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建築藝術
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建寺,二百八十餘年間,先後建有經堂六座、大小佛殿四十八座,其中七層樓一座,六層樓一座,四層樓四座,三層樓八座,二層樓九座;婆金銅瓦頂樓四座,綠色琉璃瓦頂樓兩座;寺主嘉木樣活佛的藏式樓房三十一座,各活佛住宅三十院,大廚房六所,印經院一所,講經院兩處,嘉木樣大師別墅兩處,經輪房五百余間,普通僧舍五百多院,占地面積一千餘畝,這些建築形成了特點明顯的藏族寺院建築群。
這些建築,按其用途,分為經堂、佛殿、活佛住宅、僧舍,按其建築結構,分為石木和土木兩類;按其形式,分為藏式和藏漢混合式兩種。整個建築群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具有鮮明的藏族特色和風格;在整體設計、建築工藝、藝術風格方面都表現出極高的水準。
拉不楞寺六大學院——聞思學院、續部下學院、續部上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喜金剛學院中,聞思學院規模最大,整個建築分為前殿樓、前庭院、經堂、後殿,坐北向南,是全寺的建築中樞。
聞思學院前殿樓,系大屋頂式建築,斗拱飛簷,頂脊裝有寶瓶、法輪等雕飾物,兩側牆壁嵌有磚雕飾畫,樓的上下有寬敞明亮的前廊。前庭院,在前殿和正殿之間,院地全部鋪以青石板,院內回廊三合,有廊房三十二間,廊內牆壁上繪有佛祖釋迪牟尼生平應化事蹟圖。
從前庭院拾階而上便是殿堂。正殿兩側牆壁上繪有東西南北四大天王。正殿內懸掛有清朝乾隆皇帝禦踢匾額一面,漢文為“慧覺寺”,藏文為“羅賽嶺”。正殿東西有十四間,南北有十一問,殿內有140很明柱,可容納三千僧人在內誦經,殿內設有嘉木樣和法台的座位,以及僧人們誦經的座墊。在嘉木樣大師座位的兩側,供有釋達牟尼、宗喀巴大師、二勝六莊嚴(六莊嚴指龍猛、無著、聖天、世親、陳那、法稱六大論師);二勝(指功德光、釋追光)、歷代嘉木樣的塑像,還有一百零八部《甘珠爾》經。殿柱飾有精製栽絨柱套,懸掛精製的刺繡佛像,殿頂綴有蟒龍袍圖案的緞冪,殿內懸掛著剪繡五彩幡幢,四壁繪有護法神像。後殿中供奉著望金彌勒佛大銅像,兩側為八大菩薩,後殿右側有曆世嘉木樣舍利塔,塔前香煙綜繞。
大經堂屋頂除中部高起開高側窗外,四沿都有建築。左、右、前三面是群房,裏面或供佛像,或作它用。群房朝向內部有廊,朝向外側開窗。後面是進深兩間的廊子,廊子後牆就是後殿前牆的上部,從廊中通過窗子射入後殿的微弱光線是後殿唯一的自然光來源。這條廊寬敞明亮,滿鋪地板,是僧眾平日拜佛的地方。通過此廊東端的樓梯上到廊頂,即可進人後殿二層。再上為後殿平頂,平頂中部又聳起一座小殿,採用歇山式屋頂,覆望金鋼瓦。聞思學院占地4500平方米,是全寺六座學院中占地面積最大者。
醫學院在聞思學院前面大廣場的南側偏西,位於平地,它建於二世嘉木樣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築形式與聞思學院經堂相似,只是規模小得多。所不同的是醫學院的廊院加上東西廊,總寬超過經堂,東西廊的外牆繼續北伸,三麵包住經堂和後殿,所以在經堂、後殿的三面形成一圈夾道。藏族僧俗都極重視圍繞佛像、佛塔、佛教建築或座寺院右旋回巡禮的功德,這圈夾道正好為信徒回行巡禮之用。
續部下學院在大經堂東北,位於山腳,坐北朝南,基地頗高,是拉卜楞寺現存最早的建築物之一。它的建築大致同於醫藥學院,只是前庭由院牆圍繞,沒有廊子。前牆以南地勢徒然下降,是一座活佛府邪的院子。東、西院牆都有大門,分別通向東邊的講經院和西邊單獨建立的屬於本學院的護法殿。
時輪學院在聞思學院西側,形制與醫學院幾乎全同,只是建築總尺寸更小,護法殿單獨建造在經堂西側。
喜金剛學院在時輪學院西,建築規模比醫學院稍大,形制相同,它的廚房在經堂西,廚房南為講經院,北為護法殿。
最西的學院是續部上學院,它與其他四個規模相近的學院不同的一點是在後殿平頂上又加了一個正脊很短的歇山小殿,覆綠琉璃瓦,故又俗稱為綠瓦寺。
佛殿是拉卜楞寺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彌勒佛殿、釋跡牟尼佛殿、獅子吼佛殿、宗喀巴佛殿、夏蔔丹殿、白度母殿、文殊菩薩殿。佛殿位於單獨地段,自成格局,專供禮佛用的建築,規模相當高大。
彌勒佛殿,也稱大金瓦寺,位於聞思學院西北,殿坐北向南,進入院內有石砌南道,通向佛殿前廊,殿高近三十米,六層,殿頂鋪有銅質婆金筒瓦,在屋脊上飾有婆金銅獅,銅龍、銅寶瓶、銅法輪。殿內供奉著高74米的望金銅質彌勒佛像,彌勒佛兩側供著高達5米的銅質婆金八大菩薩像,殿記憶體有金汁寫成的《甘珠爾》經。
宗喀巴佛殿在寺院東部,初建於18世紀,兩次被燒毀,第三次重建於民國時期,此殿與彌勒佛殿近似,規模較小,沒有金頂和小殿。
獅子吼佛殿在醫學院經堂西北側,建於1809年(嘉慶十四年)。此殿形制仿自彌勒佛殿,沒有金頂,規模比宗喀巴佛殿小。
白傘蓋佛殿在北,位於全寺後部的山坡高處,建於 1907年(光緒三十二年),佛殿二層以下部分,和以上三座佛殿相似,只是屋頂前部留出、片平臺,後部聳起第三層,第三層仍為平頂。
夏卜丹殿在聞思學院東北山腳,續部下學院西側,建于1806(嘉慶十一年),殿面闊七間,兩層,平頂,正中一間第二層凸出帶平頂的陽臺,略微強調了一下中軸人口,處理相當簡潔。殿內中心部分空間高達兩層,樓廊回繞。
文殊菩薩殿在寺西。獅子吼佛殿南,通面闊七間,三層。其第二層以下與夏蔔丹殿同,但第三層平面呈向南敞開的凹字形,仍為平頂,總體形象較夏卜丹殿豐富。
白度母殿在寺西、續部上院東,它的形體構圖與夏蔔丹殿同,但通面闊為五間,高度則為三層,所以顯得方正如墩。
經堂和佛殿之外,還有眾多的活佛住宅,也是拉蔔楞寺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份。拉卜楞寺最盛時期,曾有三、四十座大的活佛住宅,其中嘉木樣的府邪規模最大。
拉章是歷代寺主嘉木樣活佛府邪的專稱,德容崗是原寺上、下二宮中的一上宮。德容崗位于時輪學院和彌勒佛殿西,續部上學院、白度母佛殿東。總平面呈刀形,東部為刀面,刀面北緣向西伸出刀柄,墓地總面積約1.4公頃。東部南緣正中設大門,門內有長40余米的南北向夾道通向名為圖旦胞章的活佛經堂前院。夾道東、西有一些小院,為宮內一般僧侶居住或作馬廄。
圖旦胞章除作活佛自用經堂外,又是歷代嘉木樣舉行坐床大典的地方。面闊達十一間,進深五間,三層,每層室內面積達500平方米以上。圖旦胞章底層地面幾乎與前院第二層樓面平,它的後院又繼續高起,與圖旦胞章的二樓平。活佛自用的佛堂在圖旦胞章北,主供如來佛。此佛堂並不與圖旦胞章毗連,而且規模很大,故又稱之為如來佛殿。如來佛殿建於一世嘉木樣,康熙五十年(1711年),是寺內現存最早的建築之一。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又在殿頂加建了歇山望金鋼瓦小殿。通面闊九間,高三層,其第三層是在第二層的平頂上沿左、右、後三面建造的,呈凹字形平面,凹宇的左右部分仍為平頂,為了要使中部即加建的金瓦頂小殿屋頂突出於左右平頂以上,又採用重簷歇山。在此小殿的周圍廊內設銅質轉經輪95個,信徒繞此殿右旋觸之不斷轉動。在金瓦殿之後,挨著山崖還接建一殿,為單簷歇山瓦頂,是護法殿。
供嘉木樣居住的兩座院落在如來佛殿西,即全宮的刀柄部分。內有會議室、會客室、居室、庫房和僕役室等。它們以西還有一座小院屬居住。這三個院落都是漢式建築,多為樓房,採用硬山瓦頂。樓內有許多磚雕和漢式彩畫。
德容崗的主要建築都在後部高處,居高臨下,次要建築在前部低處。活佛居住的小院與經堂、佛殿鄰近,聯繫方便。在這些小院前還有一個橫長梯形小院,院西牆有旁門可單獨出人,獨立性很強,相當安靜。德容崗的圖旦胞章和它的前院,以及後面的如來佛殿,佈局方式吸收了學院的做法,如來佛殿本身又吸收了彌勒佛殿及其它佛殿的手法,活佛居住部分則廣泛採用了漢族建築。
僧舍也是拉蔔楞建築群的主要組成部份,是一般僧侶居住的地方,均為土木結構的平頂房組成小院,每院居住三、四人。許多小院連成大片,以小巷間隔,小巷的盡頭常以寺院中心的高大建築為對景。
拉卜楞寺還有辨經壇、轉經房、轉經廊以及藏經樓、印經院等建築。轉經廊共有500多間,從東、南、西三面圍繞於寺的週邊,廊門外敞,廊內裝有幾百個經輪。在廊的轉角處和寺院的各人口處建有轉經房,房中裝有一個大經輪。寺外有圈環路,信徒可沿此路繞寺右旋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