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21:58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因中有果,因中無果”怎麼理解?

“因中有果,因中無果”怎麼理解?這個問題比較深。我們當時講的時候,沒有很多發揮。因為這是講中觀時要詳細講的。在現在講,可能理解的人不會太多。那麼既然有人問了,我們也就是把它大概地介紹一下。

“因中有果”,這是哲學界裡邊的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就是本體論的問題。那麼我們先說“因中有果”。

這一般在印度的外道說起來,“數論派”是一個標準的這麼一個派別,他們說:“果跟因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因裡邊沒有果,它(果)生下來的東西就跟它(因)不相干了,不會是那麼地像——有這樣同樣的作用、體性。所以他們認為,在果這個法,在因裡邊它本來含得有了。它的體是一個,因為它當時還沒有明顯地顯露它的果的樣子來。

他們舉這麼一個例,種子跟芽是一個體,就是種子裡面有“芽”這個果在裡邊。但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種子,看不到芽?

他們的解釋就是說:小孩子養下來是一個娃娃,他是跟中年、壯年、老年的不一樣,長大了就高高大大的,老了還頭髮、鬍鬚都白了,牙齒掉了,樣子完全不一樣。但是就是一個人,體是一個。那麼他這個不同的原因呢?時間的問題。他在養下的嬰孩的時期,就是嬰孩的樣子;那麼他是少年的,壯年的,乃至老年的,時間遷移了,他的樣子改了。

那麼種和芽也一樣,它在種的時候,因為時間沒有到,它就現那個樣子,到了生芽的時候,它的時間已經過了一陣子,就變成芽了,再過一陣,就長高了。他們是這麼解釋的,所以說因中有果。

這個“數論派”裡邊他們的主張,宇宙的本體就是一個自性,這個自性能生出萬物。這個自性裡邊就包含著一切東西都有。只要你現出來之後,包羅萬象,全部有。這是“因中有果”的一個說法。

這個裡邊當然有矛盾。後來有的人修改了一下。他說:“因中有果”不但是時間的問題,還有相的問題。就是說在因的時候,那個果的相不明顯,還隱在裡面。那麼到了果的時候,它的相就顯露出來了。反正,他們要完成他們的學說,就做了各式各樣的解釋。

這個在中觀裡邊,《入中論》裡邊也有,他們屬於哪一類的?“因中有果”論就是說,屬於“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裡邊的自生派。他們認為一切法自己能夠生的,總有一個體性自己生它的果,果就是因,一個東西,那麼屬於自生,那麼當然我們佛教要破它。

龍樹菩薩就是有這個頌:“因果是一者,是事總不然。若因果是一,生與所生一”。他說因果假使是一個的話,就是是同樣的,因中有果的話,這個事情絕對不會這麼樣子的。不對的。為什麼?假如因果是一樣,那麼生即所生,能生的跟所生的,一個因一個果那是一個,父親該是孩子。那就是很顯然,這個是錯誤的。這個是將來我們在學中觀的時候,廣開辯論,我們現在,暫時知道一下怎麼回事。

另外一種,“因中無果”這一方面,因為他們看到“因中有果”有毛病,他們的主張就是“因中無果”。因裡邊沒有果的體性在裡邊的,果是另外一回事情,因是另外一個事情,各是各的事情,各是各的體性,各各不同。那麼是另外一種。

在印度的一個代表性的就是“勝論師”。前面是數論師,這是“勝論師”。“勝論師”是代表性的“因中無果”論者。他們認為因果的體性,各是各差別的,毫不相干。

這個裡邊有很多矛盾,人家要批駁。他們就是說,這個因跟果雖然各是各不同體性,但這個因能生的果,決定有兩個條件:一個從一個相續等流下來,一個是它有能生的力量。石頭不能生芽,因為它不能生,跟那個芽也不是一個相續。我們說種子跟芽是一個相續,等流下去的。石頭跟芽兩個是截然兩回事。所以說石頭不能生芽。那麼,麥的種能不能生稻芽?也不行。麥的種子固然具有一個條件,能生條件是有了,但是一個相續的條件沒有。麥跟稻芽不是一個相續,也不能生稻芽。以這樣子來完成他們的理論。

我們佛教當然也認為這個是不對的,也有我們的批判。這個在《入中論》、《中觀》裡面講得很多很多,這是我們在中觀中要學的內容。現在我們大概介紹一下,到此為止。

(節選《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二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