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汝鈞教授論作
我們似可建立初步的看法,以大乘思想的特色在不捨世間。
這主要是顯示於其空觀中,菩薩的實踐,自然也有這個意思。他的智慧,其對象即是這空觀﹔他的慈悲,也以不捨世間為基礎。一般所謂菩薩「留惑潤生」,便是這不捨之意。小乘後期縱有菩薩思想,自不如大乘般成熟。至於大乘有較寬的襟懷,要解救較多的人,這些人總是在世間的。論大乘,亦不離開不捨世間之意。
不捨世間是一種精神方向,生活態度。這方向或態度亦顯示於大乘佛教的其他重要觀念中,如佛身、真如與如來藏。只擇佛身來論。
關於佛身,通常是三身的說法。這即是,佛基本上指釋迦牟尼,他是一個歷史人物,又是最高真理的覺悟者,故他有物理之身,也有精神之身。另外,為了普渡眾生,他不時出現於世間,故又有示現之身。示現之身又可示現為佛陀,而成一個歷史人物,故這示現之身又可與物理之身結合為一。在此之外,又有佛自受樂的身。因此而有三身。
物理之身即色身,指在歷史中出現的佛陀。這是大家都 能了解的。法身則指那普遍的精神,在歷史的佛陀中顯示出。『阿含經』已說到法身。如『雜阿含經』謂﹕如來之體身,法身性清淨。」增一阿含經』謂﹕尊者阿難作是念,如來法身不敗壞。」又謂﹕ 「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 故初期佛教,大扺是二身(色身、法身)的說法。自後大乘 佛教興起,乃有受用身及變化身的提出。受用身指佛享受佛法的樂趣時的身,也是專為對菩薩說法而示現的。變化身則是佛陀為了救度眾生而示現出來的種種變化的身體。其最明
顯的莫如在歷史中真正出現的釋迦牟尼。由是便有三身之說:自性身(svabhavika-kaya,即法身)、受用身(sambhogika-kaya)、變化身(naimanika-kaya)。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變化身。它的成立是由於佛陀為了 救渡眾生。這眾生自是世間的眾生。這便透露不捨世間的涵 意。這種身相當於較早期提出的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中的應身,所謂「應」,是佛陀對世間的需求的迴應。此中 很有其積極的意義。唯識學派以變化身是成所作智所現,這益顯示它與世間的密切相連。因成所作智是成辦世間種種度生事務的智慧,是世間的智慧。
摘錄 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