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07 01:09: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07 01:04:11   編輯部 報導  直指法身《4》- 創古仁波切

《直指法身》教授:創古仁波切  地點:香港  時間:2008.05.02(下午)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
永松法師 / 江翰雯 校對堪布丹傑
  

今早說到止觀的「觀」。觀禪可分兩個部分:

一、   比度:透過理論和邏輯推理的方式。

二、   現前:直接觀心性,直接現證心性,直接體驗的方式。

     現前直接觀看心性的方法中,又分:止定觀照和動念觀照

A 止定觀照

所謂的止定觀照即是赤裸裸地觀看這一念心並非透過思維,而是直接證悟空性、了悟「明」是什麼

思維二轉法輪的空性和三轉法輪的明空、如來藏、本智,在知識上思維而生起信心,是顯乘的修持,以此建立穩固基礎。

到了密乘大手印時,有了之前信心的基礎,再由上師指引心性,如此就能直接明瞭心性是空、空的本質亦是明,以此方式來做禪修。

止定中觀照自心的檢驗方法

1, 觀照時我們看這一念心,會體驗到空性的狀態,就是你觀察心的本質時,看不到它的顏色和形狀。法本中提到,我們要觀照心的本質有否顏色、形狀,從哪裡生起,消失到哪裡等等。止定觀照的修法是在心平靜時觀照,而不是觀照妄念的生起。我們要去觀察,如果這個安住之心有顏色的話,是什麼顏色?有形狀等等嗎?要如此直接觀察,心有生起、駐留或消失嗎?心在身體內或身體外?

2, 安住之心跟原本的心到底是同一個還是不同的兩個?安住之心以外還有其他的心嗎?是本質相同的同一個心,還是有不同於安住之心的心?

3, 安住之心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的「空」嗎?就像經典所說的(不存在的)「兔角」嗎?這一念心是這樣的嗎?

4, 在安住的止定中,要無分別地來觀看,先運用前面的步驟,止定之後,知道這心的空性並非空空的空性,然後再觀察這一念心是不是清晰、明覺的,雖然在止定中,但卻是舒服、清晰的。是否如此,要做觀察。

5, 觀照「止定」的本質時,會不會什麼都不清楚,沒有任何覺知,黑濛濛地。是否發生這樣的情況?

6, 觀照在止定的本質當中是否很清晰明白?是否沒有粗的、強烈的情緒妄念,在此情況下,心是否還是能夠明覺、明照一切

止定觀照的層次要點有三:

1, 知識和理論上的瞭解

2, 體驗或經驗

3, 了證

知識和理論的瞭解是基礎,以此基礎進入禪修時,雖要想「心是什麼顏色」等等,但禪修不是在「思維」,而是去體驗。雖然要有理論基礎,但要去體驗、感覺;透過體驗的方法去觀照心是空性、是明覺的,要有經驗跟覺受。知識上的理解是沒有用的,經典上說:「知識的理解是乾枯的,沒有感受和成果」,一定要有覺受,之後才是證悟。

以上是透過六種觀照的方式在止定中觀照自心。

止定觀照的步驟

1, 先修止,把心安住。

2, 在安住的基礎上,以上面所說的六種方法來觀照檢驗自己的心,不是去思維而是去感受和體會。

止定和動念的不同:

止定:在定中沒有念頭。

動念:念頭生起,例如好壞美醜等念頭生起時,即是動念。

初學者會覺得心安定和動念是不同的,我們認為止定時「不應該」有任何念頭,一起心動念就覺得沒有在安住了,事實上,安定的心和起念的心並沒有差別。起念的本質是空性、明覺的,而止定的心也是明空不二的,兩者只有名詞上的不同

以世俗諦或相對境界而言,心的安住和起念是不同的,一是安住,一是有念頭生起。

但以勝義諦或究竟境界而言,無論是動念或止靜,兩者本質其實是相同的,究竟上,兩者的確無二無別。

世親菩薩的《俱舍論》,可說是佛教心理學的介紹,這比較屬於小乘的經典,其中將心分為六識,也有其他經典說是八識,但《俱舍論》提到的是六識,不包含「定識」的部分。

而大乘唯識學認為六識之外還有兩個定識,因此共有八識。

現在要介紹六識和八識的知識,如此我們就會知道哪一個心在起念,知識上理解後再進行禪修,就會比較清楚

八識:

這是從相對經驗、世俗諦、或顯相上來做分類,但若就究竟義、勝義諦或實相而言,八識的本質是相同的。

八識可分兩大類:不定識和定識

a, 不定識有六個,又可分成二大類

b, 定識有二: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

a, 不定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為一類(五根識),屬於「無分別識」,不會分別判斷;而意識則為另一類,稱為「分別識」,會做各種判斷分別。

1, 五個無分別識透過五根(感官)來感知外境:

例:眼識是透過眼睛(眼根)看到外面的顏色或對境,產生辨別色相的視覺作用。我們會問,到底是誰在「看」呢?並非是眼睛在看;在佛教中,我們說眼識透過眼根看到外境,眼睛就像門,或只是個工具而已。同理,透過耳朵(耳根)聽到外面的聲音,耳識於是產生了聽覺的作用,覺知或辨別出聲音;透過鼻子(鼻根)聞到氣味,鼻識產生嗅覺的作用,分辨出氣味;透過舌頭(舌根)嚐到酸甜苦辣等味道,舌識產生味覺的作用而辨識出味道;透過身體(身根)感受到粗細冷熱的感受,身識產生觸覺作用而辨別出觸受。

為何說五根識是「無分別」的?

眼睛看到外境時,不會分別好壞美醜,只是單純看到,就如同照相一樣,只是照下了照片,不會加以批判分別,因此稱之為無分別識。同理,耳識只是聽到聲音,不會判斷、分別這個聲音在表達什麼意思、悅耳與否,只是單純聽到而已。五根識都如此,只是單純覺知到對境,而不做好壞美醜的分別

為何說意識是分別識?

意識也稱「第六意識」,這是因為過去的大師按照眼耳鼻舌身意的順序排列的緣故。意識具有判斷分別的作用;眼根接收到外境,眼識運作而辨識出色相時,意識就做出分別,判斷顏色形狀漂亮或不漂亮,耳識運作而辨識出聲音時,意識就判斷這個聲音好不好聽,其他三根識依此類推。意識蒐集五根識對境的種種資訊後,也分別出「我喜歡」或「我討厭」的想法。

五根識和意識發生的時間點:

例如,眼識認知的是當下的顏色、形狀等,無法看到過去和未來的顏色;耳識辨識出當下的聲音,無法聽到過去或未來的聲音,其他以此類推。五根識不會把當下、以往或未來會經驗的對境混淆在一起,而只是感知當下的對境,但意識卻會如此。例如:意識會把眼睛當下看到的顏色、以往看過或未來可能會看到的顏色混在一起做思考判斷,因此稱之為分別識

意識看起來好像很厲害,會做種種解釋分別,但它其實是無法感知外境的,它只是利用眼識或耳識等所接收到的對境,做出種種分別,它自己無法直接認識到外境。

《釋量論》舉例:五根識好比啞巴,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等等,但卻不會形容,而意識則好比盲人,根本看不到,卻依據五根識所接收的資訊做出各種解釋。

如此,六個心識的交互運作產生了我們經驗到的世界。

五根識和意識,此六識稱為「不定識」,因為此六識會生滅起落。

例:眼睛看到顏色、形狀時,眼識便生起,沒看到時,眼識又消失了;意識會有很多情緒分別產生,喜歡不喜歡等等,這些念頭也都會生起或消失。

不定識所依的基礎則是「定識」,因為它是穩定的,一直保持、存在的。

b, 定識又分二:

1, 第八識:阿賴耶識或稱藏識。

   也就是我們一直能清楚覺知到一切的、很明白的這一念心,它不會落入前五識、跟著前五識起起滅滅,也不會落入第六意識跟著去做判斷分別。

反而是五根識和意識在阿賴耶識中起起落落、生生滅滅,阿賴耶識本身不會改變,是穩定的,永遠保持著一種覺知,也不會起執著。在我們成佛之前,都會有第八識,成佛時第八識就轉化了。

2, 第七識:煩惱識,也稱末那識。尚未證得菩薩第七地之前,煩惱識都存在,到第七地才會被斷除。第七識指的也是一種我執。

我執有粗細之分粗:

1, 較粗或較強烈的我執即是第六意識。

2, 一種細微的、一直以為有一個「我」存在的執著,這種很細微(不易察覺)的我執即是第七識煩惱識。

如何利用對八識的瞭解來配合禪修?

五根識沒有分別判斷的作用,禪修時不用特別禪修五根識,因為五根識只是見到、聽到而已,不會對我們造成大問題或傷害。無論我們看到顏色或聽到聲音來入定,其實五根識是不能修定的,因為五根識本身並無分別判斷對境的能力,所以主要的不是修它。我們主要得修的是第六識,會妄念紛飛都是因為第六識的作用,所以心若想平靜,就要練習透過止定讓第六意識平靜下來,要靠止定來平息喜歡不喜歡等等念頭。

妄念由何處生起?

妄念由阿賴耶識生起!

止禪的作用

「止」能幫助第六識不要起作用,讓它安住,回到第八識當中。

觀禪的重點

心平靜下來之後就進入「觀」,觀則是直觀阿賴耶識的本質,阿賴耶識是很清楚、明白,一直能覺知一切的。

向外來說,阿賴耶識一直覺知,但當我們不知道它的空性本質時,它即是無明的。它雖然一直在覺知,但也向外製造了輪迴幻相,因為我們沒有認識到阿賴耶識的空性本質。

如何去「觀」

直觀阿賴耶識的空性,要直接體認,不斷觀心性的本質,就會直接證知阿賴耶識本質明和空的狀態、明空不二的本性。

止定觀照的禪修步驟:

先止靜,也就是心平靜下來,讓第六識不起作用而融入、回歸到阿賴耶識中,進一步再觀阿賴耶識的空性本質、明的本質,它是顯而空,空而顯的。

阿賴耶識顯現於外的相是無明的,本質或實相卻是空性的。

止定觀照的禪修提要

止:透過種種技巧,讓那總是起各種妄念的第六識回歸到第八識,安住進去,不起念頭。

觀:直觀自心,看著阿賴耶識本身的空性和明性。

B 動念觀照:

止定後也會生起各種念頭,這是因為第六意識開始運作的緣故,從第八識當中像波浪般湧現。

動念觀照的禪修步驟:

1, 保持身要和心要、眼睛視線等等。

2, 進行前行的觀修。

3, 先修止禪,心穩定之後,也可以觀照止定的心(止定觀照)。

4, 進入動念觀照。

生起念頭時,自然地直接觀照這些念頭,如果沒有念頭,可以故意生起一些念頭,瞋念、貪心,想到過去或未來等等皆可。

動念中觀照自心的檢驗方法

1, 心一出生,觀察它的本質是什麼?有沒有顏色或形狀?我們說念頭「生起了」,從何處生起?在何處駐留消失到哪裡去?要不斷觀察體會、感受這一念心。

如早上提到觀察鳥的種種活動,觀察鳥吃什麼,住在哪裡,怎麼飛翔等等,如此不斷地直接觀察我們的心之後,就會瞭解,雖然有念頭生起,但是念頭生起的動念之心和沒有念頭生起的安住之心,兩者的本質同樣都是明空不二,可能會有這樣的感知。

2, 這個步驟與上一個相同,繼續直接觀照,但不同的是,你不僅僅看著自然生起的念頭,而且刻意生起強烈的念頭、情緒、煩惱,如貪瞋癡等等各式各樣的念頭,然後觀照它。也就是知道有念頭情緒生起之後,進行觀照。

3, 知道自己有念頭生起,感覺好像有這個東西存在、似乎這個境就存在那兒,但這時你要觀察,還沒練習禪修的念頭,和練習後的念頭是否不同

4, 各種起念的本質為何?是不是看不到的?是不是無法找到的?是不是沒有生滅的?

5, 念頭生起時,觀看它,能夠找到念頭還是沒有辦法找到

6, 念一出生時,是否就是清晰、明晰、是否是空性的?

止定和動念的明有否不同

此時,你會有何感受?是否是明空不二?動念和止定之心明空不二的本質是否相同?是生起念頭去觀照才出現明空不二,還是原本就是明空不二?

總而言之,止定觀照和動念觀照的重點即是,止定觀照時,先修止禪,心穩定之後,再觀照安住之心的本質。

動念觀照時,則是在心起念時,觀照念頭的本質、心的本質。

問答集

Q:眼睛注視前方一個點,心安定後,不會執著此點,而是看著自己的內心,也沒有去想「有」或「無」,這樣對我來說比較容易,請問仁波切可否進一步指示。

A:能這樣修很好,這是透過「止」的禪修練習。為何要透過外境來修止呢,因為我們習慣攀執外境,所以就利用外境,之後慢慢就會轉向內。這樣很好。

Q:看到書上說「輪迴的本質是涅槃,涅槃的本質是輪迴」,這句話跟此次閉關的教示有何關連?

A:第一句「輪迴的本質是涅槃」是可以的,輪迴為幻相,而這一切幻相的本質即是涅槃,但不能說「涅槃的本質是輪迴」,因為涅槃是勝義諦。

Q:很多教本都曾做過比喻:母親作夢生了一個孩子,孩子死亡了,母親於是非常傷心難過,但醒來之後才知道根本沒有生這個孩子,也沒有這個痛苦,請問這個比喻用在禪修的什麼時候?跟仁波切所說的空性又有何關連?

A:《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也做了這個比喻,此時在形容的是空性的本質,也就是說,一切幻相有如夢境一般,夢中我們有了一個孩子,然後孩子死亡了,讓我們生起痛苦,但是這也是空性的,如幻如夢一般。這個空性的義理之前曾提過,證悟空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顯乘,用邏輯思維去分析,這個比喻就是思維分析的方式,有了這樣對空性的理解之後,再做實修和禪修。

Q:仁波切的《直指法身》第6970頁提到了昏沈和掉舉的對治法,昏沈對治法方面仁波切說要觀想四瓣白蓮花,但是這次閉關卻說是八瓣白蓮花;而掉舉對治法的觀想中,書上說是四瓣黑蓮花,但這次閉關卻說是三瓣黑蓮花,請問兩者都可以嗎?還是以仁波切這次的開示為主?

A:在藏文當中是提到八瓣蓮花,無論八瓣或五瓣,總之就是想,那是一個蓮花就可以了。(眾大笑)

Q:根據醫學家的分析,腦部前額葉具有邏輯分析能力,曾經遇過一行者腦部此部分受傷,因此而性情大變,這是因為身體的受損,還是修持的功夫不夠?有分析能力的腦葉或說潛意識,跟六識或七識是等同的嗎?第七識是否等同微細的記憶體?做六識的禪修時可否藉助身體來調整心性?因為我們的身體、腦部和心性是有關連性的,所以兩者之間是否能有某種調適?

A:大腦或身體跟我們的心識的確有關連,在一些教法中提到,我們的心其實又可分為心王與心所。心王的作用,以身體來說是位於心臟或心輪的部位;心所則有五十一個,包含好壞念頭與種種煩惱、情緒等,這些則位於腦部。這就是為何在中陰的教法中提到「文武百尊」,也就是當我們死亡時,能看到、顯現出文武百尊,這些都是心性淨相的展現,寂靜尊有四十二尊,位於心輪,五十一憤怒尊則位於腦部,此五十一憤怒尊所代表的就是我們的五十一心所,他們是五十一心所清淨相的展現,所以心和跟身體有這樣的關連性。

這位行者的變化應該不是跟禪修有關,很多時候身體會產生一些影響,例如很好的禪修者的眼睛被石頭打到,眼睛壞了,並不表示他的禪修不好。

同理,我們也可藉助身體來幫助禪修,這就是為何經典中都這麼強調七支坐法,因為這七個要點可以幫助心的平靜。

Q:昨晚禪修時,腿有點痛,我想到仁波切說內在平靜每個人都有,於是便直觀腿部疼痛的內在平靜,這樣觀照後反而有一種輕鬆平靜的感覺,疼痛反而不能干擾我安住於輕鬆平靜之中,請問這樣的修持可以嗎?能否將這個方法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A:遇到疼痛時如何以為道用,將之轉為禪修,明天的課程中會深入討論。初學者練習時可利用輕微的疼痛來禪修,有的人可以禪修,但有的人連輕微的疼痛也沒辦法禪修,無論如何,遇到病痛或疼痛時,不要太刻意、太用力壓制,一直讓它疼痛也沒有太大的好處。

Q:仁波切說每個人內心都有平靜,禪修時如何分辨這種平靜是自然的還是心裡造作出來的一種境?

A:內在平靜是真實還是自己造作出來的,自己會感受到,不斷禪修之後,就會感受得到。一般來說,自然的平靜是會持續的,而造作的很快就消失了,而且是不穩定的。

Q:此次教授的書籍和錄音等,可否跟沒來的師兄弟們分享?

A:可以。

Q:可否請仁波切再說一次動念中觀照的第四個觀照方法?

A:觀察念頭的本質是否為空性?是否自然就會消失?

Q:在觀修月輪、本尊、上師時,是在止還是觀的時候運用?可否簡單解釋一些行住坐臥的道歌?

A:觀修本尊的練習其實並非止禪或觀禪,但是本尊練習可以增長我們的止觀禪修。本尊修法包含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其中一步一步觀想本尊的練習並非止禪或觀禪,但透過觀想本尊,清楚地觀想他一點一點出現,可幫助心平靜,所以能幫助止定的禪修。

同樣它也不是觀禪,但透過這樣的練習,比如迎請智慧尊融入自己,向本尊生起信心和恭敬心等等,這種種本尊觀修練習能夠幫助我們對空性的證悟,沒有證悟的讓證悟生起,有一點證悟的勝解的話,對空性或觀的證悟會更加清晰。

道歌有很多,有的道歌開示空性或禪修,這是在座中定中可唱頌的,另一類則是日常行住坐臥的道歌,談到有關無常、生起菩提心或善心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多唱誦的道歌。舉例來說,噶舉大師的道歌集《噶舉歌海》中,馬爾巴和密勒日巴的道歌大部分是有關禪修的見解和修持。但是《噶舉歌海》上集中,比較多第八世和第九世大寶法王的道歌,其中很多是日常生活中可運用的,比如談到無常、持戒、菩提心等等教授。

Q:安住於大圓滿的Rigpe(本覺),跟大手印止觀禪修是否相同?

A:基本上,大圓滿止觀禪修和大手印止觀禪修沒有太大的分別,大手印談到直指心性,大圓滿則說引見心性,也就是提問者說到的「本覺」,兩者本質是一樣的。本覺就是大圓滿禪修的直指心性,也就是說,你知道、認識這個被稱為「本覺」的心性;而大手印則說,你了知到這個被稱為「心的實相」或「心的本質」的心性。兩者都可以。

(待續...)

化育資訊網  台北縣板橋市信義路83號7樓 電話: 02-89521272  02-89521272         

傳真: 02-89642867  02-89642867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