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7/16 02:16: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圓覺經講記二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在圓覺法會裡,能入三昧的菩薩都知道了,初發心的菩薩,還有末世眾生修大乘的人,應當曉得修行的方便漸次,以及到佛的境界是什麼樣子?全部的地圖都給你畫出來,讓你看得清楚。「欲求入佛道」,「欲」是發願,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的眾生,發願想求入佛的道。第一是悟入,第二是證入,先求開悟,再求證得,要悟入證入於佛道。「應如是修習」,應當這樣修行。「如是」二字,就指著前文,就是如是方便、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普眼菩薩這一章,你要把經文讀熟,把義理研究熟,記到心裡,你走路知道從哪裡開步走,到哪個地方是終點站。二乘人不用功,沒有看見全部的地圖,他走到三百由旬,走到化城,以為到寶所不走了,全部的地圖沒有看完,不曉得前面還有二百由旬的路程。譬如從高雄出發,到臺北市才到寶所,可是他到台中一看,這兒不錯就下車了,就這麼誤了事。所以大乘法,從凡夫發心、初發心菩薩,一直說到佛的境界,你統統要把它研究清楚,記到心裡。不要拿佛的見解,當成你的見解;不要拿聖言量,當成你開悟,結果是你耽誤自己,盡說些大話,一切都是幻化的,結果一個都幻化不掉,學大乘法容易犯這個病。諸位都是學大乘的教理,你們把教理、地圖看明白,開步走,還得持戒、修定、修觀慧,腳踏實地去做。把無始劫來的生死了脫,談何容易?你是上上根的人很容易,不然,上根人就差了,何況中根、下根的人呢?

 

講到這裡,知道如是修習了,下面金剛藏菩薩出來問第四章。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是請開示的禮節,跟前面一樣,下面就請開示了。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陀羅尼」叫總持法,前面講過「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大陀羅的圓覺法門,如來善於解說,這是金剛藏菩薩先讚歎圓覺清淨大陀羅尼,是一切如來在他的因地之中,最初發心修的法行。「漸次方便」,現在如來善說,你不是頓超的根機,慢慢修,一步一步來,下手修行要假方便,都給你說清楚了。

 

「與諸眾生開發蒙昧」,「蒙」是初學,「昧」是無知,這些初學無知的眾生都開智慧了。「在會法眾」,在圓覺法會的都是等覺菩薩,還沒有成佛,還是要聽。「承佛慈誨」,承蒙佛的慈悲教誨。「幻翳朗然」,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等於眼睛生翳,還沒有完全好,眼翳如幻如化,可以治好。這個時候,最後一層薄薄的眼翳統統清淨了。「慧目清淨」,智慧眼完全清淨,就是在會的法眾,今天也得了大利益。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

 

前面是讚歎如來善說圓覺妙行、因地法行、漸次修行,讚歎了還有疑問。佛前面講到眾生本來成佛,可能懷疑的眾生很多,金剛藏菩薩不懷疑,他是替我們請問,下面金剛藏菩薩提出來三個疑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眾生與諸佛不同就多了無明,我們修行,斷了無明成佛,這個道理好懂。現在佛說眾生本來成佛,怎麼會有一切無明呢?一切無明,有根本無明、枝末無明,這是第一個疑問。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眾生本來有無始無明,無明沒有開始,有眾生本來就有無明,什麼因緣如來又說眾生本來成佛呢?這是第二個疑問。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異生」就是眾生的別名,異者不同,不同于聖人之生,是凡夫的另外一種翻譯,十方凡夫,也可以叫「十方異生」。第三個疑問,假若十方凡夫,成了佛以後又起無明,那麼這個問題大了,一切如來都是成了佛道,都是聖人之身,什麼時候再生起一切煩惱,變成眾生呢?

 

第三個疑問實際是跟著第一個問:眾生本來成佛,怎麼又生了無明?那麼諸佛本來成佛,什麼時候再生無明、再生煩惱呢?

 

惟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惟願不舍無遮大慈」,「無遮大慈」,就是沒有遮止的大慈。因為眾生懷疑的很多,不解釋清楚會貽誤眾生,希望世尊不舍離大慈之心,給我們解釋。「為諸菩薩開秘密藏」,佛法都是公開演講,沒有所謂秘密,因為眾生不知,菩薩也不知,唯佛與佛才能知道究竟,所以叫秘密藏。希望世尊把秘密寶藏打開,跟諸菩薩說明白。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修多羅」叫契經,就是佛的經,如來說法之後記到經本上叫經教。你為我們這些還沒有成佛的菩薩,打開你的秘密寶藏,說給我們聽。還要讓末法時代求大乘法的一切眾生,聽到你的經教了義的法門。佛經,有了義經、不了義經;有了義法,不了義法。請你說了義的法門,就是究竟明瞭、圓滿的法門。「永斷疑悔」,信而不決曰疑,事後懊惱曰悔。就是希望眾生能信心堅定,永遠斷除疑惑,懊悔所做的惡法,善行增進。

 

作是語已,五體投體,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你叫我開甚深的秘密法門,開究竟方便法門,為諸大菩薩開示最上的教導訓誨,最究竟圓滿的了義大乘。

 

「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你是替現在初發心菩薩請問,也是替末世學大乘的眾生請問。我把甚深的秘密法,把最圓滿的了義大乘講清楚,不是光為這圓覺法會的十萬大眾,能令十方諸菩薩,以及末世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得什麼利益?「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有疑有悔,他的信心動搖;沒有疑悔,信心堅定了。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現在讚歎金剛藏菩薩問得好,因為金剛藏菩薩,是替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的眾生請問,到了最後結詞,才呵斥他問得不得當。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麵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回。

 

先說眾生受輪回生死,是起了輪回知見,他的心是輪回的心,就是妄想分別。從世界依報說起,「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一個世界生出來,叫成劫;暫時有這世界,叫住劫;住不能久住,叫壞劫;壞的結果滅了,叫空劫。世界有始有終、有生有滅,都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前後有無」,既然有始有終、有生有滅,就有前有後、有有有無。世界生起來,就是有;世界壞了,就是無。「聚散起止」,世界怎樣形成?一切微塵聚集起來;世界怎麼壞空?微塵散了,有聚有散,有起有止。最初聚集,生起;等到壞空,停止了。

 

前面講世界依報,再講到眾生正報,「念念相續」,眾生的心是妄想心,念念不停,從無始劫來就打妄想,打到現在還沒有完了,白天打妄想,夜裡睡覺還是打妄想,念念相續不斷。「循環往復」,由開始到終了,終了再開始。「種種取捨」,著了心外之相,內心起了分別,順境就取,逆境就舍。「皆是輪回」,眾生念念相續的心念,是輪回之心;外面世界成、住、壞、空,是輪回的世界。先說眾生的心要不得,得把妄想分別的心停止下來,才能學佛法。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圓覺妙性本來不生不滅,本來不循環往復。你的心是妄想分別的心,你要想辨明圓覺的妙性,圓覺妙性跟著你的輪回心轉,你沒有出輪回。「若免輪回,無有是處。」你想免除輪回,證得圓覺,沒有這個道理。就是妄想分別,越分別越遠,圓覺妙性本來不輪回,卻跟著你輪回。

 

我們小時候有一種遊戲,叫濛濛轉,大家閉眼睛轉圈,轉一會兒,頭轉暈了,嘴裡還在念:「天轉地轉,不叫我轉!」嘴裡念這個咒,結果咒不靈,自己把頭轉暈了,天也轉,地也轉,四周房子統統轉。天地本來不動,房屋也沒有動,但是你把頭轉暈了,才看到天也轉、地也轉、房屋也轉,就是你用妄想分別心來分別,都變成分別妄想,你怎麼能辨到圓覺呢?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搖」是動搖,「湛水」是安靜不動的水。「動目」,就是有人眼睛有毛病,他用病眼看東西,什麼東西都動,他去看靜水,靜水也起了波浪。

 

「又如定眼,由回轉火」,「定眼」不是禪定的眼,是病眼,眼根遲鈍,眼珠子不會轉動。這二句經文應該是「由此定眼,火即回轉」,由作因字講,因為是定眼,他看火,火都回轉。譬如我們大殿供的佛燈,或是點燭火,或是點燈火,定眼看見的,和好眼看見的不一樣,他是病眼,看到燭火,在轉轉轉;看到燈火,也在轉轉轉。

 

再說兩個譬喻,「雲駛月運」,「駛」是走得很快,「運」是運動在走。譬如晚上月亮出來,本來虛空之中是晴天,忽然飛來一大片雲彩,這片雲彩走得很快,東風吹著往西方飛,這個時候你覺得奇怪,平常月亮都是由東往西走,今天晚上卻看見月亮往東走,而且走得很快,這就是雲駛月運的道理。拍電影的人,懂得這個道理,比如他要拍一個人在空中飛,他把這個人懸到空中不動,把鏡頭一開,後面用一塊布當背景拉著走,走得很快,我們看電影時,看見這個人在空中飛得很快,這就是雲駛月運的道理。

 

「舟行岸移」,人上了船,船開了,你一看,岸往後移動。這個境界我親自經驗過,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出門,都是坐輪船,船要開的時候,我們就站在甲板,向岸上送行的人揮手,船開了,機器轟隆、轟隆地響,輪船很大,覺得它沒有動,看見岸上送行的人都往後退。「亦複如是」,跟動目能搖湛水,定眼能看見火轉圈一樣。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

 

「諸旋未息」,你旋轉往復的心,沒有停止下來。「彼物先住,尚不可得」,「彼物」像前面舉的水、火、月、岸,「先住」,你想求其先行止住,尚且不可得到它的住相。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又何況你是輪轉生死的凡夫,你染垢之心從來沒有清淨,你想觀看佛的圓覺妙性,圓覺妙性不跟著你打轉嗎?這就是要證明,你先把分別妄想心放下來,才能研究佛的圓覺妙性,這一段就是解釋這個道理。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是故汝等」,金剛藏菩薩是替大家請問,所以包括一切菩薩、一切末世眾生。「便生三惑」,就生出三個疑惑:一、眾生本來成佛,怎麼會生無明呢?二、無明本來有,怎麼如來說眾生本來成佛呢?三、諸佛都成佛了,什麼時候再生一切煩惱呢?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譬如眼睛生眼翳,如幻如化,看到虛空裡生了花。

 

「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金剛藏菩薩大慈大悲,替眾生請問,這裡佛就呵斥他不應當問:諸佛成了佛,何時再生一切煩惱?譬如眼睛生眼翳,看見空中生花,醫生治療,把眼睛治好,變成清淨眼,看見空中沒有花了。你不應該問:這個人眼睛治好,變成清淨眼,他什麼時候再生眼翳?佛成佛了,你為什麼問他什麼時候再生煩惱呢?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為什麼金剛藏菩薩問得不得當呢?因為眼睛翳跟虛空花,這二個法不是相待之法,不是有眼翳,就生空中花;有空中花,就生眼翳。眼翳治好,空中花就沒有了,再也不會生眼翳了。

 

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

 

你的病眼治好,空中花滅了,你不應該再問:虛空什麼時候再生空花?

 

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因為虛空之中根本就沒有空花,沒有空花生起,怎麼會有滅處?既然沒有滅處,你怎麼問:什麼時候再生起空花呢?這就是無明煩惱性空,他把本空的無明煩惱滅除,圓覺裡根本沒有無明煩惱。你不應該問:佛什麼時候再生無明煩惱?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于華翳。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生死與涅槃,同於空中花之生起,空中花之滅無。同於空花一樣,生死也空,涅槃也空,猶如昨夢。可是有個不空叫做「妙覺圓照」,妙覺圓滿普照。「離于華翳」,離於空中花,也離於眼睛的幻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在一切生滅法中,虛空算是最長久,所以眾生容易瞭解,虛空不是暫時有的,也不是暫時無的。「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又何況給虛空作平等本性的圓覺,是圓覺的本體、圓覺的妙用,它當然更不是暫有、暫無。既然不是暫有、暫無,成佛永遠成,怎麼會再生無明煩惱呢?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金礦是含金的礦石,金礦要經過銷鎔,把礦石、礦沙煉掉,才能化成純金。金礦非經過銷鎔不能成金,但是金不是你銷鎔才有的。所以你不應該問:純金什麼時候又變礦石?你問得不得當,已經成了金子,永遠不會再變成礦石;眾生本來成佛,眾生的佛性本來有,不是修出來的,已經成佛,永遠不會生煩惱,再當眾生。

 

「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金子是世間七寶之一,經過無窮時間,金性不會壞,不再變成礦石。你不應該說金子,不是在金礦裡面本來成就。要是本來沒有成就金子,你去銷鎔,怎樣煉也煉不出金子來!眾生有佛性,還沒修成佛,等於金子在礦石裡面,但它本來就是金子。「如來圓覺,亦複如是。」如來圓覺妙性,在眾生份上也是這樣,說他本來成佛,一點沒有錯。

 

這一段解釋就是要去除我們的疑惑,我們本來成佛,本來有圓覺妙性,雖然輪轉生死,圓覺妙性本來成就,從來沒有一點兒減少,但是你還得經過修行。就像金子雖然本來成就,還是礦金,經過銷鎔,把沙子煉掉。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有無明煩惱,才去修行。修行是要斷無明煩惱,修行不是修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是本來成就。

 

還有一種好的注解,你去研究天臺宗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我們本來成佛是理即佛,在我們理性上本來就是佛。你學了經教之後,懂得成佛的名字,叫名字即佛。你得依著如來解釋的名相道理去修觀行,叫觀行即佛。你證得相似三賢的位子,叫相似即佛。你證得十地菩薩的位子,叫分證即佛。究竟成了佛,叫究竟即佛。

 

解釋六即佛,有兩個解釋,叫做「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說這六即佛,有一個漸次,漸次就是行布,「圓融不礙行布」,就是圓頓不礙漸次。六即佛,下面都有個即,就是「行布不礙圓融」,漸次不礙圓頓,可以頓超。為什麼?理即佛,就是究竟即佛,不是不即,而是相即。我們明白自己本來成佛,還要經過修行用功,不修行用功還是不行。懂了這個道理,現在要得利益,我們本來是佛,你為什麼不修行呢?你要是沒有成佛的本錢、資格,要想成佛是在打妄想。你既然有成佛的本錢、資格,為什麼不去成佛,要當苦惱眾生呢?天天起無明,被煩惱轉,不是可惜了自己的本性,可惜了自己的善根嗎?末法時代,有幾個人聞到佛法?有幾個人聞到圓頓大教?我們不是前生修來的善根嗎?你不好好修行,天天起無明動煩惱,要做凡夫的事,對得起自己的善根嗎?更不要說對不起自己的本性。大家好好的觀照觀照,依文解義,依義顯理,依著所明白的道理,好好用功修行,不但對得起諸佛,也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等著你們去度呢!

 

金剛藏菩薩問了三個問題,你說眾生本來成佛,怎麼會有無明呢?既然眾生本來有無明,就不應該說他本來成佛?既然說他成佛,怎麼又起無明,再當眾生呢?最後一個問題,是不應該問的。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這一段文是佛教最高的哲理,一切如來的妙圓覺心裡面,也就是一切眾生本具的妙圓覺心裡面,沒有一切相,本來沒有菩提,也沒有涅槃。成了佛有兩個果,一個智慧果,叫做菩提果;一個理性果,叫做涅槃果,但是圓覺妙心裡面根本沒有菩提,也沒有涅槃。眾生沒有成佛,辛辛苦苦修行要成佛,在圓覺妙心裡面,沒有成佛及不成佛,不聽圓頓大教,這種最高的哲理聽不到。所以古人說:「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在平等無差別的一真法界,佛本來不度眾生,因為上無佛道可成,下無眾生可度。有佛、有眾生,就是差別相,差別相就不是一真法界,不是妙圓覺心。所以到了妙圓覺心裡面,沒有成佛與不成佛。

 

「無妄輪回及非輪回。」眾生受生死道,虛妄流轉輪回,就是「妄輪回」。現在修行要了生死,叫「出輪回」。圓覺妙心裡面根本沒有「妄輪回」,也沒有「非輪回」。

 

現在社會上批評我們佛教迷信,佛教的寺院,佛教徒在做法會,表現出來完全是迷信,所以佛教被譭謗迷信,實在冤枉!這只是華嚴三觀的第一個觀——真空絕相觀,按五教分配,它是始教空宗,屬於般若宗,就是《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第二十六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以三十二相來求佛,以會說法的聲音來求佛,這就著了佛相,著了法相,你著了邪道,怎樣也見不到佛,所以眾生相是虛妄的,佛相也是虛妄的。《金剛經》還有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到諸相非相,你才能見到法身如來,也就是這裡的妙圓覺心。始教空宗,屬於大乘初門,比小乘教高,但是高而不深,屬於真空絕相觀,絕相,不但絕一切眾生相,連佛相都要絕掉。怎樣才深?你入到理事無礙觀才深,理不礙事,事不礙理,但是還沒有到玄妙的地方,到事事無礙法界,華嚴第三觀周徧含容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才是玄妙。前面普眼菩薩章,修法界觀講過,先叫他修到六根清淨,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統統清淨,一切凡夫都清淨,清淨了六根遍滿法界,不亂不雜,叫理不礙事,事不礙理。講到最後,一即是一切,一個人修成功清淨了,一切眾生都清淨了;一切眾生都清淨,一切世界都清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周遍含容,那才是玄奧。不講深的玄奧之理,單講高的理,高而不深,圓覺妙心裡面沒有差別相,怎麼沒有呢?這都是對待的名詞,什麼叫做菩提?斷了煩惱,才叫菩提,菩提是對著煩惱說的。什麼叫做涅槃?了了生死,才證得涅槃,涅槃是對著生死說的。什麼叫做佛?不是眾生,就叫做佛,佛是對著眾生說的。什麼叫做妄輪回、非輪回?眾生流轉生死,在佛的境界上是虛妄不實的,可是在眾生份上虛妄不來,他就在那受輪回之苦。超出三界,脫出輪回,叫「非輪回」,都是對待的假名言相。你講道理,超不過這個範圍,被這些對待的名相局限住了,你處處起分別,拿分別心來研究圓覺,圓覺跟著變成分別性。你這個人頭暈,看見天地都跟著你轉,這就是佛告訴我們,一切如來的妙圓覺心,也是一切眾生的妙圓覺心,是平等無差別,一切對待的假名詞統統沒有。要說不是對待的,是絕待的,還是錯,那並不是真絕待,所以「開口即錯,動念即乖。」就是你要修行用功,研究如來的圓覺,不要拿分別心來研究,《大乘起信論》上信成就發心,要發三種心:第一種先發直心,直心正念真如,一切法的本體叫做真如,就是這裡的妙圓覺心。你一直念到無相的圓覺上就對了,就是你根本不應當用分別心來問妙圓覺的道理。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三界以內的凡夫有分別心,要去測度(ㄉㄨˋㄛ)如來的圓覺境界測度不到。二乘聖人超出三界,脫出輪回,證得四果阿羅漢的境界,身心、語言統統斷滅,身相空、心相空、語言之相也空。但是他想求涅槃,只能證得小涅槃、偏空涅槃,終不能證得大涅槃--圓覺的境界。何況你一個薄地凡夫,用你的思惟心,分別妄想心,來測度如來的圓覺境界,怎麼能測度得到呢?下麵再說個譬喻。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螢火蟲的光不是燒東西的火,是身上有一種光體。須彌山是四寶所成,你拿火都點不著,何況拿螢火來燒須彌山,終究不會點著,等於用思惟心來測度圓覺境界,越測度越遠。

 

「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你拿輪回心,就是分別妄想的旋複心,轉來轉去的心,這個道理、那個道理,越分別越遠。不生不滅叫寂滅,這個寂滅、不生不滅的境界,寬廣甚深,等於大海一樣,叫做「大寂滅海」。你以輪回心,起輪回的知見,想悟入、證入如來的大寂滅海,也就是妙圓覺的境界,到達不了。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你想先悟入、再證入如來的圓覺,從哪裡下手呢?先斷你的輪回根本,輪回根本沒有個開始,叫做「無始輪回根本」。下一章彌勒菩薩會替我們請問:什麼叫做輪回根本?你先把輪回根本斷掉,你不求圓覺,自然證得圓覺。所以初發心的菩薩乃至末世的眾生,想求如來的圓覺,要先斷無始以來的輪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複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有作」就是有所作為,「有作思惟」,就是有心想研究這個道理,從你有心起,有心就是第六識的心。「皆是六塵妄想緣氣」,前面說過,我們第六識的心是六塵緣影,是六塵妄想的緣氣,緣氣不是真實有,你把六塵取消,第六識心沒有了。你拿虛妄的第六識心來研究,怎麼研究得到呢?「非實心體」,它不是真心實有的心體,是妄想緣氣。「已如空華」,我們第六識分別妄想,歡喜研究道理的心,不是真實之體,等於空中花。

 

「用此思惟辨於佛境」,你用虛妄緣氣,像空中花第六識的心,來研究圓覺境界,圓覺境界是佛的境界,你用思惟的心,想辨明佛的境界。「猶如空華複結空果」,等於虛空花,想結虛空果出來,空中根本沒有花,是虛妄不實的花,怎麼會結果出來呢?

 

「輾轉妄想,無有是處。」結果想來想去,都是增加妄想,沒有一點真實的道理,沒有一點對的地方。就是一下手就錯誤,用第六識心修,用妄想分別來研究佛經,想證得佛果,哪能證得?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佛再加以呵斥,說金剛藏菩薩問得不對。「虛妄浮心」,虛妄之心是輕浮、不純淨、不真實。「多諸巧見」,巧是小巧,不是大知見,小巧知見,也就是機巧。問道理問得很巧妙,但是從機巧之心來,這就是佛教八難之一的世智辯聰,世間的智慧、世間的辯才、世間的聰明,結果學不到佛法。有世間學問的人,你叫他學佛法很難,他有問不完的問題,讓你答覆不出來。他有很多機巧的見解,就是孔子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以哉!」小巧的智慧,學孔子之道還學不來,怎麼學佛道呢?「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所以你想證圓覺,當然得有方便下手處,你不要用輕浮心,不要用小巧的智慧。

 

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佛嚴厲地呵斥金剛藏菩薩,你這樣分別,說如來成了佛,什麼時候還當眾生?不是正確的問題。

 

講到我們修行用功,道源有一點善根,但是善根不深厚,二十歲出家不算晚,但是出了家,小廟裡沒有人懂佛法,師父會念經,但是不會講經,出了家上了三年僧學,學什麼呢?天天學唱贊子,學吹音樂。到了二十四歲去湖北歸元寺受戒,那生活真苦,天天吃臭醃菜,我不怕苦,一定要常住、要討單、要修行,結果逼著我念早晚課誦,但是沒有人講解。到了夏天教焰口,維那師是我受戒的大師父,規矩嚴得很,今天叫你背這一段,明天叫你背另一段,背不來打你兩個香板,再叫你跪到凳子上念。教你唱,唱到明天,唱不好,還是要打要罰,結果內容一句也不懂。在湖北歸元寺念藏經,不是念全部藏經,就念《, 金剛經》。做佛事,天天念《金剛經》,沒人講也不懂。可是我還有點善根,到受了戒,來了一個受戒的新戒,這一個新戒有點兒學問,他找不著人說話,碰到我,我們倆一談,有點兒對頭,這個人也不懂佛法,可是善根比我厚,他受了戒就到北京上藏文學院。我回到小廟,他寄了一本《大乘起信論》給我,一看書名不錯,打開一點也看不懂,看不懂也要看,因為要學佛法。看到前面:「非為世間名利恭敬故。」這一句我看懂了,學佛法,不能貪世間的名、世間的利、世間的恭敬,我就從那兒種了善根。看到後面我解錯了,要發三種心: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正念真如,但是我根本不曉得什麼叫真如?解不到那兒,我懂得直心,就是不要彎曲的心,要學佛法,你的心不要彎彎曲曲。我自己解釋,學佛法怎麼學呢?得學傻瓜,我自己下了個注解,所以最初我也是「輕浮之心,多諸巧見」的人,後來我硬學傻瓜,遇著「名」現前的時候,爭名,讓你爭;遇著「利益」現前的時候,爭利益,讓你爭。「恭敬」還沒有遇到,這境界不懂,名利兩個字我懂,不貪名、不貪利。我又加個注解,怎樣學法?學吃虧。所以我從二十五歲那一年起就這樣用功:要想修行,學傻瓜;要想修行,學吃虧。一直學到現在,覺得沒有走錯路。講這些話是勸諸位同學用功,不要用分別心,不貪名、不貪利。名利境界現前,該我的名,被人家爭去了,我學吃虧;利境現前,利養被人家奪去,我學吃虧,這樣你就會修行用功。修行要老實,不輕浮、不巧見,這樣就與佛道相近了,不然說得太玄、太妙,根本距離太遠。長行文講到這裡,下面再說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回心,思惟即旋複,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

 

「金剛藏當知」,叫一聲當機者金剛藏菩薩,你應當知道,「如來寂滅性」,妙圓覺性是不生不滅的本性。「未曾有始終」,始終是對待的名詞,在時間性上才講始終,有過去、現在、未來,在不生不滅的妙圓覺性裡面,沒有時間性,前面說「圓裹三世」,妙圓覺性哪有始、哪有終呢?

 

「若以輪回心」,假借用妄想分別之心,想來想去,「思惟即旋複」,這樣的思惟不是正思惟,是妄想分別的思惟,圓覺性、寂滅性,都跟著你打轉。「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你思惟來思惟去,研究來研究去,只能研究到輪回的所在,你逃不出輪回的圈套。因為你在那旋複,你在那跟著轉,你怎樣用功修行,也不能入到如來的妙圓覺大寂滅海。

 

前面金剛藏菩薩問:眾生本來成佛,眾生斷無明以後成了佛,什麼時候再當眾生?下面的偈頌,佛答覆金剛藏菩薩的問題。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譬如銷金礦,它本來在礦裡面就長成金,才叫金礦,金不是銷鎔出來才有的,要是沒有金礦,怎麼銷鎔也不成金子?

 

「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長行文沒有這一句,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學大乘經往往落空,本來是佛,修什麼呢?本來是佛,你只是理即佛;本來成金,你還是礦石。雖然本來成金,還得經過銷鎔、化煉,把石頭沙子都煉盡才成金,這叫做理不礙事、悟不礙修。不要說你還沒有開悟,就是大徹大悟以後,你悟的還是理,悟後還要起修。雖然它本來是金子,但是它還是金礦,得拿到化金爐裡面銷鎔,把石頭沙子鎔化掉,就是煩惱無明都斷盡,才能現出你的圓覺妙心。「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銷鎔以後的金子,成了真金之體,不會再變為礦石,所以成了佛,不會再生煩惱。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說了生死,證得涅槃;說凡夫修行,才能成佛,這都是對待的假名言相。你學佛當然得先瞭解這些名相,眾生根本不曉得生死之苦,也不曉得涅槃之樂,所以跟你說,要了脫生死之苦,要證得涅槃之樂。你是個薄地凡夫,要成佛,先從這裡講。但是你執著這些名相,就執著不消化,對待的假名言相,根本沒有真實之體,只是虛空花相。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詰」就是問。你一思惟,一起分別心,一定落於幻化空花之相,何況你再問虛妄之相呢?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你拿分別妄想的心去研究圓覺,悟不到圓覺,證不到圓覺。你有能求的心,有所求的圓覺,還是錯誤。你先把分別妄想的心了脫,然後再去修圓覺才能證得,佛法難學就在這裡,要理不礙事,事不礙理。金剛藏這一章講完,下麵講彌勒菩薩章。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彌勒是姓,翻成中國話叫慈氏,他姓慈,名字叫阿逸多,《阿彌陀經》裡面阿逸多菩薩,就是彌勒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當來下生成佛,就是這位菩薩。

 

我們中國供奉的臉肥肥、耳朵大大、大肚子,笑口常開的胖和尚,不是彌勒菩薩像,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像。因為布袋和尚臨命終時說了個偈子:「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我分身很多,時時刻刻示現給世人看,但是當時的人誰也不認識我。他說了這偈子就圓寂了,大家才知道這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所以就把布袋和尚相供奉起來。說這個作什麼呢?我們認得那個胖和尚是彌勒菩薩就好,你到日本,供的彌勒菩薩是天人像,我們要是說那不是彌勒菩薩,人家聽了見笑,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的兜率內院,當然示現的是天人相。我們說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日本人不相信,說那是我們中國的故事。

 

「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就是要請法,先行禮,下面開口請問。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複重隨輪轉境界,起迴圈見。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彌勒菩薩先讚歎,請佛廣為打開如來的秘密寶藏,就是請佛說聞所未聞的道理。「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讓所有大眾甚深的悟到什麼叫做輪回,受生死輪轉是果報法,怎麼會受生死輪轉?從你有思惟心起,在那兒打妄想、起分別,就是輪回的根本。現在甚深的悟到了,你在那邊打妄想起分別,分別五欲六塵,要起惑造業;你研究佛法,用分別心,還是輪回根本。現在能分別什麼叫做邪?什麼叫做正?但是邪正二字,也有深淺的分別,都是信佛教,你一著了相,就落於邪;你一起分別心,就落於邪。「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佛佈施的法,叫法佈施,佛佈施給我們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我們學圓教大乘,才不生畏懼。怎樣會生畏懼?你不信佛,才勸你信佛;你不念佛,才勸你念佛;你不拜佛,才勸你拜佛。等到好不容易發了道心信了佛,也知道念佛,現在說無有佛道可成,你害怕不害怕!你說個佛的名字,就落於邪道,你害怕不害怕!現在聽了《圓覺經》,得了「無畏道眼」,用不著害怕,講到究竟的真理上,應該這樣講。

 

「於大涅槃生決定信」,如來所證得的涅槃叫大涅槃,於大涅槃生起決定的信心,涅槃翻成圓寂,圓滿寂滅,前面說菩提涅槃都是幻化之相,都是空花結空果,你不能執著。這個時候生起決定信心了,因為大涅槃不許你執著,你一執著就錯誤了,所以在不執著上生起的信心,叫做決定信心。

 

「無複重隨輪轉境界,起迴圈見」,再不要隨著分別妄想往返旋複,再不會隨著輪回的境界打轉了。我知道學佛應該怎樣學,《大乘起信論》叫直心正念真如,這裡叫直心正念圓覺。你隨著輪回的境界,起循環往復的知見,分別過來分別過去,都不出輪回。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雲何當斷輪回根本?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前面是讚歎世尊跟金剛藏菩薩說法說得太好,我們都聽明白,知道什麼叫做輪回知見,但是聽了佛跟金剛藏菩薩講的佛法,還有些不瞭解的地方要請問,就是為初發心的菩薩,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圓覺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境界,叫大寂滅海。要想到大寂滅海來遊歷遊歷。

 

「雲何當斷輪回根本?」《圓覺經》是一章跟著一章,我們要是有所疑惑,菩薩都替我們問。前面說你想求如來圓覺,不要用妄想分別的心,什麼是圓覺?什麼不是圓覺?都是你的妄想分別,你想求如來圓覺,要先斷輪回的根本。什麼是輪回的根本?金剛藏菩薩章沒有說出來,彌勒菩薩再替我們請問:想證得如來的妙圓覺心,想遊歷如來大寂滅海,要斷輪回怎麼斷?什麼是輪回的根本呢?

 

于諸輪回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于諸輪回有幾種性?」第一、先問生死輪回之法,輪回有幾種性?輪回的根本問題是什麼?枝末問題是什麼?「修佛菩提幾等差別?」第二再問佛法,修佛菩提,還沒有成佛,在途中有幾種差別?再問第三個問題:「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我們學佛菩提是學大乘法,不是學小乘法,小乘人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他不管眾生。大乘菩薩得了佛法以後,要「回入塵勞」,塵勞就是凡夫眾生受勞碌之苦的六塵境界,學大乘法,先學佛發大悲心,得了佛法以後,要回到凡夫眾生的境界來度眾生,有幾種度眾生的方便法門呢?因為眾生以差別為性,眾生的根性不一,一個眾生一個性,拿一種佛法去教化眾生,決定不行,應該用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歸納起來,第一個問題,問輪回的根本,問輪回的差別性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學佛的弟子有幾種性?第三個問題,要度眾生有幾種方便?

 

惟願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惟願不舍救世大悲」,菩薩成佛之前,都發救度眾生的大悲心,惟願世尊不捨棄救世的大悲心。「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我都是為眾生請問的:為一切初發心的菩薩,尤其是為末法的眾生。「慧目肅清」,「肅清」就是潔淨起來,要令他的智慧眼一塵不染。「照耀心鏡」,眾生的心,像大圓鏡子一樣,被分別妄想無明煩惱蓋覆生了垢,現在把智慧眼清淨,也把自己的心鏡擦抹乾淨。「圓悟如來無上知見」,如來的知見,不是凡夫的知見,不是二乘的知見,不是菩薩的知見,是無上的知見,圓滿悟得,開佛知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恭敬,請法要虔誠,世尊就跟他說法。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先讚歎他問得好。「善男子!」叫彌勒菩薩一聲。「汝等」,與會的大眾都是當機者,不是彌勒菩薩一個人,所以叫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能為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學大乘的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眾生不知,連菩薩都不知,叫做秘密。「微妙」,很精微、很玄妙。請問深奧秘密玄妙不可思議的義理。

 

「令諸菩薩潔清慧目」,令初發心的菩薩,智慧眼「潔清」,就是前面的「肅清」。眼睛裡面一粒微塵都不能容納,有了微塵眼睛就要生病,這時要給它清潔,使它一塵不染。「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前面說要斷輪回根本,什麼是輪回的根本呢?你替他們請問,我要跟你解釋,能令末世眾生永遠斷除輪回。「心悟實相」,實相是無相之相,就是諸法的本體,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圓覺是真實之相,叫他們悟得無相之相。「具無生忍」,無生忍是專門名詞,一切法皆有生有滅,幻化不真實,等於虛空開花,虛空花滅,有生有滅、有生有死,這都是一切幻化之法。你要是悟了圓覺實相,對於無生法開了智慧,得了一種定力,得了一種忍,叫做無生法忍。忍是忍可、安忍,就是以前聽佛說一切法,本來不生、本來不滅,不能完全瞭解,這個時候完全瞭解了,叫忍可,這就是在無生法上開了智慧。瞭解一下又迷糊了,就是沒有得到住持定力,沒有得到安忍的功夫。安忍是安住不動,所以無生法,按菩薩的位子,你入了初住,就分證無生忍;登了初地,又再分證無生忍;到了八地菩薩,才究竟證得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不是佛給我們的,佛只是告訴我們是眾生本具的,這個時候開悟了,悟到本具無生法的智慧、無生法的定力,就是圓覺妙性本來具有。你替眾生請問:能令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世求大乘的眾生得到利益,就是能悟到實相理體,能悟到本具的無生法忍,得到這個利益。「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們現在好好地聽,我將為你們講。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大眾靜靜地聽,佛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今生當眾生,前生當眾生,再前生還當眾生,推不出開始,所以叫無始。說有個邊際,實際沒有開頭,叫做無始之際。

 

從無始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告訴我們什麼是輪回的根本?《圓覺經》前面講的道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都太高太深,普賢菩薩章說了四個次第:一、離幻境,二、離幻心,三、離幻智,四、離幻覺,結論:「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叫你要頓超,一超直入就對了。普眼菩薩章告訴你從哪裡下手?持戒、修定、起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還是顯得高深。金剛藏菩薩章,告訴你不要起妄想分別,妄想分別圓覺跟著你變成輪回法,你應該先把輪回根本斷掉,才真正找到下手的方法。什麼是輪回的根本,還沒有說出來。彌勒菩薩替我們請問,這時候才說到我們眾生份上,不高談理論,從事相上說起。因為有種種恩愛貪欲,才有輪回。凡夫從哪裡流轉生死,從哪裡受輪回?先起愛心,你愛我,我愛你,這一愛就要你給我好處,我給你好處,這叫恩。得了對方的好處,受了對方的恩,就要報對方的恩,因為要報恩,更要愛對方,這叫恩愛。恩愛從哪裡起?從貪欲心起,實際是指淫欲,從有恩愛、有貪欲,才有輪回生死。你根本不動恩愛貪欲之心,不起惑就不造業,怎麼受輪回的果報法呢?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種性」就是種類,假若世界上一切種類的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受生的方法不出這四種,「卵生」,如雞、鴨之類,先生蛋,然後才生小雞、小鴨。「胎生」,人是胎生,畜生牛、馬、羊、狗、貓都是胎生。「濕生」,由濕氣而生,由水而生,沒有濕氣就生不出來。「化生」,比方三界以內,上二界不是因淫欲而生,都是從禪定化生。在欲界,夏天在樹上叫得很大聲的蟬,不是由母蟬生出小蟬,是由土裡的蟲變化出來的小蟬,屬於化生。還有叮人的蚊子,不是由母親生出來,是由水裡面的小蟲變化出來的,這都屬於化生。

 

無論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最初怎樣會受生死?「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正」作「成」字講,淫欲是生命之正法,怎麼成就眾生的生命?都是從淫欲造來,要是沒有淫欲心,根本沒有卵、胎、濕、化這四種眾生。「當知輪回,愛為根本。」輪回的根本是淫欲,怎麼會起淫欲?因為你有愛心,愛是生死輪回的根本。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愛心就是根本無明,叫做發業的無明,能迷妄認真,但是它還不能續諸生死。能令生死相續的是潤生的無明,枝末無明叫做潤生的無明,《直解》講這兩個名詞講得很清楚。怎樣令生死相續?不但今生還有來生,從無始劫來到現在,生死不斷?因為外面有種種的欲境,包括六塵的境界,它能助發你的愛性,男的愛女的,女的愛男的,男女物件就是淫欲之境。男的女的都是凡夫,本來內有愛性,男人見了女人,女人見了男人,見了欲境,把愛心助發起來,就造淫欲業。這叫做潤生死,就像在小樹上澆水一樣,叫做潤生,所以能令生死相續不斷。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前面說:「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性命就是生命。眾生執著有個我,裡面一個知覺的心,外面一個身體。先執著這個身體,愛這個身體,愛得最厲害,莫過於愛命。生命從淫欲而有,沒有淫欲不會成就生命;淫欲從愛心而生,沒有愛心不會有淫欲。「欲因愛生,命因欲有」,淫欲因為有愛心才生,生命因為有淫欲才有。

 

「眾生愛命」,在生死因果上講,生命從淫欲有,眾生沒有不愛生命的。「還依欲本」,「欲本」就是愛心,因為生命是由淫欲而生,淫欲是由愛心而生,由愛心再生淫欲,由淫欲再結生命,所以生死相續不斷。「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愛心而生欲是因,結果成了一個生命。眾生愛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只要順他的妄心,他無不愛,這是廣泛的愛。粗重的愛:財、色、名、食、睡。愛財、愛色、愛名、愛吃東西、愛睡覺,這五欲之愛,愛得最厲害的莫過於色,色就是淫欲,男女之色,結果成就一個生命。他什麼都愛,愛命愛得最厲害!比方愛名、愛利,到生命危險時,名利他不顧了。家親眷屬、父母、兄弟姊妹、夫婦、兒女都是他愛的,但是都沒有生命要緊。等到大難臨頭要逃命,家親眷屬他都不顧。平常顧這個、顧那個,到危險的時候,什麼都不顧,他自己要逃命,就是他愛命愛得最厲害,這是眾生的結果。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複生地獄餓鬼。

 

這是煩惱起了差別,光一個愛的煩惱,還不會起差別的種性,為什麼煩惱愛心起了差別呢?「由於欲境,起諸違順。」違背他的愛心,叫違境;順乎他的愛心,叫順境,跟他的愛心相違、相順。「境背愛心」,「背」就是「違」,境界違背他的愛心,生起討厭的憎心,「而生憎嫉」,由憎心而起嫉妬,不愛了就憎,憎了就嫉妬。所以要斷煩惱,要先把愛心斷掉,這是輪回的根本。你怎麼會起嫉妬心?因為你有憎惡心。你怎麼會有憎惡心?因為你愛得不順心。憎愛兩個煩惱與生俱來,但是比較起來愛心為根本,沒有愛心,根本不會起憎心,所以愛,愛得厲害;恨,恨得厲害,恨就是憎,就起嫉妬。無愛不起憎,這裡講得很清楚。「造種種業」,前面是起惑,妄想心起了迷惑,該愛的他就去愛,愛得不順心,要憎惡、要嫉妬,就造種種惡業。「是故複生地獄餓鬼」,他造惡業,由身口意再分成十種惡業,他造惡業,要墮入三惡道,人道為根本,又生出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現天人。

 

「知欲可厭」,他知道淫欲是惡業之因,可以厭離,因為依著淫欲心,愛得不順,而造惡業,要墮入三惡道。「愛厭業道」,厭離淫欲之愛,不造淫欲之業,換修十善道。「舍惡樂善」,舍離十惡業,好樂修十善法。「複現天人」,由修十善法,而現出來天人。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又知諸愛可厭惡(ˋㄨ)故」,他又知道諸愛都是令人厭惡的法,不但惡業應該厭惡,連善業也應該厭惡。「棄愛」,欲界的淫欲之愛不好把它舍去,連十善業的愛也不好,也要舍去。「樂舍」的「舍」,指上二界的四禪八定。好樂四禪定、四空定,「還滋愛本」,佛法由最淺處講到最高處,講到上二界四禪八定,已經講得很高了,這就超出一切世間法、外道法。外道都求升天,他厭惡人道,升到天道,他不清楚天道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他升了天還超不出欲界,耶穌教升的天,是欲界第二層天;印度婆羅門升的天,高到大梵天,但是他不曉得捨棄欲界之愛,好樂禪定,還是滋養愛本,你的根本愛心沒有去掉,你不愛淫欲,愛禪定還不是愛嗎?佛教講的哲理很高很深,你愛禪定還是愛,愛心不除,將來還是會墮落,所以沒有超出三界六道輪回,還要輪回下來。「便現有為增上善果」,因為還滋養愛本,可是他不知道,要修四禪八定,於是又現出來上二界增加向上的善果。雖然比欲界高,但是還是有作有為增上善果,在佛教叫有漏的善果,他沒有超出三界,但是他修四禪八定,修色界、無色界的增上善果。

 

皆輪回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沒有超出輪回的範圍,所以不學佛法,根本不知道輪回這個名詞;學了外道,輪回的範圍有多大,還是不知道。「皆輪回故」,三界皆是受輪回果報之故,就是轉來轉去,像車輪一樣。「不成聖道」,「聖道」是佛道,你成不了佛。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這裡告訴我們下手的方法,你求圓覺,先斷輪回根本,輪回的根本,佛說得很清楚,眾生想解脫生死,免諸輪回,要超出三界,先斷貪欲心,貪欲心來自淫欲心,淫欲心由愛而來。這就是佛答覆彌勒菩薩問:輪回有幾種性?輪回的根本問題是什麼?枝末問題是什麼?佛就答覆彌勒菩薩,愛為生死本,欲界的愛,是貪欲之愛;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是禪定之愛,還是愛。欲界的愛最粗重,完全是愛淫欲。「先斷貪欲」,指著外面的欲境,實際就是指淫欲。「及除愛渴」,渴是形容詞,愛如渴思飲,像你嘴巴渴得厲害,想要喝水的心,要把它除掉。愛就是裡面的淫心,心境是一對,前面經文講,因為有外面種種欲境,能助發愛性,愛是無始劫帶來的,今生今世遇到外面種種欲境,能給你助發起來,你是凡夫自己作不了主,被境界所轉。

 

講到這裡,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定出家制度,是要你先把欲境遠離開,男的遠離女的,女的遠離男的,出家人不結婚,就是為斷貪欲,斷了貪欲就是遠離開欲境。你再用功把無始以來愛渴的心,先降伏後斷掉,生死了脫,輪回脫出了。你就懂得我們出家的戒律,無論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統統要斷淫欲,男女不許結婚,就是為了生死,出輪回。這種問題只要學佛法的人都會知道,不要說你學圓頓大乘,就是你學權教大乘也會知道;不要說學大乘,就是學二乘法也會知道聲聞、緣覺要斷貪欲。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這是斷除眾生的疑惑,因為前面講卵胎濕化,都是由淫欲才來受生死。人是三法和合轉生,父精、母血,加上自己的八識,也就是所謂的淫欲心,入了胎才受生。眾生聽到這裡就起疑惑,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是化身,有父親也有母親,是不是動了淫欲心來入胎的呢?《圓覺經》講一切諸大菩薩到人間,是不是都以愛為本呢?

 

下面佛解除這個疑惑,「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不要說化身佛,就是一個登初地以後的菩薩,他都是變化示現來人間。「非愛為本」,不是以愛為本。小乘聖人把愛心都斷除掉,才能了生死、脫輪回,超出三界,何況是菩薩呢?「但以慈悲」,菩薩是以慈悲為本,示現於世間,跟人一樣有父親、母親,等到出世以後示現八相成道,他要示現出家。「令彼舍愛」,「彼」指家親眷屬,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乃至太太、兒女,廣指一切眾生。像釋迦佛示現出家之相,說出家的道理,勸他的家親眷屬出家,勸一切眾生修行,令一切眾生舍除愛渴,所以菩薩不以愛為本,而是以慈悲為本。

 

「假諸貪欲而入生死」,「假」是假藉,菩薩示現于人間,也示現貪欲之相,他也懷胎十個月,有父親、母親,也娶妻生子,是假藉貪欲入於生死之道。但是菩薩等於會游泳的人,他到水裡,是救渡落水的眾生,他早就學會游泳,水不會淹死他,所以他是示現入於生死,老早斷貪欲,是假藉貪欲。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于清淨心便得開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再講到我們本份上,末世一切眾生,先要遠離一切欲境。六塵之境,最粗重的財色名食睡,你統統要遠離。前面「舍諸欲」是除欲境,最後除欲心。「及除憎愛」,前面講過,無愛不生憎,這兩個煩惱與生俱來,前生前世就有,無始以來就有,有愛就有憎,愛在前面,憎在後面,發揮得最重的時候,就是貪心、瞋心,你把外面的欲境遠離,再迴光返照,照自己心裡還有煩惱嗎?遇見不順心的事,你是不是動憎呢?遇見順心的事,你是不是動愛呢?要是還在生心動念,你這功夫還是沒有把握。你說遠離了欲境,你碰到欲境就隨著境界轉了。眾生跟諸佛不同,在功夫上的差別,眾生是被物轉,物指一切眾生、一切境界,你見了眾生,被眾生轉;見了境界,被境界轉,你就叫做眾生。諸佛能轉物,不被眾生轉,他能轉眾生;不被境界轉,他能轉境界。所以佛了生死,脫出輪回,遇見任何境界,他不起煩惱。我們學佛的人,不可以生自卑感,認為我是苦惱凡夫,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我怎麼能斷煩惱呢?這樣你憎愛兩種煩惱,越來越粗重,煩惱紛煩惱亂,攪得你越紛越煩,越惱越亂,你就要造業,何必要出家呢?

 

我前面跟諸位講過,你不要辜負自己的善根,在末法時代,這麼多人,有幾個出家人?這麼多出家人,有幾個聞到圓頓大教呢?我們天天聽,認為是家常便飯,但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不是一生二生的善根,你不好好用功修行,斷除你的煩惱,隨著煩惱轉,還要自暴自棄,認為你是末法時代的眾生,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你到哪裡去呢?沒有退步的地方,你只有往前進。退步不但出家的本位要失掉,善根要被你辜負掉,你連人身都保持不住,一定會退落到三惡道去,那你害了自己。所以你得聽佛的慈悲開示,你既然有善根出家,而且聞到圓頓大教,你要腳踏實地用功修行,要舍諸欲和斷除憎愛。「永斷輪回」,你把諸欲境離開,就不造新的業,你把憎愛二心斷掉,無明煩惱斷掉,不是一斷永斷,超出輪回了嗎?

 

「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你把欲境離開,憎愛二心斷除,不是學小乘法,自己超出三界,還要度眾生,成佛不是成阿羅漢、辟支佛,所以要勤求如來的圓覺境界,圓覺境界是清淨境界。

 

「于清淨心便得開悟」,前面問怎麼開悟?就這樣開悟。你天天動憎動愛,就像攪渾水,憎愛二心是無始劫帶來的,本來就是一桶渾水,你要把它澄清,不要攪它,你天天攪,越攪越渾,怎麼開悟?學的時候,遠離外面的欲境,裡面遠離自己的憎愛二心,心清淨就開悟了。怎麼那麼快?因為圓覺境界,不是諸佛給我們,是我們本來就有,開悟就這麼開。怎樣遠離諸欲呢?怎麼樣斷除憎愛呢?持戒修定,前面下手的功夫不要忘記。你持戒修定,犯戒的事不做,修定把心定下來,憎愛二心不是不起了嗎?慢慢先降伏後斷滅,把煩惱斷了,不開悟到哪裡去呢?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眾生本來就有愛心,有愛心就生起貪欲心,本來的貪欲心,助發無明,助發愛心,把他變成一個薄地凡天。前面彌勒菩薩問:發心修佛的菩提有幾等差別?下麵答覆他,差別不等有五種性。「依二種障而現深淺」,眾生由本來的貪欲發揮了無明,要想修佛菩薩的圓覺不容易,因為有二種障礙,這二種障礙各個眾生不一樣,有的深、有的淺,因此求圓覺大道,都是一樣的求,顯出差別不等。

 

雲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雲何二障?」哪二種障?「一者理障」,第一是理障,唯識宗叫做所知障,它能障礙你的正知見,所知不是障,它能障所知。「礙正知見」,你不能開佛的正知正見,就是被理障障礙到了。「二者事障」,也叫煩惱障,煩惱即是障,它能「續諸生死」,你不斷煩惱,生死流轉,永遠不會斷滅。因為這二種障有深有淺,才顯出來五性差別。

 

雲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哪五性差別?第一種是凡夫性,這是求佛菩提的弟子,也就是指我們,我們都在學大乘佛道,但是我們二種障,一障也沒有斷除,叫未成佛,就叫做凡夫。

 

若諸眾生永舍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第二種是二乘性,就是聲聞、緣覺,就是小乘類。「若諸眾生永舍貪欲」,假若眾生能永遠舍除貪欲,三界以內的貪欲都舍掉。「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依著四諦法,證得四果阿羅漢,叫聲聞;依著十二因緣得道,叫緣覺。就是我執已經斷,法執還沒有除,他悟入偏空的理境,證得偏空的涅槃,「未能顯住菩薩境界」,他理障未除,法執未斷,不能顯明住持于菩薩的境界。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末世有這一類眾生,不要自暴自棄,看不起自己,「泛」就是遊歷,前面講「游於如來大寂滅海」,這裡是泛游於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先發願再修行,依願引行,以行填願,先發大願最要緊,發大願要斷除理障、事障,而且光說斷沒有修行,還是空願,要腳踏實地修行,精勤辦道,要精勤地斷除二障,拿行門來填滿發的大願,還是發大願在先。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要勤斷二障,先伏後斷,先降伏叫它不起來,再把它斷掉。說個譬喻,降伏,如同石頭壓草,使草不會生起來,因為用石頭把它壓住了。斷除,等於拔草除根,把草根除掉,永遠不會生。用功要斷除二障,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要斷不容易,先把它降伏住叫它不起,你就能開悟,因為理障、事障不現行,你的心就清淨。你的心一清淨,馬上就開悟。總而言之,你心裡紛煩惱亂,不會開悟,非要心裡清淨才開悟。還要記住下手的方法,持戒、修定,心就定下來,心一定下來二障不起,就伏住了,你就能開悟,悟後再起修。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這二種障先伏後斷,永遠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前面叫悟入,這是證入,伏煩惱、斷煩惱,淺深的次第,先伏後斷。證聖果,先悟入、後證入,悟後再起修,才是真修,所以先求開悟。我們懂得這些道理,就是把全部地圖看清楚,你修行不會到化城,認為是寶所。你把二障伏住,煩惱不起現行,認為斷滅了,還是打自己的閑岔,因為你草根沒有除掉,所以你還得精進辦道,要除滅煩惱。你開悟了,頓同佛境,悟得跟諸佛的境界一樣,悟後還要起修,不起修還是打自己的閑岔。中國禪宗到六祖大師以後,完全成了頓教禪宗,要了生死,得先求開悟,禪宗有三關,第一、透初關,開悟,也叫破本參。第二、透重關,開了悟,還要修,還有第二關沒有透過。第三、透末後牢關。禪宗開悟的人過去很多,現在沒有了,誰再去開悟破本參,上哪兒找呢?你看禪宗歷史,過去很多開悟的,就是破了本參,透過了頭一關,什麼道理他都明白,不是依文解義的明白,是他心裡真明白,但是他不修了,這就打自己的閑岔。你悟的是理,事相上還是凡夫,所以還要去斷滅煩惱,才能證入佛的微妙圓覺。

 

「滿足菩提及大涅槃」,你發了菩提心,證得菩提果;要了生死,證得涅槃果。十方諸佛都證得這兩個果。前面開始說《圓覺經》是根本的淨法,菩提、涅槃是枝末的淨法,是由大圓覺流出來的。講到後面,菩提、涅槃都是幻化,等於作夢一樣,但是你這個夢還是要作,這是作成佛的夢。你沒有成佛以前,這個夢不作不行,所以你要滿足你的菩提果,叫智慧果;你要滿足你的大涅槃果,叫理性果。這兩個果,你還得圓滿具足。這就是第三種,菩薩性,下面講到第四種,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皆證圓覺」,不是證入了圓覺,而是求證圓覺,一切眾生都發願求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彼」指你所親近的善知識。你想要求證圓覺,得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就是弘法利生的人,他都有一套下手的功夫,有他的因地法行。譬如你親近參禪的善知識,他就教你參禪;你親近修淨土的善知識,他就教你念佛。「爾時修習,便有頓漸。」你發願要求證圓覺,願心平等沒有次第,可是你親近的善知識,他們修行的因地法行不同,你跟他學習修行,就分出來有頓、有漸,叫做不定性。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假若你遇到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你的根機不管大小,都成佛果。第一、你發的願發得對,要求證佛的圓覺。第二、你遇到善知識,告訴你如來的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機無論大小,都能成佛果。不過有頓、有漸,有的很快成佛果,有的很慢成佛果。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

 

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這是第五種,叫做外道性,他也想求修道的善知識,但是他沒有遇到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遇到邪知邪見的人,遇見外道老師,怎麼能開正悟呢?沒有得到正悟,這就叫做外道性。

 

「邪師過謬」,「謬」是過錯,雖然他入於外道種性,那是他的邪師的過錯。「非眾生咎」,「咎」是罪過,不是眾生的罪過。眾生求道,怎麼碰到外道老師,把他引到邪道去呢?「是名眾生五性差別。」第一、凡夫性,第二、二乘性,第三、菩薩性,第四、不定性,第五、外道性。眾生分這五大類,有五種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前面說菩薩以慈悲為本,他是普遍的慈悲,叫做大慈大悲,只以大悲為度化眾生的方便,入世間來化導眾生。「開發未悟」,令眾生開悟,眾生沒有開悟使他開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菩薩以大悲為本,依著大悲心而起的方便不一,因為眾生以差別為性,菩薩的大悲心沒有差別,方便卻有差別。所以在世間度化眾生示現種種形相,化身佛,有隨類化身,像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要度眾生,有示現順境的善知識,有示現逆境的善知識。像提婆達多,幫助釋迦佛修道,《法華經》上給提婆達多授成佛之記,佛說提婆達多是我的逆境善知識,沒有提婆達多示現的種種逆境,跟我為冤作對,我的道心不會這麼堅固,精進不會這麼勇猛。這叫逆境善知識,有人跟你結冤結仇過不去,你不要報復他,要感謝他,因為他是你的逆境善知識。

 

「與其同事」,或者與眾生同事,這就是四攝法的同事攝。菩薩能隨類示現,他能與眾生示現同事。我們沒有神通變化,我們現的是出家相,只能度見出家相而開悟的人。有的眾生根本不見出家人,甚至提起出家人,就很討厭,那你怎麼度得了他呢?所以有神通的菩薩就隨類變化,示現種種形相,給他現同事攝。譬如屠夫殺豬宰牛,他什麼時候能聞到佛法呢?非有佛菩薩神通變化,示現與他同事。你殺牛,我也跟著你殺牛;你殺豬,我也跟著你殺豬,這樣才能給他種善根,這就是四攝法的同事攝。「化令成佛」,給他種善根,教化他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這是菩薩的行門,他是依願引行,度一切眾生,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眾生同事,這些行門,都是菩薩依著清淨願力引發出來的。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假若我們末世一切眾生,聽了《圓覺經》,於大圓覺起了增上的信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我們要學佛,先學菩薩,菩薩先發大願,我們也先發大願,這叫菩提大願。

 

「應作是言:」世尊大悲,叫一切菩薩都發大悲心,我們末世眾生,教我們發大願,我們不會發,世尊告訴我們應當說這些話,這就是發願。下面就告訴我們如何發菩提大願。

 

「願我今者住佛圓覺」,願我現在能安住於佛的圓覺境界。「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我發願親近善知識,不要使我遇到外道善知識,不要遇到二乘善知識。遇見外道,他教我起邪見;遇見二乘,他教我發小乘心,使我不要遇到他們。

 

「依願修行」,依著我的菩提大願,引導我修大行。「漸斷諸障」,要是頓超根機,一下子就斷掉了。我不是頓超根機,我也願意斷諸障,理障、事障漸漸斷滅。「障盡願滿」,我把理障、事障斷盡,菩提大願就滿願了。「便登解脫清淨法殿」,「法殿」指清淨圓覺的境界,我要登到清淨佛法寶殿裡去。「證大圓覺妙莊嚴域」,「域」跟「殿」一樣,都指境界。我要親證大圓覺不可思議莊嚴的境界。

 

現在如來告訴我們發菩提大願,我們能仁佛學院一開始,就先講《勸發菩提心文》,這是學佛法的根本,諸位同學不曉得真正發菩提心了嗎?真正發菩提大願了嗎?要是你已經發了,今天聽了《圓覺經》再發一次,發願要天天發,要是你還沒有發,你今天就發。現在我把發願文念一遍,釋迦世尊教我們發願,我們就學著發,諸位同學合起掌來,跟著我念:「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這是佛教我們的發願文,我再教諸位發最簡單的願:「我弟子某某,從今日起,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提心是什麼心呢?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覺道就是求佛的道,不是求二乘道,所以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先發這個願,再依著願修行。你發的願不夠大,修的行門就不會大。二乘人也在修行,他不修怎麼能了生死、出三界,結果他證了小乘果。外道也是用功在修行,結果是無益苦行,因為他發的願不對,修的行全錯誤。一定要發菩提大願,讓我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天天這樣發願。我們天天作早課,阿難尊者發了菩提大願,我們天天不是依著願文念嗎?這是教我們學著他發願。你不發菩提大願,修的行門都不是成佛的行門,願力能引導我們修行。你發的願不真實、不懇切,大行引導不起來,因為度眾生要受辛苦,你能代眾生受苦,是你的菩提大願引起來的。你發願不真實、不懇切,代眾生受苦的行門修不來,到了熱天怕熱,你還能講經嗎?到了冷天怕冷,你能講經嗎?稍微有一點不舒服,你還能講經嗎?所以你處處顧自己,把眾生忘記了。顧你自己,不是我執、我見嗎?跟你的菩提大願根本相違背。有人說:我發過大願。你發得不真實,你發得不懇切,所以要天天發,要真實地發願,懇切地發,才能引起來菩薩大行。我要上求佛道,研究佛法時間還不夠,修行用功時間還不夠,哪有時間去生煩惱,哪有時間去動貪欲呢?你的時間多得很,沒有事生煩惱,沒有事起貪欲心,都證明你沒有修行。

 

你出了家怎麼不修行?因為你雖然上了佛學院,天天聞佛法,但是你沒有發菩提心。你說我發了,發得不真實、不懇切。發願就是孔子所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十五歲立志求聖人之學,他要做聖人。「三十而立」,三十歲就堅定自守,建立聖人的行門。「四十而不惑」,四十歲,對於聖人之理完全通達,沒有疑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明白一切因果報應。「六十而耳順」,六十歲,因為他已淡泊明志,所以不會被外境牽動,而以盡人事順天命處世。「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到了七十歲,他能隨心所欲,所作所為都跟聖人之道相合。孔子一生都在受苦,他要推行仁道,一車兩馬,周遊列國,沒有錢,還有一群弟子跟著他。走在路上遇到難事,跟弟子被人家沖散了,有人看見他如喪家之犬,像狗沒有家,那不苦嗎?他為眾生甘心受苦,一生一世不懈怠。到了七十歲以後,想多活幾年,因為《易經》還沒有研究透徹,一生求學不起懈怠。我前天講圓瑛老法師是一九五0年,就是民國三十九年,大陸淪陷一年多以後,才開始著《圓覺經講義》,著了以後就生病,七十六歲圓寂,到晚年還在著《講義》,這都是有菩提大願支持。這是佛勸我們,學佛法從哪裡下手?先發菩提大願,依著你的菩提大願來修行,依著行門來填願,行無論大小,都能成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不能得到圓覺的大解脫?「皆由貪欲故」,都是因為貪欲心障礙到了,於是就「墮落於生死」。前面講到一真法界,得起三個法界觀,第一、真空絕相觀,就夠高了,第二、理事無礙觀,更深,第三、周徧含容觀,更是玄妙莫測。這個道理好懂,我們怎麼流轉生死,墮落生死道?是由你的貪心起的。

 

那麼你怎麼修行呢?「若能斷憎愛」,一切諸欲是外面的境界,裡面有憎愛二心,順乎你的愛心,你就愛;不順乎你的愛心,你就憎。愛在前面,憎在後面,所以愛為生死本,現在因為有憎有愛,得先斷憎再斷愛。「及與貪瞋癡」,有憎、愛二個心,就起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愛,愛得厲害,就變成貪;憎,憎得厲害,就變成瞋。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就是愚癡,這三個根本煩惱都把它斷掉。

 

「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前面說有五種種性,並不因差別性,只要你發了菩提心,瞭解無明生死的根本,你先斷憎愛二心,再斷除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不管你什麼根性,根無大小,都能成佛道。你不斷煩惱,不除憎愛二心,不管你修的道怎麼妙,都是一方面騙眾生,一方面騙自己。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你修行用功要斷除事障、理障,也就是煩惱障、所知障,要把它永遠消滅掉。你要發願,不要遇到外道的師父,不要遇到二乘的師父,要真正遇到大乘的善知識,才可以得正當的開悟。

 

「隨順菩薩願」,善知識引導你先發菩提大願,指導你行門,隨順你的菩薩大願,隨順真正的善知識,你一定能真正開悟。「依止大涅槃」,以大乘涅槃,為你的依止,要求證大涅槃。前面說:「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那是在佛的境界上說的。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是凡夫眾生,在生死當中,你不要求小乘涅槃,要依止大涅槃。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十方諸菩薩都是依著他最初發的大悲願,示現入於生死道中。「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現在修圓覺大行的人,以及末世求大乘的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修行用功,煩惱多得很,都是枝枝葉葉,最根本的煩惱,就是一個愛心,無愛不起憎。無愛、無憎,不起貪瞋癡,由貪瞋癡生起來八萬四千煩惱。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摘掉,一棵樹很難拔掉;一根樹枝、一根樹枝砍斷,一棵樹很難砍掉。要找到樹根,一下子就砍掉,樹根在哪裡呢?在貪瞋癡三個根本,還有一個總根就是愛。欲界的眾生,愛淫欲;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愛禪定;到了三界以外,二乘眾生愛偏空涅槃;大乘菩薩愛法,叫做法愛,就是愛見。你把愛見斷得乾乾淨淨,就成佛了。這裡料揀什麼叫做九法界眾生?什麼叫做佛?佛沒有愛見,九法界眾生愛見沒有完全斷除,佛的大悲心不是愛見。我們眾生要發大悲心,要度眾生,你要記得,不要被愛見把你的大悲心轉掉了。我們發大悲心去度眾生,結果不是大悲,而是愛見。怎麼知道呢?大悲心是平等的,對眾生不起分別,不起愛、不起憎。你發大悲心要去接引眾生,這個眾生順乎你的心,你對他生歡喜心,就變成愛見;那個眾生不順乎你的心,你就憎惡他,憎是由愛見起的,所以你的大悲心變成愛見了。我們欲界眾生是愛淫欲的,前面我講過,釋迦佛為什麼給我們定出家制度呢?是為斷淫欲。

 

再談一點現在世界上的邪說,講這話不合時代,因為現在是提倡愛的時代,有一套理論:「眾生要是沒有了愛,大家沒有進取心,社會就會停頓,所以獎勵眾生要發展愛。把愛心發展開了,它能刺激人類進取心,人類有進取心,文明會進步,文明一進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大家都享福了。」

 

這一套理論,依著佛教講,是邪知邪見,拿事實證明,現在世界上的人類生活都提高,享受都增加,住的房子、穿的衣服、吃的東西、用的家俱,都比以前好。這就是文明進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人類都享了福。怎樣能得到福氣呢?就因為提倡人類的愛,才得到好的結果,那麼怎麼這是邪知邪見呢?因為他不曉得文明進步,生活提高,享受增加,不是提倡愛的結果,是科學家的功勞。

 

住房子現在可以住在幾十層樓,可以乘電梯,都是科學家發明的。現在煮飯,不用燒柴、燒炭,有瓦斯、電爐,也是科學家發明的。現在不用人工來紡紗,織布越織越快越好,穿衣服進步了,這是科學家發明的,不是提倡愛的人發明的。相反的,研究科學的人,都沒有時間研究愛,大科學家很多是獨身主義,因為他一天到晚在實驗室裡,白天沒有時間談情說愛,到了晚上睡在床上,還在想實驗的問題,他要是結婚,太太也不能跟他過好日子,所以科學家乾脆不娶太太。不但科學家如此,很多大文學家、大哲學家,都是獨身主義。由此證明,生活提高,文明進步,享受增加,是科學家的功勞,不是提倡愛的結果。

 

提倡愛的結果怎樣呢?在美國產生許多嬉皮,在臺灣發生很多輪暴案,除了增加罪惡以外,沒有一點兒利益可得,所以這叫邪知邪見,由邪知邪見倡立的邪說,增加人欲橫流,可以用「甚於洪水猛獸」來形容,猛獸老虎最厲害,會吃人,這個地方老虎出沒,只有這個地方受損害,人欲橫流,損害全球。洪水,中國發生過洪水,西洋也發生過洪水,但只是犯濫於一個地區,不能犯濫全球。現在提倡性欲之愛,這個邪說遍於全世界,它是依著眾生的根本煩惱發展開的,所以想要阻止,想用學說把這邪說扭轉過來,很不容易,因為它是眾生的生死根本,把它發展開了,人們根本不接近佛教。中國傳統儒家講禮教,可以規範人類的性欲,提倡愛的給它加個罪名,叫吃人的禮教,要打倒孔家店,所以儒家不能規範,洪流的結果不堪設想,這就是邪說害人。

 

我們學了佛法,慶倖自己有點善根,不會學邪說。我們要度眾生,得度有善根、有緣的眾生。我們不能說挽救不過來,就不要弘法,眾生難度,我們還是要度,隨我們的力量,隨我們的本分,我們學多少就弘揚多少,度一個眾生,盡了責任;度二個眾生,也盡了本分。發菩提大願,依著菩提大願修行要緊,成佛不是一天的事,隨我們的菩提大願修行,盡未來際的修就對了。

 

彌勒菩薩章,講愛為生死本,現在彌勒章講完,接著講下一章。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如來說《圓覺經》是為當時的大菩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前面佛說輪回的根本,五性的差別等,都是圓滿覺性,一味平等,不可思議的大乘法。「本所不見,本所不聞。」初發心的菩薩根本沒有見到這些道理,根本沒有聞到這些道理。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我們今天承蒙佛循循善誘,善巧引導。「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饒」就是多,我們現在聽到這些道理,身心安定自在,得到很多利益。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希望佛為諸方來的一切學大乘法的眾弟子。「重宣法王圓滿覺性」,如來是法中之王,于法自在,稱為「法王」。還請世尊慈悲,再跟我們重說法王的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清淨慧菩薩是替我們請問,請如來說一說,一切發大菩提心的眾生,一切修行的諸大菩薩,還有一切成佛的如來世尊,所證得、所得到的。「雲何差別?」這是問眾生從發菩提大願起,一直到成佛,中間有何等差別?

 

「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請佛把眾生發菩提願,修菩薩行,一直到成佛,這個地圖再說一遍,好令末世的眾生不見佛,聞到聖教,能隨順《圓覺經》的道理大徹大悟,先開悟,才能證入。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清淨慧菩薩替我們請問。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前面金剛藏菩薩替我們請問,講到佛的究竟道理,圓覺妙心裡面沒有成佛不成佛。但是現在有眾生相,就得有佛相,都是對待而起。諸佛如來你們都是過來人,最初也是凡夫眾生,現在一般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法時代求大乘法的眾生,從發菩提心求菩薩道,一直到成佛,中途路上有多少差別?清淨慧菩薩替我們請問,佛就先讚歎清淨慧菩薩問得好。

 

「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清淨慧菩薩請問的是「令末世眾生」,佛就讚歎他說:「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單指末世眾生,就是與佛同時的菩薩已經都知道,末世眾生離佛太遠,親近不到善知識,要修行用功,中途路上有多少漸次差別呢?你問得好,頓超的沒有漸次差別,可是頓超也是由漸次才能頓超,所以一定要問由凡夫位,到佛的位子上,有多少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現在仔細聽,我將為你說明白。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大家都靜靜地聽,下面佛就開始解釋,先略標大意,再詳細解釋漸次差別。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于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圓覺的本體自性沒有差別性,可是在眾生份上有差別性。圓覺在《大乘起信論》叫真如,真如有二種義,一種不變,一種隨緣。圓覺也有這二種義,本體自性,不隨著眾生起變化,但是它能隨緣。它本來沒有差別性,可是眾生在沒有成佛這中間,有了差別性。

 

「循諸性起」,「循」作「順」字講,「起」是緣起。順著眾生的差別性而緣起,可是圓覺自性不變,在修行用功之中,它沒有取相;在證果的時候,它沒有證果之相。雖然順著眾生的差別性而緣起有差別相,但是在圓覺本體自性是沒有取相,沒有證果之相。

 

「于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實相」就是圓覺之相,圓覺之相是真實之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相是真實的,它是無相之相,圓覺實相之中,實實在在沒有菩薩,沒有眾生。順著上一章講:「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也就是《金剛經》:「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哪裡有菩薩相?哪裡有眾生相?所以圓覺自性,本來清清淨淨。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解釋實相之中為什麼沒有菩薩、沒有眾生?因為菩薩眾生是對待的假名言相,像變幻術化幻出來,有沒有相呢?有眾生相。你發了菩提心,修菩薩道,叫做菩薩,有菩薩相。但不是真實之相,是幻化之相,既然是幻化,就根本沒有真實之相。

 

「幻化滅故,無取證者。」等到幻化之相完全斷滅,就是成佛的時候,沒有能取的菩薩,也沒有所證的佛果;沒有取相者,也沒有證得者,無能也無所。這個道理很不容易懂,下面說個比喻。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譬如我們的眼根,能觀一切色法,眼根是能見,色法是所見。但是你的眼根,就是眼珠子,看見自己的眼珠子沒有?沒有看見,為什麼呢?單在眼根上講,它不分能所,沒有能見,沒有所見。先用比喻,下麵用法來合,「性自平等無平等者」,圓覺自性沒有差別相,是平等相,它本性自然平等,不是菩薩把它平等,也不是佛把它平等。怎麼成佛?完全是發現的,這叫證得了圓覺。在眾生份上,圓覺沒有減少一點;成了佛,圓覺也沒有增加一點。不是在眾生份上,圓覺性起了差別,到成了佛,佛把它平等起來,不是這樣。是眾生發現它平等自性,成了佛,不是佛把圓覺自性平等,圓覺自性本自平等。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

 

「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上面說既無菩薩相,也沒有眾生相,現在怎麼有菩薩、眾生的差別相呢?這就說出來大意,眾生怎麼叫做眾生?因為迷惑顛倒。現在他聞到佛法,悟到佛理,要修行,這個眾生迷惑顛倒,一切幻化之相不能除滅。你說是假的,他不知道是假的,縱然知道是假的,要除滅,還不容易,因為是無始劫來的習氣。

 

這樣佛就告訴我們方法修行,就顯出差別相了。「於滅未滅」,於將要滅除還沒有滅除,就是在菩薩位中,從你初發心起,有十信位、三賢位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還沒有成佛之前,將滅還沒有滅的途中。「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在用功修行的途中,便顯出差別相來,怎麼說「妄功用」呢?就是前面講的,一切都是幻化,菩薩修行用功也是幻化,也是虛妄不實。前一章講,等你真正成佛那一天,「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菩薩修行等於夢渡大河,所以在修行用功之中,叫做「妄功用中」,你既不可以執著有,也不可以執著空,一執就錯。哦!原來用功修行都是幻化不實,我今天明白了佛理,一切都是幻化,修行作什麼?這樣你著了斷滅空,不修行了,前面講過,若不修行,你就是個大凡夫。那麼開示我們用功修行就好,為什麼修行說是「妄功用中」呢?怕你起法執。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一著就錯。不執著中,你還要用功修行,這樣才對。「夢渡大河」,你上了岸,夢才醒;還沒有上岸,還得努力游泳,不上岸不行,所以你還要修行用功,但是你不要起執著,起執著有什麼不好呢?你執著五欲六塵生煩惱,你執著修行用功,那問題多了。拿現在的佛弟子說吧!你一著法相,你修行用功,或者參禪,或者念佛,或者拜懺,乃至於打坐,你只要一著相,就增加無明煩惱。你不是貪圖五欲六塵之境,是在修行用功上起煩惱,才真是冤枉事,你以為你在修行用功,實實在在你在養無明。這些話跟同學講三、四年了,不許你起法執,所以要用功修行,但是不可以執著,這是說大意。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若得如來寂滅隨順」,不生不滅叫做寂滅。你要是得到如來所證的寂滅之理,就是與寂滅的境界完全相隨順,則平等一相。「實無寂滅及寂滅者」,這時候你就知道,無能、無所,沒有所證的寂滅之法,也沒有能寂滅的人。所以叫做「無取無證」,可是在妄功用之中,還是有差別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前面是略標大意,本來沒有差別相,但是在妄功用途中,顯出差別相來。下面就差別相分四個位,第一、十信位,第二、三賢位,第三、十聖位,第四、佛果位。這四個位屬於終教漸次的道理,圓瑛法師的《講義》,是依著《大乘起信論》講的,諸位同學把《大乘起信論筆削記會閱》找出來研究。我們現在是依文解義,學這些名相,學這些教理,我們當法師沒有什麼困難,並不一定開悟才能當法師,你名相熟、教理熟,就可以講給別人聽。但是你不要怕用功,圓瑛法師《圓覺經講義》是一九五0年著的,好像是七十五歲了,他著完《講義》就圓寂了,一直到臨命終,他還在研究。他引證《大乘起信論》沒有嫌麻煩,你們年紀輕輕怎麼怕麻煩呢?我時常勸修,都是勉勵同學不要怕麻煩,要認清我們是在讀佛學院學佛法,你怕看參考書,什麼時候能學會當法師呢?

 

《大乘起信論》的道理,我能記住背下來,無明分:生、住、異、滅四個相,要滅除無明,由本覺理而起始覺智,是遇見師教之緣才起來的。一切眾生都有本覺,怎麼沒有起始覺智呢?因為沒有遇見善知識,沒有遇到師教之緣,聞到佛教。以前不知道,今天知道了,就開始起了智慧,叫始覺智。由始覺智分: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究竟覺,四個位次有差別相。十信位的菩薩,叫做名字覺,他用功修行,滅掉最初滅相無明。三賢位的菩薩,叫做相似覺,他用功修行滅異相無明。十地菩薩,叫做分證覺,他用功修行,滅了住相無明。成佛,叫究竟覺,滅的是生相無明,跟《圓覺經》講的道理次第一樣。前面判教的時候,判《圓覺經》屬於頓教大乘,但是兼帶有漸次的教理,就是在這裡。用功修行,從眾生到成佛,先說眾生,怎樣叫做眾生呢?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一切眾生,前生是眾生,再前生也是眾生,推不出個開始,由無始以來就叫做眾生。怎麼叫做眾生呢?「由妄想我及愛我者」,前面講過,眾生身體跟心都是幻化不實在的,但是他把它當成真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他妄認為真實;心是六塵緣影幻化不實,他認為真有知覺的心,外面有真實的身體,裡面有真實的心,這個「我」成就了。我是怎麼來的?是妄想出來的,根本沒有我,取個名詞,就叫「妄想我」。「及愛我者」,愛我就是由妄想我,起我執我見,執著有我,就起了我見,一切煩惱都從這裡生出來。

 

「曾不自知念念生滅」,佛經上給我們說明白,我們的心是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完全是生、住、異、滅這些念頭,把住相、異相包括在生相、滅相裡面。一個念頭生起來,把它斷了,一生一滅,叫生相、滅相。一念具足九十剎那,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我們是依著佛經講才知道,你坐在那兒打坐,不能觀想出來,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那個小念頭觀察不到?一念具足九十個剎那,你在那兒打坐,靜下心來,迴光返照,還是照不到。九十剎那的念觀不到,那麼念念生滅的念,還是觀察不到。他怎樣觀察不到?粗心慣了,天天攀緣外境,白天想的是心外的六塵境界,晚上睡覺作夢,還是想著心外的六塵境界,從來沒有迴光返照,照過自己的心。所以你打坐,你的心念念生滅觀照不出來。等你觀照出來念念生滅,那你用功大有進步了。他從來不知道自己念念生滅的妄想心,「故起憎愛」,所以就起憎愛二個煩惱。這叫與生俱來的煩惱,有眾生就有這兩個煩惱,順乎妄心就起愛,不順妄心就起憎。無愛不起憎,還是先有愛,後有憎,我們用功修行,要斷煩惱,先把愛斷掉,根本不起憎,愛很厲害,所以前面說「及愛我者」。

 

「耽著五欲」,「耽」是堅固,「著」是執著,堅固執著五欲之境,心外的境界是假的,他把它當成真的,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境界,叫做「五欲」,能引發你的欲心。眼睛,堅固執著好看的顏色;耳朵,堅固執著好聽的聲音;鼻子,堅固執著好聞的香氣;舌頭,堅固執著好吃的滋味;身體,堅固執著好的接觸。色、聲、香、味、觸這五欲之境,他認為是求快樂,順著他的妄想心,他覺得很快樂,執著不舍;愛得不順,就起憎惡,根本的煩惱,愛為生死本,下面告訴我們要學佛法。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遇善友」,「善友」就是善知識。假若遇到教你佛法的善知識,不一定是坐在法座上給你講經說法,才是你的善知識,你的同學能幫助你瞭解佛法,就是你的善知識。

 

「教令開悟」,第一步功夫先悟佛理,教令你開悟。悟什麼呢?「淨圓覺性」,清淨圓覺妙性不從外來,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所以佛法者,心法也。圓覺妙性在我們自己心裡,心外求法,名曰外道,佛法隨便一句,都是高深的道理。一切世間的宗教,都是心外求道;無論什麼哲學,都是心外求法,沒有從自己心裡去找。佛法在自己心裡,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有兩句話:「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癡的人,求佛不求心。」外道是心外求道,我們是佛弟子,得心內求道。天天求佛,叫愚癡,他不求開悟,這是在佛門裡修外道,是心外求佛。佛在哪裡?佛在你心裡,所以佛法的道理,就高在這裡。

 

「發明起滅」,「起滅」是生滅。等你開悟,悟到淨圓覺性,才發現你念念生滅的妄念,生起滅無。「即知此生」,到你開悟的時候,你悟了淨圓覺性,悟了教理,你才知道你「此生」,包括無始以來的生。「性自勞慮」,「勞慮」就是「起滅」。圓覺自性本來沒有起滅,你在圓覺妙性中自生勞慮,所以眾生受苦,是冤枉受苦,本來是佛,圓覺妙性一點沒有欠少,你為什麼要在那勞慮呢?單講勞慮這兩個字,眾生的狀態,分開來講,身勞心慮,身體奔波勞碌,高尚的人為名,中下的人為利,乃至貪圖五欲,從早起到晚上奔波勞碌,這是身體上受勞。貪財,心裡憂愁思慮,天天在打算盤,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實際五欲沒有得到,都在憂愁五欲要怎樣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還是憂愁思慮,所以永遠心裡面沒有快活。你看社會上沒有錢的人,天天在憂愁思慮,發大財的人得到快樂了嗎?還是憂愁思慮,身體沒有得到自在,心裡也沒有得到自在,這都是冤枉事,圓覺妙性本來沒有勞慮,是你在自生勞慮。

 

你怎麼知道呢?遇到善友、善知識給你開示佛理,依著佛理開悟,悟到自己的圓覺妙性以後才知道的。現在我們是依文解義,依著佛說的話仿佛知道了。你不依文解義知道,你怎麼會修行用功、會開悟呢?但是這個知道不是真知,一定要開悟以後才算真知。

 

若複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若複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這個時候十信位的菩薩就圓滿了,他的勞慮妄念永斷,就是把滅相無明滅掉了。前面是開悟,這裡是深悟,他悟到理,得了法界淨,忽然間遍法界清淨。

 

這時候他剛十信圓滿,還沒入住位,他起執著,就是起了法愛。「即彼淨解(ㄒㄧˋㄝ)為自障礙」,「彼」指十信位的菩薩,法界淨的解悟,他一起執著,便生障礙。我今天得到了,就這一念起了愛,所以愛為生死本,是分段生死之本,也是變易生死之本。沒有成佛之前,欲界眾生貪圖五欲,上二界眾生愛禪定、愛空定,還是愛。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薩?是法愛。哈哈!我今天可好,得了法界淨,這一念愛心生了障礙。所以還要進步,要看地圖,你不要走到這一站就下車,前面還有好幾站呢!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他悟到圓覺性有淺有深,所以到這個時候對於圓覺自性不能得自在,就是生障礙了。「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叫做十信位的菩薩,在大乘叫教外凡夫,他還是凡夫位。《大乘起信論》的始覺智叫名字覺,即是不覺,他還是個凡夫,可是他能隨順覺性,已經悟到法界性,不是簡單的事,還得好好用一番功夫。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見」就是三賢位菩薩起的正知正見。「解」就是前面十信位菩薩「淨解為自障礙」的「解」。三賢位的菩薩精進用功,現在觀察到解悟還成障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他用功修行,把十信位菩薩的解礙斷掉了,雖然進步,然猶執著於能見之覺。「覺礙為礙」,這個能見之覺了不得,但是你一起執著,變成了礙。「而不自在」,對於圓覺妙性,他還是不得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沒有證入十地的菩薩,是三賢位的菩薩:十行、十住、十回向,都包括在這一個階段裡面,《大乘起信論》叫做相似覺,滅的是異相無明,還要用功修行,還要進步。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

 

「照」就是前面解悟法界性的「解」,這裡換個字叫照,有了十信位的照,有了三賢位見覺的覺,「俱名障礙」,都是名為障礙。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由十信位的菩薩,講到三賢位的菩薩,再到十地位的菩薩,十地位的菩薩怎麼用功呢?「是故菩薩」,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薩,「常覺不住」,住就是執著,常常求覺,但是他不執著。登地以上的菩薩,豁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常覺而不起執著,只用功修行,決不中途停止。「照與照者」,能照的智慧,與所照的理境,「同時寂滅」,沒有能照者,也沒有所照者。下面再說一個譬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譬如有人自殺,拿一把快刀把自己頭斬斷,頭已經斷下來,人也死了,還有能斷的人嗎?所斷的頭已經斷了,能斷的人也沒有了,所以能所雙亡,同時寂滅。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以他的礙心來滅諸礙,菩薩用功還沒有成佛,他還有障礙的心在,十地菩薩跟地前菩薩,障礙的心雖然微細,但是還是有礙心,就是十信位的礙,三賢位的礙,乃至二地菩薩滅初地菩薩的礙,地地精進,這叫做滅以前的諸礙。「礙已斷滅」,他所要斷滅的障礙,已經滅除了。「無滅礙者」,等於所斷的頭已經斷了,能斷的人也沒有了。講到這裡,把十地位菩薩的用功講清楚,他是能所雙亡,下面恐怕我們生疑惑,又舉了一個譬喻。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修多羅教」,佛說的一切經教,叫做修多羅教。「如標月指」,因為眾生不知道天上有月亮,用手標指天上的月亮,你看著我的指頭,一看,看到了月亮。「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真正見到天上的月亮,你就明瞭知道所標的指頭,畢竟不是月亮。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複如是。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一切的經教是開示菩薩的,叫你悟到自己的淨圓覺性。等於沒有見到天上的月亮,用指頭標指給你,等你見到天上月亮,就知道所標的指頭不是月亮,你不要再執著經教。這一段話就是要你不要起法執,經典都是標月指,你不學經典,不明白佛理,學了經典,要迴光返照,照你自己的心,照你自己的圓覺妙性,你不要執著到經典上。

 

《五燈會元》上有這段公案,有一個老師收了個徒弟,就是唐朝有名的神贊禪師,神贊到外面去參學,學大乘的禪宗開了悟,要報他剃度恩師的恩,他心裡想:我師父還沒有開悟,就回來給師父講他所學禪宗的道理,師父聽見覺得不錯,但是聽不到心裡去。這個師父是用功的老修行,歡喜看《大藏經》,一本一本的看,不看放不下。這一天師父在看《大藏經》,古時候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有一隻蜜蜂看見窗戶上的亮光,以為是破洞,卻怎樣撞,也撞不出去!徒弟看見就在旁邊說話:「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說蜜蜂開闊的門不肯出去,投身窗紙太癡傻,師父多年鑽研故舊的大藏經,何日才能開悟呢?師父聽了這句話,忽然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站起來向他徒弟頂禮說:「雖然你是我徒弟,今天你可是我的善知識!」你天天在那看經典,著法相,等於蜜蜂在那裡鑽古紙,經典是標月指,都是開示我們自己的心,你迴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大徹大悟,不是寬廣世界都見到了,你在那裡鑽故紙作什麼?不看經教,你不能明白佛理,但是你不要著經教之相,不要起法執,下面再把它接起來。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這個位子的菩薩「已入地」,入是證入,證入十地以上的菩薩,他們「隨順覺性」。《大乘起信論》叫隨分覺,隨他的地位一分一分的覺,初地菩薩覺一分,二地菩薩覺一分,斷了無明,叫住相無明。最後講到佛的位,叫究竟覺,斷了無明,叫生相無明。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到了佛的境界,不是對待的假名言相,一切障礙,無不是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你得了正念,或是失去了正念,都是解脫的境界。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你證得涅槃,成就了佛法;你破壞佛法,根本不能證得涅槃,但是到了佛的境界,成法、破法,不出涅槃的境界。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般若是本來具有的智慧,對著愚癡而起的智慧,愚癡不是智慧,但是到了佛的境界,智慧愚癡同是本具的般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菩薩是佛的弟子,他成就的法才是佛法。外道是心外求道,他所成就的法不是佛法。但是到佛的境界都平等了,菩薩、外道所成就的法,都是覺道,梵語叫菩提。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妄法的根本叫無明,淨法的根本叫真如,無明真如是對待的。但是到了佛的境界,無明、真如沒有差別的境界。無明沒有本體自性,當體就是真如,凡夫沒有開悟以前,無明用事,他怎麼開悟?因為無明沒有自性,當體就是真如。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沒有成佛以前,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貪,貪得最重的就是淫。瞋,表現出來就是怒,再加個愚癡,就是貪瞋癡,又叫淫怒癡。到了成佛的境界,淫怒癡跟戒定慧都是清淨的梵行。這些道理都是佛的境界,很不容易懂,譬如成了佛,他有時候要示現淫欲之相,拿釋迦佛作一個例子,他不能從天上走下來就是個佛,他要度人間的眾生,得示現于人道之中成佛,他有父親、母親。前面說過他是以慈悲為本,不是以愛欲為本,他來入胎,在大乘佛法,他在母親肚子裡,還是在轉*輪度眾生。他長大了,父親讓他結婚,釋迦佛是太子,娶了三個太太,一個正夫人,二個差侍,他雖然結婚,也是清淨梵行,你說釋迦佛有淫欲,不是謗佛嗎?所以如此類推,他表現的貪瞋癡,也是清淨的梵行。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在眾生份上,他的覺性叫佛性,國土叫法性,但是眾生的佛性,也就是法性。眾生是正報,國土是依報,正報、依報同一個法性,都是一個圓覺本體,沒有依報、正報之分。

 

「地獄天宮,皆為淨土」,你造了上品十惡,得的果報到地獄裡去;你修十善升天堂,叫天宮。你升到天宮去享天福,墮到地獄受無量苦,但是同為清淨國土。佛到地獄度眾生,地獄不是佛的淨土嗎?最有名的地藏王菩薩,常在地獄中度眾生,地藏菩薩到地獄去度眾生,地獄不是淨土嗎?所以地獄跟天宮,沒有兩個分別,同是清淨國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有性」是有佛性,佛性就是指信仰三寶的心;「無性」是闡提,他對三寶不發生信仰,叫做一闡提,他不能成佛。到了佛境界,不管你是有信仰的佛性,或是無信仰的闡提性,皆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沒有自性,你一執著,昏煩惱亂;你不執著,把它觀空了,不是當下解脫嗎?所以一切煩惱,都是解脫境界。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成了佛,證得的智慧,是遍法界的智慧,廣大甚深,猶如海,叫做「法界海慧」。「照了諸相」,他有法界海慧,照了一切諸法之相。「猶如虛空」,等於虛空一樣,虛空裡面根本沒有一切相。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這是成了佛,成了如來的隨順覺性,叫究竟覺,把生相無明滅掉了。下面還有妄心頓證。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

 

這是叫我們把分別心忘掉,就可以頓時悟到圓覺,有一個心就起分別,我們的心本是妄想心,就是分別心。「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居」作「在」字講,在一切時不要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不要起妄念,就是要一直觀想到一念不生的境界。有了妄想,你不要求息滅它,因為妄念本空,你再求息滅妄想心,就是妄想上加妄想。「住妄想境,不加了知」,遇到妄想的境界,不要起分別,不要加以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在無了知的境界,也不去辯論是真實,或不是真實,因為有能辯所辯,真實就變成虛妄。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你們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聽到頓超的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對於妄心頓證的法門,信仰瞭解,如是受持,觀想一念不生的境界。對於前面所說的道理不驚不畏,這就是《金剛經》說的:「不驚、不畏、不怖!」「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圓覺自性根本沒有差別相,你這樣用功頓時就與覺性相隨順。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尤其今天到了末法時代,聞到頓超法門不驚、不怖、不畏,能如是修行用功的人很少,這個人為什麼會妄心頓證呢?因為他種的善根深厚,過去無量劫以來,他親近供養過百千萬億恒河沙數諸佛,供養過大乘僧。「植眾德本」,「植」是種植,「德本」是善根,種了大善根。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智慧分三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二乘的智慧;道種智,是菩薩的智慧;一切種智,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怎麼叫一切種智呢?因為他得了一切種智,一切種種諸法,佛無不了知。「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佛說這個人一定成佛,他已經得到佛的智慧。

 

講到這裡,最後一科,還是希望我們妄心頓證,這次第,即是無次第。合到文殊師利菩薩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合到普賢菩薩章:「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所以前面說十信位、三賢位、十地位、究竟位,那是漸次差別。你能一念不生,於此頓超佛境,隨順覺性。長行文講完,下麵講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清淨慧當知!」清淨慧菩薩,你應該知道。「圓滿菩提性」,「菩提」就是佛的覺、佛的智慧,圓滿菩提之性。「無取亦無證」,「取、證」包括能所,沒有能取所取,也沒有能證所證。「無菩薩眾生」,在圓覺妙性裡面沒有差別相,沒有菩薩相,也沒有眾生相。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說平等相,是按佛的境界,究竟的道理。在你求覺,還沒有完全究竟覺,你要滅除無明,還沒有完全滅除,就有漸次差別之相。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徧隨順。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這裡要對著長行文看,這個眾生是十信位的菩薩,叫教外凡夫,他解悟了,一執著起了障礙,叫做「解礙」。三賢位的菩薩,見到十信位菩薩的解礙,把它斷滅了,起了能覺的心,他沒有離開,還是起障礙。「入地永寂滅」,「入地」是登入菩薩地,證入菩薩地,永遠寂滅,解礙、覺礙都滅了。「不住一切相」,常覺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到了究竟覺成佛,一切都圓滿。「名為徧隨順」,稱為遍法界性的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善恒河佛,功德已圓滿。

 

「末世諸眾生」,指我們。「心不生虛妄」,要用妄心頓證,不要生虛妄心,生了虛妄心,就有能有所。「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佛說這個人現世就是菩薩。這個菩薩就是等覺菩薩,他決定成佛,才叫做一切種智。「供善恒河佛,功德已圓滿。」末世的時候,怎麼有這麼大善根的人呢?善根是前生培來的,前生前世供養過恒河沙數的諸佛,功德都圓滿成就了,下面是總結。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雖然有多種方便,統統叫做隨順智慧。隨順圓覺的智慧,名字都叫始覺智,始覺智有差別,但都隨順覺性。

 

《圓覺經》分卷上、卷下,講到這裡,上卷講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下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威德自在菩薩先讚歎佛之前的開示。「承佛圓音」,佛說法的音聲叫圓音,就是圓滿周遍的音聲,分別開來有八種音,這裡不講八音,只講圓音。佛前面以一音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佛前面的開示,妄心頓證,次第,即是無次第。你能一念不生,頓超佛境,隨順覺性,已經識得自己的心,即是圓覺,不因修觀行,而得到如斯善利。這裡威德自在菩薩讚歎了還要請問。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譬如有一個大城,外面有四個城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隨著東西南北四方入城的人,不止是一條路。由東方來的,就入東門;由西方來的,就入西門;由南方北方來的,也是如此。城不能只開一個門,使各方來的人在那打轉,非轉到那個門才能進來。這就是《楞嚴經》上說的:「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就是悟道,悟道沒有兩條路,但是方便有多種門,其目的都在悟道。諸方來的眾生,根機不同,得有各種方便。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一切菩薩想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來莊嚴佛的淨土,及成就自己的菩提大道,一切菩薩根性不一樣,不能只有一種方便。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

 

「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請佛再跟我們說方便、漸次的法門。「並修行人總有幾種?」都是修圓覺妙行,但是修行人的根性不一,究竟有幾種人呢?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令現在法會的菩薩及末世學大乘眾生,快速求得開悟佛理。「遊戲如來大寂滅海」,「大寂滅海」就是如來的大涅槃、圓覺的境界,能到如來圓覺境界之中遊戲。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先讚歎威德自在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為初發心的菩薩,就是為我們請問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答應說給他聽。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麵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善男子!」佛叫一聲當機者。「無上妙覺」,就是佛的覺,佛的覺沒有再上的叫「無上」,佛的覺不可思議叫「妙覺」。「徧諸十方」,如來的無上妙覺,遍滿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一切佛、一切法,都從無上妙覺生出來。

 

「同體平等,于諸修行實無有二。」一切佛統統從妙覺性流出來,妙覺性平等,十方佛都是平等。一切法都是從妙覺性裡生出來,妙覺性跟一切法沒有差別,也是平等。這是開示我們修行的法門,哪有差別?哪有漸次?如是修行,實實在在沒有二,就是沒有差別,沒有兩個樣子。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佛的無上妙覺平等無二,一切法沒有兩樣、沒有差別,「方便隨順」,是隨順眾生之機,在眾生方面就有差別,「其數無量」,所以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還是總其大數,實實在在無量數。因為眾生無量,根機無量,佛的法門也無量。

 

「圓攝所歸」,把無量數方便,圓滿收攝、歸納起來。「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循」者順也。順著一切方便法門的差別性,歸納起來應當有三種:一、奢摩他,修止。二、三摩缽提,《大乘起信論》叫做毗缽舍那,修觀,就是修如幻的三昧。三、禪那。這一章就是講這三種,先說第一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善男子!若諸菩薩」,包括末世學大乘的眾生在內。「悟淨圓覺」,這句記著!下面統統是從這裡開始,先悟清淨圓覺之理,悟後再起修。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以淨覺心」,先求開悟,悟到清淨的圓覺心,依著清淨的圓覺心,再去修行。「取靜為行」,前面是悟理,這是事修,在事相上,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得取靜的相,要靜下來。就是在無量數差別之中,歸納起來有一類眾生歡喜靜,以靜為他的行門,記著!取靜為行,不怕著相,因為他曉得這是方便,他開悟悟到圓覺之理才起的事修,在事相上,不能講一空一切空,還是腳踏實地修行,你歡喜靜,不妨從靜入手,要取靜為行門。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三個觀,圓瑛法師《講義》上用三個科目,都是依著圭峰大師取的名字,這叫泯相澄神觀,泯是滅除,泯一切相。《大乘起信論》上修止,止一切境界相。眾生的心念,本來渾濁不清,要把它靜下來、澄清。眾生這一盆水,本來有泥沙,叫做渾水,你把它靜下來就澄清了,取靜為行,就是為澄清諸念。我們眾生的苦惱在哪裡?苦惱本是一盆渾水,天天用手攪,當然渾濁不清;你天天動新的貪瞋癡,等於用手攪渾水,越攪越渾。這個時候,他用功修行,把一切妄念都停止下來,用這個靜功。

 

要「取靜為行」,不是簡單的事,你最初打坐靜不下來,要強制叫它靜,所以我們現在上早殿,叫你打坐三十分鐘,有的同學不耐煩,大眾的規矩不好意思不坐,腿盤不上去就不盤,因為盤上去會痛,怕痛就把它放下來,你什麼時候才學會盤腿呢?出家人連半點鐘都不能坐,你不慚愧,那千佛出世也沒有辦法,不要說我道源了。誰的腿不是娘生的,都是肉造的,哪個人的腿不疼!你練習就不疼了。出家人雙腿不能盤,盤單腿總要能坐兩個小時腿不疼。現在臺灣打禪七的很少,打佛七的很多,參加佛七,出家人是僧寶,居士很多要來打佛七,請出家人領導,你腿盤不上去,或盤上去連三十分鐘都不能坐,你不慚愧嗎?所以要練習,練久不疼了,這是調身。還要學會調息、調心。

 

這是第三步調心的功夫,把妄念停止下來,打我們閑岔的煩惱很多,最大的兩個煩惱,一個是掉舉,一個是昏沈,你不用功不知道,你一用功就掉舉,就是打妄想,東想西想,很多事都想起來。剛剛不想了,昏沈,瞌睡來了,這樣能了生死、成佛道嗎?這個時候,悟淨圓覺的菩薩,他已經開過悟,他會調身、調息,現在就是調心,他要把妄念澄清下來,找到自己的妄想心。

 

「覺識煩動」,我前面跟諸位說過,念念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都是妄想心,我們坐下來迴光返照,一剎那九百個生滅,觀照不出來;一念九十剎那,也觀照不出來,就是念念生滅的粗念頭還觀照不到。為什麼觀照不到呢?我們的妄想心,攀緣外面的六塵境界習慣了!你坐那兒打坐,閉著眼睛,沒有看到外面的境,耳朵也沒聽到聲音,還是要打妄想,想的不是法塵嗎?你得用功,把聽到的法相都對上,你說沒有對著五塵境界,你的分別妄想卻是法塵,妄想心緣的法塵還是外境,沒有觀照到自己的心。這個時候觀照到了,「由澄諸念」,把妄念降伏下去,「覺識煩動」,覺到自己的妄想心,就是第六識在那兒「煩動」,一覺到它,它就沒有了。再對照《大乘起信論》,你覺到異相無明,念無異相;覺到住相無明,念無住相;覺到生相無明,心無初相,沒有初相可得。就怕你沒有覺照,覺照到它,就被你觀空了,妄想心本來是六塵緣影,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等你覺到妄識在那煩動的時候,它就空了。

 

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妄想心一空,「靜慧發生」,佛法學的是心法,般若智慧不是佛給我們,是本來具有的,這時因為修靜功,所以靜慧就發生出來了,學佛法能學到這裡,才得到真正的法樂,才曉得佛說的法,都是我們的心法,般若智慧本來現成。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前面講過了,四大假合的身體,把它執著是自己的身相;六塵緣影,把它執著是自己的心相,不曉得四大種以及六塵都是客塵,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圓覺自性以外的東西,客是從外面來的。你不「靜慧發生」,滅它不掉,因為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我們學佛法,不腳踏實地用功,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盡在那裡說,打你一巴掌,你就受不了,還沒有拿刀子刺你一下呢!你說身相是假的,打你一下,就假不了,沒有打你,人家罵你兩句就受不了,心裡面就起了分別,雖然知道心是六塵緣影,心還是我的心。他說你的壞話,你聽見還是起煩惱,因為客塵沒有滅。

 

你要是用功修行,把身心客塵都滅掉,「便能內發寂靜輕安。」「輕安」,身心得一種自在的法樂,你不用功,不曉得身體之重,不曉得心裡之煩。等到你用功,才知道身體這個臭皮囊一百多斤,你天天背著它走路,是多麼苦惱!心裡面你越叫它安,它越不安;你越不叫它打妄想,它越打妄想;身不輕,則心不安。

 

到這個時候,心裡不動,身體輕飄飄的,好像騰雲駕霧到天空那樣的境界,叫做「寂靜輕安」。從哪兒來的呢?這是內發的智慧,不是佛給我們的,這是一種定功,定功的前方便,叫做輕安,是內發的。

 

前面說你能自己內發般若智慧,就能得到真正的法樂,還沒有得到輕安的享受,自在解脫,解脫自在,那都是法樂的形容詞。怎麼解脫?把身體粗重的煩惱解脫掉了,把心裡煩動的煩惱解脫掉了。身體不重,變成輕的,心裡面不動,變成安了,身輕心安,就是解脫、自在。佛法不盡講空理,得兌現,你得腳踏實地用功,佛只是告訴我們他走過的路,不能替我們修行。這話跟諸位講夠多了,修行你自己修,才能得到真正的法樂。在家當居士沒有修行,那真是可憐!他得去顧生活,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有了飯吃才能修行。他不是一個人吃飯,一大家人生活的重擔,擔不動也得擔。我們出家人,上不養老,下不養小,就你一個人,吃大眾飯,不要買米買菜,就有飯吃了,好修行!你以為有飯吃了正好睡覺,不要奔忙了!有生活了,還奔個啥勁?那麼完了,剛才說千佛住世也沒有辦法,你的目的就是吃飯,那還有什麼好商量呢?所以我們不要去奔忙生活,靠三寶加被,我們有飯吃,不好好修行用功,對不起自己的善根,你聽到圓頓大教,開示得多清楚,你怎麼不好好用功,打坐、修靜,這有什麼弄不清楚,你不修有什麼辦法呢?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三步功夫,第一步、內發智慧,第二步、內發輕安,第三步、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的心,跟你的心相通。所以前面我引證大珠和尚的語錄:「有智慧的人,求心不求佛;愚癡的人,求佛不求心。」天天去求佛,不知道求自己的心,求來求去佛還在心外。在佛門裡學外道,心外求道,名曰外道。你求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無二無別,沒有兩個樣子。怎麼有兩個樣子呢?被無明煩惱障蔽到。這個時候用靜功,把那一盆渾水澄清,跟十方諸佛的心相通了。

 

「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於我自己的心中顯現出來,如鏡中現出來的像。這個時候看見一個特別境界,不先給你說清楚,你打坐時,忽然有這個境界不知道是佛境、魔境?你修靜功修到這時候,就是佛境現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這個方便叫修止、修靜,哪一個同學根性歡喜修靜,就照這一段用功。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這是開悟以後,悟了理再修。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這是第二種,總攝歸納起來,有人歡喜修行,要弘法利生行菩薩道,先度眾生,有這一種根性照這個修。「以淨覺心」,他用所悟的清淨圓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覺知自己妄心六識之性,及覺知六根、六塵,統統是幻化的。因為根、塵、識三法,都是從無明迷真如而生起,所以皆因幻化。

 

他明白這個理,「即起諸幻,以除幻者」,即起諸幻智,以除無明之幻者。要行菩薩道,他就起幻化的行門,除一切幻化的境界。這就是前面普賢菩薩問過的:「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怎麼依著如幻的身心,來修幻行呢?「變化諸幻」,於是他就隨眾生的根機,變化諸幻之身,「而開幻眾」,他要去教化眾生,說如幻之法,開示如幻如化的眾生。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妄。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妄。」他起幻化的行門,得到一種輕安的境界,叫「大悲輕安」,他是由大悲心來行菩薩道,天天為眾生辛苦,是由他的大悲心而起的菩提心。《普賢行願品》有一句:「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觀眾生苦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起菩提心,就要講經說法利益一切眾生。他知道一切如幻如化,廣設一切道場,安處一切徒眾,開大道場,建大叢林。眾生出家,有多有少,統統收來。不能出家的,先皈依三寶、受五戒,受在家菩薩戒,天天做如幻如化的事。古人說:「廣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開了道場,我知道就像水中的月亮,我還要廣開,不但開第一個道場,還要開第二、第三個道場,就怕我因緣、福報不夠開不了。像民國初年,有很多大善知識,一位是虛雲老和尚,他去修鼓山湧泉寺,修好了就走,又到曹溪修六祖的道場南華寺,修好又走了,再去中興雲門,這就是給我們作榜樣。還有一位倓虛老法師,《影塵回憶錄》記載,他出家就到寧波觀宗寺,親近諦閑老法師上佛學院,天天吃臭冬瓜,真是苦得要命。他在那裡住三年,畢業出來就修營口楞嚴寺,他是營口人,他要報地方恩,楞嚴寺修好,請人當住持,他就走了。再去修長春般若寺,修好了又到青島修湛山寺,後來時局亂了不能住,才到香港。這都是給我們作榜樣,「廣開水月道場」,就怕沒有因緣,有因緣你儘量去開。「大作夢中佛事」,菩薩修行如夢渡大河,夢中還要大做佛事,不做這個夢不會醒呢!你天天講經說法,度如幻的眾生,度來度去,自己得了利益,由大悲心而得大悲輕安。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指修毗缽舍那,如幻三昧的菩薩,天天講經說法,度如幻眾生。他天天去做度如幻眾生的行門,越做越多。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能觀的智慧,不同於所觀的幻法,這二句是先拂除幻法。他是悟淨圓覺的人,知道一切幻化不實,他是觀幻術的人,人家在變戲法,他在那兒看,他不是變戲法的人,也不是被變的戲法,他不跟眾生一起幻化。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這不同於幻法的能觀智慧,也都是幻化,這二句是拂去幻智。因為夢中的病是幻化,藥也是幻化。能觀的智慧,是對著幻法而成立,幻法既然已經沒有,能觀的智慧,哪裡需要存在呢?如果仍存著能觀的智慧,還是沒有離開幻法。

 

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幻相永離」,幻法、幻智永遠離開。現在能觀的智慧,和所觀的幻法,都是幻化,也就是能所雙亡,只有唯一絕待的圓覺真心。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這個譬喻真實在!菩薩所修的圓覺妙行,像種菩提苗,菩提苗得種在好的土裡面,才能長出好的菩提苗來。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梵語「三摩缽提」,翻成「等至」,等持一切法,能至無上菩提。但是《圓覺經》講的功夫,跟普通梵語的翻譯不一樣,所以圓瑛法師不翻譯,他消文釋義不消這句文,跟普通講的等至不一樣,他叫做「如幻三昧」。圓瑛法師《講義》,還是用三個觀行的名字,名字是圭峯大師取的,第一、泯相澄神觀,把一切相都泯滅,把你的心神澄清起來,開發智慧,內發輕安,就與十方諸佛的心相通。第二、起幻銷塵觀,你起如幻的行門,結果把自己的塵勞煩惱消滅了。第三、絕待靈心觀,絕諸對待,自己的靈性現前。就是把第三種歸納圓攝起來,下面解為禪那。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這也是悟了圓覺之理之後,悟後起修。

 

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以淨覺心」,你悟了清淨圓覺之理的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不取著第二個觀門,不取著幻化的三昧,也不取著第一個觀門「奢摩他」,修止,這裡叫做「靜相」,前面兩個觀行都不要。

 

「了知身心,皆為罣礙」,能了知的智慧,是罣礙;所了知的身心,也是罣礙。「無知覺明」,能了知的智慧,所了知的身心,既然都拂除了,所以叫「無知」。「無知」,無所不知,根本智現前。這時候,無知之圓覺妙明之心現前。「不依諸礙」,圓覺妙明,不依能所諸礙,不依能了知的智慧,所了知的幻法諸礙,就是能觀的智慧和所觀的幻法,能所雙亡,所以能超過礙境。「永得超過礙、無礙境」,礙者與無礙者是對待的,這是第三個行門的高明,不但超過礙境,也超過無礙境,所以圭峯大師叫絕待靈心觀,礙與無礙都要超過。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你所受用的依報世界,以及你正報的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他知道身心如幻如化,是一種塵勞妄想,可是我身心之內,有一個靈知靈覺的心。這就是第三種修禪那觀的人,相是在塵域之中,等於器中鍠,器是樂器,樂器中發出聲音的東西叫做鍠。例如:笙是一根一根小竹竿組成的樂器,裡面有個小銅片,叫做鍠。我學過吹笙,你把小銅片弄掉,吹不響了。鋼琴裡面有一個滑輪也叫做鍠,這是個譬喻,鍠在樂器之內,它的聲音超出樂器外,不被樂器障礙住。笙裡面鍠的聲音,不會被小竹竿給障礙,你彈鋼琴,裡面的鍠也不會被鋼琴障礙。「聲出於外」,就是我們靈知靈覺的心,在塵勞幻相之中,但是它的功用可以發出塵域之外。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凡夫為煩惱所留礙,二乘為涅槃所留礙,都是著相著出來的。凡夫,不執著煩惱,就不叫做凡夫;二乘,不執著涅槃,就不叫做二乘,所以煩惱與涅槃,你一執著,它就留礙;你不執著,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前面叫做「寂靜輕安」,這裡叫做「寂滅輕安」。寂滅連靜相也要滅掉,都是幻化之相,前面兩個觀想都把它滅掉。寂滅這個名詞,梵語叫做禪那,翻成中國話叫靜慮,跟《圓覺經》講得不同,就叫做寂滅。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這個時候與妙圓覺性相隨順,寂滅、不生不滅的境界現前了。「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是自己的身心之相,達不到這個境界;「他」是指一切眾生的身心之相,也達不到這個境界。這就是像「器中鍠,聲出於外」,一切身心之相,障礙不住靈心。「眾生壽命皆為浮想。」一切眾生壽命相,又叫做壽者相,都是不實在的妄想,叫做「浮想」。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解釋第三種觀想的名詞,禪那翻成中國話叫做靜慮,跟前面講的功夫不一樣,而且下面講到二十五輪的時候,很多地方指靜觀,叫靜慮更不對,所以不能翻譯,要翻譯就翻成寂滅。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分開大類歸納圓攝起來,有這三種方便行門。「善男子!此三法門」,第一、奢摩他,第二、三摩缽提,第三、禪那。「皆是圓覺親近隨順」,這三個行門,各自適合一類根機,實實在在這三個法門,都是圓覺的親近隨順。你一用功就證圓覺,不叫你繞遠路,都是圓覺的親近隨順,就是已經走到城門口,再一邁步,就進城門。

 

「十方如來因此成佛」,也是十方如來的因地法行,如來是眾生成的佛,他的根性歸納起來,不出這三大類,都是因這三個行門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一切菩薩行菩薩道,他的方便法門很多,他要度無量眾生,就有無量種種的方便,有同的、有異的,這個菩薩與那個菩薩相同,這個菩薩與那個菩薩不相同。但是歸納起來,都依這三種法門為根本方便,其他都是枝末方便。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這三個方便,無論你用哪一個,因為親近隨順,你只要精進用功,都能成就你的圓覺。這就是:「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無論你從哪一個城門進來,結果都進到城裡面。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假若有人發心要修佛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你發心要弘揚佛的聖道,但是你沒有依著前面三個法門來教化眾生。你依著四諦、十二因緣法門來教化眾生,結果很好,有百千萬億眾生,都成了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你的功德沒有我們的功德大,「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前面開示這三種法門,你都聽到了,「聞」就是聽,聽了相信,叫聞慧;聽了如實思惟,叫思慧;如是修行,叫修慧。「一剎那頃隨順修習」,不是長時間修習,很短的時間,一剎那頃中,隨順修習。你沒有違背教理,講到哪裡,你信到哪裡,這就是隨順修慣用功,你的功德超過教化百千萬億眾生成阿多漢、辟支佛果,那個人的功德。因為你種了成佛的種子,你去弘法利生,決定不會弘揚小乘佛法,皆能令眾生成佛。前面那個人,教化百千萬億眾生,證了阿多漢、辟支佛,沒有一個成佛,他入到偏空涅槃,掉到死水坑裡,就是禪宗說的:「死水裡面不藏龍」,永遠不會成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

 

「威德汝當知」,威德自在菩薩,你應該知道。「無上大覺心」,就是無上妙覺心,也就是圓覺心。「本際無二相」,在圓覺妙心的本位上,沒有差別相,沒有兩個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隨順眾生的根機,就有無量數方便。「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把它歸納圓攝起來,便有三種種類。

 

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

 

「寂靜奢摩他」,這是第一種修止,「如鏡照諸像」,結果能得到十方諸佛的心,就像鏡子裡現出影像。「如幻三摩提」,這是第二種,他修如幻三昧,三摩缽提。「如苗漸增長」,像土裡面種的種子生苗,菩提苗漸漸地增長。「禪那唯寂滅」,這是第三種,修不生不滅的行門,是不生不滅的寂滅,不是小乘家的偏空寂滅。「如彼器中鍠」,像樂器裡面的鍠,聲音超出器外。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這三種微妙的法門,皆是圓覺的親近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十方如來因這三種行門成佛道;一切諸大菩薩,將來也是依著這三種行門成佛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這三種觀想圓滿證得,叫做究竟涅槃,得了佛的大涅槃。

 

威德自在菩薩章講完,這一章是總開示三種親近隨順的妙行,第一、奢摩他,第二、三摩缽提,第三禪那。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是辯音菩薩,替我們出來請問。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稀有!

 

先讚歎世尊說法說得好,「稀有」,就是少有,聞所未聞,從來沒聽見過。

 

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于圓覺門有幾修習?

 

歸納起來有這三種法門,修行用功的時候,還要有方便,「此諸方便」,就是這三種方便,「一切菩薩于圓覺門有幾修習?」一切菩薩于圓覺法門之中,有幾種修習?這三種觀行,是一個人要修三種?還是三種人,一人只修一種?是不是有前、有後?三種要依次第修,還是可以越級修呢?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問這些修習的方便,好令法會大眾和末法的眾生知道,使眾生開悟圓覺妙性是真實之相。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還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佛讚歎辯音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問如來修這三種觀行的時候,是怎麼修?是一個人三種觀行都要修?或是三種人,各修一種觀行?或是三種觀行依次第修,或是可以越級修呢?

 

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麵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辯音菩薩。「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先說根本道理,怕我們著相。一切如來圓覺清淨的妙行,怎麼叫做清淨呢?遠離諸相,才叫清淨。「修習」指所修習的法,「修習者」指能修習的人。沒有所修行的法,也沒有能修行的人,沒有能所之相,才叫圓覺清淨。「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一切初發心菩薩以及末世求大乘法的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還沒有證得圓覺之前,他修慣用功,都是依著幻化之力修習。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這三種觀門,交絡起來有二十五種圓覺的行門。圓覺清淨沒有相,這二十五種*輪也沒有相。這二十五種觀行,觀就是定,也叫定輪。「輪」字有二種義,一種摧輾義,輪就是車輪,輾平地上亂七八糟的東西。二種運載義,車有車輪,能運載物品、眾生,由此地到彼地。如來的法叫*輪,觀行也叫*輪,它能摧輾一切煩惱。你修這觀行能把煩惱摧輾掉,能運載你由凡夫位到佛位。雖然二十五種定輪都是清淨的,都是圓覺隨順,圓覺無相,定輪也不能著相。這二十五種定輪,是前面三種觀門套起來的。三種觀門,不是一個人修三種觀門,一個人修一種觀門就可以,可以單修奢摩他、三摩缽提,或者禪那。

 

下面第一大段,依奢摩他、靜觀為首,交絡起來有七種。第二大段,依三摩缽提、幻觀為首,交絡起來有七種。第三大段,依禪那、寂滅為首,交絡起來有七種,共二十一種,加前面單修三種,共二十四種,最後圓修三觀,一共二十五種。這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就是二十五種觀門,都有一個名字,圓瑛法師《講義》都把它定成一個科目。這二十五個科目是依著圭峯大師《圓覺經》疏鈔抄過來的,是古人舉出來的二十五種譬喻。

 

現在就說二十五種定輪,因為我眼睛看不見科目,不能講科,只好依文解義,把文消過去。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極靜」就是奢摩他,「由靜力故,永斷煩惱」,三種行門方法不一樣,目的只有一種,都是斷煩惱。它有極靜之力,靜到極處,發生一種力量,把煩惱永遠斷掉。「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究竟成就,不要起座,就入大涅槃,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沒有起坐,很快就成佛。

 

「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這是第一個定輪,單修奢摩他,不是一個人要修三種,修一種就夠了。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于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這是三摩缽提的意思,不能翻成「等至」,他是觀察如幻,修如幻三昧。「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他是悟了清淨圓覺的人去修觀行,再趁佛力的加被,所以依著佛力,能變化世界種種的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備」是完備,就是菩薩的清淨妙行,他都修行圓滿。

 

「于陀羅尼,不失寂念」,在陀羅尼總持法門之中,他的寂靜之念,並不為外面如幻的境界而失掉,他是觀幻者,不同於幻化,他度如幻的眾生,不被眾生所轉。我們現在末法時代學著發心弘法利生,這個功夫要記得,你弘法利生是去度眾生成佛,結果被眾生轉了,你沒有度到眾生,眾生把你度到三惡道裡去。「及諸靜慧」,他修的是三摩缽提如幻三昧,但是他修如幻三昧是總持法門,這陀羅尼門,不失於寂念,不失於禪那之念,也不失於奢摩他的靜行,他動中有靜。「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他一切幻化都滅,「不取作用」,他不去行幻化法門,去度幻化眾生。「獨斷煩惱」,就是一門深入,專為斷煩惱,先把煩惱斷掉,再來度眾生。「煩惱斷盡」,他獨斷煩惱,把煩惱斷盡了。「便證實相」,結果證得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二十五種定輪有三種了,單修,看你是什麼根機?你跟哪個相應,就修那一種。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下面有七種定輪,都是依奢摩他為第一,中國話的意思叫「至靜」,先取於至靜,由至靜就發生了智慧,靜中得慧。「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以靜慧之心,再去照諸幻者,再去度如幻的眾生。「便於是中起菩薩行」,起了菩薩行度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先修至靜的功夫,開了智慧,再修如幻三昧,度如幻的眾生,這是一個人修二種。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記著,都是以靜慧為首,一共有七種,這是第二種。「證至靜性」,證得了至靜之性,也就是內發輕安。「便斷煩惱,永出生死。」獨斷煩惱是禪那的功夫,他有至靜的功夫,把煩惱斷掉,超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複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還是以寂靜為首,以寂靜之慧。「複現幻力」,再現出來第二種如幻三昧之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變化種種世界,變化種種如幻的法門,度如幻的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這就是第三種觀門禪那,後來斷煩惱,而入於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先修奢摩他,中間修三摩缽提,後來再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力為首,「斷煩惱巳,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把煩惱斷了,再修菩薩清淨妙行,度如幻如化的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複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力為首。「心斷煩惱」,把煩惱斷掉,就屬於禪那了。「複度眾生」,同時斷煩惱度眾生。「建立世界」,要度眾生,就建立種種變化的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就是先修靜功。「齊修三摩缽提、禪那。」修了靜功,再一起修三摩缽提、禪那,就是一方面斷煩惱,一方面度眾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先修靜功。「資發變化」,「資」是助,助發了變化,助發了如幻三昧。「後斷煩惱」,斷煩惱是禪那的功夫。以他的靜慧,至靜的力量,來助發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二種一起修,「後修禪那」,最後才斷煩惱。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還是以靜力為首。「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兩種一起修,用至靜力,來資助寂滅禪那之力,後再起變化的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二十五輪,前面單修的三種講完,以至靜為首的七種也講完,共講了十種。接著講以三摩缽提為首,有七種定輪,看著經文。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下麵七種定輪,統統以三摩缽提為首,三摩缽提修的是如幻三昧,他由神通變化力來教化眾生,他能變化世界、變化道場,以種種方便隨順至靜,至靜就是奢摩他。「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這是七種的第一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還是以三摩缽提為首,以變化力變化出來「種種境界」。「而取寂滅」,寂滅就是禪那。「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所謂:「廣建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種種都是變化出來的,做出來度眾生的事,都叫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中修寂靜,就是奢摩他,斷煩惱是禪那的功用。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他有種種神通妙用,沒有障礙的作用。「斷煩惱故」,他斷煩惱也不起障礙,就是禪那。「安住至靜」,安住在奢摩他。「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他以變化力方便作用,這是三摩缽提的作用,同時修至靜,就是奢摩他,寂滅就是禪那。「二俱隨順」,「至靜」的奢摩他,「寂滅」的禪那,二種觀門統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齊修」,後面二種觀門:奢摩他、禪那,是一起修的。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以三摩缽提,種種變化的作用,來資發奢摩他的至靜,後來再修禪那,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他是以變化力資助奢摩他,所以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再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以三摩缽提的變化力,來資發禪那的寂滅,這二種一起修。「後住清淨」,後住于清淨的境界,「無作靜慮」,清淨到沒有作為的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三摩缽提、禪那,這二種一起修,「後修奢摩他」。

 

前面講了七種,第二種觀行,以三摩缽提、變化力為首,講完了。接著講第三種觀行,以禪那為首,禪那就是寂滅。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取至靜,住于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以禪那寂滅之力。「而取至靜」,這個定輪發出來奢摩他的至靜力。「住于清淨」,這個至靜,叫無所作為清淨的境界。「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還是以禪那為首。「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以寂滅力的「種種自性」。「安於靜慮」,「靜慮」指奢摩他。「而起變化」,就是三摩缽提。「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于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這是沒有作為的自性。「起於作用」,起了作用就是妙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清淨的境界,歸到奢摩他上。「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這就是以禪那寂滅之力,住於奢摩他的清淨靜慮的境界,再起變化,起三摩缽提的神通妙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再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這是齊修禪那、奢摩他,資發至靜,就是奢摩他。「而起變化」,最後修三摩缽提,起變化妙用。「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再修三摩缽提。」一起修禪那、奢摩他,最後再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至靜就是清淨,也就是清明,清明境界的靜慮之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于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以禪那為首的七種講完了,上面一共二十四種。最後講到圓修三觀,是二十五輪的最後一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把這三種觀門,也就是三種定輪圓合起來。「于諸性相」,這三種觀門的法性、法相,「無離覺性」,統統不遠離圓覺妙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就是三種觀門的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這是總結,前面二十五種定輪說完了。「一切菩薩修行如是。」過去的一切菩薩都是這樣修行的。

 

先向諸位道歉,這二十五輪,只有消文,沒有釋義。為什麼沒有釋義?前面那一章,三種觀行的意思都講過了,所以這二十五輪,只需順著文消一消,不必再解釋其義。這樣等於把經文念過去,要是公開跟四眾弟子,不可以這樣講,因為你連釋義都沒有就念過去,他們跟著經文看不來,不曉得你念到哪裡。而且聽一座經,聽了一個半小時,聽不出來一點興趣,可能第二天他不來了,所以在公開演講的時候,不可以這樣講。

 

以前我跟諸位講講經的方法:消文、釋義、顯理、勸修、舉證,這是五個大綱。消文、釋義,字句要清楚,開合要顯明,還有一種技巧,你講的要能啟發聽眾的興趣。那麼這二十五輪怎樣消文釋義呢?依著科文當作注解來解釋。我沒有依著科文給諸位解釋,因為我眼睛看不見,只好跟諸位道歉。你們將來講《圓覺經》得消文,還得釋義。前面那一章,一種一種觀都釋義釋好了,這裡古代的大祖師,給我們舉出來二十五個譬喻,你就依著科文解釋,這二十五個科文,是二十五個故事,你看哪一個故事有趣,把故事發揮一下,你能挑出來三到五個故事,詳細解釋,聽經的人就會啟發興趣,而且你講得很熱鬧,這是個技巧。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就是現在初發心,以及末法時代修大乘的眾生。「依此輪者」,想依著這二十五種定輪來修行,告訴我們下手的方便。「當持梵行」,先持戒,「寂靜思惟」,再修定,這二十五種定輪,本來是定,但是裡面包括有觀慧,你修這觀慧的二十五輪,必須先持戒後修定。前面都講過了,這裡再告訴我們,下手非持戒修定不行。「梵行」,最嚴重的是不可以犯淫戒,因為在戒律上,淫戒,叫做不淨行;梵行,才是清淨行,那是立即相違背,絕對不能犯淫戒。在家二眾弟子,平常持不邪淫戒,但是你要是發心修這二十五輪,你得持不淫戒,不然不叫梵行,這是的的確確指不許犯淫戒,再廣持一切戒。你出家,受比丘、比丘尼戒,一條不能犯,犯了就不清淨,一切戒律,都要嚴格守持。戒律的功用,就是防非止惡,你犯了戒,你一方面為非作惡,一方面想修觀行,怎麼能修成功呢?你不修還好,一修,非著魔不行,因為戒律不清淨,你無始劫來的冤家對頭看得很清楚,不要說天上的魔王來魔你,那鬼神魔很厲害,都有五通。他看見你戒律不清淨,非魔你不行,所以你不用功則已,一用功就著魔。

 

「求哀懺悔,經三七日。」這一句更要緊,在你沒有修二十五輪之前,你要先打三個懺悔七。懺悔者,懺其前愆,悔其後過。愆就是罪過,以前造的罪過都要懺掉,以後的新罪業不要再造。這樣懺悔二十一天,你再去修二十五定輪,這是很要緊的下手方法。你要修楞嚴大定也是這樣,也得先二十一天求懺悔。有人問:要怎麼懺悔呢?我跟諸位同學說過,晚課的《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是最好的懺悔法,而且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一共八十八佛,你犯五逆大罪,都能給你懺掉;犯四根本大戒,當然也能懺掉,其他的輕罪,更能懺掉。《八十八, 佛大懺悔文》,最後一個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是八十九佛,你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除八十萬億劫生死重罪,《十六觀經》上有明文,佛的金口良言會錯誤嗎?不過你真想修二十五輪,你拜懺拜八十八佛,不要像作晚課跪著念,每一尊佛你都拜。一尊佛名,拜一拜,拜八十八佛,連阿彌陀佛一共八十九佛,拜完跪下來,再念懺悔文。一天最少拜六枝香,就是拜六次,拜二十一天。除了《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以外,什麼懺都可以,古時候作懺,都是給我們求懺悔用功的,拜《水懺》、《梁皇懺》、《大悲懺》都可以,看你對哪一種懺有興趣,就拜哪一種懺。

 

現在到了末法時代,我們出家人很可憐,過去祖師費了好多心血,給我們作懺本,教我們求懺悔,我們現在為人家天天拜、天天念,賺幾個錢回來,真是對不起過去的祖師。你自己不去求懺悔,天天為人家求懺悔,求習慣了,有人請你拜懺,你才拜,拜梁皇懺,一拜七天,拜三個梁皇懺二十一天。沒有人請你拜,一天也不拜,因為拜懺就是為拿錢,拜完累死了,這樣不是太對不起自己寶貴的光陰嗎?所以你依著哪一部懺法都可以,這是用功的前方便,最要緊的是:持戒、修定、求懺悔。

 

我在大陸不懂這個方便,當時要閉關,閉的是閱藏關,看《大藏經》三年,結果看不到三個月,就得吐血病,差一點斷了氣。把吐血病治好了,《大藏經》根本不能看,一看就頭疼!才想起來要求懺悔,連拜佛也不能拜,一拜下去,頭疼得仿佛要炸開。我才知道不但業障現前,魔魔倒我了,我就跟佛菩薩求哀懺悔,我說:「弟子藏經不能看,拜佛不能拜,懺悔不能懺,就等著墮地獄嗎?三寶,一定要加被我,讓我拜佛求懺悔。」禱告後拜下去,頭還是疼!我的關房地板上鋪席子,在席子上拜,拜著頭就疼,我想著懺悔不能懺,要等著墮地獄,墮到地獄,恐怕比頭疼還要厲害!唉!這個臭皮囊我不要了,疼死吧!我就把頭磕在地板上,鼓咚!鼓咚!撞下去,疼得要死。等到疼一陣子,好一點站起來,再拜下去,再疼,再撞下去。撞了幾天,三寶加被我,好像把魔趕走了,看經還是疼,拜佛不疼了。於是我最初一天拜十二拜,拜三回。後來我閱藏關,改成拜佛關,越加越多,後來一次拜三百拜,一天拜四回,共一千二百拜。可能是真實求懺悔,業障消除,我的身體本來不健康,二十幾歲就病奄奄,等我閉關圓滿,身體反而好了。一直活到現在八十一歲,可能是那時候拜佛的功德。我說給諸位聽,就是當時我不知道要先懺悔二十一天,要是先懺悔二十一天,可能閉關閱藏不會發生病魔。諸位要記著:你用功的時候,一定要先打三個懺悔七,拜完二十一天懺悔七,以後怎麼樣呢?

 

于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你把二十五輪的名字,用紙條寫上卷成卷,叫「結」,或「鬮」。「至心求哀」,以至誠心,求哀懺悔,求佛加被:弟子我不曉得修哪一輪合我的機。「隨手取結」,信手取一個鬮出來。

 

「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你依著結裡面的開示,教你修哪一種,你就修哪一種,你就知道是頓修、漸修?「一念疑悔,即不成就。」這時候不能起疑惑,完全靠信仰力,相信三寶會指示我,開示修哪一種,就修哪一個。就像藕益大師一樣,他禱告:我要弘揚佛法,中國有大乘八宗,我應該依著哪一宗來弘揚?他把八個宗,寫成八個紙條,把它卷成卷,就是準備了八個結。他禱告後,隨手拈一個結,是天臺宗,所以藕益大師的注解,完全依著天臺宗解釋,因為是三寶開示的。藕益大師那時候,門戶之見很重,尤其是天臺宗跟賢首宗,互相譭謗。他注解、講經、寫文章,統統依著天臺宗,但是他不承認自己是天臺宗的子孫,就是只弘揚佛法,不參加譭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長行說完,說偈頌。「辯音汝當知!」佛叫一聲當機者辯音菩薩,你應當知道。「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一切諸菩薩的智慧清淨,都不起障礙。「皆依禪定生」,學佛法不是依文解義求學問,你的學問大了,以前不會作文章,現在會作了;以前不會講經,現在會講了,你沒有開悟,那智慧叫世智辯聰,切不可執著,你一執著,變成八難之一,學佛法遭了難,所以你要曉得清淨無礙的智慧,是依著禪定生出來的。《楞嚴經》說:「依戒生定,因定發慧。」沒有禪定,你發的智慧叫狂慧。什麼是禪定呢?「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這是偈頌,所以省略一個「缽」字。禪定都依這三種定輪、定功生的。「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或頓或漸,交絡起來,一共有二十五種定輪。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過去十方諸佛,過去的菩薩、現在的菩薩、未來的菩薩,還沒有成佛以前,沒有一個不是依著這個法,得了菩提大道。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有兩種人不必用這二十五輪,一種是頓超的根機:「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用不著這二十五輪。普賢菩薩章說了四個次第:「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頓超的人,也用不著這二十五輪。除了上根利智的人,頓時可以覺悟,不必用這二十五輪,其他修行的人都得用。「並法不隨順」,還有一種人,他不相信這個法,叫一闡提,又叫信不具,根本不相信,當然把他除開。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除了頓超根機,都得依著這二十五輪拈個結出來作開示,隨順開示精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成了佛得兩個果,一個叫菩提果,一個叫涅槃果,菩提果,叫智果、智慧果;涅槃果,叫理果、理性果,實際就是一個佛果。那麼你依著這二十五輪精勤修習,還有佛的大悲力加持你,一定會成功。講到這裡,辯音菩薩章講完。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下面這一章是淨諸業障菩薩當機,這些菩薩的名字,都是他的德號,他一切業障都淨除了,才成為一位菩薩,他的德號也是開示我們,要想成為菩薩,得淨諸業障。你懂得這個道理,這一句話就夠你修行成為菩薩了。這就是說,你為非作惡,舊的業沒除,天天造新業,怎麼當菩薩?新業不造,前生前世無始劫帶來的業,都把它淨除,這個時候成菩薩道,成菩薩道後還要成佛呢!「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淨諸業障菩薩出來,替我們請問。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禦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輩」者類也,就是為我們,「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來只有三種觀門聽得很清楚,輾轉交絡起來有二十五輪,真是不可思議。「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你廣說不思議事,也就是廣說一切如來在因地中,所修的行門相貌,一切如來最初也是凡夫,他在本因地中,最初發心修什麼行門?「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大眾從來沒有聽過,今天才聽到。

 

「覩見」,就是看見,我們今天聽到,等於看到了。「調禦」,佛稱為調禦師,是十個德號之一,佛能調順駕禦一切眾生,等於調禦師。「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佛成佛是長時間苦修出來,經歷過恒河沙數的長劫,勤苦修行的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怎麼用功修行?恒河沙數劫長時間勤苦修行的境界,猶如一念之間,我們今天在短短的時間,都聽明白了。

 

「我等菩薩深自慶慰!」我們今天都很歡喜,很慶倖自己得了大安慰。出家以來沒有聽過《圓覺經》,不知圓頓大法什麼樣子?《圓覺經》講的才真正是佛法,我們今天聽到了,真是深自慶倖!讚歎世尊說的法,使我們都得到大法的利益,下面是淨諸業障菩薩替眾生請問。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淨諸業障菩薩問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前面我們聽明白了,一切眾生本具有清淨圓覺妙性,圓覺妙性本來清淨,到眾生份上是什麼因緣把它染汙了呢?第二個問題,末法時代初發心學佛法的菩薩,悟圓覺悟不到,想開悟悟不來,為什麼我們迷悶不入,不能悟入圓覺境界呢?

 

「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我們沒有開悟,請佛多說,使我們悟到諸法的本性,也就是圓覺妙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佛開示,就是開發我們的智慧眼,使初發心菩薩不會走錯路,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離佛太遠,想修行,得先開智慧眼,作將來眼,也就是慧眼。你想修行,像走路,由凡夫的此地,走到佛的涅槃寶所,到達目的地。走路你得先睜開眼睛,閉著眼睛走路,盲修瞎練,墮坑落塹。外道不是不用功,還真不怕苦,結果都沒有開真智慧,不會成佛,因為沒有開智慧眼,他修行,都在盲修瞎練。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說是語已」,不是淨諸業障菩薩不知道,他明知故問,是替我們問的。「五體投地,如是三請」,表示恭敬。「終而複始」,請求三遍。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先讚歎淨諸業障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你能為現在初發心的菩薩們,以及末法時代的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諮問」,有所謀而問。請問如來清淨圓覺,是什麼因緣染汙?眾生想開悟悟不到,怎麼迷悶不入?這就是請問開示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們現在仔細聽,我將為你們解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麵佛就開示了。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這就是《金剛經》說的四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裡的「壽命」,就是《金剛經》說的「壽者相」。但是你要注意看《講義》的科文「開示迷識四相」、「開示迷智四相」,先講迷識四相,後面還是這四個相,意義高深了,叫做迷智四相。你不看科文,只看淨諸業障菩薩章,佛的開示你弄不明白,覺得怎麼前後講得不一樣?這四個相,前面是從我們凡夫份上說起,我們是迷識,第六意識是妄想心,我們不知道起了迷,就生這四個相,叫迷識四相。下面講的是修行的菩薩,他起了始覺智慧,沒成佛還有迷,是迷智四相,淺深大不相同,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你要注意科文,先講迷識四相,清淨圓覺怎樣染汙?先答覆這個問題。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一切眾生,自從無始以來就迷,找不出開始的時間,今生迷,前生也迷,再前生也迷,推不出個開始,所以叫無始以來。一切眾生都一樣,不是這一個迷,那一個不迷,一切眾生統統迷。「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因為眾生一開始就執著這四個相,四個相都是妄想出來。「認四顛倒為實我體。」這四個相本來沒有,他妄想執著實在有,這就是顛倒執著,本來是空的,他妄想執著有。

 

把迷識四相解釋一下:

 

一、我相:他執著身心,以為有個我,就是前面講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外面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合成的假相,他認為是真實的身體;裡面的心,是六塵緣影,有受、想、行、識四種作用,他認為是真實的心,這麼身心組合起來叫五蘊,《心經》上觀世音菩薩用功:「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本來是空的,我們凡夫執著有,就執著五蘊和合的假相為我。把受、想、行、識合起來叫心,裡面執著個心,外面執著個身,身心合起來的假相,認為有一個我。

 

二、人相:他執著一個我,也知道有六道輪回,認為六道輪回都是我在那兒轉生,我升天堂,我墮地獄,對著我,流轉于諸趣的相,就叫做人相。

 

三、眾生相:譬如有的人升官發財,這就是盛;有的人貧窮下賤,這就是衰,富貴則生樂,貧賤則生苦。人在那兒流轉諸趣,有盛、衰、苦、樂差別的感受,種種差別相,就是眾生相。

 

四、壽命:一期命根不斷,叫做壽命相,他執著生命執著得厲害,我要活著,這就是壽命相。一期人生不過百年,執著這一期命根住世不斷。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他認為要活一千年,這就是壽命相。我們是依著佛經解釋的道理,才懂得這四個相不應當執著,實際我們無始劫來執著慣了,人家一見面,跟我們說:「你會活一百二十歲!」你聽見了很歡喜,是不是能活到一百二十歲不知道,但是你喜歡聽順耳的話。要是有人說:「恐怕你快死了!」你聽這話高興嗎?本來是假的,本來壽命相本空,無始劫來執著習慣了,人家說你能活得壽命長遠,你就愛聽。要是說你馬上會死,就不高興,你就知道這是無始劫來的執著。

 

這四個相都是妄想出來的,本來沒有,本來空,他執空為有,這就是四個顛倒相。把這四個顛倒相合起來就是我執。本來沒有我,妄執有我,執四顛倒為真實的我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要是順著前文講是「憎愛二心」,這裡講「憎愛二境」,因為境界都是從心裡生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境界都是《大乘起信論》三種細相:業識、轉識、現識,這三個細相都在心裡,可是有了現識現出相來,就變到心外去了。外面的境界,都是我們唯識變現的,但是眾生不知,他裡面執著一個我,外面執著一個我所,就是我所有。外面五欲的境界,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愛;不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憎。眼睛看見色,順他的妄想心,他認為是好色,就起愛心;不順他的妄想心,他認為是惡色,就起憎心。耳朵聽見的聲音,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愛;不順他的妄想心,他就憎。如此類推,五欲六塵的境界,合起來就是憎愛二境。這就是執著有個實實在在的我,又執著外面有實實在在可愛的境、可憎的境。

 

初聽大乘佛法聽不懂,聽習慣了很平常,除了心沒有外面的境界,你把這些名相聽懂了,要深一步研究。聽懂了是聞慧,深一步研究要起思慧,為什麼境界由我的心生出來呢?這樣追究一下,就追究到你心裡去了。外面的境界沒有可愛、不可愛,可愛、不可愛是由你心裡起的分別。比如同是一個人,你認為他可愛,就變成你的愛境;你認為他很討厭,就起憎惡心。實際是你心裡面有憎惡心,外面還是那一個人!所以外面的境界,完全是由我們的心生出來的。再拿社會來說,社會上的人穿衣服,時常變顏色、變花紋,今年流行什麼顏色、花紋,你看人家都穿這種衣服,就起了愛心,你認為這種顏色、花紋很可愛,就認為去年的衣服不合時代、不流行,覺得那些衣服討厭,這就是境由心生。境界沒有憎愛二境,是心裡有憎愛二心,你把憎愛二心降伏住,境界不是沒有憎愛二境了嗎?所以我們修行用功都從這裡開始,不然,大乘佛法聽了再熟,這些名相都懂,沒有聽到心裡,不能降伏煩惱。煩惱先伏後斷,伏都不能伏,還能斷嗎?再接著講,因為起了四個顛倒,這四個顛倒合起來就是個我執,心裡面有了我執,外面就生出來憎愛二境,「便生」二字你要注意,是由你心裡生出來的。

 

「於虛妄體重(ㄔㄨˊㄥ)執虛妄」,你認為有個真實的我體,結果是虛妄不實的,由虛妄不實的我體起分別心,生出來憎愛二境,憎愛二境是虛妄的,執著當成真的,這就是虛妄上加虛妄,心裡面的虛妄是我,外面的虛妄是境,於是越來妄想越深。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兩個虛妄相依起來,由虛妄之體,執著起來虛妄之境;由虛妄之境,再資發你虛妄之心,於是這二妄相依,屬於起惑,起惑要造業,可愛的境界,我要取得;憎惡的境界,我要除掉。於是要造業,一造業就生出來虛妄不實的業道。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本來沒有我,你執著有個我;本來沒有外境,你執著有個外境,這就迷惑,起惑就要造業,造了業要受報,流轉生死,都是虛妄不實的,但是眾生在這個圈套裡面出不去。在流轉生死,你還起惑,起惑還要造業,造了業還得流轉下去,盡未來際永遠沒完沒了,這叫做惑、業、苦三法流轉,就是苦報。惑業苦三法流轉,只有三個法,三個法都是虛妄的。你把它觀空,不是天下太平了嗎?但是眾生觀不空,起惑、造業,受流轉生死的苦果。「妄」字是釋迦佛加上的,叫我們警覺,實際眾生根本不知道是虛妄的。如果知道是虛妄的,又何必造業呢?他不造業,還受什麼流轉之報呢?《圓覺經》要叫我們成佛,從凡夫的性說起,處處加上一個「妄」字,處處叫你開悟。你知道圓覺的心清淨,怎麼會染汙呢?就是你執著有個實實在在的我,再執著心外有一個實實在在的境界,這樣清淨圓覺就染汙了。

 

再講到為什麼迷悶不入,想開悟,悟不了呢?再由凡夫,講到二乘的境界。「厭流轉者,妄見涅槃。」二乘人看見生死流轉太苦了,厭惡流轉生死,要了生脫死,他就取得一個涅槃。他不曉得涅槃跟生死,是對待的假名言相。前面講到,「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生死是假的,等於作夢;證得涅槃,還是假的,等於作夢。但是凡夫不知,二乘人也不知,妄見一個涅槃可得,於是他要厭惡生死,要求證涅槃。

 

佛答覆淨諸業障菩薩的問題,叫我們明白,我們人人都有一個圓覺自性,圓覺自性本來清淨,何因緣故把它染汙了呢?你先執著一個我,再執著一個我所。我所就是外面我所有的可愛、不可愛境界,就造業、受報,這樣把它染汙了。二乘人高明一點,妄見生死,再妄見涅槃,本來沒有涅槃,妄見涅槃,圓覺自性還是不清淨。到「妄見涅槃」這裡,佛答覆他,何因緣故,不能入清淨圓覺?下面兩句是結詞,就是佛答覆第二個問題,怎樣不能入清淨圓覺,想悟不能悟入,想證不能證入?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他怎麼迷悶不入呢?起了虛妄的知見,本來虛妄不實的境界,他都當成真實的。凡夫執著生死,二乘人執著涅槃,一起執著,想悟清淨圓覺,不能入了,下面解釋為何不能入?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再反過來解釋,你說圓覺妙性本來都有,怎麼迷悶不入?圓覺清淨自性沒有分別,不是清淨圓覺拒絕你,把門關起來,不讓你進去。「諸能入者」,包括凡夫、二乘。不是凡夫、二乘人要入圓覺,圓覺不叫他入,清淨圓覺沒有相,沒有生死之相,也沒有涅槃之相,它才叫清淨;也沒有出相,也沒有入相,它才清淨,不是圓覺拒絕你不要入。那麼怎樣入?怎樣不入呢?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消這兩句文,可要注意,我的眼睛看不見,但我要負責任,看了好多種注解,看過圓瑛法師的《講義》、憨山大師的《直解》,跟我體會的意思不大一樣,心裡不踏實。我又看圭峯大師的疏鈔,找出根據了,「有諸能入」,有能入的那個人,才入圓覺,就是你有能入圓覺的本事,你才入圓覺。「非覺入故」,既不是圓覺拒絕你入,也不是圓覺牽引你入。圓覺是個理體,它沒有出入之相,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入圓覺呢?「有諸能入」者,有信、解、行、證本事,就是依著前面的開示,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一定能入圓覺。信、解、行、證,不說證,證就是入了,信解行等入圓覺。看諦閑大師《講義》,更找出根據,「有諸能入」,是有能入的人,這個人有入圓覺的本事,什麼本事呢?圓修三觀,就是修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能圓修三個觀而不著相這個人,是個能入者,一定入圓覺。「非是覺入」,是這個能修行的人能入,不是圓覺把他牽引進來。就是你不入圓覺,或者你入圓覺,入不入都跟圓覺沒有關係。不入是你自己著了凡夫相,著了二乘相,凡夫著生死的相,二乘人著涅槃的相,都不能入。你是大乘權教菩薩,你修三觀,著了三觀的相,也不能入。修三個觀想,無論你單修一觀,或者圓修三觀,而不著相,都能入圓覺。

 

「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眾生怎麼迷悶不入呢?你動念,想入圓覺,迷悶不入;你息念,想入圓覺,也是迷悶不入。動念是凡夫,息念是二乘,圓覺本來沒有念,並不是息念沒有念。息念,是動了念才息念,圓覺根本沒有動念,也沒有息念,它是清淨圓覺,所以凡夫動念迷悶不入,二乘息念也迷悶不入。

 

進一步解釋,凡夫天天打妄想、動念頭,當然不能入圓覺。二乘人要息滅念頭,修滅盡定,一念不生,灰身泯智。灰身,證得四果的時候,覺得身體很討厭,入了三昧,放了三昧火把身體燒掉。泯智,能證四果的智慧,也把它滅掉。這個眾生沒有了,歸入偏空涅槃,二乘人以為他得了大涅槃,那叫「息念」。凡夫你動念,迷悶不入;二乘你息念,也迷悶不入,不是圓覺叫你迷悶不入,是你自己迷悶不入。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這再推到你無始以來,妄執有我,因為由你無始以來本起的生相無明,最初生起的無明給你作的主。「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你動念是怎麼動的?由你根本無明動的,根本無明,無始以來就起的,說個一念妄動,起了無明,一念從什麼時候妄動?還是無始。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就當凡夫,凡夫就有無明,無明無始,無始以來本起的生相無明,就是《大乘起信論》三細六粗九個相,第一個相業識。由業識、轉識而現識,這三個細相還是八識的本體。再轉到智識、相續識,轉到心外去,變成心外的境界。可是為己作主的主宰,在眾生份上就是阿賴耶識、第八識,它是「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生死流轉就是無明,第八識就是本起無明,替你作主。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眾生有的是生盲,生出來就是瞎子,天地日月都看不見,五顏六色怎麼分辨?我們眾生的眼睛不好使喚,生來就沒有智慧眼。「身心等性,皆是無明」,因為生無慧目,我們身體的性,我們心裡的性,都是虛妄之性,不是圓覺之性。虛妄己性,統統是由根本無明,再起枝末無明,這麼起出來身相、心相,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統統是無明,但是眾生不知道。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譬如有個人五欲六塵,他都貪心執著,但是沒有執著自己的命厲害。拿佛經來對照,你看見社會上貧苦下賤的人,已經沒有人生的樂趣,但是依然愛他的命,他不肯死,要活下去。命就是他的命根子,所以什麼都可以不貪,命得活著,這就是眾生以無明為主宰,什麼都可以舍掉,舍不掉他的無明,因為眾生不知道命是假的,當成真的,他才執著。我們不曉得無明沒有自性,本體是空,所以被無明所轉,不肯斷無明。我們用功修行,不知道觀照無明,來破無明,以無明作主來用功,什麼時候能證到圓覺呢?可是無明最難斷,等於眾生不自斷命一樣。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是故當知!」怎麼知道你有我執呢?「有愛我者,我與隨順」,你本來有愛心要愛人,人家要是愛了你,你就跟他隨順。你沒有個我,怎麼跟人家隨順?這一試驗,就試驗出來有個我。再試驗一下,「非隨順者,便生憎怨。」對方不愛你,就不是隨順者,你就憎惡、怨恨他,你沒有個我,怎麼恨?憎愛二境,就試驗你有憎愛二心,就證明你有我執。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這就講到心裡了,你天天依著無明作主來用功,由憎愛心養你的無明,你依著憎愛心來用功修行,越養無明越高,越養無明越深。「相續求道,皆不成就。」你用無明心來用功,來求證圓覺,怎麼能成就?

 

講到這兒,我們要迴光返照,聞慧要起思慧,我是不是天天生憎愛二心?天天生憎愛二心,你怎樣用功?不管你天天念多少阿彌陀佛,念多少觀世音菩薩,拜多少懺,念多少經,持多少咒。用功修行是要破煩惱、斷無明,才能證菩提、入圓覺。你以無明為主宰,一著相,結果不是在用功修行,都在養無明,越養越高,越養越深,你用無明心來求道,才真正是可憐湣者!不懂佛法的人,他天天貪圖五欲之樂,起惑、造業、受報,因為他不懂佛法。我們懂了佛法,五欲之樂不貪,要出家、要修行,五欲之樂沒有得到,天天修行用功,卻在養無明,你看冤不冤枉!大陸上佛門有兩句土話:「當法師的架子大,老修行的鼻子長!」這是經驗之談,講經說法的法師,不好款待,一聽說請法師講經都頭疼,招待不好,法師發脾氣,因為講經的法師架子大!老修行不會講經,會用功,或者參禪,或者念佛,或者拜佛,或者持咒,老修行的鼻子長,碰到他的身體,他不發脾氣,碰到他的鼻子,發起脾氣來,無明火燒了三十三天,怎樣跟他求懺悔,他都不原諒!當法師不是在講經說法,怎麼越講架子越大,架子大不是貢高我慢的煩惱嗎?我慢,是五種根本煩惱之一,你天天貢高我慢,不是養無明是什麼?越養架子越大,越養我慢越高,就是你在那裡養無明。老修行修行煩惱會減少,怎麼動不動就發脾氣?因為他在養無明,越養無明火越大,發起來,你向他求懺悔,他還不原諒,你看看無明火多大?都是不會用功,真是可憐!所以聽了《圓覺經》,你反省反省,佛法聽了一年,是不是比沒聽佛法以前,貪瞋癡減少了一點?各人的煩惱不一樣,或者貪心重,或者瞋心重,或者愚癡心重。你的貪心重,是不是聽了一年佛法,貪心減少了一點,減少,那就進步了。越來貪心越大,這就顛倒了!你的瞋恨心重,動不動發脾氣,管不了自己。現在聽了大乘經,你求懺悔,再不要動瞋恨了,聽了一年,比去年瞋恨心減輕一點,這就進步了。你越來瞋恨心越大,這不是在養無明,是什麼?學佛法不要學顛倒,聽到這些經文,要聽到心裡去,要會用功,怎麼用功?天天修行,不要著相;不著相,還要天天修行,這樣就對了。你天天養無明,無明相續不斷,你修什麼法,求什麼道,皆不成就。

 

所以修行要降伏憎愛二心,怎麼降伏呢?我們凡夫外面的境界要觀空,這個人可愛,我不要愛;這個人討厭,我不要討厭,慢慢會用功,就把心降伏住了。先伏後斷,能降伏住不起憎愛二心,慢慢就把生相無明斷掉了。

 

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這裡講到迷智四相,前面起憎愛二心,以無明為主宰,都是迷識四相,從凡夫的境界,講到二乘。大乘菩薩呢?大乘菩薩起了始覺智,他沒有究竟覺還是迷,所以《大乘起信論》始覺智,分四個階級: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究竟覺。他起了智慧怎麼還迷呢?這是講到高深的地方,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漸遠,想親近善知識,親近不到,《圓覺經》看看你就明白了,不然得到一點小小的境界,就認為你成佛了,不是打自己閑岔嗎?所以這裡說的不是我們的境界,但是預先告訴我們,用功可能會起境界,菩薩的我相是什麼呢?他心有所證。你不用功則已,用功就有所得,就現一個特別的境界。譬如說我們念佛,要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什麼樣子呢?按事相上講,一心不亂,不念自念,我沒有念,心裡好像有個答錄機,放出來阿彌陀佛的佛號,外面什麼境界都走不進來,打不了我的閑岔,這就是事一心不亂。念著念著,忽然間明白:我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心,這叫「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開悟了,這就是理一心不亂現前。這就有所證,你一起執著,就不對。但是凡夫執著慣了,得了好境界,參禪,坐了一枝好香,就認為大徹大悟,這就是心有所證,這就是我相。你要是沒有個我,誰能證得?這個道理雖然高深,但是很容易明白,你要是沒有個我,哪有我所?哪有我所證的?你得有個能證的心,能證的心不就是個我。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譬如有人」,心有所證,證得我空,這是初步的境界,你的我相沒有斷,再給你說個譬喻你就知道。「百骸調適」,「骸」是身體,「百骸」就是全身,「調適」,很舒服。「忽忘我身」,忽然間把我的身體忘記了,他以為沒有我了。

 

「四肢弦緩」,忽然筋緊起來,雙手雙腳遲緩,手腳出了毛病。「攝養乖方」,平常你飲食起居,不調養飲食、睡覺不照規矩,就出毛病了。

 

「微加針艾,即知有我」,「針」是中醫扎針,「艾」是艾灸,扎針講穴道,按身體的穴道扎針,紮錯了不得了。艾灸也講穴道,艾灸怎麼灸呢?譬如你的腿走路不方便,醫生叫你躺下來,把艾草揉碎,粗的莖不要,單要艾絨,把艾絨揉成藥丸,擱在生薑片上,貼在穴道上,點上火燒,這就叫灸法。

 

現在考驗你有沒有我?紮你一針,你疼了;用艾點火,灸你一下,你疼了,知道有我。這是個比方,這就是說你用功修行,你有所證,證得我空,把我相伏住,我沒有斷,給你考驗一下就知道,你還有我在。「是故證取,方現我體」,這樣給你證明一下,叫你知道,你還有我體在,才能把我體現出來。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我們證得如來清淨涅槃,有所證,就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所以真正證得如來的涅槃,他不會起我執,也不會起法執,我法二執都空掉,才能證得清淨涅槃。你認為現在證得如來清淨涅槃,實際你是我執執著出來的,這就是有所證,一定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未除。

 

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雲何人相?」這是對待的名詞,對著我相,名叫人相,不是有一個人對待我,叫做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這是兩步功夫,人相是他悟到前面能證不對,因為能證是我相未除。但是你心裡存著能悟之心,就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復認我」,你已經悟知能證之智,即是我相,便不再認能證之智是我。「所悟非我」,你既然知道所悟的能「證」之智,即是我相,不是我。「悟亦如是」,那麼能「悟」之智,也應該不是我,因為能「悟」之智,了不可得。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你知道能悟之智,已經超過能證之智,可是你執著能悟之智,則變成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再進一步說,你的心乃至圓悟到涅槃,都是我相。前面你證得如來清淨涅槃,有所證必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現在你悟到涅槃,也是我相。「心存少悟」,你心裡存了一點點悟在,悟的相沒有去掉。「備殫證理」,「殫」是盡,把前面有所證必有能證,有能證就是我相,那個道理完全悟盡。「皆名人相」,都是人相,因為錯誤在心裡存了悟在。

 

善男子!雲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第三步功夫,你能「了」知前面的若「證」、若「悟」,都是不對,能「了」之智,為以前的「證」、「悟」所不及,就是比前面的「證」、「悟」智慧高。然而此「所不及者」,便是眾生相。你的心裡用功到這裡,超過了第一步的「證」、第二步的「悟」,給它取個名字,叫做眾生相。眾生相費解釋,下面先說個譬喻,為什麼超過前面兩步功夫,叫做眾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這個人他說:我是個眾生,那就知道,說自己是眾生這個人,不是我不是人。「雲何非我?」怎麼說他不是我呢?「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他說:他是眾生,就不是能證之我,這就超過第一步證的我相。「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他既然說:他是眾生,就不是能悟之人,這就超過第二步悟的人相,所以給它取名叫眾生相。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這個菩薩用功用到第三步,他明瞭第一步的證,叫我相;第二步的悟,叫人相。「而我、人相所不及者」,這個菩薩用功用得很高,他能「了」之智,超過前面「證」、「悟」的我相、人相。「存有所了,名眾生相。」他不是我相,也不是人相,但是他心裡面存了一個所「了」,就叫做眾生相。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這是迷智的第四個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他用功再用功,精進再精進,到心裡面最高深、最精細的地方,認為自己的心已經很清淨,心裡起了能「覺」之智。覺知前面存個「了」,還是要不得。「覺」是能覺,「了者」是所覺,覺知以前所了之眾生相,還是錯誤的。

 

「一切業智」,就是最細的一個智相,還是個相,就是三細六粗的第一個相,叫做業相,業相就是生相無明,雖然是智,但是它還屬於業,叫「業智」。但是這個業智,只有能覺,已經沒有所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我們人人都愛命,什麼都舍了,舍不了命,命根你看見了嗎?誰也沒有看見,因為人的命根,只有能覺,沒有所覺,人不覺知。就是起第四個「覺」,還是個業智,自己見不到,因為這個相太細了。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用功用到這裡,能用智慧照見一切覺者,這個時候完全是覺悟的境界,超過前面三步功夫,第一超過「證」,第二超過「悟」,第三超過「了」,有「覺」還是塵垢,為什麼還是塵垢呢?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因為你最後還有能所分別。上面的「覺」是能覺,有能覺有所覺,前面的證、悟、了,是自己所覺的。你現在有能覺,統統不離塵,所以還是塵垢,垢是染汙,你的圓覺不清淨。譬如:「金屑雖貴,入眼成塵。」我們人身上六根,眼根最清淨,一塵不染,不能放進一粒沙子,放進一粒很小的微塵,就受不了。金屑是黃金的細粉,雖然很名貴,把它放進眼睛裡,還是受不了,跟沙塵一樣。用功用到這裡,用到證、悟、了、覺,最高的覺,你存能覺所覺,還是塵垢,下面再說個譬喻,怎樣存覺,還是塵垢?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複如是。

 

「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有一塊冰,我用熱湯來銷化。這一塊冰銷化就沒有了,沒有另外一塊冰,知道這塊冰銷化了,因為總共只有一塊冰,銷化了就沒有冰了。

 

「存我覺我,亦複如是。」現在你要破「我」,人我執、法我執,這裡就是要破法我執,法我執還是「我」,你存「我」,你覺「我」,上面的「我」是所覺,下面的「覺」是能覺,你有能覺所覺,「亦複如是」,也和冰一樣,總共只有一塊冰銷了,哪裡另外還有一塊冰,知道冰銷呢?總共只有一個我,把我空掉了,哪裡另外還有知道空我的我呢?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一切聖果」,就是佛果。不是說你不用功、不修行,但是你不會用功、不會修行,雖然勤苦修行,經過很長的時間,都不出有為法。有為法,有所作為,就是有為的心沒有完全空掉,你終究不能成就佛果。毛病就出在你不明了迷智四相,就是證、悟、了、覺這四個相。這四個相是菩薩的境界,先說給我們聽。不說給我們聽,你難得小小的證得,就起執著,證,還是我相;悟,更深一步,還是人相;了證了悟的「了」,更高深,還是眾生相;最後一個「覺」相,高深到極點,還是壽命相。這是說到最高深的地方,我們學大乘法,你只要細心一思惟,很容易瞭解,因為它都是塵垢之相。圓覺是清淨的本體,清淨本體上面放了「證」,放了「悟」,放了「了」,放了「覺」,堆了一堆好名詞,卻把清淨理體染汙了,這個道理很容易懂,我時常講,清淨的覺體,等於一面鏡子,我們起貪瞋癡、我憎、我愛,這是往上擦黑墨,要不得。證、悟、了、覺,是好的佛法,你起執著,還是個相。你現在不往鏡子上抹黑墨,往上面抹白粉,抹一個證,抹一個悟,抹一個了,再抹一個覺,你抹了證、悟、了、覺一大堆白粉,鏡子還是不清淨。所以不學《圓覺經》,你不瞭解最高四相,勤苦修道,終不成就。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末法時代的眾生,誰能修圓覺行呢?你想求圓覺,修的是正法,然而你不了四相,起執著,就是法執。你在正法之中,又變成末世,所以叫可憐湣者。不知道修圓覺行的人,不足掛齒,不要談他。修圓覺行,修末法時代的正法,因為你不了四相,正法你又變成末法。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如來的涅槃,是清淨的圓覺,沒有一點點相。你把四個相合起來就是我相,這叫做迷智四相,就是法我執。證、悟、了、覺合起來還是我相,你把它當成涅槃,不是正法的末世嗎?

 

「有證有悟名成就故。」你以前沒有證得,今天證得聖人的境界,今天開了悟,你執著有一個悟,你以為成就如來的大涅槃,實際你還是執著一個我。

 

下麵再說個譬喻,「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譬如有個人,把賊當成自己的兒子,那他家的財寶,能不失去嗎?他本來是賊,你把他當成兒子,家裡財寶都交給他,結果都被他盜光。你把我當成涅槃,怎麼能成佛呢?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恨,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這是對二乘講的開示,二乘超過凡夫,他怎麼落到二乘,不能成佛呢?因為愛有深有淺,三界以內都是凡夫,愛為凡夫的生死本。欲界的愛,是愛淫欲、愛五欲。上二界的愛,是愛禪定、愛空定,你能說它不是愛嗎?所以前面說「棄愛樂舍,還滋愛本」,因為你有愛,滋養你愛的根本,出不了三界。大乘是講理的,講得最高最深最究竟,你愛涅槃,還不是我愛?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所以我愛是生死之本,你愛心沒有除掉,才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你用功修行,把我愛根降伏住,你認為清淨了,實際裡面潛伏有我愛的根,你卻以為證得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憎愛二心是與生俱來的根本煩惱,凡夫的憎愛二心,是憎愛心外之境。現在你有憎心沒有除掉,你裡面有憎心,才會去憎惡、討厭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你愛涅槃,真正是愛根,那是真生死。「別憎生死,名不解脫。」先有愛後有憎,你不去斷除愛涅槃的愛心,別去憎惡生死,永遠得不到解脫,二乘人雖然證了阿羅漢、辟支佛,還是不能成佛。

 

雲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雲何當知法不解脫?」我法二執,「法不解脫」,就是法我執,為何知道我對於佛法不得解脫呢?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不說當時的菩薩,單開示末世的眾生,因末世的眾生去佛太遠,親近不到善知識,所以《圓覺經》詳細說明末世眾生都起惑造業,哪有一個修習菩提的呢?「習菩提」就是修菩提,「以己微證為自清淨」,末世眾生,沒有佛在身邊,也沒有善知識在身邊,自己修行用功苦修,小小一點證得,就以為得了清淨圓覺。

 

這樣的人我碰見不少,比方參禪的人,用功見到特別的境界。在禪堂叫坐一枝好香,禪堂的香,短的三刻鐘,長的五板香,一點三刻鐘。止靜,三板一鐘,叩三槌木魚止靜,一槌引磬開靜,不要說坐一點三刻鐘,就是坐一點鐘,也是時間很長。碰!碰!碰!叩三槌木魚,止靜了,這一止靜自己就入定。當……一槌引磬開靜,剛剛止靜,怎麼就開靜了?這就是有微證,你證得時間相空,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個時間,一枝香、一點鐘,剎那之間過去,就以為了不得,自己參禪開悟了。這樣的同參,我碰見很多,都是生自己的障礙。你坐了一枝好香,就以為開悟,你第二枝香還有這個境界嗎?在禪堂,還有句話叫做透消息,給你透這麼一點消息,告訴你時間性是空的,不是你真正證得的功夫。你每一枝香都是這樣,才是得到了功夫,沒有得到功夫,起執著就不進步了。末法時代修習菩提大道的人,小小一點微證,就以為得了清淨的圓覺。

 

「猶未能盡我相根本」,他的我相的根本沒有斷盡,他已經得到清淨的境界,怎麼知道他還有我相沒有斷呢?考驗考驗他,前面那個人,百骸調適,忽然忘了我,他以為沒有我了,紮他一針,艾灸一下,耶!痛,不是我是誰?你我完全存在,怎麼考驗呢?

 

若複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複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若複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譬如他是參禪的,有一個人讚歎他:「哎呀!你參禪太好啦!明心見性,頓時就成佛道。」他心裡生歡喜,就覺得這個人真正有善根。「好啊!你也跟我參禪好不好?」就要度他。「若複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假若來了一個人,這個人不順人情,看見他在參禪用功,說:「哈!這是末法時代,你還參禪用功?自己著了魔還不知道呢!」譭謗他所得的法,他當時就生了瞋恨。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有人讚歎你,就生歡喜;有人譭謗你,就動瞋恨,裡面不是有我嗎?這就是紮你一針,艾灸你一下,我相就現出來,所以你就曉得,你的我相沒有除掉,而且堅固執持著。「潛伏藏識」,你用功修行,怎麼有微少的證得呢?是你用功精進把它伏住,它沒有起現行,我根沒有拔除掉,等於石頭把草壓住了,石頭一搬動,草就生出來。拔草要除根,你草根沒有除掉,潛伏于藏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有種子,有我的種子起現行。這時候用功修行,把我降伏住不起現行,你以為把我斷掉,其實在第八識潛伏住,遇見境界就起現行。有人讚歎你,就生歡喜;有人譭謗你,就動瞋恨。「遊戲于諸根,曾不間斷。」就是它又起現行,在你的六根表現歡喜,表現瞋恨,從來沒有間斷,因為草根沒有除掉,隨時可以發現。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彼修道者」,末法時代要修道的人。「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佛再答覆淨諸業障菩薩問的,怎樣不能入清淨覺呢?我相,包括我法二執的相。凡夫的我相要除,二乘的我相、菩薩的我相也要除。凡夫是我執,二乘的我執去掉,還有法執,菩薩的法執沒有完全斷盡,還是法執,不能把我相完全除掉。你不能入清淨覺,是我相未除,不是圓覺拒絕你,不叫你入。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複如是。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假若你真正了知到「我空」,我也空,法也空,誰譭謗你呢?沒有我,他譭謗虛空啊!有人譭謗你,你動瞋恨,就證明你的我相存在。「有我說法,我未斷故。」你存了一個我相,你在那兒說法,就證明我相根本沒有斷。「眾生壽命,亦複如是。」我相不斷,包括人相、眾生相、壽命相都是這樣。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湣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湣者。」末法時代的眾生講經說法,不是講佛法,說來說去都是增加我執、增加法執,天天說病,當成是說佛法。釋迦牟尼佛怎麼說法呢?《金剛經》有明文:「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我天天說法,年年說法,我不起我執,不起法執,這才叫說法。你一執著有我、有法,你在那兒說的不是法,說的是病,增加我執、法執,所以叫做可憐湣者。怎麼叫可憐湣者?因為末法時代眾生,誰聞到佛法呢?聞到佛法就不容易,誰能講經說法呢?你居然能在末法時代講經說法,不是稀有中的稀有嗎?可是你不瞭解我等四相,起我執、起法執,天天在那說法,結果在那裡養無明,所以叫做法師的架子大,難侍候難招待,因為你說法犯了過,天天說病,當成說法,所以真正是可憐湣者。這是勉勵諸位同學,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在末法時代要能講經說法,你天天說、年年說,不起我執、不起法執,才叫說法。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法師不容易當,得勤勞精進,你不研究,不看注解,怎麼能講經說法呢?如此類推,就是念佛要精進用功,參禪也要精進用功,但是你不除我等四相,都是增加諸病: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才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這幾句話更要注意,各位同學沒有學過大乘經,不曉得如來的境界是什麼樣子,你最初聽不懂,聽久了什麼你都懂了。你能說會道,也能講經說法,可是你不瞭解我等四相,以如來的解釋,為自己的解釋;以如來的修行,為自己的修行。你不曉得你所解釋的道理,都是聖人所說的言語,以聖言量解釋,並不是我們開悟。如來的修行是經上說的,不是我們修行得到的。但是末法的眾生,看了經學得多,說得很流利,以為自己開悟證道,所以以如來的解為自己的解,以如來的行為自己的行,你怎麼能成就呢?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妬。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是另外一類打大妄語的眾生,他沒有得到聖人之法,他說他得到了;他沒有證到聖人之果,他說證到了。譬如念佛,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他說得到了;沒有得到不退轉,他說得到了。參禪,沒有開悟,他說開悟了;沒有證到菩薩果位,他說證得了。修密宗,天天吃眾生肉,說他斷了貪瞋癡,都在大打妄語。

 

「見勝進者,心生嫉妬。」有一個人超過你的功夫,就生嫉妬心。這位法師講經比你講得好,嫉妬、障礙、破壞,叫他講不成功。嫉妬就生障礙,念佛比你念得好,參禪比你參得好,修密宗比你修得好,見有勝進的,一定嫉妬、障礙他。

 

「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怎麼見人超過你的功夫,就生嫉妬障礙?因為沒有斷我愛,才起我憎,嫉妬是由我憎生出來的,所以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這更是開導同學,你學了大乘佛法,教理通了,你要求開悟,悟到自己的心。禪宗專門求悟,學教的人叫大開圓解,解就是悟,大開圓悟。你要求悟,不然你所說的道理,都是如來的解,不是你自己的解;你所說的功夫,都是如來的行,不是你自己的修行。

 

「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不求開悟,單單增加多聞,天天研究文字,結果增加我見,我見越來越大。所以當法師的人,起了邪見,難以挽救,等於水裡面生火,起了火應該用水來澆滅,水裡生火,怎麼澆滅?他什麼都懂,起了邪見,你跟他辯論,辯不過他,他能說會道,這就是增加我見。所以一定要用功修行,但是不要另外走一條錯路,中國禪宗,一下手用功要破相、掃相,掃就是掃除,尤其掃除文字相。他們說:「你天天研究經,等於鑽故紙,你為什麼悟不到自己的心呢?」掃文字相,掃到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一個大字不認識,硬要開悟,這簡直拿六祖大師頓教禪宗開玩笑。他說:六祖大師也不認識字,請問你跟六祖大師的善根一樣嗎?有一個人念《法華經》幾十年,見六祖大師頂禮,頭不著地,六祖大師一看,就曉得他的毛病,問他:「你見我頂禮,為什麼頭不著地呢?你一定有點功夫生起障礙,你平常用的什麼功夫呢?」他回答說:「我《法華經》念了三十年了!」「那你功夫不錯啊!《法華經》裡面講的什麼道理呢?」他說不來,念了幾十年《法華經》,就執著貢高我慢,這能學到佛法嗎?六祖說:「《法華經》你會念,念給我聽聽!」這個人會背,背了一段,六祖說:「好,夠了!」六祖大師雖然不認識字,但是《法華經》上講的道理,他都能清楚說出來,你不認識字,雖然會念《法華經》,但是你懂嗎?所以弄到不認識字,還要冒充六祖,禪宗怎麼會興盛呢?中國大乘佛教,禪宗是一個核心,現在禪宗一點影子都沒有了,有文字相,就掃文字相,不認得一個字,還在那兒掃,真是盲修瞎練。我們現在學教的人,「唯益多聞,增加我見。」你要求大開圓解,要求有個悟處,不能以如來的解,為自己的解;以如來的行,為自己的行,這樣是不對的。不是不叫你多聞,不多聞你怎麼知道有如來的解、如來的行呢?你不要把如來的解,當成自己的解;把如來的行,當成自己的行,這樣你就不會起我見。應該怎樣呢?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

 

末法時代用功,要把這一段經文記住,從前面說起,一直說到成佛的功夫,是告訴我們地圖。把這一段經文,當成你開步走的方法,就不會走錯路,不然你以如來的解為自己的解,就發狂解。

 

「但當精勤降伏煩惱」,末法時代的眾生,應該精勤用功,要降伏你的煩惱,煩惱就是貪瞋癡、我愛、我慢等。「起大勇猛」,精進再精進。「未得令得」,要求悟處,你沒有開悟,要求開悟;你沒有大開圓解,要求大開圓解;你沒有證得,要求證得。「未斷令斷」,你應該要斷煩惱,天天學教理,煩惱不斷,會生障礙,佛法學不到心裡,所以你天天研究佛法,天天要修行用功,你的煩惱應該斷,什麼是你應該斷的?下面再說清楚。

 

「貪瞋愛慢,諂曲嫉妬」,這就是應該斷的,最粗重的煩惱是貪心、瞋恨心、愛心、慢心。諂曲心,直心是道場,你心裡不直,彎彎曲曲,見了有錢有勢的人就諂媚,都是彎曲心。嫉妬心,看到有人勝進,你就嫉妬障礙。這些境界現前,你用功要斷。「對境不生」,貪境現前,不動貪心;瞋境現前,不動瞋;可愛的境界,不起愛心;會起我慢的境界,不起我慢;會起諂曲的境界,不起諂曲;會起嫉妬的境界,不起嫉妬,這樣功夫進步,對著境界降伏煩惱,煩惱都是境界引生,凡夫用功,外面境界觀不空,先降伏它,對著境界,不要被境界轉,境界本來是空的,你為什麼把它當成真實的?

 

「彼我恩愛,一切寂滅」,前面說彼我的恩愛,是生死的根本,把恩愛心都寂滅下來,我要求佛法。「佛說是人漸次成就。」你不是頓超的根機,才跟你詳細說,你漸次就可以成就了。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這是開示我們末世的眾生,應該勇猛精進,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妬,這一切煩惱都應該斷掉,還有一切恩恩愛愛都要斷掉。這是發心,發了心你得尋訪善知識,也就是所謂善友。求善知識作什麼呢?因為恐怕自己修不好,墮落於邪見,所以要求善知識,才不墮邪見。

 

你親近善知識,一切聽善知識的指導。「若於所求」,你對於這個善知識,「別生憎愛」,不要另外生起憎愛之心,「則不能入清淨覺海」,這樣就不能進入清淨覺海,這就是不得觀法師的種姓,《梵網經菩薩戒本》有這一條,你親近善知識、親近法師,你不能看他的相貌醜陋、不醜陋,出身高明、不高明,你只問他有沒有德?知見正不正?他的知見正,就是善知識。怎樣知見正呢?他所修皆不住相,一住相就落于有為,他既不偏墮於凡夫,也不偏墮於二乘,這個善知識就是正知正見,你算是尋到了,不要看他的鼻子、眼睛長得好不好,另外生憎愛之心,他在說法就不耐煩聽。

 

尋訪善知識,在沒有親近他之前,你要用抉擇智慧,得用分別心,看他是不是正知見,是不是善知識?不是,我不親近他。這個原則要記著,要是你打齋供眾齋僧,得用平等心,不可以用抉擇智慧。抉擇者,抉斷揀擇,你不可以抉斷揀擇哪一個出家人應該受我的供養,哪個出家人不應該受我的供養,那樣你今天齋就供不好。你對於打齋供眾齋僧,都發平等心,把他們都當成僧寶來供養,甚至於把他們都當成活佛來供養,你才能求到福。打齋是求福,齋僧要用平等心,你不可以較量哪一個出家人有修行?哪一個出家人沒有修行?這完全錯誤。甚至你打齋供眾,有你親近的善知識在應供,也得平等,不可以給他另外弄點好菜,另外加點供養,這樣你就求不到福。有的居士起分別心,他的皈依師父應供,就多給他一份,譬如打齋,他多挑兩塊冬菇,挾到師父碗裡;分水果,一個人分一個蘋果,他給師父二個;或者他不敢給師父兩個,給師父挑一個最大的,這都求不到福,一定要發平等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淨業汝當知!」淨諸業障菩薩,你應當知道。「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圓覺本來清淨,怎麼會染汙呢?皆由無始劫來執著有我,由執著我而起愛,由愛而起憎,本來沒有我,妄執有我,就妄造一切業,虛妄流轉。本來一切皆空,在凡夫份上,他一點都不空,我不空,業不空,流轉也不空,受生死大苦。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你想成菩提大果,先把迷識四相除掉,再除迷智四相,有我相,才有人相;有我相、人相,才有眾生相;執著不舍,才有壽命相,這四個相合起來就是我執。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愛憎生於心」,這是開導凡夫,因為你執著一個我,外面就有境界,有我就有我所,我所是我所有的一切境界。可愛的,生愛心;不可愛的,生憎心,愛憎二個煩惱,生於心裡。

 

「諂曲存諸念」,諂曲則嫉妬,心曲不直,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你要諂媚他。對於勝過你的,不耐他榮,而生嫉妬心,諂曲嫉妬這些煩惱,存於你的心念之中。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圓覺譬喻是個城,你想入圓覺大城,入不了。為什麼清淨圓覺會染汙呢?你執著有我就染汙了。為什麼迷悶不入?你四相不除,生出來憎愛二心,再諂曲嫉妬,這樣你不能入圓覺覺城。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剎」是世界,就是境界,對照前面的「覺城」。你假若要回到開悟圓覺的境界,得先去掉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法愛不存心」,把我執去掉,你不要起法執,認為佛法太好了,這是起法愛。愛為生死本,你當凡夫就從愛字起,這樣就流轉生死。二乘厭生死愛涅槃,還是個愛。菩薩怎麼沒有成佛呢?法愛還沒有斷盡。所以徹始徹終,就是一個愛,愛為生死本,不但是分段生死之本,也是變易生死之本。超出三界以外的菩薩,還有變易生死,變易生死有什麼煩惱呢?法愛。佛法難學就在這裡,最初告訴你佛可愛,法可愛,換掉你凡夫的愛、二乘的愛。等到你凡夫的愛、二乘的愛統統去掉,還有一個法愛,法愛也不能存於心。「漸次可成就」,你要是頓超的根機,「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立即成就;不是頓超的根機,你一樣漸次可以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聽了佛法,你要起思惟、要觀想:我的身體沒有,憎愛從哪裡生出來?因為你執著我,順著我,才起愛心;與我不順,則生憎心。我本來沒有,身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塵緣影。身心本空,怎麼會生出憎愛煩惱呢?你這樣思惟,就是修空觀,把我空觀成就,還生什麼憎愛煩惱呢?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你發心修行,要破我執,破憎愛,這樣你求到善知識給你作依止,開導你修行,就不會墮落於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你求到善知識,死心塌地舍生命供養善知識,不要觀善知識的種性,別生憎愛之心,否則他開導你,你不愛聽。到這裡,淨諸業障菩薩章講完。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普覺菩薩還有些問題要替眾生請問。「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還是先讚歎後請問。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快說」是很暢快,沒有滯礙。「禪病」,就是迷識四相、迷智四相,都是參禪的病,不然你想開悟,開不了悟。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過去只聽說有迷識四相,沒有聽說有迷智四相:證、悟、了、覺,這四個相都是凡夫求之不得的,我們現在想證,證不得;想悟,悟不得;想了,了不得;想覺,覺不得。可是你求得了,一起執著就是法愛,就成了病,過去沒有聽見這麼暢快的說法,今天聽到了,真是得未曾有。

 

因為佛說得暢快,我們聽得暢快,我們這些聽法的菩薩,「心意蕩然」,一點懷疑都沒有。「獲大安隱(ㄨˇㄣ)」,「隱」古時同「穩」,就是分段、變易二種生死都可以了脫了。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雲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世尊!末世眾生」,普覺菩薩悲心特別重,他不是為現前在法會的菩薩請問,這是跟前面不同的地方。前面是「令諸現前諸菩薩以及末世眾生」,為諸菩薩和末世眾生請問。這裡單為末世眾生請問,因為佛在世時,那些大菩薩沒有這些問題。怎樣憫念到末世的眾生呢?「去佛漸遠」,末世眾生離開佛越來越遠,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按中國佛教歷史,佛入涅槃已經三千多年,不是離開佛漸漸遠嗎?

 

「賢聖隱伏,邪法增熾。」現在賢聖這些大菩薩都隱伏,因為他們出來說法沒有人聽,眾生的善根不夠,不容易看見善知識,你得去尋求。「邪法增熾」,外道增強熾盛,拿現在臺灣來說,弘揚佛法的善知識有幾個人?天主教、基督教合起來稱耶穌教,民國三十八年我們到臺灣時,信耶穌教的人很少,現在信耶穌教的人越來越多,這還是公開傳外道。秘密傳外道的一貫道,也叫鴨蛋教,增熾得更是厲害,甚至到佛教寺院來傳道,有出家人去信一貫道,想起來真是悲痛!出家人怎麼相信一貫道呢?因為佛法沒有人講,他雖然出了家,他想求道,沒有道。現在好的道場,早晚功課還在做,出了家,學早課、晚課,學好會背,一句也不懂。還有什麼修行?沒有了,做早晚課就是修行。剩下來的時間擦桌子、掃地、煮飯、洗衣,就做這些事,修行用功沒有人開導。來了一貫道,根本沒有經,把中國儒教好的話抄一段,道家好的話抄一段,佛經偷一段去,一貫道能講,一聽很有道理就相信,真是害人無邊,這叫做「邪法增熾」。諸位同學要發菩提心,講佛法給別人聽,要講給出家人聽,這樣有人來寺院傳一貫道,出家人絕不會相信。

 

「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雲何發心?」一連串有五個問題:第一問「求何等人?」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他自己沒有智慧,不曉得哪個是善知識,碰見一貫道就認為是善知識,所以普覺菩薩替我們請問:要求什麼樣的善知識?第二問「依何等法?」要修什麼法呢?第三問「行(ㄒ一ˊㄥ)何等行(ㄏˋㄣ)?」要修行,修什麼觀行、法行?第四問「除去何病」?末法時代的眾生,要修行用功,要去什麼病?第五問「雲何發心?」發心最要緊,怎樣發心呢?

 

「令彼群盲不墮邪見」,這是總結發問,普覺菩薩問五個問題,下面世尊告訴他求什麼樣的善知識?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這三個問題是總答覆。最後再答覆怎樣發心?佛說明白這五個問題,令末世眾生開智慧眼,才不會墮坑落塹,墮落於邪見。

 

作是諸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世尊先讚歎普覺菩薩問得好。「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如是修行」,就是前面五個問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普覺菩薩專為末世眾生請問,佛答覆等於在行法佈施,能佈施給末世一切眾生,對於修佛道不驚、不怖、不畏,他怎樣能不驚、不怖、不畏?因為他開了智慧眼。這是對著前面群盲說的,群盲沒有得到無畏道眼,現在得到無畏道眼,就是看見正道了。「令彼眾生得成聖道」,使末世的眾生,得成於佛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現在仔細聽,我將說給你聽。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面佛就答覆他的問題。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普覺菩薩單為末世眾生請問,佛也就專為末世眾生開示,末世眾生將要發大菩提心,想求佛的聖道,先去求善知識,答覆他第一個問題:「求何等人?」求善知識。「欲修行者」,欲就是願意,他願意修行。「當求一切正知見人」,應當求一切正知正見的人,正知正見的人就是善知識。怎樣是正知正見呢?「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第一、他不住相,這個善知識給我們講修行用功的方法,不住相用功。修行用功住相不是很好嗎?你一住相就落于有為,得一些人天福報,三界都超不出去,何況成佛呢?所以修行用功,第一要不住相,就是不著相,不著有為相,不著凡夫相,還不著聲聞、緣覺的境界。善知識開導你用功,沒有開導你不住相,這個人不夠資格當善知識。再者,善知識開導你自己了生死,叫你不要行菩薩道,不要去弘法利生,這就著了聲聞、緣覺的境界。他說:你去弘法利生,令眾生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了脫了嗎?這一句話就把你問倒,你就跟他修小乘法。所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是菩薩發心,看看他是不是住于聲聞緣覺境界?他不住有為之相,不落於凡夫,又不落於二乘,這就是正知正見。下面再開導我們,對於正知正見的善知識,不要另外生憎愛之心。

 

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雖現塵勞,心恒清淨。」善知識,有出家善知識、在家善知識。「塵勞」是塵垢勞慮。雖然他現的是居士身,示現在塵垢勞慮之中,可是他心裡面恒常清淨。

 

「示有諸過,讚歎梵行」,講到親近善知識,要看他的知見正不正?只要他的知見正,行為上,親近了以後,你得用揀擇佛法的眼睛看善知識。他示現一個在家居士,或者出家法師,他對於戒律不完全清淨,但是他讚歎清淨的行門,不引導你去做罪過事。「不令眾生入不律儀」,善知識不使親近他的眾生,入于不合戒律威儀之中。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求得這種善知識,一定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能成就佛的菩提大道。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你要是見到這種善知識,他雖然有點小毛病,但他開示你,決不教你犯小毛病。「應當供養,不惜身命。」你遇到這種善知識,應該不惜身命來供養他。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複摶財、妻子、眷屬?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你得具擇法眼,揀擇善知識,他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常常示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雖然示現種種小毛病,有不合戒律的地方。「心無憍慢」,但是他沒有憍傲、我慢之心。

 

「況復摶(ㄊㄨˊㄢ)財、妻子、眷屬?」搏是梵語,應該翻為食,因為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抓著吃。假若他是在家善知識,或者他貪吃,或者貪財,或者愛染妻子眷屬,他是示現種種過患,你只看他是不是心裡恆常清淨,是不是讚歎梵行,是不是叫你貪吃,叫你貪財,叫你愛染太太、眷屬,他沒有叫你做過患的事,那就是善知識。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善友」就是善知識,你親近了善知識,你已經抉擇過他的知見正確,等你一親近,發現他有小小的毛病,但是你對於這個善知識不起惡念,還是照常親近他。「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就能究竟成就無上正覺,也就是一定能成就佛的大道。

 

這一段是開示末法眾生,怎樣去尋訪善知識,考究他的正知正見,你親近他以後,發現他有種種過患,你不要起惡念,只要他不起邪見,不引導你去犯齋破戒,就是真正的善知識。諸位同學都要學講經說法,你們都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能把戒律持得完全清淨,沒有一點過患,最是難得。假若你有一條戒、二條戒,還不清淨,你不要護短,不要講這一條戒,是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制定,已不合時代應該取消,這就是引導眾生過患。我們怎麼學當善知識?譬如出家人不能持銀錢戒,你沒有銀錢,公車就坐不上,怎麼去臺北呢?你到基隆,坐市內公車,還得五塊錢,所以現在沒有錢寸步難行。還得買米、買菜,托鉢乞食在中國沒有行通,沒有錢怎麼生活呢?你需要用錢,銀錢戒不能持清淨,你就依著蓮池大師《沙彌律儀要略》的開導:「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他貧乏,常行佈施不營求,不蓄積,不販賣,不以七寶妝飾衣器等物,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就是破了銀錢戒,已經不得了!你再破見,說佛制戒錯誤,不合時代,那你得的罪重了!

 

還有持午戒,你能持午持得清淨去開導學人,引導他們過午不食。假如你不能持午,不要護短,犯了戒,應該依著蓮池大師《沙彌律儀要略》的開導:「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逸食,庶幾可耳。如或不然,得罪彌重。」你說佛制這一條戒是在印度,印度叫出家人過午不食,是因為托鉢乞食,上午托鉢,下午也托鉢,惹得眾生生煩惱,吃一頓可以修行辦道,下午不要出去托鉢。現在中國根本不托鉢,在寺裡煮點晚飯吃,有什麼不對呢?這就是破見,講些歪理。他還說戒律上每一條戒,都有制戒的因緣,有一位大德寫文章登在香港佛教雜誌,說過午不食制戒的因緣,是因為迦留陀夷尊者長得漆黑亮光,叫做黑光尊者,有一天晚上他肚子餓,天已經很暗,他到信徒家化飯,這信徒是位孕婦,懷了幾個月的身孕,聽見外面有人叫門,就去開門,天黑得厲害,這個時候快下雨,打了雷,掣了一道電光,電光照到黑光尊者,黑得發亮,孕婦當成是來了鬼,驚倒地上,受驚小產了。信徒就罵出家人不應該晚上出來化飯,比丘聽見了報告世尊,世尊才制過午不食戒,他說我們現在不必出去托鉢化飯,寺院煮點晚飯,就不會嚇到信徒,這是引導眾生入不律儀,跟佛結冤仇,跟戒律作對頭,認為佛制的戒律都不對,他為什麼說佛制銀錢戒不對?貪財;他為什麼說佛制過午不食戒不對?貪吃,根本就是惡知識,實際過午不食對於修行辦道,尤其參禪打坐有種種利益。

 

出家人是僧寶,尤其男眾同學,要給人家當戒師父,你去傳戒,因為你不能持午,就講這一條戒,佛制戒制錯了,這樣說,你不是去傳戒,是去破壞戒律,引導新戒去吃晚飯,不能給新戒種持戒的善根,你引導新戒破戒,罪過不是很重嗎?所以你吃晚飯,一定要知道這是違背佛制,要生大慚愧,決不能說:佛制戒制錯。你去傳戒,要開導新戒,叫他過午不食,他出了戒期不能持午,那是他的事,他知道應該過午不食,善根是你給他種的。你在戒期當戒師父不講,受戒的戒子糊裡糊塗受戒,根本不知道有過午不食這一條戒,他怎麼能產生過午不食的道心,所以你有了過患,不要令眾生入於不律儀。

 

這是勸導諸位同學:你們要給眾生當善知識,你自己有什麼戒律不清淨,切不可以護短,破了戒,不要再破見,一定要引導眾生起持戒的心,叫他要持清淨戒,行、住、坐、臥要合威儀。

 

《維摩詰經》上引證維摩詰居士,簡稱維摩居士,具有正知正見,示現在摶財、妻子、眷屬方面,維摩居士有妻子眷屬,而常行梵行,完全是示現的。要有擇法眼,我就揀擇出來一個善知識,在北平我遇見一位胡居士,我稱他現代維摩。他沒有出家,卻過著清淨梵行,長年過午不食。我勸他:你當居士,不必持出家戒。他說:今天沒有別人在,我跟你說,我持的是沙彌戒。我說你為什麼持沙彌戒?他說到日本高野山去學密宗,高野山的規矩很嚴,在家人只傳結緣灌頂,隨便教你一個咒子、一個印名,跟你結個法緣。只出家人,或者沙彌、沙彌尼灌頂。他想受大灌頂,於是在高野山受沙彌戒,沙彌戒有非時食戒,從那時他就過午不食。現在出家人晚上吃飯的很多,他是個居士,他受了戒就不犯,他的三個女兒都出家,還有個孫子也出家。除了他和太太,沒有現出家相,等於全家人都出了家,他雖示現搏財、妻子、眷屬,卻心常清淨,而且讚歎梵行。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求善知識,要求開悟,等於心裡面開了花,忽然間啟發出來智慧,大徹大悟,普照十方世界。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

 

前面是答覆「求何等人?」佛接著答覆「依何等法?行何等行?去何等病?」這三個問題是綜合答覆。善知識修的是妙法,應該離四種病,這四種病,叫作、任、止、滅,只有《圓覺經》講,其他經都講得不具足,只有講一、二種。

 

一者作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一者作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假如有善知識說這樣的話,就不成善知識,他就是說病為法。「作」是有所作為,就是他心裡面分別妄想,打妄想打出來的道理。他這樣講:他要「作」種種行,他自己認為是對的,也是這樣開示別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因為圓覺性是無為法,不是有所作為,能得到圓覺,所以叫做「作病」。

 

這種病很不容易瞭解,現在我們聽的大乘法,都是開導諸位同學,要弘法利生,要建立道場,要安處徒眾,《圓覺經》前面也有這些經文,和這種病怎麼會通,毛病出在哪裡?威德自在菩薩章「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為三摩缽提。」是依著前面三摩缽提作的如幻三昧來的,三摩缽提要作,作的結果成就圓覺。他不曉得三摩缽提,建立種種道場,以如幻的法門,度如幻的眾生,結果成就圓覺,是悟入淨圓覺,開悟以後才來作的,他的作沒有執著,決不著相。你看他有所作為,其實他是無所作為,他是悟了淨圓覺以後作的事。現在他的毛病,出在沒有開悟去作。《圓覺經》上也有說,沒有開悟之前,要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要去行種種菩薩道,但是不要著相。他的毛病出在著相,作種種行,比方修塔建寺、造佛像、供佛、齋僧,乃至於講經說法,都著相去作。認為這就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將來能成就圓覺,結果是有所作為。不能說他作了壞事,只是作些人天福報,是分別妄想的作為,他沒有空相。我們現在要去作,不要作出病來,你建立寺院,儘管建立;建立寶塔,儘管建立;造佛像,儘管造;供佛齋僧,儘管供佛齋僧;講經說法,儘管講經說法,不要著相。這樣做來做去,你就會悟淨圓覺,就會開悟,開悟了再來打坐,才能成就圓覺。你沒有悟淨圓覺就不能作,你一住相來作,就成了病。

 

二者任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任病好瞭解,就是前面普眼菩薩章「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修觀行成就,頓時與佛的境界相同,他誤解了這一段經文,他不曉得那是觀行成就以後的佛境界,以凡夫濫同聖人,以佛的見解,為自己的見解;以佛的行持,為自己的行持,他以為瞭解了大乘佛法。

 

「二者任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任」是任意,聽憑自然,就這樣過下去,也就是隨它去。有這一類人,他這樣開示給眾生聽。「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本空,斷什麼生死?涅槃也是本空,求什麼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涅槃之念生起,生死之念滅除,我對於生死涅槃,沒有起滅的念頭。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這樣過下去就對了,隨一切法的差別性,比方火本來熱,水本來濕,餓了該吃飯,我就吃飯;該睡覺,我就睡覺,用什麼功?修什麼行?

 

這樣去求圓覺,怎麼能證到圓覺呢?任病是誤解大乘的空理,誤解佛境界的法門,《永嘉大師證道歌》:「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殃禍。」他把因果都撥掉,禪門裡叫做莽蕩漢,就是依著《證道歌》說的莽莽蕩蕩遭殃禍,你不去了生死,生死永遠在;你不去求涅槃,涅槃永遠不能證得。你隨著凡夫法性,永遠當凡夫,盡造業,你不要墮落三途嗎?這一種病是學大乘法犯了過,容易犯,但是很容易瞭解,就是你不要發狂就對了。

 

三者止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三者止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這一種病也不大好瞭解,「止」,就是前面的奢摩他。你修止,得到至靜的功夫,就證到圓覺,是悟了淨圓覺以後的止。我們現在沒有開悟,要不要止呢?要止,但是你一著相就生病,你不要著相,儘管止。因為你不止,一天到晚生煩惱,怎麼能修行呢?所以你要持戒、修定,才能成就觀慧。要持戒、修定,不止怎麼行呢?但是你一著相,就成了病。你說:我應該永息諸念,得一切法寂然平等的本性,求得圓覺。你這樣求圓覺,錯誤在你著相,你這一止,得不到奢摩他,因為這是前方便,你開了悟再來止,才能得到,你止儘管止,不要著相。「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圓覺自性本來遠離諸妄念,何必用止念來合圓覺,所以就成了病。

 

四者滅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我要斷除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身是空的,無所有;心也是空的,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六根、六塵是由身心生出來,身心都是空的,六根六塵更是虛妄的境界,我應該把一切虛妄境界永遠寂滅,以求證圓覺。

 

「彼圓覺性,非寂相故」,他不知道圓覺妙性,不完全是寂相,圓覺妙性大用現前,妙用無方,「說名為病」,所以稱為滅病。這個病從哪裡出來呢?他以為修禪那,永斷煩惱,就證得圓覺。他不曉得是先悟淨圓覺之後,再修禪那,永遠的寂,才能證得圓覺。我們沒有悟淨圓覺以前要斷煩惱,前面結詞有開示,你應該勇猛精進,未得的令它得,未斷的令它斷,但是斷煩惱你要持戒,你一著相,先起貢高我慢,就自贊毀他,你看到別人都不持戒,只有你持戒;別人出家不知斷煩惱,只有你知道斷煩惱,這樣怎麼能證圓覺呢?你一著相就成了病,煩惱要斷,不可以著相,著相就生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你能遠離作、任、止、滅四種病,就是修清淨行。「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前面開示三種觀想: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這裡說,你一切不能著相,離開了作、任、止、滅四種病,再去修觀想,就是正觀,否則,就是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複遠離,應斷瞋恨。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末世眾生要修行的話,「應當盡命供養善友」,應當盡你的生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應當盡你的生命承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善知識,你要請求他,他才給你說法。善知識有時候作不請之友,會來找你說法,這時候你應該慶倖自己有善根,善知識來找你開示,不要起憍慢心。「若複遠離,應斷瞋恨。」善知識有其他的因緣要離開你,你不要動瞋恨心:善知識怎麼捨棄我呢?善知識有他的弘法因緣,他應該遠離就遠離,你不要生瞋恨心。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善知識,有順境的善知識、逆境的善知識。順境的善知識,教你怎樣持戒、怎樣修定、怎樣修觀慧;逆境的善知識,示現犯齋破戒,種種不順的境界,跟你為冤作仇。你要曉得,這都好像虛空,沒有實在的相可以執著。

 

「了知身心畢竟平等」,應該明瞭知道身心之相都如空中花,而且本來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與諸眾生本來同一個體性,沒有差別相。「如是修行,方入圓覺。」你要這樣修行,才能悟入、證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末世有修行的眾生,但是為什麼成就佛道的人很少呢?「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憎愛這兩個煩惱,要有種子,才起現行。我們的八識等於一個田地,叫做八識田。從無始以來,有一切憎愛的種子,遇著境界就起現行,遇見順境,就起愛;遇見逆境,就起憎。你學了《圓覺經》,應該防護自己八識田裡憎愛一切種子,不叫它起現行,你使它起憎愛心,起了煩惱,永遠不得解脫。

 

若複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于諸法中,自他憎愛,亦複如是。

 

「若複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這是告訴我們觀想,要怨親平等,怨家,是有冤仇的人;父母,是有恩愛的人,對於父母應該起愛,對於怨家應該起憎。「心無有二,即除諸病」,不起憎、不起愛,你就遠離諸病。

 

「于諸法中,自他憎愛,亦複如是。」對於冤家父母,不起憎、不起愛。如此類推,對於一切諸法,不起憎、不起愛,要這樣觀想。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于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最後再開示我們就這樣發心,就這樣發願。「盡于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我自己要求證圓覺,我要先發大願:盡于虛空的一切眾生,我都把他度成佛。換句話講:願一切眾生成佛。地藏菩薩發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就是願一切眾生,都入究竟圓覺,願一切眾生都成佛。

 

「於圓覺中無取覺者」,你還不要著相,對於圓覺妙性之中,沒有能取,沒有所取,沒有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把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除掉。「如是發心,不墮邪見。」你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發菩提心,就不會墮於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

 

「普覺汝當知!」叫一聲普覺菩薩。「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先開示求何等人?末世各眾生,想求善知識,應當求正知正見的人。「心遠二乘者」,這個善知識修行不住相,不偏墮於二乘。

 

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

 

他跟你講經說法,沒有作任止滅四種病,長行文「作任止滅」,偈頌顛倒為「作止任滅」,意思一樣。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稀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

 

「親近無憍慢」,善知識來親近你,你不要起憍慢心。「遠離無瞋恨」,善知識遠離你,你不要動瞋恨心。「見種種境界,心當生稀有」,善知識有時候現順境,有時候現逆境,見到種種境界,順境界,不起愛心;逆境界,不起憎心,你心中都作稀有想,難逢難遇,「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你親近的善知識,縱然有小的毛病,等於活佛出世一樣看待,行住坐臥你自己不要犯一切律儀。「戒根永清淨」,「戒根」,就是根本戒,永遠清淨不犯。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要發願度一切眾生,都叫他入淨圓覺。「無彼我人相」,你去度眾生不要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當依正智慧」,依著正智慧,遠離我人等相。「便得超邪見」,就不墮於邪見,超出於邪見。「證覺般涅槃」,「般涅槃」就是入涅槃,證得圓覺入於大涅槃。講到這裡,普覺菩薩章講完。

 

《圓覺經》一共有十二位菩薩當機出來請問,圓覺菩薩是第十一位菩薩。全經分三大分,第一、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正宗分剩圓覺菩薩章,把這一章講完,正宗分就講完了,第十二位賢善首菩薩,判到流通分。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圓覺菩薩還是先讚歎以前的開示,再請問。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前面說了再說,說了很多叫「廣說」,廣說清淨圓覺如何能悟入,如何能證入,有種種的方便法門。前面的菩薩都沒有忘記末世眾生,不過是兼帶著替末世眾生請問。普覺菩薩章,專為末世眾生請問,所以這裡圓覺菩薩接著讚歎,「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使末世的眾生,能大大的增長利益,下面再請開示。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我們現在圓覺法會的菩薩都已經開悟,悟到清淨圓覺。「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這裡還是專為末世眾生請問,世尊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世有一萬年的法運,二千年過去了,末世的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而且邪說橫行,外道猖獗。到了末世眾生想學《圓覺經》,他還沒有開悟,請佛開示末世眾生怎麼修行?這裡要注意:你想證入圓覺妙性,必須先悟入圓覺妙性,這是第一步功夫,非開悟不可。前面講到三種觀行: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都是悟後起修,悟了淨圓覺以後的修行。那麼第一步先叫他開悟,他沒有開悟,得用什麼方法叫他開悟呢?「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怎樣叫他安住道場,修加行的功夫?「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首」是最先,圓覺三種淨觀,最先要修什麼方便法門?

 

「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為諸大眾」這一句是附帶說的,實在是專為「末世眾生」請問,不為現前的大眾。前面說圓覺法會的菩薩已經開悟,只是翻譯經文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就附帶說為大眾。希望世尊,為各位大眾和末世眾生,行法佈施,佈施最大最多的利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世尊讚歎圓覺菩薩。「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你們問如來過去是怎麼修的?請佛開示沒有開悟,有什麼方便法門,可使他開悟?修這三種淨觀,前面有什麼方便法門?「以大饒益施諸眾生」,以最大的利益佈施各位眾生。在經文上我們要特別注意:前面是菩薩讚歎如來,「施大饒益」,這裡佛反過來讚歎菩薩,你們請我開示方便法門,我一開示眾生得了大饒益,雖然是我行的法佈施,實際是大菩薩你們請我說,我說了眾生得大饒益,就是你們佈施的大饒益。這就是徒弟讚歎師父,師父讚歎徒弟,互相讚歎,佛門裡流行一句話:「要得佛法興,還得僧贊僧!」佛法怎樣興盛呢?要出家人讚歎出家人,你讚歎我,我讚歎你,佛法就興盛起來了。現在末法時代的現象,互相譭謗,你說我的壞話,我說你的壞話,不讚歎別人的功德,盡說別人的壞話,佛教怎麼不衰落?所以這是一個大病。「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世尊答應跟他說。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下面佛開始答覆圓覺菩薩的問題。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佛講開示,要是佛住世的時候,現前大眾都跟佛同時住世。「若佛滅後」,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一共說法四十九年。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若法末時」,佛滅度二千年以後,佛法到了末尾。正法時代,與佛住世無二無別;像法時代,與佛住世差一點,叫相似正法。到二千年以後,佛法不興,慢慢衰落,這是法末時,也就是末世眾生的時候。

 

「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佛教一萬二千年法運,你要瞭解清楚,不是世間批八字算命的定命論,定命論是一定的,八字給你算好,你的命運應該富貴,你決定會富貴,因為你是富貴命;你的命運應該貧賤,你決定吃苦,因為你是貧賤命。佛教不是定命論,講因緣生法,到了末法時代,雖然佛法不興,還有佛法在,我們都具有大乘性,看你對於圓覺妙行是否起信仰,要勉勵自己。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佛教無所謂秘密,不像外道:「法不傳六耳,不能見三光。」外道鬼鬼祟祟,只有他一個人傳,你一個人聽;白天有日光不能傳,晚上有月光不能傳,在房間裡有燈光不能傳,把燈關起來才傳,這都是外道變鬼把戲、做鬼事,不能見光明。佛教的秘密,就是九法界的眾生皆不了知,唯佛了知。信佛的秘密大圓覺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我們不知,所以現在聽了《圓覺經》,相信自己有圓覺妙性,要發心修行。「欲修行者」,願意發願修行,他是末世眾生,具足大乘善根,他發心要修圓覺妙行。

 

「若在伽藍」,伽藍是梵語,「伽」是僧伽,「藍」是園,大眾僧住的道場叫做僧伽園。僧伽中國話翻成眾,《金剛經》「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譯為眾。《阿彌陀經》「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翻譯為僧,「伽藍」就是僧伽園、眾園,就是在出家人住的寺院裡。「安處徒眾」,寺院裡不只你一個人,有徒眾,就是大眾僧。你是比丘,與大眾比丘共修;你是比丘尼,與大眾比丘尼共修。

 

「有緣事故」,你住在寺院裡,雖然出家,還是凡夫,衣食住、三寶的事都免不了。譬如供佛,你得造佛殿、造佛像,還得買香、買花。供養法寶,得蓋藏經樓,印藏經,印其他的經。供養僧寶,你得買米、買菜、買油、買鹽,這些事都要辦,不能專門修行用功。

 

「隨分思察」,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不但去佛漸遠,去善知識也遠,出家住在寺院裡,盡被事務打岔,成了一個變相的在家人。大家要注意:一天到晚柴米鹽油醬醋茶,就忙這些事,沒有空用功,何必出家呢!所以你不能把道心忙掉,要隨分思察,就是你空下來的時候,要思察思察圓覺妙性。佛說話不死板,不說你出家當圓覺菩薩,非得專門用功不行,用功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跟吃飯有什麼關係?不要管。這還像佛說的話嗎?佛說的話圓融無礙,有緣事,你去辦,不過你不要被事務所轉,你要隨力隨分用功,不要把道心忙掉了。我們都是末法時代的眾生,出家都有一點道心,古人形容為露水道心,像樹葉上一滴露水,還沒有念珠大,太陽一出來就蒸發了。我們出家都有一點露水道心,但是經不得事務打岔,都給打掉,天天忙事務去了。當住持、當當家、當清眾,忙著趕經懺,把那點露水道心忙幹掉,所以要隨分思察,忙裡偷閒,還是要用功,思察圓覺妙性,不要對不起自己出家的善根。

 

「如我已說」,怎樣思察?照我前面跟十位大菩薩已經講過的來思察。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

 

「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沒有其他事因緣打閑岔,正好用功,你就建立一個道場。道場,是精進用功的辦道場所,現在常常舉行的打七,就是建立道場。剛才說有事被事務打岔,把道心忙掉了。你到社會上天天忙生活,生活擔子很重,把你壓得喘不過氣來,你怎麼用功修行?出家沒有家庭之累,生活很簡單,不是得修行用功嗎?有人說,我們現在要起大殿,有事不能隨分思察。大殿起好了,休息休息吧!這樣你一輩子不就完了嗎?有事忙事,沒有事休息,根本沒有用功,你出家是有善根,能聞見圓頓大教,更證明自己具有大乘根性,沒有其他事因緣,你應該建立道場。

 

佛跟我們講開示,我也帶著跟諸位講開示,「建立道場」,叫加行,加功用行,就是要加點功夫,要精進修行。「當立期限」,有了辦道場所,你應當定立一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長期定一百二十天,打一百二十天的長七。「中期百日」,中期一百天,「下期八十日」,下期八十天,自己定期限出來。「安置淨居」,安排清淨處,既然打七,住的房子、修行的佛堂,都得安置好。宿舍、飯廳,叫齋堂,參禪的地方叫禪堂,拜佛叫佛堂,都屬於淨居,你都得安置好。下面告訴我們怎麼安置?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要是佛還在世,你應該起正當的思惟,思惟到佛,也就是觀想到佛。「若佛滅後,施設形像」,佛滅度了,正法、像法過去以後,你一定要在你的道場裡面供一尊佛像,供佛像作什麼?「心存目想」,你心裡面要存想佛,眼睛看到佛,不是叫你起分別,眼睛看到,心裡也想到。「生正憶念」,供佛像對我們修行用功有大幫助,耶穌教譭謗我們拜偶像,因為他們的十戒裡面,有一條不許拜偶像,拿他們的規矩套到我們頭上,說我們是拜泥塑木雕的假神。不明白我們不但不拜假神,我們拜的是佛。他們說:你要拜真佛,拜泥塑木雕的假佛作什麼?這有妙用,心存目想,能引發你的正觀念、正意念。譬如你正打妄想,到大殿一看見佛像,你的妄想就歇落下來,妙用就在這裡。「還同如來常住之日」,等於活佛住世一樣,把泥塑木雕的佛像,當成活佛在那兒坐著,這樣你的意念就正了。

 

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

 

還要掛供養品,「懸諸幡華」,「幡」就是幢幡寶蓋之類。「華」包括香、花、燈、塗、果,這些供養品,就是盡你的力量,隨力隨分,懸掛幡蓋,獻上香花。「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你建立道場加行,修圓覺觀行,要先求二十一天的懺悔。

 

前面我拿我的例證講過,你求哀懺悔的階段略過去,你用功用不好,而且還會遭魔事,第一、病魔,我在大陸閉關時,沒有經過懺悔的階段就生病。第二、事務魔,你不用功修行沒有事,要用功修行事多了。我閉關到二年時,河南的淨嚴法師、性徹法師,寫信請我出關,到察哈爾省涿鹿縣的觀音寺,有兩千畝麥田,不靠外緣,可以養活三十個學生。觀音寺還有兩部大藏經,一部明藏,一部清藏,要請我去作住持。我回信說:「我好不容易閉關兩年,還有一年就圓滿,等我出了關再商量,現在不能出關。」過了不久,這兩位法師到我關房來,說有人送我們道場,不要化緣可以招三十個學生,上哪兒去找!河南佛學院辦不起來,就是因為沒有錢供養學生吃飯,你非去不行!說什麼我都不答應,我關房鎖著門,他們要把鎖拉開,要我非出關不行。我說:「請我出去開道場、辦佛學院,這樣勉強,我沒有發心,事情辦不好。三年關,閉了兩年,我吃了很大的苦,差一點死了,現在還有一年,我決不能放棄,可能一輩子就閉這一次關,我一定要求圓滿。」他們還是非叫我出關不行,我說:「我在武昌閉關,回河南得經過漢口,你們要是強迫我,過江我就跳江。」他們說:「不要緊,我們一個人捉住你一隻手,叫你跳不下去。」我說:「過江要不了一點鐘,可是由漢口上了火車,到河南開封,要坐二天二夜的火車,我要跳火車,非死不行,我死了是你們害死的,你們不是叫我去開道場,是要我的命!」鬧得這麼僵,沒有辦法,他們兩人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又有一次,太虛大師接奉化雪竇寺,寫信給我叫我去當家,我回信給他:「我不能出關。」第二天太虛大師派兩個同學來說:「太虛大師佛學院辦不好,就是沒有道場,沒有錢吃飯,現在接雪竇寺有道場,可以做教育的根據地,可是太虛大師的學生,寫文章的人有的是,會當家的人沒有,大家都知道你會打算盤、會記帳,你非去不可。」說什麼我也不答應,我寫信請他們帶回去。第三天太虛大師親自上山,我臨時想了一個辦法,白聖法師跟我一同閉關,我請他為我招待,說我有病不見客,太虛大師沒有見到我的面,也沒有辦法。

 

逆境的魔容易觀察到,上面說的是順境的魔,如果被境界轉動,閉關就不圓滿,所以我閉了三年關很不容易,這些魔事都是自己沒有誠心求懺悔。要求悟圓覺、證圓覺,無論你用什麼功都可以,比如念佛,你打七長期念佛;參禪,你起七參禪,一定要經過二十一天求懺悔。怎麼懺悔呢?拜懺,你可以依著《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拜,或者祖師作的懺拜,都是叫我們求懺悔的。這裡佛開示:拜十方諸佛的名字,現在流通《千佛懺》、《萬佛懺》,《千佛懺》實際是《三千佛名經》編出來的懺法,不是一千個佛名,是三千個佛名,你就去拜《千佛懺》。《萬佛懺》裡面,有一萬一千一百多句,不是一句一佛,比如說,頂禮同名同號二十億釋迦牟尼佛,一句就是二十億佛,那裡面有無量數佛。你拜《千佛懺》也好,拜《萬佛懺》也好,可是要求哀懺悔,要求世尊哀憐我、憐憫我,要至誠懇切。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你在求懺悔的時候,懺其前愆,悔其後過,你就會遇到好的境界,或者見佛現相、聽佛說法;或者見佛放光,或者看見天花亂墜,身心得輕安的境界,這都是好的境界。我們無始劫來的罪業深重,又天天犯齋破戒,加些新的罪業上去,不知道求懺悔,罪業無形無相,可是它壓人壓得厲害,罪業深重的人,身體粗重,好像擔了一百二十斤的重擔一樣,心裡煩亂,一點事務都沒有,心裡卻亂七八糟,昏煩惱亂,你現在求哀懺悔,雖然煩惱沒有斷,可是降伏住了。你在求哀懺悔的時候,當然是新的罪業不造,舊的罪業要求懺悔,就等於我們穿的衣服,你天天在上面擦髒的東西,衣服越來越髒。現在不擦新的污垢到衣服上,還不斷地洗,把舊的污垢都洗掉,衣服不是清淨了嗎?求哀懺悔,當下就得利益。第一、遇到善境界、好的境界,或者見佛,或者聽法,或者見光明,或者見到天花。身體、心裡得輕安,叫做身輕心安。身體,粗重的煩惱懺悔掉了,好像把一百二十斤的重擔丟掉,走路很輕鬆,心裡面沒有亂七八糟的妄想,心裡面很安定,就好用功。

 

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過三七日」,過了三七日,你懺悔二十一天。「一向攝念」,一向者,一直往前。以後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要收攝你的妄念,不要打妄想。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夏首」,是夏天的開始,就是陰曆四月十六日。中國一年分四季,春天三個月,夏天三個月,四月初一是夏首,為什麼結夏安居要在四月十六日?因為印度一年只有春、夏、冬三季,沒有秋季。春天有四個月,從十二月十六日起,到四月十五日。四月十六日夏季開始,有前安居、後安居,要到八月十五日,夏令才圓滿。

 

經過夏首,你這個菩薩想結期用功,正趕上四月十六日開始三個月的結夏安居,這是聲聞眾的規矩,聲聞平常一個人住,住茅蓬、住山、住洞都可以。到結夏安居這三個月得團體行動,結一個大界,大界以內的比丘、比丘尼都得集合起來,這樣就安處徒眾。到七月十五日,自恣以後才能自由行動,不然就是破夏。

 

「當為清淨菩薩止住」,你修圓覺行,不要去參加聲聞的結夏安居,「心離聲聞」你的心要離聲聞。「不假徒眾」,你不要假藉大眾安居。

 

這裡跟前面「安處徒眾」的經文怎麼消?這是兩個菩薩,前面那個菩薩,是有徒眾的菩薩,比如大寺院的住持,有徒眾,你就安處徒眾。這裡是一個人,沒有徒眾,你不要假藉徒眾,你不要參加聲聞的安居,你一個人去安居就好;你自己沒有徒眾,你也不要去找徒眾。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至安居日」,到四月十六日這一天。「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聲聞就是比丘、比丘尼,他們安居要白安居文,今年大家都安居,都白過這個文。我這個菩薩,我不參加聲聞徒眾的安居方式,我自己對著佛像這樣講:「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某甲,就是自己的名字。譬如我比丘道源,就把某甲換成比丘道源。你是男居士優婆塞,或是女居士優婆夷,把某甲換成你的名字。

 

為什麼前面說「不假徒眾」,這裡四眾弟子都有呢?這是講四眾弟子都受了菩薩戒,菩薩戒叫通受。(聲聞戒叫別受,是各別受持。各眾受各眾的戒,聲聞一共有七眾,出家有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五眾,五眾的戒律各各不同,分別受持。在家有優婆塞、優婆夷二眾,跟出家的戒律不同,也是各別受持。)出家、在家七眾弟子都可以受菩薩戒,叫做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菩薩優婆塞、菩薩優婆夷。這不是四眾弟子一塊兒安居,是沒有徒眾的這個菩薩,或者是比丘,或者是男居士優婆塞,或者是女居士優婆夷,對著佛做白詞,比方我比丘道源。

 

「踞菩薩乘,修寂滅行」,「踞」是居住、根據的意思。我居住在菩薩乘裡,我根據菩薩乘,修寂滅大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行行契真,叫做同入。我願意安住攝持在清淨實相之中,清淨實相也就是清淨圓覺。「以大圓覺為我伽藍。」這就是另外一種菩薩,不參加聲聞安居的規矩,自己找一個用功的道場,或者是茅蓬,或者是山洞,以大圓覺為伽藍,遍法界都是道場。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系屬故。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身心安居在平等性智上,平等性智也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就是要空我、空法,要人我、法我都空,平等性智,叫做無差別的性智。「涅槃自性無系屬故」,涅槃叫做圓寂,圓滿寂滅。涅槃的自性,就是涅槃的本體,本來沒有系屬。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今天請佛加被我,我不依聲聞的制度安居,我不參加他們的團體,我跟誰安居呢?「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我安居期限,也是定三個月,我不假聲聞的徒眾,我要和十方如來、十方大菩薩安居,我不住聲聞的道場,以圓覺為我的伽藍,這樣白詞。

 

我為什麼不參加聲聞安居?怕他們打我的閑岔,因為用功的方法不同,受的戒不一樣,他們受的是聲聞戒,我受的是菩薩戒,修的行門不一樣,在一起怎麼修呢?「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系」是系屬,所以我不系屬於聲聞大眾僧。「徒眾」就是大眾,我不系屬於大眾。我一個人結夏安居三個月,這是對佛的白詞,白完了你就好好用功三個月。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這叫菩薩示現安居,離開聲聞之外,另外安居。「過三期日」,你定的期限三期,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八十天。「隨往無礙」,因為不是參加聲聞結夏安居,你定的期限三期修圓滿,就可以自由行動,不必等到聲聞的結夏安居圓滿才能離開。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末世的眾生想行菩薩道,定期限入三期。「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你懺悔二十一天,就有好境界現前,看是不是《圓覺經》說過的?要是《圓覺經》說過的,這個境界是好境界;不是《圓覺經》說過的境界,你不可以取。

 

這裡說三期日,你懺悔二十一天就有特別的境界出現,何況你八十天、一百天、一百二十天精進用功,一定有好境界現前。好境界現前,《圓覺經》說過這個境界,你就取;不是《圓覺經》說過的,可能是魔境,你不要取。這是警策的話,就是你不用功則已,一用功有特別的境界出現,要跟《圓覺經》對對看。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這是第一個觀門,修奢摩他,佛答覆他,入手方便先取至靜為行,才能修奢摩他的正行。「不起思念」,你身體入道場,要身靜、心靜,心裡打妄想不行,心裡不起思念。「靜極便覺」,你靜到極處,忽然間就覺悟了,可是沒有一定的時間,因為各人的根機不同。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初靜」,是你最初靜下來,這個時候入定了。你一個身定,乃至一個世界都入了定,忽然間開悟,你一個身開悟,一個世界都跟著開悟。

 

善男子!若覺徧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複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覺徧滿一世界者」,你能悟到覺悟的境界,遍滿一個佛的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世界。「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這是得了他心通,功用可大了!就是你修聲聞的觀行,入滅盡定,得六種神通,有他心通,知道眾生的心念,他不必開口說話,心裡一動念,你就知道他心裡想什麼,可是只知道一個眾生的心念。聲聞的神通要假作意,不假作意神通不起,就是我一假作意起了觀想,想到他心裡動什麼念,神通就來了。菩薩用功是任運自然,他開悟以後得了神通,不假作意,任運自然,不是知道一個、二個眾生的心念,而是一個世界所有的眾生,每一個眾生只要動一念統統知道。我講到這裡,特別找《金剛經》出來對,第十八分一體同觀分,五眼圓明下麵:「如來有肉眼否?有。如來有天眼否?有。如來有慧眼否?有。如來有法眼否?有。如來有佛眼否?有。」五眼圓明,這是佛的眼睛。下面接著說:「須菩提!于意雲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于意雲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如恒河沙數的佛世界,世界無數,眾生無數,眾生的心念無數,如來悉知,跟這段經文正應證。你用功修奢摩他,修到這個時候頓同佛境,佛有這樣的他心通,你也有,不過還沒有《金剛經》說的恒河沙數世界的眾生那麼多。這是一個世界所有的眾生,他動一念你都知道。「百千世界,亦複如是。」「百千世界」,還沒有《金剛經》恒河沙數那麼多,不過既然說百千世界,當然可以推廣下去。「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這是說你得了神通,《圓覺經》說過的神通,你才能取;不是《圓覺經》說過的神通,你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彼非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這是修第二個觀門,你修三摩缽提,修如幻三昧的觀想,下手的方便,先觀想十方如來,再觀想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因為你起如幻三昧,建立如幻的道場,度如幻的眾生,不只假藉一個法門,凡是大乘的種種法門,你都可以依循,漸次去修行。「勤苦三昧」,用功下手,你不要怕吃苦頭,精勤受苦,要修如幻三昧。「廣發大願」,你不怕勤苦,精進用功,還要發大願。「自熏成種」,你自己熏習,熏起清淨的種子,妙處就在這裡。凡夫攀緣六塵境界的影子,落到第六識就結成妄想心,可是它熏到第八識成了種子。「種」是能生之意,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子是個譬喻,你熏習到第八識裡,種了種子,過去的事,我們怎麼現在能想起來?就是過去把種子熏到八識田裡,現在起了現行。會用功就利用自己的第八識熏習,想十方佛,想十方菩薩,想著修種種的行門,度無量眾生。可是「彼非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圓覺經》上說過的境界,你可以取;不是《圓覺經》上說過的境界,你不可以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這是第三個觀門,修禪那,先修數息觀。「數門」是數息的法門。諸位一開學,我就教你們打坐,坐下來怎麼用功修數息觀?每一個人都發一本天臺宗智者大師的《小止觀》《六妙門》,你打坐怎麼打?看《小止觀》;數息觀怎麼數?看《六妙門》,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返、六靜。第一個就是數門,先修數息觀的法門。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我們的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怎麼有妄想心呢?就是生、住、異、滅生的,這裡把「異」略掉了。「生住滅」,再簡單說是一生一滅,一生一滅的念頭是連續出來。我前面講過,一念是粗念頭,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九十剎那,觀照不來;九百個生滅,更觀照不來。佛經告訴我們,妄想心是生滅的念頭,連續不斷。它怎麼生住異滅?你觀想看看,觀想不到。因為我們的心攀緣妄境習慣了,從來沒有迴光返照,照自己的心,所以生住異滅的念頭觀察不到。你修數息觀,把心定下來,你就知道,喔!我的心生出來了;喔!我的心暫時停住;喔!我的心滅了,你觀照了知,清清楚楚。「分齊頭數」,「分齊」,這一個念頭生出來,住一住,滅掉,它有一個分齊,就是有一個邊際。那麼一個生住滅、二個生住滅,過了多少生住滅,你統統了知。先是數鼻息,這個時候你可以數你的妄念,都了知得清清楚楚。

 

如是周徧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

 

「如是周徧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先是打坐,坐下來修數息觀,心裡妄念生住滅、生住滅,分際都觀察到,了知清楚。再進一步,四威儀行住坐臥中,都在修數息觀,自己念頭生住滅、生住滅,都能無不了知,清清楚楚。「漸次增進」,功夫再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不只是一個世界,百千世界下一滴一滴的雨點,下了多少雨點你統統知道。不是以算數算出來的,一觀照統統知道,等於前面說百千世界的眾生,動一個念頭你就知道,不是你假作意,是任運自然知道。

 

「猶如目覩所受用物」,你了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很容易,好像你眼睛看見所受用的東西。你看茶杯並不費力,一目了然,你知道百千世界多少雨點,也是這麼容易。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圓覺經》上說的境界,你可以取;不是《圓覺經》上說的境界,現些奇奇怪怪的境界,那是魔境,你不可以取。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這是教修三個觀,最初下手先修什麼行門?修奢摩他,先修至靜。修三摩缽提,先起正憶念,念十方佛、十方菩薩。修禪那,先修數息觀,這是初首方便。

 

若諸眾生徧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假若你這個眾生,遍修三種淨觀,精勤直進,不悟不休,等於釋迦佛在印度出生一樣,你決定成佛。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講得再懇切、再慈悲一點,末世具大乘根性的眾生,有上根、中根、下根。我們具大乘根性,我們的根機是鈍根。「心欲求道,不得成就」,修觀想,想修奢摩他,想修至靜,至靜不來。想修三摩缽提,想起正憶念,憶念不來。想修禪那,先修數息觀,數息不來,不得成就,這就是根機遲鈍,下等的根機。我既然想修大乘觀行,一定具有大乘善根,我怎麼修不成功呢?告訴你原因:「由昔業障,當勤懺悔」,不只懺悔二十一天,你得天天求懺悔,往昔造的惡業把你障到了,究竟有多少惡業呢?《普賢行願品》上說,造的惡業沒有形相,假設有形相,盡虛空容納不下。怎麼造那麼多惡業呢?因為時間太久了,無始以來當眾生就造惡業,眾生當的時間久了,惡業當然造得多,你要勤求懺悔。

 

「常起希望」,不要放棄希望,不要認為自己業障太重,用功用不好,退了心。你要曉得:修行用功,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你後退,退到哪裡去?你不是退到凡夫位上嗎?無始劫來都在當凡夫,現在還當下去嗎?希望心不要歇下來。「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前面講過:你要先斷煩惱,最根本的煩惱,就是憎愛二心。遇見逆境,不要憎;遇見順境,不要愛。見到人家比我好,不要起嫉妬,嫉妬心是不耐他榮生起來的,人家有了榮華,我不要嫉妬;人家超過我,我不嫉妬。我不要諂曲,不要巴結人家。這些煩惱你都斷掉,還要求勝進、要向上,一定要修三種淨觀,一定要成佛。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心不放舍,漸次求證。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隨你跟哪一種觀想接近,你就修哪一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這一個觀修行用功,勤苦一個階段,修不成,跟它不相應,再修第二個觀。第二觀又修不成,再修第三個觀。「心不放舍,漸次求證。」總而言之,這一觀修不成,再修那一個觀,永遠不要捨棄,一直修下去,漸次要求證得。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假若是末世的眾生,想求無上的佛道,應該先結個期限,或者一百二十天,或者一百天,或者八十天。可是先要經過二十一天的懺悔,懺悔無始的罪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經過求懺悔的二十一日,然後起正憶念,修這三種淨觀。「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你在懺悔的時候,有特別的境界出現,你在正思惟,起正觀的時候,有特別的境界出現,不是《圓覺經》裡面所說的境界,你不可以取著。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奢摩他至靜」,修這三種淨觀,有下手的方便,要修奢摩他,先修至靜。「三摩正憶持」,修三摩缽提,先起正憶念,念十方佛、十方菩薩。「禪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修禪那觀,先明數息法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修上面三種淨觀,若能精勤修習,你就是活佛出世。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末世的眾生,沒有修成就,因為無始劫來的罪業障到,要常常求懺悔,懺悔無始劫來的一切罪業。「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佛的境界你本來具有,我們跟佛無二無別,就是被這些罪業障給障礙住,你把罪業懺悔清淨,佛境就現前了。

 

講到這裡,圓覺菩薩章講完,也就是正宗分講完了。全經分為三大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正宗分講演完畢,接著講流通分,在三大分之中,一共有十二位大菩薩當機請問,已經講了十一位大菩薩,現在講最後一位,也就是第十二位,叫做賢善首菩薩。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章屬於流通分,流通分有五大科,第一大科是「慶聞深法請問流通」,慶倖自己聞到甚深的圓覺妙法,請問如何流通?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不可心思、不可言議,叫做妙法,《圓覺經》處處叫我們開悟,就是要悟到圓覺妙法的理,悟後再起修,這一步功夫要記清楚。這就是當時大菩薩都開悟了,末世眾生看見《圓覺經》也能開悟,「如是不思議事」,就是圓覺妙法。下面接著請問。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

 

第一個問題:「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請問這部大乘經應該取什麼名字?我們現在知道叫《圓覺經》,是由賢善首菩薩請問,世尊立的名字。第二個問題:「雲何奉持?」有了教法,怎樣奉行修持?第三個問題:「眾生修習得何功德?」眾生修習圓覺妙法,能得何等功德?在前面《圓覺經》都講不要住相、不要著相,你所修的功德不可住相,也不可著相,但是不住相、不著相,任運有功德。賢善首菩薩不是不知道不著相的道理,還要請問修習的功德,這是為利益初發心的眾生。初發心的眾生對於大乘教法還沒有修習,先告訴他修習能得無量的功德,等他修習得無量功德的時候,再告訴他不可以著相,所以流通《圓覺經》,要把何等功德說清楚。第四個問題:「雲何使我護持經人?」如何使我等輩,護持受持《圓覺經》的人,不要著魔,使他不要生退懼的心,一定得有佛菩薩來加護持經的人。第五個問題,「流布此教至於何地?」流通宣佈此圓覺大教的功德,可至何等地位?一共有五個問題。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下面第二大科是「贊許靜聽交感流通」,「贊」是讚歎賢善首菩薩問得好,「許」是許可跟他講,「靜聽」是和諸大眾默然而聽。「交感流通」,有說法的世尊,有聽經的菩薩,互相交感,大法才能流通。沒有法師講經說法,大法不能流通;沒有人靜心聽法,大法也不能流通,所以要師資道合,師是老師,資是弟子,師資之道相合,交感了,大法才能流通。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如是經教功德名字」,問這一部經的教法,有何等功德?要立何等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這是先讚歎賢善首菩薩問得好,再許可跟他說。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就是靜聽,聽法必須要默然而聽,要三業默然。身體不要亂動,身業默然;口裡不要講話,口業默然;心裡不要打妄想,意業默然。身口意三業都靜下來,再聽法,每一句每一字都要聽到耳朵裡,聽到心裡。不然一面打妄想,一面講話,身體亂動,講的人舌憊唇焦,你沒有聽到心裡,這樣怎麼能流通佛法呢?所以一定要默然而聽,要靜聽,佛法才能流通。

 

下面是第三大科,「依問宣說內護流通」,依著賢善首菩薩所問,如來宣講演說。「內護流通」,佛法要流通於世間,有內護、外護,內護是我們的責任,有人發心講經說法,有人要發心聽法,佛法才會流通,這叫內護。沒有人發心講,沒有人發心聽,佛法怎麼流通呢?所以內護很要緊,就是我們都發心學講經,學會了就去講經;在沒有學會講之前,要發心聽經,這樣護持佛法,佛法才會流通。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要立經的名字,先要讚歎這部經了不起,這部經是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不是釋迦佛這一尊佛說的,只要成佛都要說《圓覺經》,這部經是一部成佛的經典,可見《圓覺經》的重要性。

 

「三世如來之所守護」,過去世的如來、現在世的如來、未來世的如來,都守護這部經,要是這部經不住在世間,眾生沒有法子成佛,可見這部經的重要。

 

「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學大乘法的菩薩,沒有不皈依《圓覺經》。此世界、他世界、十方世界的菩薩統統要皈依《圓覺經》。「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十二部經」,「部」是部分,也叫十二分教,如來說的經,一共有十二個部分,就是長行、重頌、孤起、因緣、本事、本生、未曾有、譬喻、論議、無問自說、方廣、記別或授記,以前說過,你要是不記得,去查《教乘法數》《佛學大辭典》。「十二部經」,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圓覺經》是一切經的清淨眼目。我跟諸位同學一再說,每一部經都有經心,也叫做經眼,有最要緊的兩句話,等於人的五官,最主要的是眼睛,眼睛看不見不行,眼睛不清淨也不行,所以《圓覺經》是一切經的經眼。你要是把《圓覺經》研究好,一切經你都通了。開經的時候跟諸位說過,判教把《圓覺經》判為頓教大乘,是依著釋迦佛說的,叫做圓頓大法,在中國翻譯的經典之中,只有《華嚴經》與《法華經》屬於圓頓大法,《華嚴經》有六十萬字,不容易攝持;《法華經》有七萬字,也不容易攝持。只有《圓覺經》,經文很短,而且章法整齊。十二位大菩薩請問,一章一位,很容易瞭解圓頓大教。你把《圓覺經》研究好,很容易受持到心裡,就是納受於心,憶持不忘,這樣你就得到一切經的清淨眼目。你再去研究《華嚴經》《法華經》,容易瞭解、容易通達。最圓滿頓超的法門,是《華嚴經》與《法華經》,你都能研究了達,其他有什麼經不容易了達?所以《圓覺經》是一切經的清淨眼目。讚歎了這部經的名字,再答覆第一個問題:「此大乘教,名字何等?」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這是第一個名字,「大方廣」,就是其體最大,其相最方,其用最廣。「圓覺」是總持法門,梵語「陀羅尼」,翻成中國話叫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總一切法,一切法都在圓覺裡面;持無量義,一切義理都在圓覺裡面,叫做總持法門、陀羅尼法門。

 

「亦名修多羅了義」,這是第二個名字,「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簡單翻成經。佛說的經有了義經、不了義經,了是究竟圓滿,義理究竟圓滿叫了義經。佛說法為什麼不都說了義經,還有不了義經呢?為應眾生之機,必須說不了義經。修多羅指一切經,《圓覺經》是一切經中的了義經。現在我們取這部經,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就是依著佛取的這兩個名字,把「陀羅尼」略掉,合成經的題目。

 

「亦名秘密王三昧」,這是第三個名字,「三昧」翻成中國話叫正定,圓覺三昧是三昧之王,叫做王三昧。王三昧是九法界眾生皆不能了知,等覺菩薩也不能了知,唯佛與佛才能了知,所以叫做「秘密王三昧」。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這是第四個名字,《圓覺經》說如來的境界是決定的,就是不可動搖。如來的境界不能隨便變動,所以叫做決定境界。

 

「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這是第五個名字,頓教大乘,也有漸次的道理,就是說些差別法、差別義,但是都是依著如來藏自性流出來,差別就是無差別,叫做「如來藏自性差別」。

 

「汝當奉持, 」,答覆賢善首菩薩第二個問題,「雲何奉持?」我們怎樣奉持?你就依著經的名字,你就這樣奉行、這樣受持。這跟《金剛經》上答覆的一樣,「此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你就依著經的名字,奉行受持就對了。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下面答覆賢善首菩薩第五個問題:「流布此教至於何地?」「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顯,就是唯獨顯明佛的境界。如來的境界什麼樣子?看《圓覺經》就知道佛的境界什麼樣子。「唯佛如來能盡宣說」,《圓覺經》的道理,只有佛與佛才能儘量地宣說、究竟地宣說。佛在世的時候,佛、弟子、天、仙、化人,這五種人都可以說經,但是必須經過佛印證許可,才可以流通,這叫做經。佛涅槃之後,只可以造論,不可以說經,這是佛教的大規矩。《圓覺經》不是其他四種人可以說的,只有諸佛如來才能究竟宣說。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假若當時的大菩薩,以及末世大乘根性的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佛答覆賢善首菩薩說:依此修行決定成佛。佛說的經不全是叫眾生成佛,了義經是成佛的,不了義經,不能成佛。譬如佛說人天乘的經,來生來世包許你轉人,這叫做人乘法。你依著經修行,來生來世包許你升天,這叫做天乘法,合起來叫做人天乘法,這是不了義經。你依著這一部經,可以證阿羅漢果,可以證辟支佛果,這叫做二乘法,也叫小乘法,都不能成佛。唯有佛說的大乘法,才能至於佛地。《圓覺經》可以成佛,可是《圓覺經》屬於頓教大乘,除了含攝頓超的根機,兼帶含攝漸次的根機。你依著《圓覺經》修行,不能頓超,不要退懼,你漸次增進,一定成佛,因為《圓覺經》是成佛的法門。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羣品。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前面判教的時候,判《圓覺經》為頓教大乘,是依著佛說的,不敢給它改名為圓教大乘,實際它是頓圓之教,不是頓教禪宗。頓教禪宗根本不講教法,《圓覺經》講教法,是佛說的,怎麼叫做頓教大乘呢?眾生的根機不一,有「頓機的眾生」,「頓機」就是頓超,像文殊師利菩薩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知」就達到成佛的目的,那就是頓教的根機。普賢菩薩章請問漸次,說了四個漸次,還是結到頓超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頓教大乘的道理。就是希望我們一超直入,身心如幻,一切都如幻。一切如幻如化,你知道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嗎?土話說一下子,實際就是頓超成佛。頓超的根機,就從此能夠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羣品。」「攝」是攝持,「羣」是多,「品」是類,多種多類叫做「一切羣品」,漸次的根機,則不一樣,有多種多類。只要你願意成佛,發願成佛,都可以攝持你。《圓覺經》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就怕你不發願成佛,發願成佛,你一定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及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讓」就是拒絕。大海廣大甚深,但是小小的流水,大海並不拒絕,你是大江的水,它能容納;你是大河的水,它能容納;你是小水溝的水,就怕你不流到大海,流到大海,它也不拒絕。如此才見到大海之大,能容納一切眾流。《圓覺經》之大,能攝持一切眾生。

 

「及至蚊蝱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蚊蝱」,大陸上的人都叫蚊子,臺灣人叫蝱,是一種很小的蟲,它的肚子、胃都很小,只能飲一點點水。「阿修羅」,身量大,肚子大,胃囊也大,多大呢?阿修羅跟帝釋天打仗,帝釋天住在須彌山頂,他抱住須彌山搖,把帝釋天搖下來,他兩個手臂抱住須彌山腰,足見身體有多大!阿修羅身體、肚子、胃囊都大,飲水很多,但是大海的水能滿足他的願,儘量飲,能令他充滿,這就顯出大海之大,能攝持一切眾生。這就是說你是大根機,你學《圓覺經》,頓超直入;你是漸次的根機,慢慢地修,只要你肯修,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滿你的願,這就是答覆他依法修行,至於佛地,皆成佛道。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這是答覆賢善首菩薩第三個問題:「眾生修習得何功德?」眾生修持這個法門,得什麼樣的功德?「假使有人」,這是假設之詞,沒有這個事實,作一個譬喻,假使有一個人。「純以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把積聚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拿來行佈施,這個人得的功德甚多。

 

「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聽到《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部經的名字,功德超過前面七寶佈施的功德。聽到一句《圓覺經》義理的功德,超過前面以七寶佈施的功德。這個功德諸位在座都得到,你不但聽到經名,聽到一句義理,全部《圓覺經》都聽到了。不是佛故意這麼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佛說的都是真實的話,佛怎麼會打妄語騙眾生呢?你聽一句經的義理就能成佛,什麼功德能超過成佛的功德呢?你聽到不了義經,受持三皈、五戒,來生不過轉人,那有多少功德?你加修十種善法,不過升天上享點天福,天福享完還要墮落下來,那有多少功德?你聽不了義的小乘經,能成阿羅漢、辟支佛,不過超出三界,結果證偏空涅槃,掉到死水坑裡,那有多少功德?所以《圓覺經》是成佛的經,你聽到經名就能種成佛的善根,聽到一句義理決定叫你成佛,依著一句經文的義理修行,譬如:「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你明白這一句經文的道理,就能成佛。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再說個比喻,「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假使有這一個人單行小乘的教化,他教化一百個恒河沙的眾生,都成阿羅漢果,這個法師功德甚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成佛。「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你能宣說這部《圓覺經》,講兩句這部經的義理,就令眾生種成佛的善根。頓超的根機,現在就能成佛;不是頓超的根機,將來也決定成佛,你的功德大了。所以諸位同學聽了經,得了無量功德,你學講《圓覺經》,你的功德更不可思議!

 

善男子!若複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善男子!若複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注意「聞」字,你學講經,得先聽經?聞思修三慧,第一個就是聞慧,你不聽,怎麼能開智慧?現在聞經的人太少,因為講經的人太少,實際有人講經他也不聞,怎麼能開智慧?怎麼能得到功德?聞到《圓覺經》,不要說全部經文的義理,你都聞到,就是聞到《圓覺經》的經名,你發起來信心,不起疑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這個人的善根很大,不是在一個佛、二個佛的面前種的善根。你親近佛,當然要供養佛,供養佛你就得到福;你聽佛說法,就得到慧。大乘善根包括福慧兩種,等你成了佛,福慧兩足尊。

 

 

「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在恒河沙那樣多的佛的所在,「種諸善根」,就是種諸福慧。「聞此經教」,他種福、種慧、種善根,親近到佛,聽佛講經說法,講的是《圓覺經》。前面說沒有哪一個佛不講《圓覺經》,所以他種善根,親近恒河沙那麼多的佛,都在佛的面前聽過《圓覺經》。《金剛經》也有這樣的經文:「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種諸善根,亦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聽見這句話,你要是心裡想:我怎麼有這個善根?這就叫做自卑感,眾生瞧不起自己,是大障礙。我們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十方諸佛都能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你有自卑感,自認是薄地凡夫,心裡想:「我是末法時代的眾生,我怎麼能成佛!」那你永遠不會成佛。儒教也有這個道理,孔子的弟子顏淵曾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大舜怎麼成為大舜呢?他做了大舜的事啊!大舜是人,我也是人,我只要做大舜所做的事,我也可以成為大舜一樣的偉人。佛經上也有一句話:「彼既丈夫我亦爾。」十方諸佛是大丈夫,他能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因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成佛,怎麼能看不起自己呢?我們要是善根不深厚,現在是末法,並且是五欲熾盛的時代,我們怎麼會坐到佛學講堂裡,天天學大乘佛法?你要相信自己的善根深厚,你曾親近過無量諸佛,現在怎麼還在末法時代當苦惱凡夫呢?你親近是親近了,聞此經是聞此經了,你沒有頓超,你是漸次的根性,要慢慢地修,所以不要自暴自棄,聞到《圓覺經》,你應該慶倖自己有深厚的善根,努力增進,決定至於佛地。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答覆賢善首菩薩第四個問題:「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我們怎樣護持持經人?你們這些大菩薩都應當護持末世修持《圓覺經》的人,因為末法時代魔強法弱,環境惡劣,五欲熾盛,誘惑力太強。他剛剛發了一點露水道心,太陽一曬,把露水曬乾了,不是太可惜了嗎?末法時代,他難得發菩提心,你要護持,不讓他退心。

 

剛才是勉勵、鼓勵諸位,不要輕視自己,同時不要粗心大意,我們的環境,不是好環境;時代,不是好時代,你不要害怕,謹慎就是了,因為有諸大菩薩護持你。「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不讓惡魔、外道,來擾亂末世的修行人,使他昏煩惱亂,退屈大乘道心。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

 

接著講第四科「稟命加衛外護流通」,稟受佛的慈命加以保衛,作為外護,這樣才能流通《圓覺經》。前面是自己修行、自己聞法、自己講法,內護流通,十方諸佛諸菩薩都來護持內護。外護流通分為一類一類,這是金剛類,也叫金剛神類。

 

「爾時」,這時候。「會中有火首金剛」,火首金剛頭上會冒火,火首金剛的火從哪裡來的呢?是淫欲心化的三昧火。這個眾生的淫欲心特別重,他發心修圓通,結果淫欲之火變成三昧火,在頭上放火苗出來,他頭上的火,實際是三昧的光明。《圓覺經》前面講:「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淫欲心太重怎麼能成佛呢?就怕你不修行,你一修行,淫心變成三昧火,火首金剛就是給我們作榜樣。金剛神類的眾生,手裡拿著金剛杵,是金剛寶做成的,金剛寶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它;它能摧碎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摧碎金剛寶。我們現在供的護法神,就是護法韋馱尊天,他手裡拿的就是金剛杵。「摧碎金剛」,摧破粉碎一切邪魔的金剛。「尼藍婆金剛」,「尼藍婆」是梵語,沒有翻譯,同學看什麼地方有翻譯。「等八萬金剛」,一共約八萬個金剛。「並其眷屬」,還帶來很多眷屬。

 

「即從座起」,就是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及其眷屬,在法會聽佛說法的時候,從本座而起,稟受佛的慈命,要護持末世的修行人,他們都發了心。「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向佛足頂禮,右繞三圈,仰白佛說:假若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決定大乘」,《圓覺經》叫決定大乘,就是實教大乘。大乘法有權教大乘、實教大乘,權教大乘不決定,是權巧方便的大乘,為接引二乘人,來學大乘法,很多都是方便說法。要是有能持此實教大乘、決定大乘者。「我當守護」,我們金剛神眾要保衛、護持他。怎樣守護?「如護眼目」,人的眼目最寶貴,身體上的部位可以碰一下,眼睛卻碰不得,所以人最小心保護眼睛,我們保護持《圓覺經》的人,如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保護他。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讓。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不但保護修行人,連他修行的道場我們都保護。「我等金剛自領徒眾」,八萬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讓」,從早到晚守護他的道場,不會遭災遭難,不會遭魔害,令他不退屈。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前面講道場,這裡怎麼有家呢?因為修圓覺菩薩行有四眾弟子,前面講道場是出家二眾,還有在家眾修行,則保護他的家,叫他家裡永遠沒有災難、障礙。「疫病消滅」,不叫他得疾病,什麼病都給它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叫他發財,在家菩薩可以有財寶,財寶充足,用不完。這是金剛神護法,下麵是天眾,天王護法。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天。佛教所說的天,分三界,一共二十八天,二十八天的天王都要出來護法。「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須彌山王是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也叫帝釋天的天王,他住在須彌山頂,叫做須彌山王。欲界第一層天,是四天王天,叫做護國天王。二十八天王是總說,為什麼特別說大梵天王、須彌山王、護國天王呢?因為每一個佛出世,大梵天王與須彌山王,他們都是請法主,眾生不知道如何請法,他們給眾生作榜樣,替眾生請佛說法。護國天王的職務是護人護國,也護持三寶,所以特別說這三個天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我們二十八個天王,也要守護末法時代持《圓覺經》的人,叫他無災無難,精進不會退轉,這是天眾出來護法。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盤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爾時,有大力鬼王」,下面鬼王出來護法,鬼王有大力,叫做大力鬼王。「名吉盤茶」,吉盤茶也叫做鳩盤茶,翻成中國話叫甕形鬼,也翻成冬瓜鬼,他的形相很醜陋,看不出頭來,像甕,甕是裝水、裝菜,小口大肚的缸,大力鬼王像個大冬瓜。鬼王人看不見,普通鳩盤茶,人時常會看見,在我的家鄉,這種鬼叫半截缸,只有缸一半高。你看見一個半截缸,一拐一拐的,那就是鳩盤茶,他沒有事,常逗著狗玩,狗在那兒臥得好好的,忽然間好像發神經病,就是鳩盤茶逗的。這裡不是普通的鳩盤茶,是大力鬼王,還有十萬個鬼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我們這些鬼王也來守護持《圓覺經》的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我們從早到晚都來給他守衛,使他不會起退心。「其人所居一由旬內」,一由旬就是四十裡,不但他住的道場,我們要守衛,他居住在那兒修圓覺行門,四十裡路以內,我們都給他保衛。「若有鬼神侵其境界」,前面說的神鬼,都是護法神,是善神。還有惡神、惡鬼,他看你在修行故意來侵害你的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大力鬼王,會把這惡神、惡鬼粉碎得像微塵那樣。這是第四科,你只要修行,不要害怕惡神、惡鬼來擾亂你。諸佛要護持你,諸菩薩要護持你,一切善神善鬼都要護持你。

 

下面是第五科,「時眾受持總結流通」,當時聽經的大眾都要受持《圓覺經》,這樣《圓覺經》就可以流通,叫總結流通。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此經已」,佛說完《圓覺經》。「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聽圓覺大法的一切大菩薩,還有天眾、龍眾、鬼神等眾,分開來說有八部眷屬,就是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八部。天龍八部,不是八部以外有天龍,是八部以天龍為首,叫做天眾、龍眾,八部都是護法神。「及諸天王」,總說天眾,有二十八天王。「梵王等」,前面說過,大梵天王也在二十八天王裡面,因為大梵天王是請法主,特別指名出來。「一切大眾」,一切聽法的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聽了法,得了法喜,信心堅定而不疑惑,就能受持圓覺大法,就要依教修行,《圓覺經》等著你流通於世了。

 

這個學期我要跟諸位同學講《圓覺經》,卻生起病來,病得很嚴重,不能吃飯,不斷咳嗽吐痰,雖然吃藥,卻越來越厲害。諸位同學每天作課誦,或者念經拜懺以後,都要替我回向,有大感應,結果服一帖湯藥,咳嗽止住了。要不是你們回向給我的功德,怎麼病好得這麼快呢!病好了我才能把《圓覺經》講完,我心裡面得了法樂,因為我發願要跟諸位講《圓覺經》,結果滿了願。今天講圓滿,如釋重負,像一個重擔子放下來了。講經的時候,不斷勸導諸位修行,在末法時代講圓頓大法的人很少,《華嚴經》《法華經》是兩部圓教大乘的經典,講《華嚴經》,縱然有時間、有道場,每天講二個小時,得三年才能講一遍,誰能發心聽你講三年呢?講《法華經》,每天講二個小時,最短也得三個月,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講《圓覺經》,容易受持,它有十二章,文句章法很整齊、很清楚,有很多我們要問的問題,菩薩都替我們問出來,我們解除了疑惑,可以增加信心,所以諸位同學聽了以後,要好好研究。發給諸位同學兩部注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直解》,在臺灣流通的圭峰大師的《大疏》、《略疏》要看。還有諦閑法師的《法匯》裡面,有兩部《圓覺經》注解,一部《講義》,一部《親聞錄》,都拿來參考研究。你把《圓覺經》越研究越熟,將來發心去講,不要著相,我們不求功德,弘法是我們的責任,你們要負起弘法的責任,不要辜負你們的善根。這是勸各位先自修,把它研究好,再去講。諸位同學聽經聽多了,自然這裡面的道理都會料揀得很清楚,要是有同學還是聽不太明白,認為一會兒說:沒有生死,沒有涅槃,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會兒又說:要證得涅槃,證得菩提。怎麼繞來繞去,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呢?這是你聽大乘經聽得太少,說到最高的地方,不著相的境界,是佛的境界。這是跟我們說,由凡夫到成佛什麼樣子,「不與法縛,不與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那是佛的境界。我們初發心的人,要堅持淨戒,要持戒清淨,要認識愛為生死根本,淫欲是我們的生命,你要先斷淫欲,再除愛染,這樣下手。不然你說佛的境界,就算你我的境界了嗎?你我不吃飯,肚子會餓;不睡覺,會發困。我們是凡夫,看了佛的境界,那是地圖,你走路,還是得從出發點開始走,譬如高雄是我們抵達的終點,你從八堵上車,還沒有到高雄,所以一會兒這樣講,一會兒那樣講,講道理,要講到最高最圓的地方,修行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這是告訴諸位研究經典、修行的方法。

 

講到這裡,把《圓覺經》講完了。

 

附件一

 

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題目

 

一、   何謂如來因地法行?

 

二、  何謂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三、   何謂二空觀及法界觀?

 

四、   在修觀慧之前,應作何方便?

 

五、   什麼是輪回根本?

 

六、   三界內外,共有幾種愛?

 

七、   三種淨觀,以何為起行方便?

 

八、   何謂迷識四相及迷智四相?

 

九、   何謂善知識之正知見?

 

十、   末世眾生欲修行者,在三期道場之前,應作何方便?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