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唯識止觀」之操作淺探以《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為範圍

2005.03.19
◎滿紀/文 覺寬/攝影

一、止觀修學的前方便
「唯識五位」乃大乘唯識宗的主要修道理論,依菩薩行者心性轉換與提升的實質來說,其中之「加行位」運用唯識止觀改變日常思惟結構,以與真理契合的影響上,比其他四位來的深刻而有力度,則是無庸置疑的。如《瑜伽師地論》(以下簡稱《瑜伽論》)卷七十七所云:


「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1}


關於菩薩止觀,《瑜伽論》卷四十五載:
「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當知名觀。」{2}


「止」(奢摩他),以定為體,能暫伏虛妄分別,令心於現前所緣明了而住。「觀」(毘缽舍那),以「慧」為體,能在止息煩惱妄想的基礎上進一步抉擇諸法實相,證得般若智慧。然止觀修習之途,非長時冥思靜坐於蒲團席上,便能有所成就,《瑜伽論》卷四十二〈菩薩地‧靜慮品〉中,要求實修以前須「菩薩藏聞思為先」,同論卷七十七慈氏菩薩問大乘行者「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時,佛亦告以:


「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無上正等覺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3}


故知菩薩修習止觀前須具備的二項先決條件,一是住於大菩提願中,二是以法為依。前者乃恐耽著禪味,忘失菩提,故要求修習止觀之心也應同時住於菩提願中,才能永續保任而不失壞。後者所謂「法假安立」,乃警示行者,一切經教皆名言符號所權設,其中都無真實自性可得。

二、關於奢摩他
建立以上基本心態以後,菩薩行者乃由「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之深度思惟,於寂靜處攝持正念,續以正知對治昏沈掉舉,以便在散亂的心識結構中掃滌妄念,強化念流之專注與相續。至於方法的運用,在《瑜伽論‧聲聞地》卷三十三、為離欲界欲所修之七作意{4},以及《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卷七之六心與十一作意{5}中,對初修業者聞思二慧的培養,皆有詳述。


而可以肯定的是:菩提心與假安立之法為菩薩行者的最初所緣,正知則輔助了正念的培養,令其安住而明顯;當初修業者於所緣境中優遊自適,思惟結構呈顯著改變時,一種名之為「輕安」的精神作用便於禪境中升起,此即奢摩他之獲得,近於色界初禪之「未至定」境界。《瑜伽論‧聲聞地》更將身心皆至輕安的狀態合稱為「妙輕安」,用來顯示初修業者脫離煩惱麤重,有能力自主修道的一個開始,而毘缽舍那也必須是在這樣一種心性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深入的。《瑜伽論》卷四十五云: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6}

三、關於毘缽舍那
奢摩他成就時,所緣影像在三摩地中清晰顯現,此時已完全脫離散亂心識的干擾,毘缽舍那即以此「心相」(定中所現影像)為所緣,開始進一步觀察抉擇。《瑜伽論‧聲聞地》將此階段之毘缽舍那分為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與周遍伺察四種,用以對定中影像之總別相狀反復剖析,審諦推求,藉以深信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心識所分別,心若生時,所緣影像即於定中現起,心若滅時,影像便失,故影像與心之分別,看似不同,實則彼此相依。由此推知:定中影像沒有獨存實體,一切唯心所現;一離分別心,「無有少法能見少法」{7}。值此唯識觀建立的同時,還須輔以「捨離心相」(除遣所緣)之操作技巧,使影像不落執實之弊而又運用得宜。《瑜伽論‧菩薩地》提出的方法是:
「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8}


此中之「真如作意」乃指「諸法無我觀」,即觀一切法之名、義皆無真實自性可得;若所分別之境都無所有時,能分別之心亦了不可得,一切法相、義相便得徹底除遣。除此,「菩薩地」還提出十七種空觀除遣十種難遣之相,目的皆為成就心境具泯,能所雙亡之境,以便入於見道。民初學者韓清淨先生認為:由「不念作意」亦可除遣{9}。「不念作意」雖乃放棄現前所緣,實則其念轉繫於另一所緣中修觀作意,其觀即《瑜伽論》所說之「真如觀」。此種「即得即捨」、「念而不念」的巧妙運用,能使菩薩行者於修觀同時處於無執狀態,對體驗真如來說,助益極大。如《瑜伽論》卷三十一所言:


「若於所緣唯數勝解不數除遣,即不令彼所有勝解後後明淨究竟而轉,不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由數勝解數除遣故,後後勝解展轉明淨究竟而轉,亦能往趣乃至現觀所知境事。」{10}

四、結論
總而言之,止觀修習過程中初修業者須時時自我省察,以便洞悉當下之心念結構,及相應的對治之道,《瑜伽論》稱此為「應時加行」,即能巧妙運用「止相」排遣心之動亂,以「舉相」輕舉所緣,令心堪任,及能即時以「捨相」保持心之平等,住於無功用中。然止、觀是相輔相成的,若修止不修觀,則不知「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之萬法實質,縱使修得四禪八定,若不得無生法忍,仍同凡夫,無異於外道。若修觀不修止,則心念結構沒有徹底轉換,觀行又如何成就?因此,未獲身心輕安以前,可隨順止或觀;得定以後,止、觀亦可前後運用或並行使用,然必須止先成就了,觀才能相繼成就,其關鍵就在於止之所緣同時亦為觀之所緣,當觀的所緣境中有了止的攝持力量時,「依定發慧」的基本命題才得以成立。


縱觀《瑜伽論‧菩薩地》止觀修習之大致過程,其中或有不同階段之不同對治,然追根究底終歸方便之施設,方便非究竟,故對修行來說,都如「楔」般,阻礙了行者往內深化的視野,故須如木匠刨木般,初以細楔頂粗楔,續以更細之楔刨細楔。粗、細乃相對而論。若「執境實有」為粗,「唯識無境」便為細;若散亂心識為粗,止觀修習便為細。然止觀修習終究是一種楔,故還須以真如作意最後除遣,才得究竟。大體說來,《瑜伽論》雖於「菩薩地」修道位中方才正式提出「以楔出楔」之操作理論,但實際上加行位之止觀修學亦為「以楔出楔」之方法運用,甚至唐‧窺基的「五重唯識觀」都是該理論的具體說明。
摘錄自《普門學報》第二十六期

【注釋】
{1}大正藏三十冊,頁七二七上。{2}大正藏三十冊,頁五三九下。
{3}大正藏三十冊,頁七二三中。
{4}「七作意」指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仍散心位之作意類型,要身心輕安以後的作意才為定地所攝。見大正藏三十冊,頁四六五下。
{5}詳見大正藏三十一冊,頁六二 四上。
{6}大正藏三十冊,頁七二三下。
{7}大正藏三十冊,頁七二四上。
{8}大正藏三十冊,頁七二六中。
{9}「不念作意」即對定中生起的一切影像無所思惟;此見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八月出版之《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略釋》頁六。{10}大正藏三十冊,頁四五七上。-

上一篇(785~唯識通論) 回目錄 下一篇(783~太虛大師的唯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