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6 10:57:49
尊貴多識仁波切

 佛法總述1

多識仁波切


  要瞭解佛法,首先就要瞭解“佛”和“法”這個名稱的含義。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梵語Buddha(布達)的音譯。這個名稱在漢文佛經中曾有過“休屠”、“浮陀”、“浮圖”、“勃陀”、“部陀”等等多種寫法。後來“佛陀”較流行,“佛陀”又簡稱為“佛”了。唐朝以前的漢語中沒有唇齒磨擦音“f”,“佛”、“浮”等字發“布”或“波”的音,譯經的人是按照當時的字音譯的,後來語音發生了變化,“布”或“波”變成了“佛”。佛陀一詞義為“覺醒”。經典中對這個詞的解釋是“從無明夢中覺醒,心智從閉塞中豁然開悟”。
  歡喜金剛續經中說:“眾生本是佛,暫時受污染,染淨便是佛。”時輪續經中說:“什麼是魔? 魔是受污染的世俗心;什麼是佛?佛是無染的光明心。”什麼是光明心?什麼是污染?佛法認為任何一個有情識的生命都有一種慈悲善良智慧的光明心基因。這種基因被稱做“佛心”或“如來種”。
  由於我執的虛幻顛倒,原始無明意識(愚昧無知)對人生和一切事物產生錯覺(法執),在此基礎上產生貪愛和嫌惡憎恨情感,以及這種自私弊劣情感支配下的種種行為。這種愛恨和自私愚昧偏見使心靈變得渾濁不清,失去理智良心,導致種種不良行為(業),造成種種使身心疲憊、困擾不安的痛苦後果苦 。
  在這種虛幻顛倒的錯覺影響下產生的愛憎偏見等煩惱和造業行為將自己拋入生閉環不息、充滿矛盾和艱難困苦的輪回激流之中,並且在無窮無盡的輪回過程中受到惡業惡習的薰陶污染,原具光明本質的心靈,如鏡生銹,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受染佛心)。一旦具備內因(具備良緣的人身和向善心、智慧)和外因(聞佛法、修佛道的外部條件),就有可能洗掉覆蓋在光明心上的障蔽(斷除煩惱障和知識障),如撥雲見日,在更高層次上顯現光明心(成佛),這便是去染成佛之義。
  概括地說:佛是二因(福慧二因)、二斷(斷除煩惱障、知識障)形成的二體(無形法體和有形色體)。佛具有對眾生無限的愛和同情心(大慈大悲心),無著無礙的智慧(實權二智),和像太陽一樣普照一切、永不熄滅、自然的無意識的利眾功德。
  佛不是上帝、造物主,沒有主宰生命和萬物的特性,不負有將善人接到天堂、把惡人打下地獄的使命。佛不是救世主,佛只是一個脫離苦海、走向光明的光輝榜樣。佛經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星,別無救星”,又說“佛無法直接洗掉人們的罪惡,也無法用手抹去人們的痛苦,自己的覺悟也無法移植給別人;佛只是教給人們自救自脫的方法”。


  “法”是梵語Dharma(達摩)的意譯。“法”這個詞有廣泛的含義。世親《論規》中說:“法”有十種含義,即存在;道路;寂滅;知識物件;幸福;生命;學說;必然性;將要發生的事;風俗習慣等。佛經中出現的“法”字,需要根據所指的不同物件確定其含義。佛法的“法”具有“善說”揭示真理的學說 、“改變惡性”、“拯救苦難”等含義。如世親《論規》中說:“善法改變煩惱心,拯救墮落惡道眾。”佛經中說:“佛法是消除愚暗的慧燈,醫治苦難的良藥。”佛法是人生的精神醫學。有位精神心理學家說:“在現代社會裡,70%以上的人都處於精神心理病態。”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三界眾生都是受制於妄念、追逐虛幻、“飲鴆解渴”的嚴重精神病患者。
  《俱舍論》中將佛法分為教證二法。
  教法指闡發佛理的三藏四續經典學說及講習傳承行為,證法指戒、定、慧修證實踐及效果。前者屬知識修養,後者屬入道行為。正確的思想行為,產生於正確的理論指導。聞、思、修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沒有佛教理論指導的靜坐、修持是盲人騎瞎馬;理論知識若不與思想行為緊密相結合,是紙上談兵。因此佛法的概念本身就包括學和修兩個部分,其中缺一就不是完整的佛法。
  從佛法的性質上講有世間法和超世法兩種。在見道以下的聞思修、戒定慧都屬於世間法範疇。見道以上屬於超世法。見道就是見惑斷除、見性真智初生之道。見道到佛地中間還要經過十地八十一修道的漫長的斷惑過程。意識深層的執著煩惱及其影響,未經過修道的長期磨煉斷除而“見性成佛”只是一種癡心妄想,佛經中從來沒有這種說法。
  根據引度物件的思想層次和方便法門,佛法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前二乘屬於小乘,後一乘是大乘。大乘內部又分為因、果二乘,波羅蜜多乘是因乘,金剛乘是果乘。乘是車船之義。把佛法比作車和船,是表示佛法是自我解脫和普度眾生的工具。大乘、小乘是從自度和度眾的動機目的和度脫範圍、性能、效果上區分的。其中最根本的區別是有無大慈大悲心和利眾菩薩行。
  從佛法的總旨上講,可以分為基礎法、道法、果法三類。
  基礎法門分為真諦和俗諦。
  真諦的意思是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的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這種真理指的是一切事物包括世間的、超世的、凡人和佛的 非緣合的獨立自性的否定概念──空性。對這種法性(空性)的認識,以語詞符號和抽象概念為特點的分別智(世間俗智)只能達到概念性的理解,只有超世的無分別智(直覺智)才能具體地、清晰地、真實地把握。佛法中有關真諦的論述,只是從世間智的角度,以抽象概念的形式進行分析解釋的。對於直覺感知的東西的真實表達,符號語言是無能為力的。但不通過概念形式的理性認識,也無法直接獲得無分別現觀智。比如向陌生國土進軍的軍隊,如果在進軍時沒有進軍地圖,不瞭解山形地貌、通道要塞、前方阻力等情況,盲目地挺進就沒有不失敗的。文字般若(經典)是船,實相般若(現觀智)是彼岸,到達彼岸後,可以扔掉船,但在入海前就想把船扔掉的想法是愚蠢可笑的。因此對那些輕視經教,不學無術的“參禪悟道”得到的成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懷疑。
  萬物的空性、法性不是佛創造的,佛只是法性的發現者。佛法揭示法性,使人們認識法性。佛說:“不管佛出世,或者不出世,萬物的法性是不變的。”那麼事物的法性、空性最早是哪個佛發現的呢?這是一個回答不了的問題。但可以肯定地說,不是釋迦牟尼發現的,因為在釋迦牟尼之前還有過許許多多過去世的佛,而那些佛如果不見法性就不會成佛,因為見性智慧是成佛的不二法門。有人會問:佛法不是釋迦牟尼創造的嗎?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釋迦牟尼只是一位現時世界中的掌教傳法佛,佛法並不是他創造的。釋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也和其他佛一樣,曾經歷過無數世(三個阿僧祗劫)的福慧雙修。佛經中說:釋迦牟尼在登地先後拜師求法的佛共有22.8萬多位。佛稱“如來”之義就是“如法走來”──順著成佛的道路,來到佛地。
  俗諦的意思是世俗之智所認識到的相對真理。世俗智的認識物件是現象世界,即假像世界的各種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形成條件、性質、種類、作用、生滅規律、相互關係等──即緣起法。
  俗諦和真諦是同一個物件的兩個方面的認識,即俗諦是現象的反映,真諦是本質的反映。兩種認識並不矛盾,是對立的統一。在無分別的直覺中現象和本質、空和有的對立完全消失,認識的主體意識和客體也就像夢境一樣完全融為一體了。         


  論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的幾個重要特點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關係
  ◎佛教反對盲目的信仰,主張理信
  ◎佛教信仰的目的並非為了死後進入天堂
  ◎佛教徹底否定主宰宇宙萬物的造物主的存在
  ◎佛教的哲學觀點不全是唯心主義
  ◎佛教並非不關心現實問題
  ◎佛教的道德並不是維護神權的道德
  ◎佛教不反對科學

  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關係

  1、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國各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對中國的社會、政治、歷史、哲學、倫理道德、文學、文體、語言、詞彙、音樂、舞蹈、建築、雕塑、繪畫、天文、醫學、科技以及婚喪嫁娶、吉慶節日等民俗民風、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質等世俗文化的諸多方面產生過重大影響和積極作用。
  下面引幾段趙朴初先生的文章以證明上述觀點。
  趙老在1986年《法音》第2期上發表的題為《要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一文中說:“佛教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
  .....................
  恰恰在這一時期中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主流的卻是佛學。其時期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傳播到國外)都遠非兩漢經學、宋明理學所能比擬。
  所以胡適當年寫《中國哲學史》半途輟筆,就是當時不懂佛學寫不下去了。
  還有一位我國當代著名的史學家,早年曾對佛教文化採取過虛無主義的態度,但到了晚年他開始系統地鑽研佛經,表示自己需要補課。這位史學家對人說:‘在中國歷史上佛教和文化關係如此之深,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文化。’”
  “可是現在人們還是不重視研究佛教,把它看作粗俗的宗教迷信。”
  “現在許多人雖然否定佛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張嘴說話,其實就包含著佛教成分……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他們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趙老最後說:
  “因此,今天在制定文化發展戰略時,應該提出認真研究佛教文化精華的問題。”
  以上主要是從漢傳佛教和漢族文化的關係方面講的.
  藏傳佛教文化對藏、蒙等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思想文化而言,其影響比漢傳佛教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漢傳佛教文化圈內,近百年來受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衝擊,佛教對社會思想領域的影響已大大減弱,甚至可以說已緩緩降下了歷史的帷幕。
  藏傳佛教在國內,地處青藏高原、蒙古草原、西南邊疆這樣一些落後封閉的少數民族地區,至今沒有受到過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佛教仍然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還憑它獨具的思想特色和社會價值,沖出亞洲,昂首闊步地走向西方世界,在現代社會中仍然表現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
  從這方面來看,藏傳佛教已衝破了代表過去的歷史的範疇。

  2.研究佛教的重要性
  恩格斯說:“像對民族精神發展有過如此巨大影響的黑格爾哲學這樣的偉大創作,是不能用乾脆置之不理的辦法加以消除的。”
  同樣,對於影響支配人類幾千年的宗教現象,我們也不能採取簡單的否定態度了事。我們應當全面分析這朵“不結果實的花”,為什麼長期以來能夠生長在“結果實的、真實的、強大的、全能的、客觀的、絕對的人類認識這棵活生生的樹上而久不凋謝的各種原因”(見列寧《談談辯證法問題》)。
  根據80年代初的統計,全世界信仰各種宗教的人數為35.76億,而信仰三大宗教的就有23億人,其中佛教徒有2.55億人。──其實《大英年鑒》的這個統計數很不確切,如在這個統計表中北美洲信佛的群眾是18萬多人,實際上許多材料證明:在美國信仰佛教的就有500萬人,歐洲也有幾百萬人。
  從信仰的人數可以看出宗教在社會上影響並不小。
  首先,佛教產生於2500年前,基督教也有20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經久不衰,在現代社會裡仍然有那麼多的人不用強迫而自願信仰,這不能不說是信仰上一種稀有的奇跡。其次,如前所述,宗教在人類思想文化發展的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佛教和中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密切到不懂佛學就不懂中國歷史文化,否定佛教就意味著否定中國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地步。再次,關係億萬人民的信仰,與各民族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具有密切聯繫的宗教問題應該被正確瞭解、正確解釋、正確對待。根據以上原因,我們應當重視對宗教的研究工作。
  我國1979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宗教學研究規劃會議”上提出:“要展開對世界三大宗教的現狀、歷史和理論的研究,掌握其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正確闡明宗教與哲學、文學及其它文化領域和世界史的相互關係。努力用唯物主義觀點的研究著作、論文和通俗性小冊子,整理出版三大宗教的重要著作和史料。”要按這個原則開展研究工作,一定會做出可喜的成績。

  3. 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原則研究宗教、解釋宗教
  “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和“實事求是”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則。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就是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做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結論,而不是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照搬領袖或名人的幾條語錄,並以此作為框架,削足適履地進行亂套。《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說:“對毛澤東同志的言論採取教條主義態度,以為凡是毛澤東同志說過的話,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願承認毛澤東同志晚年犯了錯誤,並且還企圖在新的實踐中堅持這些錯誤,這種態度也是完全錯誤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一類人物並不少見。“共性寓於個性之中”,這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觀點。這就是說理論所概括的性質,應該在被概括的具體事物中有根據,而且在這個具體事物中所找到的根據不是偶然現象和非本質屬性,而是普遍現象和本質屬性。..........
  如對1981年8月《哲學研究》上發表的《儒教質疑》一文中提到的“在宗教經典中開宗明義宣佈耶和華、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受命於天,要教徒無條件地聽從這些‘獨一’的神的擺佈”的說法,有人提出質疑說,“其中關於佛陀釋迦牟尼的資料不知出自何經典,趁此提出切磋,以廣學問”(見《法音》1986.2)。顯而易見,這類不負責任亂髮議論的人,被人提出質問時,除裝聾賣啞,還能做出什麼答覆呢?這種毫無根據亂說一氣的做法,是學術上極不嚴肅的表現,嚴肅的科學理論工作者會嗤之以鼻。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對被一些所謂宗教理論嚴重歪曲了的佛教問題進行澄清,以消除社會上對此類問題的偏見。

  正  論

  “任何一種健全而有生命力的宗教,無不有其獨具的特異之點”(美國哲學家桑塔亞那)。
  以下就佛教的幾個不同於其它宗教的重要特點,依據佛教的總的教義和藏傳佛教教義,進行說明。
  1. 佛教反對盲目的信仰,主張理信
  ............佛教中並沒有所謂神靈啟示、心靈感應之類的認識方法。“定中觀照”是屬於潛意識直覺,並非神靈感應。佛教起信的正道是聞、思、修。“聞”是學習經典理論;“思”是動腦筋,應用自己的智慧進行分析辨認;“修”是根據認識的道理,經過反復實踐,達到親證親驗。如此而已,別無它義。宗喀巴大師還把明察秋毫的理智稱為“世間第一寶”,並說:“沒有從理論上深刻理解的任何觀點,都像插在泥巴中的木橛,站不穩腳根。”“要以嚴密精細的智慧,辨明事理,不達到精細入微的程度,不能輕易知足。”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藏傳佛教的很多學人把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五部”、“四續”、“十七經”等的理論學習上,其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正信不惑。“佛”的意思是覺悟,覺悟不是憑空而降,是學習知識、開發智慧、消除愚昧的結果。因此,彌勒在《莊嚴經論》中還說:“如果不學習精通五明,大菩薩也難證得無上正覺。”佛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但這“信”絕不是盲目的迷信,而是建立在正確認識基礎上的“理信”。如果佛教是“盲目的信仰主義”,“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較高階段”的恩格斯的這句話,又該作何解釋呢?由於信仰佛教的人們各自所處的歷史環境的影響和知識水準、認識程度的差別,在信仰上產生各種各樣的迷信色彩,並不奇怪。打著佛教的旗號,迎合愚眾的低級趣味,裝神弄鬼,騙錢害人者也不乏其例。但這和佛教的本質毫不相干,不能遇到一個壞果子就斷定這棵樹上的果子全是壞的。研究任何一個問題,都應該把握它的本質和主流,我想對宗教也不能例外。

  2. 佛教信仰的目的並非為了死後進入天堂
  有人說:“各種不同的宗教的所謂的‘修心’、‘修身’、‘修道’等,莫不是為了死後的‘造化’。”“各種宗教對地獄和天堂的設計具體方案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使人們對其死後的靈魂惟一的出路或者是接受神的統治而使其靈魂享受天國福音,或者是違反神的意志而使其靈魂遭受地獄之苦。”這裡所謂的“各種不同的宗教”、“各種宗教”顯然包括佛教,但這些“宗教專家”們,不知根據佛教的哪些經典、哪些資料得出了如此荒謬的結論?對這樣的胡說,佛教界感到十分驚奇。
  首先,佛教追求的目標分三個層次,低級目標是人天快樂,中級目標是脫離輪回之苦,最高目標是達到大徹大悟智慧功德圓滿的佛陀境界(見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
  ............
  佛教追求人天之樂的主要方法是戒十惡、行十善,戒惡行善不僅是為了來世,也是為了今世的幸福安寧。如加強德性修養,幫助別人做好事,就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愛戴和幫助;不講道德,胡作非為,殺人放火就會受到應有的懲罰,這就是行善做惡現世報應的例子。佛教的戒律都是為人處世的道德行為標準,嚴守戒律不僅有利於後世也有利於今世。何況大乘佛教的修心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自救,也是為了利樂眾生。放棄眼前眾生水深火熱的苦於不顧,只求自己來世的幸福,那不是佛教的思想,至少不是大乘佛教的思想。
  其次,佛教的地獄,不是神佛對違背神的意志的眾生的懲罰,而是指一種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生存狀態。佛教中的地獄有兩種說法,即“地域說”和“感受說”。地域說認為地獄有特定的區域,按受苦的種類又分寒、熱、混合三種。感受說則認為地獄沒有特定的區域,是一種眾生所受到的精神上的壓力和苦感。每個人的身上既有人天之樂,也有地獄之苦。人天和地獄的苦樂完全是人間現實生活的反映。人世間的生存環境條件、貧富處境、權力地位、健康病殘等自然條件,社會政治條件和生理健康條件等原因,形成人世間苦樂極不均衡的狀態,這是誰也否認不了的事實。佛教就是把人世間的這種苦的感受,按輕重分為六類,人天處於相對的樂境,地獄是最苦的生存狀態。但佛教認為這種苦樂不是神佛的安排,完全是自己業力因緣所致,苦樂處境的改變也不是靠神佛,而是完全靠自己。
  ............

  3. 佛教徹底否定主宰宇宙萬物的造物主的存在
  有人說“宗教所要做的就是剝奪人的權力、維護神的統治”,“把人的一切交付給宗教的萬物之神,受神的統治、受神的安排,連人身也是神創造的。人惟一能做到的是聽從和接受神的命令去行事..........
  有些人把“佛”和“造物主”進行簡單的模擬,甚至把佛和“上帝”當成同一概念,那是對佛法一竅不通的表現。
  首先,佛不是造物主,不是上帝。“佛陀”是“醒悟”或“徹悟”的意思,即從愚昧狀態覺醒者,或者說徹悟真理者。“佛”是覺悟了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佛和眾生除智慧素質的差別,始終是平等的,而不是創造者和被創造者,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對立關係。佛教認為“眾生都具佛心”,就是說每個眾生只要奮發向上,都能變成智慧和德性高度圓滿的佛。但所謂的“上帝”絕不會是眾生變成的。“佛”的作用只是把終極真理和發現真理的方法交給眾生,讓眾生個個自覺、自度。上升和下墮,受苦和享樂全憑自己,佛只是啟蒙教師,所以世稱“人天導師”。......
  其次,佛教公開宣佈不存在造物主和身外救世主。
  佛在《楞伽經》中說:“三界唯識。”唯識家將這句話當作唯識思想的經典根據。中觀派月稱等人批駁唯識論時說:“三界唯識”這句話並不是否定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而是否定大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之類的造物主。承認“宇宙萬物共主”的外教門認為:創造萬物,主宰萬物生滅的“共主”獨立于眾生的意識之外,是永恆的、遍及一切的、絕對的存在。
  ...........
  《經藏》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別無救星。”歡喜金剛續中說:“眾生便是佛,只是心被染,染淨是真佛。”“世間別無佛,心性是佛陀。因癡變凡俗,無癡輪回盡。”佛教的這種主張和馬克思主義的“人類只能依靠自己救自己,而不能依靠虛幻的上帝來拯救人類”的觀點,和德國海德格爾(1889~1976)、法國薩特(1905~1980)的“以人為本,否定上帝存在”的哲學觀點沒有什麼兩樣,怎能說“一切宗教都信奉虛幻的上帝,否定人的作用”呢?

  4. 佛教的哲學觀點不全是唯心主義
  有些宗教學家和哲學家說“宗教是一種顛倒了世界的唯心主義世界觀”,“哲學唯心主義也是顛倒了的世界觀,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這同宗教唯心主義世界觀是一致的”,“哲學唯心主義以抽象的理論體系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一般的宗教信仰則是以盲目信仰超自然力量的非理性感情形式來表達自己的觀念的”等等。事物存在的形式始終是具體的,多樣性的,所以馬克思主義者提出了“具體的問題,具體地對待”這個科學的原則。列寧說:“如果從事實的全部的總和,從事實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事實不僅是‘勝於雄辯’的東西,而且是證據確鑿的東西。如果不是從全部總和,不是從聯繫中掌握事實,而是片斷的和隨便挑出來的,那麼事實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甚至兒戲都不如。”在宗教哲學的研究中有許多人的思想上存在著“宗教就是唯心主義”這樣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實際上宗教哲學所包含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既有唯心主義哲學,也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哲學,不能一概而論。只有實事求是地分析對待,才不至於墮入無知偏見的深淵。
  佛教哲學所包含的內容相當豐富,故孫中山先生說:“佛教是哲學之母,可以補充其它科學的不足。”趙朴初先生說:“佛教哲學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稱譽“佛教徒處在人類辯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法音》1986.2)。
  佛教哲學共分分別派、經論派、唯識派、中觀派等四大派別。分別、經論二派屬於小乘哲學,唯識、中觀屬於大乘哲學。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也就是說如何對待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承認精神和物質哪個是第一性的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主要分界線。根據這個標準劃分,在佛教哲學中除唯識論的世界觀屬於主觀唯心主義外,其餘各派的認識論、世界觀都屬於唯物主義,而中觀論屬於辯證唯物主義。
  現將佛家的主要哲學觀點作一簡略介紹,以資分辨。
  佛教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達摩”,譯為“法”。“存在”、“知識物件”與“法”是同義詞。“存在”又分具體的存在和抽象的存在兩種。具體的存在是在具體的時間、空間和特定條件下的存在,是暫時性的存在,故稱“無常物”;抽象的存在無形相、無生滅、無時空屬性,故稱“恒常物”。具體存在的定義是“有具體的性能作用” ,也就是說以特殊性能作用證實它的存在。具體的存在又分色法、識法、不相應法。........
  佛家認為世界上最大的寶物是智慧,世界上一切物質和精神文明都是人類智慧行為(業)的結晶,不是什麼神明的恩賜、創造。下面將佛教哲學的幾個主要觀點作一簡單介紹:
  ⑴ 諸法無常觀
  “無常”指事物的暫時性,分粗細兩種含義。“粗分無常”指的是一切事物的成毀生滅和一切生命的生死過程的短暫性;“細分無常”指一切事物和生命的一刻不停的生滅交替變化,認為一切事物均處在時間過程中,無論物質和精神的存在,都是即生即滅、生滅交替、新陳代謝的續流。物質的最小單位是物質粒子,意識續流的最小單位與最短時間單位同步。對物質元素和短暫時間性進行分析,事物和意識的獨立存在本質就不可把握,自然得出“諸法自性空”的結論。恩格斯說:“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這和佛教的說法完全一致。
  ⑵ 因果論
  認為一切事物之間都有直接和間接的因果關係,每個事物都既是前一事物的果,又是後一事物的因,事物相互之間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條件,有的是結果;有的是直接原因,有的是間接原因。因果關係是一切實有事物的普遍關係(實有事物具備三性,即時間性、空間性、特殊性,與虛無和抽象概念相區別)。........
  從意識的前後連續性,推論前世和後世意識的必然存在;從同類因推出物質之因是物質、精神之因是精神,推出初生嬰兒的意識必然也有前世的同類意識因,因為從父母身上獲得的只是物質肉體的同類因物質成分,而沒有精神因素,這就是《因明學》論證生命轉世的主要邏輯方法。
  ⑶ 緣起論
  “緣起”的“緣”,不但指各種事物因果關係中的“因”,即原因、條件,還指各種事物相對關係中相對的對立面。因此緣起論不但包括因果論,還包括相對論。緣起觀點小乘和大乘佛教都承認,但把緣起論提高到相對論和辯證哲學的高度,並把它作為佛教教理殿堂的基石重視和弘揚,是由龍樹開始到宗喀巴的諸中觀大師創造性的貢獻。
  .............
  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和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繫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見《反杜林論》)。這和佛家的緣起觀見解相同。........
  “五根”是指眼根、耳根等五官識的能源物質,《俱舍論》稱“內色”。即使是無色界生命,也不是純粹的識體,只是五蘊中“色蘊”處於潛在狀態的一種特殊生命。對這類問題先輩已有詳細的論述,只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人不瞭解真正的佛法理論,把佛家的神識概念和其它宗教的“靈魂”概念錯誤地混為一談了。
  ⑷ 關於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的觀點
  .............
  佛教所說的“相對真理”指的是人的感覺所把握的事物的表面現象和概念思維所反映的事物的抽象概念。之所以稱做“相對”,是因為現象對於本質,概念對於真實事物只有相對正確性。其次佛教認為事物的性能、種類、形態、變化是無窮的,再加上時空的限制,未經特殊訓練的一般智慧即“俗智”所達到的廣度、深度、準確度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這一智慧範圍內的正確認識,只有相對真理的意義。
  絕對真理的“絕對”是指一種“不依條件轉移”的永恆不變的東西,但佛教認為一切存在都離不開時空和各種條件,一切事物都處於刹那的變化之中,所以根本不存在不依條件轉移的永恆不變的東西。..........
  中觀辯證哲學觀點認為,一切事物從現象上看,是眾緣結合形成的、處於發展變化過程中的真實存在(相對真理);但任何事物都沒有不依賴條件的獨立性和永遠不變的自性(絕對真理),即“現象實有”和“自性本空”是辯證的統一。所以《般若經》中說:“空不離色,色不離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指形相,“空”指自性。)本來“實有”和“本空”是對立的概念, 但每件事物又是有空的統一,空有又是互為前提的。空中生有,有又變空,這又是對立面相互轉化。客觀事物的這種規律是普遍性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緣起性空”又是絕對真理。

  5.佛教並非不關心現實問題
  ........
  首先,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苦難深重的病態社會,以及道德和智慧素質低下,因而身心從苦惱中不能自拔的人們的問題。這個問題從佛教教義的總旨“四諦”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四諦”是苦、集、滅、道。........
  .......
  這種針對社會和人生的問題進行教育、培養和提高人們道德素質的宗教,怎能說“不對現實生活作任何實際解決”呢?
  其次,我在前面說過佛教的追求目標不是死後進入天堂。
  佛教所說的與“地獄”相對的“天堂”,並不是無苦的理想世界,是指輕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前者是欲魔統治的世界,後者是愚昧的大梵天主持的天下,生在這樣的天界,仍然是造業的結果。業盡下墮,無一例外。........
  佛教講“世事如幻”,其目的是為了世人頭腦清醒,不要執著于財色名利,使自己不能自拔,甚至貪婪失去理智,喪失人性。如果不是那樣,把一切視為“虛幻不實”之物,那就把自己的存在和善惡因果的真實性都否定了,還有什麼信仰可言?佛教是非常理智的宗教,決不會自相矛盾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再次,所謂“宗教否定人對客觀世界的創造能力”的說法對佛教而言更是不符合實際。
  .........
  有人提倡什麼“人間佛教”實乃無稽之談。佛教本來就是以人為本,育人成佛之道,佛教產生於人間,服務人間,根本沒有脫離人間的佛教,提倡“人間佛教”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

  6.佛教的道德並不是維護神權的道德
  有人說“宗教在倫理觀上,要求人們去接受神的愛和恩賜”, “宗教道德是以服務於宗教神學教義為根本目的的”,“所謂宗教道德化,就是把調整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作為核心的宗教倫理觀點”,還說什麼“幾乎所有的宗教道德觀,都極力貶低人生的價值” 。
  把有些宗教的特點,以偏概全地說成所有宗教的特點,是憑一知半解亂髮議論的人們的通病。在佛教的倫理道德方面從來沒有要求人們去“接受神的愛和恩賜,服從神佛意志”的要求。在佛教中眾生是第一位的。因為佛教認為,個人成佛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為眾生的利樂服務,沒有足夠利眾功德的人永遠也成不了佛(語見《現觀莊嚴論》)。中觀大師寂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產生一個利眾的念頭,功德勝過供養諸佛,何-況投身於利眾的事業。”“佛最關心的是眾生的幸福,因此,幫助苦難中的眾生,是對佛的最好的恭敬。”


  佛教的幾個基本觀點

  一、四法印──佛法的四條原則

  1. 一切有為法皆無常:
  “有為法”指的是因緣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事物。如種子在一定的條件下生長、發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種子,還需要具備水分、溫度等多種因緣;眼識的產生,要靠客體存在,視覺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擾等條件。有為法指的是具體事物的運動變化。.......
  2. 一切有漏皆苦:
  “漏”指貪欲、仇恨、愚昧偏見等各種煩惱心情。這種煩惱能改變人性,使人喪失理智,故佛法稱“毒”、稱“障”、稱“漏”。輪回中的眾生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煩惱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註定要沉入海底,很少有脫險的希望。這種煩惱“漏”逢到適當的條件就會增殖,就像火種引起火災一樣(見《俱舍論》)。金錢物欲使人變成動物,權利欲使人變成惡魔,色欲使人變得瘋狂之類就是煩惱漏導致人的精神品質下降的例子。“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壓抑與負擔,煩躁不安,痛苦失望,饑餓,疾病痛苦之類的種種身心不愉快的感受。........
  3. 諸法無我:
  諸法的“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我”指被稱做“人”和“事物”的具體的“獨立自性”或“物質性”。不研究,不分析,籠統地稱做“人”,稱做“山”,稱做“水”,但仔細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質的身軀和思想、感覺、行為、主體意識等五種成分五蘊 組成的。其中每一種單獨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軀體是“人”的話,“人”就不會死,因為人的軀體可以長期保存;思想、感覺等精神成分也不能單獨看做是“人”。............
  4. 涅盤寂靜。“涅盤”是脫離諸種煩惱的意思。脫離煩惱就是超脫六道輪回之義。佛法認為在輪回中的生命無寂靜、安寧、快樂可言,只有根除煩惱、脫離苦海,才會得到愛恨息滅、身心安寧自在的無為之樂。苦和樂是對立概念,無苦便是樂。


  二、眾生生存環境──器世界

  佛法認為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在這宇宙空間中存在著恒河沙數一樣多的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天體。這些天體都在經歷著成住毀空的過程,有的天體上有光,有的無光,有的天體上有生物,有的無生物。
  我們生存的這個器世界(生命載體),屬於娑婆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億顆地球。一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天體系組成華藏世界天體系。這華藏世界天體系也只是更大的宇宙天體系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個微塵團。這個自然生成的宇宙大佛天體系,由無數像華藏世界這樣的天體系組成,人類的智慧永遠揭不開這個謎。
  佛法認為眾生的生存環境,是眾生共同的業力和願力創造的,它對眾生的生存、苦樂有極大的影響。人們應該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環境、優化環境。要愛護一草一木。環境的惡化、資源的破壞意味著這個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將臨。因此不但傷害動物、鳥獸、昆蟲是犯罪,就連割草砍樹、破壞自然生態、污染河流環境都被視為惡行而屬於佛律禁止之列。


  三、生命的流轉運動──輪回

  宇宙中的眾有情生命共處於一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無止境,流轉不息的生命運動的環形激流之中。 在流轉過程中沒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沒有固定的貴賤、強弱、貧富、高低的位置,也沒有一成不變的親仇利害的相互關係。忽上忽下,翻滾不息,變化無常。在生死交替的流轉過程中自始至終充滿矛盾和痛苦。被視為“幸福”和“快樂”的東西,也都或者伴隨著苦,或者結局是苦,或者是暫時的鎮痛,或者純粹就是從一種苦境到另一種苦境的意識轉移,本質上都是苦。這種輪回流轉,像一個上下轉動不息的“水車”,三界五道或六道 的生命就像水車的斗子,忽上忽下地變換著位置。上界的人和八禪天禪力神通廣大的天人,也會墮入下界畜牲和地獄道,下界地獄、餓鬼、畜牲也會轉生人天之道。
  把一個個生靈投入這個流轉系列,並且推動這個巨輪轉動不息的動力究竟是什麼呢?既不是“上帝”或者“神佛”,也不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而是一種虛妄顛倒的無明意識和這種意識支配下的善惡行為造業 。愛和善行是上升的因業,恨和惡行是下墮的因業。
  輪回圈中的生命共分為三界五類:
  ..........


  四、因果善惡報應

  因果報應學說是佛法的基石。佛法認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結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無因不會有果,異因不會產生異果──就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卵石中生不出小鳥。任何事物的產生和存在都是由因變果,由果變因的連續過程,如麥種變成麥苗,麥苗中生出麥穗,麥穗中又生出麥種。
  ............
  要認識善惡報應的因果關係,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佛法認為凡是不利於或有損于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都是惡,凡是有利於眾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為都是善。善惡是以眾生利益為標準的。報應指的就是思想行為引起的後果。愛引起愛,仇恨引起仇恨,為別人著想,尊敬別人,愛護別人所得到的是別人對自己的愛護和尊敬,幹壞事引起別人的報復和受到心理上的壓力都是現驗現報的例子。善惡行為的後果產生的時間根據善惡的性質和先後順序有近有遠,有的立刻報應,有的到來世或者隔幾世才報應。這就叫做“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定會報”。今世的生存環境和苦樂遭遇是前世善惡行為的後果,後世的苦樂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為決定。很多人因不相信善惡報應而毫無顧忌地做壞事,最終身敗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眾叛親離的心理重壓就是難以逃脫因果報應的最好例證。


  五、世間因果和超世因果──四諦

  苦、集、滅、道四諦是佛法的概括:
  1、苦指一切世間生命感受的種種苦。苦有八分法、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
  八分法是:生、老、病、死、怨恨相遇、親愛別離、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八種苦;
  六苦是:世事變化無常、心不滿足、肉身一次次更換、一次次投生、貧富貴賤變化無常、生死路上無人伴隨之苦等;
  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
  三苦是:苦中苦、變化苦、感受本苦。苦中苦是指任何人都能感覺的痛苦,如饑餓、病疼、恐懼、悲傷之類;變化苦指表面上是樂而實際是苦,如愛變恨,樂變苦,享樂過度的苦惱,青春之樂潛伏的衰老和疾病的危機,美味佳餚食用過度導致生病,錢財帶來的殺身之禍,名利地位的得意引起更多的麻煩等等;感受本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樂的感受可以變成厭煩,變成苦感,非苦非樂的中性感受本質上也是苦,無苦無樂的生活會變得空虛、寂寞、單調乏味。如三禪天的快感,在四禪天感到是苦而追求無樂之中性感受,無色界禪則進一步追求無任何意識活動和感受的虛空禪境。因此龍樹說:“意識就是苦。”
  2、集諦的“集”指苦的集因,即產生苦的種種原因。
  產生苦惱的原因就是貪、嗔、癡、慢、疑、邪見等煩惱意識支配的善惡思想言行──業。業是動機目的和行為結果的綜合名稱,其中動機目的是主要的,善惡業的區別主要是動機目的,如為了眾生的利益,開殺戒對惡人進行懲罰,是善行。為了個人利益,為了名利地位,念經拜佛,舉辦慈善事業,形似善行而實為貪心的表現,不能算作真善。真善是不能有私心的。惡行中最典型的是十惡行為。十惡指殺害生靈、偷盜別人的錢財、非法姦淫、欺騙撒謊、挑撥離間、惡言傷人、引起是非的言論、對別人的錢財起貪心、產生害人和報復的念頭、不相信善惡報應的邪見等。戒除十惡,便是十善。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的根本,也是區別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標誌。違犯十善戒者,重者必墮三惡道,輕者也會受到相應的報應,行十善者會今生樂享天年,來世投生三善道,享受人天之樂。
  3、滅諦的“滅”指從根本上消除煩惱、苦感,得到清淨自在的超脫境界。
  有非終極涅盤(如聲聞、緣覺涅盤)和終極涅盤(成佛涅盤)。前者僅僅是脫離煩惱,後者才是智不處世、悲不棄世的無上涅盤。
  4、道諦的“道”指脫離苦及苦因,獲得永恆快樂涅盤的道路和方法。
  道法雖有多種,但歸根結底只有兩種,即方便門和智慧門。
  方便門指思想行為,智慧門指指導思想行為的智慧正見。
  菩薩乘六度是佛道方便、智慧二法門的高度集中,其中戒度(約束貪欲和有利於眾生生存幸福的戒行)、舍度(為眾生利益願意奉獻一切的奉獻心)、忍度(為眾生能忍受一切艱難困苦的高度忍耐心)屬於方便法門,定度(思想高度集中,心住一境的修煉成就)慧度(脫離世俗之見的空有執著,主客觀對立消失,現見二無法性的直觀智慧)屬於智慧法門,精進度(刻苦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甘休的堅定意志)是方便、智慧二法門的必需條件。...........
  以上所說的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滅、道二諦是超世因果。但道不是純粹超世的,正道中的資糧、加行二道屬於世間道,見、修、佛三道屬於超世道。


  六、佛的四身和事業

  四身指佛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報身(享用身)、應化身(也稱化身)。
  1、自性身:是徹底乾淨破除煩惱障和知識障後所獲得的如來法性。眾生的如來法性(光明佛心)被二障覆蓋,如鏡生銹,失去了本具的光明。佛的自性身是徹底消除污染的清淨狀態。.......
  2、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智慧和神通。《現觀莊嚴論》歸總,無漏智慧共有21類,這裡不準備一一介紹。概括起來就是實智和權智二種。實智就是指明見一切事物的法性真相的智慧;權智是指洞察一切事物的種種現象之智慧。這兩種智慧都是佛地特有的智慧,也稱遍知一切智、無上智、平等智。這“平等”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和知識物件“等量”之義。人的知見永遠也達不到與所有知識物件的“等量”。
  3、功德報身:是佛的有色有相的莊嚴體,是積無量善功德的福報身,常住色界十七重天之上無上密嚴報身佛國。其直接引度物件是十地菩薩,十地以下的聖人也無緣目睹,是佛的千千萬萬應化身的生化之源,與世俱存,常住不滅。報身相有寶冠等裝飾,密宗中的本尊都是報身相。
  4、應化身:是佛化現的度眾相,有殊勝應身,如釋迦牟尼,也有一般度眾利眾化身,有化作人天的,也有化作動物和橋樑、房舍、衣食、藥物等眾生所需物品者不等,肉眼凡胎,難以分辨。


  藏傳佛教的特點

  一、藏傳佛教的特點

  世界佛教三大體系中,藏傳佛教具有與眾不同的兩大特點:
  1、比較完整地接受了佛陀的教義。
  雖然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但它並不輕視排擠小乘佛教。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一切教乘並行不悖,一切佛言均屬教誨。”三乘佛法都是應機教化的方便法門,沒有一樣無價值,沒有一樣不重要,所以藏傳佛教堅持大小乘並重,顯密雙修,即外修聲聞戒(小乘戒),內修菩薩行(大乘行),密修二次第(無上密二次第)。藏傳佛教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堅持佛教教義的完整性,還表現在以下幾個並重原則上,即:
  聞思修並重;
  戒行與正見並重;
  顯法與密法並重;
  修福與修慧並重;
  度眾和自度並重等等。

  2、藏傳佛教吸收了佛陀教義的精華。
  “天上有日月,地上有兩寶。”“地上兩寶”指的就是佛法中的兩大精華——密法和性空正見。
  有些人攻擊密法是“左道旁門”、“邪法”,這是一種極端無知的表現。密法是佛教的精華,寶中之寶,是解脫成佛的最高法門。站在顯教菩薩乘理論的最高頂點上,才會認識到:要破除最細分所知障,徹底證悟無上菩提,必須依靠金剛乘這個佛陀在顯法中從未透露的玄機妙理,故宗喀巴大師說:“金剛乘比佛更稀有珍貴。”日本人空海大師也曾說:“整個佛教的終極妙理在於密教。”英國佛教學者約翰·布洛菲爾德說:“我把金剛乘視為人類思想發展最絢麗的花朵之一。”藏傳佛教具有無比珍貴的無上密法,是它最大的驕傲。
  智慧正見是佛教的靈魂,但由於正見不屬於世俗感知經驗的範圍,使用符號語言和抽象概念性思維,在理解上有相當大的難度。因而,佛教內部在真諦性空的理解上就產生了分別派、經論派、唯識派、中觀派等四個哲學層次。其中,中觀處於正見的最高層次,月稱所代表的駁論派中觀見是中觀的最高層次。有鑑於此,阿底峽尊者說:“除了月稱門,別無成佛法。”藏傳佛教屬清一色的中觀派。前弘期以自證派中觀見為主,後弘期駁論派中觀見占了主導地位。在甚深駁論中觀見理論的闡發成就方面,宗喀巴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連第八世嘎瑪巴大師和甯瑪派中流砥柱居米旁巴也讚揚宗喀巴是“說空百代宗師”。現在有些對哲學和佛法一竅不通的外行誣衊宗喀巴是“詭辯論者”,這並不奇怪,藏族有一句諺語說:“在牛的眼中,再美的鮮花也只是一把草。”
  根據以上特點,說藏傳佛教包容了佛教的一切精華,並非誇大其詞。

  二、藏傳佛教代表佛法理論的高峰

  佛教產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這2000多年中,一代又一代成千上萬的佛教學者,對顯密經典教義,進行了接力賽跑般前仆後繼的研究總結工作,到今天已達到了非常高深精細的程度。藏傳佛教全面繼承了印度顯密佛法的學統,並將印度佛學研究的高峰作為自己的起點,不斷努力攀登,繼續向前發展。在11世紀中葉,阿底峽尊者就讚揚說:“佛教在蕃地的發展,已超過了佛教的故鄉——印度。”從11世紀俄大譯師在桑普寺建立辯經學院,設立學位制以來,噶當、薩迦、格魯等諸大教派在各地建立了上千座辯經學院,把寺院辦成了培養各類人材的十明學院,培養了多如繁星的佛教學者,把佛教顯密理論的研究推向了一個又一個高峰,寫出了浩如煙海的顯密學術著作,以五彩繽紛的思想研究成果的花朵,增添了佛教思想文化樂園莊嚴瑰麗的景色,從理論上發現了顯密相互依賴,“無顯不入道,無密不成佛”的深刻的內在關係。以金剛乘殊勝方便法門,結合“一刹那經過無量劫”的相對論,可以把三個無量劫的福慧雙修進程縮短到一世或數世的理論充分顯示了佛教理論高峰的無限風光。現代海內外的許多人,因學統傳承斷代,重新回到茹毛飲血的時代,在原始經典上進行盲人摸象式的摸索研究時,有緣能夠遇到藏傳佛教這樣高的起點,以把握佛法精髓,免走幾千年的彎路,實在是一種非凡的福分。

  三、把握主線,總攬全域

  從交叉縱橫的千萬條線中,能找出幾條總攬全域的主線,是學習和研究的最佳方法。但佛法的理論知識體系大得無邊無際,除了對佛法的瞭解如同佛陀一般的聖人,無人能完全做到。整個佛教史上對佛法能夠總攬全域,在理論上進行高度概括的也只有龍樹、彌勒、無著、阿底峽、宗喀巴等數人而已。龍樹將甚深般若義進行了理論概括,分為“二諦”;彌勒、無著將三乘境、行、果歸結為“八品”;阿底峽將三藏、八萬四千法概括為“三士菩提道”;宗喀巴又把“三士道”的千萬法門歸結為“佛法三根本”和“悲智二法”。這每一步的概括都標誌著思想認識上的深化。
  大乘佛法有總攬全域的兩條主線,一條是以大悲心為根本的方便法門,一條是以性空見為主題的智慧法門。這兩個互為前提、相依不離的主要法寶合稱“悲智雙運”。佛門中的慈悲和智慧的關係是“水分”和植物“種子”的關係,沒有慈悲的“水分”,超世間智慧就像乾枯的“種子”一樣不會發芽;同樣,若沒有智慧的翅膀,慈悲的天鵝也只能匍匐在地上,不能飛向萬里晴空。沒有智慧不能解脫,沒有慈悲愛心也不能成佛。因此,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的最大特點是慈悲和智慧的高度統一。本書的書名稱為《愛心中爆發的智慧》,也就是取其義之故。

  四、形勢、問題和對策

  因種種原因,近年來海內外掀起了一股藏傳佛教熱,而且有的地方熱得有點反常。藏傳佛教界志士仁人,對這種形勢所產生的憂慮大於欣慰。因為佛教是一種高層次信仰,佛教的傳播發展需要適當的文化和社會道德以及良好的環境。佛門中真正具備傳法資格的人,不會出山出寺,進行賣法活動;不會走街串巷,扮演“賣膏藥”、耍猴戲的角色。當前那些熱衷於傳法灌頂、走街串巷的人,大多數並不具備傳法灌頂資格,其中有很多是打著佛家旗號,進行詐騙活動的江湖騙子。蓮花生大師曾預言:“壞戒敗類當法師,街頭聚眾傳密法,預示佛法將滅亡。”這種打著佛教旗號,傳播邪法、偽法的破壞佛教行為,使佛教遭受的損失,遠遠超過那些公開的滅法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為愛護眾生,維護正法,佛門從防腐防變的角度,除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外,對外要宣傳介紹真正的佛法和佛教經典教義,揭露打著佛教旗號的形形色色的騙術假法,以提高信教群眾的鑒別能力。

  本書作者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廣大藏傳佛教愛好者介紹一些正規的真正的佛教理論和佛教知識。一位藏傳佛教大師曾經說過:“在低素質的人群中,撒謊比說真話更有人聽,耍猴戲比講真理更吃香。”很多人聽慣了假法看慣了邪說,容易以假當真,以邪當正。本書中既沒有滿足人們好奇心的神奇奧妙的鼓吹渲染,也沒有石破天驚的吹噓誇張,只有平平常常的人,說平平常常的道理,因此,未必能滿足那些以神秘眼光看待藏傳佛教的人的要求,但對那些不是出於一時的好奇心,而想實實在在學習和研究一些藏傳佛教的人,也許可以起到一些啟迪靈心和迷途導航的作用。
  ..............


  佛教的修行目標是什麼?

  佛教的修行目標有三個:
  一是追求世間幸福快樂-下士道;
  二是只求脫離煩惱,不求成佛-中士道;
  三是追求身心徹底淨化,達到功德和智慧的高度圓滿——佛-上士道。
  不求成佛、超世,只求世間幸福,不愁吃,不愁穿,能幸福過一輩子,下一世希望得到一個好的人身,生到一個物質生活條件好的環境,這就是下士道。死後不墮三惡道-畜牲、餓鬼、地獄道,就得戒十惡,行十善。
  .........
  第二,中士道只求脫離煩惱不求成佛。因為知道世間再好也是短暫的,人生是短暫的、無常的,下世即使得到一個人身,如果沒有分清是非、善惡的智慧和人身條件的話,繼續隨波逐流幹壞事,善業盡後仍然會墮落下去,連世間幸福也保不住,基於這種思想,要從根本上脫離輪回,從長遠考慮,就要最終解決脫苦問題。這是中士道。
  第三,追求身心徹底淨化,達到功德和智慧高度圓滿是上士道。佛是什麼?佛就是達到功德和智慧高度圓滿的精神境界。修什麼行就是根據這三種不同的目標決定的。
  修行:指的是人對自己內在的優良品質和潛在智慧能力的開發,而不是從外部得到什麼。
  ............
  除去污染,開發顯現光明心的本質就是修行。
  修行的目的:
  不是從外部修什麼,而是驅除心性的污染,顯現光明心的本質。用通俗的話說,使人體的五蘊經過淨化、修煉,化為五智、五佛,五大(土、水、火、風、空)化為五佛母,使物性的肉體化為智能性的光體——慧體,使生滅、苦樂無常的生命化為不生不滅的常樂自在的精神實體,這就叫做修煉。
  密法上的五蘊就是人身體上的五種成分,其中之一就是肉體,即色體,是有形的。還有無形的四種:受、想、行、識。受蘊就是有感覺的特性,通過五官能感覺到外部的情況;想蘊:區別、從標誌上分清這是人還是動物,或是植物等;行蘊:人的感情思想活動、意志、思想行為,驅使人幹什麼事,如愛、恨,全部包括在行蘊中;識蘊:元神、識,沒有表現出愛,也沒有表現出恨,只表現出能知能感覺的元識,這就是意識。這四種加上“色”就是五蘊。蘊就是很多東西加在一起,即很多元素加在一起。例如:行蘊和想蘊。人的精神,在《俱舍論》中細分為46種。有的佛學文章中說:“現代心理學對人的思想、人的精神的研究遠遠趕不上佛教理論。”因為科學是搞實驗的,但人精神中好多東西是不可琢磨的東西,無法實驗,又看不見,所以,現代科學在這方面無法更深入地發展。
  通過淨化,身體上的五蘊可以化為五佛、五智,身體上的五大土、水、風、火、空五種成分形成人體 可以化為五佛母。現在我們的肉體可以化成智慧性光體。人的生命是苦樂無常的,使生滅、苦樂無常的生命化為不生不滅常樂自在的精神實體,這種精神實體在時輪中就叫做“色空體”。空色指的不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眼看到的東西是物質的東西,包括天空中出現的彩虹,這也是物質的成分。但時輪中指的色空體是智慧性光體,不是人人可以看到的物質性東西,這一點下面講時輪時再詳細講。
  要達到以上兩個目的,就必須按照諸佛所指示的道路和方法,一步步做下去。要認認真真地做,腳踏實地地做,來不得半點虛假。這也和科學工作一樣,不能自欺欺人。

  修行從總的方面來說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對人性方面的優良品質的開發;
  二是對智慧能量的開發。
  優良品質包括:向善心、慈悲心、忍耐性、追求上進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精神,對自己和所有生命的高度責任感。........
  還要有不安於現狀、自強不息的精神。佛教就不安於現狀。........
  對於一個人來說,情緒是相當重要的,七情六欲造成了人的衰老、疾病、事故等。一個很好的人,如果不能控制情緒,往往就會壞事,有的殺人,有的自殺。這都是情緒造成的。佛教就是用自我修養的辦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長壽和保健的辦法中對人素質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情緒的控制相當重要,隨隨便便地生氣,隨隨便便地喜、怒、哀、樂,且形於色,對人來說是比較膚淺的表現。一般深沉的人喜怒不形於色。隨隨便便動手動腳,動手打人,這是素質的問題,所以,情緒的穩定相當重要。
  ...........
  修行是對自己的理智和信念的考驗,也是意志和耐心的磨練。只有具備高度的理智、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和耐心的人才能獲得圓滿的成就,不能當作好玩。有些人今天想聞法,明天想成佛,後天就想給別人灌頂,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有的人辦一個學習班說,你交多少錢,我給你開慧眼。有的人甚至說,還有更快捷的辦法,“只要我一個報告,聽報告的人80%可以出功能”。這真是神奇!我們佛教沒有這樣的事,藏密也沒有這樣的事,不敢說這樣的大話,我也沒見過藏密有講這個的書。
  ..........
  修行是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要和自身的貪、嗔、癡、疑、慢、邪見等作殊死的鬥爭,抑制直至乾淨徹底地消除這些煩惱和墮落的根源。疑——懷疑,不相信這個,不相信那個;慢——傲慢;邪見——就是各種偏見和邪見形成的觀念,往往使人失去正見。如果謙虛一些,對任何事情都不會過早地下結論,說這個對,那個不對,經過實事求是的研究以後,你認為對不對,有沒有道理,再下結論,這才是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但邪見沒有這種情況,邪見是由頑固的世俗觀念形成的。
  寂天大師在《入菩薩行》中說:“人不能驕傲和鄙視別人,但對自身的仇敵——貪、嗔 、癡等,要驕傲和鄙視,要堅決戰勝。”脫離煩惱,通向彼岸的路是充滿艱辛的,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走過去。成佛無平坦大道可走,科學也無平坦大道可走,但成佛的路更難。顯法說成佛要經過三個無量劫,有的說40多億年才能成佛。這個說法對不對,沒有詳細研究。三個無量劫,時間相當長,要修這樣長的時間才能成佛,這就說明要成佛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
  ..............
  對修行者來說,戰勝自身的覆蓋在光明佛心上的堅固的邪惡污染,才是最大的功力和神通。在佛教上沒有比這更大的神通。把自身的貪、嗔、癡克服了,那就是最大的神通,不是什麼向外表演、炫耀自己的把戲。密法從來都不看這個,而是看對自身貪、嗔、癡、名利戰勝得怎麼樣。最難的也是這個。當別人打你時,你是什麼態度?別人污辱你的時候,你表現出什麼態度?在名利面前,採取什麼態度?這就是看你的菩提心修養程度,看你的神通大小和修持功力高低。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密義淺釋


  《心咒》字數雖少,其含義卻相當深廣,整個包括菩薩乘五道、十地、十波羅的全部內容……有志瞭解掌握此學的人,必須放棄淺薄的偏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深透的鑽研,不能相信那毫無根據的亂說和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瞎子射箭似的解說。
  “般若波羅蜜多”是梵文的音譯。“般若”的正確讀音是Braja(班甲)或Brania(班呢阿),意思是“智慧”。“波羅蜜多”的讀音是Ba(吧)Ra(日阿)Mu(木)da(達),意思是“到達彼岸”。“心”梵文為Shi da Ya(詩大啞),意為“精髓”。“經”是“總綱”的意思,原文無此字,是譯師加的。佛經中的音譯漢字都是按唐朝以前的讀音譯的,和現代漢字的讀音相差很遠。如“佛陀”應讀“布達”,“阿彌陀佛”應讀“啊木兒,旦吧”,“彌勒”應讀“彌赤”,“釋迦”應讀“釋嘎”等等。一般的名稱讀音不准倒沒有多大的關係但真言密咒的關鍵是發音。密部中說:“密咒若發音不准,不但沒有效果,還有副作用。”這一點學佛的人絕不能忽視。什麼叫做“彼岸”?什麼叫做“彼岸智慧”呢?“彼岸”是與世俗此岸相對的超世佛地。“彼岸智慧”就是指“超世佛慧”。“到達彼岸智慧”有兩重意思:一是這種智慧正見能夠使人超脫輪回,到達佛地,在這個意義上稱“道波羅”,即道路和橋樑之意;二是到達佛地才會有圓滿的智慧正見,在這個意義上稱“果波羅”,也稱遍知佛慧。
  ..............
  世界上的事情就像電影螢幕上出現的人物景象一樣,是光電聲音和圖像等眾因素組合,在觀眾的視覺上形成的一種虛假的景象。由於人們視覺上的原因,許多靜止的圖像在螢幕上連在一起,動了起來,仿佛與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樣,在觀眾的心目中也同樣能引起感情的波瀾,產生愛憎、恐懼等心理活動。如果看電影想到那完全是假的,人並非真人,殺人並非真殺,流血也並非真的流血,心情就會平靜得多。...........
  對這種思想品德和智慧能力達到高度完善、無與倫比的境界便稱做“佛”。佛的概念不同於主宰一切的“上帝”和“造物主”,也與迷信家的“神鬼”之類東西和氣功師在練功過程中出現的“佛”、“菩薩”之類的幻相毫無共同之點。有些人把佛、菩薩當作類似神鬼一樣的東西,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波羅智”是佛法中的根本大法,稱做脫苦成佛的“不二法門”和“眾佛之母”。寂天在《入菩薩行》中說:“佛說八萬四千法,法法都為得正見。”佛祖一生三轉*輪,宗旨始終是圍繞波羅的深廣二義展開的。“深”指波羅的深邃哲理,“廣”指以大慈大悲為核心的施捨、戒行、修持等利眾善行。
  在佛經中專講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有《般若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一萬八千頌》、《般若一萬頌》、《般若八千頌》、《般若七百頌》、《般若五百頌》、《般若三百頌》──《金剛經》、《般若總匯》、《般若心經》(詳略兩種)、《般若一字經》(“一頌”等於字數相等的四句段)等等。其中《心經》可以說是般若義理的濃縮精華。
  ............
  .........時至今日對般若的文字和義理,無論從中觀或唯識論的角度作解釋都已形成嚴格的定規,望文生義的隨意性的解釋已無立足之地。在本文中將遵照龍樹、月稱到宗喀巴一脈相承的中觀應承派法相性空學說,對《心經》的義理進行通俗的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從性質上分為法相波羅、經典波羅、道波羅、果波羅四種。法相波羅指的是遍及一切事物的性空之相。經典波羅也稱文字波羅,是用語言文字表述的波羅智的性質、作用、特點、觀修方法等等,具體的指般若經典。
  波羅智和其物件事物的法性本身是具體的東西,語言文字是一種代表思維概念的符號,它無法把所代表的具體事物真實地訴諸人們的感覺經驗,只能符號性地抽象地表達一種意思,人們只能憑自己的經驗加以理解。凡經驗過的事物通過名稱、形狀的表述可以喚起記憶中的具體事物的印象,或者對經驗過的各種事物印象的新的組合形象,由此可以得到理解。但凡從未經驗過的事物的情狀,通過語言文字只能憑猜測想像形成一個抽象概念。..............
  真正的波羅是見道以上的感知能力和感知物件,並非世俗智認識範圍內的事。如果不憑藉獲得真波羅智的佛陀、聖賢用語言表達的經典波羅,我們怎麼能夠理解波羅的性質概念和求證方法呢?有人說什麼文字波羅“毫無用處”,試問,如果沒有文字波羅,憑什麼方法去認識波羅呢?
  ........“道波羅”也稱觀照波羅。真正的道波羅是指見道以上十地的入定狀態中出現的直觀智,出定後雖是十地菩薩也有分別心,不能稱做波羅智。果波羅也稱見性遍智波羅,是佛獨有的智慧。在佛地無出入定的區別,徹底消除了分別意識,其智慧已變成無意識的本能性的直觀,就像無意識的陽光普照大地,滋生萬物一樣。到那種境界,世俗心、分別意識虛構的海市蜃樓式的虛幻假像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才是真正的彼岸智。

  下面對《心經》本文進行通俗的解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是指觀世音菩薩。“觀”就是用大慈大悲心觀看輪回中受苦受難的芸芸眾生。“慈”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愛心”,“悲”是同情心,“大”就是“無限”的意思。“觀”也是關注、關照、關心之意。“自在”指智慧無礙,神通無邊,慈悲無量,變化無窮等自在自如的佛能。“菩薩”是菩提薩多的縮寫,梵語意思是“菩提心”。菩提心指為眾成佛之心。凡具以大慈大悲為根本的利眾成佛心願的都稱菩薩。一至七地稱菩薩,八至十地為大菩薩。菩薩是入道的聖弟子,不是佛。..........
  阿賴耶種子是生活經驗在意識深層種下的一種印象,絕不是指物質的東西。什麼“蘊藏在一切空間和物相裡的阿賴耶和阿摩羅種子”之類的說法,純屬不懂裝懂的瞎說,與佛學毫無關係。佛家把存在分為有形有色的物質存在和無形無色有感知功能的精神存在兩種。前者稱“色”,後者稱“名”,如十二因緣中的“名色”指的就是胎兒階段的形體和意識。........
  懂得了“空”的道理,就獲得了文字波羅。不僅從道理上懂得,而且在定中真實體驗到“空”就是進入真波羅境。所以我們首先從道理上正確理解“空”的概念至關重要。.......
  這裡所指的“性”並非指物理學和生物學意義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種“不依條件,獨立自存”的“人性”和“物性”。實際上根本不存在不依任何條件的、絕對獨立存在的自性。宗教上有些如印度教數論派所謂永恆不變的、遍及一切事物的、不依任何條件絕對獨立的精神實體的存在和人的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都是愚昧無知所產生的虛構。這種虛構的自性自我意識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這種自性和自我意識產生自私和自利的欲望以及自私自利的欲望不可能滿足時的怨恨。貪欲和憎恨心理掩蓋人們的光明本性,扭曲人們的思想情感,使人們產生煩惱,幹出種種蠢事,造成種種惡業。一旦獲得正見,徹悟自性本空,就能從虛妄夢境中覺醒,剷除煩惱的根源,得到解脫。所以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空慧被視為到達彼岸的妙智慧、解脫煩惱的“不二法門”、成佛之真道“佛母”的道理就在這裡。........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說:“色”並不是與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東西,“空”也並不是與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種情況。“色”與“空”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色”指事物本身,“空”指事物的性質,即真相。從色(物質)本身來說,它是一個存在,但從它的根本性質來說,它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由多種因素組合的一種現象,並不存在不依條件的絕對單一獨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無自性的空。具有空這種性質的物質就是色。這裡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並非否定色的存在的空。“自性空”是一切因緣之物的永恆不變的性質,也稱永恆的“法相”。所以宗喀巴大師說:“什麼東西依靠條件,什麼東西就是空,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見解。”色這個概念包括整個物質客觀世界,但在此處與受想行識相對,專指人身的物質部分。“空即是色”這句話還說明,空的概念是以存在為前提的,龜毛兔角之類本來沒有的東西,說它空或不空毫無意義。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就是說人身的感覺、思想、行為、意識的存在與空的關係也和色一樣,無一件例外。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一段話中,“諸法空相”是緊接著上面“五蘊皆空”推而廣之說,不僅人身的五蘊皆空,凡一切事物諸法 都是空相,即“性空”。............
  “佛心”指一切生命的原始的靈心,根據《佛心經》說一切有意識的生命都有成佛的光明本性,稱這種本性為“如來種子”。這種靈心本質光明無染,因受愚昧、貪欲、怨恨、偏見等惡習的污染,就像銅鏡上鏽,變得愚暗無光,幹出許多蠢事,造惡業,輪回受苦。一旦有機會獲得正見,去染還淨,便成福慧雙身圓滿的大自在──佛。
  因此,《喜金剛續部》中說:“人心本光明,污染成凡胎,染淨便是佛。”受染輪回是因緣,去染還淨也需要通過修舍、戒、忍、勤、定、慧波羅行,積累福慧因緣。若不積德行善,單靠靜坐觀空,至多升入六道中的無色界天,永遠成不了佛。從真諦法相意義上講,物本性空,猶如無阻無礙無形無色的虛空。哪有生滅?哪有垢淨?哪有增減?從性空意義上講,無論此岸彼岸、無論凡人和佛都法性平等,一律是空相。因此,佛的見空智慧被稱做“平等智”。...........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這一段話中在“無眼界”後面省略了“無耳界、無鼻界、無舌界、無身界”。這一段說的是“五蘊”、“十八界”,概括了整個主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指眼耳等器官神經,是六識藉以產生的物質器官,也稱內色。.........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一段話是講十二因緣的空相。十二因緣是生命在六道中輪回的因果連鎖關係輪。三世為一輪,因果相連,流轉不息。其順序為: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指愚昧;“行”指因無明而產生的善惡行為;“識”指受善惡行為染色的投生的識;“名色”指胎兒的肉體和意識;“六處”指眼、耳等六根器發育齊全的胎兒;“觸”指出生後初步接觸到色、聲、香、味處境的階段;“受”指感受到苦樂的階段;“愛”指性成熟階段;“取”指在愛欲驅使下追求異性,為滿足心理和生理欲望進行索取的階段;“有”指造就種種善惡業,來世的進程已定型;“生”指重新投生;“老死”指無常結局。從無明到受染識屬前世,從投生識到有屬今世;重新投生屬來世。來世和前世的一生都和今世一樣,有無明、行、識、觸、受、愛、取等過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從俗諦意義上講,既有無明到老死的入世十二因緣,也有從無明盡到老死盡的出世因緣;但從真諦法相性空意義上講,既無具自性的無明,也無具自性的無明盡,乃至既無具自性的老死,也無具自性的老死盡。一句話,因緣之外,別無自性。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意思是說在定中止觀境中,既不存在感受的苦諦,也不存在苦因、煩惱集諦;既不存在脫苦的修持道諦,也不存在得脫的清淨滅諦。.........
  “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鱃。”這段話的意思是:因在真悟空境中,無執實之所得相,所以,諸菩薩便依靠去實執之波羅妙智,而無執著掛礙(掛礙即障蔽有見、實見),因無愛執、實執,便沒有空境中失去自我和周圍一切的恐怖及遠離世俗習性形成的真假顛倒、虛幻無實的夢境,徹底實現根除煩惱的清淨涅癚。“涅癚”的意思是“離苦得樂”。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說:過去、現在、將來諸佛,都是依靠波羅蜜多妙智,才獲得無上殊勝功德真正遍知一切的大菩提。“阿耨多羅”是無上,指殊勝無比的功德;“三藐三菩提”是真正遍知一切的“佛智”,即“大菩提”。這段話的意思和《般若波羅蜜多經要義》中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佛,舍此波羅行,別無成佛之道”的道理是一樣的。把波羅智稱做“佛母”,把《般若十萬頌》稱為“母法”的原因也在這裡。
  “故名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一段是說明波羅蜜多智慧的威力和效用。“咒”梵語作Mandra(曼陀羅),原意為“拯救心靈”,現在一般的理解是“具有特殊功效的密語” 。
  “大神咒”的意思是般若波羅蜜多具有到達彼岸的神奇的功效;“彼岸”是指與世俗之境界“此岸”相對的“佛的境界”。...........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嘎代,嘎代(Ga di Ga di),巴熱嘎代(Ba Ra Ga di),巴熱桑嘎代(Ba Ra Sang Ga di),保地索哈(Bao di Suo ha)。”
  字面的意思:嘎代,嘎代,是“去,去”,巴熱嘎代是“到彼岸去”,巴熱桑嘎代是“到真正的彼岸去”,保地索哈是“築基菩提”。
  咒語字背後的含義是:去資糧道,去加行道,去見道,去修道,去到佛地!
  當然,這個咒語翻譯得還不完整,我在所附的《心經》中作了糾正。
  《心咒》字數雖少,其含義卻相當深廣,整個包括菩薩乘五道、十地、十波羅的全部內容。五道中的資糧道和預備道(也叫加行道)是世間善道,見道和修道是菩薩道。修道分十個層次稱十地,按破俱生障和獲得十波羅功德區分。最終道也稱無學道,是佛地。這五道、十地、十波羅代表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全部內容。
  要想對《心經》和《心咒》瞭解得透徹,必須讀彌勒《現觀般若莊嚴論》及其疏解,除此而外絕無快捷方式可尋。對般若的解釋從古到今只有中觀、唯識兩家。中觀遵龍樹《六論》和彌勒《莊嚴論》,唯識遵無著世親的《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等。藏傳佛教以中觀為主,漢傳佛教中玄奘以下受唯識論的影響較深。無論中觀、唯識都有佛經的經典根據和嚴謹細緻的論證方法,完整的理論體系,代代相傳的傳承系統。有志瞭解掌握此學的人,必須放棄淺薄的偏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深透的鑽研,不能相信毫無根據的亂說和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的瞎子射箭似的解說。
  佛學是一門深邃的學問,對佛法的解釋除非自己比親證親驗的佛菩薩顯得更高明,否則不能隨意地亂作解釋。我自小入寺院,拜名師數十人,專學五部經論,苦讀經書幾十年,但仍感自己才疏學淺,學到的東西很少,不敢隨便亂說。在這篇文章中對《般若心經》的解釋,都是遵照宗喀巴等著名學者的觀點進行解釋的,談不到任何創見,解釋錯了的由本人負責,不能怪罪於前賢。但願般若之光,普照人間。

  1992年1月寫於蘭州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