不忘,救苦悲願堅守,將佛號菩提種子遍撒眾生界。凡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俱成無上正等正覺。
請常吟:
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