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19:15
釋迦牟尼佛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釋迦佛的教理學說 緣起論、業力說、中道觀

緣起論

釋迦牟尼佛,他對這些思想怎麼看法呢?認為都是不正確的。那麼他自己有他的——我們的佛教有我們的理論。什麼?緣起!最至高無上的,緣起!佛教裡邊,我們說緣起論,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個好像哪個都懂,其實緣起論很難懂。

宗喀巴大師,他學佛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悟到緣起,作了個《緣起贊》,那真是悟到緣起。佛教的緣起不是那麼我們看看,“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那就是緣起,你看看恐怕什麼人給他講講都會懂。實際上不是那麼膚淺,固然這個話沒有說錯,但是你的理解、見識太淺了。

緣起,我們說上次來了個溫嶺的,他也是上來講了很多,說他學了很多,叫緣起。最後我們談到一些問題,我們說現在的一些哲學都是唯物的、唯心的,我們佛教是沒有唯什麼的一個,一切法都是緣起。他說:“緣起還有這個意思,這個我好像以前還沒有注意到。”我們說這個東西本來是緣起論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什麼哲學也好,科學也好,總要追到世界一個頭。佛教就是追不到這個頭,都是因緣。你這個,這個也是其他的因,以各式各樣的因緣兜攏來的,那個也是各式各樣的因緣。

我這裡講個公案。佛在世的時候,一個外道,他就問佛:“你們那麼多苦是哪裡來的?”佛就跟他說十二緣起:“老死由生來,生由愛取有來,愛取有由識來,識最後是由行來,行是從無明來。”他最後還問一個:“無明哪裡來的?”佛說:“你的意思我知道了。”——什麼意思?——“你們外道的思想,總脫不開一個根本的東西,總要追出一個根來。佛教就是追不出根來,一切都是緣起。你問到這個,這個本身也是緣起。你再去追到那個,那個還是緣起,還不是最後的根。”

你說把世界哲學中裡邊再創立一個“唯”什麼東西,這個東西產生一切萬物的,佛教是沒有的。所以,在文革的時候,把佛教打成是唯心主義了,什麼東西,那是大大的冤枉。那時候是最反對唯心主義,“唯心主義的佛教嘛,當然佛教是該打倒的。”但是我們很冤枉——佛教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什麼的?緣起的,什麼也不唯,有一個唯,就是有一個最後的,原始的一個基元的東西在那兒,佛教是沒有的。佛教和外道的差別也在這裡。

婆羅門教義很深,他們也講得很高,他們解脫方式,很多跟佛教相似。而他們最後有一個“我”,最後有一個“梵”,這是他們的基元的東西,佛教就沒有。所以這個我們的緣起論是最高的。

佛經裡,《阿含經》說過:“你知道了緣起就知道了法,知道了法,那你就見到佛了。”就是說你緣起論知道,就等於看到佛一樣,那個就是法身。所以說這個是最高,我們佛教裡邊,我們講來講去,佛教,都是圍繞這個緣起在講。這個緣起越講越深,最後講到中觀,那麼就是徹底地把緣起講透了。但是講透了是不是證到了,也是個大問題。

但是我們要證這個東西,先要知道這個東西。這個,《廣論》裡邊講得很清楚。如果我們對空性緣起是理解得很膚淺的,那麼你即使禪定很深,將來證到的你這個真理也是膚淺的。如果你對緣起性空講的是偏的,那麼你將來定中證到的也是個偏的。如果你講的緣起是錯的,證到的也是個錯的。所以這個理解很重要。所以黃教也好,當然也不是屬於黃教,真正佛的教下來說,一定要把教搞清楚,然後能證道。如果你教不清楚,糊裡糊塗,將來證的也是個糊裡糊塗。所以這個在《廣論·止觀章》裡邊再三地強調這一點。

而很可惜,我們現在的佛教徒,很多都是想懶漢主義。就是“我眼睛閉起來,頭豎起來,這樣子,不思善不思惡,什麼都不想。將來一旦開了悟之後,三藏十二部我就通了,那多便宜。你們拼命學學學,這部論、那部論,還要背,還要什麼,我只要是一開悟,都在我心裡了。”這個好像很便宜,而且從內心發出來的,很好,很高超。但實際上,我們《菩提道次第》學過就知道,不可能的。

那麼,“認為諸法是互相依賴、互為條件的”,一切法沒有一個根本的、自己能夠站得住、獨立、不靠人家的東西,沒有的,都是互相依賴、互相為條件。有了他(此),才有他(彼),以他為條件。“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前面兩種印度的思潮都講了一邊去了,都是瞎子摸象。摸了尾巴的說是一根繩子,摸了牙齒的說是一根骨頭。你說錯不錯?他們一點點對,但是擴大到全部的話,全部錯完。所以說他們的認為,他們是都搞錯了。

“既不是一因生多果,也不是多因生一果,而是互為因果。”互相做因果。“這個理論打破了婆羅門的第一因論”——以梵、神我為第一個因素,產生一切的——這個給打破了。它本身就是無神論的因素,這我們不管了。因為我們寫的時候,就是因為很多人把佛教看成有神論,所以說強調一下。那麼這裡我們——對外可以強調這一點,我們內部根本就不會去產生——“佛教是有神論”,這些話自己不會自己說的。

業力說

“然而佛陀並不簡單地走向另一極端——無因論”。既然一因生諸果也不對,多因生一果也不對,這是不是撥無因果?也不是。有的人認為這個不對就是那個,那個不對就是這個,這是世間上的邏輯,佛卻不是像世間那麼簡單化,“他的主張是業力說”。業力說,這個我們佛教徒一般都很清楚。

“說人們的命運,決定于自己相續流轉的身口意三業。”我們的命好、命壞,將來受的果報是苦、是樂,都是靠自己相續(身心)。我們身心流轉的時候,造的身口意三個業,造的善業,就受樂報;造的惡業,就受苦報。這是決定在自己身上的,並不是定命論,也不是哪個控制你。

“惑業果三循環往復,否定了‘梵’的神權”,把婆羅門的至高無上梵的神權否定了。就是自己造業、感果、受報,這三個東西。“把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從神造歸結為人為”。這是迷信,神造的是一個世界的,我們把它歸結到這是人的業所決定的,所以也說“反對祭祀”。

依靠祭祀,就是拍馬屁。你把佛面前儘量供養,啥東西供養,就是說——佛保佑我將來生天,受快樂。有錢的人當然可以出得很多,那些奴隸就沒有份了——沒有錢就不能祭祀,也不能參加祭祀。所以這些學說都是不平等的。佛教裡邊就是反對這一套,這樣子,單靠祭祀你說能解決命運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的。又,苦樂是由業報來的,也“反對種姓階級,主張四姓平等”,這是佛教的特色。在二千幾百年以前,提倡這樣子的學說,一般是不可想像。

那麼他“這個學說是緣起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道觀

什麼是中道?

在《四十二章經》裡說,“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

啊,太緊了,太緊張了,念不下去,想退了,那麼佛就問他說:“你在家做什麼職業的?”他說是彈琴的,佛就說,“好了,你彈琴你個弦繃得太緊,這個調子能不能彈出來?”他說:“繃太緊要斷掉。”“那麼太松呢?”“太松也不行,彈不出調來了。”“那麼怎樣子彈得好呢?”“不松不緊。”“對了,你修行,也要不松不緊就好了。你這個念經太緊了,太緊張了,就是過分精進了,會退;那麼太鬆懈了,進不了道,所以說要不松不緊,這是中道。”

另外一個,也是《四十二章經》的,他就是說“沙門學道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你要學道的話,心要調,調到不苦不樂,這樣子才能入道。

另外一個,《過去現在因果經》他說“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

他說你形、身體,太苦了,心就要擾亂,實在苦得不得了,怎麼修行?所以地獄裡不能修行,就是這個。一天到晚受苦,難受得不得了,整個的心裡頭煩得來痛苦得不得了,沒有辦法入道。

但是,“身在樂者?”,享樂太過分了,“情則樂著”,那就貪著了,你假使在世間上的五欲享受太好了,就執著在那裡,就粘在那裡,放不下了,這兩個都不能入道,“苦樂兩非道因”,所以說,這樣子,苦、樂兩個東西都不是入道的因。

打個比喻,“譬如鑽火”,假使你鑽木取火,鑽木,你正在鑽火的時候,你把水澆上去,這個火還能鑽得出來嗎?當然鑽不出來。那麼我們,“無有破暗之照”,你這樣子正在鑽的時候,澆起水,那你要把火鑽出來照明,把黑暗破掉的光明的火焰,根本不可能生出來。

同樣我們這個智慧的火,也是靠我們修行把它鑽出來。假如你修太苦或太樂,這兩個苦樂等於水一樣,你正在修道,鑽這個智慧火的時候,苦來了,樂來了,就是澆水一樣,把你澆了,這個火熄掉了,鑽不出來。所以這個比喻慧光不生,智慧的光明生不出來。

(注:《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形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譬如鑽火。澆之以水。則必無有破暗之照。鑽智慧火。亦複如是。有苦樂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滅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棄舍苦樂。行于中道。心則寂定。堪能修彼八正聖道。離於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隨順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就是說,修行不能墮一邊。過分的苦行,有的人認為他修行要快一些,太“精進”了。太精進,我們說,頭陀行好,你是那個人可以,不是那個人,你會退。這樣的人我們碰到很多。

過去五臺山我們有一位,他是在五臺山那麼冷的天氣,亮膀子,那麼還赤腳,吃一頓,倒不倒單我就不知道了,那麼他這個苦行修得很厲害,那五臺山,一個人住個小茅蓬。他這樣子,自以為功德很大,人家——當然他這樣子修苦行——也很恭敬他,他也認為自己功德很大,有點飄飄然了。最後有一次我們會供的時候,上師在念誦的時候,停下來跟大家講一些東西,他竟然提出,唱反調,跟上師兩個對辯起來了。上師,當然笑笑,也沒有去給他多說。結果這個人怎麼樣?後來在56年社會主義學習的時候,大家輪班,……,他回來說我們清涼橋該養豬,抓生產。當然不聽他,哪個養豬?後來他自己,拉蔔楞寺也去了一下,去一下之後,他們那邊武裝叛亂,把他趕出來之後,跑到四川。回四川之後,找了一個寡婦,養六個孩子,現成的,做六個孩子的爸爸去了。你說你苦行,到後來呢?不行了。所以你內心沒有一定的充實的證也好,教也好。你單是表面上的苦行,搞到後來,你自已受不住了,或者思想波動了——回去。

我們聽過《廣論》的都知道,日常法師反對初修的人吃一頓、不倒單,這些形式上的他是不大贊成的。你真正把道學好了之後,是那個層次、這個水準了,是可以精進了,那個時候要閉關了,或者住山了,那你不倒單、吃一頓,那是該做的,沒有功夫去搞旁的了。在初學就不要這麼做。很多的人,就歡喜走這條路。

我們這裡經常來的,一個居士,他穿的衣服道僧不俗的,但是他苦行卻是非常之下功夫。曾經有一次,他跟我說,他把自己用磚圍起來,住個小房間裡邊,不吃,不睡,打了七天的七,裡邊的境界是多得不得了,但是出來之後,並沒有開悟,對佛教還是搞不懂。在那個時候的一些境界對他來說沒有用,不是親證的境界,而是——你在用功,是會出一些境界。那麼這些不是真實的功夫,我們不讚歎。真正的功夫要從聞思修、戒定慧下手,這才是真的。

我們現在,把第一個——緒言講了,下邊時間還有幾分鍾,我們補充一些下面的。

今天的緒論,是釋迦佛出世之前印度的一些思想狀態,對釋迦佛的學說來一個一般的注解。那麼下邊,我們正式要開始原始佛教時期了,就是釋迦牟尼佛他降生之後,然後成道的這些情況。這裡先講這個事實——歷史的事實,然後,原始佛學的要點。

原始佛學是什麼?就是說佛出世以後,他的教化,還沒有分部派之前,這一百多年的時候,叫原始佛學時期。這個時候的佛教是佛親口說的,也沒有其他的問題,他的弟子都是一味的,那個時候叫原始佛教時期。那麼原始佛教時期的歷史事實講好之後,要講原始佛學的幾個要點,一個是緣起(十二因緣),那麼還有就是四諦。原始佛學時期一個是緣起,一個是四聖諦,一個是八正道,一個是三法印,這個就是原始佛學的特徵,而真正的核心,就是緣起。

(節選敏公上師《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一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