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01/29 10:01:34
|
尊貴薩迦崔津法王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四句偈教授
開始練習靜坐觀想之初,需選一不受外界干擾處,並避免受內在妄想干擾。然後兩腿交叉盤坐,並唸誦皈依及發菩提心祈禱文。之後,思惟〈遠離四種執著〉的第一句偈「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第一句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與錯誤的佛法修持,此句的內涵在小乘、大乘和密乘傳統中大體上是相同的。純正的佛法修持是不執著此生,若還執著此生,便非修習正法而是在修世間法,如此的修行法如同海市蜃樓般,看起來似水,但不能解渴;這種看起來像佛法的世間法,是無法幫我們解脫輪迴的痛苦。
如果佛法修持是為此生利益,那不論持戒、聞法、思惟或禪修,都不會在此生得到證悟成果。如果佛法修持是為得名聲、信徒及財富,那將會種下輪迴三惡道的因,而不是解脫成佛的種子,這都不是正確的佛法修行。
印度瓦薩昆尼大師(Great Indian Master Vasubandhu)曾經說過,「持戒是聞、思、修的基礎」。在正法修持上,一定要依奉清淨戒律而行,徹底的放下世間的執著,不能執著此生,因為此生是暫時的、短暫的、無實的;很少有人能活過百歲,它並不值得我們去執著。
學習彿法的目的,有很多不同層次,至少要超越此生,而為下一世。「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這句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與錯誤的佛法修持。間接指出具備十八種暇滿人身的難得,由於世間的無常,我們不能再拖延,必需精進努力學習佛法。
不只人類有佛性,所有眾生都有佛性,且眾生的佛性不會被無明所染污;只要用正確修行法,所有眾生都有機會成佛。唯在六道眾生中,人算是最有機會成佛者,尤其具備暇滿的人身要修成佛就更為容易了,因此具十八暇滿的人身是非常難得可貴的。如同印度寂天大師《入菩薩行論》所云:
「具備十八種暇滿是非常難得的,既已得到,一定要為眾生利益而努力。如果不能利益眾生,不知何時再獲此暇滿。」
我們可從原因、數目、譬喻及性質之觀點來思惟暇滿人身的難得。
先從「原因」觀點來看,欲得暇滿人身,必需修行善業;尤其必需放棄所有惡業,嚴守戒律。但我們放眼觀看輪迴眾生,絕大部份都沒行善業,甚至都在行惡業,或只在行表面上看似善業的惡業。
我們可以小心的檢查自己從早到晚的心念,有多少惡念生起?有多少善念生起?如果能夠小心誠實的觀察,大部份人會發現惡念惡行遠多於善念善行;所以我們平時只用很少時間積聚功德善業,而功德善業才是得到十八暇滿人身的主因。因很少積聚功德善業,故寶貴人身是非常難得的。
其次,我們以「數目」觀點來了解寶貴人身的難得,雖然世間上有許多人類,但與其他眾生比較起來,人類還是非常的少數。雖然我們說人口膨脹,但每一國家的人口數還是可以計算的。然而即使在自家一處非常小的地方,都無法估算清楚有多少昆虫。可見人的數量只占所有眾生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不是每個人身都能具足十八暇滿,因此具備十八暇滿人身是難得的。
我們再以「譬喻」觀點來解釋寶貴人身的難得,佛法經典舉了許多譬喻作說明,其中一個譬喻為:將下一世投生比喻為往牆上投擲穀粒或豆子,當穀粒或豆子撞到牆壁後,幾乎所有的都會掉到地上,此猶如來世出生於三惡道的機率。而得到十八種暇滿人身的機率,就如同穀粒或豆子撞到牆壁後黏在牆上的機率一樣。
接下來再以「性質」的觀點來解釋寶貴人身的難得。具備十八暇滿人身是指遠離八種無暇與得到十種圓滿。
遠離八種無暇是指遠離八種不好狀態,其中四種是在非人道狀態,另四種是在人道中。四種非人道狀態是:出生於地嶽道、餓鬼道、畜牲道及長壽天。
出生於地嶽道,因受到非常大痛苦,而無法聽聞及學習佛法;餓鬼道則是忍受極大飢渴的痛苦;畜牲道是愚笨無知而無法理解佛法。至於長壽天是居於色界天中,除生與死外所有時間都停在一種極高的世間定中,在那種禪定狀態下無機會修行佛法。以上四種無暇是出生於非人道中。
在人道中也有四種無暇,一是生為野蠻人,他們連聽到「佛法」兩字的機會都沒有。二是生為不正見者,他們可能聽過佛法,但不相信佛法主要概念,如業果輪迴等。三是生在無佛之世,無佛法可學,亦即「暗劫」,若有佛之世則為「明劫」,暗劫時期遠多於明劫時期。四是生為智障或身體殘缺者,此種人即使能聽到佛法,也無法領悟了解佛法。以上是發生在人道中的四種無暇。
暇滿人生還必需包括十種圓滿,其中五種是由自己擁有的,另五種則來自他人。五種自圓滿為:一是生為人,二是生在中央地域,三是六根健全,四是沒有造過五無間罪,五是對佛法有真誠信心。
第一自圓滿為得到人身,第二自圓滿為生在中央地域,一指地理位置的中央,如印度等,特別是菩提迦耶,那是所有過去、現在及未來佛成道之處;另指對佛法尊敬之處,如僧尼及男女在家修行眾的四種佛弟子居住之處。第三種自圓滿是六根健全,如此乃能對佛法聞、思、修。第四種自圓滿是沒造過五無間罪,一般的宗教修行,是很難淨除五無間罪的。第五種自圓滿是對佛法有真誠信心,尤其在「持守戒律」上有完全的信心,這是佛法的根本。以上是五種自圓滿。
五種他圓滿為:一是有佛出世,二是有佛說法,三是有佛法住世,四是有依法修行者,五是有慈心施主供養支持。
第一種他圓滿是有佛出世,前曾言暗劫遠多於明劫,明劫初期人壽增長,佛也未出世;佛是在明劫末期,當人壽命漸減之後才出世;故知有佛出世非常難得的。
第二種他圓滿是有佛說法,佛只對具有根器及能了解深奧佛法的弟子轉法輪。
第三種他圓滿是佛法住世,以前已有許多佛示現於世,但經長時間後,他們的教法都已不在,而且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有下一位佛顯現於世;因此能遇上佛法住世非常難得。
第四種他圓滿是有人依佛法修持。
第五種他圓滿是有慷慨施主以清淨心及正業來供養支持佛法。以上是十種圓滿的概略;其中五種來自自己,另五種則來自他人。
以上是從性質的觀點來說明十八暇滿的難得,要具備任一暇滿都非易事,何況要同時具足遠離八種無暇及具足十種圓滿,故知暇滿人身是非常殊勝難得的,而且也非常可貴,這比「滿願寶」還要珍貴。雖然滿願寶可以滿足物資上的需求,但無法用它取得更高的轉世、自我解脫及圓滿得道。但若我們能善用現在的人身,就有機會得到更高的轉世及達到自我解脫,甚至有機會成佛。
由上可知暇滿人身的難得可貴,既然暇滿人身如此珍貴難得,我們必需非常精進的修習神聖佛法,不要虛度生命。
你可以回想〈遠離四種執著〉第一句偈是:
「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
它直接解釋什麼是正確和錯誤的佛法修持,也間接指出暇滿人身的難得,告訴我們應當精進修持而不能再拖延。
這一偈另一方面在告訴我們,無常與死亡的真實存在,我們若能多加思惟,便會了解為什麼不能對修習佛法再拖延,世間的一切都由因緣和合而生,它是無常而不實在的,尤其是人的生命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必須對死亡再加慎思。
首先思惟死亡的確定性,所有宇宙上的眾生都百分之百確定會死的,沒有人會懷疑有任何眾生不曾死或不會死。就算神聖的佛及菩薩,雖然在究竟上是超越生與死,但仍須在眾人眼中示現入大涅槃。凡人的出生是由業及煩惱來推動的,既有生就一定會死。就如同聖哲所言:「所有由組合而成的事物都會分解,累積的最終就是耗盡,聚會的最終就是分離,升上高處最終就是下降,誕生的最終就是死亡。」
第二要思惟死亡時間的不確定性,無人能確定自己能活多久及何時死亡。試看我們周圍的人,有許多眾生是尚未出生就死在母胎裏,有些眾生是死在出生中,有些眾生是死在嬰兒期。沒有人能確實知道自己何時會死亡,雖然我們知道有很多種外在及內在因素,會讓壽命減短,且只有非常少的情況才能將壽命延長。就算以飲食和藥物來幫助延長壽命,但那也可能是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是所有年輕、健康、有權、有錢、及舒適過生活的人就能保證長壽。有時健康的人反而比久病的人早死、年輕人比年長者早死、富翁比一無所有的人早死等等,無人能保証一定能有多長的壽命。
第三要思惟只有修持佛法才能在死亡來臨時幫助我們,所有世間財富、權力、名望和學識都無法用來避免死亡,只有神聖的佛法是我們在死亡路上唯一的仰賴。因此我們必需趁現在年輕健康和還活著的時侯,精進修習佛法。我們現在及時地在漫長佛法修行路上精進不已,就算此生未能證得究竟果位,最少會有信心在下一世獲得較高的轉世,上根器修行人在臨終時會充滿信心,就如同將回到自己家一樣;中等根器修行人在臨終時不會有任何猶豫恐懼;下等根器的修行人在臨終時不會後悔沒有機會修行佛法。當我們思惟死亡的確定性和死亡時間的不確定時,我們就絕不能再有所拖延,必需立即開始修持佛法。
以上結束我們今天〈遠離四種執著〉的第一句偈的教授,「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