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5/09/27 10:04:45
|
全球和平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內觀與地球和平
內觀禪修(Vipassanā)是印度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內觀的意思是如實觀察,觀照五藴(色、受、想、行、識),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可以止息煩惱痛苦,使自己不執取於貪欲或邪見。而內觀的物件就是身、受、心、法四念處,在行住坐臥當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這個法則是普遍適用的,不是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筆者認為廣義內觀有多種形式,本文中將一一介紹。
關鍵字:內觀(毘婆舍那)、四念處(四念住)、自性、無自性(空性)、法界
前言:
每個人心裡都有很大的痛苦-不認識自己的苦,不知道我們來自哪裡及要去哪裡的苦,不知道我們是誰,以及這一生要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們的苦,我們的痛。人生似乎是無奈的,完全沒有意義,只是機械性地重複。你繼續一再地做同樣的事情-為的是什麼?那個苦是:人感覺很偶然,似乎沒有意義存在。而人沒有經驗到一些意義,沒有經驗到他貢獻了某些意義給這個世界,沒有經驗到存在需要他,他並非只是沒有用的一個現象,他並非偶然,他是被需要的,他正在完成極具意義的事情。人沒有經驗到這些,就沒有辦法活著,除非一個人感覺到這些,否則他依然在受著痛苦的煎熬。[1]
現在世界各地,無論種族、性別、身份地位,越來越多的人有身、心方面的疾病,罹患精神方面疾病的年齡層也逐年下降中。生活中有許多要面對的社會關係和生存的壓力等等問題。而造成現今社會混亂、人心痛苦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不外乎源自人們對物質世界盲目的追求,以及對自我和環境的錯誤認識所造成。學校教我們許多的知識,但是沒有教我們怎麼做人,怎麼生活。人從一出生,我們的六根就帶著我們往外看,六根依六境而起反應,從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往內看,雖然學校教育有教導反省,但是,如何正確的反省,什麼才是正確的見解卻沒有人教。
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北印度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為了解決人類所受生、老、病、死的苦,為了探索人類生存的意義。他毅然離開皇宮捨棄妻兒及所有的一切,到樹林中修苦行,期望借著苦行找到解脫生死之道。在六年中他嘗試各種苦行的禪修方法,但這些苦行的痛苦和難忍的經驗,並不能帶來超越世間獲得究竟圓滿解脫煩惱的智慧。因此喬達摩決定放棄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端坐內觀,依十二因緣思索,終於發現了四聖諦(苦、集、滅、道)緣起緣滅的自然法則,心得解脫,自證涅槃。喬達摩自證涅槃之後,人們尊稱他為佛陀,也就是自覺者的意思。內觀禪修(Vipassanā)[2]是印度古老的禪修方法之一,被釋迦牟尼佛重新發現。為什麼說是重新發現呢?因為在佛陀開悟後,了知一切,知道在佛陀之前已經有許多修行者,都是經由禪修方法而成就,將來也會有許多佛依著這個方法而成就。這個發現就是了悟了真理之道、自然的法則。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苦行於六年 極受諸苦惱 知此非真道 棄舍所習行 大聖於此中 受二女乳糜 從此而起去 往詣菩提樹 此處迦梨龍 讚歎諸菩薩 當隨古時道 證無上妙果」[3]
內觀是普遍適用的,不是專屬於特定的某個有組織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麼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修習,沒有任何限制;不會因為種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衝突。[4]每一個人都能平等無差別地獲得實際的效益。此外,筆者還會舉出內觀運用在監獄的例子,透過牢觀-給受刑人一個重生的機會來理解修行內觀的益處。
筆者認為,廣義的內觀是指各宗派靜參、觀照、禪定的修行方法,方法有多種形式,不專指南傳佛教的毘婆舍那(內觀)而已,本文將一一逐步分析,最後並介紹印度奧修與天帝教的內觀方法給大家參考。
一、南傳內觀:四念處(四念住)的修行法
(一)緒論
到底什麼是內觀呢?一般論內觀(毘婆舍那)的意思是如實觀察,觀照五藴,也就是觀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過觀察自身來淨化身心的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借著觀察自然的呼吸來提升專注力;等到覺知漸漸變得敏銳之後,接著就觀察身和心不斷在變化的特性,體驗無常、苦、以及無我的普遍性實相。這種經由直接的經驗去了知實相的方式,就是淨化的過程。
真理就是真理,無任何宗教色彩,也不分身份地位和種族,而且用一般知識及自我推理、判斷、思考都無法真正開啟真理的智慧。透過內觀可以培養正念,從正念中開啟體驗真理的智慧,這真理的法則,需透過自身的體驗了悟構成身心的五蘊是相依相緣的,也就是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實相。如此可以調伏我們的心。
開始內觀時,首先要瞭解名與色。因為名與色在我們觀時,是所依,是所藉,也就是說在看之時,或是在聽之時、在嘗之時、在身觸之時、在行住坐臥之時,保持覺知的觀照。如眼門,色所緣是顏色,那被看的是色,而即自然的在看著,或者說那看的模樣是名。耳門,聲為色,那自然的能聽的是名,或說那聽的模樣是名。鼻門,氣味為名色,那自然的知道氣味為名。舌門,味是色法,及自然的知味,或知道味道的模樣是名。身門,即冷、熱、軟、硬這些與身觸的是色,而那自然知道的,或知道冷、知道熱、知道軟,知道硬的模樣是名。而這與身觸相對而有之冷、熱、軟、硬是身門之色法。疼痛、病痛、累、扭傷、刺痛、癢等等,這些是身門之名法。[5]
內觀的物件就是身、受、心、法四念處。念處(念住)的定義根據雷迪西亞多[6]在講解三十七道品的解釋為:全心全意、安穩地警覺。共有四種念住,分別是:一、身念住 二、受念住 三、心念住 四、法念住
一、身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身體現象上,例如呼氣與吸氣。
二、受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感受上。
三、心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思想或精神的歷程上,例如有貪或者離貪。
四、法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觀法,例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等。[7]
(二)引用經典
下面從經典來介紹四念處的特色以及利益。在《雜阿含經》卷一,第一經中就說:
「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8]
從以上經文可以知道要調伏心的貪欲,必須有正觀。正觀就是向內觀察身心的感受,體會到一切感受升起又滅去,升起又滅去的無常。以平等心了知一切都是無常,而達到心的解脫。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一0經中說,四念處可以調伏世間的憂愁與悲傷。
「雲何修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憂悲,外身內外身觀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如是受心法。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憂悲,是名比丘修四念處。」[9]
此外在《長阿含經》卷八,〈眾集經〉中也說修習四念處可以捨棄世間貪愛憂惱。
「複有四法。謂四念處。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舍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舍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舍世貪憂。受.意.法觀。亦複如是。」[10]
由以上三條經文可以看出,修行的初步首先要調伏我們的心,而四念處就是最好的對治方法。修習正念是為了瞭解我們內在的法,如法修習,會引導我們放棄對感官物件的執取,能停止苦流,再生的輪回。無明和散亂心都是痛苦的根源。我們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聯繫六個感官物件而生起。當意識產生,而沒有正念時,根塵接觸會導致好惡,渴求持續的歡樂,進而執取、造業和再生。我們整個身心的生命,是由五蘊組成,他生起和顯示在這六個感官裡每一意識的再生。當產生喜歡和厭惡時,會引起造業行為,我們會繼續在再生和痛苦的輪回中。內觀禪修是治療這無止盡的渴望。[11]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0七經中說,四念處是得如實法的唯一道路(一乘道),藉由四念處才能令眾生超越憂愁、悲傷,滅除身心的煩惱和痛苦,使心得清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12]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0八經中更說,若離了四念處,就是離開了如實的聖法。離開聖法就離了聖道,如此無法從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中解脫出來。若不離開四念處,就不離如實的聖法,如此可以到達解脫。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13]
以上兩則經文用正反述的方法強調內觀四念處的重要性。只有借著內觀四念處的方法,才能真正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等眾苦。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一二經中更加強調,佛所說的法無有終了的一天,即使聽法的人百歲命終時,佛所說法尚且無法說盡。佛所說的法無量無邊,說了很多的名目、字句,但終歸也是四念處。
「如來說法無有終極,聽法盡壽百歲命終,如來說法猶不能盡。當知如來所說無量無邊,名句味身亦複無量,無有終極,所謂四念處。」[14]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一八經中說到,修習四念處可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及阿羅漢果四種福利。在六二四、六二五、六二六經中提到修習四念處要先淨其戒,當初業清淨時,可以超越諸魔障,超越生死。在六二七經中說多修習四念處可得盡所有煩惱。
「佛告阿那律,若聖弟子住于學弟,為得上進安隱涅槃而方便求。彼于爾時,當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愛。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愛,如是聖弟子多修習已,得盡諸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15]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六二九經中說,修習四念處能得不退轉,在六三0經中說修習四念處可令不淨眾生而得清淨,轉增光澤。六三一經中說,修習四念處能令未度彼岸眾生得度彼岸。六三二經說,修習四念處可得阿羅漢,六三三經說,世尊所說一切法,即四念處。六三四經說,修習四念處名聖賢出離,如出離。如是正盡苦,究竟苦邊,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
在《雜阿含經》卷二十,第五四三經中說,即使已達到阿羅漢,所有煩惱皆滅除了,仍要修習四念處,為什麼呢?因為繼續修習四念處可以令還未證得涅槃者證得涅槃。
「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舍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現法樂住故。所以者何,我亦離諸有漏,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證者證,乃至現法安樂住。」[16]
《長阿含經》卷十,〈三聚經〉中也提到修行四念處可證得涅槃。
「雲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17]
修習內觀四念處者,可直接減輕或滅除苦的感受。在《雜阿含經》卷二十,第五四0經中有尊者阿那律,遭受病苦的折磨,且越來越嚴重,但是他還能安忍,是因為依著內觀四念處,安住在正念、正知當中。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住四念處。我于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為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受心法觀念處,是名住於四念處。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18]
在南傳巴厘經典中的《長部·大品》及《相應部·大品》皆記載,佛陀當時患了一場大病,但最後透過內觀而得痊癒。[19]
(三)牢觀與和平
以上提了經典的依據,那麼在生活的應用方面,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筆者這裡想透過教授內觀禪修的老師之一,印度的葛印卡(S.N. Goenka)[20]內觀體系中的監獄牢觀為例。葛印卡在世界許多的國家都教授內觀禪修,早在1975年第一次在印度的Jaipur為警官及受刑人成功的舉辦了三次的內觀十日課程。而內觀在監獄的真正擴大實施是在1993年,由新德里最大的監獄提哈(Tihar Jail)的女監獄長官Kiran Bedi所提出。她因思索如何為受刑人提供更好的、更和諧的監獄環境,以及如何幫助受刑人在日後回歸到社會時,能真正改過,不再成為社為的危機份子,不斷的尋找解決的方案。透過一個因緣,她找到了葛印卡老師的禪修中心,並親自且帶領一些官員首先學習了內觀。內觀後發現許多監獄的管理人員原本脾氣非常不好,常常對受刑人施暴的官員,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開始會關心受刑人,典獄長看到這樣的改變,更是加強了她要在監獄內對受刑人開設內觀十日課程的決心。經過多方的溝通和協調,1994年提哈監獄的內觀十日課程正式開始了。許多受刑人以自願參加的方式開始學習內觀,監獄的氣氛慢慢改善了,受刑人間的衝突減少了,越來越多的受刑人參與到內觀的課程中,更有許多參加過的受刑人擔任起了法工,為法做服務的工作。他們自動自發的管理自己,也慢慢瞭解,以前所犯的罪,對自己及他人的傷害有多麼的大。他們了知透過暴力或是怨恨,傷害對方的方式,不能解決自己根本的問題,只是造成自己內心更大的痛苦。經過內觀的練習之後,慢慢的他們心中的怨恨、憤怒、不滿、嫉妒、貪婪之心轉化了,心中也慢慢升起了對自己及他人的慈悲。在提哈監獄的成果非常的大。現在在提哈監獄已經成立了內觀中心,定期舉辦內觀十日課程。在印度許多監獄也都辦起了內觀課程,在新德里的警官訓練學校,也有對軍官的內觀課程訓練。在臺灣、美國、英國、泰國、紐西蘭、以色列等等國家一些監獄裡面也都有內觀課程。從這些陸續辦的課程可以看出內觀應用在監獄的功效。監獄的受刑人尚且都能從內觀得到法的利益,更何況我們一般人呢。
二、廣義的內觀
(一)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心生萬法):
大乘佛法中,文殊師利法王子,在《楞嚴經》卷六,對佛說偈: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21]
自性成佛是佛教根本啟發,不論講阿賴耶識,佛性,如來藏都強調自性覺悟而達涅槃寂靜。即使儒家也強調反觀自省,以達聖人氣象,《大學》所提定靜安慮得,顏淵的不二過行徑,孟子吾善養浩然正氣,皆有類似提升自我內涵的自照功夫,到了宋朝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天主教的默觀禱告-願與主耶穌愛心同在,了悟上帝的特質,行為中表現真善美聖。自性的我在印度的梵天表現更出色,我與梵合一,小我大我互溶後展開救渡工作,我是一切的觀照點,迴光返照我的自性是否完美,由聖賢而達完人,這種內觀方法也很普遍。《楞伽經》〈集三萬六千一切法品〉中,釋迦牟尼佛說的很清楚:
「依於無分別的聖教,大慧,菩薩摩訶薩當獨處閒靜,自內觀察,不依於他,(觀察自覺不由他悟),唯由自內證智,為除錯見與分別而次第上進,致力於究竟,入如來地。大慧,此即由聖智得內證性相。」[22]
特別密宗使用的有相瑜伽依漸修入門,而入自性。其中,西藏覺囊派就採用了此種自性不空的他空見思路修持。使小我具有大我的品質,一樣能忘我,互助而和平。目前印度錫克教某一派別教授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利用音流振動,反聞聞自性,與上帝(道)合一
(二)內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萬法歸一中,一歸無)(無我無自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說: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23]
因此,修行要達到無所住心而忘我,去我執,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能中道清靜。我們反思《金剛經》中: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24]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25]
無住心是無為法、無相法是般若空性慧,究竟解脫。中土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以《金剛經》做傳承,在《六祖壇經》中,慧能說: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26]
另一段,
「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再來一僧問慧能:
「黃梅意旨,甚麼人得?師雲:會佛法人得。僧雲:和尚還得否?師雲:我不會佛法。」
這真契合金剛三昧精神的對話啊!後來有僧舉臥輪禪師作的偈雲: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慧能聞之說:
「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27]
實在契合《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菩薩行于非道,是為通達佛道。」[28]
因為心清淨一切無染,自然而然,不必強加伎倆。因為無住生心,所以固定文字語言無法入不二法門。
《莊子》第六章大宗師提到孔子心齋坐忘,乃是契合《論語》子罕第九章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因為孔子精通《易經》,聖人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無我無住才能中道生心。中國自古堯舜禹聖人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孔子依河圖五、十居中而學易,無大過矣。)這裡的中與無是生生不息的概念,是和平和睦清靜概念,當無住概念走在清靜而非妙用動態時,是老子《道德經》的「守中致虛,有生於無」及「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當走在動態妙用時是「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遂)」、「無為而無不為」及「知和曰明」。以此觀照,如同老子《清靜經》說的,「常應常靜常清靜」,將漸達到身心靈調和,宇宙大我法性流注的共振工具顯現,許多佛菩薩聚合應機說法,無我自然生,而通達妙用無邊。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師創立格魯派,繼承龍樹菩薩的中觀學說,以止觀雙運、中觀應成破一切執(包含我執、法執)而無所住[29],男相、女相皆假相。噶舉派的無相大手印,無修無證無執,薩迦派道果法,法界清淨合一,如同華嚴海會。這個方法對修行個體的心智有很高和平、和睦轉換價值。足以解決地球人類負面陰暗觀念,迎向光明,如同太陽普照大地,破一切執著。需實際修持歷練,可以破毒品、淫欲習氣,破懶惰、好面子、驕傲、自卑、貪婪、敵對、自私自利等等身心不良反應,達到調和自在真正解脫自由。身心因觀照功夫而強健,自我宇宙一體,在無我中修正平衡。(注:伊斯蘭教的蘇菲派以神秘主義般的方法追求與道合一,例如:旋轉靜心忘我,具有寧靜和平的氣質。)
(三)法界宇宙觀(真空妙有)【注:真實上帝靈性觀,調和宇宙,工作總部區域】
佛教密宗以普賢王如來法界為諸佛土、佛菩薩的最高能量意識、空性智慧、慈悲力、光明體的總運作中心,法界在《華嚴經》中有毗盧遮那法界的重重無盡觀,在密宗也代表諸佛總意識源頭所謂本初佛的集結區,之後才下分五方五佛,五方佛土,有西方阿彌陀佛,東方不動佛(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的演化,我們也熟悉東方藥師琉璃光王佛土,那麼宇宙諸佛的調和中心在哪?在什麼銀河中心?於是有法界的領導總分化區概念。行政中樞協調諸佛國,所以基督教的上帝應嚴格講是法界的偉大力量,法界的大佛菩薩意見集合樞紐,所謂常應常靜,並不為地球人的上帝觀如大梵天王、大自在天王而設限。上帝是宇宙銀河的概念。宇宙是無自性(空性)本體與自性個體的混合創造,諸佛國與最高法界並存產生成住壞空的生滅現象,並演化諸天界,佛教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自然的法則包括寧靜與生生不息,即陰陽互生太極狀態。地球修行人可透過法界光明的加持,攝受法界傳下的修持靜參方法,達到與法界大我合一,無人無我等級。中國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生命觀,修持無為法靜坐,佛教華嚴法界觀一花一葉見如來,大幻化網重重迭迭,密宗寧瑪派的大圓滿法的法界光明,以太陽光明為媒介,修脫噶法(注:以徹卻立斷禪法為基礎)與光合一,虹光化身,自由往來三界諸佛國。法界對生命、星球、有安排成長過程,法界是自然法則的推動執行區,法界生命一即多、多即一,分合時間、空間,非地球簡單想像,法界也使用黑洞力量創造萬物,超脫五行限制。法界觀的修持非常清靜,心淨一切淨,無污穢存心,靈覺光明常照,處處觀照本質,無執妙用,方便一切,破思考假相,真智相待,愛力無限。
法界內觀超佛國執著,與空與道合一,隨機應化,天地人有緣同渡,不在文字,而在妙用,處處生活皆妙用。不論出世入世,一切無礙,表相非真相,變化無方,銀河穿梭,自在逍遙,遊戲人間,念力莫測,破陰界束縛,帶光明存在,強大振動,摧破執著,生死演戲,不要嚴肅。法界常青,寂靜卻創新。
法界靜參注重三曹普渡,無自性(空性)中傳播真道言,有真似有假,不二無真假。宇宙法則正反合,面面可俱到,無心細參量,帶正氣輻射光明。【筆者注:大圓滿法祖師:法界普賢王如來,東方妙喜世界不動如來(阿閦如來),東方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妙喜世界維摩詰居士,文殊菩薩、俱生喜金剛、妙吉祥友、吉祥獅子(詩列星哈)、蓮花生大士、無垢友大士、毗盧紮那(遍照護)、益喜嘉措、龍欽饒降巴(無垢光尊者)等等。修行過程「四相」出現:法性顯現光明相、覺受增長光明相、明體進展(詣)光明相、窮盡法性光明相。修行過程要修氣脈明點、雜龍(Zalong)不畏寒功夫,要閉關獨處,也要閉黑關,甚至清腸斷食。此外,西藏苯教大圓滿法與寧瑪派大圓滿法修法近似。】
(四)奧修的靜心觀照
當代已去世的印度奧修(OSHO)大師對內觀有獨特見解與修行方法:「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向內走,在那裡你連一個人都找不到,在那裡你只能夠找到寧靜與和平。」「決不要在你的周圍創造出任何僵硬,絕不要變成有所限定的,維持液體狀的,流動的。」「從未被生下來也從未死去,只是在1931年12月11日至1990年1月19日這段期間拜訪了這個地球。」[30]
奧修的書(其實是演講集,每一本都是門徒整理),《靜心觀照》(向內看的技巧)能產生和平、慈悲、無執、好睡眠、快樂自在、做而無做,很寧靜的波動,有種種很棒的品質與格調,對老子、佛陀的無我清靜掌握很準確,直刺入修行人心靈深處,產生愛的新生命波動,具有體貼的柔柔脈動,沁人心脾,對波動與業力關係瞭解深刻。
特別修行者,除了避免對男女個體性(sex)的沈溺外,一切偽善虛妄在真實觀照中,破除假的偽裝,真我追求快樂本質時,達不善不惡平衡的寧靜本質,好一個奧修,法性流露,其著作《橘皮書》內容對靜心歸納許多入門方法,其中「胡言亂語」一項對潛意識開發有很大幫助,適度旋轉靜心可以忘我入空,這些技巧也是當代濟公活佛的部分心傳方法,筆者發現一模一樣,只是指導人不同而已。
最後引用《靜心觀照》書中一段話來認知奧修:
「在印度,我們把頭部薩哈斯拉化成好像一朵蓮花,一朵千瓣蓮花,薩哈斯拉意味著千瓣的,一個千瓣的開口(筆者注:在性竅天目穴與百會穴泥丸宮十字交叉區域,也就是松果體、下視丘與腦下腺周圍一塊震動區域,所謂靈魂主要分佈控制區,調節大腦與內分泌活動遍及全身。)只要構想一朵張開的,有一千花瓣的蓮花,這個光的能量從每一個花瓣進入宇宙,這也是一種愛的行為,不是跟自然的愛而是跟「那最終的」愛,這也是一種「性高潮」。有兩種性高潮:一種是性(sex)的性高潮,另一種是靈性的性高潮。性的性高潮,來自最低的中心,而靈性的性高潮來自最高的中心,從最高的,你會碰到最高的,而從最低的,你會碰到最低的。
即使當真正在性行為裡,你也可以做這個練習,兩個伴侶都能夠做這個,將能量往上提,然後性行為就變成譚崔(tantra)的實踐、變成靜心。但是不要將能量留在身體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中心,否則你留下能量的那個中心將會變成一個創傷,而你或許會創造出很多心理疾病,所以要小心,否則就不要做這個,這個方法需要絕對的私有性和不受打擾,而且它必須做得很完整,能量必須來到頭頂,而且必須從那裡釋放出去。」[31]
【筆者注:雙人譚崔(tantra)常需要特別瑜伽動作輔助能量提升,打通七個脈輪(cakras)直到頭部,屬高級瑜伽靜心,跟一般男女做愛撫摸、消耗發洩能量有很大不同。Tantra是練習生命脈道的突破,並不執著肉體感官享受,反而關注在靜觀能量與震動提升,這種身心技巧流入少數菁英傳承,也流入西藏無上瑜伽,當機緣不足或持守戒律,有時祈請靈界空行母、空行父輔助,心、身修持合一的愛心,突破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束縛直至宇宙大我靈性的合一。成就者,獨立性很強大,常憑藉遠距離感應能量,聚合分離很自在,愛在永恆時空大宇宙中,超越刻骨銘心的肉體愛,是真正愛你千萬年更不只此,是無執的愛。】
「當你開始靜心,性中心將會變的更敏感、更活生生、更興奮,再開始的時候那個興奮將會跟任何性的興奮一樣,但那只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當你靜心變得更深,你就會覺得能量往上流,性中心就會變寧靜,而比較不興奮。當能量真的流到薩哈斯拉,在性中心將不會有激動的感覺,它將會完全靜止和寧靜。」[32]
筆者觀察這種寧靜、清靜,將製造世界和平的品質,將打開個人第三眼(靈魂之窗)。
【注:奧修介紹的靜心方法或科學技巧,包括動態靜心、無念靜心、神秘玫瑰靜心、跳舞靜心、旋轉靜心、笑的靜心、跑步、慢跑、游泳靜心、抽煙靜心(靜心可以戒煙)、呼吸靜心、向內看靜心、祈禱靜心、光的靜心、黑暗靜心、那達布拉瑪靜心、音樂靜心、聽無聲之聲、中空的竹子、進入死亡靜心、第三眼觀照曼達拉靜心、戈利仙卡靜心、坐禪微笑、伴侶靜心等等。靜心要注意喋喋不休的頭腦,靜心不是集中精神,不是內省,注意頭腦的詭計不要被愚弄欺騙。】
(五)天帝教內觀法:(宇宙為家,宗教和平,天人大同)
天帝教的修持,除了首任首席使者涵靜老人傳承下來的大經(新境界教義)、大法(教綱)、大寶(宇宙應元妙法至寶用來靜參)之外,平時天人親和溝通傳訊的聖訓,也是重要的修行參考資糧。特別集體閉關時期,聖訓更加充實。筆者引用第四期傳道傳教使者訓練班聖訓,來解說仙佛們如何看修道生活與內觀。
(1)崇仁大帝:悟性啟發是修道之人自我覺醒,據以奮進力量,經由和子(靈魂)與電子(肉體)適切配合之熱准(共振調和),靈覺乍現,生福至心靈之靈感,或悔過、或勵新、或解惑、或直探內心深處,形之於外則是法喜充溢。
覺與悟實為不可分,調體調靈使身、心、靈漸趨密切配合,惟啟動之力仍發自個人內心之自覺,倘能及時而覺,深感光陰虛度,于救劫大志與生死大事,猶無正知正見,能有感而發,當下收回逸心,起而奮行,刻刻內觀,時時專注,由覺生悟,氣質為之變化,開創新氣象。(2003年8月4日卯時傳侍)
(2)清虛宮弘化院教師:性靈和子的心念轉變亦會影響到時空環境的氣化流行,甚至擴大至三曹多元時空之性靈和子皆受到不等程度之影響。帝教同奮均是天命之救劫使者,切不可忽視了性靈和子於心的善惡之念之變化,其中所形成的作用效應大矣!時時刻刻對自己的心念保持靈覺,常保善心善念,提升心能靈階,感應有緣之性靈和子,化戾而征祥,則可謂曰:「禱于上下,誠於中心,是謂天祥。」(2003年8月6日午時)
(3)崇仁大帝:將一顆凡心煉得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修道之入門,中華文化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即是為修道煉心之精義,中庸之理在於「一以修身為本」,而達「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亦即是由煉心修身起修,終極于天下萬物合一之仁道,文理易明,簡而易行,足可謂中華文化老根之所在,亦為天心之所鐘。(2003年8月13日未時傳侍)
以上三段聖訓足以代表帝教五門功課及教義奮鬥精神,特別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無我執宗旨,已推及內觀精髓,為三紀三同(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而努力,以安立地球和平根基。(注:帝教由法界無生聖宮及鐳炁星金闕指導修行思想,與正反宇宙能量運作息息相關)
三、總結
1. 靜心內觀或奢摩它(止)、毘婆舍那(觀)雙運的修行,是不分宗教,可以在地球大量推廣的,各宗教徒不必捨棄自己原有信仰形式與儀式,只再加學習內觀即可促成和平的星球。這種種內觀技巧是一門集合醫學、生理學、內分泌學、腦波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的科學,地球普傳的結果就有化戾征祥力量,去除人類暴力習氣的反射本能,應大力各派合作推廣靜心內觀,即使各自方法大量普及推廣,也對地球有益。最近有英國《衛報》報導,製作人基南及導演黑羅特表示:對耶穌的成長過程(12歲到30歲),新約聖經只用「這男孩的智慧和身量一起增長」,交代不清,他們將根據西元一世紀前出版的水徒福音(水徒行紀Aquarian Gospel)拍攝電影。【注:耶穌到印度、西藏交界區修行過程。】
「「我們認為印度的宗教和佛教,特別靜坐這個概念,對耶穌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在片中我們超越了聖經正統文本,採納一些佚失經文的觀點。」《衛報》提到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宣稱,舊約聖經中,「以眼還眼」的意識型態之所以演變成新約聖經中的「要愛人如己」,甚至愛仇人,就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33] 這個觀點仍有待考證,筆者引用此報導是印證內觀與內觀實踐技巧的靜坐方法,不要區分各教派,任何人皆可學習,產生和平愛人的心境,特別對基本教義派激進者,躁鬱症、自卑症、貪婪症病人將有極大而實際的平衡效果。
2.地球人類如果廣泛學習各家各派內觀技巧,以安詳、寧靜心胸狀態,促進地球非暴力、無執的學習環境,在返觀自照中追求永久的和平氛圍,自能改善犯罪傾向、宗教與政治紛爭,突破毒品沈溺困境,調和身、心、靈更加康健,提升智慧,並進入太陽心、太陽能的修行時代。如同太陽光平等普照大地,包容一切,減少陰暗灰澀的特質,大步走向光明圓滿的黃金時代。請向內看,深深地看,大家一起努力呼喚地球和平的潛能吧!
注釋:
--------------------------------------------------------------------------------
[1] 奧修,《奧修開悟ABC》,方智,2004,p21。
[2] vipassanā: ’insight’, is the intuitive light flashing forth and exposing the truth of the impermanency, the suffering and the impersonal and unsubstantial nature of all corporeal and mental phenomena of existence. It is insight-wisdom (vipassanā-paññā) that is the decisive liberating factor in Buddhism, though it has to be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2 other trainings in morality and concentration. The culmination of insight practice (s. visuddhi VI) leads directly to the stages of holiness (s. visuddhi VII). 內觀是照見一切名色現象為無常、苦、無我的直觀。Nyanatiloka, Buddhist Dictionary,pp. 364
[3]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六七上。
[4] 法是自然的法則,法並不能說是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或回教的法,這些和法是不同的。一個自稱是完全遵行印度教法的人,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個依法實踐的人這裡所談的是不同的兩回事,法就是法。也就是說,法和派別意識是不同的。法應不偏任何宗派才對。--引用葛印卡,《慈悲的法流》,p43-44。(例如:臺灣內觀禪修基金會的理事長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
[5] 阿薑念,《內觀禪十五個原則》,大千,2006,p52-53。(阿薑念,1897-1984,弘揚四念處內觀達四十年。)
[6] 雷迪西亞多(Ledi Sayadaw, 1846-1923)是近代一位著名的大師,他出生於上緬甸雪布區、低胚音鎮、散平村。15歲出家,20歲受比丘戒,他寫了超過70本手冊,為了弘揚佛法他開設阿毘達摩課程和建立禪修中心。主要作品有《勝義諦要略》、《毘婆舍那手冊》、《四聖諦手冊》、《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等等。
[7] 雷迪西亞多,《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p34。
[8]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上。
[9]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七一中。
[10]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一,頁五下。
[11] 阿姜達摩答羅,出自《當代南傳佛教大師》一書中的(內觀禪修問答),p409。
[12]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七一上。
[13]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七一上。
[14]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七一下。
[15]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七五中。
[16]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四一上。
[17]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一,頁五九下。
[18]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頁一四0中下。
[19] 馬雜湊,《馬雜湊尊者談毘婆舍那》,大千,2007,p108-120。(馬雜湊西亞多1904-1982,緬甸內觀老師,在書中提到在美國的某些醫生,已發現正念修行對他們的病人很有幫助,於是讓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憂鬱症乃至癌症等疾病的病人練習正念修行,以作為治療的方式;若干醫院還特別開立專門課程,教導病人練習正念。1979年由Jon Kabat-Zinn博士所創立的「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至今,歐美有三百多家醫院為病人開設此課程。)
[20] 葛印卡老師是退休的企業家,曾經是緬甸的印度僑領。他出生于傳統的印度教家庭,自年輕即患有嚴重的偏頭痛。在遍尋良方的因緣下,於1955年遇到薩亞吉·烏巴慶老師(1899-1971)。烏巴慶老師是眾所皆知的資深政府要員,私底下是教導內觀的老師。葛印卡老師跟隨烏巴慶老師學習內觀時,發現這個方法,不僅超越了肉體上的疾病,且他超越了文化與宗教的藩籬。接下來的歲月裡,他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研究內觀,內觀轉化了他的生活。葛印卡老師有許多法的開示,被弟子們整理成書。1969年由烏巴慶老師授權,在印度開始教授內觀。目前已傳到世界許多國家。
[21]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九,頁一三0上。
[22] 談錫永,《入楞伽經》梵本新譯,臺北全佛文化公司,2005,p119。
[23]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八,頁七五0中。
[24]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八,頁七四九中。
[25]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八,頁七五二中。
[26]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十八,頁三五五下。
[27]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四十八,頁三五七下。
[28] 《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四,頁五四八下。
[29]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p325。
[30] 奧修,《般若心經》,臺北奧修出版社,1990,p388。(p419,421,關於奧修)(The heart of Sutra)
[31] 奧修,《靜心觀照》,臺北奧修出版社,1993,p272-273謙達那譯(Meditation-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32] 奧修,《靜心觀照》,臺北奧修出版社,1993,p274。謙達那譯(Meditation-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
[33] 尹德翰,綜合外電報導:《年輕耶穌印度學佛傳說將拍電影》,臺灣中國時報,2007年11月21日,F1版。
參考文獻:
1.(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2.(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冊。
4.(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5.(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6. 談錫永,《入楞伽經》梵本新譯,臺北全佛文化公司,2005。
7. 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大千,2005。
8. 傑克·康菲爾德,《當代南傳佛教大師》,圓明,2005。
9. 奧修,《奧修開悟ABC》,方智,2004。
10.林崇安,《南北傳內觀基礎佛經》,大千,2001。
11.馬雜湊,《四念處內觀禪修法》,大千,2004。
12.馬雜湊,《內觀基礎-從身體中了悟解脫的真相》,方廣文化,2004。
13.阿姜念,《阿姜念談內觀實修》,大千,2007。
14.雷迪西亞多,《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法雨,2005。
15.葛印卡,《生活的藝術》,財團法人臺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7。
16.葛印卡,《慈悲的法流》,財團法人臺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5。
17.馬雜湊,《馬雜湊尊者談毘婆舍那》,大千,2007。
18.阿薑念,《內觀禪十五個原則》,大千,2006。
19 侯才,《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校讀》,大連出版社,1999。
20.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21.奧修,《般若心經》,臺北奧修出版社,1990。
22.奧修,《靜心觀照》,臺北奧修出版社,1993。
23.龍欽饒降巴,《七寶藏論》,格德印經院藏文木刻版。
24.姚衛群,《佛學概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5.班班多傑,《藏傳佛教智慧境界》,大千,2002。
26.Nyanatiloka Mahathera, Buddhist Dictionar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80.
2007.12.7
作者姓名: 郭耀華(光齋),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士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碩士
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博士
王慕齡(靜主),臺北醫學大學藥學士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士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