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9 22:53:42
學習次第 : 進階

《直指法身》

教授:創古仁波切
地點:香港 
時間:2008.05.02(上午
)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永松法師 / 江翰雯
校對:堪布丹傑

就像昨天所說的,大家進入佛門,有心修持大手印、真正進入禪修,這是非常好的。任何修持最重要的是動機,動機純正的話,修持過程就會很好,否則就不會有很好的修持和果實。

我們都想要好好修持,但我們是凡夫,總會有動機不良和發心較小的時候,所謂發心較小就是只想到自己要快樂、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小心檢視自己,來到這裏的第一天發了什麼心,現在發的又是什麼心,如果還有一念想要利益他人的心,那很好,應該繼續保持;如果有不清淨的動機也別沮喪,凡夫本來就是這樣,只是要不斷修持去轉化。

初學者一開始可能需要努力造作才能生起菩提心,但慢慢培養之後,就能夠自然地生起菩提心。

前行:共同與不共的修持

經典上曾說:「前行比正行法深奧」,這並非表示正行不深奧,而是說前行是正行的基礎,基礎不穩,就不可能把正行修持好。

禪修正行:止觀禪修

一、修止禪的目的:

禪修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證得空性或觀禪的部分。但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的妄念很多,使心無法安定,因此,為了讓心定下來,以便之後能夠起「觀」,要先修持「止」。

二、止禪修持的要點:身要和心要

三、比較止禪和觀禪的不同:

止即是心穩定的狀態,透過種種方法讓心穩定得到三摩地、讓心平靜下來的方式。

修定的時候要注意正念和覺知。

心又分心王與心所

以正念(心所)觀照這念心(心王),同時保持覺知,看心有否散亂、是否保持平定。

修止禪時,並非一下就能靜下來,馬上就能入定,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真正入定。

修止禪的體驗:

第一階段如同湍急的瀑布:妄念非常多,猶如湍急的瀑布。水好比我們的妄念,我們平時並沒有覺察自己念頭這麼多,但是心一靜下來時就看到了。

第二階段如緩慢的恒河水:還是有念頭生起,但是比瀑布和緩多了。

第三階段如平靜不動的大海:這時心已得到止定。

練習止禪時,慢慢會有這些經驗產生,止禪穩定後就能修觀禪。

止禪和觀禪的不同:

止禪是心的平靜,當中沒有智慧的明分,但起觀時則有智慧的部分,也就是實際對法性、心性或實相有直接清晰的明白,此即稱為勝觀。

如何修持觀禪:

一、    比量:理論和邏輯推理的方式。

二、    現量:直接體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比量:也就是思維、推理的方式,透過研讀、思維空性的道理與邏輯去瞭解空性,這是透過作意來進行理解。

二、    現量:直接體會心性,也就是大手印禪修直接觀看心性的方式。

佛陀開示的殊勝法教,在印度開始興盛,之後又傳到藏地,但是佛陀在菩提樹下到底證到了什麼?

他所證得的是殊勝的勝觀,若直接告訴他人,一開始大眾是聽不懂的。

因此證得勝觀後一個星期,佛陀都沒有說法,之後大梵天和帝釋天手持千幅*輪和右旋法螺,向佛陀請法,佛陀於是開始教化眾生、根據眾生根器而宣說法教,否則眾生會無法理解。

初轉*輪:佛陀的首次開示,當時演說了四聖諦,也就是「苦、集、滅、道」。

苦諦:一切都是苦,我們都想要消除痛苦,但光是嘴上說要消除痛苦是沒有用的,若真的要消除痛苦,就要先知道苦因(集諦)。

集諦:痛苦的根源就是業與煩惱。

滅諦:消除了業與煩惱,痛苦就會消除;若想消除業與煩惱,就要先消除「我執」。

道諦:但是光說「沒有我」是沒有用的,要真正修持觀禪才能看到「無我」,去除了我執,就不會有煩惱、惡業和痛苦。

四聖諦的重點:沒有真實的我存在

這裏說的是「無我」,我們如何瞭解「無我」?要透過身與心來瞭解。

身:我們都執著身體是「我」,然而透過觀察,我們會發現沒有一個真正的身體是「我」。

佛陀說,「我」是五蘊和合而成(色受想行識),例如身體就稱為「色蘊」。我們都認為五蘊加起來是我,但細細觀察其實是找不到的。

我們認為頭、手、筋骨等等合起來是我,但如果一個個仔細找,實在找不到真實存在的部位,那又如何說哪個部位是「我」?身體最細微的元素稱為「微塵」,微塵又可再細分,直到最後完全沒有真實存在,因此可推知沒有一個「我」可執著。

心:也許身體不是我,但我們總還是認為心是真的,心是我。

我們可把心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但是過去心已過,未來心未生起,當下的心剎那即逝,根本無法定義何謂「現在」,因為,這個當下剎那又可繼續切分為過去和未來,我們無法找到任何一個真實的心存在,所以推知心也不真實存在。

時間存在嗎?

我們可以把一年分為365天,一天分成24小時,一小時又分60分鐘,一分鐘又分成60秒,如此繼續切分下去,我們會發現,連最細微的時間也不存在。

我們可以從外在的色蘊開始分析,之後連內在心的剎那也找不到「我」,我們就會知道,沒有真實的「我」存在。

一般而言,我們都執著身或心是「我」,接著就會執著「我的」。

舉例而言,在手錶店中看到手錶掉在地上,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當你買了手錶,這只手錶掉到地上時,你就會覺得很心疼,為什麼?因為你有強烈的執著。其實自己的手錶和他人的手錶並沒有不同,兩者都一樣,只是因為認為是「我的」,就產生了痛苦。

如果能瞭解「無我」,痛苦和煩惱就會減少。

二轉*輪:佛陀第二次說法。開演的內容愈來愈深奧,依根器不同而宣說了無相*輪或空性的道理,也就是說,萬法本質是空性的,不真實存在。

二轉*輪經教最著名的是《般若波羅蜜經》,又分廣、中、略等版本,其中最簡短的是《心經》。

《心經》中說道:無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的本質皆為空性。不瞭解時,我們會以為外境是實有的,於是生起貪著等煩惱,貪著等生起後就會感到痛苦,為了消除眾生的痛苦,佛陀於是開示了空性的義理。

直接講說「無我」與「空性」,一般人很難理解,因此後世龍樹菩薩和許多大班智達等等,便藉由邏輯思維來闡釋這些道理,那爛陀佛學院僧眾也不斷經由辯論分析來確認空性的道理。

要聽聞、思維空性的理論,對空性的概念要清楚,先打下理論基礎再接受實修的指引,這時就會明白。

什麼是空性?外境都是相對而起的,並無實質存在。

長香與短香的比喻:

這裏有兩支香,有長有短,這是因為有比較而有長短之分,若拿掉短的那一支香,另外取一支更長的,原本長的就會變成短的,但之前我們卻認為它是長的,認為它是長的是因為跟短的做比較;若與更長的香相比,它卻是短的。

因此,長短並不真實存在,是因為經過比較我們才執著長短。同理,好壞、美醜、善惡等等都是源自於比較。

另一個例子是所謂的彼岸或此岸,在河的這一邊會說這裏是此岸,對面是彼岸,渡過河之後又會說原來那一邊是彼岸,而原來的彼岸又變成此岸了。因此,此岸、彼岸,這邊、那邊都是相對比較出來,而並非真實存在的。

論師們就是用這種邏輯的比較來告訴我們,萬法沒有實質存在,是相對的。

以超乎一與多來瞭解空性

舉例而言:手。

這是我的手,那是她的手,我們認為我們的手真實存在,但仔細觀察手的概念,大拇指是手嗎?食指是手嗎?手的皮膚是手嗎?

手的概念由很多部分組合而生,無法獨自存在或自己存在,實際上手的「概念」並不存在。但我們還是認為:我還是有指頭啊,我們可以繼續分析,指甲是大拇指嗎?不是!我們若繼續解析下去,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實體的東西存在,這些都是許多部分聚集起來的,所以沒有「真實」的存在。

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分析「腳」,跟「手」的道理是一樣的,身體的所有部份都可以這樣來分析。

一般人對空性的誤解:空空的,什麼也沒有,死板板的空性

空性的真正意義:空性是活潑的,展現了萬法的顯相,但是顯相是空性的。例如我們的手,雖不存在,卻可看到、感受到。還有夢境、電視等等例子都可以讓我們理解空性。萬法的本質是空性,但卻有所顯現,空與顯是不相違背的。

這就是二轉*輪空性的道理,這個世界中顯相萬萬千千,但一切顯相的本質是空性的。

三轉*輪:

初轉*輪說「無我」,二轉*輪闡釋了萬法性空,三轉*輪時,佛陀則解釋所謂的空性並非「空空的空性」,空性中可產生佛的功德、智慧和明覺的部分,我們稱之為如來藏或佛性,而成佛的因我們每一個人都有。

梵文中,如來(tathagata)也稱善逝(sugata)。「如來」意義是:透過修持而到達善的彼岸,得到究竟快樂。我們也可以做到嗎,可以!因為我們都具備如來藏,成佛的種子就在自心中,「心」並非空空如也,而是具備了大智慧,我們稱之為如來藏 (tathagatagarbha)

精進研讀、修持佛法(空性),就能開展佛性,證得佛的果位。三轉*輪中最重要的經典是《寶性論》,其中所闡釋的就是心的本質雖是空性,卻具備力量和智慧,此即「如來藏」。

佛典又分為顯乘、密乘:

藏傳佛教大藏經甘珠爾,包含佛陀開示的顯經和續典(密續)

顯經:以三次轉*輪的開示為主。

續典:主要分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大手印禪修屬於無上瑜伽部的修持。

顯經和密續所闡釋的重點皆是空性和如來藏的道理,兩者本質相同,相異之處僅在於禪修技巧的不同。

無上瑜伽部的大手印修持著重的不是外在的相,無論外在是否為空性,此處主要禪修的焦點是自己的心;我們都有情緒,無論是喜歡或討厭,高興或不高興,這些情緒都是心,所以大手印強調心的修持。

外相的空性可以透過理論來思維,從外相我們凡夫很難內證空性,所以大手印禪修是朝內看,去看心的空性,內外不同,內心好象存在,好象有很多念頭,但這些都是法界空性自顯的顏色,沒有真實存在。我們觀看到內在的空性,念頭似乎有生起,但又抓不到。

顯乘:以思維、研究、分析的方式,透過比度與邏輯來理解空性。

密乘:直接體證心性。

顯乘與密乘兩者方式不同,但意義相同。

直接體證心性部分:直接觀看這一念心,有形狀、顏色嗎?在哪里?要直接去觀看而不是思維。例如鳥類或昆蟲學家要進行研究時,不能光是思考而不行動,而是要直接去觀察這些生物,在哪里睡覺、吃什麼食物,做什麼活動等等。

若能直接體會這一念心,就能證悟到心性、法性,這個方法就稱為「直接體證的觀修方式」。

觀察自性、直接體會的禪修練習:

一、    止定觀照

二、    動念觀照

止定觀照與動念觀照的要點:

同樣先持守正確身要,但此處的不同點是,眼睛要稍微往前或上看。

先思維前行,然後讓心放鬆,先練習止禪,心定後,有了覺照和清晰的心,再起觀。

一、     止定觀照:安住之後,起觀,看看安住的心何處來、何處去,體會它、感受它,我們找不到安住之心,因為心的本質是空性的。

我們以為心是真實的,因為我們沒有靜下來看,如果靜下來看,就會發現念頭不在那兒。

要真實去體會,而不是用理智思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