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美學研究

以「禪宗美學」為主題,希望從文化學的角度,放眼於人類文化與生活,結合佛教禪宗對生命的終極關懷與美學審美活動的展現,探究其理論、實踐及對中國藝術的影響。並進一步說明禪宗美學研究與追求受到禪宗宗教哲學對生命的終極關懷極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對人間秩序的安排,美學美育若能汲取宗教精神,則更能提昇其關懷的境界與層次。


如鈴木大拙所認為的,禪不斷地吸收了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充實而有光輝,禪曾經多方面地提昇中國人在道德、知性與精神上的能力,現代的中國人更應重新審視這一份豐富的精神遺產。


本文所關注的,正是因應此一觀點所作的深入探討,藉由禪宗美學的研究,從生活、文化與美學的思維角度,提出可供現代人參考的生活方針。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及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禪宗美學概觀」,以「無常之美」發端,說明禪宗美感經驗的呈現,乃是通過禪的剎那觀照,使「空性」在感性現象中頓現,進而溯源探討禪宗美學的精神淵源及其基本性格,作為本文問題意識的緣起,第三章探討「禪與自然」的關係及其審美美直觀的誕生。第四章經由針對禪宗哲學與禪宗美學關係的探討,建構禪宗美學的理論基礎。第五章探討禪宗美學對「美」的看法。第六章從回歸人的自然本性的過程中,探求禪宗美學的審美感受與生命境界,及其對藝術的影響。第七章說明禪宗美學現世關懷的特色,勾勒出禪宗美學的文化反思。


本文提出「空性在現象中的感性頓現」的操作性說明,描述禪宗美學活動的特質,禪宗稱此種活動歷程為「頓悟」,這是禪宗最重要的主張,「頓悟」所強調的是「空性」與「心體」的「無住性」,「心體」不能被當成對象物來對待或切割,「頓悟」的目的是要發揮「心體」的功能,使「空性在現象中的感性頓現」。禪所喚醒出全新的心理意識便是「悟」,「悟」的開顯必須透過「自性」的朗現與親身經歷體驗,「悟」的目的不在發現新的事物,而是經過心理意識的轉化,重新睜開雙眼看待世界,禪宗在審美意識中注入了「空性」與「頓悟」,「空性」無所不在,如《壇經》所說的「見一切法」、「遍一切處」之後,還能「不著一切法」、「不著一切處」,其目的在淨除一切起分別心知見,才是「無念」、「無相」、「無住」之真境界,此種剎那觀照的審美意識才是「空性」顯現之審美心理意識 。禪宗「頓悟」的主張,透過「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等「三無」實踐方法論的鍛鍊,達到「真如本性」的顯現,透過禪定所達到的心理境界,構成了禪宗美學最重要的審美意識,這種參透本體的感性覺知,直接豐富了中國人的心理結構與審美意識,也成為禪美學最重要的審美方法論,其美學風格呈現出一種對「無常」的觀照之後,所產生的「無常之美」,此種「無常之美」以禪宗獨特的「剎那觀照」作為其內在的審美意識,透過文藝上的創作表現為漂泊無依的心境,構築成禪宗美學「空靈寂寞」、「孤寂幽玄」、「心境渾一」等獨特的審美意境,即是意欲傳達擺脫各種形下實質內容,獲得一種形上的絕對純粹型式。此「無常之美」,深扣著禪宗的頓悟,並藉由在現象中的呈現,訴說著宇宙實相深淨空靈的美感,烘托出簡約淡泊的人生情味,藉以說明生命存在的實相。


佛教重視「無常」及其引發人們對生命的感傷,佛教禪宗以「觀照」的態度來面對此相異無常的人生,禪宗透過「無常之美」的觀照,擺脫墮入「無常」的煩惱迷霧之中,烘托出屬於禪宗式的解脫自由。透過對「無常之美」的觀照,剎那即永恆,使禪宗的人生獲得一種觀照的不朽。剎那間,禪的觀照滿足了人生要求不朽的需求,使相異無常、刻刻生變的動盪不安的人生,獲得了生命的穩定。


依本文發展的進程,禪宗「透過自性使空性在世間現象中感性的頓現」之過程中,自然地滲透到其審美意識、宗教藝術、宗教意義等方面的發展,逐漸形成禪宗獨特的美學文化。禪不同於莊子之回歸「一氣之化」之哲理,乃立基於佛教業報觀之回歸個人「身、口、意」之修為,故仍成其為宗教。禪重視自心自性,亦與業報有關,尤其「意」更可涵納影響「身、口」,故「自心」乃成為禪宗信仰的基石。禪,意譯為「思維修」,含「對境研習」之意,而「自然」便是禪對境的場所。禪的「自然」是一種心相化的自然,融合了禪的空觀與莊子的自然觀,形成一種禪化的天人合一觀。這種自然空觀使山林自然草木在禪者心中變成非常重要。而禪宗美學的哲學理論基礎,乃是透過以「無念、無相、無住」的修行法門,達到一種禪宗式的「淨化」作用,自然呈現清淨的真如本性,並透過「不立文字」的掃相作用,掃除人造世界的虛妄性,回復天地自然的真實性。這些形式上的操作,呈現為一種禪宗的頓悟之美。


經過禪的泛化開啟了禪宗的美學之門,通過藝術的傳播,禪進入了日常生活,禪將「空性」注入了日常人生,使日常人生增加了禪味,使生活藝術化,這便是前文所說的「空性在世間現象中感性的頓現」作用,山河大地、一切眾生及其作用等都是佛性的顯現,本質上都是美善的;鈴木大拙認為「禪的真理是一種把單調乏味的生活、索然的平凡生命,變成為一種藝術的、充滿真實內在創造的東西」 ,這屬於佛教美學的基本義理,至於如何「轉變」呢?需要意識方面的特殊訓練,禪宗以「頓悟」說明使「空性頓現」的過程。


禪的回歸人間性,拓展了出哲學、文學與藝術境界,發展出「自然、凝煉、含蓄」的美學風格,或者如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等要素。「平淡」甚至成為總括禪境與詩意的審美理想。受到禪的影響,中國詩歌發展出簡煉空靈的唐詩絕句,繪畫上發展出蕭條淡泊的宋元水墨畫,尤其是潑墨畫的手法,使繪畫完成於一瞬間,更是禪宗頓悟的實踐方法。如石濤的《畫語錄》以「一畫論」貫串全篇,正與禪宗頓悟的精神一致。


  禪的審美意識與自然之境相依而生,在回歸自然之境的過程中,禪創造了禪的生活藝術,賦予禪的審美以生命的終極關懷,滿足了生命不朽的需求,提供了逐漸物化、異化的現代人一種新的選擇,值得現代社會進一步探索與反思。

日本大正新修《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方廣大莊嚴經》,參見《大正藏》,第三卷。
《維摩詰經》卷二「弟子品」
《成唯識論》,護法等撰,玄奘譯。
《觀心論》,神秀。
《壇經校釋》,慧能,郭朋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人天眼目》,晦岩智昭編,大正藏第四十八卷。
《景德傳燈錄》,道原編,大正藏第五十一卷。
《宋高僧傳》,贊寧,北京中華書局。
《古尊宿語錄》,顗藏編,北京中華書局。
《五燈會元》,普濟編,北京中華書局。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智顗,台北大千出版社,1996年版。
《楞伽經》
《金剛經》
《楞伽師資記》,卷一。
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台南大千世界出版社,1984年版。
《歷代法寶記》
《祖堂集》
《永嘉證道歌》
《老子》
虛谷,〈馮伯田詩序〉,參見《桐江集》。
梅堯臣,《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頁845。
何文煥《歷代詩話•竹坡詩話》。
《中國禪宗史》,印順法師,江西人民出版社。
《美學散步》,宗白華,上海人民出版社。
《禪與生活》,鈴木大拙,台北志文出版社。
《禪宗與精神分析》,弗洛姆、鈴木大拙、馬諦諾,貴州人民出版社。
沈清松,《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版。
七 參考書目
1.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9年版。
2. 張節末,《禪宗美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3. 《楞伽師資記》,卷一。
4. 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三
5. 劉小楓,《逍遙與拯救》,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版。
6. 錢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版。
7.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
8. 史作檉,《藝術的終極關懷在那裡?》,台北水瓶世紀文化公司,2001年
版。
9. 《五燈會元》卷十七,《青原惟信禪師》。
10.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黑格爾思想之
根本錯誤〉,頁431,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版。
11. 鈴木大拙,《通向禪學之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2. 丁福保,《六祖壇經箋註•行由品》,台南大千世界出版社,1984年版。
13.周裕鍇,《禪宗語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灣明文書局,1996 年出版。
15.蔣勳,〈大乘思想影響中國佛教藝術〉,引文見於《佛教與中國文化》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二輯之八。)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8年版。
16.鮑桑葵,《美學史•前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三刷,頁2。
17.今道友信主編,《美學的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990年版。
18.單世聯,《西方美學初步》,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馬采,《哲學與美學文集》,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0.竹內敏雄,《美學百科全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蔣孔陽、朱立元主編,張玉能、陸揚、張德興等著,《西方美學通史》第
五卷〈十九世紀美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22.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2年版。
23.宗白華,《藝境》,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24.亞里斯多德,《詩學》,1449b24-28。
25.金登才,《中國動態的藝術哲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26.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
27.鮑姆嘉登,《美學》。
28.竹內敏雄主編,《美學百科辭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30.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先秦兩漢編),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9年版。
31.陳偉,《中國現代美學思想史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辛意雲,〈寂靜的春天-----清朝的藝術〉,引自《藝術貴族》雜誌,1991
年八月號第20期。
33.王國維,《教育偶感四則》。
33.余英時,《歷時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版。
34.勞思光,《存在主義哲學》,香港亞洲出版社,1959年版。
35.余紅,《藝術與精神》,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36.孫志文,《現代人的焦慮和希望》,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版。
37. 鈴木大拙、佛洛姆、馬蒂諾,《禪宗與精神分析》,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38.鈴木大拙,《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版。
39.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7年版。
40.榮格,《人•藝術和文學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41.沈清松,《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版。
42.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人生十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版。
43.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吳經熊,《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
45.《無關門淺註》,參見吳怡,《公案禪語》下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三版。
46.顧偉康,《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知識出版社,1993年初版
二刷。
47.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初版。
48.胡適、鈴木大拙等,《禪宗的歷史與文化》,〈禪:敬答胡適博士〉,台
北新潮社文化公司,1991年版。
49.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和方法》,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版。
50.吳經熊,《禪學的黃金時代》,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版。
51.王路平,《大乘佛學與終極關懷》,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版。
52.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三章〈中國佛教哲學〉,台北三民書局,
1986年版。
53.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大乘佛法〉,
台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版。
54.李澤厚,《中國美學及其他》,《美學述林》第一輯,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3年版。
55.杜松柏,〈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頁234。
56.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版。
57.洪修平、吳永和,《禪學與玄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58.吳平,《禪宗祖師-----慧能》,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9.陳德禮,〈妙觀逸想:古代藝術家的審美體驗及其意義世界〉,《華中師
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湖北武漢,1998年1月,頁114。
60.劉方,〈大慧宗杲「妙悟」說的美學意蘊及影響〉,《學術界》雜誌,安
徽合肥,1997年1月,頁87。
61.黃夏年主編,《禪宗三百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頁300。
62.吳汝鈞,《遊戲三昧:禪的終極關懷與終極實踐》,台北學生書局,1993
年版。
63.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版。
64.于谷,《禪宗語言和文獻》,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5.史作檉,《藝術的終極關懷在那裡?》,台北水瓶世紀文化公司,2001年
版。
66.錢穆,《湖上閒思錄》,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三版,頁25。
67.鈴木大拙,《通向禪學之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頁25-26。
68.雅斯培,《哲學導論》
69.鈴木大拙,《禪風禪骨》,台北大鴻圖書公司,1992年版,頁300。
70.杜繼文,〈禪,禪宗,禪宗之禪〉,錄自《禪學研究》,江蘇古籍出版
社,1998年版。
71.沈清松,《簡樸思想與環保哲學》,台北立緒文化公司,1997年版。
72.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73.楊慶豐,《佛學與哲學-----生命境界的探求》,台北頂淵出版社,1989年
版。
74.普穎華,《禪宗美學》,台北昭文社,1996年版。
75.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76.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中國文化史導論》,聯經圖書公司,1996年
版。
77.李澤厚為宗白華《美學散步》一書寫的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8.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2年版。
79.宗白華,《宗白華全集(四) • 康德〈判斷力批判〉》,安徽教育出版
社,1994年版。
80.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81.馬采,《哲學與美學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82.吳汝鈞,《遊戲三昧:禪的終極關懷與終極實踐》,台北學生書局,1993
年版。
83.耕雲,《安詳禪》。
84.普穎華,《禪宗美學》,台北昭文社,1996年版。
85.鈴木大拙,〈禪與茶道〉,引自《佛教與東方藝術》,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86.鈴木大拙等著,《禪與藝術》,台北天華出版社,1994年版。
87.王進祥編,《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下卷),台北漢京文化公司。
88.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9年版。
89.久松真一,〈禪的文化〉,載於《禪的藝術》一書中(《久松真一著作
集》五),東京理想社, 1970年版。
90.S.Hisamatsu,“On Zen Art”,The Eastern Buddhist,Vol
1,No.2,Sept.1966.
91.貝拉,《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版。
910725------35191
910726------35345
911226------61952
蘇浙生,《紅塵禪話》,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2/博士/研究生:曾議漢  指導教授:姜允明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延伸閱讀:【
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上一篇(普照禪之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