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懺法之研究

此篇拙著共有五章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五章為結論,所以第二章至第四章為主要之本論,依版本的變化分為初創期、變動期、穩定期三期。在第二章《大悲懺》的初創期,探討《大悲懺》形成的環境因素、由來、思想和特質,以及在宋、元朝以後的傳承。第二章《大悲懺》的變動期,探討《大悲懺》在元朝的開展,而成為僧侶定期的功課項目;以及分析《大悲懺》在明清時期,為什麼儀軌會有大幅度的變化,故探討其時代環境因素,再探討讀體刪改後的《大悲懺》有何特質、風貌;並探討智旭如何為《大悲懺》辯訛,欲挽救經懺狂瀾之舉。第四章《大悲懺》的穩定期,則是探討中國與台灣佛教兩岸的交流對《大悲懺》的影響,以及《大悲懺》在當代的開展,所呈現出多元的風貌。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89/碩士/研究生:張家禎   指導教授:慧嚴法師 

一、 工具書
 
1、田島德音,《佛書解說大辭典》,共13冊,昭和11年出版。
2、(釋)明復,《中國佛學人名辭典》,太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8月二版一刷。
3、(釋)明復,《中國佛學人名辭典─圖表》,太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8月二版一刷。
4、(釋)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初版。
5、(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出版。
6、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辭典》,京都,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三十年二月,增訂版發行。
7、蔡運辰,《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台北,中華佛教文化館,民國72年12月初版。
二、經藏及原典
1、《大正新修大藏經》,高楠順次郎等編,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新文豐出版公司,台北,1983年影印。以下簡稱《大正》。
2、《大藏新篡卍續藏經》原名《大日本續藏經》,河村孝照等編,東京,國書刊行會,1989出版。台北,白馬精舍印經會影印。以下簡稱《卍續》。
(一)《大正藏》
1、(釋)不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一卷,《大正》20。
2、(釋)幻輪編集,《釋鑑稽古略續集》,三卷,《大正》49。
3、(釋)玄奘,《翻譯名義集》,一卷,《大正》54。
4、(釋)如惺,《大明高僧傳》,八卷,《大正》50。
5、安世高譯,《大比丘三千威儀經》,二卷,《大正》24。
6、伽梵達摩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大正》20。
7、(釋)志磐,《佛祖統紀》,五十四卷,《大正》49。
8、(釋)法眾譯,《大方等陀羅尼經》,四卷,《大正》21。
9、(釋)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六卷,《大正》12。
10、(釋)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一卷,《大正》45。
11、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十二卷,《大正》18。
12、(釋)宗曉編,《四明尊者教行錄》,七卷,《大正》46。
13、(釋)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二卷,《大正》46。
14、(釋)知禮,《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大正》46。
15、(釋)知禮,《四明十義書》,二卷,《大正》46。
16、(釋)知禮,《金光明最勝懺儀》,一卷,《大正》46。
17、(釋)湛然,《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大正》46。
18、(釋)湛然,《十不二門》,一卷,《大正》46。
19、(釋)湛然,《法華文句》,三十卷,《大正》34。
20、(釋)湛然,《止觀大意》,一卷,《大正》46。
21、(釋)智顗,《摩訶止觀》,二十卷,《大正》46。
22、(釋)智顗,《法華三昧懺儀》,一卷,《大正》46。
23、(釋)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十二卷,《大正》40。
24、(釋)遵式,《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一卷,《大正》46。
25、(釋)遵式,《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大正》46。
26、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六十卷,《大正》3。
27、(釋)覺岸,《釋氏稽古略》,四卷,《大正》49。
28、(釋)灌頂,《國清百錄》,四卷,《大正》46。
29、般若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四十卷,《大正》10。
(二)《卍續藏》
1、幻輪編集,《釋鑑稽古略續集》又名《釋氏稽古略續集》,三卷,《卍續》76。
2、(釋)弘贊,《觀音慈林集》,三卷,《卍續》88。
3、(釋)自慶編,《增修教苑清規》,二卷,《卍續》57。
4、(釋)宗鑑,《釋門正統》,八卷,《卍續》75。
5、(釋)知禮,儀軌始集;(釋)讀體,刪文重篡;(釋)寂暹,補像較梓《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卍續》74。
6、彭希涑撰,《淨土聖賢錄》,九卷,《卍續》78。
7、(釋)慧思,《隨自意三昧》,《卍續》55。
8、(釋)讀體,《毗尼作持續釋》,十五卷,《卍續》41。
9、作者不詳,《續佛祖統紀》,二卷,《卍續》75。
(三)宋、元、明、清之原典
1、(釋)弘一撰,《藕益大師年譜》,收錄於《靈峰宗論》,台北,佛教出版社,民國65年元月印行。
2、明朝(釋)成時編,《靈峰宗論》,共38卷,台北,佛教出版社,民國65年元月印行。
3、(釋)成時編,《藕益大師全集》,共20冊,台北,佛教書局,民國78年農曆二月出版。
4、(釋)見月著、(釋)弘一眉批,《一夢漫言》,上、下二卷,佛教出版社。
5、宋朝,宋綬、宋敏求編,《宋大詔令集》,240卷,台北市,鼎文出版社,民國61年9月初版。
6、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三輯,台北,明文書局印行,1980年1月。
7、(釋)知禮,儀軌始集;(釋)讀體,刪文重篡;(釋)寂暹,補像較梓《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中華大藏經》第二輯第57卷,1968年。
8、(釋)知禮,儀軌始集;(釋)讀體,刪文重篡;(釋)寂暹,補像較梓《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9冊,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4月。
9、倓虛法師講述,大光法師紀錄,《影塵回憶錄》,台中,青蓮出版社,民國89年夏曆4月8日印行。
10、(釋)智旭,《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辯訛》,收錄於《大藏秘要》,台北,自由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再版。
11、(釋)智旭,《禮拜觀想偈略釋》,收錄於《大藏秘要》,台北,自由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再版。
12、(釋)智旭,《入法性觀禮佛門》,收錄於《大藏秘要》,台北,自由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再版。
13、(釋)智旭,《懺壇軌式》,收錄於《大藏秘要》,台北,自由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再版。
14、(清)盧見曾、楊鴻發著,《金山志》,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初版。
15、(釋)讀體,《一夢漫言》,台北,佛教出版社。
16、作者失佚,《大悲行法方便議》,收錄於《大藏秘要》,台北,自由出版社,
民國73年10月再版。
17、作者不詳,〈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光緒20年。
三、近代研究
(一)中文書籍
1、(釋)大睿,《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國86年7月。
2、太虛法師,〈怎樣增高佛教在國民中的地位〉,印順法師收錄於《太虛大師全集》,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1980年。
3、王志遠,《宋初天台佛學窺豹》,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81年7月初版。
4、(釋)元度輯,《大藏秘要 附輯:大悲心咒行法》,台北,自由出版社,民國73年10月再版。
5、文史知識編輯室,《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一版第二刷。
6、王雷泉釋譯,《摩訶止觀》,台北,佛光出版社,1997年初版。
7、(釋)印光著、釋廣定輯,《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台北,佛教出版社,1991 年。
8、江燦騰,《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爭辯與發展》,台北,南天書局,民國87年2月初版一刷。
9、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5月修訂版六刷。
10、李守孔,《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第7版。
11、杜繼文、任繼愈,《佛教史》,台北,曉園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月初版。
12、(釋)見曄,《洪武時期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政策、僧侶、寺院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3、(釋)見曄,《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12月。
14、佛光山普門寺倡印,《千手千眼大悲懺法》,高雄,青蓮印經會印行,民國75年12月第四版。
15、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輯,《佛光山開山30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86年初版。
16、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會發行,《千手千眼大悲懺法》,台北,民國80年2月發行。
17、承天禪寺,《千手千眼大悲懺儀》,台北,民國76年9月大悲樓落成紀念恭印。
18、林光明,《大悲咒研究》,台北,佶茂出版社,1996年9月修訂二版。
19、(釋)昭慧,《律學今詮》,台北,法界出版社有限公司,88年9月初版。
20、梁湘潤、黃宏介編集,《台灣佛教史》,台北,行卯出版社,民國82年5月出版。
21、郭朋,《明清佛教》,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2次印刷。
22、陳英善,《天台性具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6年8月初版。
23、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4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24、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25、張杏月,《台灣佛教法會─大悲懺的音樂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民國84年6月。
26、雲門印經功德會勸印,《大悲懺儀合節》,台北,平陽印刷製版所印刷。
27、雲門學園編輯,《慧像》,台北,原泉出版社,民國83年7月初版。
28、楊家駱主編,《鼎文版二十五史並附編五十種》,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6年初版。
29、鄭僧一著,《觀音─半個亞洲的信仰》,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82年11月再版。
30、(釋)慧岳(慧嶽),《知禮》,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4年10月初版。
31、慧岳法師,《天台教學之特質》,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1995年11月,增訂第六版。
32、(釋)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解脫道出版社,民國85年6月四版。
33、(釋)德祖,《見月讀體律師之戒律思想初探》,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民國83年7月。
34、錢召如謹述,《大悲咒集解》,普門文庫,民國66年5月印。
35、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36、顧俊發行,《中國佛教總論》第二輯《人物與儀軌》,木鐸出版社,民國76年3月初版。
(二)外文書籍
1、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第一卷,台灣總督府,大正3年3月。
2、中村元主編,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收錄於《天華佛學叢刊》,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3、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87年初版。
4、牧田諦亮,《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5、高雄義堅著,陳季菁譯,《宋代佛教史研究》,收錄於藍吉富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 47 冊,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68年5月初版。
6、野上俊靜等著,(釋)聖嚴譯,《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二版第三次印刷。
7、(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11月初版。(原為日本東京,山喜房,昭和50年(1975年)印刷出版)
8、鐮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一版五刷。
9、Matthieu Ricad、Jean-Francois Revel著,賴聲川譯,《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台北,先覺出版社。
10、Maria Dorothea Reis-Habito,“Die DhAranI des Grossen Erbarmens des Bodhisattva Avalokitezvara mit tausend Hrnden und Augen:Ybersetzung und Untersuchung ihrer textlichen Grundlage sowie Erforschung ihres Kultes in China”,Nettetal:Steyler Verlag,1993。
四、論文期刊
(一)中文期刊
1、 于君方,〈大悲懺與觀音信仰〉,《香光莊嚴》,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p6∼18。
2、 于君方,〈大悲懺與天台教觀〉,《香光莊嚴》,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p34
∼68。
3、尹章義,〈台灣佛教史之開展(1661∼1895AD)〉,《台北文獻》直字95期,民國80年3月,p1∼23。
4、李志夫,〈佛教中國化過程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P75∼95。
5、(釋)印順,〈中國佛教瑣談─經懺法事〉,《華雨集》四,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頁129∼142。
6、朱鴻,〈明太祖與僧道〉,《歷史學報》第18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0年6月,p63∼80。
7、李玉珍,〈寺院廚房裡的姊妹情:戰後台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12月,p97∼128。
8、(釋)見一,〈大悲懺法之文獻研究簡介〉,《法光》第73期,台北,法光雜誌社,1995年10月,第4版。
9、(釋)見曄,〈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討〉,《東方宗教研究》第4期,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1994年10月,p67∼102。
10、汪娟,〈歷代地藏懺儀析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4期,1999年7月,p169∼208。
11、林光明,〈對八十四幅大悲出相圖應有的看法〉,《慧炬雜誌》,台北,慧炬雜誌社,p46∼55。
12、周叔迦,〈大藏經雕印源流紀略〉,《大藏經研究彙編》上冊,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10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6年6月初版,p67∼92。
13、(釋)星雲,〈佛教寺院經濟來源〉,收錄於《台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特刊佛教東傳2000年》,高雄,佛光山寺,2000年10月。
14、姚麗香,〈台灣地區光復後佛教變遷初探〉,《輔仁學院法管理學院之部》第20期,1988年,p229∼249。
15、(釋)淨藏,〈談大悲咒出相之偽〉,《獅子吼》第32卷,第6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p22~24。
16、郭佑孟,〈大悲心陀羅尼信仰的今昔〉,《獅子吼》33卷,第1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p28∼31。及第2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p27∼31。
17、黃運喜,〈清末民初廟產興學運動對近代佛教的影響〉,《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年12月,p293∼303。
18、陳英善,〈蕅益智旭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33卷,第1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民國83年1月,p8∼14。及第2期,台北,獅子吼雜誌社,民國83年2月,p14∼20。
19、陳英善,〈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質及其定位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3月,p227∼256。
20、游祥洲,〈論中國佛教懺悔倫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蘊涵〉,收入《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9年10月初版,頁121〜135。
21、(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7期,1994年7月,p1~16。
22、(釋)傳悔講述,〈我們共同的回憶〉,《金色蓮花》第23期,民國83年11月,p15。
23、劉枝萬,〈台灣佛教篇─清代台灣之佛教寺院〉,《中國佛教史論集》第八冊,p188。
24、(釋)慧嚴,〈台灣佛教史前期〉,《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p273∼314。
25、(釋)慧嚴,〈明末清初閩台佛教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7月,p209∼242。
26、(釋)慧嚴,〈明末清初中國佛教的概況〉,《中國佛教》第29卷第4期,p10∼17。
27、藍吉富,〈嘉興大藏經的特色及其史料價值〉,《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
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4月,p255∼266。
(二)外文期刊
1、中野重孝,〈觀音懺法について〉,教化研修第32號,p203∼208。
2、資賀高義,〈明初の法會と佛教政策〉,《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1期,京都,3、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969年3月,p197∼237。
4、龍池清,〈明代の瑜伽教僧〉,《東方學報》第11卷第1號,1940年,p405。
5、鎌田茂雄,〈香港の佛教儀禮─大悲懺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第6、22卷第1號,昭和48年12月,p281∼284。
6、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7、Jan Yun-hua,“Buddhist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and Sung China”in History of Religion,vol.6,No.1ž。


上一篇(印順法師禪觀思想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觀音與媽祖的相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