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4/20 10:19:18
學習次第 : 進階

奧義之鑰匙 遠離四種執著心

遠離四種執著文字

袞欽果讓巴大師 釋論

堪布澤仁紮西

奧義之鑰匙 遠離四種執著心

遠離四種執著文字

 

袞欽果讓巴大師 釋論

堪布澤仁紮西

 

※※※※※※※※※※※※※※

 

前言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後記

《遠離四種執著心》傳承上師祈請文

 

※※※※※※※※※※※※※※

 

前言

 

在金剛乘的前行修法中,有共同的前行和不共的前行,《遠離四種執著心》是修心的法門,屬於金剛乘道果法前行修法中共同前行的內容。

 

修任何的法門,都要經歷前行、正行和結行三個階段。

 

前行屬於最基礎的部分,就像我們在蓋一所房子時,需要先打一個牢固的地基一樣。

 

藏傳佛教中最殊勝的法是金剛乘的密法,但是在接受密乘法教之前,一定要先有扎實的顯宗理論基礎,擁有正確的見地。正確的見地決定著我們出發時的方向,見地不正確,走得再快再遠,也和我們的終極目的南轅北轍,根本就無法到達。

 

在所有的前行修法當中,都有“人身難得,生命無常,因果不虛,輪回過患”這四種觀修的方法。

 

顯宗中小乘的別解脫戒需要上述這四種觀修為基礎,大乘的發心也以此為基礎,同時,它又是密法的前行,所以我們把這樣的修法稱為共同的前行。

 

修行人一定要懂得修行的次第,從最基礎的地方入手,然後再漸次而行。就好像我們想去旅遊的話,就要先在心裡確定目的地,然後騰出足夠的假期、準備充足的資金、物品,甚至還會為此做一個全方位的攻略,事先瞭解當地的主要名勝等等,然後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這樣才能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

 

次第非常重要,沒有生起次第,不可能達到圓滿次第,同樣,沒有前行的實修基礎,我們就無法去實修正行的內容。因此各傳承所有的高僧大德們,在傳法時,都特別注重講解前行的內容,尤其是前行當中有關修心的部分。

 

修心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粗糙的凡夫心經過鍛煉之後,變得逐漸柔軟,使我們剛強的習氣得以調柔。這樣,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就會獲得很大的助益,煩惱越來越少,更加輕鬆地進行。

 

修心的法門並不難,一般來說都比較淺顯易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去實踐還是比較難做到的,因為我們每天都會受到落入八種陷阱的威脅:希望受到讚美、不希望受到批評、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樂、不希望痛苦、希望聲明遠播、不希望受到忽視。

 

這樣的世間八風時時刻刻在干擾著我們的心緒,所以,想要訓練自己的心,就要堅強地知難而進。我們就好比是一個容器,如果自身有漏洞,那麼無論多麼珍貴的甘露水都無法存留。修心之法就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無漏的容器,這樣才堪以盛裝珍貴的法教。

 

修心就是要時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並用佛陀的法教來修正,這是我們所有修行的重要基礎,也是開始修行的第一步。

 

歷代各傳承的大德所講的修心法門有很多種,如噶當派大師朗日唐巴所著的《修心八頌》、阿底峽尊者所傳的《修心七義》等等。我講的是薩迦初祖薩欽貢嘎寧波的《遠離四種執著心》,也可以稱之為文殊菩薩的言教。

 

薩欽貢嘎寧波十二歲的時候,進行了一次文殊菩薩的閉關。禪修過程中,他親見文殊菩薩的淨相示現,對他親口道出了這四句有名的偈頌: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若執著輪回,則無出離心,

 

若執己目的,則非菩提心,

 

若執取生起,則非正知見。”

 

當時的薩欽正精進於研讀般若部與各種經藏,在領受了這首偈頌後,立即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不僅融攝了經教的法義,還蘊涵著佛陀顯密教法的精髓,道出了世尊三藏十二部教法的精華。

 

從此,《遠離四種執著心》的法教,被視為口耳教授的精華而備受尊崇,成為吉祥薩迦派傳承所有修心法門的基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