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的步驟有三:了解、體驗和證悟。第一個步驟是理論性的理解,來自研讀經文。這當然是必要的,但並不是很穩定。它像一塊布上的補丁,終究會脫落。理論性的理解不夠堅強,無法讓我們承受生命中的起起落落。一旦面臨困境,任何理論性的理解都無法讓我們克服它們。
禪定的經驗像煙霧,終究要消逝。如果我們在一個隱密的地方專注禪修,我們必然會得到某些體驗。但是這一類的體驗非常靠不住。有人說:「奔向體驗的禪修者,就如同小孩奔向一道美麗的彩虹一樣,會誤入歧途。」專注而密集的修行可能會帶來一刹那的通靈,也會讓我們看到某些成就的徵兆,但是這一切只會增加期望和傲慢──只是一些魔鬼般的騙局,障礙的來源。
好的狀況比壞的狀況更難處理,因為好的狀況更令人分心。如果我們得到一切所欲──財富、舒適的房子、衣服──應該打它視為幻覺一般,像是在夢中得到的財產,而不要對它產生一種慣性的執著。如果有人對我們生氣,或者威脅我們,我們反而比較容易修忍辱的禪定;如果我們生病了,也比較容易面對。這些都是造成痛苦的因,而痛苦本身自然會提醒我們想到佛法。所以說,從某個角度來看,這些困難的遭遇反而比較容易融到自己道途中。但是當一切都很順暢,也感覺快樂時,我們的心會毫無困難地會接受那個狀況。就如同我們全身塗滿了油,執著很容易在無形中滲入我們心中;它會變成我們意念的一部分。當我們開始執著於有利的狀況,我們幾乎會開始迷上自己的成就、我們的名、我們的財富。這是非常難去除的。
但是擁有證悟的人就像一座壯麗的山,無法被任何風動搖,就像永遠不變的藍天。好的狀況和壞的狀況,即使來幾千個,都不會形成執著或排斥,不會造成任何期待或懷疑。經文這樣形容,如果在他一邊站著一個人,拿著檀香扇子幫他搧風,另一邊站著一個人拿斧頭準備砍他,他不會較高興有人幫他搧扇子,也不會更恐懼有人要砍他。這樣的人,所有的迷惑都已消失殆盡。不管任何狀況,不論有利或有害,都會讓他在道途上有所進步。
法訊出處:頂果欽哲仁波切王傳
馬修‧李卡德Matthiew Ricard/著‧賴聲川/編譯
橡樹林文化出版
上一篇(貢欽˙吉美林巴 傳略) 回目錄 下一篇(護法伽藍聖眾菩薩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