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元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講師

無著在《攝大乘論》裡曾說菩薩成就四法能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的真實境界。也就是通過此四種智慧﹝即是相違識相智無所緣識現可得智.應離功用無顛倒智.三種勝智隨轉妙智。﹞的觀察可証明外境的非真實性。2)就好像:1)雖觀同樣一條河,對於普通凡夫來說它是一條清流。但對於地獄的罪人而言則如見火河般,於餓鬼則又變現出含有濃血污物的河流一樣。而同樣一條河去有種種不一樣的認識,這是不合理的,因此外境是非真實存在的。2)即使在外境對象不存在,但在吾人的記憶或夢中自然會有種種對象認識,所以外境是非真實存在的。3)某個對象根據聖者,瑜伽行者或佛陀等等觀察者的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顯現,証明外境是非真實存在的。4)假如在外境的對象是真實存在的話,則因人人所見皆是真實,故無須修行即可開悟。當然這並非真實,故外境的存在是非真實的。
根據以上的四種例子說明了「唯識無境」的理論。
因此,根據唯識無境的說法,眼識所對應的外境不是真實存在的,也
就是說對於外境對象的認識活動當然也就不存在了。可是例如「青色
的知覺到底又是如何產生?換言之,容易遭對手質疑說「外境對象不
存在的話的則人知覺中的影像認識又是如何產生」?當然世親也預想
到這種批判,所以提出阿賴耶識中種子生起的理論來說明外境表象的
認識活動,並反承對手的問難。 再說法稱斷承這個思想,也是強調雖然由於無明之故似乎好像是有如外境對象的存在一般,但外境的對象,是由於內在習氣的顯現,才有如此的認知的。並非吾人知覺中所呈現的影像是真實地來自於外境。 畢竟以外境的對象來作為內在知覺的生起之因,在勝義上是站不住腳的,正如極微非旦形成外境對象之因;即使無毛髮及二月,也能在眼裡顯現等。 因此法稱的立場原則上是接受「唯識無境」的說法,如說:
智者們所說的,都是根據事實所獲得的。(對他們來說)凡是想像的事物,(它的真實性)無非都是要受質疑的。
對於(站在空之立場的)智者而言,青等等的外境或認識外境的知覺,
因有單一或多數的矛盾,所以認為它的真實性應該受懷疑。也就是說
,智者以為外境以及認識外境的一切心識活動皆非真實,一切皆為無
自性空。然而法稱在勝義的立場是贊成智者們的說法,但在世俗義的
立場,則傾向立於凡夫所普遍承 所謂對象認識是如何呢?直覺的經驗就是,這個對象認識。和此(對象)同一相之故,它是雜亂的。
因此假如這是領納,在那裡此是它的話,它是要被檢討的。此粗大顯現的那些極微,是以什麼來被相似顯現的呢?因此,對於它(=知)是沒有對象相性。或是在(對象相性)存在時它也是雜亂的。在認識它(外境對象)的成就上,是不充分的。 認的認識經驗,並不否定外境有相對的真實性存在。通過外境對象再
藉心的對象相性而生起在心上似外境對象的形象,而由心自己再認識
心上這個影像。這就是所謂自己認識的理論。大體上有相唯識學派的
自己認識的理論是和有形象知識論的認識論大同小異。 也就是說認識是領納識覺上所顯現的影像。是含有認識自己的意義存在。例如,法稱就舉快樂感覺的例子來說明自己認識的理論。如說:
其實對象自體就是它們(=快樂)的自體。 (在快樂自體的所顯現的對象是) 以它們(=快樂本身)來領納的。因此有所謂對象領納的表現存在。而(外境對象為快樂知覺的)所緣就是 (在快樂知覺上的) 顯現
自己認識理論來看,知覺的自體是並非能直接認識外境,而而是將外
境的影像映入知覺的自體中來加於認識。這就成為自己認識自己的結
果。其實自己認識也是知覺的特質。像法稱一樣的佛教論理學派的學
者,認為知覺並無法去直接認識知覺領域以外的事物,而是通過比量(推理)的方式來間接地証明外境對象的存在。如說、(對象為感官知的)它(=外境)因是可以比量(得知)的吧。
因此,外境對象對於感官知生起和覺來說是一不可或缺的因緣。而相
對來說,感官知是具有所謂的對象相性能攝取外境對象的形象而產生
自己影像的功能存在。對象相性(artharupa)又稱為所量相性(prame-
yarupata) (註12)也就是感官知生起外境對象知覺的一種特性。若以
更簡單地說,的話,例如在感官知覺上有「喜歡」的知覺產生時,就
以感官知的所量相性來決定「喜歡」的感覺。由此可知,原來吾人長
久來來所誤認的外境對象的認識活動,不外只是自己內心心識活動而
已。
此外還有一種理論也可証明自己認識的存在,那就是吾人的想起
活動。想起並非是由外境對象所引起的認識活動,只是將對象形相在
自己心識領納而己。例如,法稱在如下的文章中說明:
(想起)非從(外境的)對象所生起。因為那個時候並不存在。還有假如想起中的形象是被外境對象所直接給與予的話,)則在領納的時候也同樣是有那個(被外境對象所給與的)形象。但它( =在想起所顯現的形象)並非鮮明的形象,所以非是(外境)對象所直接給與的形象所以由想起的例子,吾人可了解在無外境對象之下,心識上也可以有認識活動。想起簡單地說就是心識上最直接的領納活動。這種無須外境對象而能產生對象形象的認識活動就是自己認識。

節錄中華佛學研究第一期


上一篇(大乘二十二問【一】) 回目錄 下一篇(維摩經旨趣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