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12/14  編輯部 報導

淨土思想中「念佛」與「往生」之研究
主要是:由於個人生涯規劃以及配合政府倡導多年的心靈改革,針對彌陀淨土念佛法門,予以研究。何以修學念阿彌陀佛者,得以往生西方極樂國土?以「淨土三經」為經,大乘經、論為緯,來探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相關議題。經由本文之研究,使有緣者讀後,除對於念佛,何以得能往生西方淨土有一個梗概外,若能奉行「淨土三經」之內涵,融入於日常生活,不僅能提昇自己的道德水平,儲備往生之資糧;對於促進社會祥和、實踐大同世界的理想亦將有所助益。


本論文分為五章,內容略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簡述「淨土三經」的內涵及簡介前人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研究之方法和研究架構。


第二章〈念佛與往生的內涵〉:以世出世間法說明生死之緣由,人死後究竟歸向何處?透過分析《雜阿含經》、《分別善惡報應經》、《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無量壽經》和諸大乘經、論等,這些現存的佛教文獻,來探討念佛與往生的相關議題。

第三章〈念佛與往生的修持〉:佛法不離世法,從《華嚴經》、《金剛經》、《無量義經》、《雜阿念經》、……等諸經、論,體察宇宙生、滅現象。觀照修持「淨土三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以「正行」與「助行」為增上緣,來說明淨土思想,念佛為求生淨土的正題。

第四章〈念佛與往生的利益〉:說明經由第二章的體認與第三章的修持,對照《淨土聖賢錄》〈往生居士〉的往生情境,念佛得生淨土,真實不虛。又得知個人身心的淨化──自利,促進社會祥和──利他,為念佛往生前的現實利益。

第五章〈結論〉:經由本文之研究發現,能夠往生淨土的行者是:一、認識彌陀本願;二、認識宇宙人生;三、認識自己行相,而力行不怠者。又得知修學淨土法門,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為何念佛眾生,不一定能生淨土?因此,為使淨土法門得以宏揚,祥和社會得以實踐,念佛眾生得以往生淨土,本研究建議四點:一、培育僧才;二、深化教化活動;三、政府功能的發揮;四、行者的反省。

關鍵詞:念佛、往生、發菩提心、淨業三福、三十七道品

目 錄
圖次…………………………………………………………………………………..Ⅴ
摘要………………......................................................................................................Ⅵ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4
第一項 經典回顧…………………………………………………………………4
第二項 前人研究成果………………………………………………………......10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16
第一項 研究範疇………………………………………………………………..16
第二項 研究方法………………………………………………………………..16
第二章 念佛與往生的內涵………………………………………………………....19
第一節 佛教思想史上念佛的意義………………………………………………19
第一項 仰慕……………………………………………………………………..19
第二項 怖畏……………………………………………………………………..22
第三項 成佛……………………………………………………………………..25
第二節 彌陀淨土念佛的涵義……………………………………………………30
第一項 難信之法………………………………………………………………..30
一 值佛難……………………………………………………………………..31
二 聞法難……………………………………………………………………..31
三 信大乘難…………………………………………………………………..32
四 遇善知識難………………………………………………………………..32
五 聞此經而修行難…………………………………………………………..33
第二項 難信的莊嚴淨土………………………………………………………..35
一 隬陀淨土創立的緣由……………………………………………………..35
二 因地修行…………………………………………………………………..37
三 莊嚴淨土的成就…………………………………………………………..41
第三項 難思議往生願…………………………………………………………..50
一 念佛往生願………………………………………………………………..50
二 修諸功德願………………………………………………………………..52
三 植諸德本願………………………………………………………………..53
第三節 往生的意義……………………………………………………………..…55
第一項 生與死………………………………………………………………..…55
第二項 緣起法………………………………………………………………..…58
第三項 往生…………………………………………………………………. …62
第四節 念佛與往生的關係……………………………………………………..…65
一 教法..………………………………………………………………………....67
二 理法…………………………………………………………………………..67
三 行法…………………………………………………………………………..68
四 果法………………………………………………………………………..…69
第五節 小結………………………………………………………………………..69
第三章 念佛與往生的修持………………………………………………………....71
第一節 發菩提心…..……………………………………………………………..71
第一項 發菩提心的內涵……………………………………………………....71
一 什麼是菩提………………………………………………………………72
二 什麼是菩提心……………………………………………………………73
三 什麼是發菩提心…………………………………………………………74
第二項 發菩提心的緣由………………………………………………………75
一 發菩提心的起因…………………………………………………………76
二 發菩提心的根本…………………………………………………………77
第三項 發菩提心的決擇………………………………………………………78
第四項 發菩提心的捷徑………………………………………………………81
一 無常觀……………………………………………………………………83
二 無我觀……………………………………………………………………84
三 寂靜觀……………………………………………………………………86
四 平等觀……………………………………………………………………88
五 慈悲觀……………………………………………………………………89
第五項 發菩提心的障礙………………………………………………………90
第六項 發菩提心的成就………………………………………………………93
第二節 三福………………………………………………………………………..96
第一項 概說……………………………………………………………………96
第二項 世福……………………………………………………………………97
一 孝養父母…………………………………………………………………97
二 奉事師長………………………………………………………………..101
三 慈心不殺………………………………………………………………..103
四 修十善業……………………………………………………………..…104
第三項 戒福……………………………………………………………….. ..106
一 受持三歸……………………………………………………………..…107
二 具足眾戒……… ……………………………………...………………..109
三 不犯威儀………………………………………………………… …….110
第四項 行福 …………………………………………………………………111
一 發菩提心……………………………………………..…………………111
二 深信因果………………………………………..………………………113
三 讀誦大乘…………………………………………..…………………....114
四 勸進行者……………………………………………..…………………116
第三節 三十七道品……………………………………..……………………..117第一項 概說…………………………………………………………………..117
第二項 四念處………………………………………………………………..119
第三項 四正斷……………………………………………………………..…122
第四項 四如意足……………………………………………………………..124
第五項 五根…………………………………………………………………..126
第六項 五力…………………………………………………………………..129
第七項 七菩提分……………………………………………………………..131
第八項 八聖道分……………………………………………………………..134
第四節 小結……………………………………..………………………………141
第四章 念佛與往生的利益………………………………………………………143
第一節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自利………………………………………… 143
第一項 從宇宙中認識自我…………….……………. …………………… 143
第二項 從進德修業中淨化身心………….…………………….…………..147
一 持戒的功德……………..……………………………………………..147
二 五戒的適應性……….………………………………………………. .149
三 違反五戒的過犯………..……………………………………………..150
四 受持五戒的利益………..…………………………………………..…152
第二節 促進社會祥和――利他……………………………………………… 154
第一項 臺灣社會現況概述…………………..…………………………..…154
一 五十年前的臺灣………………………..……………………………..154
二 當今臺灣的社會…………………..………………………………..…154
第二項 理想中的祥和社會…………………………………………….. … 157
一 政治方面…………………………… ……………………………….. 158
二 社會方面………… ………………………………………………..… 159
三 經濟方面…………………………… ………………………… …..…159
第三項 祥和社會之實踐………………………………… … ……………..160
一 修身………………………………………………… … ……………..160
二 四無量心……………………………………………… … …………..161
三 四攝……………………………………………………… …… …..…162
第三節 念佛的終極目的――往生淨土…. …………………… …..…………166
第一項 淨土三經中念佛與往生的類型……………………… …… …..…166
一 念佛的方法……………..…………. …………………… …… …..…166
二 三輩……….…………………………………………… … ………….170
三 九品………..……………………………………………… ………….171
四 四土………..……………………………………………… ………….176
第二項 淨土聖賢錄往生居士的行持 ……………………………………. 179
一 讀誦大乘生淨土 …………………………………………………… 179
二 念佛生淨土… ………………………………………………………..… 181
第四節 小結……………………………………………………………..……..184
第五章 結論……………………………………………………………………..…1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88
參考書目……………………………………………………………………………191
附錄…………………………………………………………………………………200
附錄一、四十八願…………………………………………………………………200
附錄二、十六觀……………………………………………………………………203
附錄三、《淨土聖賢錄》〈往生居士〉摘要表……………………………………211
圖次
圖一、研究架構……………………………………………………………………..17
圖二、十二因緣流轉圖……………………………………………………………..61
圖二、十善業會為三業……………………………………………………………140
圖三、三業推演為八正道…………………………………………………………140
圖四、八正道會為三學……………………………………………………………140

參考書目
壹、 經論
一、 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二、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三、 後漢.安世高譯:《八大人覺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四、 西晉.失譯人名《佛說孝子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五、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九冊。
六、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文殊師利發願經》,《大正藏》第十冊。
七、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九、 東晉.(失譯人名):《佛說彌勒來時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十、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十一、 姚秦.鳩摩羅什法師釋:《大乘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十二、 姚秦.鳩摩羅什法師釋:《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正藏》第八冊。
十三、 姚秦.鳩摩羅什法師釋:《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十四、 姚秦.鳩摩羅什釋:《梵網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十五、 姚秦.鳩摩羅什釋:《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十六、 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十七、姚秦.鳩摩羅什法師釋:《發菩提心經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十八、姚秦.鳩摩羅什法師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十九、北涼.三藏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二十、北涼.三藏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二十一、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二十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二十三、劉宋.曇無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第九冊。
二十四、梁.三藏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二十五、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二十六、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大正藏》第九冊。
二十七、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二十八、元魏.菩提流支譯:《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二十九、隋.智顗撰:《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三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釋:《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大正藏》第十冊。
三十一、唐.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十冊。
三十二、唐.三藏實叉難陀譯:《十善業道經》,《大正藏》十五冊。
三十三、唐.沙門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藏》第十九冊。
三十四、唐.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三十五、唐.三藏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大正藏》第八冊。
三十六、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藏》第八冊。
三十七、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三十八、唐.三藏法師玄奘譯:《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三十九、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四十、唐.比丘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四十一、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四十二、唐.三藏不空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大正藏》第二十冊。
四十三、唐.三藏法師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四十四、宋.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大正藏》第一冊。
四十五、宋.求那跋摩譯:《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四十六、唐、沙門善導集記:《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四十七、徐梵澄譯:《五十奥義書》,(北京:民族印刷廠,1995年8月)。
貳、譯經論
一、 大祐法師解、傳燈法師鈔:《彌陀圓中鈔》,(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六月)。
二、 凡夫譯:《安樂集》,(高雄:高雄市淨宗學會,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三、 月溪法師著:《金剛金釋要、心經印心疏》,(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五年七月)。
四、 月溪法師講:《大方廣圓覺多羅了義經疏》,(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初版)。
五、 太虛大師講:《圓覺經略解》,(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三月)。
六、 印順編:《雜阿念經論會編》(上、中、下),(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刷)。
七、 印順著:《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月,新版一刷)。
八、 典壁尼嘛尊者著:《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密解》,(臺北:牟尼文化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九、 空海編著:《阿含解脫道次第》,(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九十年一月)。
十、 南嶽大師著、智旭述:《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
十一、 宣化上人講:《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上、下冊〉,(臺北:千象山普照寺文教基金會,民國八十四年農曆九月)。
十二、 柏原祐義著、江支地譯、慧淨法師校訂:《淨土三部經講話》,(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三年一月)。
十三、 真諦三藏譯論:《大乘起信論義記講義》,(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再版)。
十四、 倓虛大師編著:《大乘起信論講義》,(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九十年三月出版)。
十五、 師奘沙門密林述:《發菩薩心論纂注》,(高雄:水月文化出版社,民國九十年五月)。
十六、 孫仲霞居士講:《楞嚴經直解》,(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十七、 庭野日敬講、莊金松譯:《無量義經》,(臺南:中華佼成雜誌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十八、 淨空法師講:《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四冊)(台北:佳芳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五年)。
十九、 智者大師撰、知禮大師鈔:《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二十、 道隱法師著:《佛說無量壽經甄解》,(臺北:三重本願念佛會,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二十一、 善導大師著:《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臺北:佳芳印刷,民國八十二年一月)。
二十二、 蓮池大師著:《阿彌陀經疏鈔演義》,(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八月)。
二十三、 彭際清居士:《無量壽經起信論》,(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二月)。
二十四、 溥畹法師著:《楞嚴經寶鏡疏》〈上、下冊〉,(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二十五、 圓瑛法師著:《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臺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出版部,年不詳)。
二十六、 聖嚴法師講:《金剛經》,(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二十七、 蕅益大師著:《楞嚴經玄義文句》,(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二十八、 蕅益大師要解、圓瑛法師講義:《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台中:廣益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
二十九、 蕅益大師選:《淨土十要》(上、下),(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三月五版)。
三十、 曇鸞大師註:《往生論註》,(臺北:三重淨宗學會,民國九十一年四月)。
三十一、 證嚴法師講:《無量義經》,(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一月)。
參、學術專著
一、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五月)。
二、 (釋)大寂著:《淨土探究》,(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八月)。
三、 王弼 注:《老子帛書老子》,(台北:學海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五月再版)。
四、 (釋)月溪法師著:《參禪與念佛修法》,(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二月)。
五、 毛惕園居士輯:《念佛法要》,(南投:蓮因寺大專學生齋戒學會恭印,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六、 元音老人著:《佛法修證心要》,(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七、 丹仁絨臬著:《佛教聖眾因緣集》,(臺北:佛教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二月)。
八、 內政部編:《宗教論述專輯》〈第一、二輯〉,(臺北:內政部,民國八十四年八、五月)。
九、 平川 彰著、莊崑本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民國九十一年十月)。
十、 (釋)正果法師著:《佛教基本知識》,(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十一、 布萊恩、魏斯著、譚智華譯:《前世今生》,(臺北:張老師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九三刷)。
十二、 朱熹集註、蔣百潛廣解:《語譯廣解四書讀本》,(中新書局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十三、 (釋)印光大師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台中:青蓮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八月)。
十四、 (釋)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十月)。
十五、 (釋)印順法師者:《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二月)。
十六、 (釋)印順法師者:《佛法概論》,(臺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修訂二版)。
十七、 (釋)印順法師著:《淨土與禪》,(臺北 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二月)。
十八、 江舉謙著:《文章探源》(上、下冊),(臺中:明道文藝雜誌社,民國八十四年二月)。
十九、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二十、 李炳南老居士:《雪廬老人淨土選集》,(台中:青蓮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二十一、 (釋)妙蓮老和尚講述:《往生有分》,(南投:臺灣靈巖山寺印行民國七十九年九月)。
二十二、 杜維運撰:《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十月)。
二十三、 來瞿唐編著:《來註易經圖解》,(臺南:光田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一月)。
二十四、 周克復居士編述:《淨土晨鐘》,(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二十五、 承天禪寺選編:《淨土文選》〈第一∼六輯〉,(臺北: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二版)。
二十六、 (釋)明晹法師著:《佛法概要》,(台中:宏益文具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四月)。
二十七、 周安士著:《安士全書》,(台中:瑞成印刷公司,年不詳)。
二十八、 (釋)南嶽大師著、(釋)智旭述:《大乘止觀法門釋要》,(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 八十四年十二月)。
二十九、 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一月)。
三十、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三十一、 孫中山著:《建國方略》,(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三年六月三版)。
三十二、 (釋)倓虛老法師述:《影塵回憶錄》,(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三十三、 陳立夫著:《四書道貫》,(台北:世界書局,民國五十七年二月八版)。
三十四、 高觀如著:《佛學講義》,(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七月)。
三十五、 (釋)淨空法師述:《龍舒淨土文》,(臺北:妙音學佛會,民國八十年二月)。
三十六、 (釋)淨空法師講:《淨空法師嘉言錄》,(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三十七、 (釋)淨空法師講:《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一年九月)。
三十八、 (釋)淨空法師講:《普賢大士行願的啟示》,(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二 年六月)。
三十九、 (釋)淨空法師講:《無住生心集》,(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四十、 (釋)淨空法師講:《淨業三福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六月)。
四十一、 曾銀湖譯:《四念處》,(南投:大林靜舍,民國九十年十二月)。
四十二、 梁啟超著:《中國佛教研究史》,(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四十三、 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初版一刷)。
四十四、 (釋)道霈法師著:《淨土旨訣》,(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四十五、 彭際清撰:《淨土聖賢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年九月一版三刷)。
四十六、 黃念祖老居士著:《淨土資糧》,(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七月)。
四十七、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四十八、 張曼濤主編:《淨土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四十九、 張曼濤主編:《淨土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一月)。
五十、 張曼濤主編:《淨土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五十一、 景昌極等著:《因果論與佛教唯識學說》,(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
五十二、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著:《生死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出版四刷)。
五十三、 (釋)聖嚴法師著:《念佛生淨土》,(臺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五十四、 (釋)聖嚴法師著:《六波羅蜜講記》,(臺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一月)。
五十五、 (釋)聖嚴法師著:《四如意足講記》,(臺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八月)。
五十六、 (釋)聖嚴法師著:《四正勤講記》,(臺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九十年六月)。
五十七、 (釋)聖嚴法師著:《四聖諦講記》,(臺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五十八、 (釋)聖嚴法師等著:《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法鼓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五十九、 (釋)聖博法師著:《佛教因明學》,(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民國八十八年五月)。
六十、 (釋)會性法師編:《蕅益大師淨土集》,(台中:青蓮出版社,八十六年一月)。
六十一、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六十二、 鄥昆如著:《哲學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六十三、 (釋)徹悟禪師撰:《夢東禪師遺集》,(香港:法喜精舍,民國七十六年農十一月)。
六十四、 (釋)蕅益大師著:《四書蕅益解》,(高雄:佳芳印刷有限公司,國八十三年六月)。
六十五、 劉貴傑著:《廬山慧遠大師思想析論》〈初期中國佛教思想之轉折〉,(臺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
六十六、 (釋)親鸞大師撰、(釋)慧淨法師編訂:《教行信證》,(臺北:三重本願念佛會,民國八十七年九月)。
六十七、 (釋)諦閑法師講:《勸發菩提心文講義錄要》,(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
六十八、 賴炎元、黃俊郎注譯:《新譯孝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四月)。
六十九、 (釋)慧嚴法師著:《淨土概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七十、 (釋)慧嚴法師著:《從人間性看淨土思想》,(高雄:春暉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月)。
七十一、 (釋)慧明法師講、陳耀智記:《學佛究竟》,(臺北:文合堂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七十二、 (釋)慧律法師講述、弟子法宣整理:《淨土聖賢錄易解》(二),(高雄:高雄文殊講堂,民國八十五年五月)。
七十三、 (釋)從信著:《三十七菩提分》,(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七十四、 (釋)如本著:《業力不可思議》,(高雄:中與商事社印刷局,民國八十一年八月)。
七十五、 《唐詩三百首》,(台南:能仁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出版)
肆、碩博士論文
一、昆達拉:〈中國大乘阿彌陀淨土思想研究〉,八十年(台大)。
二、王鳳珠:〈印光法師念佛法門研究〉,八十一學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三、李幸玲:〈盧山慧遠研究〉,九十學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四、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中國佛教學術論》,九十年一月。
〈善導淨土思想述評〉謝路軍/〈印光法師淨土思想及其時代特色〉韓劍英。
五、釋修善撰:〈當代台灣淨土教法的發展〉,九十一年六月(玄奘)。
六、文洛鈞:(十念往生之研究),九十一學年(輔仁大學)。
伍、辭典
一、(釋)一如法師編:《三藏法數》,(台北:福峰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四年農七月)。
二、梅光羲居士編:《相宗綱要正續合編》,(台中:青蓮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三、陳義孝居土編:《佛學常見詞彙》,(台北:和裕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八月)。
四、佛光大辭典(網路:http://www.fgs.org.tw/)。
五、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光碟片)。
六、印順呂澂佛學辭典(光碟片)。
七、熊鈍生主編:《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印行,最新增訂本臺一版,民國六十九年)。
陸、網路:
一、http://book.bfnn.org/books/
(一)、圓瑛宏悟述:〈勸修念佛法門〉,(報佛恩網製作)。
(二)、倓虛大師說:〈念佛論〉,(報佛恩網製作)。
(三)、紫虛居士著:〈一個學物理的人對佛教的認識〉,(報佛恩網製作)。
(四)、尤智表居士著:〈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報佛恩網製作)。
二、http://hk.geocitities.com/:「中國歷代皇帝年號對照表」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2/碩士/092HCU01183010

研究生:黃金廷  指導教授:釋慧嚴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相關文章:
人間淨土思想與不二法門 楊曾文教授 緣氣:(3355)

上一篇(《大智度論》的道次第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佛教三乘布施觀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