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4/19 21:06:47
出離心
學習次第 : 進階

寂靜之道 第二部 修行綱要 出離

寂靜之道·希阿榮博堪布

出離心

  有個弟子跟我說不喜歡無常,有輪回就有無常,不喜歡無常就應該努力尋求解脫。

 

  大家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還需要繼續從事世間的工作,但不論做什麼,都一定要把從輪回中獲得解脫作為人生的最終目標,缺少這份出離心無法脫離痛苦。

 

  希求今生美滿、升官發財,來世投生善趣接著享福,以這種求人天福報的心持戒、修行,無論怎樣努力勤奮也不是解脫、究竟證悟的因。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出離心,在一開始就能純粹地為了解脫而學佛,大多數人的起點沒有這麼高。很多人剛入佛門時,是因為遇到了難事,求佛菩薩幫忙,要不就是求福報,求平安,希望這輩子能少點磨難多點快樂。出離心要一步步地培養。

 

  有多少人真的認為輪回不值得留戀呢?有人或許會想:是呀,輪回很可惡,的確應該像上師說的那樣尋求解脫出離輪回,從此過上幸福生活,這輩子不會再生病,夫妻恩愛,子女乖巧……一切稱心如意,再也沒有煩心事。至於下輩子,肯定更好,從一開始就沒完沒了地享福,因為擺脫輪回了嘛。如果這就是你追求的“解脫”,恐怕沒有比這更真實的輪回。

 

  人這一輩子,溝溝坎坎是填不完的。快樂不是沒有,轉瞬即逝。多好的緣分,多好的人,說散也就散了。這世間的事沒道理可講,你不學佛不生出離心,一切也是轉頭成空。知道世間法有多麼靠不住,修出離心才算是有點影子了。

 

  開門見山就談出離心,很多人沒法接受,可是要繞過出離心先說別的,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東繞西繞,轉眼就沒了。佛教的修行,再怎麼繞終歸要回到出離心上來。

 

  在家學佛的人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名利財色統統都要,一點不虧待自己,最後還想要解脫,要成佛,覺得世間出世間兩不耽誤,才叫有本事。你跟他談出離心,他覺得你小裡小氣,沒有大乘氣象。的確有很多大菩薩示現不離凡俗享受五欲,但大菩薩“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五欲動搖不了他。自己是什麼程度自己知道,如果沒到這種境界,還是老老實實儘量遠離誘惑障難為好。

 

  社會上很多人羡慕權勢、財富和能力,但這些東西若運用不當,便會成為造惡的條件。人生短暫,榮華富貴到頭也不過幾十年,死時什麼都帶不走,反而因為放不下的東西更多而越發痛苦。

 

  錢夠用就可以,沒有必要擁有太多。高官巨賈、名人偶像,在面對死亡時都一樣的無助,這時候財富、榮耀都起不到作用,只有修法能有幫助。現在不抓緊時間修行,想一想死亡來臨的時候該怎麼辦?

 

  不要想著等孩子大了、錢掙夠了,有空閒了再修法,這個想法不一定會實現,到那時也許又有別的原因不能修法。世俗的事只要不停下來,永遠不會結束。但無常說來就來,現在就應該抽出時間修法,再忙也要修。

 

  很多人覺得念佛是老年人的事,總說:這幾年我很忙,等將來退休了再修行。佛法的聞思修是天下最難行之事,應該在精力充沛的青壯年時期就開始行持。壽命無常,不要說活到退休,就是明年還在不在人世也難以斷定。

 

  人們輕易就忘記老之將至,死亡不可避免。年輕人總以為無常不會那麼快來到,很多老年人也是這樣,仿佛相信自己能夠一直活下去。年紀輕輕就離開人世的很多,老人更是沒有多少時間了,頭上的頭髮和口中的牙齒都在提醒,生命很快就要結束。人到暮年,很脆弱也很關鍵,說不定一兩年,甚至一兩個月以後就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

 

  生命很脆弱,一口氣上不來就死了。在這個世界上,幫助活著的助緣很少,招致死亡的情況很多,有病死的、有老死的、有野外死的,食物中毒死的也有。

 

  這座城市這麼大,聽說有一千多萬人口,用不了幾十年的時間,這一千多萬人都將離開這個世界,而在他們當中又能有多少人得到解脫的安樂?想到這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我們的身體逐年衰老,終將死亡,在生與死之間還有疾病和各種事故的侵擾,一生當中可以用來積累福慧資糧、追求解脫的自由時間並不多,而我們卻把這寶貴的人生浪費在瑣碎、無聊的事情上,拼命試圖維持正在不斷消逝的事物,甚至為此造下惡業。

 

  能將世俗的事全都放下,專心致志修法是最好的,但這很難做到,別說是在家人,一般的出家人也很難做到。然而無論如何也不要很努力地忙俗事,對自己的解脫大事卻不上心。世俗中再大的事與解脫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釋迦牟尼佛放棄舒適榮耀的宮廷生活,舍俗出家,經歷六年苦行,而且在悟道後幾十年的傳法生涯中過簡單清淨的生活,這種示現不是無緣無故的。佛陀為後人示現了修行之路。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必須出家,但一點也不放棄世俗生活的快樂享用,一邊不停歇地追名逐利、散亂攀緣,一邊想修行解脫道,這不可能。

 

  相續中應當對整個六道輪回生起真實的厭離心,逐漸放棄對現世享樂的希求,一心一意尋求解脫。不捨棄對今生來世的貪戀,就不能從六道輪回中解脫。

 

  即使暫時還做不到完全捨棄今生的享樂受用,至少心裡要有一個信念,時常提醒自己:這些都可有可無,暫時的生活方式而已,我的最終目標是解脫。

 

  人的貪欲很難滿足,有了一百萬,想一千萬;有了一千萬,想一個億。這樣下去永無止境,生命卻在追逐貪欲中一天天地縮短。到死亡來臨時,不用說一生辛苦積攢的財富,連自己的這個肉身也帶不走。

 

  在這個幻化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東西是恒常不變的,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自己執著的親人和追求的名利,而且,誰也不知道這一天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到來。

 

  在家人生活在社會上肯定需要一些資糧,不僅是你們,我也一樣,如果沒有一點資糧確實很難生活下去。但作為一個學佛的人,追求的是真正的解脫,吃、穿夠用就可以了。

 

  真正追求解脫的人不用過分擔心世間福報,佛陀教授的八萬四千法門,無一不是在幫助我們積累福德和智慧二種資糧。只要以利益眾生的發心修持佛法、積資淨障,就像點火的同時煙自然會生起一樣,在圓滿解脫與成就資糧的同時,今生的安樂會自然獲得。修行是為解脫不為求福報,但福報自然伴生。

 

  世間的榮華富貴其實並不難求,也不需要很大的福報。但是,縱然洪福齊天,也逃不出生老病死;滿目繁華,愛恨情仇,轉眼就煙消雲散。若能勘破這個,生起出離心、菩提心,才是真正具大福報。

 

  世間的人為了維持生計,吃盡苦頭,而這樣飽受痛苦的一生,到頭來卻沒有什麼意義,今生鮮有快樂可言,來世也不能保證幸福。既然如此,不如立刻出離這一切煩惱。修行就算苦,也不會比世俗生活中的苦更多,回報卻遠遠勝過庸庸碌碌一生的回報。

 

  在家身份的,尤其不能忘記自己是修行人,雖然也朝九晚五為生活打拼,但終究與一般人不同。別人想的是如何出人頭地,你想的是如何儘早結束這頭出頭沒的輪回;別人可以隨心所欲、隨波逐流,而你,懈怠放逸了要心生慚愧。

 

  放下

 

  傳統上,我們把出離心解釋為厭離輪回痛苦、追求解脫安樂的心。痛苦由執著而來,所以我們實際要遠離的是執著,對自己和對周遭事物的執著。

 

  有些人借助佛教修行來治療感情的創傷、豐富靈修的體驗、見光見影與宇宙融合等等。我不知道佛法能在多大程度上幫你挽回你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心,或者幫你順利地從一段感情過渡到另一段感情。我想效果不會很大,因為佛法教的是怎樣減少執著,這恰恰是你最不能接受的,你最多只能做到不跟這個人繼續糾纏,但你做不到不再糾纏。很遺憾,許多人註定要在學佛的過程中體會失望的滋味。

 

  面對生活的瑣碎和挫折,有時難免會厭煩得想一走了之。可厭煩歸厭煩,真狠下心來跟過去、現在做了斷的不多。

 

  功名利祿、是非功過,或是感情,生活裡有太多的東西,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放開。要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習氣若是那樣容易改變,這世上的人恐怕早就解脫了。大概很多人都會同意:修出離心是最讓他們感到挫敗的經歷,有時甚至比修慈悲更讓人為難。

 

  從抓取轉向捨棄,仿佛是個重大選擇,而實際上我們別無選擇。不管願不願意,我們一生都在失去。青春、歡笑、淚水、成功、失敗、愛、恨、乃至整個世界,都會離我們而去。

 

  看看現在的自己,仍然活著,仍然能夠感受喜悅和美好,儘管幾十年的人生已經遺失,許多自認為舍不掉的東西也都捨棄。我們深深執著的人、事、一切狀態,沒有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突然間發現,其實自己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好失去的。

 

  如果你表面放下了,但心裡還有很大的不平,處處想顯出自己的高明,那麼你的厭世不過是另一種競爭手段,與解脫無關。

 

  不要把厭煩當作出離心。有的弟子心裡煩躁,跟我說要“閉關”,我不便反對,雖然心裡的煩惱不可能被一扇門關在外面,但關起門來修修法也好,也許由此為緣起,心能慢慢安靜下來漸次走上修法的正軌。

 

  別老琢磨自己是悲觀主義還是樂觀主義,這不重要。我們喜歡貼標籤,積極、消極、樂觀、悲觀,其實佛陀並沒有教我們應該樂觀還是悲觀,他只是說要放下執著。放下了執著不等於變得消極、悲觀,相反,正是因為放不下,對某些人、某些事、自己的某種經歷太執著,才會悲觀厭世。

 

  與世無爭不是做做樣子,是心裡真覺得這世間的五光十色沒什麼好。

 

  這世界上恐怕找不到一個徹頭徹尾快樂的人,輪回裡任何一種生命形態都不能免於痛苦,所以才要出離。

 

  捨棄今生的真正含義是捨棄得、失、毀、譽、稱、譏、苦、樂這世間八法。不希求安逸富足、被讚美、被關注,不懼怕磨難挫折、被詆毀、被忽視。寵辱不驚,安貧樂道。自古以來談個人修養必定提到這些,只不過佛教的修行人百般磨礪不是單純為了追求人格的完善,也不為流芳百世,而是認識到得、失、毀、譽、稱、譏、苦、樂原本無實質可言,執著於此不僅沒有意義,而且妨礙對實相的認知。

 

  遠離世間八法是真出世,否則把頭剃了,苦行也好,閉關也好,東奔西跑做出各種讓人稱奇的事也好,都是在世間法裡打轉,都是為了增飾今生。阿底峽尊者曾說:縱然具備智慧超群、戒律清淨、講經說法、觀修境界等等功德,如果沒有捨棄世間八法,一切所為也只能成為現世的生計。

 

  大圓滿龍欽寧提傳承上師玉科夏紮仁波切晚年住在色達附近,法王如意寶那時十幾歲,還沒有去石渠求學。一天,他去拜訪夏紮仁波切,進門後看見仁波切的屋子大而舒適,裡面擺滿了三寶所依和書籍,不禁問道:“您不是夏紮瓦(舍世行者)嗎?怎麼還有這麼多財物?”素以嚴肅著稱的夏紮仁波切聽到這個孩子大膽而直接的問題,笑了起來,說:“不愧是嘉貢宗族的後代,什麼都不怕呀!孩子,‘夏紮瓦’的意思是指某人已經斷除了對財富或世間的貪著,而不是指表面貧窮、內心卻渴望財富的人。

 

  什麼都可以是執著。這就使出離成為一件不得不心無旁騖、精進不懈去做的事,因為事事處處、時時刻刻都是陷阱。

 

  心裡放下才是真放下。出離就是這樣。不看表像,只看內心。

 

  死亡

 

  鮮花確實很美,但用不了多久,就會凋謝。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今天還是青春年少,但用不了多久,無常就會不期而至。

 

  也許是因為我身份的原因,周圍認識我的人當有親戚朋友遇到不幸、災難之類的事,總會告訴我,希望我能給他們一些安慰和幫助,所以幾乎每一天,我都會聽到一些壞消息。這給我很好的機會,讓我熟悉人間的苦難、世事的無常,也讓我迫切感受到修行的重要。

 

  有位弟子的鄰居是一名身價很高的大企業家,平時身體看上去頗為健康。在一個項目的慶功宴上,他只喝了兩小杯就突然死在了酒席上。他本來還計畫著開發下一個更大的項目。下一個專案沒看到,自己卻已經離開了人世。而且他剛去世,家裡人就為爭奪遺產打得不可開交。一個人如果用所有精力去追求世間的財富,最終的結局可能都是這樣。

 

  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生命非常脆弱,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殺死你,而你又沒有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可能在任何時間、因任何原因而死亡。一定要把無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對抗“自我”的謊言。

 

  無常是不看年齡的,就象漢族人常說的那句俗話,黃泉路上無老幼。往往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刻,死亡突然降臨,說走就走,沒有半點通融,再多的牽掛也得放下。

 

  曾經有一個女孩子來見我,當時她只有十七歲,在國外留學。她說一位同學的父親在國際上很有名望,家中也很富裕,衣食住用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不久前這位同學的父親檢查出患有白血病,他們全家都非常痛苦,尤其是患者本人,終日生活在死亡的陰影裡,極度恐懼。此時此刻,他一生所積累的金錢、地位絲毫沒能減輕他的痛苦,反而因為執著,更加深了痛苦。這個十七歲的女孩對此深有感觸,她對我說:“一個人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財富和地位帶不來絲毫利益,所以我不會拼盡全力去追求金錢、地位,畢業後我想回國過簡單的生活,努力地修學佛法,尋求真正的解脫。”這個女孩子家庭條件也非常好,成長一帆風順,但她在這個年齡就能對人生有這樣的感悟讓我十分吃驚。閱歷比她多很多的成年人,更應該知道如何取捨。

 

  一個人如果沒有學習佛法,不管多麼富有,怎樣聲名顯赫,在生死關頭,都是痛苦無助的。

 

  由於佛陀的無量悲心與深廣智慧,使得佛陀傳承下來的教法對所有的眾生都會有極大的説明,特別是在面對生死的時候。在生死關頭,用畢生精力換來的富貴,遠不如一句觀音菩薩心咒更有加持。

 

  我認識的許多老年居士,因為年輕時精進修持佛法,到了暮年身心自在,快樂充實。一個人如果真正將佛法作為一生的信仰,一定能得到上師三寶不可思議的加持,面對死亡時會非常從容。

 

  眾生因因緣和業力得到的這個人身本來就是脆弱、無常的,在生死關頭也是最能考驗一個人修行的時候。臨終時,平時所修學的菩提心、慈悲心一定不要忘記。另外,世間的一切全部要真正地放下,如果有一點執著,都會對往生產生很大的障礙。

 

  我在福建有位弟子,皈依後的幾年裡一直都很精進地修法,後來查出癌症晚期。面對快要結束的生命,她一點沒有慌亂,把一切安排妥當,平時供養的佛像也都結緣給了道友。她擔心自己在彌留之際會神志不清,對往生產生障礙,所以決定不打止痛針,並囑咐家人在最後時刻不要讓自己最執著的外孫出現在病床前。家人雖然不信佛,但還是尊重她的意願。這位居士臨終時,她的女兒給我打來電話,說母親很快不行了。我讓她女兒把電話放到母親耳邊,通過電話為她念誦了頗瓦法和佛菩薩的名號。大約三十分鐘後,家人看見她雙手合十,表情安祥,順利往生。家人因此對佛法生起了強大的信心,後來都皈依了三寶。

 

  以前請我去超度的人家,答應三年不殺生我才去,現在不一定了,有時臨終前請我去修法我也會去,因為親眼見到快要死的人,很容易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他們常常抓住我的衣服,說不想下地獄,不想死。看著他們,我想所有的人包括我自己最後都要走,到這個時候,情感、物質,都沒有用,什麼都幫不上。

 

  欲望多不一定是積極樂觀。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很多出家人以世間標準而言,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一般人身處其境大概要愁死了,但是他們每天都很快樂,年輕人朝氣蓬勃,老年人安詳喜樂,勤奮地聞思修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每過一天,就向解脫邁進一步。他們說:今生是如此幸福,能依止具德上師聽聞殊勝妙法,依教奉行;來世也不用擔心,因為自己戒律清淨,每天都在精進地積資懺障。如果你去過學院,看過那裡出家人燦爛的笑容,你會知道他們說的是真心話。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在物質上比這些出家人富裕不知多少倍,而他們自在快樂,對未來充滿信心;自己卻總是焦慮不安,擁有得再多也覺得未來沒有保障。為什麼呢?

 

  明天和死亡, 不知道哪個會更先到來。夜深人靜的時候,躺在床上仔細想想,如果現在死了會去什麼地方?你們可能會想到自己這一生到目前還沒做過什麼功德。

 

  尋遍整個南瞻部洲,能夠讓我們今生得到安樂、脫離苦海的只有佛法。能在這一世得遇佛法,一定要好好修持。我們現在的這個人身也是前世積累了很多功德才得到的。要善用它,努力修法,向著光明的方向努力。

 

  短短幾十年,我們要承受大大小小無數的變故,一次一次痛苦地面對親友的離世,最後是自己離開。

 

  只有修行成就很高的人才能生死自如,在死亡來臨時自主地決定何去何從。一般人在感受到死亡的劇痛時,都不免驚慌失措,全然忘記平日的修行,喪失對中陰境相的判斷力而誤入歧途,失去解脫的寶貴機會。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在一旁安慰、提醒、引導亡者克服死後的驚恐,鎮定下來,清晰無誤體認自性之明光,或者辨認其後出現的諸佛菩薩清淨刹土之顯現,那麼亡者即可獲得解脫。

 

  面對死亡,順利地走過死後中陰的陷阱,是藏族人生命中的大事。闔家團圓從來不是我們心目中幸福的體現。我們最大的幸福是解脫,只要一家人都走在通向解脫的路上就滿足了。

 

  你如果真心對誰好,就讓他學佛,發願一起往生淨土。

 

  對佛教徒來說,幫助親人獲得解脫就是對他們最有力、最有意義的關懷。全家都學佛,才是真正的安樂家庭。

 

  暇滿人身

 

  因緣具足才能入佛門、求解脫。一些人從世俗的角度來說,也許聰明能幹,然而,如果這種聰明和能力只是用來謀求衣食,甚至用來造惡,那麼長劫累世積累福報得來的這個人身,不但毫無意義地空耗了,而且成為投生惡趣的因緣。

 

  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六十多億人口,信佛的差不多也就只有幾個億,真正能精進修行的就更少了。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一億個人裡也看不到一個手拿念珠的人。

 

  我們真的不知道暇滿人身——這個可以用來修行正法、尋求解脫的人身有多麼殊勝。我們需要更仔細地去觀察自己以及周圍的人的生活,結合實際去體會在這個世界上要具備得人身、業際不顛倒、聞佛法、生正信等等條件何其困難。

 

  靠殺生、欺騙、偷盜、邪淫等方式謀生的人不在少數,所謂業際顛倒就是這樣。他們需要造很大的惡業,才能換來少許的衣食受用。

 

  天道眾生雖然受用具足、無衰無病、無憂無慮,福報比人大得多,卻少有解脫的緣分。因為他們生活得太安逸,不知痛苦、匱乏是什麼,又對安樂富足習以為常,很難生起求解脫的心。天人只有在漫長的生命即將結束時才突然警醒,原來痛苦下墮時時刻刻都在逼近,而這時再想做點什麼逃離痛苦,已經來不及了。

 

  人道眾生無可避免地要在短暫的一生中經歷憂患變遷,本能地會對痛苦生起畏懼、躲避之心,希求安樂。如果有機會得到正確的引導,會進一步認識到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富貴、健康長壽等幸福也是無常的,終不離痛苦。輪回中痛苦普遍存在,要想徹底地離苦得樂,只有解脫輪回。

 

  雖說地球上人口的數量已經超過七十億,但比起三惡道眾生的數量來,人又是那麼少。地獄與惡鬼道裡眾生的數量數也數不清,旁生道少一點,可是與人道相差也是幾百萬倍不止,光一個山谷裡的生命都比全球的人口多很多。

 

  地獄、惡鬼、旁生這三惡道裡痛苦比較輕的是旁生道,但旁生道的眾生就算是獅子、老虎,也隨時有生命危險,總是處於恐懼之中,為了填飽肚子都得去殺害別的生命。

 

  馬、牛、羊和人類活動比較近。牛在青壯年的時候一直拉重物,老了就被殺死吃掉; 母牛一直在擠奶。這些動物今世痛苦,來世也不會好的,越來越苦。

 

  有的動物長得很可愛,聰明乖巧,被人類養起來作寵物,主人對寵物也是百般疼愛,貓有貓糧,狗有狗糧,還打扮起來參加比賽。可是,再名貴的寵物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也會有貪心、嗔心而導致內心痛苦,而且,動物的天性都是喜歡自由的,被關在再舒適的房子裡,也象坐監獄一樣。最重要的是,叫它們念一句佛號它們也念不來,完全不可能通過修行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苦樂參半,有足夠的痛苦讓我們生起對解脫的嚮往,又不至於太過痛苦而無力無暇朝解脫的方向努力。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幸福的、悲慘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種種經歷,無一不在啟發我們覺悟。

 

  得到了這個人身,想獲得解脫的話, 是有條件的。條件具足時,要抓緊時間修行,不要一拖再拖。“人身一失,萬劫難複”,不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裡精進修行,謹慎取捨因果,斷除惡業,將來再想得到人身非常困難。

 

  紮西持林附近有位老人常常殺生,後來他病得很重,請達森堪布過去。老人哭得很厲害,說:“希阿榮博上師說不要殺生、不要造業,現在才明白這些話是對我們說的。你們說過要好好發願,我沒有做到;你們讓我修法我也沒好好修。如果你能幫助延長壽命,哪怕只有一年,我發願一年裡一點時間也不浪費,好好修法。”達森堪布回來後一直感歎這個老人很可憐。

 

  如果不趁著自己身心自由的時候好好修行,死亡降臨時會非常痛苦,那時候再怎麼後悔也來不及了。如果現在就開始努力精進,那麼越接近死亡,身心會越自在。

 

  既然得到了如珍寶般的人身,就絕不能讓這個人身在無意義的瑣事中空耗。抓緊時間精進修法,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停止,這是我對大家的一點希望。而且如果我們能利用有限的生命利益眾生,那麼我們所獲得的這個人身可以說是非常有意義。

 

  因為暇滿難得,所以要善用此生多多行善;因為人生無常,所以行善要趁早;因為因果不虛、輪回過患,所以一定要行持能帶來解脫的善法。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