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菩薩
|
| | |
|
尊貴智敏法師
|
| | |
《白文殊儀規》傳修法會上的開示
來到多寶講寺沒二天,有幸參加了《白文殊儀規》的傳修法會,真是三寶的慈悲加持,吾自忖過去不會有培下這么大的善根的。
和尚先是介紹了海公上師本人,以39歲進藏地求法,對學習教理尤其是學習藏語一關,不無困難。為了增長記憶,請得了白文殊法,以三月安居期,閉關專修,但不巧,所居之室,臭蟲滿布,不但地下,牆上會爬過來,天花板上還會像傘兵一樣降下,真是無可奈何,避不勝避,又不能殺生,除了任它們咬以外,更無良策。同室一僧,整天以被單全身連首一齊裹住,終於受不住而移住他室。在這難忍能忍的三月安居裡,終於修成了殊勝的白文殊法,增長了智慧念力,為嗣後學法,鋪平了道路。
海公上師是康薩上師親自傳法的繼承人,當時許多藏族喇嘛不理解。他們很多是童少出家,學通五大部,經過辯論得格西位的也不會少,怎么傳給一個藏語不太流利的漢喇嘛!他能全部承受康薩上師的法嗎?康薩上師在法會上當眾宣說:"能海法師對吾說的法,句句都能領會其深義。(影襯有些雖熟悉法相但僅流於文字,不達精義)。他是一個真正發了菩提心的人。"這簡單幾句充分說明了所以得法的原因。後面這句話份量更重,學法人雖多,修菩提心的也還不少,但真正能發起菩提心的,卻是不可多得而稀若麟鳳的,這些就是學修成就最重要的條件:出離心(包含在菩提心內)、菩提心、中觀甚深空性見--聖道三要。
修一種法,要得成就,先檢查自己成就之緣起是否夠,如菩提心未生起,應追索自他平等舍心,知母,念恩等心是否生起,複次欲度父母出離三界,自己出離心是否真正生起,此複對三界之苦是否真實觀起。此則先應有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此複應先如理依止善知識。佛說諸法從緣起,海公上師常說:要吃飯,先要有米,有水,有鍋,有柴,有引火柴,然後將米淘洗,合適量水,置鍋內加蓋、架柴以火引燃,則半小時余決定成飯,任少一緣則不行。修行亦複如是,條件具足,決定成就。設不成就應檢查自己缺少何緣,這是非常科學的。
所以修法的人要自成法器,如果自己不是法器,不要說遇不到善知識,即使遇上了最好的善知識,他也沒法使你"即身成佛"。就象一塊朽木,再好的匠人,也不可能使它成為棟樑。佛法要向內求,多從自身著眼,打好基礎,才會成法器。
密法修持最重依止,對依止師,傳法上師,譏毀不信,而又想從中取得一些珍貴的法、修得成就,這完全是徒然的。又修密法,對人對法要有信心,本道場四眾弟子,修法得感應的也有不少,都是由於自心淨信虔敬,獲得三寶加持所致。再則修法要有重點,專精而修,就像打仗一樣,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一個個地取得成就,一下子什么法都修,既然精力分散,就會落個什么法都不成就。
昔日西藏,康薩仁波卿的法流是無比珍貴的,海公上師座上曾說,康公有一次傳法,內部人已擠滿,門外不斷來人,欲擠入內,司門者即閉門,時有一活佛,一腿已伸進門內,誓不欲退出,遂猛閉門,乃至腿骨折斷。信眾嚮往之誠,乃至如斯!
目前藏一帶提起"雲登嘉措"(藏語能海)皆翹大指以贊,海公上師從五臺山廣濟茅蓬南下,住太原某寺,後返四川創建近慈寺,上師先行,照通上座等留後處理結束事宜,每晚殿前後,有鬼神嚎叫,三天不斷,依依不捨大德之離去。這一清淨法流現在卻被人忽視、蔑視,甚可歎也!更有甚者,認為此法流沒有五大部傳承。海公上師以中年進藏,經康公培育,道次、現觀傳承眾所周知,戒律傳承亦不能說無,其餘雖未見明說,然總說經論之學習,皆所以借指見月,海公上師系康公上師當眾宣示見月之人,古德雲"見月遣指,得魚忘筌",今斤斤苛責指筌之齊全,而棄月魚若弊屣,亦衹可雲"人各有志" 了!
以上所述,於心頗有憾憾,故記成文,以饗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