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1 07:29:22
學習次第 : 初階

一位初學者所瞭解的內觀與感受 

U Tin Lwin  

  本篇短文於一開始就闡述佛陀教導的禪修(心智培育)的目的,並不是不恰當。簡要地說,禪修最終目的就是要從學佛者認知的苦(dukkha,即痛苦與不圓滿)中解脫出來。從痛苦中完全解脫即為涅槃(nibbana)。因此,達到涅槃境界,乃是禪修的最終目的。這正是巴厘文經典中所說的「佈施帶來財富」(danato bhogava)、「持戒帶來快樂」(silato sukhita)及「禪修帶來安詳」(bhavanaya nibbuta)。人們唯有透過禪修才能獲得涅槃的安詳,使痛苦完全滅絕。

 

  痛苦究竟是甚麼?佛陀在初次開示中,亦即在轉*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中,列舉痛苦為: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與求不得。簡言之,佛陀加以說明:「五取蘊( five upadanakkhandha)皆是苦」。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對五取蘊(upadanakkhandha)的闡述為,「五類元素組成了執取的目標」。這五類執取一般通稱做五蘊,可歸結為色(rupa,物質)、名(nama,心) 。色指一切物質 ,而心則包含受(vedana)、想(sanna)、行(sankhara)、識(vinnana)四個主要部份。這五蘊包含了一個物質部份與四個心的部份,從而構成了個體,但只要有所執著便是錯誤。換言之,執取五蘊就是錯誤,因為這種執著等於認同有我(atta)。我們稱之為身見結(sakkayaditthi),即「執著由名、色組成的個體為實我」。譬如,我認為我的「蘊」就是我「自己」,而你認為你的「蘊」就是你「自己」。如此,你和我都有「我」見。這無異於自我主義;「我是」、「我所」或「我與唯我」。

 

  這種錯誤認知與信仰由無明(avijja)所致,令人產生妄想並無法瞭解事物的真正的本質,尤其是一切因緣所生事物都具有無常(anicca)、苦及無我(anatta)三種特性。

 

   因此,無明就是執著(upadana)的源頭,貪愛(tanha)形成執著。因貪愛陷入生命的輪轉,產生新一輪的再生。例如,有人貪圖他人所有,並試圖以諸如盜取甚或搶奪等非法手段獲得,其作為就是不善業(akusala-kamma,惡業)。相反來說,他為了來生能享受富貴而佈施,如此作為雖稱為善業(kusala-kamma),但依舊是貪愛所致。因此,他仍將依其業報而轉生、享樂或受苦。即使在他生中享樂,但終究無法逃避苦,仍須受衰老、疾病、死亡及各種苦痛。享樂有時而盡,因為世上並無恒常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短暫而變異的。每當再生,都必須經歷各種痛苦並與之掙扎,過程一再重複。因此人的生死輪回(samsara)永無止境。生死輪回就像海洋中的巨大漩渦,無數眾生(包含天神)捲入後不斷輪轉沈浮,永無出期。

 

  這正是心智培育(修行)發揮作用的地方,使那些想要突破障蔽事物真正本質的無明、拔除貪愛造成的再生、從生死輪回及其痛苦中解脫的人,得以證得涅槃至樂。他們需要藉由心智培育來獲得對自身的正確瞭解,以及對五蘊基本特性的認知。

 

  現在,簡述佛法經典中對心智培育(修行)的說法。修行分成兩部份,即奢摩他(samatha,止)與毗婆奢那(vipassana,內觀)。藉由修止,可達到某種禪那(jhana,心的專注)及阿毗闍(abhinna,神通),但並不表示修持者可出離生死輪回。修持者在往生時若能維持禪那不退,將可往生與其禪那相應的梵天,長生數劫,直至壽命終了。此後,再次出生人間或天界。並像所有眾生,必須面對老、病、死等各種痛苦。若在梵天造作惡業,便會落入四惡道(apaya)中受苦。因此,僅修止(samatha-bhavana)無法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必須加上後者,即內觀修習,才能出離生死輪回,並達到涅槃的寂靜境界。

 

  止的內觀修習(Vipassana-bhavana-samathayanika),以及純粹的內觀修習(Vipassana-yanika)兩種方式中,禪修者以修習前者較為普遍。

 

  奢摩他修行者首先修止,這個階段有四十種業處:十遍(kasina)、十不淨(asubha)、十隨念(anussati)、四梵住(四無量心brahmavihara)、四無色(arupa)、一想(食厭想ahare patikula sanna),以及一差別(四界差別catudhatuvavatthana)。

 

  禪修者最常用來修奢摩他(samatha)的方式就是觀息法(Anapana,觀呼吸),此即十隨念之一。Anapana這個詞與吸氣(assasati,入息)及呼氣(passasati,出息)同義,並以兩種方式闡釋,差別在於呼吸的順序。經典注疏採用「吸入與呼出」,但律(Vinaya)的注解則認為是「呼出與吸入」。第一種順序較為恰當,因第二種順序與生孩子有關,而非修行。據說,新生嬰兒一旦脫離母親子宮,必須先吐氣。就禪修者而言,則先從「入息」開始。事實上,就禪修目的而言,至少有許多次要注解支持巴厘文經典的闡釋。但值得注意的是,禪修並非只專注於入、出息,重點在於念住覺知,禪修者不論入、出息都必須隨時保持心的專注,了知入息或出息。因此,此種禪修應稱為觀息法(Anapanasati,即心專注于吸氣與呼氣、對呼吸保持覺知)。

 

  禪修者欲修習觀息法,至少應持守五戒。持戒是觀息法禪修發展出定(samadhi)的第一步。禪修者應選擇一處安靜的地方,盤腿而坐或以任何可長時間坐著練習的姿勢。坐穩以後,保持上半身挺直,並將心專注於上嘴唇以上鼻尖的地方。然後,吸氣與呼氣時,感覺氣息進出觸碰到鼻孔尖端,將心專注於這個氣息接觸點上,覺知空氣的進出,持續保持心的專注而不受干擾,直至發展出正定。

 

  下一步驟是要發展出智慧(panna)。如同持戒對產生定不可或缺,保持正定對發展出智慧同樣不可或缺。心若無法專注,就無法看到事物的真相,亦即有上述的三種特性,第一種特性是無常,這讓我們想起希臘哲學家所說的「人不能跳進同樣的河水裏兩次。」一切事物都是瞬息萬變,無一恒常不變的,因此人們感到生命的痛苦,執著越強烈,痛苦就越劇烈。第二種特性是苦。第三種是無我。由於無任何實體真正屬於自己,人無法支配事物,既不能使其不變,也無法予以控制,例如,當我們隨年齡老去,基於無常的法則,我們無法使自己回復年輕,我們無法控制老化的過程。這就是為何「無我」有時會被解釋為不可控制。

 

  真正的智慧就是如實的看待一切事物,亦即看到的它們三種真實本質。此處所指的並非世俗(lokiya),而是超脫世俗(lokuttara)或內觀智慧。只有處於正定時,我們才能洞察到自身之內所發生的一切。正定越強烈,就越能覺察到身體內細微的事物,這些事物稱為感受(vedana)。感受對禪修者在發展出內觀智慧的修習道路上,是重要的,一定不能以聽聞開示(sutta),也不能以思維(thinking)而必須以修行(bhavana)獲得。一定要經由個人直接體驗所發展出來的智慧,亦即修慧(bhavana-maya panna)。

 

  有關感受的重要性,首先在於感受易於被親身體驗。五蘊之中,色(物質)是可被觸摸並認知的,即使是新生嬰兒,也能看、觸摸或感覺到物質。感受從與物質接觸而來,繼而生起想 (sanna) ,然後根據所想的生起行(sankhara)。如果是愉悅的感受,就產生貪愛,而若是不愉悅的感受,就生起嗔恨。識(Vinnana)雖被視為心智現象之首,但在這一連串現象中無法發揮影響。由此,識被列舉為五蘊之末。就認知而言,感受因此力量最為強大,僅次於五蘊中的色(物質),卻位列心法四蘊之首。

 

  其次,感受包含了各種形色的感覺。實際呈現於身體的感受只有三種基本類型,就是愉悅的感受(sukha vedana)、不愉悅的感受(unpleasant sensation),以及不苦不樂的中性感受(upekkha vedana)。但僅僅是不愉悅的感受,又涵蓋了眾多不愉悅的感覺,如癢、疼痛、絞痛、痛、紮疼、刺痛、熱、冷、倦怠等等。在心的層面上,總體就有三種感受或是情緒,即喜(somanassa)、憂(domanassa)及平等心(upekkha)。但儘管是喜也不是極致的,因為它並不經常如是;一定會變異。而當喜有了變化,消失了,此時相反的情緒,亦即憂就會隨之而來。因此,你所認知的快樂,最終仍是苦。因此,若感受要被明確界定,那一定是憂。

 

  第三,感受肯定與四大元素中的三種有關連,它們統稱為色。這三種元素是:地(pathavi)、火(tejo)及風(vayo)。而水(Apo)太過細微,不易察覺,又或過於細微,難以由碰觸而覺察。現在,要說明感受與這三大元素的關連,當你發生痙攣時肌肉緊縮,就是地大;當你感覺身體的溫度時,就是火大;當你感覺胃部疼痛時,則可能是風大,因為空氣在胃裏頭無法排出,你有不舒服的感受叫做疼痛。感受與四大元素的關連使它更為明顯,也幫助人們瞭解到它的真實本質。

 

  最後,感受就像其他事物或現象,都是無常,生起又滅去。這是生(udaya)滅(vaya)法。禪修者藉由感受洞察此法則,也洞察其他事物的真實本質。這一切都是子虛烏有,皆是苦。他由此對一切產生厭惡,更加精進修持以求解脫,最終從生死輪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脫。

 

  在禪修當中,感受或許還在其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我只能以自身有限的體驗與瞭解來說明佛法的實修。由於我是這個領域的新手與初學者,我所瞭解的必定不完善也不正確。或許,我極其量一直都在知識層面打轉。因此,我希望修持甚深的大禪師們(kammatthanacariya)能給予批評指導,他們不斷精進實修(patipatti),解脫道上成就非凡。他們的任何指教,即使是負面批評,對我都是很大的福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