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6 11:03:28
|
尊貴多識仁波切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法總述2
多識仁波切
《佛法三根本要義》通俗解說
一、概述
《佛法三根本要義》是宗喀巴大師為大弟子雜谷王阿旺智華所作的一篇詩體教言。這篇教言詩,文句非常精練,正文只有14偈,56行,但內容涉及面很廣,整個概括了佛法的深廣義理。讀此教言,不同層次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教益。這篇教言是宗喀巴大師教授弟子的重要心法之一,在藏傳佛教寺院中人人都能背誦此教言。
...........
近來海內外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信仰顯密合一的藏傳佛教幾乎成了一股時代潮流,有洶湧澎湃之勢。在金錢物欲使人們的靈魂腐敗墮落,人類社會向動物社會退轉的這個時代,不甘心墮落的志士仁人,為眾生、為自己選擇聖潔光明的道路是人類前途有望的象徵,是大好喜事。但捲入這個時代潮流中的很多人得不到真法正道,因被邪法假法所困擾而正在墮人歧途。
.........
為了有志學佛的人得到一些藏傳佛教的正道真法和基礎法、核心法,現將宗喀巴大師的《佛法三根本要義》教言詩譯成漢文,向大家介紹。
..........
佛法三根本是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遵照文殊師利的密傳教言提出來的。文殊師利說:“法雖多,作為解脫之機緣而必不可少者只有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法也。”
.........
佛法廣深無邊,為什麼說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法是核心法、根本大法呢?這是因為:
1)、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了生死,脫離苦海,斬斷苦根。而三界輪回之世,本質是苦是苦根煩惱增殖蔓延之地。要想從根本上斷除苦及苦因,獲得息滅煩惱的寂靜安寧之樂,就要跳出輪回圈。如果把三界輪回之世界看作幸福樂園,戀戀不捨,並為此耕種善惡業田,不但惡行惡業的收成是苦果 ,就連善行(有漏善行)善業的果報--世間幸福快樂,也包含著苦惱和暫時性、欺騙性、相對性,而無一真正的幸福。因此徹底認清苦和苦因及業報因果必然之理,激發出世心,斬斷戀世的念頭,就成了皈依修持佛道的第一要素和根本大法。
2)、佛門有無與倫比的兩大法寶,一是大悲心,一是無二見智慧。《入中論》稱:大悲心是產生佛陀的種子,是佛心生長的雨露,是佛果成熟的營養。菩提發心就是大悲心引發的為眾生利益立志成佛的願心和利眾行為。這種無比偉大的發心是大乘*輪的軸心。宗喀巴大師說:"正發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為的本源,是福慧資糧的點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有這種菩提心,雖凡夫俗子,其思想行為也會變得高尚,獲得佛子菩薩的稱號;若無此心,雖有智慧和神通,別說成佛,就連大乘道的門口都進入不了。所以,佛法稱"皈依三寶是入佛法之門,發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法之門。滲透利眾菩提心的一切善行善念都屬於解脫和成佛的福德資糧,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缺乏菩提心的善行就像缺乏肥料的莊稼,只能獲得極少的收成。因此稱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大法。
3)、解脫和成佛的障礙是煩惱、知識二障,破除二障的唯一法寶是明見性空的無上智慧。因此稱見性智慧為無二解脫法門。束縛三界六無道眾生,使眾生變得愚昧、自私、腐敗、墮落的根源貪、嗔、癡的輕重隱顯症狀有八萬四千種,而對治的佛法也有八萬四千種,這八萬四千法歸結到一起就是三乘道法;三乘道法又分方便、智慧二門,其中智慧是主法,方便是輔助法。因此寂天在《入菩薩行》中說:"智慧是將帥,戒、舍等其他法是兵勇侍從。"佛教從根本上說是以開發智力、提高智慧為主,其他的法都是圍繞這個中心展開的。佛陀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是無上智慧和徹底覺悟的意思,與主宰一切的"上帝"和"造物主"之類毫無共同之點。諸佛的智慧化身文殊師利手持一把鋒利的寶劍,就是象徵佛法斬斷惑根的性質和功能。世間的一切奇跡,都是智慧的結晶,佛地的圓滿功德也是光明智慧美妙的閃光。懂得這個道理就不難理解把正見看作根本大法的原因了。
.........
三乘佛法的根本宗旨是“解脫”,這解脫又分根本性的和非根本性的解脫,徹底性的和非徹底性的解脫。佛法是根據善根和覺悟層次指引解脫之道的。
如鈍根下士怕受三惡趣的重苦,尋求人天的快樂(天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天國的高級生命)。這是脫離三惡趣重苦的解脫,是暫時的非根本性的解脫。生在人天界,若能改惡從善,可以上升或者繼續保持人天之樂。但由於人天之界無明煩惱未除,墮落下界的內外因很多,上升和繼續保持人天之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說這種解脫是“暫時的”。又因人天的無明苦根未除,這種所謂的“快樂”只是和苦難深重的三惡趣相對而言,並非真正的快樂。這種人天之快樂有變化無常的不穩定性和苦樂交織在一起的混雜性、對心理感覺的欺騙性,所以說不是根本的解脫。
利根中士認識到輪回本質是苦,便追求脫離苦根(煩惱)的清淨涅槃之樂(如阿羅漢果)。但這種解脫只是從煩惱障中解脫,還有知識障的無明覆蓋,所以說這種解脫也不是徹底的根本性的解脫,只是解脫途中的一個中轉站。
特利根器上士認識到只求自身解脫是無大慈大悲的自私的表現,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拯救眾生、脫苦得樂,只有把眾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的善德善行才能獲得圓滿,而德行圓滿才能產生無上佛的功德報身。佛經中說:“色法二身,生自福慧雙修。”在利樂眾生的事業中,最神聖的事業是度脫眾生。要度眾生,度脫者要有度脫眾生的大智、大德、大勇、大能。不具備這些條件,度脫眾生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不能付諸實施。要具備這些條件就要證無上智慧──菩提;要證無上智慧就要破除知識障──知識障是獲得遍知一切智慧的障礙,是一種意識深層的執實習性。因此,根除二障,證得無二涅癚才是根本的徹底的解脫。無二涅癚的“無二”是指:一無住世的無明心而徹底出世“智不住世”;二無住滅的自私性而入世度眾“悲不住滅”。這第一點與凡眾相區別,第二點與小乘羅漢相區別。
........
指引解脫的三乘佛法總地可以分為知和行兩個方面。知的方面側重理論知識教育,使有志解脫之眾生,點燃智慧明燈,驅散愚暗,明辨是非善惡,正確選擇道路。
知識包括深義、廣義兩個方面。要知深義,須知龍猛之學;要知廣義,須讀無著、世親、獅賢等般若師之論著。若不學深、廣二義開道大師綱領性的名著,唯讀佛經本文,雖大善知識,也難得要領,因為佛典經文分了義、不了義和言外意趣、掩蓋密義等等,不掌握分辨原則,很難掌握佛經的本義。真正學佛法的人決不能輕信“無辨經教”。真正的經教是通過學院式的教學研究和學位考試制度進行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辯論,對每個命題進行多方論證,精細嚴密的分析、推理,以獲得正見,產生堅定的理信,即所謂“上智信理不信經”。
“行”是身口意的行為實踐。宗喀巴大師在精通三藏四續深廣二義的基礎上發揚大悲大智,嚴格遵照文殊龍猛的深義法統和彌勒、無著的廣義法統及廣深合流的阿底峽修證法統的宗旨,對三乘佛法內容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煉,寫出了《三士菩提道次第》廣略二論和有關的許多著作。“菩提道次第”對沒有機會和條件直接學習和研究浩如煙海的三乘佛典的人,大開了方便之門,即使是佛陀和文殊、彌勒二主法菩薩再次親臨此世也不可能說出比這部書更系統、全面,更博大精深、集精薈萃的教言來。
《菩提道次第廣論》即使是這樣一部深入淺出、可做修道指南的方便讀物,但緣淺智弱、忙於世事的很多人仍覺得內容繁多,難以掌握重點要點。宗師更發悲智,根據文殊師利的啟示,結合自己廣深的知識、高深的修證經驗,將菩提道的重要內容概括為“出世心”、“菩提心”、“正見”三點,並作為佛道修持三根本提了出來,寫出了《佛法三根本要義》這篇著名的教言詩。以上是《佛法三根本要義》一文的由來。
二、智慧金塊(摘錄)
●在利樂眾生的事業中,最神聖的事業是度脫眾生。(49頁)
●佛門有無與倫比的兩大法寶,一是大悲心,一是無二見智慧。大悲心是產生佛陀的種子,是佛心生長的雨露,是佛果成熟的營養。菩提發心就是大悲心引發的為眾生利益立志成佛的願心和利眾行為。
●“正發心是大乘道的根本,是一切高尚行為的本源,是福慧資糧的點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有這種菩提心,雖凡夫俗子,其思想行為也會變得高尚,獲得佛子菩薩的稱號;若無此心,雖有智慧和神通,別說成佛,就連大乘道的門口都進入不了。
●皈依三寶是入佛法之門,發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法之門。
●缺乏菩提心的善行就像缺乏肥料的莊稼,只能獲得極少的收成 。
●“智慧是將帥,戒、舍等其他法是兵勇使從。”
● 世間的一切奇跡,都是智慧的結晶,佛地的圓滿功德也是光明智慧美妙的閃光。(51頁)
● “無師連佛的名稱都聽不到,怎能得知佛法。”上師傳道授法,培養指點,其恩惠勝過十方三世一切佛,故時時事事不能忘掉師恩,違背師教。
● 上師是集三寶于一身的現實的佛,敬師就是敬三寶,敬三寶就是皈依三寶,以三寶為榜樣,實現自身三寶。(52頁)
● 上師是加持力之源;本尊是悉地(事業)之源;守戒律是獲得成就之源。
● 因為只有證全智的佛陀,才有創立佛法的資格,這是和隨意改變創新,巧立名目,以獲得名利為目的的所謂“現代氣功”最大的不同之處。大家決不能相信沒有佛經根據、沒有法統的那些裝神弄鬼的假“佛徒”們騙錢的假法,和氣功、佛法、迷信煮於一鍋的大雜燴,那類假法的創造者和信徒們若不改邪歸正,以佛法衡量,除墮三惡道,不會有別的去處。(53頁)
● 出世心是“苦海的救生船”,是“彼岸世界的入口”;菩提心是“點石成金之法”,是“成佛的惟一因素”,是“無量功德的源泉”,是“進入菩薩行列的資格證”;見空智慧是“解脫的不二法門”,是“佛母”,是“佛法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驅散無知黑暗的陽光”等等,見於佛經和眾多大善知識的論著。(54頁)
● 學習佛法的人首先要有清醒的頭腦、理智和遠見。有清醒的頭腦,就不會被人世間的各種虛偽的、表面的、夢幻式的現象所迷惑。有理智就會冷靜地觀察思考,分清利弊,控制感情,不至於陷入利害親仇愛恨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有遠見就不至於迷戀今世眼前的短暫利益和區區小事,而不顧長遠的、與生死有關的大事。(55頁)
● 佛是以度脫眾生為樂的,他看到人們醒悟,選擇到利人利己(成佛)的正確道路,就會無限喜悅。
● 迷戀塵世的意識是鎖鏈,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願。
● 常想人身良機難得而生存時間不多,就會從今生今世的糾纏中迷途知返;深思業拆除不爽、輪回苦多,對來世幸福的追求也會斷然絕望。
● 出世心就是在徹底認識輪回世界本質的基礎上產生的危機感和厭世思想。
● 若有了堅定的出世心,並以此作為思想基礎,所產生的一切善念、善行都會成為產生超世智慧功德的因素。
● 陷入貪愛迷戀之中,就會失去理智,在苦海中越陷越深,而這種以虛當實的貪戀執著意識就是生命自身的難以打開的枷鎖。打開思想感情的枷鎖,就是解脫。(58頁)
● “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願”。徹底就是不能有絲毫的留戀,只有這樣才能使名利得失、財色享樂的觀念變得淡薄,思想變得寧靜超脫。任何和自己的世間利益不脫鉤的善行,念經、拜佛、修煉都入不了佛法的正道。這一點修佛的人必須要懂得。(59頁)
● 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一個時辰地壽命在減少。流失的歲月,永遠不會再有。人人都像判了死緩的罪人,一天天在接近死期。意識不到這一點正是人的感覺遲鈍之處。(61頁)
● 臨死時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只能眼望著你死去。平時最愛的妻子兒女,臨死時連望一眼的機會都很少有,要在痛苦絕望中拋棄。
● 錢財買不通死神,贖不了性命。(62頁)
● 有人說“佛教以死來嚇唬人”。如果佛教不嚇唬,能使人們不死的話,應該反對佛教的說法。不敢研究死亡,不敢面對死神,才是愚昧和懦弱的表現。
● 佛教使人們充分認識生死規律,清醒地、認真地對待死,做到有備無患,有恃無恐。
● 如何才能做到不怕死?一是充分認識和掌握死亡的規律,並通過入定反復體驗死亡過程,到死時控制意識,把死亡融入禪定中,安詳自在地死去;二是認識善惡報應,生前積德行善,不做壞事,死後不怕墮入地獄、畜牲、餓鬼道,心底坦然,無所畏懼;三是生時抑制貪欲,看破紅塵,臨死時沒有失去財富、親人的痛苦、失落感;四是生前改惡從善,悔罪洗刷罪業,免去兇殺暴死和受罪的惡症,得到善終。(63頁)
● 一切為利己所行的善,就像堿土和沙漠中播的種子;一切為利人利眾所行的善,就像肥沃的土地上播的種子,兩者的收穫是不同的。(64頁)
● 有菩提心,即使沒有其他的功德也可以稱做菩薩,可以登十地,可以成佛。若無菩提心,雖有禪力神通和見性智慧,至多只能達到小乘羅漢的境界,與佛菩薩無緣。
● 菩提心是使肉體變成佛體的“點金術”。
● “菩提發心是大乘道的主幹,是大善行的根源,是福慧資糧的點土成金術,是無量功德的寶藏。”(66頁)
● 禪家所謂“見性成佛”,如果不是把菩提心當作先決條件,這種"見性"永遠成不了佛。佛經中把大悲心引起的利眾菩提發心和見性現觀智慧比作飛向佛地的兩隻動翅膀,二者缺一不可。
● 拋開菩提心行,談"見性成佛",是違經違理的邪說,智者須細審明察。(67頁)
● 菩提發心就有了三種類型:一是“國王式”的發心,就是自己先爭取覺悟,自己有了度眾的智慧德能後就像國王治理民眾似的施恩於大眾;二是“船夫式”的發心,就是爭取自己和眾生同舟共濟,自己掌舵,自己和眾生同時渡過苦海;三是“牧人式”的發心,就是像牧人趕羊出圈似的,先讓眾生走出苦難牢籠,自己最後走。(69頁)
● 再從更深的意義上下班說,生本身就意味死,意味著受苦。無生哪有衰老病死苦?哪有生活中種種使人心煩的事?生老病死四苦就像四條滾滾激流,一刻也不停地衝擊著生命的沙丘,使你逐漸消耗盡生命,不留痕跡。人的一生的苦樂命運都是前世和無數前世的善惡二業形成的,這種無形業力就像鐐銬和繩索,緊緊捆綁著身體手腳,一點也動不了,思想意識禁錮在堅硬的鐵的牢籠中,無力衝破,深受其害。(70頁)
●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當我們認識到眾生是自己的慈母的時候,還能斤斤計較世人的愚蠢、自私等醜陋行為而疏遠和憎恨他們嗎?(72頁)
● 這種彼此交換苦樂的觀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產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過觀想別人的痛苦,產生和增強大悲心,生起菩提心。(73頁)
● 光靠智慧還不行,還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眾多福德資糧的增援配合,方便智慧雙管齊下才能徹底破除。智慧是利劍,福德資糧是使用劍的臂力、劍術和深厚的運劍功力。如果沒有高超的劍術和深厚的功力,雖掌握利劍也無法戰勝勁敵。由此我們就會懂得不重視福德資糧、片面主張“見性成佛”之說的荒謬可笑。(75頁)
● “存在即因緣”。
● 當認識到因緣實有的同時認識到其性本空,當認識到物性本空的同時認識到空即是因緣,並非虛無,這才是“有非實有,空非實空”的中觀之道。見物不見空,見空不見物--這個人還沒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見。
● 一切事物現象都是虛幻的假像,無任何獨立自性。緣起性空就是這個意思。
● 緣起與性空是對同一個事物的兩種觀念。
● 理解到緣起就是空,空就是緣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進一步悟出緣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對立面“實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對立面而隨之消失,不見空與不空任何相,達到空也空,無相空,不可得空,才算進入中道。
● “什麼時候有此無彼的對立消失,當看到緣合之物實有的同時,能悟出當體即空,執著無物,對正見的思辯才算圓滿”。
● 要想超越抽象分別思維,進入無分別現觀直覺體驗狀態,需要長期的如法觀修,不能光靠對性空的理解。(77頁)
●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這正是與見有而執其有,見空而執其空,誤以緣起現象的實有為物本性實有,誤以性空為空虛無物,名為消除二邊而實際上仍落
“二邊”的各家最大不同之處。
●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就是承認緣起現象的假有而否定物本性實有。正因為緣起現象是假有,就不會以假當真,產生執有執實,墮入常邊;“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是肯定自性空無而排除空洞無物的虛無空觀。正因為性空非虛無,就不會以空否定緣起之事,產生執空,墮入斷邊!“有而非實有,空而非虛空”。“空”的前提是緣起之物,是世俗意義上的“有”,與龜毛兔角之類的虛無之物毫無關係。因萬事萬物沒有一成不變的獨立自性,才有萬事萬物生成變化的可能性。因此,這“有”是因空而有。因為“眾緣和合”本身就是物無自性的表現,空不在物外,因“有”見“空”,因此,這“空”也是因有而空。有不礙空,空不毀有。空有為一體,一有俱有,一無俱無。這就是"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的理由。
● 佛說:“世人與我相爭,我不與世人相爭,因為世人認為有的我也承認其有,世人認為無有的我也承認其無有”並且說:“因緣所生便是無生,因其無可生的自性;因緣所生便謂空,知空理者為善士。”
●“無非因緣的事物,因此,也無不空之事物”,“性空緣起,中道為一義”。
● “我們所謂的'空',並不是'寺中無僧'那樣的空,是'繩盤上無蛇'那樣的空。”
● 不可思議的無量神通都是無漏佛慧的效用,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貫通這個大智慧,都因這大智慧而變得神聖,變得有力。凡人因無這大智慧而變得俗氣,變得愚昧,被緊緊捆綁在輪回的齒輪上,無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獲得此大智慧,就可以獲得自由,擺脫輪回“地心引力”,飛向彼岸世界。(79頁)
● “無我”就是“無本性,無自性”。“人無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屬於“法無我”範疇。這“人無我”的“人”指的是人各自觀念中的“自我”觀念。
● 人有了這自我自私意識,就產生愛恨,計較利害得失,使人們的心胸變得狹窄,目光變得短淺,品行變得惡劣。
● 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做無我之人。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雖能呼風喚雨、上天入地,但永遠入不了佛門,脫離不了凡塵。
● 空慧像一面顯微鏡,在這面鏡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實面貌會變得清晰;也像一個透視鏡,在如花似玉的皮膚後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髏,在榮華富貴的背後能顯出灰飛煙滅的殘境。空慧又象一面過濾鏡,一切五彩繽紛的虛色假相,可愛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會變得無形無色,如澄澈萬里的晴空。
●“無我”就不會產生因我生出的成般煩惱。“法無我”就是明見諸種事物包括他人都屬因緣的暫聯繫,其性虛幻,無可愛、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質,自己和身外諸物的關係也屬因緣的暫聯繫,也沒有固定的從屬關係。悟出“諸法無我”,就不會因物生貪,因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憤怒,因憤怒而又引起眾多麻煩,造種種惡業。
● 走路逢刮大風,把灰塵刮進眼睛,人也不會對風生氣;假若有人把灰塵打在眼中,就會生氣。同樣的結果,為什麼對風不生氣,對人就生氣呢?理由很簡單,把風看做“無心”的,把人卻看做是“有心”的。同樣,如自然災害造成傷亡事故,誰也不會對自然界生氣,追求傷害責任,進行報復;如果人造成傷亡事故,就會產生仇恨,要進行報復;原因是對自然災害找不出事故的具體“責任者”,人為的傷害有具體的“責任者”。如果把向眼中灑灰塵和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也同樣看成是因緣的巧合,是無心無意的,就不會斤斤計較了。這所謂的“有心”、“無心”、“有具體責任者”"和“無具體責任者”,就是人對事物所產生的看法上的區別,“有心”執心,“有人”執人,無心無人便無所執,無所執也就無恨可生。(81頁)
● 《般若部》講了“十八種空”和“二十種空”,只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講的,歸根結底只有主觀、客觀二種空,也就是“人自我空”和“諸法空”。這兩種空在本質上無任何不同,只是有空的物件上的區別。諸空歸結到一句話就是:“緣起性空”。“緣起是性空之相,性空是緣起之性”,或者說“從事相看是緣起,從理性看是性空”。從緣起的實有看到緣起的性空,從緣起的性空悟出緣起本空。緣起既空,性空也因對立面消失而不復存在(性空也空),既無有相,也無空相,在定觀中如虛空,無色無相,出定觀中有色有相,在色相中見空如幻,空有不二。這就是俗智理念所能達到的般若智慧的最高境界。從抽象概念上理解並不太難,但要上升為無分別現觀直覺,那就需要特殊的艱苦的修煉,徹底改變智慧類型,提高智力層次。(82頁)
● 離開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煉,都是“先天不足的嬰兒”,是“沙丘上的建築,是單翅鳥的沖天欲望。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遠離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視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過正確的聞思修,正確認識三根本之義理,全面領會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會貫通,在思想上一一貫徹。
● 隱居靜處是為了修煉不受外界干擾而得“三靜”。因為修禪定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靜,心識和五官之識要與外境色、聲、香、味、觸割斷聯繫,向內收斂,不能散逸。"三靜"即身靜、口靜、心靜。身靜就是深居簡出,與外界不接觸,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不使身體的肌肉緊張疲勞。口靜就是少說話和不說話。言多傷神,會增加思維的活動量,引起神經緊張,對入定不利。心靜就是思想保持平靜,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波動,沒有任何雜念的衝擊,不追憶過去的"雲煙",不留意眼前的“飛絮”,不搜索將來的“落葉行蹤”,寂寂然無任何反應,這樣才能獲得禪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特殊的修慧。
●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長期的艱苦的修煉。至少沒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煉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終身修煉。這就需要一種堅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的決心,所以宗師強調“激發精進之力”。正禪的修煉需要具備五力,即虔誠之信力、精進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亂)、定力、慧力。在這五力中有虔慶之力即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發精進之力;有精進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穩定不亂;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亂,產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產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斷惑,證無上菩提。《入中論》中說:“一切功德依賴於精進。”在“五力”中精進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師教導要“要激發精進之力”。(84頁)
● 求脫之事,“刻不容緩”!(84-85頁)
佛法三根本要義
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
第一句: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經文開頭先向上師敬禮,向受法的弟子顯示了如下幾種意思:
1、拜師學法是入道之門。
2、上師是集三寶于一身的現實的佛,敬師就是敬三寶,敬三寶就是皈依三寶,以三寶為榜樣,實現自身三寶。
宗喀巴的菩提道法共有三個傳承法統,即從佛陀、文殊、龍樹傳下來的深義般若法統;從佛陀、彌勒、無著傳下來的廣義般若法統和從佛陀、文殊、阿底峽傳下來的修行加持法統。宗喀巴大師是大乘佛法法統"三江"匯合的正統法海,故稱第二佛陀。
“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
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
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
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說。”
第一句“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是說這三根本法是佛陀釋迦牟尼向凡聖二眾弟子所宣講的三乘大法經、論、律顯法“三藏”和事、行、瑜伽、無上瑜伽等密法“四續”經典中的思想精華,和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無著無礙的無上智慧所得的一切無垢善法的歸總要旨,在佛法中沒有比這三法更重要、更珍貴的法。
第二句“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是說精通佛理、親驗親證佛法妙意的眾佛子菩薩對此三法高度讚揚,推崇備至,稱讚出世心是“苦海的救生船”,是“彼岸世界的入口”;菩提心是“點石成金之法”,是“成佛的惟一因素”,是“無量功德的源泉”,是“進入菩薩行列的資格證”;“見空智慧”是“解脫的不二法門”,是“佛母”,是“佛法追求的最終目標”,是“驅散無知黑暗的陽光”等等,見於佛經和眾多大善知識的論著。
第三句“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有緣者"是指前世有善根,今世有聞法的機會,具有分辨善惡、發現世間無敵寶藏的靈心利智,思想品質純真無瑕,世俗偏見邪說的習染不深,人性良知未被物欲埋沒而變為惡魔俘虜的精神正常的男女仁人志士。只有具備這些條件的人才有可能茅塞頓開,心底透光,產生追求光明,尋求解脫的念頭。
佛法廣如大海,有適合各種層次度脫物件的無數方便智慧法門,但要想徹底脫離苦煩,進入無煩惱的永恆樂境,歸根結底,離不開這三門大法。出世心、菩提心、見空智這三法門,包括了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之法,是脫離此岸到達彼岸的必經口岸,舍此口岸寸步難行。
這三法是顯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密法的必備基礎。修顯法者若不修這三根本法,別說成佛,在超越凡俗方面連小小的一步都無法邁開。
因為出世心好比是腿,菩提心好比是心,正見智慧好比是眼睛,無腿、無心、無眼的人怎能前進一步?修密法者若不具備這三法的修證基礎,雖練出起死回生、上天入地的神通,也超越不了世間禪、世間神通的範圍。若將這類神通作為獲得名利的工具,別說即身成佛,就連投生人天的福報也很難得到。因此說這根本法是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和惟一途徑。
第四句“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說”是說這三法是佛法的根本,為了有緣的眾生得到一個解脫成佛的方便捷徑,我願意向大家解說開導。但佛法深廣無邊,我是一個凡僧,怎能掌握佛法的一切深廣妙理,只能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程度,作力所能及的解說。宗喀巴大師集顯、密二法的大乘,學修成就與龍樹、無著齊名,號稱“肉身文殊師利”,但他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得十分謙虛,他修證的奇妙成就雖被親身體驗、親眼見到的幾位大弟子寫成秘傳,但嚴格保密,不允許外傳,始終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弘揚佛法。僅這一點就充分顯示了大師的崇高品德和調服身心所達到的高超境界。看到這種情況,那些自稱“佛菩薩”,自欺欺人的可憐蟲們應感到無地自容。
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
為使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
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
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
第二偈,四句,說明了聞此法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和應持的正確態度。
第一句“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是說學習佛法的人首先要有清醒的頭腦、理智和遠見。有清醒的頭腦,就不會被人世間各種虛偽的、表面的、夢幻式的現象所迷惑。有理智就會冷靜地觀察思考,分清利弊,控制感情,不至於陷入利害親仇愛恨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有遠見就不至於迷戀今生今世眼前的短暫利益和區區小事,而不顧長遠的、與生死有關的大事。
第二句“為使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是說學習佛法的人,要有不失時機地追求崇高人生價值的理想志趣。
所謂人身難得是因為轉生人類在前世需要具備獲得人身的足夠的善德善行和對投生人類的強烈願望。..............
大乘佛法與此不同,對自己要求品德和智慧的高度完善──成佛;對眾生視為慈母,無私無我,犧牲自己,以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精神為眾生服務,為眾生的幸福作貢獻。這是一種無比偉大的價值觀念。在這種金光燦爛的太陽一樣的價值觀面前,其它一切價值觀都變得渺小,暗淡無光。而那些為金錢、權利不要人心人皮的魔鬼價值觀念,醜陋渺小得更不值一提。..........
第三句“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是說學法的人必須是一個一心一意嚮往得到眾佛為之歡欣鼓舞的正確歸宿的人。這歸宿指的就是三乘佛法指引的超脫輪回的涅癚和全知全能的終極果位。佛是以度脫眾生為樂的,他看到人們醒悟,選擇到利人利己成佛 的正確道路,就會無限喜悅。
第四句“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 。前半句“幸運的人們”就是指前三句中所說那些具備學修佛法條件的人。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在無邊的茫茫黑夜中摸索著走路的人,逢到一盞明燈,當然是非常幸運的。“誠心傾聽”是聽法者應持的正確態度。聽法的正確態度總地說來是三點,一是虔誠,二是認真,三是不帶偏見。
<一>
若無正確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間幸福,
就無法進入根除煩惱的涅蠦樂境;
迷戀塵世的意識是鎖鏈,
求解脫要發徹底的出世心願。
常想人身良機難得而生存時間不多,
就會從今生今世的糾纏中迷途知返;
深思業報不爽、輪回苦多,
對來世幸福的追求也會斷然絕望。
如此深思熟慮,並念念不忘,
就對塵世的富貴安樂不抱幻想;
時時刻刻除解脫不生別的念頭
這時才可以看做萌發了正出世心。
第一偈講出世心法的重要性,第二偈講如何修出世心法,第三偈講萌發正出世心的思想徵候。下面按經文的順序分三個問題講解。
第一個問題是講出世心的重要性。
什麼是出世心呢?出世心就是在徹底認識輪回世界本質的基礎上產生的危機感和厭世思想。這種危機感和厭世心理,能使人們擺脫各種恩怨和使人心煩意亂的世事的糾纏,產生出世尋求世外寂靜安寧樂土的強烈願望。...........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修出世心法。這一偈共分兩層意思:
一是如何從今生今世的無謂的糾纏中脫身,修來世的人天樂道──下士道;
二是徹底認清輪回世界的本質,堅定出世思想,為走向世外清淨涅槃樂土邁開第一步──中士道。
第二要觀想自己生活在今世的時間不多,死亡必將來臨的生死無常的道理。生死無常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觀想:一、必死無疑;二、死無定期;三、死時除佛法外別無依靠。
一、必死無疑又要從三個方面想:
1. 無任何辦法改變死亡的命運。
2. 壽命有減無增。任何一種生命都從出生之日起,就一步步向死神走去。
3. 人活著的時間太短,沒有修法的時間。人生百年,睡眠就占去五十年。
二、死無定期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想:
1.我們生活在瞻部洲的人,壽命長短不定,有的能活幾十歲,有的活十幾歲,有的只活幾個月或者幾天,誰也沒有把握准能活到老。
2. 死因多而生因少。人的死因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從內因看,人的生命長短是前世善惡二業的結果,後天是改變不了的。
3. 人的生命脆弱,無力抵擋死的威脅。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生死只是一口氣,一些小小的精神因素、疾病、寒熱也能變成致死的因素,這在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例子。
三、臨死時除了佛法別無依靠。
1. 臨死時再親的親人、再好的朋友也幫不了忙,只能眼望著你死去。
2. 錢財買不通死神,贖不了性命。
3. 權勢再大也對死神無能為力。
那麼怎樣才算萌發了正出世心呢?宗喀巴大師說:“如此深思熟慮,並念念不忘,就對塵世的富貴安樂不抱幻想;時時刻刻除解脫不生別的念頭,這時才可以看做萌發了正出世心。”
這一偈說的是觀想出世心要達到的標準。這裡說的有兩點很重要。
一是這裡所說的出世心必須是發自內心深處,對世俗觀念要起到沖淡和遏止的作用;
二是這種出世心必須是強烈的,堅定不變的,不能是一時一事的衝動。
這裡所說的“解脫”指的是了生死,徹底擺脫煩惱苦厄的解脫,而不是擺脫墮入三惡趣的厄運,上升人天之道的局部性解脫。沒有滲透正出世心的皈依、受戒、行善修持只能得到世間善果,無法超脫三界輪回的軌道。出世心就像火箭推進器一樣,能把世人送進超世的運行軌道。
<二>
出世之心若不與正發心相結合,
就不會變成獲得無上菩提,
實現圓滿幸福的有力基因,
因此智者要發菩提寶心。
四條滾滾激流衝擊不息,
無法改變的業力周身捆縛,
身陷我執的堅固鐵籠,
漆黑的無明夜色籠罩著天空。
在無邊的輪回流轉中一生接一生,
連續不斷地遭受著三苦的殘酷折磨。
憐憫淪落此境的慈母眾生,
要發成佛度眾的菩提寶心。
第一偈是說菩提心的重要意義,其餘二偈是說明如何發菩提心。
這段經文後兩偈是教導如何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大悲心引起的為普度眾生立志成佛之心。生起的階段分願心和行心,前者是思想願望,後者是行為舉動──指以度眾成佛為目的的六度實踐行為。從性質上分為事心和理心兩菩提心。“事心”指見道以下的菩提心行和見道以上的利眾行為,“理心”指見道以上的智慧正見。
菩提心的“菩提”是“通曉”的意思,菩提心或菩提發心,是追求徹底覺悟和發揮覺悟的作用。那麼覺悟需要通曉什麼呢?要通過聞思修,通曉世間和超世間的事(俗諦)和理(真諦),更具體地說就是通曉苦、集、滅、道所包括的一切事相和真理。
“憐憫淪落此境的慈母眾生”一句,說明了應該憐憫和為什麼要憐憫。要知道應該憐憫,就要首先知道為什麼要憐憫。要懂得為什麼憐憫,就要懂得“慈母眾生”的意思。“慈母眾生”的意思是說,這些受苦的眾生不是和自己毫無關係的人,而都是自己恩重如山的慈母。
那麼,如何發菩提心呢?發菩提心藏傳佛教有兩種心傳妙法。一種是妙傳因果七法,一種是彼此交換法。因果七法是:知母、知恩、報恩心、仁慈心、悲憫心、責任感、菩提心。觀修此法時從知母做起,如前面講的道理,認識到眾生是慈母,從慈母想到慈母的恩情,“知恩不報非人也”,從知恩生起報恩之心,在此基礎上對眾生建立真誠無私的愛心,從愛心生出深刻的悲憫同情心,從愛和同情心生起救母重任,義不容辭,自己勇挑重擔的使命感、責任感(舊稱 “增上心”),有大悲心和責任感就會尋找救度眾生的神通智慧和能力,就下定決心,立志成佛。──這就是妙傳因果七法發心法。彼此交換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幸福給予眾生,把眾生的一切痛苦不幸交換過來自己承受的慈悲發心。在觀想過程中就像慈母願意替愛子承受病疼災難似的心情,把眾生的痛苦災難想成氣體,吸氣時吸進自己的體內,叫自己受苦;把自己擁有的幸運、智慧、財氣、心愛之物、健康之體想成氣體,呼氣時發射出去讓眾生受益。這種彼此交換苦樂的觀想法,不但能使人入定,產生他心通的神通,而且通過觀想別人的痛苦,產生和增強大悲心,生起菩提心。
通過以上兩種觀想修持法,在產生菩提願心的基礎上,按程式儀規發心受菩薩戒,修十善、六度,把願心變成實踐行為才算正式進入菩薩道。
<三>
若無明見真理的智慧,
雖具備出世心與菩提心,
也斬不斷生死輪回的禍根,
因此要千方百計悟出緣起正見。
要認識到世間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於因果而絲毫不差之理,
同時,觀念中的執著之物一個個消失,
便步入了諸佛欣慰的軌道。
眾緣結合的現象實存不妄,
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義若在觀念中彼此對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見的本義。
什麼時候有此無彼的對立消失
當看到緣合之物實有的同時
能悟出當體即空,執著無物,
對正見的思辯才算圓滿。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
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
悟出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
就不會墮入執空有二邊的深淵。
對佛道三根本重要義理
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
並隱居靜處,激發精進之力,
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刻不容緩。
第一部分說明尋求智慧正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闡述緣起性空正見的義理,第三部分是勉勵修持之語。
第一部分正文:“若無明見真理的智慧,雖具備出世心與菩提心,也斬不斷生死輪回的禍根,因此要千方百計悟出緣起正見。”
這一偈說明尋求智慧正見時出世心和菩提心非常重要、絕不可缺少,但是如果得不到明見真理的智慧,雖然有了出世心和菩提心也無力解脫充滿苦煩的生死輪回之束縛。要想求解脫就要尋求解脫之道。
要認識到世間和超世的一切事物,出於因緣而絲毫不差之理,同時,觀念中的執著之物一個個消失,便步入了諸佛欣慰的軌道。
這一偈是說:要認識到無論是世間的或者超世的一切(佛道、智慧神通、佛菩薩等等)都是因緣規律形成的現象,而且這種因緣規律絲毫不差,無一例外。
“眾緣結合的現象實存不妄,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空不可得──二義若在觀念中彼此對立,尚未悟出佛陀正見的本義”。
這一偈是說:如果把因緣現象的實存不妄和諸因緣之物獨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做彼此對立的兩個方面,或者兩種性質,見物不見空,見空不見物──這個人還沒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見。
這裡講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種不靠因緣,能獨立存在,不依因緣條件而轉變的、永恆不變的自性。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種非緣合的永恆不變的絕對自性。
“以現象實有消除執實偏見,以自性空無消除虛無偏見,悟出緣起與性空互為因果,就不會墮入執空有二邊的深淵”。
這一偈所說的消除“二邊”之法是號稱雪域“說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師獨到的見解。過去所有的中觀經論中都說:“以現象實有消除虛無偏見,以自性空無消除執實偏見。”
“對佛道三根本重要義理,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並隱居靜處,激發精進之力,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刻不容緩”。
這一偈是結束語,其中講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強調對前面所講的佛道三根本要正確認識、全面領會。第二個問題是強調修持。
佛道三根本是三乘佛法的總旨,是三士菩提道修法的重點和核心。雖然只有三法,卻包括了世間和超世間道的一切善法,是顯法菩提乘修持的根本,也是密法修持不可缺少的根本基礎。離開這三根本的一切顯法修持和福德善行,都脫離不了世俗佛法的範疇;離開這三根本的一切密法修煉,都是“先天不足的嬰兒”,是“沙丘上的建築”,是“單翅鳥”的沖天欲望。
所以,一切真正皈依佛道,遠離邪道、魔道而走正道的人,都要重視三根本,如法修持三根本,通過正確的聞思修,正確認識三根本之義理,全面領會其精神,把三根本相互融會貫通,在思想上一一貫徹。宗師強調“正確認識”是為了提醒防止世俗之見、邪教之見、小乘道之見、唯識之見、不了義之見、常見、斷見、實有見、虛空見等等錯誤偏見的影響;強調“全面領會”是為了排除顧此失彼、“見木不見林”、“隨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等錯誤的思想方法,樹立正見,啟迪真慧。
在修煉方面主要提出了兩點:一是隱居靜處,一是激發精進之力。這兩點至關重要。
隱居靜處是為了修煉不受外界干擾而得到“三靜”。因為修禪定身心都要保持高度的安靜,心識和五官之識要與外境色、聲、香、味、觸割斷聯繫,向內收斂,不能散逸。“三靜”即身靜、口靜、心靜。身靜就是深居簡出,與外界不接觸,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不使身體的肌肉緊張疲勞。口靜就是少說話和不說話。言多傷神,會增加思維的活動量,引起神經緊張,對入定不利。心靜就是思想保持平靜,就像千年古井,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波動,沒有任何雜念的衝擊,不追憶過去的“雲煙”,不留意眼前的“飛絮”,不搜索將來的“落葉行蹤”,寂寂然無任何反應,這樣才能獲得禪定的成就。在高度入靜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特殊的修慧。
要想出成就,就需要長期的艱苦的修煉。至少沒有十年八年的集中修煉是不行的,有的需要終身修煉。這就需要一種堅強的毅力和堅持到底的決心,所以宗師強調“激發精進之力”。正禪的修煉需要具備五力,即虔誠之信力、精進之力、持念之力思想集中不亂 、定力、慧力。在這五力中有虔誠之力即堅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激發精進之力;有精進之力才能使意念保持穩定不亂;有念力才能使一心不亂,產生心神凝聚的定力;在定中才能產生特殊的智慧;有慧力才能破障斷惑,證無上菩提。《入中論》中說:“一切功德依賴於精進。”在“五力”中精進之力非常重要,所以宗師教導要“激發精進之力”。
最後說:“為實現終極目的進行修持。”那麼什麼是佛道的終極目的呢?是來世投生人天之道嗎?不是。修人天之道是為了獲得具足良緣的聞法、修道之身、積善之所,如現實的佛弟子,並非解脫。是為了往生淨土嗎?不是。往生淨土並非成佛。淨土佛國只是沒有產生煩惱和造下墮業的條件,具有塵世無法相比的聞修佛法的條件,如此而已。是為了獲得超人的神通功能嗎?不是。魔鬼和邪教都有許多常人無法達到的神通魔力,但他們超不出三界,戰勝不了無常死魔,不值得羡慕。是為了脫離輪回,獲得無苦煩的寂靜快樂嗎?也不是。這一點,連缺乏大智大悲大勇的聲聞、緣覺阿羅漢都能做到,但那境界太低,並非具足大智大德佛種的終極目的。佛道的終極目標是六道眾生徹底脫苦得樂的利眾目的,和自身遠離煩惱、所知二障獲得色法兩種大自在佛身的利己目的的高度統一。簡而言之就是,為普度眾生,求得無上功德和智慧。
這是一個高不可攀,但有志者定能達到的神聖的目標。從迷霧中見到一線光明的人應不失時機地朝著光明義無反顧地前進。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生命有限,時間有限,行善修煉之事刻不容緩。就像牢中死囚尋求越獄的心情一樣,應有如火燒身的緊迫感。所以宗師從悲海慧天向人們提醒,求脫之事“刻不容緩”!
通過上面的解說,對佛法三根本義理,從概念上也許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但要從其深度和廣度進一步瞭解,光憑上面的這點知識還不夠,還需要閱讀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寂天大師的《入菩薩行論》、月稱的《入中論》、彌勒的《般若現觀莊嚴論》、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等有關主要經論。這篇講義,只是一個粗略的“交通圖”。閱讀大部頭經典論著沒有時間和條件的人,讀了這篇講義,可以初步瞭解一些佛法正道,不至於受假冒藏傳佛法的欺騙而誤入歧途。
1993年8月2日(農曆六月十五)
譯于蘭州蘭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