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慈濟印尼賑災對印尼華人企業家志工影響

主要探討慈濟印尼賑災對印尼華人企業家志工的影響。華人企業家在慈濟世界中以志工角色參與援助行動,因為與受援者有密切互動經驗,而發展出不同於其在資本主義世界中以資本家身分與基層勞工互動經驗而產生的觀感與態度。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訪談慈濟印尼分會華人企業家志工、職工及原住民志工與職工等,經分析結果如下:


一、企業家志工對族群衝突的認知為:貧富懸殊∼華人是富裕的少數族群易受攻擊、華人少回饋,對原住民的忽略與歧視、排華論述煽動人民排華運動、政府政策性的排華、人民對KKN關係的怨恨、華人不愛國、歷史的仇恨。


二、企業家志工參與援助行動的動機:在印尼社會發展歷史脈絡中的排華事實,讓富裕的華人對印尼居又愛又怕,但印尼華人仍喜愛留居印尼原因為:印尼好賺錢、印尼勞工有其優點、在地華人世居印尼已成習慣、可享受舒適的生活。因此消除排華因素成為印尼華人迫切的「安全需求」是刺激華人企業家參與慈濟志工的初級動機;持續參與行動的動機為:來自慈濟團體特質的吸引力及慈濟以外的因素包括看到華人的改變、看到原住民參與、看到政府善意的回饋、感受到受援者善意的回饋、感覺與原住民的社會關係在改變。稍解對印尼原住民恐懼不安的心。志工認為慈濟持續性的回饋援助行動為印尼安家立業帶來希望。


三、志工參與援助行動後對族群關係態度的影響:
志工因為參與援助行動看見印尼貧窮事實,確認貧窮才是暴動發生的主要原因,而修正以往認為暴動是政治煽動的認知,進而出錢出力務實幫助貧困民眾,並改變對原住民由「窮兇惡極」的觀感為「其實很善良」;企業家志工做慈濟後付出更多,並在參與援助行動過程中,不但對原住民的態度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改變,從歧視到視如家人,並改變與華人群體的互動關係;與大愛村民密切的互動中發展與原住民的互相信賴關係,志工們對大愛村內的原住民群眾已消除安全顧慮,大愛村見證志工實踐「以愛化解仇恨」消除族群衝突關係的成果;志工認為印尼華人與原住民間歷史的仇恨,需要時間與愛的事實來弭平,原住民了解慈濟大愛的做法,他們會將尊敬,感恩、認同慈濟,並會將這分認同轉移到華人身上。


大愛論述啟動印尼華人回饋印尼社會。印尼主流媒體及慈濟自有傳媒大愛電視台慈濟人全球善行故事、志工並藉慈濟茶會、「直接、務實」的援助行動、及回教長老在援助過程中,向華人社會、原住民社會菁英、軍政官員、受援者宣揚大愛理念,有助於慈濟團體外援所需人力財力的募集及帶動祥和的社會風氣。企業家志工對政府的影響力複製了華人在印尼的政治處境中以私人關係影響政府決策的互動模式,企業家志工運用個人政商關係,促使慈濟獲得政府協助,從事大規模的援助行動,並以「慈濟的成功經驗」引導政府建設貧民住宅的決策;目前企業家志工仍無法撼動印尼結構堅固的貪污政治體系,需在體系中妥協的延續過去政商交往的意識形態及作法。


華人在印尼沒有歸屬感主要來自印尼社會的排華事實,讓華人對居住環境沒有安全感,但是志工因為參與慈濟援助行動,發現華人與原住民互動關係的改變,覺得在印尼看見可以安居的希望,把印尼當作第二故鄉。
四、針對勞工低工資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現象,由於國內及國際因素因素企業家志工對「提高工資」議題有著不同程度的抗拒理由與態度。


其抗拒對勞工增加工資的理由為:在充滿變數的國內及國際經濟大環境中,企業有其經營困難,無法提高工資,但又願意無限制的援助印尼貧困民眾。顯示企業家志工願以慈善行動解決印尼民眾的貧困現象,而無意願以提高工資面對貧富懸殊問題。
三、企業家志工在慈濟世界及資本主義世界中,對待原住民兩種不同的觀感態度
企業家志工在「大愛付出再付出」與「資本主義積累再積累」的兩個思維邏輯下,對印尼原住民的感情與對待態度充滿矛盾的。他們在慈濟世界中願意無限制援助貧困原住民,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無意願以提高工資面對因低工資而貧困的勞工。受援的原住民在慈濟世界中華人企業家志工眼中是「樂觀、忠心、善良、單純、順從、知足」的;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受僱的原住民勞工是「懶、沒有教育容易受煽動、怠工、欺騙、短視、偷竊、沒有效率、反覆無常、無理要求」的。筆者歸納出志工兩種對原住民不同的觀感,提供慈濟印尼企業家志工一個思維的空間。


總之,筆者認同建構論者的觀點:族群關係是一種社會互動關係,從占經濟優勢的華人開始改變族群關係態度,以改變印尼華人與原住民的衝突關係,印尼華人企業家志工的努力,筆者持肯定看法。尤其由有能力的印尼華人企業家全心力投入志工團隊,並以滾雪球方式帶動當地華人,形成一股華人回饋印尼社會的風潮,經由大規模的持續援助行動,不限制個案的態度,可以改善華人印尼居的生存環境免於排華暴動威脅。衝突的解決必須著眼於構成衝突的一項或數項因素之消除,企業家志工致力於回饋印尼社會之援助行動,即致力消除其所認知原住民排華衝突因素,其成效從志工的感受是肯定的,認為慈濟為華人安居印尼帶來希望,並認為只要再給與更長的時間持續回饋與原住民良性互動,必可改善華人與印尼原住民的族群衝突關係。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含碩專班)/94/碩士/研究生:游彩霞    指導教授:夏曉鵑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王任叔,1991,《印尼社會發展概觀》,上海書店,民國叢書。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十九期。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李幼嵐,2002,《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援外活動~以慈濟為個案研究》,台大政治學研所碩士論文。
李冠雄,2000,《印尼後蘇哈托時期政經危機與變遷》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杜子仁,2000,《塞浦路斯族群衝突與國家建構之困境》,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君,1999,《荷屬時期爪哇華人甲必丹與華人經濟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黃俊逹,2003,《戰後印尼華人企業集團發展與政商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琪嶽,1997,《中華民國對外援助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對印尼外援為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繼彥,2002,《北愛爾蘭族群衝突研究:根源、本質》,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德鎌,1998,《二十一世紀社會學》,台北:揚智出版社。
胡幼慧,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祖慶,1995,《後冷戰時期東歐民族主義問題解析》,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徐鴻馨,2001,《緬甸之族群衝突-克倫族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 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張翰璧、林欽明,1998,《東南亞政商關係初探以印為華商為例》全球華商資訊網http://www.ocac.gov.tw/gcbn/Documents/seminar-98/98_14A.htm
張翰璧、王宏仁,2000,(資本全球化與階級問題族群化∼以印尼為例)收於收於蕭新煌主編,《東南亞的變貌》,台北: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
世新大學發展研究所製作,1999,《國際人道救援團體資源手冊》,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陳裕興,2003,《英國蘇格蘭族群政治之分析》,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楊 熙,1971,《動盪中的印尼華人問題》,台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9,(華人不是印尼宗教衝突導火線),收於《東南亞研究通訊》,第7期,1999年4月號。
楊聰榮,2003a,(從經濟觀點看印度尼西1998新春暴動:金融危機、經濟體制與代罪羔羊),收於林若雩主編,《跨世紀的省思:金融風後的東南亞》,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楊聰榮,2003b,(暴動歷史、族群關係與政治變遷:印度尼西亞歷史上轉移與反華暴動),收於蕭新煌主編,《東南亞的變貌》,台北: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
趙尹詩,2001,《從Ted Robert Gurr的族群衝突模型比較印尼東帝汶(East Timor) 與亞齊(Aceh)之分離運動》,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蔡百銓,1996,《印尼簡史》, 台北:三民。
鄧湘漪,2001,《進出邊境》,,台大社工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主編),2000,《東南亞的變貌》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台北:中央研究院。
蕭新煌,1985,《低度發展與發展:發展社會學選讀》,台北:巨流。
戴萬平,2002,《印尼族群政治研究:宗教、地域、種族的觀點》,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鴻華,1999,《印度尼西亞從蘇卡諾到蘇哈托到哈比比》,http://home.hknet.com/strm/~strms/seet/interest4.htm
薛鴻華,2003,《2003年印尼華人又站在十字路口》,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藍苑菁,1997,《印尼經濟發展策略》,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
饒美蛟,《馬來西亞、新加波與印尼三國華人經濟之比較與分析 政府政策、控制與經濟勢力》http://www.ocac.gov.tw/gcbn/Documents/seminar.oo/soo_6b.htm
顧長永,2002,《印尼政治經濟與社會》,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1974,《辭海》,台北:中華書局。
 
二、慈濟相關媒體及出版文物:
阮義忠/袁瑤瑤,2004,《自見菩薩身影》,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道侶》205~435期相關報導
佛教慈濟功德會編,2004,《大愛灑人間-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佛教慈濟功德會。
葉琦玲,1999,(華人與印尼),《經典雜誌》,台北:靜思文化
林碧珠等編,1966~1992,《慈濟年鑑》,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張榮攀,2004,《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
釋德凡,2004,《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四春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釋德凡,2004,《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四夏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釋德凡,2004,《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四秋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釋德凡,2005,《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四冬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劉雅�隉B郭再源等,2005,《真理的痕跡-走向復甦的亞齊》,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三、英文部分:
Anthony Giddens,1997,《Sociology》,張家銘等譯,《社會學(上)(下)》台北:唐山出版社。
David Jary & Julia Jary,1998,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Ears B bbi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George Ritzer,2002,《Sociologicas Theory》,馬康莊陳信木譯,《社會學理論(上下)》,台北:美商麥格羅 •希爾股份有限公司
J. E.Goldthorpe, 1975,《The Sociology of The Third World Disparity and develop- ment》,Pubilshed by the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New York, USA.
Immanuel Wallerstein,1999,(發展是指路明燈還是幻象),黃燕堃譯,許寶強/汪暉選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Lewis A. Coser,1991《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台北:桂冠
Ralf Dahrendorf,1999,《Der niderbe sizuake Konflikt:Essay zur Politik der Freiheit》林榮遠譯,《現代社會衝突歐洲自由政治隨想錄》,台北:桂冠。
Richard C. Longworth,2000,《Global Squeeze The Coming Crisis for First–World Nations》,應小端譯,《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Robert Cribb & Colin Brown,1997,《Modern Indonesia:a history since 1945》,蔡百銓譯,《印尼當代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Ira Shor & Paulo Freiro,1987,《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Massachusetts: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1998《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Anselm》,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William Greider,2003,《The Manic Logic of Global Capitalism》,張定淮等譯,《資本主義全球人的瘋狂邏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上一篇(禪宗棒喝教學及其現代意義) 回目錄 下一篇(印順法師禪觀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