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7/16 02:13:45
圓覺經講記
目次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序(釋心會)
介紹注解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正釋經文
文殊師利菩薩章
普賢菩薩章
普眼菩薩章
金剛藏菩薩章
彌勒菩薩章
清淨慧菩薩章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下
威德自在菩薩章
辯音菩薩章
淨諸業障菩薩章
普覺菩薩章
圓覺菩薩章
賢善首菩薩章
附件
一、圓覺經考題
二、圓覺經參考資料
圓覺經講記序
十界不離一心,一心不離圓覺。圓而覺者諸佛也,覺而未圓者菩薩也,終日圓而渾然不覺者,芸芸有情也。
諸佛「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遍十方上至極聖,下至泥梨苦趣,何處不圓乎,何處又圓乎。盡三世何時不覺乎,何時又覺乎。若於覺不覺、圓不圓處商量,不免依舊迷惘,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竊謂:一翳在目空華繽紛者,眾生也。知是空華離幻即覺者,菩薩也。「若諸如來因地修圓覺,於中無起無滅、無來無去、無得無失、無縛無脫,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奈何眾生,無始無明種種顛倒,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病目空華交相輪轉,執持不舍,大作夢幻之寐,塵劫迷封從未曾知。勞我世尊宏願應世,雖然一語道出,少有當下承擔。圭峯大師,一聞便知此事。吾輩障重迷深,幸得圓覺會上十二大士,慈悲觀機,請問如來因地法行,遠離諸病永斷無明之方。世尊開示,當離一切幻化虛妄愛憎境界。蓋生死輪回,恩愛貪欲為本。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正念遠離諸幻。而後世尊次第廣說頓漸修行法要,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遠離諸病,得正住持可免輪轉。
本經文約義圓,脈絡清楚,漸次有序,機教相扣。源公院長譽與華嚴、法華三經,同為圓頓教三經之一。老人家理性解經,條理分明圓融無礙。感性訓誨勉勵,苦口婆心切中時病,同學聞之每感愧赧。年初海會寺常住,授此講記初稿令學人先睹,三十年後猶如昨夢。並命為序,野幹之語徒增眩惑,諸方知識一笑置之可也。
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仲春受業弟子心會敬敘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九年講于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林秀卿敬記
張素貞成文
介紹注解
在講經之前,先介紹幾本《圓覺經》的注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簡稱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簡稱直解),兩本要對照研究,你們現在當學生,是來求學問,將來當法師要自己看注解,不看怎麼講呢?《圓覺經》的注解,解釋得最好的是《圓覺經大疏》(簡稱大疏),作者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因為解釋的內容太多,恐怕大家看不懂,他再作一本《圓覺經略疏》(簡稱略疏),這兩本臺灣都有出版,這二本注解一定要看。 還有一部注解是《圓覺經析義疏》(簡稱析義疏),是通理大師作的,就是《賢首五教儀開蒙增注》和《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的作者,《大疏》解釋了許多道理,通理大師有另外的見解,而且作得很好,是一本有價值的書,可是現在臺灣沒有出版,為此,我特別到臺北佛教書局、普門文庫和大乘印經會,推薦印《圓覺經析義疏》,他們說沒有這本書,我說《大藏經》上有,可抽出來單獨影印。大乘印經會後來出版了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希望將來能出版通理大師的《圓覺經析義疏》!民國以來出版的,還有《諦閑法師法匯》裡面的《圓覺經講義》、《圓覺經親聞記》兩部注解,都可拿來參考研究。
最標準的注解是《大疏》《略疏》《析義疏》,現在找不到《析義疏》,就看圓瑛法師的《講義》,他是依著《大疏》、《略疏》、《析義疏》編的,編得很好,依著《講義》研究不會錯誤。尤其是利益初學的人,你要是看《大疏》嫌多,《略疏》看不懂,就看圓瑛法師的《講義》,分科清清楚楚,看了《講義》,再看《直解》,《圓覺經》的經文,就可以消通了。
特別提醒:《圓覺經講義》的科文一定要看,《圓覺經》的文法很整齊,十二位菩薩,十二個問答,分為十二章,我現在眼睛看不見,沒有辦法講科文,你們一定要自己看。開學我就跟同學一再強調,你要學會分科,不會分科不能當法師,科文是經文的段落,不會分科,講到哪裡你都不知道,而且講到後面,忘了前面,所以一定要看科文。這是我所知道的《圓覺經》注解,介紹給各位參考。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全經的題目,我們中國人說話愛簡單,就叫《圓覺經》。有一篇序在《略疏》前面,叫「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是序文作者的官銜。「光祿大夫」,是唐朝的二品官,但是他還有別名,就像我是「道源」法師,他是「白聖」法師一樣。「金紫」,「金」是金魚袋(玉帶懸佩之飾品),「紫」是紫衣,金魚袋和紫衣是皇帝特別賞賜的莊嚴品。朝廷的光祿大夫,不只一人,可是別人沒有金魚袋。他把紫衣穿上,再佩上金魚袋,就比別的光祿大夫光榮。「守中書侍郎」,是唐朝的二品官,「尚書門下」,中書、尚書、門下,為宰相之職務,是一品官,「平章事」,是辦理事務。「充」,是擔任,「集賢殿大學士」,這是最榮譽的官銜,必須宰相才可以兼任,唐朝皇宮裡面有很多大殿,他是集賢殿的主管,這不得了,所以稱為「大學士」,一直到清朝還有這樣的官銜。這裡是講他的官銜,他是二品官,兼辦一品官的事情,並且擔任集賢殿的大學士。「裴休撰」,序文的作者,姓裴名休,是圭峰禪師的護法。「撰」,這篇文章是他寫的。
看這篇序文就知道,裴休是真正懂佛法的大居士,不但官位高,還有大學問,對於佛法研究得非常透徹。譬如我們現在要出一本書,認識有大學問的人,請他作篇序文,放在書的前面,以增加光榮。作序文有一定的章法,都分二大段,前面一大段叫理序,後面一大段叫事序,賢首國師作《大乘起信論》序,體裁也是這樣。將來你們文章作得好,有人要出書,請你寫序,你要知道序文的體裁,前面敘理,後面敘事。這篇是《圓覺經》的序文,要讚歎圓覺,直接讚歎圓覺沒有幾句話,文章發展不開,作文章要找最重要的佛理,所以裴休把一切大乘經上講本體的名字,都搜集來加以解釋。這裡要注意;寫文章跟了生死成佛道,完全不相干,所以真正修行,不要著文字相。你天天作文章,生死不能了脫,可是弘揚佛法,離不開文字,你不要著相就對了。下面開始講解序文。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夫」是發語詞,「血氣」,有血有氣,就是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屬」作「類」講。凡是一切眾生之類,一定有知覺。沒有知覺的,像山河大地、草木、石頭、土塊,都屬於無情。
「凡有知者必同體」,凡是有知覺的,必定有同體的佛性。這就說到佛法上,一切眾生都有知覺,各人的知覺不一樣。下等的動物,如蚊蟲、螞蟻,都知道貪生怕死,就是它有知覺。蚊子叮你,你一打,它就飛走,因為它有知覺;螞蟻,你一碰,它就逃命,因為它有知覺。眾生的知覺不一樣,就是第六識的知覺不一樣。第六識是依著第八識起的,第八識是依著真如起的,真如沒有兩樣,同一個本性之體。凡是有知覺的眾生,一定是同體的佛性。
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
同體是同一個佛性的體,佛性是什麼樣呢?「所謂真淨明妙」,佛性沒有相,真而不妄,淨而不染,明而不暗,妙而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所同的本體,真實、清淨、光明、微妙。「虛徹靈通」,佛性像虛空,融徹、靈鑒(靈知靈覺)、通達。「卓然而獨存者也」,「卓然」,超出一切諸法之上。眾生在六道輪回,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餓鬼,一時畜生,一切諸法有生有滅,眾生所具的本體,高超而不生不滅,不被生死所轉動,超出一切萬事萬物而獨存。
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是眾生之本源」,這個超出一切萬法而獨存的本體,是一切眾生的本源。一切眾生都是從八識來的,八識是真如隨緣來的,真如本體,是一切眾生的本源。「故曰心地」,所以叫心地,真心之地。為什麼叫心地?一切萬物都從大地生出來,眾生的心像大地一樣,能生一切法,是一切眾生的本源,所以叫心地。
下面把一切大乘經說到眾生本體自性的名詞,都搜集來加以解釋。佛性就叫佛性,為什麼取這麼多名詞?因為不同的經典,翻譯不同,裴休居士認真研究,每一個名詞,都有很恰當的注解。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我們眾生雖發菩提心,還沒有得到菩提果,必須在佛那一方面講,就是諸佛得到智果,叫做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法界」,一種依法相,作界限講,是諸法之界,三乘六凡,連佛十法界,各有其界限,人乘,不是天乘;天乘,不是二乘;二乘,不是菩薩乘;菩薩乘,不是佛乘。二種作法性講,一切萬法都是互相交徹,等於因陀羅網,用一千顆寶珠做成,可以互攝互融。比喻眾生各有其相,但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交徹融攝,所以取名叫「法界」。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大涅槃經》中,本體叫做「涅槃」,就是諸佛得到理果。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寂滅」,寂滅又清淨無染,所以叫「寂靜」。「常樂」,涅槃有四德:「常、樂、我、淨」,「寂」字配到「我」字上,涅槃的我是真我,是寂滅之我,所以寂靜常樂,叫做涅槃。
「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濁」,不渾濁,佛性在染汙法中,不被染汙。「不漏」,不漏失,佛性是無漏之法,超三界而獨存,所以有的大乘經取名叫做清淨。
「不妄不變,故曰真如。」《大乘起信論》中,本體叫做「真如」,不妄謂之「真」,不變謂之「如」。「真」是不虛妄,「如」是不變易,它不妄不變,所以取名叫做真如。
「離過絕非,故曰佛性。」離一切過錯,絕一切非,佛性哪有過、哪有非?所以取名叫做佛性。
「護善遮惡,故曰總持。」有的大乘經取名叫做「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它護持一切善法,自然有遮止惡法的妙用,總護一切善,總遮一切惡,所以叫做「總持」。
「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法身在纏,取名叫如來藏。如來藏者含藏如來,在眾生份上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隱覆之義,它能含攝如來,如來在裡面含藏著,所以叫做如來藏。等於一個裝七寶的櫃子,裡面含藏著七寶,隱覆住沒有人看見。
「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閟」,音閉,關閉,秘密幽深的意思,「玄閟」,好像玄關,玄旨之關門,很重要的玄妙法門。眾生本體之性最高,超越一切法之上,即是眾生本具之性也。就是法身住的地方,也就是每個法身佛的住處。《密嚴經》取名叫密嚴國,大日如來所住的依土,即法性土。這個法性土,超越幽深玄奧之閟門,有秘密的莊嚴,所以叫做密嚴國。
以上把大乘經上不同的本體名詞,加以注釋,下面說到圓覺。
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
其他的名相,都用一句話解釋,這裡用了兩句話,就知道他注重圓覺、讚歎圓覺,怎麼叫做圓?德無不備,謂之圓。「統眾德而大備」,把一切功德總統起來,沒有不具備的。「爍群昏而獨照」,「爍」,光照的意思,「群昏」,凡夫眾生昏暗不明。它的光明能照破一切凡夫眾生的昏暗不明,使眾生不被無明所障蔽,進而覺悟成佛。「故曰圓覺」,所以叫做圓覺。「其實皆一心也」,其實就是眾生唯一的自覺心。
作序文要讚歎圓覺,把一切大乘經上說到的本體名詞,都搜集來加以注解,在文法上叫「賓」。最後兩句,「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叫「主」,有賓有主。「其實皆一心也」,呼應前文:「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就是有知覺的眾生,同於一個體,那一個體就叫做一心。
下面文章繼續鋪展,由一心講到一法、一道,文章要講究氣勢,只讚歎到這裡,文章的氣勢不夠,下面再繼續讚歎。
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回息。
眾生不瞭解圓覺一心之法,所以我才讚歎圓覺一心。你明白圓覺一心,知道怎麼叫做凡夫?怎麼叫做聖人?怎麼在迷?怎麼在悟?怎麼流轉生死?這個關係大了!「背之則凡」,背是背覺合塵,違背了圓覺一心之法,你就叫做凡夫。佛菩薩知道六塵境界,一切法皆是幻化,所以能背塵合覺。「順之則聖」,你懂得圓覺一心之法,順著圓覺修行,一定當聖人。凡夫與聖人的差別:一個違背,一個順從,所以古人讚歎西方:「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西方,不是在十萬億佛土以外,你天天往東走,走凡夫路,你一回頭,就是西方。你天天往東走,背了圓覺,回頭順了圓覺,你就是聖人。所以研究大乘經典,乃至禪宗講的開悟,只要一個字會到心裡,馬上你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圓覺在哪裡?就在你的一心。
「迷之則生死始」,迷了圓覺,你起惑造業,生死從此開始。生死從哪一天開始呢?無始,沒有個頭。如果有個頭,就在你迷的那一天,一迷,你的生死就開始了。「悟之則輪回息」,你一開悟,輪回就止息了。無始劫來流轉生死,流轉到現在,盡未來際,也沒有完,生死無窮。怎樣能超越輪轉?就在你一開悟:「我的心就是圓覺」,你就是聖人,輪回止息了。因為你起了迷惑造業,就流轉生死;今天開悟,不迷惑造業,生死輪回就止息,就是一迷、一悟的關係。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你要求圓覺,要親切的求證一心,從哪裡下手呢?按道理說,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在事相上仍然要用功,先修止觀,因位之上,叫止觀;果位之上,叫定慧。由止而得定,由觀而生慧,這是最親切求圓覺的方法。一悟,輪回就止息。不悟,你去求開悟;沒有悟到圓覺,你去求圓覺。你們聽過《大乘起信論》,六度合成五種行門,最後一個就是止觀門,先修止後修觀,再修止中帶觀、觀中帶止,最後修止觀不二,你就得到定慧,這是親切求圓覺的方法。
「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由止觀定慧的功夫,再推廣開來就是六度,所謂: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六度再推廣開來萬種行門,你修六度萬行,就得了圓覺。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你把圓覺引進來,當成你的智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你依著本具的真心去發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是依著真心發的都不是正因,你天天修行,因不正不會成佛。《楞嚴經》譬喻,等於蒸沙做飯,沙子,不是飯的正因,蒸了百千萬劫還是沙子,不會成飯。你依著圓覺修行,就是成佛的正因。
「其實皆一法也」,由前面止觀定慧,廣修六度萬行,正智、正因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圓覺法,人人本具的一心。下面接著鼓勵我們、警策我們。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人人都有圓覺本體,沒有離開圓覺,卻不知道圓覺在哪裡?我們學佛法依文解義,還有一點點印象,不學佛法,連圓覺這個名詞都沒有聽過,這就叫做凡夫。每天依著圓覺穿衣吃飯,依著圓覺上床睡覺,結果跟圓覺不相干,所以叫做凡夫。
「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學了大乘佛法,曉得自己有圓覺妙性,想證得圓覺而沒有證到最究極圓滿的地位,叫做菩薩。這裡沒有說聲聞、緣覺,因為聲聞、緣覺修的是四諦、十二因緣之覺,不是圓滿之覺,把他合到菩薩裡面,他也是天天修行用功,所證得的只是圓覺的一部份,沒有極得,所以不說聲聞、緣覺,只說菩薩。
「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前面是證而未極,證到極點,圓滿證得圓覺,能持而不失,安住在圓覺本位上,叫做如來。
一切眾生都有圓覺自性,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禪宗門下有兩句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佛在哪裡?每天夜裡,你抱著佛睡覺,每天早晨,你和佛一同起來,你還不知道佛嗎?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可憐湣者,你有成佛的本錢,為什麼不成佛呢?所以自己要迴光返照,好好用功修行,不然真是空過光陰。身為人,你不修行,裴休大居士也沒有辦法;你有資格成佛不去成,十方諸佛對你也沒辦法。
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
「離圓覺無六道」,圓覺是一切凡聖的本體,要是離開圓覺的本體,沒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是真如不守自性,隨緣生出來的,《大乘起信論》叫真如,離開真如沒有六道。
「舍圓覺無三乘」,「舍」字跟「離」字一樣。舍離了圓覺,沒有三乘聖人,這裡把聲聞、緣覺包含進去。聖人知道六道凡夫的苦惱,要求證圓覺,沒有證到究竟成佛之前,叫三乘聖人。舍離了圓覺,沒有三乘聖人,所以九法界凡夫都離不開圓覺。
「非圓覺無如來」,具足了圓覺,才叫做如來;要是沒有圓覺,任何眾生都成不了佛,所以沒有圓覺,就沒有如來。
「泯圓覺無真法」,「泯」是泯滅、沒有的意思。沒有圓覺,就沒有真法,一切法都是妄法,唯有圓覺是真法。
「其實皆一道也」,其實只有一個道,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個涅槃大道。認不清這個涅槃大道,永遠當六道凡夫;認清了涅槃大道,走到化城,還沒有到寶所,叫做二乘人;知道到寶所還有一段路,沒有走到盡頭,叫做菩薩;走到寶所,這一條大道走到盡頭,叫做佛。
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
把圓覺的意義,以及十法界的關係都講完,再說出圓覺的重要性。「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所證的是圓覺。「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就是為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令眾生證得圓覺,沒有比這件更大的事了。眾生本具有圓覺,但是眾生不知道,所以如來說人人皆有佛性,這部《圓覺經》講人人皆有圓覺,你可以成佛,如來就為這件大事,才出現於世。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契經」。「詮」是表顯、注解的意思。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都是為了詮表圓覺、注解圓覺。
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于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說一部《圓覺經》就好,為什麼釋迦如來說三藏十二部那麼多經呢?「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但是如來垂留下來的言教,所指示的佛法,有顯教、密教,所以經典不同。「立義有廣略」,經典上建立的義理,有的廣泛地說,有的簡略地說。「乘時有先後」,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法,時間有先有後。「當機有深淺」,如來為眾生說法,每一部經有不同的當機者,當機者是甚深的根機,如來說的法就深;當機者是淺的根機,如來說的法就淺,所以不是佛法有深有淺,是因為當機者的根機不同,說法才有深有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當機者必須是上根圓智,如來才能說得究竟、說得高深。這圓覺大法,是一切法的根本,非得有上根圓智的當機者不行,要不是上等的根機,圓滿智慧的當機者,對於圓覺大乘之法,怎麼能夠完全貫通?
「故如來于光明藏與十二大士」,所以如來在光明藏說《圓覺經》。光明藏是個清淨國土,如來在此向十二位法身大士說法。從《圓覺經》經文中,你就看得出來,十二位大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來請問佛,佛就給他們答覆。
「密說而顯演」,光明藏是清淨國土,法身大士都是等覺菩薩,佛給他們說法,不是秘密不傳人,因為眾生看不見、聽不懂,叫「密說」。佛在光明藏為十二位法身大士說了以後,就流傳到世間,顯明的演說給眾生聽。「潛通而廣被」,十二位法身大士,由密說而潛通,由顯演而廣被,秘密就通達,廣被一切眾生,凡大乘根性,都可以領略到《圓覺經》的道理。
「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宗」者本也。由這十二位法身大士,來印定如來說的圓覺大法,是一切經的根本。
講到這裡,理序講完了,接著講事序。
圭峰禪師得法于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
「圭峰禪師得法于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圭峰禪師就是宗密大師,我們講過《法界宗五祖略記》,華嚴宗的第五位祖師,住在終南山的寺院,後面有一座山峰,像圭板一樣,以山峰彰名,因為在中國,直稱其名不恭敬,所以稱他為「圭峰禪師」。
說到禪宗的來源,荷澤得法于六祖大師。六祖大師門下大德很多,有一位十四歲的沙彌,叫神會童子,《六祖壇經》上有他的名字,他是荷澤人,後人不敢稱他神會,就稱「荷澤」,他謁六祖大師于曹溪,親得禪宗之頓旨。禪宗分南宗、北宗,從五祖弘忍大師會下,神秀大師在北方弘揚禪宗,叫北宗;六祖慧能大師到南方廣東曹溪,弘揚南宗。神會童子跟著六祖大師得了法,到北方弘揚南宗,後來北宗逐漸式微,是荷澤大師的功勞。圭峰禪師得到正法,就是從荷澤的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傳下來的。南印和尚得法于荷澤大師的徒弟,所以道圓和尚是南印和尚的大弟子,圭峰禪師是道圓和尚的徒弟,這裡推其源祖,指出圭峰大師的身份。中國禪宗論祖師位,只到六祖,下麵都稱禪師。如果按祖師位論,慧能大師是六祖,荷澤大師是七祖,傳下來的法子是八祖,荷澤的嫡孫南印禪師,是九祖。南印禪師的上足,就是他的法子,叫道圓和尚,是十祖。圭峰禪師是道圓和尚的徒弟,算是十一祖。
「一日隨眾僧齋于州民任灌家,居下位」,有一天,圭峰禪師隨著寺院的僧眾,到寺院的本州有一位大居士,姓「任」名「灌」家裡去吃齋。道圓和尚就派寺院的眾僧去應供,圭峰禪師當時才出家不久,隨眾僧出外受供養,他坐在最後的座位上。「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吃了齋,這位居士送眾僧經典,可能上座送大部經典,中座送中部經典,到了圭峰禪師,送他一本《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稱《圓覺經》)。「卷未終軸,感悟流涕。」他得到《圓覺經》就打開看,那時候沒有印刷術,都是抄寫下來,一張紙、一張紙接起來,再用一根小棍子卷起來,不叫冊,也不叫本子,叫軸。這部《圓覺經》只有一軸,現在稱為一本,這一本經還沒有念完,感動得開悟,眼淚不禁流出來。因為圭峰禪師是前生有大根機的人,而且他今生尊重佛法,得了《圓覺經》,他就認真看,深入其義,馬上就感悟到最深的道理。「歸以所悟告其師」,得了這個境界,回到寺院,以他所悟的道理,報告師父道圓和尚。
「師撫之曰」,「撫」是撫慰、安慰。道圓和尚是大徹大悟的禪師,馬上就安慰他。「汝當大弘圓頓之教」,你看到《圓覺經》就悟到甚深的道理,是上根利智的人,應當弘揚圓頓大教。大乘法有權教大乘、實教大乘,圓頓是實教大乘,你應當弘揚實教大乘之法。「此經諸佛授汝耳」,這部《圓覺經》,是冥冥之中,諸佛傳授給你的。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于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沾,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禪師」指圭峰禪師。「佩」是佩帶,「南宗密印」,六祖慧能大師南宗的秘密法印傳給了他,這是宗通。「受圓覺懸記」,傳授給他《圓覺經》,等於如來在世的時候,就預先給他授記,這是教通。這是讚歎圭峰禪師宗教雙通,不但通禪宗,教下也通。
「於是閱大藏經律」,圭峰禪師雖然通了禪宗的道理、《圓覺經》的道理,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律、論還沒有通,於是閱藏,經、律、論都看。「通唯識、起信等論」,貫通《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等論。經、律、論完全貫通,成為一位三藏法師,這是讚歎圭峰禪師。
「然後頓轡于華嚴法界」,「轡」是駕禦馬嘴的繩索,叫馬轡頭。「頓轡」是遊歷,慢慢地走,馬轡頭沒有拉緊,也沒有放鬆,馬不是跑得很快,就是騎著馬遊玩。在哪裡遊玩呢?在華嚴法界,也就是一真法界。《法界宗五祖略記》記載,圭峰禪師拜讀清涼國師作的《華嚴經疏鈔》,感悟流涕,當時他正在講經,不能去拜見清涼國師,正好有一位聽經的學人,要去朝五臺山,就托這位學人帶了一封信,要拜清涼國師為法師。清涼國師看他寫的信,對於華嚴要旨已經貫通,就回信給他,稱他為真正的法子。後來圭峰禪師還是去親近清涼國師,所以他通達華嚴一真法界的道理。
「宴坐於圓覺妙場」,「宴」是安然,「坐」是打坐,「妙場」是不可思議的道場。圭峰禪師遊歷在華嚴法界,休息時,安然打坐在圓覺不可思議的道場,
「究一雨之所沾」,法華經:「一雨所沾,三草二木,悉皆蒙潤。」如來說法,如天上一雨之所沾,三草二木都得到利益。「究」跟「窮」字一樣,要窮究雨的道理,眾生的根機,三種草兩種木不同,實際下的雨沒有兩樣。這就是一乘妙法,圭峰禪師都窮究再窮究。「窮五教之殊致」,「殊」是差別不同,「致」是道理。華嚴宗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為五教:小、始、終、頓、圓,差別不同的道理,圭峰禪師都研究透徹。
「乃為之疏解」,這部《略疏》是圭峰禪師把三藏十二部都貫通,佛教最高深的道理都窮究,才下筆作注解,所以非常有價值。「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他作《圓覺經大疏》三卷,解釋《圓覺經》,恐怕人們看不懂,再作《圓覺經大鈔》十三卷,解釋《大疏》,又恐怕眾生看到注解那麼多嫌煩,於是把《大疏》《大鈔》,分別簡略成《略疏》兩卷、《小鈔》六卷,減省了一半的文字。
我在臺北講《大乘起信論》時,讚歎《華嚴經》,我說要懂得全部佛法,一定要研究《華嚴經》,那是圓頓大教。你要懂得《華嚴經》,必須看《華嚴經疏鈔》,有一個大陸來的居士,帶來一部《華嚴經疏鈔》,是大陸出版的會本。過去《華嚴經》、《華嚴疏》、《華嚴鈔》,分成三本,初學的人不容易對照研究。上海有一群居士組成《華嚴經疏鈔會本》編輯會,編了六年,才把三本會在一起,第一段是《華嚴經》正文,第二段是《華嚴經疏》,第三段是《華嚴經鈔》,用木刻版印出來,不必三本對著看,只需看一部就都有了。說到這裡,就是勉勵諸位,要看《華嚴經疏鈔》、《圓覺經》的疏鈔,我們難得出了家,有這點善根,父母不要我們養,沒有太太、兒女要養,有時間不去看這些法寶,不是辜負出家的善根嗎?所以出了家要是不研究教典,真是對不起自己。我今年八十一歲了,我很慶倖沒有離開經本子,現在眼睛看不見,還在跟諸位講經,再辛苦、再累,我精神上很愉快。所以諸位要看注解,等到末法一萬年過去,什麼經都沒有了,那時候再出世為人,你想看也沒有了。
「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圭峰禪師有親身經驗,他作的十八卷道場修行儀規,告訴我們要自己建立道場,要怎樣修證證得圓覺?他作的《圓覺經》注解、《圓覺道場修證儀》,統統並行於世。
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
再讚歎圭峰禪師作的注解多麼好!「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圭峰禪師敘述教義圓融無礙,他見到佛法見得最通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析」是分析,「薪」是柴草,他作疏作鈔,解釋經的義理,像整理柴草一樣,柴草本來亂糟糟,把它端端正正整理成一捆一捆的。「其入觀也明若秉燭」,修證要入觀想,他有親身的經驗,說得明明白白,好像古時候在夜裡看不見,點根蠟燭就看見了。「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不虛騁」,不放野馬亂跑,即是不亂講。他作的《圓覺經》注解,文辭把理說明而已,不隨便多說。「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他作的注解,只是輔佐教理,不苟且裝飾,不賣弄華美的文句。
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
「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病」是批評人家不對。他只講他的理,他的道德學問有長處,但是他不以自己的道德學問,批評別人的毛病,排斥別人。譬如當時天臺宗和賢首宗打筆墨官司,但是他沒有說天臺宗不好。當時法相宗興盛起來,他也不說法相宗不好,沒有排斥之說。
「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因為他是菩薩,還沒有成佛,他功夫當然有沒有達到的地方,但是他不用文章裝飾來欺騙人,他所說的經律論,都有根據,不自己隨便瞎說。
我們學法師的人,看到這兩句讚歎之辭,就得學到:
一、講經只管講經,作文章儘管作文章,不要批評人,批評人沒有一點好處。你批評人家不對,就要招怨樹敵,沒有怨家,招來怨家;沒有敵人,樹立敵人。人家聽見你批評、譭謗他,他不要譭謗你嗎?他也是凡夫,結果法師與法師互相對罵,作文章打筆墨官司。所以弘揚佛法的文章你儘管作,不要批評人。批評人,別人反駁,就打起筆墨官司來。
二、不隨便談起自己的功夫,你功夫沒有到這裡,不自己隨便瞎說。比如你講戒,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戒。所以不要裝模作樣,冒充老修行,講經你知道那裡,講到那裡就好了。
蕩蕩然,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
再總讚歎,「蕩蕩然」,很廣博高深。「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他作的《圓覺經》注解,實實在在是一切經的眼目,你看了注解以後,三藏十二部你都懂了。「三十三祖之骨髓」,禪宗的祖師共有三十三位,印度有二十八位,中國有五位,初祖達摩就是二十八祖。《圓覺經》注解實實在在是三十三位祖師的骨髓,禪宗精華的義理都在裡面。
「生靈之大本」,是一切眾生的根本。「三世之達道」,圓覺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菩薩、三世諸佛,通達成佛的道路。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或淨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後世」,包括當世,不僅唐朝當時,其他法師作的《圓覺經》注解,不能超過圭峰禪師,縱然後世有其他法師作《圓覺經》注解,也不能超過圭峰禪師!
「其四依之一乎」,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為如來使者,為眾生之依止,就是令眾生依止的善知識有四種人。《佛學大辭典》判這四依各有不同,印度天親菩薩判的都是地上菩薩,初地菩薩為初依,六地、七地菩薩為二依,八地、九地菩薩為三依,十地菩薩為四依。這一句是說:這四種依止之人,圭峰禪師是其中一種,一定是地上菩薩。裴休是推論,因為他沒有超過圭峰禪師,不能印證他的地位,只是讚歎之辭。
「或淨土之親聞乎」,釋迦如來在大光明藏清淨國土說《圓覺經》,除了十二個大菩薩為首,還有十萬個大菩薩都在那兒聽。圭峰禪師《圓覺經》注解作得這麼好,或許圭峰禪師在大光明藏清淨國土,親自聽過釋迦世尊說《圓覺經》?「何盡其義味如此也」,否則怎麼他作的注解,把《圓覺經》的義理都說盡了,不是地上菩薩,說不了這麼好;不是淨土親聞,說不了這麼完備。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雲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
這是假設有人提出反面的道理來問,因此答覆他。是文章的作法,起承轉合的轉,不轉,讚歎完就結束了,文章不起波浪,就像海水要起波浪,看起來才雄偉,所以假設問答轉開來,增加文章的氣勢。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有人問:真正的大道,是無形之法,要想看,誰也看不見。「道無方,行者莫能至」,道究竟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你走不到道的地方,因為大道沒有方向,你怎麼能走得到?「況文字乎」,何況文字是文字相,你用文字怎麼能見到道?「在性之而已」,「性」是指悟,你得開悟,悟道,你就走到了;悟道,你就見道了。「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區區」是少少,圭峰禪師作的注解,不過只有幾萬字。研究這幾萬字,就能把佛的大道詮表出來嗎?道無形、道無方,必須要親悟實證才可以,這幾萬文字怎麼能把道詮表出來?
「對曰:」假設有人回答,「噫!」是慨歎之詞。「是不足以語道也」,你認為你說得很高,實際你不高,不值得跟你說真正的大道。「前不雲乎?」我前面講的,你沒有聽到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引證前面說過的話,這在文法上叫合,前面說的話,後面要照應到,要首尾呼應,這是作文章的方法。圓覺是「統眾德而大備」,德無不備曰圓,要是少一點,不叫圓滿功德。「爍群昏而獨照」,照是覺照,獨獨顯出圓覺的光明,能覺照一切眾生,遠離黑暗,這就是圓覺的智果。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圓覺是一切法的大本,一切法的母親,它能生出一切法。這裡呼應前文「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一切法都不能離開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今」是指唐朝,到宋朝刻版的時候,佛教經典傳到中國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其所詮者何也?」五千多卷經、律、論,所詮表的是什麼義理?「戒定慧而已」,經是詮定,律是詮戒,論是詮慧。三藏十二部,佛的三無漏學,講來講去詮表的義理,不出戒定慧三個字。「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修戒定慧求的是什麼呢?持戒修定,啟發智慧,求的就是圓覺,圓覺只有一個法,沒有二個法。
「張萬行而求之者何?」三藏十二部經律論,說的修行方法有六度萬行。用一種法去求就好,為什麼要擴張成萬種行門,來求一個圓覺法,這是什麼道理?「眾生之根器異也」,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需要有萬種行門。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然而《大藏經》就是圓覺之經,一切經、律、論說的都是圓覺。圭峰禪師注解《圓覺經》,就是注解全部《大藏經》。「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收羅五千零四十八卷大藏經,總說五千軸,圭峰禪師《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二卷,《小鈔》六卷,把大藏經都疏通了。「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我覺得太簡略了,怎麼還嫌繁多,你把這幾卷《圓覺經》的注解看懂,全部《大藏經》都懂了。
「及其斷言語之道」,要離文字相,開口即錯,不許開口、不許說話,言語之道斷。「息思想之心」,動念即乖,你動個念頭就錯,有思想的心,都不是圓覺,就是斷言語之道,息滅思慮之心。「忘能所」,空掉能證的智慧、所證的圓覺。你一開口,就有能有所,有能解有所解;你一動念,就有能有所,有能念就有所念,要把能所二字忘記。「滅影像,然後為得也」,你說出來是語言相,你心裡動念所想的,叫六塵緣影,是心緣相,要熄滅六識落的影像,才能真正悟得。「固不在詮表耳」,所以圓覺不在文字的詮表,還是要親證實悟!
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修羅多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嗚呼!」再加一個驚歎!「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生靈就是凡夫,凡夫往來生死有六條道路,這六條道路誰能修行呢?「鬼神沉幽愁之苦」,「鬼神」包括地獄、餓鬼兩道,「沉」者沉淪,「幽」者黑暗。「愁」者憂愁。沉沒於地獄、餓鬼兩道,幽暗憂愁,苦無間斷,沒有辦法修行。「鳥獸懷獝狘之悲」,「獝」音「ㄒˋㄩ」,鳥驚飛也。「狘」音「ㄒㄩˋㄝ」,獸驚走也。「獝狘」是驚苦的意思。「鳥獸」包括一切畜生道,畜生心裡常常懷著驚苦之悲,除了家裡飼養的,主人保護它,它的驚苦之悲少一點。山上的野獸,弱肉強食,大的吃小的,活到哪一個時辰都不知道。比如突然來了一隻老虎,大家拼命地逃,被抓住就被吃掉,一切畜生道,常懷驚苦之悲,怎麼能修行辦道呢?所以三惡道的眾生不能修行。
「修羅方瞋」,三善道的眾生,阿修羅道一天到晚動瞋恨、發脾氣,怎麼能修行呢?「諸天正樂」,天上的眾生,正在享受五欲之樂,怎麼修行?拿人來說,富貴的人修道難,做了大官,發了大財,他的樂事太多,從早到晚排滿節目,忙得團團轉,天快亮才回來,他怎麼能修行?人中有人中阿修羅,歡喜發脾氣、動瞋恨,譬如土匪流氓怎麼能修行?所以六道裡面,有五道眾生不能修行。
「可以整心慮」,人是凡夫有妄想,但可以整理妄想心,不應該打的妄想不打。應該想什麼?「趣菩提」,應該趣向于菩提大道。「唯人道為能耳」,只有人道才能做到。由此我們知道:諸佛為什麼要示現於人道?天道高,他為什麼不示現天道?因為天道眾生的樂事太多,忙得不可開交,怎麼能整心慮、趣菩提呢?譬如生到欲界第二層天——釋提桓因,夫人有九十億之多,他得顯神通分身變化來應付九十億位夫人,光享受女人就忙得不可開交,怎麼能修行呢?所以六道眾生,三惡道苦得不得了,三善道,阿修羅瞋恨多,諸天忙享樂,只有人道可以學佛法,可以修行。
「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是感歎之詞,極力勸眾生:你可以研究佛法,可以修行,為什麼不修行?你不修行,我簡直沒有辦法啊!
我時常勸勉同學,要好好發菩提心,佛法不興,等著你興;眾生沒有人度,等著你去度。你可以興佛法、度眾生,你不去做這些事,我有什麼辦法?社會上每一個眾生都得求生活,天天為生活忙得團團轉,在外忙了一天,回家疲乏得不得了,哪有時間研究經典?哪有時間修行?我們出家難得有閑之身,上不養老,下不養小,在大眾飯鍋裡吃飯,不會挨餓,可以看經,可以修行。你不去看不去修,把寶貴時間空過,不是對不起自己嗎?我們學佛法,有法樂,跟五欲之樂,不可同日而語,你為什麼不求法樂,你得道不是很快樂嗎?
休常游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贊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雲。
「休常游禪師之閫域」,「閫」是門檻。「閫域」,猶言門下。我裴休常常遊歷于圭峰禪師的道場。「受禪師之顯訣」,「顯」,顯明,「訣」,要訣,表示不是密宗的秘訣,是顯教的要訣,我接受禪師開示顯明要訣之法,學佛法最要緊的道理。「無以自效,輒直贊其法,而普告大眾耳。」「效」,報效。「輒」作「乃」字解,於是也。我沒有法子報效禪師的法恩,於是直接讚歎他作的《圓覺經》注解,給大家知道。這樣算是稍盡綿薄之力,報效了禪師。「其他備乎本序雲」,其他的道理,你去看圭峰禪師作的《大疏》本序。
這篇序是一篇古文,你聽懂了,把它讀一讀,越讀越有滋味,得到快樂,這叫法樂。古文跟白話文不同,讀白話文,好像吃甘蔗,咬一口,覺得非常甜,可是越嚼越不甜,嚼到最後剩渣子,非把它吐出來不行。讀古文,文句很艱澀,好像吃橄欖,往口裡一含,澀澀苦苦,可是越嚼越有滋味,嚼到最後捨不得吐出來,把它嚼碎咽下去,這篇古文聽懂了以後要讀,讀的時候,要高聲朗誦,自然得到法樂。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現在開始講《圓覺經》正文,先講題目,「大方廣圓覺」,「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義理。圓覺一法,含有「大方廣」三種義理。你們聽過《大乘起信論》,知道義有三大:體大、相大、用大。
「大」是體大,《大乘起信論》的注解,怎麼解釋體大呢?「大者當體為名」,不是比較的大,不是對著小叫做大,對著小叫大,是比較的大,大外面還有一個小,那個大不是絕對的大。「大者包含為義」,一切法都在這個大裡面包含著,大外面沒有法,才叫絕對的大。這個大的法體圓覺,就是《大乘起信論》上講的真如,也就是《大般若經》講的實相般若,名字不同,本體只有一個。這個體大,包含一切法,按時間上講,包含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按空間上講,包含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橫遍十方,無不包含,所以叫做體大。
「方」是「相大」,什麼相呢?功德之相。功德之相最方最正,「方」者正也。「正」者,大體之中,所有的功德之相,不偏不斜,所以是方正之相。
「廣」是「用」大,三世諸佛,都依著圓覺而成佛;三世菩薩,都依著圓覺修行,而證得菩薩的果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將來轉凡成聖,了生脫死,還是依著圓覺,這都是圓覺的妙用。你聽過《大乘起信論》,它有內熏、外熏的功能,叫你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結果你斷煩惱、了生死、成菩提。「用」,就是《大乘起信論》上真如的妙用,這裡指圓覺的妙用,其用「廣」,能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個用不是很廣嗎?
「圓覺」二字,裴休序文:「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圓滿覺性叫「圓覺」,圓滿覺性,其體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廣,所以叫做「大方廣圓覺」。
「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即「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者合也,佛說的經,跟十方諸佛所說的道理都相合,與眾生的根機也相合。
有人歎說:「佛經雖然好,可是難懂!我的業障深重,我的根機不夠!」那是你自暴自棄,你聽佛經了嗎?你研究佛經了嗎?人家講經你不聽,聽了不研究,怎麼能合你的根機?孔子的門人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說:夫子的道太好了,我真是喜歡,只是我的根機不夠啊!孔子呵斥他,你半途而廢,還沒有開步走,先說自己走不動,這叫劃地自限。你自卑自賤,本來可以學,你不學;本來可以成佛,你不成,你不為,孔子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你不聽,聽了不用功,叫你看注釋你不看,送你注解,你還嫌囉唆,不是太對不起自己嗎?佛經不會看不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就不會在世界上流通,就不叫契經。看不懂,是你沒有看,沒有聽,聽了不研究才不懂,所以你不要自暴自棄。你看別人想出家,生多少氣、生多少煩惱,出不了家。你難得有出家的因緣,怎麼說你善根不夠呢?出家有幾個人能到佛學院天天聽佛法?你既然到了佛學院,天天聽佛法,不是善根深厚嗎?你不好好研究用功,不是太對不起你的善根嗎?你善根深厚,不要說你的善根淺薄;你的業障不重,不要說你的業障太重,那都是推卸責任的話。
「了義」,是究竟的義理,佛說的法,應眾生之機,有究竟之義的經,有不究竟之義的經。比方眾生沒有出三界的根機,佛先度他出三惡道,告訴他先修人乘、天乘,但是人乘、天乘之法,不是究竟之義,因為沒有出六道輪回。有的眾生感覺到生死苦,發心了生脫死,脫出輪回,但是勸他發菩提心度眾生,發不起來,佛就跟他說二乘法,把他度出六道輪回,了脫分段生死,實際還是不出了義,因為三界以外還有變易生死沒斷,不是究竟之義。所以大乘法,才是了義經,但是大乘裡面,還有權巧大乘、真實大乘。權巧大乘之法,義理還不究竟,要真實大乘之法,義理究竟,才叫了義經。四依法裡面有一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我們要依靠經典來研究佛理,要依了義經,不要依不了義經。
「經」字,就是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因為中國人說話愛簡略,為迎合眾生根性,把契字略掉,單說一個「經」字。這個題目,上面「修多羅」三字,是指一切經。下麵的「經」,是指《圓覺經》,指這部了義經。「修多羅了義經」,是一切經中的了義經。
究竟了義的大乘經很多,《圓覺經》是其中的一種,經題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共十一字,上面「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十字是別名,下面「經」字是通名,通一切經,《華嚴經》《法華經》都叫經。上面十字是所詮之義,下面經字是能詮之文,由能表詮的經文,所詮表的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的義理。
「卷上」,《圓覺經》分成卷上、卷下兩卷,先講卷上,經題講完了,再講人題。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唐」是指唐朝武則天的時候。「罽賓沙門」,有個罽賓國的沙門,罽賓國,是西域的國名,即今新疆喀什米爾一帶。印度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印度,罽賓國屬於北印度,梵語「罽賓」,中國話翻成「賤種」、「阿誰入」。釋迦佛涅槃以後,度眾生最多的是末田底迦尊者。他到處行腳游方,發現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周圍都是山,中間一大片平原,像蓮花的形狀,感覺那裡是開道場修行用功的好地方。末田底迦尊者心量廣大,發願要建立五百個大道場,古時候交通不便,建立道場,要開荒建築,要搬運材料,那地方太偏遠,找木匠、泥水匠,非常不容易。印度的種族區分嚴格,貴族是貴族,賤種是賤種,賤種都屬於奴隸,可以拿錢買。末田底迦尊者買了許多賤種,運到那裡開荒建築,把道場建成功,讓出家人在那裡修行用功。賤種人沒有出家,結婚生子,於是那裡人口越來越多,可是完全是賤種,別的國家瞧不起他們,所以給他們取名為「罽賓」。可是他們很有自信,認為國家非常險要,四圍都是山,哪一個國家也打不進來,所以自稱「阿誰入」。
梵語「沙門」,翻為中國話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是出家人的通稱。翻譯這部經典的人,是出家人,所以稱沙門。在印度,外道出家人也叫沙門,釋迦佛的弟子,稱「沙門釋子」,揀別不是外道沙門,中國的外道不稱沙門,所以不必加釋子二字,稱沙門就知道是釋迦佛的出家弟子。
我常常勸勉同學發菩提心,觀眾生苦,你觀察出家人也是眾生,但很多不懂佛法,不是太苦惱了嗎?你要發菩提心教化他們。現在臺灣出家人不少,出家就是呷菜(台音),所以出家人叫呷菜人,呷菜沒有錯,可是不知道還應該做什麼事,有的甚至連沙門的意思也沒有聽過,你願意修行才出家,結果不知道應該做如何修行,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佛經不能不講,不能不聽。出了家呷菜,在家居士也呷菜,你跟他們有什麼不同?你出了家修戒定慧,還要注意「勤」字,勤是精進,要精勤地修戒、修定、修慧。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分三大科:戒學、定學、慧學。你持戒,要精進地持戒;修定,要精進地修定;求智慧,要精進地求智慧,這樣就有事情做了。精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先把貪瞋癡息止下來,再把它滅除掉,你不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嗎?有人認為沙門的含意,他老早就懂了!但是他聽到心裡沒有?沒有聽到心裡,沒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聽了等於沒有聽一樣。戒定慧怎樣修?貪瞋癡怎麼息滅?歷代祖師給我們訂了早晚兩堂功課,就是修行方法。你依著早晚課隨文作觀,就是真正的修行。你把兩堂功課做好,還能犯戒嗎?你天天晚上念《八十八佛懺悔文》,業障都無法懺悔清淨,還敢犯新的戒嗎?你持戒清淨,就會修定,自然就開智慧。但是現在仍然有不少出家人,不知道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認為這是常住的公事,不曉得這兩堂功課,正是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不懂得道理,天天早上四點鐘,打了早板跑到大殿來,一邊念,一邊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打瞌睡,不是冤枉嗎?所以作早晚課,要隨文作觀,息滅貪瞋癡。煩惱各有偏重,你自己迴光返照,你的貪煩惱重,要對治貪煩惱;你的瞋煩惱重,要對治瞋煩惱;你的愚癡煩惱重,要對治愚癡煩惱。有人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你的個性是凡夫,隨你的個性走,就走到三惡道,你何必學佛?何必出家呢?所以你要改過自新,對治你的貪瞋癡。我給同學開導了二、三年,你是頓超的根機,不必我講,要是跟我差不多,是漸次的根機,你得反省:我學了一年,我的貪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點?我的瞋恨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點?輕了點,你就進步了;依然故我,要大生慚愧!所以不講經,大家不懂沙門;不聽經,不瞭解沙門,出家人該做什麼事都不知道。你學會講整部經,可以跟眾生結緣,不會講整部經,只講沙門二字,一樣可以弘法。譬如你到一個寺院,沒有信徒,都是出家人,他們請你講開示,你就依著上文講沙門二字的意思,就是一篇很好的開示。
「佛陀多羅」,出家人都叫沙門,這位沙門叫佛陀多羅,「佛陀」是覺,「多羅」是救,叫覺救,取此名就是上求諸佛覺道,下救一切眾生,就是菩薩的意思,這部經是他翻譯的,以上把人題講完。下麵正釋經文。
正釋經文
解經的方式,天臺宗是五重玄義,賢首宗是十門分別,前八門是懸談,第九門是總釋名題,第十門是講解經文,十門分別,實際只有八門。圓瑛法師的《講義》,為了便利初學,把第九門總釋名題,列為第一門,先解釋題目,讓大家瞭解《圓覺經》的大意,再講八門懸談。還沒開講,我就把《講義》發給同學先看,諸位分科可以看《講義》。分科判教,懸談裡面有一門叫「所被機宜」,這本經的教義深淺到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是應機說法,有淺有深,結集經藏的弟子,將釋迦佛講的道理結集出來。中國研究佛經,天臺宗、賢首宗研究得最好,每部經都照著深淺的義理,判屬於哪個教?天臺宗判四教:藏、通、別、圓;賢首宗判五教:小、始、終、頓、圓。《圓覺經》,華嚴宗第五祖圭峰大師判的教最標準,圓瑛法師也是依著他的教判的。《圓覺經》判成頓教大乘,兼攝有漸教,頓是頓超,漸是漸次。最高深的道理,是頓超法門,可是裡面含有漸次法門。光說頓教,恐怕攝機不廣,頓教的根機,得了利益;不是頓教的根機,就不得利益,所以也有漸教的道理在裡面。
頓教大乘,不是小始終頓圓的頓,諸位聽過《賢首五教儀開蒙增注》,小始終頓圓的頓,是專攝中國頓教禪宗,不談法相,不講次第,一超直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覺經》講的是頓超的道理,所以叫頓教大乘,但並不是中國禪宗,開口即錯,動念即乖那個道理。圭峰大師判《圓覺經》為頓教,是屬於《華嚴經》圓頓大教的「頓」,《華嚴經》是圓教,圓教裡面也有頓教、頓超的意思,不是禪宗不許開口的頓。古人解釋,《圓覺經》等於略本的《華嚴經》,歸於圓教。《華嚴經》判為圓教,但是《華嚴經》太廣太多,《圓覺經》很簡略,和《華嚴經》講的道理一樣,等於略本華嚴。《圓覺經》含有一真法界的道理,一真法界裡面具有四個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的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華嚴經》是以一真法界為體,一真法界裡面具有四法界,所以《圓覺經》等於略本華嚴。諸位學教,當然將來要學《華嚴經》,現在講《圓覺經》可以引你入於圓頓大教之門。你能把《圓覺經》圓頓大教的道理,攝持到心裡,將來研究《華嚴經》大有幫助。
現在開始講《圓覺經》正文,每一部佛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科,序分又分為證信序、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六種成就,每部佛經一開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那一段經文,就是六種成就,佛講一部經,得有六種因緣才能成就,所以六種成就是佛教哲學的大要。現在先講證信序,先消文後釋義。
如是我聞,
「如是」,是信成就,信順之詞,你不信順,就不能研究佛經,也不能瞭解佛理,要有信心才能成就。最淺顯的解釋,「如是」是指法之詞,就是指著這部《圓覺經》。「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聞」是親耳所聞,這部《圓覺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這叫聞成就。「如是我聞」這一句包括二種成就,有了信心不多聽經,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信了以後要聞。小乘的經藏,是阿難尊者結集;大乘的經藏,依據佛教的歷史,是文殊師利菩薩把阿難尊者,帶到鐵圍山結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換名字叫阿難海,海是讚歎之詞,就是平常知道阿難尊者是小乘阿羅漢,到結集大乘經典的時候,才知道他是大菩薩。阿難海尊者的智慧,廣大甚深等於海。
一時婆伽婆,
「一時」,不能分年月日,其原因:一、印度的時間,跟中國的年月日不同,不能翻。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法,並不是一個時間把一部經講完,比如《法華經》講了八年,同一期間,佛也講其他經。等到結集經藏的時候,《法華經》一類都結集到《法華經》。《圓覺經》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說的。尤其講大乘經典,更是玄奧不可思議,到鐵圍山結集經藏的時候,是什麼年月日?說出來你也不知道,而且越說越費解釋,所以結集經藏的阿難尊者,及當時諸大菩薩、阿羅漢有大智慧,不寫年月日,只寫「一時」二字。
「一時」,就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這一個時間。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資,是聽法的弟子。釋迦佛要說法,弟子要聽法,師資之道相合,這個時間還不圓滿,要說聽究竟,說法,說究竟;聽法,聽究竟,一時才圓滿,這是時成就。
「婆伽婆」,與別部經不同,別部經都稱佛,《圓覺經》翻譯為婆伽婆,有其他經翻為婆伽梵,這是因為梵音輕重不同,翻出來不一樣。因為有東、西、南、北、中五印度,南印度的法師,跟北印度的法師傳過來的梵音不同,就如現在南美的人跟北美的人,講的英文不一樣。依照《講義》的解釋,婆伽婆具有六種義理:
一、 自在:佛稱為婆伽婆,得了自在,不為煩惱所障,生死所系故。
我們眾生怎麼不得自在?系縛於生死,你活到一定歲數就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你想不生還不行,生了以後還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自從無始以來,就被生死之法系縛住了,哪來的生死?被煩惱所障。煩惱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煩惱之果,你動了貪瞋癡,就發動身口二業,身體造身業,口裡造口業,造了業,就是生死之因。哪來的生死之果呢?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不動煩惱,不會造生死之業,生死根本就不會系縛你。凡夫愚癡沒事找事,沒有煩惱要動煩惱,不該造業要造業,造了業,業怎能饒你?業是業因,厲害得很,誰叫我們流轉生死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是我們自己造的業。業力不可思議,你看《地藏經地獄名號品》:「業力深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業的力量大得很,怎樣大呢?須彌山很高,它比須彌山還高;大海甚深,它比大海還深。這兩句是形容詞,直接講到業力,能障礙聖道,你想修行,它叫你修不成功。現在學了佛法,發了道心,你修修看,修不成功,不是這個障礙,就是那個障礙,誰障礙你呢?你自己的煩惱障礙,障礙就不自在了。所以婆伽婆具有六種義理,第一、自在,我們都要聽到心裡,啟發你的道心,要好好求懺悔,不要被業力所轉。我們凡夫最苦惱的是起我執,我要這樣,我要那樣,一點作不了主,那是你的煩惱叫你這樣,你就得這樣;叫你那樣,你就得那樣。所以你隨時要起觀照,我們凡夫苦惱,一點不得自在。佛叫婆伽婆,因為他得了自在,三界以內的煩惱斷掉,三界以外的煩惱也斷掉,煩惱障礙不住他。生死因斷,沒有生死苦,沒有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也沒有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不為生死所系縛,得了自在,這是得真正的法樂。你們聽佛法,聽了二、三年,光聽到耳朵裡不行,一定要聽到心裡去,隨時激發自己的道心。道心不發起來,天天被煩惱所障,生生被生死所系縛,永遠不得自在、不得解脫。
二、 熾盛:身光之與智光,熾然照耀故。
熾盛就是光明茂盛的意思,哪來的光明呢?佛的身體都有光明,叫身光。佛的心換個名叫「智」,他的心也放光,心的光叫智光,身光與智光熾然照耀,這是婆伽婆第二種意思。凡夫本來具足有般若智慧,《大乘起信論》講,人人都有真如,真如自然具足,有大智慧光明,但是被業障障礙住了,心裡的智慧光明發不出來,身體上的光明也放不出來,放的是業光。有天眼的人,看見業障重的人,頭上冒黑煙,那就是業。他盡造惡業,當然冒黑煙。他怎麼不冒白光呢?白光屬於智慧,他沒有智慧,怎麼冒出白光?所以眾生可憐,本來有的智慧光明放不出來,可是婆伽婆身光與智光,常常熾然照耀。
三、 端嚴:具足微妙相好,端正莊嚴故。
應化身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二種隨形好。《大乘起信論》講,報身佛不能按數目字講,按無量來形容,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我們業障重,報身佛看不到,應身佛也看不到。應身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端正莊嚴,應身佛的相並不稀奇特別,他是轉輪聖王的相,示現於人間,是人的相。他的五官都長得端正莊嚴。我們現在轉人的相,三十二相一相也沒有,因為沒有一個地方端正莊嚴。看著像人,實際夠不上人的相,應該生慚愧。婆伽婆是報身佛的相,端正莊嚴,具有端嚴之義。
四、 名稱:名聞普遍十方,稱揚無盡故。
名是名聞,稱是稱揚,有大名稱,十方世界都聽到他的大名,而且都稱揚他的功德。你天天念的《阿彌陀經》,六方諸佛都在讚歎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佛的大名聞到六方佛那裡,這叫大名稱。這裡得料揀一下,馬鳴菩薩說:「非求世間名利恭敬」,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怎麼這裡求名呢?你弄錯了,釋迦佛的名不是求來的,名者實之賓,名聲是真實功德的賓客,你得到真實的功德,自然會有名,不是我們凡夫求名求利求來的名。現在我們學法師一定要打破這三關,你只要認真學法師,認真講給眾生聽,你天天講,年年講,越講越好,自然大家都知道你的大名,雖然沒有名聞十方世界,可能這個小地球都知道你的名。名是求不到的,你越求名越糟糕,因為你沒有真實的功德、本事,硬要這個假名字,別人非誹謗你不可。你越求越沒有名,而且名字越大越挨駡,所以你只要腳踏實地求解求行、講經說法,功德做到了,名自然就大起來。
五、 吉祥:威德冥加顯護,消災滅罪故。
婆伽婆的功德大,就怕眾生沒有善根,你要是有點善根,聽到佛的名,念念佛、拜拜佛,你就能得到吉祥的利益。怎麼得到吉祥利益?消災,你的災難就消了;滅罪,你的罪就滅了。冥加顯護,你不曉得怎樣就把災消了,把罪滅了,是佛加被,你沒看見,這叫冥加。有時候很顯明,你會覺照出來,你要是善根深厚,會見到佛現相給你說法。雖然不能見到佛,你也會很明顯的感覺到是佛加被你,不是佛加被你,你的災難不能消,你的罪不能滅。
有人學了佛法,不求佛,去求外道、求神鬼。現在是末法時代,很多魔都混到佛教裡來。現在臺灣大家生活都提高,但是人總有不滿意的地方,大家做生意都賺錢,但有人做生意沒賺錢,這就是共業之中有別業。他不學佛法,不知道好好求懺悔,多念佛、多拜佛。他要去問因果,聽說誰能未卜先知就去問。有人說他是古佛再來,有一萬八千多年,釋迦牟尼佛才兩千多年,你看他有多高,轟動了全臺灣。他住在高雄,臺北的信徒就去問他,他說他比釋迦佛還大,問他因果,問完了,臨走送你西方三聖佛像,要三萬塊錢。規定陰曆初一、十五去繳錢,不繳你家裡出了事不要找他,這一句話嚇死人,你回來心慌了,你一定要出三萬塊錢,不然家裡會出事。本來做生意賠了錢,才跑到高雄找他問因果,反而要出三萬塊錢給他。佛教弄到今天這樣,能怪魔王嗎?只怪我們不發心講經,大家發心去講因果報應,就不會有人假藉神通騙人。最吉祥的是佛,你求佛、拜佛、念佛,就消災滅罪。
六、尊貴義:乃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
在天來說,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都沒有佛高,所以佛是天中之天。世間的聖人,我們佛教不承認他是聖人,都是凡夫,因為他不出三界。佛教講的聖人,超出三界,包括小乘聖人:聲聞、緣覺;大乘聖人:三賢、十地、等覺、佛。不但聲聞、緣覺沒有佛高,縱然證到十地圓滿,等覺菩薩,也沒有佛高,所以佛是聖中之聖,佛為世出世間之所尊,因此簡單翻譯為世尊。
婆伽婆具有這六種義理,其他的經很少翻譯為婆伽婆,都翻作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婆伽婆具六種義,含多義不翻。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六種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婆伽婆」,是主成就,其他經翻成佛,是說法的主人。下面講處成就,講經得有處所,得有講堂,《圓覺經》跟其他經不同,是在淨土講的。「神通大光明藏」,即是圓滿覺性,也就是真如妙性。「三昧正受」,梵語「三昧」,中國話翻成「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諸受。受者領納為義,領納心外的境界,有能受有所受,大別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入於三昧的境界,不受一切諸受的境界,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統統不領納。「三昧」又翻譯成「正定」,「三昧正受」,是梵華並舉的名詞,三昧是梵語,正受是華言,就是入了三昧,入了大定。三昧是通名,別名很多,《圓覺經》是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神通」是神妙莫測,通達無礙。佛的境界,不但凡夫、二乘人猜測不到,菩薩也猜測不到,因為他通達無礙。這個時候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大定,大光明藏統統光明,沒有黑暗的境界,因為他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煩惱斷盡;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生死了脫。煩惱生死是黑暗的境界,他煩惱斷盡、生死了脫,沒有黑暗境界,完全是大光明藏,這大光明藏神妙莫測、通達無礙,等覺菩薩還不知道,唯有佛才能知道。
這裡要注意「入」字,我們平常修定,入不了定;等到入了定,想出定出不來,等你功夫練得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但是有出入之相。佛入定是不入而入的入,沒有出入之相的入,佛入定是菩薩看見的,在佛本身沒有入、沒有出,因為佛是行、住、坐、臥常在定。你們聽《楞嚴經》,楞嚴大定就是這樣,佛行、住、坐、臥常在定,沒有什麼時候不在三昧之中。既然常在三昧之中,還入什麼三昧?這裡的入,是大菩薩看見的,還有出入之相,就等於應化身佛有生死之相,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手扶無憂樹,從右脅生出太子,是生;講經說法到了八十歲,到雙林樹下入涅槃,是滅。生相、滅相是凡夫二乘人看到的,其實佛沒有生滅之相。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一切如來的智光莊嚴,能安住任持,不失不壞。不是釋迦佛才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佛佛道同,一切如來的光明莊嚴,都住持此三昧,就是與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相同,平等無差別。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釋迦佛住的神通大光明藏的三昧,就是我們諸眾生的清淨覺地,《大乘起信論》說:一切眾生都有本覺,但是我們凡夫,本覺在哪裡看不見,所以在理上講,有本覺理體,《圓覺經》叫「覺地」,圓覺心地,圓覺心地並不是諸佛專有,一切眾生統統有。「是諸眾生」,不是少數一個、二個眾生,是一切眾生的清淨覺地,所以這叫做頓教大乘。你要迴光返照,悟到釋迦如來入的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我本來具有的圓覺心地,跟釋迦佛無二無別,跟十方諸佛也無二無別,你就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會悟到你的圓覺心地,一下就放光,也是神通大光明藏,所以大乘經的要義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覺經》的要義,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佛的圓覺妙心,佛的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兩個樣子,十方諸佛是這個樣子,一切眾生也是這個樣子。可是你不會往這裡用功追究,求個悟處,儘管具足清淨覺地,不得妙用,還是苦惱凡夫。所以一定要好好追究,本來有個清淨覺地,怎麼不能悟出來,一旦貫通就悟到了。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現諸淨土。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寂滅者不生不滅,釋迦佛成了佛,他身體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但是沒有身相,也沒有心相。他入三昧,是無入而入,是平等的本際。本際者,本來的理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際。
「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佛統統沒有,平等無差別叫不二,於不二的境界是隨順的。我們的真心本來就遍滿十方,但是眾生在人道裡硬起我執、法執,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把它越執越小,執著到這個臭皮囊裡面,你把最後一念生相無明斷盡,真心立刻遍滿十方,與十方諸佛平等無差別。「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這四句是讚歎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佛的清淨國土,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諸大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入神通大光明藏,在「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的境界之中,現出來一個清淨國土。
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依報的國土有四種: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拿如來的三身,配這四種國土。
一、如來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就是大光明藏,但是法身沒有相,如來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並不是有一個正報的法身佛,依止常寂光的依報。我們凡夫研究道理有這個名詞,實際佛的本際,沒有正報,也沒有依報。要研究他的正報,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報,叫常寂光土。法身無相,《大乘起信論》說:「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因此《地藏經》一開頭,十方如來到忉利天,各遣侍者問訊世尊,佛與佛怎麼不見面寒暄呢?因為佛與佛沒有彼此身相迭相見,沒有兩個身相。
二、如來的報身,住在實報莊嚴土。
菩薩修六度萬行,莊嚴淨土,他有實報莊嚴,所以住在實報莊嚴土。如來的報身佛有相,是菩薩看見的,報身佛為度這些菩薩,也住在實報莊嚴土。
三、如來的三身,不住方便有餘土。
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三界以內的煩惱已斷,三界以外的煩惱沒斷,煩惱有餘;三界以內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沒了,生死有餘。因為他們的根機不夠,如來給他們說方便法門,修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餘。又二乘人入偏空涅槃,以為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他們證了四果阿羅漢的無學位,生到方便有餘土,再不要聽,再不要學,佛攝受不了他們,所以如來的三身,都不去方便有餘土。
四、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
凡夫住在凡聖同居土,我們凡夫住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惡道,佛、菩薩、聲聞、緣覺四種聖人,也在三界以內隨緣度化,所以叫凡聖同居土。有善根的凡夫,看見的應化身佛,是隨類化身;二乘人看見的應化身佛,是在印度示現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但是二乘人證到無學位,入了方便有餘土,不要親近佛了,所以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
「於不二境」,如來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現諸淨土」,現出實報莊嚴土來。「現諸淨土」,叫處成就,是第五種成就。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第六種叫眾成就,講經要有聽經的大眾,有什麼人聽呢?「與大菩薩摩訶薩」,菩薩就叫菩薩,怎麼叫大菩薩呢?因為菩薩有權教菩薩、實教菩薩,實教菩薩叫大菩薩。實教裡面還有三賢、十地、等覺、妙覺,等覺是菩薩的最高位,叫摩訶薩,梵語「摩訶」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是指大菩薩中的大菩薩。
「十」在《華嚴經》表無盡,叫做事事無盡。「俱」是同在的意思,「十萬人俱」,有無量數大菩薩聚在那兒聽《圓覺經》。下面標出來首領的名字,這是眾成就。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第一位文殊師利菩薩,梵語「文殊師利」,中國話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因為文殊師利菩薩,雖然示現菩薩身,實際是七佛之師,在釋迦牟尼佛座下示現大乘弟子,幫助佛弘揚教化,他的功德妙,所以叫妙德。因為他能冥加顯護,消災滅罪。多念文殊師利菩薩的名號,多拜文殊師利菩薩的相,就能消災滅罪,所以叫妙吉祥。每一個菩薩都能消災滅罪,為什麼單獨標舉他?因為在聲聞乘弟子之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在菩薩弟子之中,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智慧就是光明,你有什麼災難、罪過,見了智慧光以後就會消滅掉。所造的罪業,好像霜雪,陽光一出來統統溶化,所以獨標吉祥之意。
第二位普賢菩薩,行彌法界曰普,位鄰極聖曰賢。普是普遍,他是大行第一的菩薩,他的行門彌滿法界,遍法界都是他行菩薩行的地方。位,是這位菩薩的地位。臨,是臨近。極聖,最極的聖人就是佛。他的地位臨近最極的聖人,與佛只差一等,所以叫大行普賢菩薩。《華嚴經》上的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上首是文殊師利菩薩,下首是普賢菩薩,表大智、大行。
第三位普眼菩薩,普是普遍,眼是眼睛。這位菩薩的眼睛,普遍觀察一切眾生,普遍救護一切眾生,等於觀音菩薩現千眼的意思。
第四位金剛藏菩薩,金剛譬喻般若智慧,這位菩薩得到般若智慧,等於得到金剛寶藏。因為金剛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金剛,得到般若智慧,能破除一切煩惱,一切煩惱破壞不了般若智慧,這位菩薩得到般若智慧,所以叫金剛藏菩薩。
第五位彌勒菩薩,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翻成中國話叫慈氏,是大慈彌勒菩薩。要是跟觀音菩薩對照,觀音菩薩是大悲觀音,彌勒菩薩是大慈彌勒。
第六位清淨慧菩薩,清淨慧也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中無妄染叫做清淨。不是對著妄染之法叫做清淨,本來清淨,沒有虛妄、染汙之法,所以叫做清淨慧菩薩。
第七位威德自在菩薩,威嚴、功德都自在無礙。
第八位辯音菩薩,怎麼叫菩薩?你要利益眾生才叫菩薩。怎麼利益眾生呢?弘法是菩薩的家務,利生是菩薩的事業。你出了家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還要弘法利生,得具足辯才,辯才有四種:法、義、詞、樂說。
一、法無礙辯:說世間法、出世間法,說法無礙。出世間法,說小乘法、大乘法,統統不起障礙,很自在,叫做法無礙辯。
二、義無礙辯:每一個法相裡面,都含有義理,說法相,解釋義理,自在無礙。說世間法、出世間法,說得頭頭是道,叫做義無礙辯。
三、詞無礙辯:言詞無礙,你要是前生前世有弘法的善根,說話很流利,就是詞無礙辯的本錢,你學講經說法最好,因為你口齒流利,說話咬字很清楚,叫做詞無礙辯。假若你說話很笨,不要退心,練習多講,講多就流利了,這跟學唱贊子一樣,最初結結巴巴唱不好,一唱就掉板,等唱久了,不是唱得很流利嗎?跟學英文一樣,你最初學英文,結結巴巴說不出來,等你說多了,自然流利,你講經講得流利,就叫詞無礙辯。詞無礙辯不是光說話流利,不但一種法相、一種義理,講得滔滔不絕,重重無盡的道理,都要講得流利。
四、樂說無礙辯,就是你自己歡喜說,人家歡喜聽。你講得滔滔不絕,說話很流利,人家不愛聽,不是冤枉費力嗎?要講眾生歡樂聽的道理。我的《佛堂講話》十大願王裡面講四種無礙辯,講得很詳細,你們可以參閱。
具足四種辯才,就叫做辯音。佛有八種音聲,我們要學佛的音聲,講經的音聲,太粗氣,不好聽;太小聲,人家聽得費力,也不好聽。音聲要講得不高不低,非常莊嚴。講經不是講笑話,不是聊天,講的都是很莊嚴的道理。你講得不莊嚴,聽者不起尊重心,所以音聲要莊嚴,合起來叫做八音四辯。佛是八音四辯,這位等覺菩薩雖然還沒有具足八音四辯,但是也跟佛差不多,所以叫做辯音菩薩。
第九位淨諸業障菩薩,剛才講婆伽婆,講業的障礙力很大,你不把它消掉,它處處給你生障礙。菩薩用功修行,消業怎麼消呢?先不造新業,再懺悔舊業,懺悔就依著《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那都是《華嚴經》的道理,你誠誠懇懇地念,過去的業都會消掉。《大懺悔文》五十三佛,出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三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合起來八十八佛,加上阿彌陀佛,實際是八十九佛,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想想:念《大懺悔文》,什麼業不能消?有人說:我念多少佛,業都不能消!那是你念得不夠誠懇,而且不知道佛號含有這麼大的功德,所以你要誠誠懇懇依著《大懺悔文》來懺悔,無始劫來的業障都能淨除,這位菩薩,是淨除一切業障的菩薩。
第十位普覺菩薩,自己普遍覺悟;覺悟眾生,也是普遍覺悟。
第十一位圓覺菩薩,圓滿覺悟的菩薩。十二位法身大士,這是第十一位,依著《華嚴經》的道理,具足前面十位菩薩的功德。前十位大菩薩,每一位都有一種偏德,菩薩哪有偏心,怎麼有偏德呢?因為他在度眾生時,表現各有所偏,文殊師利菩薩偏于智慧,普賢菩薩偏于行門,把前面十位大菩薩的功德合起來,就是圓覺菩薩。
第十二位賢善首菩薩,是最賢、最善、最第一的菩薩。
「而為上首」,是諸大菩薩最上座的首領、大學長。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與諸眷屬,皆入三昧」,這十二位大菩薩,各人都帶來他的眷屬,就是他教化的菩薩。前面說十萬人俱,這裡才說出來都是他們帶來的眷屬,統統入了三昧。
「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因為如來的法會,是平等無二的法會,菩薩還沒有成佛,有差別就不平等,所以得入了三昧,才能跟佛平等同住法會。這個入是有出入之相,跟前面「入于神通大光明藏」,沒有出入之相的入,不一樣。菩薩有入相、出相,將來聽完《圓覺經》還要出三昧。我們在講堂聽經的時候,你要把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打瞌睡,就是入於平等法性,定下心來聽,沒有聽不懂的。你一面聽,一面打妄想,剛剛不打妄想,又打起瞌睡,我講了一小時,你們瞌睡還沒醒來,怎麼聽得懂?所以現在就學著:聽經要定下心來,定下來就等於入了三昧,才能聽得懂經。這些菩薩是十二位法身大士,當然可以跟佛同住平等法會,可是眷屬非得入三昧不行,大家都入了平等之相,才能參加如來平等法會。
序分分二科,講到這裡,第一科證信序,六種成就講完了,下面第二科發起序,把《圓覺經》發起來。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於是」,就在這個時間。「文殊師利菩薩」,這十二位諸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第一,所以由文殊師利菩薩出來發起。在這平等法會之中,本來沒有差別相,但是理不礙事,事相的禮節,還是不可廢除。所以你學大乘佛法,學到偏空那一邊,大錯特錯。理與事不相礙,你著了事相,學錯;你著了空理,也是學錯,所以既不可執著空理,也不可執著事相。這就是在平等空理的法會中,還是不廢禮貌,請法有請法的規矩。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從他的本座站起。「頂禮佛足」,以自己最尊最貴的頭頂,禮拜佛最卑最下的雙腳,這叫做最敬禮。「右繞三帀」,匝就是圈,我們現在早晚課,要繞佛三圈,就是這個禮節,所以我們造佛殿,佛像後面一定要留空間,可以繞過去。日據時代,臺灣被日本人佔領,沒有人講佛法,大家只知道造佛殿,為使空間大,佛像都貼到牆壁,繞佛三匝的禮節就不能行了。
「長跪」,其他經是右膝著地,單膝跪下來,這是佛的方便慈悲,因為兩個膝蓋齊跪不能持久,一個膝蓋跪下可以持久,但是這裡是平等法會,都是法身大士,兩個膝蓋都跪下,不會疲乏、腿疼,因為他沒有執著身相。「叉手」,就是合掌,合掌有種種方式,把十個指頭叉起來,叫合金剛掌,是堅固不壞的意思。還要記得規矩,十個指頭叉起來,要叉得剛剛好,不能叉過頭,現在只有學密宗的人,還有叉手合掌,我們顯教只合掌不叉手。「而白佛言」,弟子跟佛說話叫仰白,表示恭敬,佛跟弟子說話叫下告。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大悲世尊!」世尊本來具足大悲大智,悲智雙運。現在請法救度眾生,表大悲之德,不稱大智,而稱大悲世尊。「世尊」,就是梵語婆伽婆,為世出世間之所尊,為九法界之所尊,所以叫世尊。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諸來」,是諸方而來,「法眾」,即聞法的大眾。文殊師利菩薩不是為他個人請法,是為法會之中諸方來聽法的大眾請法。「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如來最初跟我們一樣是凡夫,也是修行成佛。「本起」,是根本發起,也就是最初發起。「清淨因地法行」,如來現在成佛叫果地,在他最初發心叫因地,如來因地修行的是清淨法門。如來最初發心修行的是什麼法門?希望你能跟我們說說。如果沒有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慧,問不到這個根本問題。
你們聽過《楞嚴經》,你找不出因地法行,修的都是無益苦行。猶如飯的本因是米,米才能作飯,做成飯是果。你沒有找到米,把沙子當成飯的因,蒸沙作飯,蒸到無量阿僧祇劫也不會成飯,因為沙子不是飯的本因。所以外道修行叫無益苦行,苦得不可開交,結果吃了苦還不能成佛,因為他找不到成佛的因。我們佛弟子出家,今天修、明天修,亂修一氣,叫盲修瞎練,不得利益的苦行。尤其臺灣佛弟子,根本不知道怎麼修,只求吃素吃得清,才叫修得好。臺灣有些佛門裡面的外道,著相著得厲害,吃苦菜,苦不苦呢?真苦,他連飯都不吃,南部還有吃地瓜的,要是吃地瓜能成佛,那不是很容易嗎?結果苦是苦,不得利益,因為沒有找到成佛的本因。這個很要緊!所以諸位同學要慶倖自己,你有善根,上能仁佛學院,聽了大乘經典,跟你講這些道理,你要認為是稀有,聞所未聞。不然你發了道心,天天在那兒修,你沒有找到成佛的因行,結果不會成佛。
文殊師利菩薩問法,因為法會的大眾,發大乘心,要修大乘行,一定要知道如來當初在因地,用的什麼行門?找到成佛的正因,才能得到成佛的正果。四聖六凡十法界,各有因果,三藏十二部,離不開因果二個字。不懂因果的人,開口就說我們迷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什麼迷信呢?那不是玄妙之理,是事實問題,你看見西瓜好吃,你得種西瓜的種子。你種其他的種子,想結西瓜,怎麼結得出來?你想吃豆,得種豆,才能得豆;你想成佛,得修成佛的正因。
「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還有一個問題,《圓覺經》後面會講到,修大乘行門的菩薩,修起來容易有:作、止、任、滅四種病,只有《圓覺經》講菩薩這最細微的病,文殊師利菩薩問如來的本起清淨因地法行,清淨就是不許有修行的病出來,你著一點點相,就是一種病,我們發清淨心,修行不要出病,請如來為我們說,就是為現在法會的大眾而請。
「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如來在示現的淨土,與法身大士講大乘佛法,我們怎麼能得到利益呢?《圓覺經》是文殊師利菩薩替法會的大眾請求的,他們在法會當時聞到《圓覺經》,就得到利益。《圓覺經》本來是在實報莊嚴土說的法,要結集起來流通到世間凡聖同居土。並且由正法流通到像法,由像法流通到末法,到末法時代還有發大乘心的眾生,一學起了邪見,本來天天學佛法,實際在學外道。所以怎樣能使末法時代的眾生修大乘者,不墮落邪見,因為一起邪見,所修的行門都成無益的苦行。這是兩種請求,一種是說給當時法會的菩薩聽,一種是要流通到末世給我們聽。這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不但有大智慧,還有大慈悲,憫念末法時代的眾生,所以後面佛就讚歎他善哉!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文殊師利菩薩請法以後,整個身體拜下去,身體有一個頭、兩隻手、兩隻腳,叫五體,五體投到地下,這是倒身下拜。現在密宗西藏的喇嘛,還行這種禮,他們說我們拜佛,不是五體投地。這是因為佛法傳到中國,當初佛教徒也是行倒身下拜,但是中國儒家講究禮節,行的是屈身磕頭,兩個膝蓋跪下來,把頭磕到地下,叫曲身禮。佛教行倒身下拜是最恭敬,儒家說我們佛教不懂禮節,是在摔跟鬥,譭謗我們,過去弘法的大德,為利弘法,順應國情改行曲身禮。「如是三請,終而複始。」就是請法的語言說完了,再磕頭頂禮請三遍,這是表示重法,最極的恭敬。
講到這裡,把發起序講完了,由文殊師利菩薩啟請,把這部經發起來。發起序出來請法的菩薩,叫當機眾。《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一個人請法,只有他是當機眾。但是《圓覺經》分成十二章,有十二位當機眾。
圓瑛法師《講義》的科文一定要看,科文不看清楚,經文的段落就分不開。科文就是那一段經文的綱要,你把科文記得,那一段經文的大意就記住了,所以你得把科文看清楚,看懂還要記到心裡,下面接著講正宗分。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現在講到正宗分,佛就答覆文殊師利菩薩的問題,先答覆他如來因地修的什麼行門?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剛才說過,請法叫白,是仰白,佛講法叫言,也叫告,是下告。文殊師利菩薩請法,世尊就告訴他。雖然佛是告訴文殊師利菩薩這位當機者,實際是告訴法會的大眾,也是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善哉善哉!」很好啊!很好啊!佛連說兩句善哉讚歎他,為何很好呢?你不但替現在法會的大眾,請求如來的因地法行,而且還憫念末法時代求大乘的眾生,不墮邪見,真是好上加好。
「善男子!」叫當機者一聲。「汝等」,佛說法雖然是跟文殊師利菩薩說,實際是跟與會的十萬大眾說法。「等」是等於其他十一位大菩薩,因為有十二位大菩薩請法,所以用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文殊師利菩薩為諸菩薩請法,乃至於下面十一位大菩薩,都是為諸菩薩請法。「諮詢」就是請問,請問如來的因地法行,就是在本因地中所修的法門。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你這位請法的菩薩慈悲無量,能憫念末法時代求大乘的眾生,使他得正當的住持于大乘因地法行之中,而不偏墮於邪見。這裡要料揀一下,如來、文殊師利菩薩都是發心平等,為什麼單為末法時代的眾生求大乘者說法?因為不求大乘的眾生,佛菩薩度化不了,所以在末法時代,有求大乘的眾生,叫他不要墮於邪見,你問得太好了!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諦者詳審為義,詳是詳細,審是審實,你要詳詳細細地聽,要實實在在地聽。諸位同學,你詳詳細細地聽,沒有人聽不懂;實實在在地聽,聽了不會忘記。你坐那裡打妄想,你沒有諦聽,耳朵雖然聽見法師在講,呼隆、呼隆像颳風,怎麼能聽到心裡去?所以聽不懂,也不記得,既不詳細也不實在。聽法就要諦聽,把心靜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句一句聽到耳裡,聽到心裡,這樣叫諦聽。所以如來說法,先開示當機者,你要諦聽,應當為你說;你不諦聽,我不跟你說,說了冤枉費力氣。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時」,是當時,就是世尊答應說法的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奉如來的教命大生歡喜,文殊師利菩薩和與會十萬大眾都默然而聽。默然而聽,就是諦聽。三業默然:口默然,不說話。身默然,身體要坐得端端正正,不要亂動。意默然,不要打妄想。身、口、意三業都默然,就是諦聽,大家用功精進,恭恭敬敬地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善男子!」佛稱呼當機者是善男子。「無上法王」是佛自稱,王者自在之義,于法自在,稱為法王。這些大菩薩都于法自在,但是他們有上,初地菩薩上面有二地菩薩,十地菩薩上面有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上面還有佛,這叫有上的自在。成了佛叫做無上的自在,於一切法得自在,叫做無上法王。我們學得太少,講這個法講不通,講那個法也講不通,就是於法不自在。等你講得通,但是講得不圓融,有障礙,還是於法不自在。一直到成佛,才真正于法自在,稱為無上法王。那麼佛是不是讚歎自己呢?不是,是令眾生對世尊起敬仰之心。
「有大陀羅尼門」,梵語「陀羅尼」,翻成中國話叫「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門」是法門,法譬喻是個門,門者,能通出入之義,能夠出入,才叫做門。佛的法叫法門,入此門,能得到自利;出此門,能利益眾生,所以叫做法門。凡夫法有人天乘,二乘法有聲聞、緣覺,菩薩法有權教菩薩、實教菩薩,這些法門都不是陀羅尼門,因為不能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總一切法,要說一個根本法門,一切法統統在這個法門裡面。持無量義,這個法門能含攝無量的義理,叫做總持法門,叫做陀羅尼。「名為圓覺」,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叫圓覺。
佛教八大宗派,其中有密宗,密宗所念的真言叫陀羅尼。譬如我們念的《大悲咒》,叫《大悲心陀羅尼》,它不能講解,裡面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學密宗的人尊重法,說密宗的陀羅尼,是最高的法門,令眾生生信仰,說密宗比顯教高明,顯教盡是說名、說義。你懂得《圓覺經》這兩句,就知道顯密圓融,密是陀羅尼,顯就叫圓覺。如來說法如果有二種法,有二、有差別,還叫平等嗎?如來說的法是平等法門,在顯教叫做圓覺,在密宗叫做陀羅尼,沒有二種法門。把這些道理聽懂,不要輕視密宗,它是八宗之一,但是你不要迷信密宗。現在顯教的法師,傳密宗的可以說沒有,除了蒙古、西藏的喇嘛,他們是活佛在傳,剩下的不是男居士,就是女居士。你迷信了他們,一個堂堂的比丘,拜一個老太婆作師父,去給她磕頭下跪,這不是顛倒嗎?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佛性、本體自性,在不同經典,用不同的名詞,在《圓覺經》中叫做陀羅尼門,叫做總持法門,在《大乘起信論》中叫真如,在《涅槃經》中叫涅槃,在《勸發菩提心文》中叫菩提,在《大般若經》中叫波羅蜜,實際都是從圓覺裡面流出來的。斐休作的序文,前面說什麼叫做真如?什麼叫做菩提?什麼叫做涅槃?最後:「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就是一切真如、菩提、涅槃、諸波羅蜜,都是從圓覺裡面流出來的。圓覺是根本的法門,其他都是佛性的名字,屬於枝末。講圓覺就好,流出來這些法門作什麼呢?因為應機說法,教授這些諸大菩薩,有的菩薩,聽真如聽得好;有的菩薩,聽菩提聽得好;有的菩薩,聽涅槃聽得好;有的菩薩,聽六度波羅蜜聽得好。「教授菩薩」,菩薩的根機不一,名詞就不一,但是圓覺還是最根本的名詞。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的因地法行,如來最初發心修行,修的什麼行門?佛就答覆文殊師利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佛說不只我這樣,一切如來最初在因地中,發心修行的法門,都是圓滿覺照自己本有的清淨覺相,這就是《大乘起信論》的本覺,人人都有本覺。修止觀法門,先打坐,坐下來不是打妄想,你得迴光返照,圓滿覺照自己本覺的相貌。本覺本來無相,為令眾生瞭解,所以說有一個覺相,你要圓滿覺照,不要有一點相,有一點相就不清淨,叫圓照清淨覺相。
「永斷無明」,把無明永遠斷掉。眾生跟佛不同,就是多了無明,有無明叫做眾生,沒有無明叫做佛。把無明永遠斷滅,才能入因地心,成果地覺,成就佛道。釋迦如來給我們作示範,從陰曆臘月初一坐在菩提樹下打坐,到臘月初八,天還沒有亮,忽然看見東方出現一顆明星,一下子照到自己的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成了佛。永斷無明是一斷永斷,叫頓超法門。
頓超還是由漸次修得,修到這個時候才永斷無明,《大乘起信論》告訴我們斷無明有四個步驟:分成生、住、異、滅,先斷除滅相無明,再斷異相無明,再斷住相無明,再斷生相無明。到了等覺菩薩,滅相無明、異相無明、住相無明,統統斷了,就存生相無明沒有斷(就是最初一念妄動,無明生起,叫生相無明),等到圓照清淨覺相的時候,生相無明斷了。《大乘起信論》說得很清楚,斷了沒有初相可得,無明最初生起沒有個樣子,無明本來沒有本體、沒有自性,是你一念妄動生起。一念迷,無明生出來;一念覺,無明沒有了。這個時候生相無明斷了,沒有初相可得,心境馬上遍滿十方、遍虛空界,這個時候才成佛道。
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雲何無明?」這是佛自問自答,《圓覺經》說:淨法的根本叫圓覺,染法的根本叫無明。《大乘起信論》說:淨法的根本叫真如,染法的根本叫無明。染法的根本沒有二個,要先認識無明,我們要遠離惡人,得先認識誰是惡人?惡人、善人分不清楚,天天嚷嚷要遠離惡人,怎麼遠離?要斷除無明,得先認識清楚無明,才能永斷無明,所以這是根本問題。文殊師利菩薩沒有問,可是釋迦佛清楚得很,就自問自答:什麼叫無明呢?
「善男子!」叫當機者文殊師利菩薩,就是叫十二位大菩薩,就是叫十萬大眾,也就是叫末法時代學大乘的人,叫我們注意聽,什麼叫無明?無明二字很好瞭解,就是不明白、無知、愚癡、糊裡糊塗。無明從什麼時候起的呢?在眾生份上,沒有個開始,無始以來就有。所謂最初一念妄動,什麼時候妄動呢?《大乘起信論》說:「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忽然一念不覺,叫做無明。但是我編的《大乘起信論筆記》解釋:「忽然者,意明無前之忽然,非有始之忽然也。」不是時間上的忽然,忽然者無前之義,沒有以前的時間。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因為你從無始以來有了無明,一切法你都不明白,就種種顛倒。虛妄之法,你都把它當成真實之法,顛倒到什麼樣子呢?以苦為樂。《地藏經》中,釋迦牟尼佛到忉利天開地藏法會,叫眾生知苦樂法,眾生顛倒,苦樂二字分不清楚,就叫無明,明明是苦,他認為是快樂,所以眾生叫可憐湣者,種種顛倒,以苦為樂。
下麵說個比方,「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好像迷了方向的人,迷了一個方向,四個方向都變更了。不要說把東方當成西方,四方東西南北都搬了家。就是那一念迷,迷就是無明,就是不覺,那一念迷,東西南北四方都變更了方向。這個譬喻很好,我們研究要深入,不能光在文字上面研究,你得研究無始以來的無明,就是一念不覺,無始來都不覺。由這個譬喻你就知道,《大乘起信論》講的忽然,你什麼時候迷了方向?沒有時間性,忽然就迷了,這一迷四方都顛倒了。你就知道無明什麼時候有的,忽然起的。按時間上,找不到一個時間,推到前生前世、多生多劫,無始以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了方向的人,四方都易處,怎樣會生顛倒呢?下麵再說眾生的苦惱。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眾生不認得圓覺,不認得佛性,可以原諒,沒有聽大乘佛法,怎麼知道什麼是圓覺?什麼是佛性呢?可是不認得自己,這個眾生可憐了!個個眾生都執著有個我,我是什麼樣呢?外面有身體,裡面有知覺的心,身心二法合起來,才成為我相。光一個身體不能叫我,人一口氣不來,失去知覺作用,那個人還是我嗎?但是單有知覺,沒有身體,也沒有我。一定裡面有知覺的心,外面有身體,身心二法合起來才叫我。根本沒有我相,他起了顛倒知見,叫做「妄認」,他以為認識了,實際是妄執。我們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種元素組合起來的假相,堅硬的骨頭,屬於地大;熱氣、暖氣,屬於火大;血液、水份,屬於水大;出入的鼻息,手腳能夠動彈,屬於風大。身體是由這四種元素組合起來的假相,可是卻執著這是我的身體,有真實的身體之相,就叫做妄認,這是一種顛倒。以為身體裡面有能知能覺的心,還是妄認,因為根本沒有心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我們的知覺心是妄想心,妄想心沒有本體、沒有自性,都是無明的作用。因為你有身體,就有六根,六根對著外面六塵,就起六識,六識攀緣外面六塵,把影子落下來,就是我們的心相,叫做「六塵緣影」,緣就是緣慮,拿自己的心分別六塵境界落下來的影子。比如現在的照相機,照外面的境界,底片上落下影子,實際沒有東西,只是外面境界留下來的影子。你得再深入研究,你自己想:你的心是什麼樣子?除了色、聲、香、味、觸、法的念頭以外,沒有心。你晚上睡前,在床上打坐,用功半小時,迴光返照自己的心,是什麼相?除了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以外,你找不出影像。色、聲、香、味、觸、法,有一樣真實的嗎?都是外面六塵落下來的影子,但是他認為這是我的心,我有知覺,我知道這個事,這就是我執,分開來一個身相、一個心相,都是虛妄認識的,於是起了我執,才種種顛倒。根本顛倒,就是沒有身,硬執著有身;沒有心,硬執著有心,其他的顛倒都從這裡生出來。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華」即今花字,譬如一個人眼睛生病,看見虛空裡生花,虛空裡什麼時候有花呢?是他眼睛生病看見的。你說虛空裡沒有花,他說是我親眼所見,眾生就是這種執著,跟你抬杠到底,實際不知道是自己病眼見的。眾生認為有自己的身相、心相,認為確實有,等於生病的眼睛,看見空中花,認為確實有一樣。「及第二月」,天上有一個月亮,他眼睛生病,看見天上有兩個月亮。你說沒有兩個月亮,他不相信,他說是我親眼看見空中有兩個月亮,這是眾生的虛妄認識。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這裡是一迷再迷三迷,「空實無華,病者妄執。」虛空之中,實在沒有花,是眼睛生病的人虛妄執著的,這是第一個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因為他虛妄執著,虛空之性是清淨之性,虛空裡沒有花,他迷惑了,認為虛空裡有花,這是第二個迷。「亦複迷彼實華生處」,虛空花本來是虛妄的,他認為是真實的,虛空花是由他的病眼生出來的,他妄認是從虛空裡生的,根本沒有生處,這是第三個迷。這就是我們眾生的種種顛倒,圓覺自性本來清淨,由一念無明生起種種顛倒,由無明顛倒才生起來身相、心相、種種的妄執。眾生不知道都是從無明妄心生出來的,等於虛空花是由病眼生出來的一樣。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眾生最大的苦惱,就是生死大苦,一生一死不算大苦,輪轉生死才是苦。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輪轉在三界以內有六個道:三善道、三惡道,叫做六道輪回。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惡鬼、一時畜生,輪回流轉,輪回就是輪轉。譬如古代在井上面搭一個架子,吊一個輪子叫滑車,滑車上面掛一條繩子,吊兩個水桶,這一個水桶下去,提一桶水上來,那一個水桶下去,再提一桶水上來,一上一下,叫輪轉。又譬如現在的汽車,車輪不停輪轉,輪轉則不息,這才是生死大苦,你想休息也不可能。所謂:「眾生怕死,菩薩怕生。」眾生一提起死字,皆不願聞。為什麼這樣害怕呢?因為死太苦了,一切眾生都怕死,不曉得死了還饒不了你,死了還要生,生了還要死,這叫做生死輪回。生死輪回不是真實,是妄見、妄有,統統從病眼見空花而起。他迷惑了虛空之性,虛空裡面沒有花,他認為有花,他不知道虛空的花,是自己病眼生的。他在迷就妄執有我,再妄執有我所。身心是我,起了我執,再起我所執,身外之物都是我所有。於是動了貪心,貪不到動瞋恨,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就動了愚癡。社會上人與人爭,世界上國與國爭,都是病眼見空華,虛妄執著。古人有兩句話,形容得最好:「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天下本來太平,眾生不好好活著,要鬥爭,人與人爭,弄得社會不安;國與國爭,弄得世界不太平。本來大家都想生存,結果把人殺死。這就是眾生的愚癡顛倒,死了沒完了還要生,生出來還要鬥爭,永遠沒完沒了。是不是有真實的輪轉生死?沒有,是妄有的。「故名無明」,這些生死輪回從無明來,起我執,妄見身相、妄見心相,都是從無明來的,這叫根本無明。無明者不明白,不明白就是迷,就是糊塗,眾生糊塗生、糊塗死,都是無明支配的。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此無明者,非實有體。」生死輪轉都是由無明起的,無明太厲害了!你不要害怕,你可以把它觀空,因為無明沒有實在的本體自性。一念不覺,就是無明,一念不覺,就是一念妄動,一動再動,《大乘起信論》上三細六粗有九個相,第一個是業相,動就是業,你一動,無明生起了;你不動,無明沒有了。善男子!你要注意,無明不是實在有本體自性。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這個譬喻很貼切,無明說了半天,我們還是不瞭解,每個凡夫都作過夢,你在夢中知道是虛妄不實的嗎?悲歡離合都當成真實的。你作可悲的夢,會痛哭流涕;你作歡喜的夢,會哈哈大笑!有情有愛的人,不要分離要分離;有冤有仇的人,不應結合要結合,這些悲歡離合的境界,等你醒來的時候,有所得嗎?你就觀想:「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上講六個譬喻,第一個譬喻就是如夢,我們夜裡是閉著眼作夢,白天是睜著眼作夢,在夢中你爭我奪,甚至跟人家拼命打架,等到醒了,你想想:根本沒有冤家對頭,跟誰拼命打架呢?根本沒有實在的東西,你貪什麼、奪什麼呢?所以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愚癡才作夢,現在都在睜著眼作夢。我們學了大乘佛法,依著聖言量的教理,才恍恍惚惚知道這個意思。不學佛法的人,誰知道在作夢,紛紛擾擾,都在你爭我奪。你看看報紙,世界上一天到晚,不都在作夢嗎?
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等你圓照清淨覺相,把無明照空,無明沒有了,因為它沒有自體。要照空,得有個自體把它照空,它沒有自體像作夢一樣,你圓照清淨覺相醒了,夢境不可得。
再回過來說第一個譬喻像空中花,空中花等到滅了的時候,你不要認為一定有實在的滅處。這虛空花滅到虛空裡什麼地方去呢?沒有滅處,因為根本沒有生處。虛空裡從來不生花,沒有生處,怎麼有滅處?虛空花是你的病眼妄見的,所以無明在圓覺的本性上,根本沒有生處,等你把它滅掉,它也沒有滅處。就像作夢的時候,什麼境界都有。等你醒了,了無所得,根本是在作夢,它沒有生處,怎麼有滅處呢?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這裡一切眾生,連二乘人都包括在內,二乘人怕生死,所謂:「見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用功急急忙忙,為了生脫死,超出三界,從牢獄出去了,誰願意再回牢獄?生死了脫,和冤家脫離關係了,誰願意再跟冤家碰頭呢?你叫他發菩提心度眾生,他才不幹,他不認為生死是虛妄的,像病眼見空花一樣,在無生滅處,妄見生滅。生滅本來空,這是大乘至極的道理,也是圓頓大法,你這樣觀照,才能頓悟,了脫生死。
「是故說名輪轉生死」,所以名字叫做輪轉生死,像車輪一樣轉來轉去,生了死,死了生,實在是虛妄之相,只有生死的名字,沒有生死的本體。生死也就是生滅,生滅也就是無明,都是虛妄而有,虛妄而滅。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如來因地修圓覺者」,佛再答覆文殊師利菩薩問的根本問題:如來最初本因之地,是依圓照清淨覺相,修圓覺行門。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八個字是全經的經眼,也叫做經心。譬如人的五官,最重要的是眼睛;人的五臟,最重要的是心臟。《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八個字是《金剛經》的經眼、經心,這八個字沒有研究清楚,全部《金剛經》你不會懂,全部經說來說去,都是在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判教《圓覺經》是頓教大乘,也是依這八個字判的。先消文後釋義,「知」是知道、明瞭。「空華」,是病眼生出來的虛空花,《金剛經》最後有六個譬喻,三界以內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裡再加上虛空花的譬喻。你不知道是虛空花,把它當成是真實的花、可愛的花,你就生了貪心,要把它摘取過來,就造了貪的業;不可愛的花,你就動了瞋恨心,要把它去除,就造了瞋的業,實際你天天動貪瞋癡,就是生死的業。「知是空華」,現在你知道一切有為法,等於虛空花。「即無輪轉」,不起迷惑,不動貪瞋癡的念頭,不會造業,就不會輪轉生死,頓超法門,生死了脫了。
這兩句最重要在「知」字,你不知它是虛空花,把一切有為法當成真實的,就起惑造業,結果得了苦果。惑、業、苦,三*輪轉,起惑、造業、受報,受苦報的時候,還起惑造業,生死不息。現在就用功,先要知道:一切有為法不是實在的,是空中花。這一知道,你不起迷惑了,虛空根本沒有花,有什麼可愛?何必動貪心;有什麼不可愛?何必動瞋恨。你不迷、不愚癡,貪瞋癡一下子照空,不起惑,不造業,苦果了脫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用功就在「知」字。
再進一步解釋到我們本份上,不聞佛法的眾生,他沒有聽過佛法,不知道什麼叫做虛空花,什麼叫做有為法、無為法,這些名詞根本都沒聽過,所以他天天起惑造業,弄得社會不安,世界不太平。眾生本來苦,苦上再加苦,都是庸人自擾,因為眾生不知是虛空花。外道想求了生脫死,想得道,但是他邪知,不知道一切有為法,是由妄心無明生出來的。像印度的婆羅門教,說人及一切萬物,都是大梵天生的。耶穌教,認為人人物物都是上帝造的,他不知道是無明生的,他在那求知,結果求得邪知邪見,不能了生死,因為他無明煩惱破不了。
我們佛弟子學了大乘佛法,我們不是不知,不是邪知,我們叫正知正見,「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道理講得很對,我們知道了是正知,但是你知道歸知道,見了可愛的東西,還是動貪心;遇到不順心的事,照樣動瞋恨,起惑造業,不只要受報,還要輪轉生死,那我們算什麼正知正見?你要依著《大乘起信論》去研究,小、始、終、頓、圓五教,判教《大乘起信論》屬於終教,是大乘的漸教,有漸次、有步驟,把無明分成四個,把這個知也分成四個。這個知就是始覺智,依著師教之緣,以前不知,今天開始知道了;以前不覺,今天開始覺了,這叫始覺。始覺的智慧生出來,你要是頓超的根機,當下大徹大悟,了脫生死;不是頓超的根機,始覺智分四個步驟:名字覺、相似覺、分證覺、究竟覺。如來的知是究竟覺,菩薩是分證覺,三賢位菩薩是相似覺,十信位的菩薩是名字覺,只是名字叫做覺,實際還不是覺。「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個道理聽得很明白,但這是依著聖言量、佛的道理知道的,我們還是不覺。所以你學會講經說法,講得很明白,好像開了悟。說時是悟,對境還迷,境界一現前,照樣被境界轉,因為你才初發信心,相信大乘道理確切不錯,叫做名字覺,實際還是不覺。你不努力精進,就認為你覺了,你見了可愛的境界,還是動貪心;不可愛的境界,還是動瞋恨。起惑、造業、受報,還是輪轉生死,怎能當下就沒有輪轉呢?所以我們聽懂了,要認清自己的知,叫名字知,實際不是真知。真實的知道了,你不起惑、不造業,自然不會輪轉。
有一位禪師去參訪禪宗的祖師,請問他什麼是佛性?那位禪宗祖師開導他:「放下貪瞋癡,就是佛性。」直接了當,人人都有佛性,你怎麼不認識自己的佛性呢?因為被貪瞋癡障蔽到了,你把貪瞋癡放下來,不就佛性現前了嗎?這位禪師一聽到這兩句話,當下把貪瞋癡放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當下」就是「即無輪轉」的「即」,那都是頓超的根性。我們多數是漸次的根機,你知道貪瞋癡在作怪,叫你放下貪瞋癡,你一點也放不下,怎麼能見到佛性呢?怎麼能見到圓覺呢?你真能徹底放下,圓覺就現前,因為貪瞋癡合起來就是無明,無明沒有自體,你把它觀空,圓覺自性現前,生死本來像虛空花,哪有生死輪轉呢?雖然我們不是頓超根機,你一定要深入研究,我為什麼要動貪瞋癡,明知故犯?要呵責自己,本來無可貪,為什麼要貪?本來無可瞋,為什麼要瞋?自己迴光返照,照自己的煩惱,把煩惱無明照空,圓覺自性就現前。動貪心,你被貪所轉;動瞋心,你被瞋所轉,你還不認錯,怎麼肯求懺悔呢?不肯求懺悔,不是錯上加錯嗎?一錯再錯,一貪再貪,一瞋再瞋,煩惱無止境,生死還有止境嗎?永遠流轉下去。
有善根才能學到大乘佛法,你對得起自己的善根嗎?所以你得深入研究,雖然我們不是頓超根性,總要往這個地方追,可能有一天,忽然貫通,圓覺自性現前。你不往裡面深究,什麼時候能明心見性呢?根本沒聽聞到佛法的人,是愚癡現前,才動貪動瞋。我們當法師的學了佛法,不認真追究,貪名、貪利、貪恭敬,是不可挽救的。譬如水面生火,不可熄滅。所以名利恭敬的境界現前,你不生心動念,才是真實的功夫。為什麼用這個功夫?都是空中花,無可貪。不動貪心,就不動瞋恨,所以「知是空華,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接著解釋生死也是空中花,有身相、心相,才會受生死之苦,身相、心相都是空中花,把它觀空了,哪有生死的果報呢?「非作故無,本性無故。」這叫徹底觀空,不是你用功修行把它修無,因為它本來沒有。虛空裡生了花,我要怎樣把虛空花掃除掉?你用不著掃除,虛空花不是你掃除才沒有,它本來就沒有,你把它觀空就好了。
前面分判《圓覺經》為頓敎大乘,就是依照「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兩句是頓超法門,功夫就在「知」字上,學佛分四個步驟:信、解、行、證,第一步,你我都有了信心,第二步你得求解,解釋分頓超法門、漸次法門。這裡是頓超法門,你要瞭解頓超法門是即解、即行、即證,後面三個步驟一下子都圓滿了。「知是空華」的「知」,是信解行證的「解」,即解、即行、即證,「即無輪轉」,不是已經了生脫死,已經成了佛道嗎?這個時候身心之相皆空,所以生死大苦,就此了脫。
「非作故無」的「作」是修行,不是你修行才沒有,身心之相是空花,生死輪轉還是空花。空中本來沒有花,並不是你用什麼功夫,把虛空打掃清淨,把空中花除掉才沒有花。空中的花是你病眼生的,你把病眼治好,自然看不到空中花。身心之相、生死輪轉,是由你的妄心生出來的。你現在不但是正知,而且是真知,把妄心空掉,哪還有身心之相、生死輪轉呢?大家都說佛教太高深了,因為信了佛,不見得修行;天天修行用功,不見得會修行。無明煩惱是從你的妄心生出來,修行用功是斷煩惱、破無明,不是修圓覺妙性,圓覺妙性不是你修出來的。你會用功,先降伏你的妄心,再斷除你的妄心,妄心沒有,無明煩惱空了,無明煩惱本來空,因為沒有本體、沒有自性。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上句是空外境,下句是空內心。上句的者字是指外面的虛妄之境,下句的者字是指你起正智正慧的心。「彼知覺者」,彼所知覺的妄境,「猶如虛空」,好像虛空,本來沒有妄境。下麵再空正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你知道一切外境猶如虛空,正智也是空花之相也得空掉。前面講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高深,「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這兩句更是高深,我們用功修行,不是凡夫的不知,也不是外道的邪知,是真正起正知正見,但是不要說你聽明白,讓你講經說法,講得很好,大家覺得你這位法師開悟了,對於外境還是空不掉,說時是悟,對境還迷,這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境界現前就被它轉。現在知道外面的境界是空花相,頓超的根機,把它空掉了,內裡面還有能知空花的心,這不是貪圖外境的妄想心,是知一切外境,猶如虛空的正智慧,你把正智慧保存著還是空花相。
所以《楞伽經》講:「八識二無我俱遣,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是妄想心,應該遣除掉。「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叫二無我,我空智、法空智是智慧也要空掉。「五法」,是一相、二名、三分別,這是凡夫的境界,應該遣除掉。四正智、五如如是佛法,也要把它空掉,不空掉還是空花相,佛法的高深,就在這裡。這就是宗門下說:「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大乘起信論》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真如法中,空一切相。這是《圓覺經》講的圓覺妙心,空空洞洞,一無所有,你把妄境空掉,存著一個正智的心在裡面,圓覺妙心還是不空。圓覺妙心本來就知道,何必你再加個正智上去?
聽《圓覺經》比聽《般若經》好,不會讓你落到空那一邊,下面再一個大翻身。「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這就比「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的意思,更高深。你不能存留一個正智,你也不能存留一個無正智,叫「有無俱遣」。《心經》裡面有一句:「諸法空相,不增不減。」諸法的空相,就是《大乘起信論》的真如,就是《圓覺經》的圓覺。圓覺妙心不能增加一分,也不能減少一分,它是平等之相。
越說越高深,越說越難懂,你大乘經聽多了就容易瞭解。先說個譬喻,圓覺妙心什麼樣子呢?你們聽過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拿大圓鏡作一個譬喻,大圓鏡有體、有相、有用,它有本體,本體上有光明的相,還有用,能照人照物。大圓鏡本身有光明,你不要再給它加上光明,這叫增益;你說它沒有光明,沒有智慧,這叫減損。謗佛法有兩種:一種是增益謗,一種是減損謗。你說有,增加一部分,增益謗,是誹謗佛法;你說空,空就是無,減損謗,還是誹謗佛法。圓覺妙心像大鏡子,本身具有光明,能照人照物,你不要再加上能照的東西在上面;你也不能把鏡子的體破壞,減少一部分,就沒有光明不能照物了。我們本來具足圓覺妙心,你只要靜下心來聽,沒有聽不懂的,聽懂了你打坐時,再迴光返照,圓覺妙性就是真如妙性,是什麼樣子呢?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空。你得深入研究聞思修三慧,聽懂了是聞慧,深入研究是思慧,依著修行是修慧。圓覺妙性平等平等,你空外境的時候,當然得用智慧,用「知是空華」的「知」把它空掉。但是你保存了「知是空華」的「知」,多餘了一部分,還是空花相,也要把它空掉。
再說個譬喻,你有病,要治病,不能不吃藥,藥是寶貝;病好,藥不要了,你把藥保存著,還天天繼續吃藥,執藥成病,另外生一種吃藥的病。臺灣大家以前營養缺乏,要吃補品,現在生活好過,除了吃好東西以外,還要打營養針,補過了頭,得營養太多的病,又要到醫院。所以你要空外境,不用正智空不掉,「知是空華」的「知」是寶貝。你「知是空華」以後,「知」不要了,也是空花相。病是假的,藥也是假的,但是你不可以說正智沒有,因為它有功用。你治病,不能不吃藥,但是不能執著藥。到這個時候,有無俱遣,有,遣除掉;無,也遣除掉,到這裡你就會用功了。
「是則名為淨覺隨順。」前面文殊師利菩薩問:如來因地怎麼修行?佛答覆他:「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圓滿關照清淨的覺相,從這裡下手修行,結果一切如來都成了佛。你不這樣用功,你修無量劫也成不了佛,那是成佛的本起因行。現在告訴我們「有無俱遣」,圓照清淨覺相,你不可執著有,也不可執著無,你本來具有的圓覺妙性是清淨的覺相,有妄境,不清淨;有正智,還是不清淨。大圓鏡子,你把黑墨染上去,鏡子不清淨,等於妄境不空;你把白粉抹上去,還是被白粉染汙。你執著虛妄的境界,被妄境染汙;你執著智慧,被智慧染汙。佛法的高深就在這裡,學佛法好不容易懂得智慧,你得到了一起執著,就變成空花相,圓覺不清淨,被正智染汙了。什麼叫清淨覺相呢?清淨是一無所有,不是無,因為你心裡有正智是妄念,沒有正智還是妄念,所以你執著有,被有所染;執著無,被無所染,它不清淨。你懂得有無俱遣的道理,圓覺妙性把它打掃得清清淨淨,才隨順了圓覺妙性。「淨覺隨順」是梵語的文法,倒過來就是「隨順淨覺」。你這樣修行,決定不跟你的圓覺妙性相違背,一定很快會開悟、會證得。頓超法門,即知、即修、即證,就是你與淨覺,沒有絲毫的違背,完全隨順它的妙性,這樣修、這樣證,下面再征問起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何以故?」虛妄的境界應該遣,正智也要遣,為什麼要有無俱遣呢?「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因為圓覺妙性像虛空的性沒有空花,虛空花是從你的病眼生出來的,病眼好,虛空花就沒有了,跟虛空從來不相干。虛空的性沒有動,你不要去增加,也不要去減少。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什麼叫做如來藏呢?真如在纏,名如來藏;真如出纏,名曰法身,那是判到終教漸次的解釋,纏就是煩惱,真如出了煩惱,叫做法身。在凡夫份上,真如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可是它被煩惱纏縛,如來含藏到煩惱裡面,叫做如來藏。如果你把它解釋成帶煩惱的圓覺,那你就錯了,因為有起有滅,是你的妄想煩惱,如來藏從來沒有起沒有滅,從來不動。「無知見故」,圓覺妙性在眾生份上,叫做如來藏,本具靈知靈覺,就像鏡子本來具足光明,不是你修出來的光明,如來藏中沒有正知正見,你加上正知正見,是增益謗,是多餘的,所以正智也要空掉。圓覺妙性,就是如來藏性,根本沒有起滅,沒有生死,沒有知見,它像鏡子本具光明,能照人照物,圓覺妙性並不是你修出來的,它本來具足知見的功用,但是它裡面沒有知見之相,你一執著,多了知見之相,圓覺妙性就不清淨了。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正如法界的本性,是一切法的本性,也就是圓覺妙性,究竟圓滿,無欠無缺,不增不減,本來遍滿十方。拿《大乘起信論》證明:「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就是離念的境界,妄念只要究竟離清淨,真如妙性馬上遍滿十方。
前面講因為有了無明,才流轉生死,什麼叫無明?得把《大乘起信論》研究清楚,它是漸次法門,把無明分生、住、異、滅四種相。我們學佛法才知道有貪瞋癡的煩惱,才知道有無明煩惱這個名詞,把無明跟煩惱連貫成一個名詞。我們本來就粗心,解釋的道理都很粗淺,一提起無明,就以為是煩惱;一提起煩惱,就以為是貪瞋癡,但是貪瞋癡的根本煩惱是滅相無明。
欲界的眾生才具足貪瞋癡三根本煩惱,所謂:「上二不行瞋」,上二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只有貪、癡二個煩惱,沒有瞋恨心。上二界的貪心、愚癡心,也跟欲界大不相同,我們欲界的眾生,貪五欲之樂、六塵之境。上二界的眾生,愛色界、無色界的禪定,不貪財、色、名、食、睡,不貪色、聲、香、味、觸、法。色界,叫色愛住地;無色界,叫無色愛住地,有了愛就有貪,但是那個貪煩惱輕得很,三界邪知邪見的煩惱,小乘人一下子起正知正見,見惑一破一起破,證初果。思惑,三界分九地,每一地分九品,一共八十一品思惑。欲界九品思惑最難破,要破前六品,才能證二果;破後三品,才能證三果。超出欲界,到色界第四禪最高有五層天,叫做五不還天,三果聖人住那兒,因為他還有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未斷,三界出不去,但是到了色界天,煩惱輕得很,七十二品思惑,很容易斷掉,就證四果。
你懂得這個道理,就知道我們學大乘佛法,學到這也空,那也空,《梵網經》說:「口便說空,行在有中」,你能講會說,看你的行為,一點也不空。因為欲界的煩惱重,讓你說的時候好像開悟,對著境界還是迷,天天講空,天天動貪瞋癡。三界以內的煩惱,屬於枝末無明;三界以外的煩惱,屬於根本無明,二乘人不知道。大乘菩薩知道,講無明,不講煩惱,根本無明在《大乘起信論》再分:滅相、異相、住相、生相。我執煩惱都空了,才能超出三界,既然我執空了,只剩法執的煩惱,大菩薩用功容易空,空到最後還有一個生相無明,就是十地圓滿的等覺菩薩。因為始覺智分四個相:十信位的菩薩,叫名字覺,破滅相無明;三賢位的菩薩叫相似覺,破異相無明;十地位的菩薩,叫分證覺,破住相無明;十地圓滿,到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就是正智。
前面講過,貪瞋癡是欲界眾生的煩惱,上二界沒有瞋恨心,只有貪煩惱,但他的貪煩惱很輕,只貪愛四禪八定,五欲六塵都不貪。他有愚癡,不知道四禪八定不可執著,他的愚癡煩惱也很輕。等到證到四果,破除我執,超出三界,還有法執煩惱。三賢位的菩薩任運先破我執,我執煩惱破掉了,還有法執煩惱。法執煩惱哪裡還有貪瞋癡呢?貪瞋癡都是三界以內的眾生才有。超出三界,我執煩惱統統空了,只剩一個法執煩惱,分分空,空到等覺菩薩,還沒有成佛,還有生相無明,他執著有正智。我們薄地凡夫具足貪瞋癡,知道不要執著,但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斷不掉,所以釋迦如來為我們示現,最後坐在菩提樹下發大願,不成正覺不起來,加功進行七天七夜,才斷掉生相無明,真正離念,《大乘起信論》說:「離念境界,等虛空界。」就是證了法界性,遍滿十方,所以生相無明,是無明的根本。正智正慧,你一執著,就是生相無明。圓覺妙性本來具有正智正慧,《大乘起信論》有明文:「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它具足大智慧光明義,有遍照法界義,不是你修出來的,是本來就具有正知正見。《楞嚴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你給它加上一個知,最初一念妄動,就是生相無明,無明從這裡開始,越來越深,等到動貪瞋癡,變成欲界的眾生。
你不要以為佛法太高深,你只要研究透徹,講得明白,沒有聽不懂的。你動貪瞋癡是個妄念,你動智慧,認為自己有正知正見,還是妄念?所以《楞伽經》連如如也要遣掉,正智正慧跟如如理契合在一起,叫如如智證如如理,叫如如。你存了個如如,還是個念,你沒有離開念,有念就是眾生,無念才是如來。等覺菩薩還叫眾生,所以到最後,連如如的念也得去掉。《圓覺經》講去正知正見,就是「知無空華」的「知」也得去掉。但是你不可以說它無,這還是個念。你說有知,是有知的念;你說無知,又起無知的念。圓覺妙性是清淨覺相,不可以有,也不可以無,這才清淨。
再看經文,「是則名為因地法行。」正面答覆文殊師利菩薩的問題,這就是一切如來在本因地中起的行門,你不這樣修行,不隨順清淨圓覺,你成不了佛。諸位同學:你要慶倖自己種有大乘善根,而且是圓頓善根,才能聽到《大乘起信論》、《圓覺經》,不然盲修瞎練,無益苦行。我出家六十年,到臺灣三十年,大陸叫吃素,臺灣話叫呷菜。我在屏東看見一個呷苦菜的,他不吃飯,不吃饅頭,不吃白菜豆腐,什麼菜也不吃,只吃蕃薯,你說苦不苦呢?真苦啊!能不能苦出個佛來?呷蕃薯,不是成佛的正因,要是呷蕃薯能呷出個佛來,成佛太簡單了。發願成佛的人,吃蕃薯吃苦菜,連油鹽都不吃,結果是無益的苦行,一點利益都得不到,怎麼能成佛呢?你得隨順清淨圓覺,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念,外面的相離開,裡面的念也要離開,這樣修才是成佛的正因。
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清淨心」,清淨心就是要隨順清淨圓覺,不許執著有,也不許執著無,才不落修大乘作、止、任、滅四種病。發清淨心,圓照清淨覺相,才能證得清淨圓覺。「末世眾生以此修行,不墮邪見。」你依著文殊師利菩薩章講的修行,才不落於邪見。
長行文講完,再講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偈就是偈頌,偈頌在十二分教裡面,叫十二分經,有二種,一種孤起頌,孤是單獨的意思,不說長行,單獨起偈頌。二種重頌,是頌長行文的。這是屬於重頌,為什麼要重頌呢?有三種道理:一、以應機故:眾生根機不一樣,有人喜歡長行文,有人喜歡偈頌,就像中國研究文學的人,有人喜歡作文章,有人喜歡作詩。偈頌等於作詩一樣,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根機不一樣,愛偈頌的根機,就跟他說偈頌。二、易攝持故:長行文字太多,偈頌簡單,句子整齊,都是五個字一句,或七個字一句,容易攝持長行文的義理。三、便後人聽故:如來講經,後來又有人來聽,如來不舍任何眾生,已經講過的道理,換個文題說偈頌,再重複一遍,給新來的聽,聽過的人不覺得厭煩,喜歡再聽。, 《圓覺經》只有前兩種道理,因為佛是在示現的淨土裡面說法,十萬大菩薩統統來了,如來入了三昧來說法,菩薩入了三昧來聽法,等到《圓覺經》說聽完畢,大家都出了三昧,沒有再來的眾生,所以只有前兩種道理。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
「文殊汝當知」,佛叫一聲當機者文殊師利菩薩,你應當知道,其實就是叫我們應當知道。文殊師利菩薩在長行文中的問題,在偈頌上把問詞省掉,直接答覆他的問題。「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你問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的法行,一切如來沒有兩樣,佛佛道同。「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最初都是先起正智正慧,認識無明是染法的根本,最後才把無明滅掉。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輪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輪轉。」眾生輪轉生死是個大苦,不知道一切法如空花,現在你依正智正慧,了達由無明生出來一切法,都是空中花,無明根本沒有本體,所生出來的法,哪有實在的?無明就是夢心,由夢心生出來的夢境,哪有實在的?你了達一切法都等於虛空花,不起惑、不造業,就不會受報,怎麼會輪轉生死?
「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有人說:一切法明明存在,哪裡沒有呢?那是你的無明心在用事,等於你在作夢一樣,夢中覺得一切都實實在在有,等你醒時,一切境界都沒有了。所以我們現在無明沒斷,被無明所轉,看見一切法,人人物物都有,一樣都空不掉。你把無明斷掉,等於夢醒,一切法皆空,本來都是虛空花。這裡是譬喻作夢的人,夢中一切都是有的,等你醒時,究竟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
你要覺悟虛空之性,本來沒有花生、沒有花滅,因為覺性常常不動,等於虛空性不動一樣。
覺徧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你如是覺,證得法界性,遍滿十方界,你就成佛道了。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眾幻滅無處」,再進一步講,滅無明、滅空花,一切法如幻如化,都是幻術變化出來的。印度有一種幻術,能幻化出來任何東西。他拿一條手巾,可以變一匹馬,或者一隻狗出來,他把法術一收,還是一條手巾,什麼也沒有,這叫「眾幻滅」。滅到哪裡去了?本來沒有生處,哪有滅處?空中花滅了,滅到哪裡呢?根本就是虛空,沒有生花,哪有滅處呢?所以眾幻滅,沒有滅處。
「成道亦無得」,前面講到究竟成佛道,你執著成佛道,執著有所得,還是妄念,所以《楞嚴經》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等你成佛,了無所得;有個所得,你沒有成佛,因為成佛是離開一切念才成佛的。我得佛道,當然不是貪瞋癡的念,但還是個念,念沒有完全離開,怎麼成佛呢?所以成了佛道,也不可以執著有佛道可得。
「本性圓滿故」,成了佛道,怎麼沒有所得呢?因為成了佛道,就是證得本性,本性圓滿,具足佛道,無欠無缺。過去一念妄動生了無明,由根本無明起枝末無明,才流轉生死。現在一空一切空,把無明都空乾淨,連成佛道最後一念也空掉,這個時候你的本性圓滿,有什麼可得呢?你過去要是有所失,今天才有所得;本性本來具足,本來圓滿,雖然流轉生死,本性不動,從來沒有失,怎麼有所得呢?所以只能說證得,不能說有所得。
菩薩于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菩薩于此中」,菩薩于此大乘行門中,修行就照這個法修。「能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心、道心,你這樣發真正的覺心、道心,不會生起修大乘行門的毛病。「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我們末世眾生,懂得《圓覺經》的道理,如實修行,決定不會落於邪見。
講到這裡,文殊師利菩薩章講完,也就是《圓覺經》十二大章講了第一章,前面講過「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是《圓覺經》的經心,再深一步講,連「知是空華」的「知」,也把它空掉,還不可以執著無,那是《圓覺經》最要緊的道理。文殊師利菩薩章是全部《圓覺經》的總綱,你懂得第一章,下面十一章都是跟著第一章發起問題,因為我們是末世的凡夫,執著心大得很,聽到文殊師利菩薩章,就會起心動念,這樣對嗎?那樣對嗎?所以菩薩替我們請問,請佛解釋,好流通到末世,使眾生得圓頓大法的利益。
接著講第二章,普賢菩薩章。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是請法的儀式,前面已講過,這裡不需再講。《圓覺經》是略本《華嚴經》,佈局與《華嚴經》一樣,《華嚴經》以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為首領,華嚴三聖,中間是毗盧遮那佛,左輔右弼兩位大菩薩,一位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一位是大行普賢菩薩。《圓覺經》,圓覺三聖,中間婆伽婆佛是報身佛,旁邊還是文殊、普賢兩位大菩薩,跟華嚴三聖一樣,有文殊師利菩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大智大行合起來才能成佛,這一章是普賢菩薩替我們請法。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
普賢菩薩首先為與會的諸菩薩請問,實際那些菩薩都懂這些道理,實在是為末法時代的眾生請問。末法時代有大乘根性的眾生,想要修大乘法,聽到文殊師利菩薩章,要修清淨的覺行,不可以執有,也不可以執無,這叫清淨的境界。清淨的境界怎樣修行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你知就好了,那是上根利智的眾生,末法時代也有中下大乘善根的眾生,根本就不能知,頓超不來,得有漸次的法門,眾生怎麼下手修行呢?下麵普賢菩薩就請問佛。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
下面連著問三個問題,這是第一個問題,聽到文殊師利菩薩章:「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一切法都是空中花,心外的境界是幻化不實在,身體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塵緣影,也是幻化不實在。那麼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要修行,得依著他的身體、他的心去修行,眾生的身體是幻化,眾生的心是幻化,他所修的行門,也是幻化的行門,怎樣依著如幻的身心,修如幻的行門呢?普賢菩薩不是不瞭解,是眾生不瞭解,替我們請問。
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
這是第二個問題,假若心外的幻境、裡面的身心,一切都是諸幻之性,都把它滅盡,外面的境界沒有了,身體沒有了,心也沒有了,修行不是得用心修嗎?沒有心,沒有能修的眾生,怎麼有所修的如幻行門呢?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
這是第三個問題,假若一切外境如幻,裡面的身心也如幻,一切都是假的,也就是一切本來空,還修什麼呢?假若眾生本來不修行,那糟糕了,眾生流轉生死,居於幻化的境界,他從來不了知是如幻的境界,把境界當成真實的,天天起惑造業,隨業受報,輪轉不休,他的妄想心,什麼時候能得到解脫呢?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接著再總問:「願為末世一切眾生」,所以前面為與會菩薩是帶著說的,實在是關心我們末世眾生,去佛太遠,親近不到善知識,聞法的因緣很難,所以末世假如有善根眾生修大乘法,他不會修怎麼辦呢?「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問作何方便?作何漸次?前面文殊師利菩薩章是頓超法門,「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很簡單,一下子頓超過去了,可是其他中下根的眾生夠不上,得有下手的方便,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第三步怎樣,得有次第,末世眾生才能永離幻化,不然幻化是幻化,永遠不能解脫。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這還是表示請法的儀軌、請法的恭敬。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世尊先讚歎普賢菩薩問得好!「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就是修行如幻三昧,修行三昧也是如幻的。「方便漸次」,他問兩個問題:一個方便,一個漸次。如來答覆也是一個方便,一個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有下手的前方便,再有次第,有了修行的步驟,就可以用功進步,永遠得離諸幻。「如今諦聽!當為汝說。」你要詳細地聽,我說給你聽。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時候普賢菩薩奉如來的教命大生歡喜,文殊師利菩薩和與會大眾十萬菩薩,都三業默然,靜靜諦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第一句經文不好消文,多了「如來」二字,當時翻譯的人是依梵文翻譯,梵文上一定有如來二字,他沒注意到圓覺妙心,是一切眾生的本性,不必加上「如來」二字。加上「如來」二字,大家以為成佛以後,圓覺妙性還會生起種種幻化,成佛以後還會當眾生。下面彌勒菩薩章,替我們請問這個問題:成佛以後什麼時候再當眾生?所以「如來」這個名詞一定要研究清楚。圓瑛法師的《講義》認為「如來」二字,不指住世諸佛,乃指妙心,不變隨緣二義。「如」是不變之體,湛然常住;「來」是隨緣之用,無為寂滅。體雖不變,用恒隨緣;用雖隨緣,體原不變,所以叫做「如來」,這樣解釋對了,但是不懂的人,還是以為如來圓覺妙心,是成佛以後的圓覺妙性再生幻化,那不是成佛以後再變眾生嗎?所以圓瑛法師的解釋,還是不大清楚。
我有一種解釋,為什麼加上「如來」二字?因為圓覺妙性,人人本有,個個不知,唯如來盡知,所以叫做「如來圓覺妙心」,還是指一切眾生的本性,一切眾生的圓覺,但是眾生不知道,唯有如來知道,所以叫做「如來圓覺妙心」。譬如天文學家,在虛空之中發現一個新的星座,這個星座是本來有的,過去沒有人知道,由這位天文學家發現,所以就替這個星座取名,叫某人的星座。所以「如來」二字不是指佛,是指佛發現的圓覺妙心。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種種幻化的境界,幻化的眾生,都是依著圓覺妙心生的,不是從圓覺妙心生出來的,下面有一個譬喻。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從」字作「依」字講,猶如虛空花,是依著虛空有的,沒有虛空,顯不出來虛空花,但是虛空裡不生空花。從這譬喻你就明白,一切幻化諸法,是依著圓覺妙心生的,而圓覺妙心,不生幻化諸法。一切大乘經都是這個道理,不可以顛倒解釋。你解釋錯了,證了圓覺,圓覺要生幻化之法,成了佛以後還得當眾生,永遠沒完沒了。空花不是從虛空裡生,是由你的病眼生的,但是沒有虛空生不出來,它得依著虛空才有,所以「從」字不作「由」字講,由空而生就錯了,是依空而生。
「幻華雖滅,空性不壞。」依著幻來修幻,幻化諸法,這些虛幻的境界滅盡了,幻心也滅了,誰修行呢?這裡佛就答覆普賢菩薩,好像空中花是幻化的,空中花雖然滅了,空性不會斷滅,因為虛空之性本來清淨不壞。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一切眾生的幻心,還得依著如幻的修行才能滅盡。「諸幻滅盡,覺心不動。」幻境、幻心都滅盡了,圓覺清淨妙心不動,等於虛空不動一樣。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再把覺取消,你執著覺還是幻,你要曉得一切名詞都是對待假立。「依幻說覺,亦名為幻」,依著幻法,才說有覺,沒有幻,覺也建立不起來,《楞嚴經》講:「相見無性,同于交蘆。」像兩枝蘆葦交叉才能站立起來,你把一枝蘆葦拿開,另一枝蘆葦站不住,就倒下來。覺是依著幻建立的,佛教的哲學,就是這裡高深,什麼叫做覺呢?不是幻就是覺,現在沒有幻了,你對誰說覺呢?說不來了。譬如社會上有好人、壞人,什麼叫做好人?不是壞人,就叫好人。社會上沒有壞人,好人的名詞也建立不起來。再進一步講,對著不出家的人,我們叫出家人,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出家,比方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不能說誰是出家人,因為那裡沒有在家人,出家人的名字怎麼建立?你把幻法滅盡,覺也是如幻,也是幻化不實的。
再進一步,「若說有覺,猶未離幻」,一切眾生的法都是幻化不實,眾生的法滅盡了,覺心不動,你執著有覺心,還是幻法,譬如我們的眼睛清淨無塵,不容許有沙子,再細的沙子飛到眼睛裡都不行。縱然最細、最名貴的金粉,掉到眼睛裡,照樣受不了。所謂:「金屑雖貴,落眼成塵。」金屑雖然名貴,落到你眼睛裡,還是變成微塵。清淨覺性,不容許有幻,也不容許有覺,這叫做一法不立,一切皆空,要把它空得乾乾淨淨。幻法沒有,但是你說覺性也沒有,又錯了,「說無覺者,亦複如是。」因為你執有,叫增益謗;你執無,叫滅損謗。覺性清淨平等,你給它增加一部份不可以,你給它減少一部分也不可以,你心裡動有的念,動無的念,沒有離開念,有念就是凡夫,無念才是如來,你說有覺不對,說無覺也不對,這就是禪宗說的:「開口即錯,動念即乖。」你一開口,講是這樣,錯誤;你動了念頭,說是那樣,也錯誤。佛法不是你說的,佛法不是你想的,你開口就錯,動了念頭就錯。圓教大乘,不落斷滅,你落於斷滅,就是大錯。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不動」,不被有所動,不被無所動。你生心動念,一動就是業,《大乘起信論》三細六粗,第一、業相,就是動相,你一動念,妄心生起。覺心不動,不為幻法所動,不為覺法所動;不為有覺所動,不為無覺所動,這才清淨平等。你聽到這裡,要思惟思惟,尤其打坐的時候,要深究深究,究竟我的圓覺妙性怎麼不動?不動是什麼樣子?你動個念,想出來的樣子,全是在打妄想,都不是圓覺妙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佛答覆普賢菩薩總結的問詞:「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普賢菩薩問如何方便下手?如何漸次?佛告訴他方便、漸次,應當先離妄境,心外山河大地,一切人人物物,都是幻化不實,虛幻不真的境界,都應當遠離,就是把它空掉。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
這時恐怕你執著空,再換個字眼形容一下,離之又離,叫遠離,「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句子要斷到這裡,這一句告訴我們方便,你跳過這一句,把下手的方便方法忽略過去,末世眾生沒有辦法用功,因為圓覺妙行,一空一切空,講的都是玄妙之法,你得玄妙得來才行,不能忽略「堅執持」三字。一定要堅固執持,最初第一步,要離開虛妄的境界,你不腳踏實地用點真功夫,怎麼離得開呢?《圓覺經》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說得很簡單,並沒有錯,但那是佛的境界。你把佛的境界,當成你的境界,你「知是空華」,一切幻化不實的境界沒有空掉,怎麼「即無輪轉」呢?所以盡說不行,你得做出來,做出來可不容易,要把虛空花的境界遠離,你得堅固執持遠離幻境的心,這叫做發道心,道心要堅固執持,不能動搖。把你聽過的《大乘起信論》用上,注意修行信心分,「大乘起信」,起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信心修成功,一下就超一萬大劫,你十個信心修不成功,不能入住位,大乘菩薩的生死沒有了脫。我們都有善根,沒有善根生在末法時代,怎麼能聞到大乘佛法呢?有善根怎麼還當凡夫呢?你十個信心沒有修圓滿,只是初發信心的菩薩。大乘經聽過,沒有堅固執持遠離心,沒有腳踏實地真實用功,虛妄的境界離不開。《大乘起信論》告訴我們,修行信心怎麼修法?先發四種信心,再修五種行門。首先你得信根本,《大乘起信論》的根本法就是真如,這裡就是圓覺,你要相信自己有圓覺妙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十方諸佛由圓覺妙性成了佛,我也能成佛,這叫做信根本。其次,再相信佛、法、僧三寶,合起來四種信心。這四種信心要堅固執持,不要動搖,再修五種行門,就是六度法門合成五度。
一、修佈施度,佈施遠離慳貪,慳貪是虛妄的境界,我們怎麼離不開?明明是空花,你遇到境界怎麼還要貪呢?鈔票都是假的,怎麼還慳吝捨不得呢?因為你沒有腳踏實地的修真功夫,你沒有堅固執持遠離心,要修佈施,一定要把慳貪虛幻的境界遠離開。
二、要持戒,受戒再辛苦不怕,一定要受。受了怎麼又犯戒呢?你沒有堅固執持受戒的心,受戒是遠離毀犯的境界,犯齋、毀戒的事情,統統要遠離開。要堅固執持遠離心,才能一切惡不作,防非止惡是戒的功能,你怎麼犯戒了呢?遠離心不堅固,也就是道心不堅固。
三、修忍辱行,忍辱是遠離瞋恨心,有人欺侮你,或者打你、罵你,或者嫉妬、障礙你,你忍不得。它是虛幻的境界,你怎麼當成真的呢?因為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忍不得是你沒有用堅固執持的功夫。不要說人家打你、罵你、欺侮你,你忍不得;說一句不順耳的話,你就動氣,這樣還能成佛嗎?要大生慚愧,要堅固執持忍辱心,怎樣的侮辱都能忍,才叫忍辱。
四、修精進行,我們凡夫修行用功,最初很精進,精進了一段時間,就懈怠放逸了,為什麼會懈怠放逸呢?你道心不堅固。道心堅固了,你知道身體是妄身、妄心假合的,還有什麼好懈怠放逸?
五、修禪定、般若,合起來叫做止觀門。先修止,坐著修止,止一切境界相,為什麼止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如幻如化,這就合到第一步的次第,遠離一切幻境。
前面講到:「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一切境界都是幻化不實,虛妄不真,都把它觀空,告訴我們一個下手的方便方法,「由堅執持遠離心故。」遠離幻境的心,叫做道心,你得堅固執持。你不堅固執持,境界幻化不實,是佛經上說的,你可離不開,怎麼離不開?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在大陸叢林有句笑話:「老修行最怕如意齋!」老修行什麼苦境界都不怕,都有功夫,但是打如意齋,就要現原形,因為大陸叢林茶飯太苦,天天吃臭醃菜、臭冬瓜,想吃塊豆腐都找不到。今天有個大齋主來打如意齋,不但有白菜、粉絲、黃瓜、木耳,還有冬菇。大鍋菜一煮特別有香,一進齋堂就聞見香味,坐那念供養咒的時候,就直咽口水。等到行堂師添菜到碗裡,看見更不得了!添飯來了,拿筷子比一下,飯不吃,盡吃菜。再聽見糾察師說:「今天有齋主打如意齋,常住準備得很多,諸位師父發心吃。」糾察師叫你發心吃,真正發心吃,平常吃一碗,今天吃了三碗,不能輕易放過,再來一碗,天熱吃得身透大汗,汗流浹背,不怕!熱忘記了,功夫呢?也忘記了,都被如意齋轉去了,那不是虛幻不實的境界,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喜歡好吃的東西。我前年在基隆大覺寺講《維摩詰經》,有信徒送米粉來打齋,當家師說給大家煮點心,來聽經的本省人很多,就煮米粉湯,大家都吃得很歡喜,吃完了,有一個法師就來跟我「展」功夫說:「法師,我今天吃了七碗,第一名,了不得!」米粉湯的境界就過不去,所以,說時是無,對境還迷,幻化的境界,虛妄的境界,我們只要境界現前,幻化不來,虛妄不來。第一個步驟,第一個次第,要堅固執持道心,腳踏實地用真功夫,才能把境界觀空。所以堅固執持遠離心是個方便,才能達成第一個漸次的功夫。
「心如幻者,亦複遠離。」第一步把幻境離開,還有一個幻心,所以你應該迴光返照,照自己的心,心也是如幻如化,應該遠離開,這是第二個漸次。你把聽過的《金剛經》用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空那些虛妄的境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都是空外境。到了下半卷,空妄心,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你心裡存著空我等四相的見,那還是幻化的,要把妄心也空掉。不但凡夫的境界要空掉,連佛的境界、法的境界都要空掉,所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才能把心空得乾乾淨淨,合到《圓覺經》,就是第二個漸次。
遠離為幻,亦複遠離。
這是第三個漸次,這個時候還有遠離幻心的智慧在,智慧也是如幻的智慧,你存了智慧在,還是幻化不實,幻心的幻智,還是要遠離。
離遠離幻,亦複遠離。
第四個漸次,離第三步的遠離。「離遠離幻」,第一個離字是第四步功夫,第二個離字是第三步功夫,第三步遠離幻心的幻智,叫做「遠離幻」。第四步功夫,「離遠離幻」,配到《圓覺經》裡就是覺。幻智離開了,還有個覺。覺圓覺妙心是不動的,你一執著就動了,所以覺也不能要,也應該遠離,一共四步功夫。下面還有解釋這四步功夫,一、離幻境,二、離幻心,三、離幻智,四、離幻覺。覺是圓覺妙心怎麼如幻?你一執著,就變成幻。
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到究竟無所得的境界,沒有可離的了,幻境離了,幻心離了,幻智離了,幻覺也離了,諸幻都離了。到了無所離的功夫,用到無功用行,這功夫太高太深了,怎樣高?怎樣深呢?下麵說個譬喻,你就懂了。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這是解釋前面四步漸次的功夫,也答覆為什麼以幻修幻?以幻心來修幻法。「譬如鑽木」,古時候沒有發明火柴,中國伏羲氏發明鑽木取火,印度佛在世時,可能也是鑽木取火。
「兩木相因」,「因」作「依」字講,能鑽的是木,所鑽的也是木,兩木相依,才能鑽出火來。現在看木匠用的都是鋼鐵鑽,釋迦佛在世的時候,還沒發明鋼鐵鑽,可能還是用木頭鑽木頭。
「火出木盡」,把火鑽出來,所鑽的木材,被鑽出的火燒掉;能鑽的木材,也被鑽出的火燒掉,兩個木都盡了,這就是以幻修幻,依著幻心修幻法,把幻境滅掉,幻心也滅掉了。這是譬喻兩個漸次,幻境滅了,所鑽的木材燒掉了;幻心滅了,能鑽的木材也燒掉了,兩個木燒掉,譬喻兩個漸次都遠離了。
「灰飛煙滅」,譬喻煩惱越來越輕,幻心、幻境,都是粗重的煩惱,是凡夫的心。「灰飛」是譬喻第三個漸次的「幻智」,木已經燒成炭,但還是染汙法,還是如幻的,因為它的份量很輕,風一吹就飛掉了。「煙滅」譬喻第四個漸次的「幻覺」,覺的份量更輕,這個時候,虛空之中飄飄渺渺,還剩的餘煙,微微的風一吹,煙也滅了,這是第四個漸次,幻覺也滅了。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幻心怎麼來修幻法呢?跟兩木相鑽一樣,能鑽的是木,所鑽的也是木,能修的是幻心,所修的幻法,也是這樣。
「諸幻雖盡」,幻心、幻境、幻智、幻覺,一切都滅了。「不入斷滅」,這個時候,還存留清清淨淨的虛空在。你擺上兩塊木頭,你把木頭燒掉,還有一些灰,還是不清淨;灰沒有了,還存點煙,還是不清淨;煙也沒有了,這個時候,虛空清淨了,叫清淨圓覺,不是入於斷滅。你執著有,是大邪見;你執著無,是斷滅,還是大邪見。所以不入斷滅,不落於有,也不落於無,就是不落於空。方便漸次,為什麼以幻修幻?因為修了才能清淨,清淨了圓覺妙性才現出來,不落於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再把漸次的行門,合到文殊師利菩薩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接到頓超的法門上。所以你解釋四步漸次的時候,還是有方便、有漸次,你把「堅執持遠離心」方便下手的功夫忽略掉,末法時代的眾生不會用功,「知是空華,即無輪轉」,盡說些大話,結果做起來,一空也不空,因為他沒有方便下手的功夫。你有這四步漸次,懂得道理下手用功,用到「諸幻雖盡,不入斷滅」的時候,你迴光返照,再照那方便、漸次,還是多餘的。因為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的,「知幻即離」,作什麼方便?就怕你不是真知,所以「知是空華」的「知」,我前面解釋得很詳細,「知」不是十信位的名字覺,不是三賢位的相似覺,不是十地菩薩、等覺菩薩的分證覺。這是最高如來的知,是究竟覺,他到這個時候,「知幻即離」,一下子就離開了,何必作什麼方便呢?
「離幻即覺」,覺性本在,為什麼要修行用功呢?修行用功是要離幻,也就是破無明、斷煩惱,圓覺妙性本來現現成成,不欠不缺,不是你沒有圓覺,修出來圓覺,你離了幻法,覺性就現前。可是要有功夫才行,不是頓超的根機,你就得用漸次,佛說四個步驟,比如你要上大殿,得一步一步走四個臺階,才能到達佛殿,但是會武術的人,一步跨過四個臺階很容易。這就是說,你能知道幻就離開,還作什麼方便?你離了幻,即是覺,還有什麼漸次?還是合到文殊師利菩薩章頓超法門上。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幻境離開,幻心離開,幻智離開,幻覺離開,諸幻離開,講到這兒長行文講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再說偈頌,要重宣此義,叫重頌。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
這跟長行文一樣,翻譯的人沒有注意,圓覺妙心不應該加上「如來」二字,前面長行文詳細解釋過了。圓覺妙性是一切眾生的本性,但是眾生不知,如來皆知,所以叫如來的圓覺心。「建立」就是生出來,但只作「依」字講,依圓覺心而建立,並不是由圓覺心生出來虛幻無明,無明不從圓覺心生,它是依著圓覺心建立的,這叫做「無真不成妄」,有真的圓覺心,才有虛妄的無明,下麵再說譬喻。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覆滅,虛空本不動。
「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好像虛空花,是依著虛空才有相,沒有虛空,現不出空花相,你儘管有病眼,沒有虛空看不出來空花,所以無明不是圓覺心生的,是依著圓覺心建立的,有圓覺心才能建立無明。
「空華若覆滅,虛空本不動。」滅是滅幻化的空花,滅幻性的無明,把空花、無明滅盡,一切都滅盡,還修什麼呢?虛空之性本來不生,本來不滅。空花是由你的病眼生的,你把眼睛治好,空花滅了,滅是從你眼睛滅的,虛空從來沒有生花,哪有花滅呢?所以虛空之性從來不動。你一念妄動,生了無明,無明滅了,圓覺心沒有動。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從」作「依」字講。一切諸幻法,都是依著一切覺性生出來的,你最後有一個幻智存在,覺性不圓滿;有一個幻覺存在,覺性不圓滿。要是幻法都滅了,圓覺妙性圓滿了。
「覺心不動故」,因為圓覺妙心,從來沒有被無明所動,無明生,它不動;無明滅,它也沒動。這時候一切幻化的無明都滅盡了,覺性圓滿了,覺心本來不動。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假若你是與會的諸大菩薩,乃至末世修大乘的眾生,你應當遠離諸幻。第一個次第,先離幻境,要發堅固遠離心,把虛幻的境界遠離開。第二個次第,離幻心,第三個次第,離幻智,離幻心的智慧也得遠離開。第四個次第,離幻覺,還有離幻智的覺心在,你一執著覺心,不是圓覺,還是幻覺,還要離開,這個時候諸幻統統離開了。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再說個譬喻,「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木中生火,等到木盡,火也滅了,譬如那四個漸次,兩木相因,能鑽的木,譬如遠離心;所鑽的木,譬如遠離境,結果火鑽出來,兩個木都燒盡,兩個次第幻境、幻心都空掉了。還有個智慧在,就是還有點灰在。灰飛了,還有個覺在,就是還有飄渺的輕煙餘留在虛空。灰飛煙滅,灰飛了,煙也滅了,這個時候清淨了。「覺則無漸次」,怕你不覺,才說方便、漸次;一覺,「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都是用「知」,知就是覺。你只要一覺,一切幻化諸法統統離開,有什麼漸次、一步一步的步驟呢?「方便亦如是」,方便也是一樣,虛幻的境界你離不開,非假方便功夫不行,堅固執持遠離心,就是方便,因為你不覺才加方便,覺了還有什麼方便呢?講到這兒偈頌講完。
上面講了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兩章,接著講第三章普眼菩薩章,普眼菩薩章經文很長,先把大意說一下,普眼菩薩慈悲,請佛權巧方便詳細演說方便次第。佛大慈大悲,從凡夫最初下手說起,一直說到成佛為止,就像我們搭乘長途車,從起站,一直說到終站,中途一站一站都說明白。前面從凡夫下手,我們還容易瞭解,說到後面佛菩薩的境界,尤其修到法界觀,一點相不許著,入到玄奧之門,很難懂!
我告訴同學,聽了以後,要看《講義》,尤其要注意科文,等到空法相的時候,世間法相、出世間法相,每一個法相不可能都詳細講,可是圓瑛法師慈悲得很,他的《講義》都有解釋,你要詳細看,把《講義》看完,接著看《直解》,當作參考,看完了以後,回頭再看《講義》,對著經文一段一段研究。
我昨天看《講義》解釋的小字,戴著眼鏡看不見,把眼鏡拿下來,我平常左眼焦距不對,都用右眼看注解,把右眼看瞎了,現在只能用焦距不對的左眼硬看,看了一行,錯過了兩三行,還是繼續看下去,看得上火,牙床都腫起來。我講經幾十年,《圓覺經》講了好多遍,研究得很熟,要講經我還是這樣看,你們初學者,怎能不看呢?《佛遺教經》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我好像良好的醫生,知道你生什麼病,告訴你吃什麼藥,你不吃,不是醫生的過錯。我是導師,指導你走正路,你聽了以後不走,不是我導師的過錯。你們不會用功,我只能指導你,用功得靠你自己。《講義》的注解我看了,你不看還是不懂。所以普眼菩薩章,《講義》至少要看二遍,能看三遍更好,不然我講到後面你聽不懂,簡直像在念大悲咒一樣,籠統就過去了,這些都是勸修的話,接著講經文。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帀,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這是請開示的禮節,跟前面一樣,下面就請開示了。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這請問雖然是為與會的諸菩薩,諸菩薩來參加法會,他們雖然會了還是要聽,聽了可以去轉*輪。實際是憫念末法時代的眾生,去佛遙遠,親近不到善知識,想要修行,找不到下手地方。「演說菩薩修行漸次」,「演說」,開演詳說,就是詳細地說。因為前面文殊師利菩薩章說:「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就算了生死嗎?經文講得很好,菩薩都聽得懂,末世眾生能否聽得懂呢?所以普賢菩薩替我們請求,怎樣的方便?怎樣的漸次?如來就說四個漸次,一、遠離幻境,二、遠離幻心,三、遠離幻智,四、遠離幻覺。覺對著一切幻法,它還是個幻,你執著有一個覺,還是不對,也要離開。漸次怎麼解釋呢?還是解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頓超上。「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就怕你不知道是幻化,你知道是幻化,還不遠離嗎?「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你不能覺悟,是執著幻化是真實的,你現在遠離了幻化,就覺悟了,還有什麼漸次呢?
前面說有四個漸次,「堅執持遠離心」,是第一個漸次,要遠離幻境,身心所對的六塵境界如幻如化,要遠離,怎麼遠離法?堅固執持遠離的道心,才能把幻境遠離開,這是個方便。怎樣堅固執持?還沒有詳細說明,就算有那四個漸次,還是沒法下手,你要堅持你的道心,怎樣下手?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智慧,普眼菩薩請佛詳細說明,菩薩修行的漸次,上面是總問,下面是別問。
「雲何思惟?」第一個別問,怎樣思惟?思惟就是觀想,也叫觀行。聽明白是聞慧,這裡用思慧,怎樣修觀想、觀行呢?「雲何住持?」第二個別問,怎樣能安住在正法上,只有進步不會退步?「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第三個別問,要修行證果,先要悟理,悟後起修。開悟就是張開眼睛,路認識得很清楚,才不會走錯路。沒有開悟,盲修瞎練,走錯路不知道;墮坑落塹,更不知道,所以用功修行先求開悟。禪宗有頓禪、漸禪,頓禪就是六祖大師這一派,你修行要了生死,先求開悟,悟了理再起修,那很容易!「知是空華」的「知」,就是開悟的知;「知幻即離」的「知」,也是開悟的知,那他還不會修嗎?所以信解行證的解,就是解悟,不是依文解義的解,不是分別心的解,解悟以後再起修,才是真修。真修還不是實證,你再去證果,一定會證道,所以先求開悟,求開悟不容易,有什麼方便方法令眾生開悟呢?這都是替我們請問的。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為什麼我請佛慈悲說正方便、正思惟?因為世尊如果不開示正當的方便,到了末法時代,眾生雖然有道心,不知道如來開示正當的方便,隨便瞎摸一個方便。前天我舉個例子,呷苦菜,油鹽都不吃,盡呷蕃薯,那不是正方便,正思惟更不知道,隨便打妄想,想出來一個道理:學密宗,即生能成佛;學密宗,可以吃眾生肉,怎麼可以吃?他說發菩提心,吃眾生肉就可以,不曉得那是草菜不生,五穀不長的地方的方便開食。我們內地蔬菜、五穀、米麵不虞匱乏,你還要發菩提心吃眾生肉,你的思惟是正思惟嗎?就是你想吃眾生肉的偷心不死,假藉蒙古、西藏方便開食。所以我前天在圓通寺傳菩薩戒圓滿,臨別贈言,我就講這個,因為裡面有好多戒子都是學密宗的,皈依的密宗師父吃肉。他說得很高,不一定要出家,不一定要吃素,你斷貪瞋癡就成佛,這話對不對呢?第一、我先問,你斷了吃肉的心沒有?你貪吃眾生肉,你說斷了貪瞋癡,騙誰?第二、我問你:我發菩薩心可以吃肉,你肯讓我吃你的肉嗎?所以這種說詞,簡直是騙自己、騙眾生,我重重的呵斥,這不是正思惟,我不是隨便批評人,是令諸位要正思惟。
「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前面是佛跟普賢菩薩講,「修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第一、離幻境,第二、離幻心,第三、離幻智,第四、離幻覺。「心生迷悶」,「迷」,是迷而不知。「悶」,是悶而不通。不能了知,不能通達,怎樣下手呢?離幻境怎麼離?怎樣堅固執持遠離幻境呢?「即於圓覺不能悟入」,要開悟,先悟入圓覺之理,才能修圓覺之行。雖然聞到如來說修如幻三昧,心中反而迷而不知,悶而不通,不能了知通達,怎樣先悟入圓覺之理,再修圓覺之行。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我等輩」,就是與會的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假」作「權」字講,就是權說方便。前面因為聽佛開示普賢菩薩:「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眾生迷悶不知,請如來大慈大悲,本來沒有方便,權巧說一個方便。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又是請法的恭敬,下麵如來就開示了。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哉是讚歎之詞,世尊先讚歎普眼菩薩。「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請問如來修行的因地法行,請問修圓覺,怎麼悟入?「思惟住持」,修行有漸次,請問漸次,還要請問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乃至你請求我大慈大悲權巧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你好好地聽,我應當說給你聽。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兩句跟前面一樣,不必解釋了,下面是佛言: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普眼菩薩。「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前面說請求是為與會的諸菩薩,與會的諸菩薩都來到淨土入三昧聽法,他們出法會要去轉*輪,所以並不是為他們請法。是為當時新學的菩薩,所以這裡注明為當時新學的菩薩,還為末世的眾生發大乘心,要求如來的清淨圓覺妙心,求證如來的圓覺妙果。但是求如來的淨圓覺心,「應當正念」,八正道以正念為體,你的念不正,下面七個道都不正,第一、先求正念,什麼叫做正念?求清淨圓覺心,這個念就是正念。「遠離諸幻」,一切幻化的境界要遠離,再遠離幻化的心、幻化的智,連幻化的覺,都要遠離,這是告訴我們方便中的方便,我們初發菩提心,要學圓覺妙行的人,下手的次第。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
告訴我們末法時代的凡夫,要修行用功,從哪裡下手?「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先依如來所開示的奢摩他行,梵語「奢摩他(ㄊㄨㄛ)」,翻成中國話叫「止」,就是修定,還要持戒,才能開智慧,即戒定慧三無漏學。應該先持戒後修定,因為持戒是時時都要持,你發心要修止,隨時要持戒。「堅持禁戒」,要堅固執持禁戒。圓瑛法師《講義》把「禁戒」二字分開,「禁」是禁止,就是止持;「戒」是戒法,包含作持。戒律有止、作二持,前面普賢菩薩章,你要注意「堅執持」三字,那就是方便,不然普賢菩薩章只有漸次,他請問開示的方便在哪裡?「堅執持遠離心」就是方便,我講怎樣堅執持?把《大乘起信論》修行信心五種行門引出來,這是我在普眼菩薩章依文解義研究出來的。
你要堅持禁戒,我們很多學顯教的都吃素,去學密宗,吃了幾十年長素去開葷,這不是罪過嗎?為什麼要去開?就是偷心不死,吃肉的心沒有死。現在很多出家人吃雞蛋,說現在養的雞沒有雄雞交合,是生不出雞的蛋。戒律的大律上講,可以喝牛奶,因為牛奶可以治病。並不是大律讓你濫喝牛奶,何況吃雞蛋呢?你為什麼要去吃雞蛋呢?還是偷心不死。受了菩薩戒,對於五辛,有的馬馬虎虎,喜歡吃韭菜、蔥,就是不能堅持禁戒,要堅固執持,你不能隨便把持戒的心動搖,動搖一濫百濫,統統濫下去。諸位同學在這裡住了三年,沒吃雞蛋,不也過得很好嗎?現在營養夠了,以前醫藥不發達有藉口,現在你吃多種維他命藥丸,不是比吃雞蛋好,為什麼要去吃雞蛋呢?吃雞蛋就是偷心不死,不曉得吃雞蛋的心一開就濫了,慢慢你就會偷偷的吃肉。你要營養吃雞蛋,哪有吃雞腿來得營養呢?吃雞腿,哪有喝雞湯來得營養呢?你濫開,何必出家呢?到社會上什麼都可以吃,有誰說你不對?出了家就要堅持禁戒,諸位當了法師要記得,該開的開,不能濫開,不能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不能隨便批評人。你要堅持禁戒,要修止。你不堅持禁戒,止修不來,天天在打妄想,怎麼修得來?
「安處徒眾,宴坐靜室。」「宴座」,是安坐、靜坐。「靜室」,就是現在禪宗修行的禪堂。「安處徒眾」,行菩薩道,要修大家修,你修「奢摩他」,修止,你得「安處徒眾」。在中國是開禪堂,這裡不是參禪是修止,所以叫靜室。有人喜歡一個人去住山、住洞、住茅蓬,我認為不好,因為我們是末法時代的凡夫,你沒有親近善知識,沒有徒眾一起修行,你一個人去住茅蓬,最初精進,定的功課很多,用功不了一段時間,你先是打妄想,妄想剛歇落下來,你就打瞌睡。你要修止,一天最少靜坐三枝香、三小時,一次坐一小時,不盤腿瞌睡不來,一盤腿就瞌睡,一枝香坐完,瞌睡也醒了。你一天靜坐三枝香,實際坐在那裡睡了三小時,每天如此,變成習慣,永遠不能用功。瞌睡越睡越多,叫做睡魔,你說我瞌睡睡完就好了,不會好的,所以你要隨時警策自己,要帶領徒眾,依眾靠眾。你是住持大和尚,開一個道場,誰願意靜坐跟我來。你定了規矩,一天坐幾枝香,你叫別人坐,你不坐行嗎?大陸上知名的叢林,上殿、過齋堂,大和尚都得親自到,才能維持規矩。上殿大和尚不去,殿上不好;過齋堂大和尚不去,齋堂過不好。所以你既然想修行辦道,得定規矩,叫你的徒眾遵守,你得領著徒眾遵守,要依著大眾、靠著大眾。雖然你是管徒眾的,但是徒眾無形之中管教你,有這個好處。你定的規矩,一天坐幾枝香,按中國禪堂的規矩,有行香的看著,誰打瞌睡就走過去打一下香板。規矩是你大和尚訂的,你自己敢打瞌睡嗎?你打瞌睡,人家看到禪堂的大和尚在打呼,那還像話嗎?不是徒眾管了你嗎?你辦學堂、辦禪堂,發菩提心,要安處徒眾,才叫菩薩。安處徒眾,是利益大眾,實際是利益自己,大乘要以利他為自利。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常常這樣叫「恒」,不是念了一下,不念了。下面先作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小乘怎麼叫做小?他用功只作我空觀,不了解法空,如來沒有跟他說法空的道理,他不知道。大乘菩薩聽到了,一下手就修二空觀,我空、法空一起修,實際還是先空我,後空法。
怎樣把我空掉?前面說幻身、幻心都要遠離,幻身怎樣離?空我,外面的身體、裡面的心,合起來是我。先空身,後空心,眾生執著我,就是身見利害,見就是知見,執著身體就是我,先把身體觀空。前面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我的身體是四大種和合而成,它不但給一切眾生的身體作種子,也給一切世界山河大地作種子,內四大、外四大,統統是四大種合成的,所以叫做大,「大」是普遍之意,「種」是能生之意,能生身體出來。
前面是總說,下面你得打坐,靜坐下來觀想,這叫做正念、正思惟。「所謂發、毛」,身體上除了頭髮以外,還有很多的細毛。「爪」,手指甲、腳指甲。「齒」,牙齒。「皮、肉、筋、骨」,有皮膚,有肉,裡面的筋,現在叫血管,還有骨頭。「髓、腦、垢色」,骨頭裡面有一種油質叫骨髓,還有頭部裡面有腦。垢色,就是身體上的塵垢之色。「皆歸於地」,歸是歸納,這些堅硬的東西,都屬於地大。「唾、涕」,唾是口水,涕是鼻水。「膿、血」,身體裡面有濃、有血。「津液、涎沫」,口裡舌頭下面生出來的水叫津液。涎沫,是吐出來的口水,就是「唾」,再詳細的分成津液、涎沫。「痰、淚、精氣」,你咳嗽吐的叫痰,眼睛流的水叫淚。精氣,就是精液。「大小便利」,大便、小便。「皆歸於水」,這些有水性的東西,都歸於水大。「暖氣歸火」,身體上有暖氣,歸於火大。「動轉歸風」,出入的鼻息、四肢會動,都屬於風大,你的一隻手、一隻腳不會動,叫中風,就是風大出了毛病,所以身體能動轉,屬於風大。「四大各離」,你把身體分成四大分,把它分離開了。
「今者妄身當在何處?」修觀想,是自己提出疑問,自己追究,在中國禪宗叫參話頭,你提出來問:現在的身體,你當成是真實的,佛說是幻妄的,現在你知道幻妄不實在,我這妄身應當在哪裡呢?這叫做析空觀,析是分析,把它分析開來觀想,身體在什麼地方?把身體觀空,這就是我們初發心的凡夫一個下手處。前面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應當遠離幻境,身體也是幻境,就這樣遠離,這是對初發心的菩薩修大乘行,開示權巧方便的下手方法。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你今天這樣觀想,明天也這樣觀想,你畢竟知道身體當體就是空的,這叫體空觀。體是體會,不是像西醫給你解剖,把你的身體解剖成四大分。佛學是心裡觀想分析,分析好了,你一體會就知道,叫體空觀。你應當會知道,沒有實在的身體,沒有本體自性。「和合為相」,既然沒有身體,怎麼現出來一個身相呢?是四大種和合起來而有的假相,不能說沒有身體之相,但是身體不是真實的。「實同幻化」,跟會幻術的人念咒語,變化出來人一樣,不但會動、會做事、也會說話,你看像真的,是幻化出來的,當體就是空,就這樣觀想,叫「幻化」。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下面再觀妄心,「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身體觀空,我還沒有空,因為裡面還有一個能執著的心在。這是什麼心?叫六識,得有六根,才能生出來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由六根對著外面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間才生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個識就是我們的心相。
「四緣假和」,一切法從因緣生,由四大種合成身體的因緣,叫做「四緣」,我的身體是由四大種的因緣假合起來。「妄有六根」,六根生在我身體上,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所以雖然有六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都有,是虛妄而有。「六根四大中外合成」,「中」作「內」字講。「六根」,身體上的六根。「四大」,這是外四大,是外面六塵境界的四大,不指身體的四大。裡面的六根,外面的六塵,也是四大種生出來的,內外合成。
「妄有緣氣,於中積聚」,虛妄而有心相,就是前面說的六塵緣影,這裡翻成緣氣,它不散滅,積聚起來有緣氣,是虛妄而有的。「似有緣相,假名為心。」「緣」是緣慮,攀緣思慮,能攀緣思慮外面六塵境界的相,緣氣積聚起來,好像有一個相,假名字叫做心,實際沒有心。
佛教講的心,就是六識心。六根對著外面六塵,生起來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個識實在就是第六識,因為前五識只能緣慮現境,不能分別,眼能觀色,是什麼色分別不出來,但是沒有眼識不行,沒有眼識像瞎子,根本看不見,還分別什麼?眼識只是見色的助緣,得有第六識跟它同時而起,叫同時意識,他才能看見色法。耳識緣於聲塵,有耳根才能發耳識,發出來耳識才能緣慮聲塵,聾子因為耳根壞了,沒有耳識起作用,所以聽不見聲音。是什麼聲塵,得第六識跟耳識同時而起,才能聽見聲音,分辨是法師在講經,或是在打鼓、打鐘,分別是第六識的同時意識。但是沒有跟前五識同時起分別作用,單單一個人起分別打妄想,叫獨頭意識。雖說是六個識,實在功能最強的是第六識妄想心。第六識是前面說的六塵緣影,是攀緣六塵落下的影子,這裡說是緣氣,有一個氣體跟著,不屬於色法,不是我們心臟的肉團心,肉團心屬身體的一部分,屬於色法。
講到這裡,你就把身體觀空,把心觀空,下面再叫一聲當機者。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妄心還沒有觀空,還得進一步觀,要是把外面助緣六塵取消,沒有六塵根本不能生起緣氣,因為攀緣思慮六塵落下來影子,好像有個東西,要是沒有六塵,根本不會有思慮的心。
「四大分解,無塵可得。」這是外四大,身體以外的六塵,也是地、水、火、風合成的。你把四大分解,跟分解身體一樣,作析空觀,把外面的六塵,四大種分解開,沒有六塵實體可得。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於中緣塵各歸散滅」,在這個中間,裡面能緣的六識心,外面所緣的六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你再去觀察六塵緣影的影沒有了,緣氣的氣也沒有了,究竟沒有能緣之心可以令你見到,觀到這裡才把心觀空。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彼之眾生」就是發心修圓覺行「恒作是念」的這位眾生,他在作觀想,把幻身觀空,身相滅了;再觀幻心,幻心也滅了。「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它們是彼此對待生起的,前面說:「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沒有幻化的六塵,根本沒有幻心;要是沒有幻心,根本不知道有外面的幻塵。道理得按次第說,實際是頓時生起,彼此互相為助緣,沒有外面六塵,不能生起六識;沒有六識,不知道有外面的六塵。這樣觀想,把能攀緣思慮的幻心滅了,幻境也滅了,沒有幻心,誰去分別幻境?
「幻塵滅故」,這個時候再觀察普賢菩薩章三個次第:第一個次第,先滅幻境,這裡先空身體,身體對著心說,它還是個境界。第二個次第,遠離幻心,第三個次第,遠離幻智。「幻滅亦滅」,幻滅就是指幻智,所觀如幻之身、如幻之心都滅了,能作觀想的幻智也滅了,因為病好,藥不要了。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這個時候能觀想的智慧心空掉,這個人還在修觀想,有個圓覺心在支持他,圓覺心不是幻化的,不是幻化的就不滅。下麵再說個譬喻,「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古時的銅鏡上面生了鏽,照人照物照不清楚,你把鏡子上幻化不實的塵垢磨滅,鏡子本來有光明,不是你磨出來的,塵垢磨盡,光明就顯現了。這時候圓覺妙心顯出來,智慧統統顯出來了,所以修行是滅除幻化的塵垢,圓覺妙心本來有,圓覺妙心具有的智慧光明,也是本來有,不是你修的。好像磨鏡子是磨垢,要是不具足光明,它不叫鏡子。古時候有個譬喻,「磨磚作鏡」,你磨磚頭,怎麼磨也不會磨成鏡子,因為它沒有光明。既然叫鏡子,它有本體、有光明,不過現在有塵垢看不見光明,把塵垢磨盡,光明就現出來了。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先把身觀空、心觀空,身心等於鏡子上生了垢,垢是幻化不實在的東西。「垢相永滅,十方清淨。」身、心這兩個垢相,障礙到我們的圓覺妙心。圓覺妙心本來遍滿十方界,現在我們看不見遍滿十方界的真心妙性,就是執著有我的身體、我的心,被這兩個東西障蔽到了。把執著身心的妄念去掉,圓覺妙心馬上現出來,遍滿十方界,一點染垢都沒有,它本來十方都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暎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再說個譬喻,圓覺妙心怎樣生出來差別相?譬如摩尼寶珠,它是清淨本體,一點顏色都沒有。隨著五方,現出來五種顏色,這五種顏色就譬喻五趣眾生。六道,把阿修羅道分開叫五道,五道的眾生各有身心,人道是什麼樣子?天道是什麼樣子?愚癡的人認為是真實有的,他認為磨尼寶珠實在有五種顏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複如是。
這個圓覺,聽過《大乘起信論》,就知道叫做真如。真如有兩種義理,一種不變,二種隨緣。它本體不變,但是能隨眾生之緣,而現其相。「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圓覺之心,本來是清淨之性,它能隨眾生之緣,現出各類身心之相,隨著天上的眾生,現出來天上眾生的身心;隨著人道的眾生,現出人道的身心;隨著畜生道的眾生,現出畜生道的身心;隨著餓鬼道的眾生,現出餓鬼道的身心。
「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複如是。」愚癡的人認為淨圓覺心,實在有身心之相,等於愚癡的人認為摩尼寶珠實在有五種顏色,也是這個道理。
前面第一章文殊師利菩薩章:「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就好了,大乘頓超法門,要上根才夠得上,中下根則不行,於是第二章普賢菩薩請問佛,一定要說方便、漸次。世尊慈悲,有問必答,就說了四個漸次,裡面含了一個方便。第一個漸次,遠離幻境,你要遠離一切幻化的外境,幻境是無始劫來執著慣了,怎麼能遠離掉?得加方便,你要堅故執持遠離心,才能遠離幻境,不然五欲六塵的境界,你怎麼能離開呢?第二個漸次,要遠離幻心,第三個漸次,要遠離幻智,離境、離心要用智慧,但是你執著智慧還是錯誤。第四個漸次,要遠離幻覺,有了智慧就證得圓覺,但是你證得圓覺,不能執著,你說有覺,不對;說無覺,也不對。這裡先離開有覺,說覺還是幻化,把它遠離得清清淨淨,這個時候圓覺才清淨,不然你留覺在,還是不清淨。到了結詞:「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希望我們頓超。到了第三章普眼菩薩替我們請求,不但說方便漸次,還說下手的方法,初發心菩薩從哪裡下手?尤其到了末法時代的眾生,沒有方便漸次,怎樣能入圓覺呢?所以普眼菩薩請問:怎樣思惟?怎樣住持?怎樣能開悟?如來給他解答下手的方便。「堅持淨戒,安處徒眾,晏坐靜室」,第一持戒,第二修定,第三觀慧,戒定慧三無漏學。講到觀慧,就是你打坐,不是打妄想,你得修觀行,先作二空觀,我空、法空,再作法界觀。前面經文講到二空觀,還有幾句結詞沒有結上,第一、先觀我空,第二、再觀法空。觀我空,我就是外面一個身體,裡面一個心,你觀身體是四大假合,身體空了。心是六塵緣影,你知道有六塵,是身體上六根對著六塵發的六識,這樣一執著,攀緣六塵,落下虛幻的影子,好像有個緣氣,這就叫心。你把身體觀空了,六根沒有地方立腳,誰去對六塵呢?所以內四大空,你身體空了,六塵是外四大也空了,根本沒有心,身空、心空,合起來叫我空觀。我空了,還有法也空,這就告訴你法空的道理,到了最後講得玄奧一點,清淨圓覺裡面沒有一切法,可是我們是凡夫的境界,眼見五趣的凡夫都在。說一個譬喻,像摩尼寶珠本身沒有顏色,它對著五趣,現五種顏色,愚癡的人執著摩尼寶珠有五種顏色,我們圓覺妙心裡面,本來沒有五趣眾生之相,沒有學到大乘佛法的愚癡眾生,認為實有五趣眾生。你這樣觀,把法觀空了,可是你執著有五趣的相。結詞講到最後,因為你執著圓覺妙性裡面實在有身心之相,明明有我的身體、我的心,怎麼沒有呢?你這一執著,不能遠離了。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眾生怎麼不能遠離幻化呢?明明是如幻的境界,他執著身心是實有的境界,這麼一認真執著,他起了惑,就造業受報,永遠流轉生死。你把身心觀空,不起惑就不造業,不造業就不受報。「是故我說身心幻垢」,身心本來是幻化的,變成了染垢之法,等於鏡子上面生垢一樣,本來清淨的圓覺,被你執著幻化的身心,變成染垢,染得不清淨。「對離幻垢,說名菩薩。」以能對治的智慧,遠離一切幻垢之法,佛說這個人叫做菩薩。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下麵把菩薩的相取消了。「垢盡對除」,所對治的幻垢,既然已經斷盡,能對治幻垢的觀行、法門也不要了;病好,對治病的藥也不要了。「即無對垢及說名者」,沒有能對治幻垢觀行的智慧,前面說名叫菩薩的名字也沒有了。這不是普通的凡夫,他在對治幻垢,這個人叫做菩薩,而且不是小乘人,他是教化一切眾生,對治幻垢的人叫做菩薩;等到沒有凡夫眾生,菩薩的名還安立得住嗎?建立不起來了。這一句話就是《金剛經》:「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沒有實在的法叫做菩薩,這都是些對待的假名詞。有人常問: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盡是男人?對於不學經的人,只好這麼說,實在極樂世界沒有女人,男人的名字怎麼建立起來呢?那麼上二界男人的名字都建立不起來,欲界有天女,就有天男,色界、無色界是修四禪八定化生上去的,不是女人生出來的,所以上二界沒有女人,哪有男人呢?這些名字都是假的,都是對待安立的。你把那一方面的對相觀空,能對的這邊自然空,講到這裡二空觀講完。
下麵講法界觀,先講一真法界觀,再講三重法界觀。第一、先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華嚴經》的本體,無二謂之「一」,不妄謂之「真」。一切法的本體自性叫做「法界」,沒有差別,叫做無二,沒有妄法對待,絕對的真,法界就是法性,一切法的本性。《華嚴經》說名本體,《圓覺經》說名圓覺妙心。先作一真法界觀,是依著《華嚴經》取的名字,所以《圓覺經》叫略本華嚴,就是圓覺妙心的法性。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善男子!」叫一聲當機者普眼菩薩。「此菩薩及末世眾生」,初發心的菩薩,以及末法時代學大乘法的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一切身心、一切法,沒有實在的法,如幻如化,都是影像,所以這時候,初發心的菩薩及末世的眾生,修二空觀,我也空、法也空,證得二空的理,於是一切我、一切法,以前執著實有的,現在知道是影像,都滅除了。
「爾時」,證得二空理的時候,「便得無方清淨」,「無方」就是沒有邊際,按空間說有十方,怎麼不說十方,說無方呢?因為十方還在虛空之內,虛空還在圓覺心裡面,所以是沒有邊際、沒有方向的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虛空之大,一切眾生都在世界裡,一切世界都在虛空裡面,虛空包羅萬象,除了虛空,沒有更大了,不曉得無邊的虛空,是由圓覺妙心顯發出來。《楞嚴經》形容虛空更小:「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虛空雖大,在大覺性裡面,它像大海裡的水泡一樣,所以這裡說「無方清淨」,就是證得一真法界的本體。下麵再講三重法界。
一、真空絕相觀:先要觀真空,佛教講空,不是講頑空,虛空是頑空,也不是斷滅空,不是沒有了,它是真空。真空絕一切相,一切相都要遠離、斷絕,叫真空絕相觀。
二、理事無礙觀:是指真空之理,與一切事相不發生障礙,叫理事無礙觀。
三、周遍含容觀:一法含容多法,多法含容一法,這就是《華嚴經》上所講的一真法界,裡面有四個法界:一、事法界,就是眾生的境界,一切事相都是差別不同,你要作觀想,先把事法界空掉。二、理法界,一切事相雖然差別不同,但都是同一個理體。三、理事無礙法界,理不礙事,事不礙理。四、事事無礙法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一個觀想,真空絕相觀,先要觀真空之理,絕除一切事相,就是依著事法界的理法界,修真空絕相觀。第二個觀想,依著理事無礙的法界,修理事無礙觀。第三個觀想,依著事事無礙的法界,修周遍含容觀。這是《華嚴經》上講的,我們中國華嚴宗用功,就修這三種觀想。你們聽過《賢首五教儀開蒙》,最後圓教講到華嚴宗的三觀,你們不妨拿出來溫習一下,《圓覺經》叫略本《華嚴經》,就是這一段經文上所講的,跟《華嚴經》上所修的觀法的道理一樣。下面很長一段文,是真空絕相觀。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
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
這是由一真法界觀起,你把那些幻化的影像都滅除,你的圓覺妙心,變成光明之體,圓滿光明,它是無邊清淨。「覺圓明故」,你的覺心圓滿光明之故,「顯心清淨」,顯出來覺心周遍圓滿,無邊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這兩句是開始的功夫,這個心是八識心,妄想心的根本,也是生死的根本。八識心,就是《大乘起信論》九個相的第一個業相,也叫業識,就是第八識的本體。「覺圓明故,顯心清淨」,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圓明」是大圓鏡智,跟相宗講的一樣,第八識本來是一切種子,像一個倉庫一樣,紛亂擾相。這時候都把它觀空了,覺性圓明,第八識妄想心的紛亂擾相統統清淨了。「心清淨故」,覺心一清淨,「見塵清淨」,這個「見」,不是眼識起的見,它在眼識前面,跟著心清淨來的。第八識分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證自證分是多添上去的,實際它的本體就是自證分),這就是第八識的見分,也就是《大乘起信論》九個相的第二個見相,也叫能見相,它起能見的功能,這一能見,起了相分,一切相都生出來,先是在內心裡起了境界相,再執著到心外面去,所以一切法都是唯識變現的。這是唯識宗高深的道理,唯是唯獨,唯獨一個第八識,沒有外境,叫唯識無境,外面我們看見的境界,都是第八識的相分變出來的。怎麼執著一個相分?因為有能見的見分在裡面,八識紛擾不清,見也紛擾不清,沒有相硬執著一個相,一切煩惱都生出來了。這個時候,他的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轉成圓覺妙心,就顯八識心清淨,識的本體清淨,見分清淨了。「見」就是「見塵」,它是染汙性的見,能見的見清淨了,這時候見塵不染汙,變成清淨了,下面都是這樣解釋。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先說眼根,因為你能見的見分已清淨,所起的相分,也是你第八識現出來的,這時候眼根變清淨了。「根清淨故,眼識清淨。」眼根一清淨,眼識清淨了。你最初用功,沒有完全清淨,清淨了一部分,就得天眼通,上觀天堂,下觀地獄,無遠弗屆就是眼識清淨,因為眼根清淨,把眼識也清淨了。要講方便講次第,就是《楞嚴經》選一門深入,六根你找出一個根用功深入,把這一個根清淨,六個根都跟著清淨了。下面一大串經文,對著《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研究,二十五圓通下手不同,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再加七大,結果都得圓通。如觀音菩薩從耳根下手,耳根一圓通,統統圓通了。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眼識清淨,怎麼聞塵也清淨了呢?這就是用功要問次第,先找一個根下手。這裡先說眼根,因為是由「見塵清淨」說下來的,跟眼睛能見是通的。按《楞嚴經》,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第一,是由耳根下手用功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你一個根得了圓通,六根統統解脫了。《楞嚴經》還有兩句話:「原依一精明,分為六和合。」本來是一個精明心,把它分開來分成六識,實際分而不分,還是六和合。所以凡夫用功一門深入,找著一個根下手,一根返本源,六根都得解脫。心法是精神體,不是物質,不是像我們把西瓜切成六塊,再合合不攏。觀音菩薩從耳根下手,聽了《楞嚴經》耳根圓通,文殊師利菩薩抉擇為第一,所以他說得很清楚、很詳細,反聞聞自性,入流亡所。就這麼用功,我們的耳根發耳識,是聞所聞的聲塵,越聞越起分別,好的聲音,起貪心、起愛心;不好的聲音,起瞋心、起憎惡心,就起惑造業,造業就受報。現在用功我不要往外聞,我反聞聞到我的自性上,入了流就亡所,把所聞的聲塵空掉。外面的聲塵,我聽不到,聽到自性上。等你聽到自性,這是耳根得了圓通,六根統統圓通了。這裡跟那個道理一樣,你眼識清淨,聞塵清淨了,「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這是總說,應該一個識、一個識、一個根、一個根說,「覺」包括「見聞覺知」的覺,除了眼、耳,下面還有鼻、舌、身三個,都屬於覺。
「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六根統統清淨了,鼻子所聞的香塵:鼻根、鼻識;舌頭所嘗的味塵:舌根、舌識;身體上的觸塵:身根、身識;意根所緣的法塵,意根清淨,意識也清淨了。這四個根、四個識、四個塵,統統也清淨,這就六根、六塵、六識都清淨了。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複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我們看見外面的色塵,不是染汙性嗎?因為我們眼根發的眼識不清淨,你的眼根、眼識清淨,外面的色塵都變成清淨,所以我們看見娑婆世界,是染汙世界,佛看見是清淨的。「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複如是。」這六塵都清淨了。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複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六塵是外四大,身體是內四大,因為外面六塵清淨,內四大也都清淨。先說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複如是。」四大種都清淨了。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三界以內的凡夫法,不出十二處、十八界。前面說六根、六塵,叫十二處,再加上六識,叫十八界,這十八界清淨了,一切眾生都清淨。
三界的眾生叫有,記住這個專門名詞,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叫三有。我們念經、拜懺,有回向的結詞:「四恩總報,三有均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三有是三界的眾生,我統統回向給他們,有字是三界以內的眾生,造什麼因,結什麼果,有因有果,有生有死,它是輪回的範圍,凡夫超不出這個範圍。三有再分為九有,三界分九地,欲界叫五趣雜居地,上二界分八個地,色界分四個: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無色界分四個: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共九地,九地都沒有出三界,都有因有果,有生有死,所以叫九有。我們天天做早課,念回向偈:「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就是替三界的眾生回向,三界的眾生受生方法不出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按得的果報,不出於九地叫九有。「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華藏玄門就是《華嚴經》最高最深的玄妙之門,都叫他證入華藏玄門。有一個偈子:「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阿那含。」三界再詳細分,一共二十五有,「四洲」是講人,三界以內人的果報,不出東西南北四大部洲。「四惡趣」,三惡趣: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阿修羅可以說三善道,也可以說是惡趣的眾生,因為他瞋恨心重,只有墮落,不能超生。「六欲並梵天」,欲界有六層天,加上大梵天是七有,前面四洲、四惡趣八有,加上七有,共十五有。「四禪四空處」,色界四禪天,無色界四空處八有,前面十五有,再加這八有,共二十三有。「無想阿那含」,前面二十三有,加上無想天、阿那含天,一共二十五有。這二十五有,總指三界一切眾生。
真空絕相觀,是把三界一切眾生相,都觀成真空的境界,拿佛的眼睛看眾生,看到一切眾生都是清淨的,都是佛。下面講到佛的境界,更玄更妙,我們拿慈悲的眼睛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好人。這個道理很好瞭解,人家說社會上選職業,不要選捉賊的職業,因為你要捉賊,你看一切人都是賊,你看人都不順眼,就像賊一樣。所以你就知道佛的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這個時候菩薩還沒成佛,修真空絕相觀,三界以內的凡夫都清淨了。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彼清淨故」,三界以內的凡夫法統統清淨了,前面給諸位介紹過,要看圓瑛法師《講義》的注解,他是講經的老法師,按老規矩消文釋義,法相統統消通,你不必查《大辭典》,也不用查《教乘法數》,他都已經解釋出來。「十力」是佛的十種智慧之力,佛證得根本智以後,就是證得唯一諸法實相智力以後起十種功用。智慧只有一個,它的妙用有十種。「四無所畏」,佛有四種無所畏。「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才: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詞無礙辯、樂說無礙辯。得之于心叫智慧,發之於口叫辯才,這是先講內心的智慧,叫做四無礙智,也叫四無礙辯。「佛十八不共法」,佛不但跟六道凡夫不共,跟三乘聖人也不共,佛獨獨有十八種法,叫佛十八種不共法。
「三十七助道品清淨」,這是三乘人共修的,二乘人專修這個法,叫做三四、二五、支七、單八。三四,是三個四: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在娑婆世界修行下手,先修四念處,佛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請問四種要事:佛世尊在世,我們依世尊而住,世尊涅槃之後,佛弟子依何而住呢?佛回答:依四念處住。所以我們現在出了家,最要緊先修四念處,詳細的名相,你們看圓瑛法師的《講義》。二五,是兩個五:五根、五力。支七、單八,支也是單,是一個七、一個八,就是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你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必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個四的功夫都有,不要修了,所以《阿彌陀經》三十七道品從五根、五力說起,前面三個四怎麼不說呢?因為用不著講這些道理。四念處,第一、觀身不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蓮花化身,還要觀身不淨嗎?由這個道理類推,你就明白,一生到西方,前面三個四不要修,就從五根五力下手。三十七助道品,二乘人專修這個法證道。大乘菩薩,三十七道品是助道,也從這裡修起,但是他接著再修六度萬行。
「如是乃至」,「乃至」是超略之詞。「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就是八萬四千法門,一切總持法門,統統清淨。就是一切世間法清淨,一切出世間法清淨,這是真空絕相觀,不但世間的法相要絕,出世間的法相也要絕。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由法再說到正報上,一切實相名詞要會消文,實相只有一個,怎麼叫一切實相呢?一切法的實相。一切法有差別相,但是它的本體只有一個,就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的實相清淨,一切法都清淨了,一個眾生的正報,他的身體清淨了。「一身清淨故」,你修真空絕相觀,把身相觀空,自己的身體清淨了,「多身清淨」,其他的眾生都清淨。
「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一切實相,就是圓覺,從本體上觀一切眾生的染汙身相,都是如幻如化。觀到它的本體,觀到圓覺上,眾生相都是清淨相。所以我們發大願度眾生,《楞嚴經》上有一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地藏菩薩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按事相發願,到現在不能成佛。這就是我們念蒙山施食,先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結果把自性眾生度盡,十方眾生都圓覺清淨了。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你得觀到依報上,像娑婆世界本來是染汙的國土,這是眾生的眼睛看見,以眾生的心分別的。你修真空絕相觀,看見娑婆世界清淨,這一個世界清淨,多世界都清淨了。
「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裹」是包含之義。在空間上講,十方。在時間上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你講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不平等有差別相,它不清淨;你講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它不清淨有差別相。現在絕相,一切差別相都斷絕,完全觀在真空理體上,一切平等都是清淨的。清淨不動,它怎麼會動呢?講正報,一個凡夫的身體,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講依報世界,有成、住、壞、空,都在動,就是你第八識的本體,業相就是動相。現在把第八識心清淨過來,圓覺妙心現前,清淨不動,眾生清淨,世界也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下麵說的是理事無礙觀,「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虛空也是如幻如化,叫一顯色,現在你觀想到虛空平等不動,你要知道,根本的問題在你的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種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現在你觀四大種清淨不動,也是因為圓覺妙性平等不動。
「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所以你要觀想真空絕相觀,真空理體就是圓覺妙性,絕一切相,世間法的相、出世間法的相,都遠離斷絕,這個時候,真空理體現前,就是圓覺妙性平等不二。
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徧滿法界;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
下面講的是周遍含容觀,前面只講覺性清淨不動,還沒有講到覺性普遍圓滿。「善男子!覺性徧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際」是邊際,比如十方,東方有東方的邊際,南方有南方的邊際,西方有西方的邊際,北方有北方的邊際。時間,過去一個邊際,現在一個邊際,未來一個邊際,覺性不但清淨不動,而且普遍圓滿沒有邊際。「當知六根徧滿法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睛不是耳朵,鼻子不是舌頭,各有界限,這個時候六根,根根遍滿法界。
「根徧滿故,當知六塵徧滿法界」,六根遍滿法界,應當知道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塵塵遍滿法界。「塵徧滿故,當知四大徧滿法界」,六塵遍滿之故,應當知道四大種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徧滿法界」,經文略掉「八萬四千」,應該還是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哪一個法都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徧滿故」,六根、六塵怎麼會遍滿法界呢?因為你觀到圓覺妙性遍滿法界。「根性、塵性無壞無雜」,這裡去除我們的疑惑,我們的眼根遍法界,耳根怎麼遍法界呢?耳根遍法界,不會把眼根壞掉,也不會混雜在一起,無壞無雜才妙呢!「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六根、六塵,無壞無雜,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每一個法門都遍滿法界,八萬四千陀羅尼門還是無壞無雜。
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雜。
下面舉的譬喻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一個眼睛遍法界,一個耳朵遍法界,結果還無壞無雜,怎樣無壞無雜遍滿法界呢?「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好像百千盞的燈光,都遍滿一室,你說哪一盞燈光沒有遍滿一室?「其光徧滿無壞無雜」,但是這一盞燈光遍滿,不會把哪一盞燈光壞掉,也不會混雜,還是盞盞的燈光,這個事相微妙不可思議。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前面講三重法界觀,第一、真空絕相觀,第二、理事無礙觀,第三、周遍含容觀,像百千燈光,遍照一室,周遍含容。下面觀行成就了,頓同佛境,你是個菩薩,本來還沒有成佛,你的境界跟佛一樣。「善男子!覺成就故」,到這個時候,你修圓覺的行門成就,「當知菩薩不與法縛」,應當知道菩薩不為一切法所系縛,佛能給一切法系縛嗎?「不求法脫」,佛已解脫成了佛,還求什麼解脫呢?到這個時候菩薩的境界,與佛的境界一樣。往往學大乘經,學到這裡,反而不修行,說「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曉得那是觀行成就以後佛的境界。
「不厭生死,不愛涅槃」,菩薩對於生死不害怕,不厭惡生死。二乘人為什麼不度眾生呢?他視生死如怨家,見生死害怕得厲害!菩薩為什麼要去度眾生呢?他對生死已經觀空,他不厭惡生死,不怕生死,也不愛慕涅槃,因為厭惡生死,才去求證涅槃,這個時候生死涅槃都是空的,既不厭惡生死,也不愛求涅槃。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對於持戒的人,不特別恭敬;對於毀犯禁戒、破戒的人,也不會憎惡。「不重久習,不輕初學」,對於久習佛法的老修行,不特別尊重;對於初學佛法的人,也不會輕視。「何以故?一切覺故。」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覺行成就,有平等的境界。這個境界我們還沒達到,很難懂,再說一個譬喻。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這個譬喻,不學唯識的人還難懂呢!「譬如眼光」,這就是眼識,他打開眼睛看見色境,是眼識所對的,它不起分別,起分別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跟眼識同時起的作用,叫做同時意識。前五識都是只緣現量境不起分別,起分別是第二念同時意識跟著起的功能。這個時候單講眼識,就是眼睛發出光,「曉了前境」,看見現量境界,就是色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眼睛發出的光是圓滿的,對於所緣的境界,既不起憎惡心,也不起愛樂心。
憎愛煩惱是與生俱來的,小孩剛出胎,就帶來這二個煩惱,境界分別不出來,但是他有憎愛二心在,合他的心就愛,不合他的心就憎。他怎麼表示呢?合他的心就笑,不合他的心就哭。憎愛二心,不要說斷掉,你能降伏就不增加新煩惱了。外面的境界千差萬別,不出逆境、順境。逆境,是違逆妄想心的境界,一件討厭事來了,瞋恨、忌妒障礙統統都來了。順境,順你妄想心的境界,先起愛心,這一愛,愛的煩惱統統現出來,最後動貪心。
「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眼睛的光沒有二個,眼睛的光,不起憎愛二念的分別,有憎有愛是第六意識起的分別,這個菩薩的覺行成就,他把憎愛心斷掉,觀行成就的菩薩,跟佛的境界一樣,他沒有憎愛兩個煩惱,所以前面為什麼對那些差別境界,不起分別?因為他沒有憎愛二心。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于此無修亦無成就。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就是修圓覺行成就的眾生,修三重法界觀得了成就以後,與佛同等境界。「于此無修亦無成就。」到了這個時候,他不起分別,跟佛的心一樣,沒有修也沒有成就。
這是修習三重法界觀的成就境界,才說無修無成就,如果不講「修習此心得成就者」這一句文,就認定你懂得圓覺圓頓大教的道理,你不要修,也不要成就,結果你是個大凡夫,還開導眾生,害一切人。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這叫寂照不二,佛的境界是寂照不二,佛住的世界,叫常寂光土,常寂而常光,就是寂而常照。菩薩是照而常寂,菩薩用功觀行成就的時候「圓覺普照」,他不動念,不動能照的念,它是「寂滅」的。「無二」,就是圓覺普照與寂滅,並沒有差別。要講智與理,「普照」是圓覺智慧,「寂滅」是圓覺的理體。這個時候,如如智照如如理,一如無二如,沒有二個。
于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這個時候,現這個境界玄妙了,先說「諸佛世界」,每一個佛教化的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算一個佛世界。這不是一個佛世界、二個佛世界,而有「恒河沙諸佛世界」,不是一個恒河、兩個恒河沙數的佛世界,而有「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不可說」是個大數目,不是一個不可說恒河沙數佛世界,二個不可說恒河沙數佛世界,而是有「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阿僧祇」是無量數,還不是一個阿僧祇、二個阿僧祇,而是「百千萬億阿僧祇」。有「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那麼多的「諸佛世界」,圓覺菩薩統統看見了。看見了什麼境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像空中花那樣亂起亂滅,亂字形容紛紛然,就是很多很多的生起,很多很多的滅無。由這四字就證明菩薩觀行佛的境界是親證的,決不是空談理論推想出來的,用推想你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境界。
再料揀一下,虛空之內世界無數,前面說的數目很大,還是有個數目,實際是無數的世界,無數的世界都有佛在教化。佛世界分二種,一種清淨世界,一種染汙世界。像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是清淨世界,它不生不滅,常住不動。像我們娑婆世界是染汙世界,有成、住、壞、空,一個世界,二十個小劫成,二十個小劫住,二十個小劫壞,二十個小劫空,合起來八十個小劫成、住、壞、空。說它亂起來,這一個世界成了;說它滅了,這個世界空了,一個世界成住壞空有八十個小劫的長時間,在虛空之內染汙的世界無數之多,你這一觀照,統統觀照下去,紛紛然,亂起亂滅。
這裡我講一個科學實證的境界使大家相信,現在科學分許多科,天文學是一科,天文學家的境界,就像《華嚴經》、《圓覺經》的境界,都是不可思議,天文學家看虛空多大?拿光年來算里程,有多少光年?現在天文學家雖然看到虛空的境界,但是還沒有看見亂起亂滅的境界,天文學家在天文鏡上,看見太空之中有星墜下來,像下雨那麼多,到了夏天,我們看到空中擦過一道亮光,叫流星,那是隕石墜落,摩擦空氣發光,小的落不到地上,空氣把它摩擦完了;大的落到地上,能把地球打個坑。但是落到地球上的隕石少之又少,在太空之中像下雨那麼多,都是星球爆炸,叫做隕石雨。像下雨那麼多的星球爆炸,「亂滅」,天文學家看不見,因為天文鏡沒有那麼大,天文學家的境界沒有那麼大,「亂起」更是看不見。報紙報導日本有一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尚未被發現的星星,那是一個新世界生起,但只看見一個,不是亂起。所以這個境界是佛的境界,不是穿鑿附會,叫我們相信亂起亂滅。說這些作什麼呢?我們還沒有修滅,不跟你說不行,等你觀行成就看見這個境界,不知道是佛的境界,證到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楞嚴經》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我們的妄心頓時歇落下來,菩提心顯現,一歇永歇,永遠菩提心現前。有時候你用功打坐的時候,坐一枝好香,會碰到歇落了短時間,你這時候狂心忽然間歇落了幾秒鍾,佛境界現前,你看見虛空之中佛世界無量數,亂起亂滅。你沒有學過《華嚴經》《圓覺經》,你不知道是魔境還是佛境?所以學經就像看地圖,一直看到佛的境界。你看見了,知道是佛境,不是魔境。因為境界看得寬大,遍法界的世界都看到了,這個世界是成,叫做起;世界是空,叫做滅,看見的世界很多,叫亂起亂滅。這個菩薩觀行成就,看見這個境界,頓同佛境,他不動心,怎麼不動心呢?他「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他照而常寂,亂起亂滅無量數的諸佛世界都看到了,他知道「不即不離」,不即圓覺,因為圓覺妙性是清淨的,哪有這些亂起亂滅的世界呢?不離圓覺,一切空花都是依虛空而有,空花不屬於虛空,但是也不離虛空,所以一切幻化的世界,也是依著圓覺妙性的本體生出來的,所以它不離圓覺。「無縛無脫」,前面講的是「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他證得的境界,跟諸佛的境界相同,平等無二,他觀到一切法空,「不與法縛」,亂起亂滅還是一切法,他不會被法所系縛。也「不求法脫」,他的觀行成就,已經解脫了,還求什麼解脫?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句經文很要緊,《大藏經》裡面那麼多經,只有兩部經有這句話,一部是《華嚴經》,一部是《圓覺經》,到現在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就成佛,那怎麼叫做眾生呢?因為眾生有生死。那諸佛怎麼成佛呢?他證得不是小乘的偏空涅槃,是證得大乘圓滿寂滅的大涅槃。但是到現在才知道「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就像昨天夜裡作了夢一樣,好像《華嚴經十地品》有一句:「譬如比丘入滅定,如夢渡河覺則無」,菩薩修行,如夢渡大河,菩薩為什麼發心要修行?因為有煩惱、有生死,譬如他作夢,夢見有惡人、惡獸來追逐他,就拼命逃命。惡人,譬喻見惑;惡獸,譬喻思惑,有見思二惑的煩惱,叫你流轉生死,所以眾生要逃命。逃到前面一條大河,非得趕緊游泳過去,否則生命不保。就一下子跳到河裡,拼命游泳,儘量掙扎,好不容易遊到對岸,上了岸忽然醒了,原來作了一場夢,根本沒有惡人,也沒有惡獸,煩惱本空;根本沒有掉到河裡,生死本空;根本沒有上岸,涅槃也本空。所以菩薩發心修行了生死,證得涅槃,才知道昨天夜裡作了一場修行的夢,本來成佛,本來沒掉到河裡,本來就在岸上!
記著,這是佛的境界,看大乘經上當就在就裡,他以為看懂了,這句話太好了,煩惱本空,生死本空,涅槃本空,都是像作大夢,修行不是跟自己找麻煩嗎?他不要修了,不曉得他頓同佛境了沒有?他的觀行成就了嗎?你不修還是個大凡夫,看大乘經打自己的閑岔,就在這裡。不曉得這經文是在觀行成就,頓同佛境,到了成佛,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他證得圓滿寂滅的大涅槃以後,還有什麼生死,有什麼涅槃呢?他才可以說頓同佛境。可是眾生本來成佛,是令眾生懷疑的事情?現在不講,下面接著金剛藏菩薩就問這個問題。現在就說你修法界觀修成功,雖然沒有成佛,你已經跟佛的境界一樣,才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善男子!」再叫一聲當機者。「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到這時候,你才知道生死涅槃,等於夜裡作了一個夢。你現在醒了以後,回想夢裡的境界,哪有一個實在的?所以涅槃根本沒有生起,生死也沒有滅除。「無來無去」,按作夢的時間講,涅槃來了,生死去了,根本沒有來沒有去,是作夢,哪是真實的呢!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這是講能證所證,「其所證者,無得無失」,所證的圓覺之理本來現成,這裡說眾生本來成佛,他根本沒有失掉。得失是對待的名詞,有所失,才說有所得;從來沒有失,怎麼說得呢?所以圓覺妙性,《大乘起信論》叫做本覺,在眾生份上本覺是本來覺,它沒有失掉,怎麼說得呢?所以你所證的圓覺之理,無得無失。「無取無舍」,你最初發心修行用功,要取得佛法,捨棄凡夫法,捨棄一切煩惱,有取有舍,還是差別相。到這個時候平等境界現前,才知道沒有差別,無所取,無所舍,因為生死涅槃,都是像昨天作的夢,你取得涅槃,捨棄生死,都是作夢的境界,有什麼好取、好舍的呢?
「其能證者」,能證的是智慧,屬於觀行,你起了智慧來修觀行,才能證得圓覺之理。這個能證智慧的觀行,「無作無止」,「作」是我要修行用功,我起了始覺智慧,要修觀行,要有作為。「止」是止一切煩惱。到這時候才知道,修行本空,煩惱也本空,修行沒有作,煩惱也沒有止。「無任無滅」,「任」是任運自然。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不要著相,我任他去,是「無任」。「滅」是證得涅槃,滅除生死。「無滅」,沒有證得涅槃,也沒有滅除生死。到這個時候平等境界現前,根本「無任無滅」,作、止、任、滅是修大乘菩薩行的四種病,下面有一章專問這個問題,有詳細解釋。大乘菩薩修行用功,作、止、任、滅這四種病本空。
「於此證中」,包括前面能證的觀行,所證的理體,於這個中間。「無能無所」,沒有能證的觀行,也沒有所證的理體。「畢竟無證,亦無證者。」畢竟無所證,亦無能證者,能證者指觀行的智慧,要是指人,也沒有能證之人。因為這個時候是平等的境界,什麼相都空掉了,你存能證所證,有能所兩個相在,還是差別相,根本不能平等。平等境界之中,沒有能、沒有所,能所二字是佛經上的專門名詞,關係很重要,能所是一對,沒有能證,也沒有所證。
「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一切法的本性,在眾生有情分上,叫做佛性;在一切法上,叫做法性。佛性這個名詞意義來得窄,單指有情眾生講。法性的意義包括得寬,包括一切有情、一切無情,都叫做一切法性。一切法性,也就是一切法的本體,在《圓覺經》叫做圓覺妙性,本來平等,沒有損壞、破壞。可是有能有所的時候不平等,你證不了圓覺妙性,是你自己把它損壞。但是破壞的是虛幻之相,法性還是平等不壞,這時候你證得平等不壞,連能所都空掉了。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前面普眼菩薩問了一大串問題,這裡總結起來一個一個答覆。你問初發心菩薩,以及末世修行大乘的眾生怎樣修行?就照著我前面說的那樣修行。你問漸次,照我前面說的漸次,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在圓頓大教裡面沒有漸次,說個漸次,因為你不先修二空觀,修法界觀修不成。修二空觀,先修我空,再修法空,有個次第。修法界觀,先修一真法界觀,再修三重法界觀。三重法界觀,先修真空絕相觀,再修理事無礙觀,再修周遍含容觀,有個漸次,照我前面說的漸次修。
「如是思惟」,思惟就是觀想。你「宴坐靜室」,就這樣思惟,不是凡夫在分別妄想的思惟,這叫正思惟,思惟到大乘觀行上。「如是住持」,你如是思惟、如是用功,不會再退轉,安住不動,就攝持了圓覺大法。
「如是方便」,你叫我假說方便,前面說你修法界觀之前,要修二空觀,這是漸次。修二空觀之前,有個方便下手處,你要堅持淨戒,宴坐於靜室,要持戒、修定。二空觀法,屬於觀慧,戒、定、慧三無漏學有個漸次,學佛要求開智慧,但是前面一個方便,你得持戒、修定,你不持戒,根本不能得定,所以前面我講到持戒,要堅持淨戒,不說我空、法空、空空,一空一切空。持戒不講空,持戒你得堅持淨戒,修大乘法不要著相,持戒非著相不可,不著相怎麼叫堅持呢?堅固執持,因為你得下手,你是剛入小學的學生,說考博士作什麼?你得修到不著相才不著相,到最後能所的相,還是不能存在,都要把它空掉。可是你最初下手的方便,非堅持淨戒不可,你戒律不清淨,修定不能得定,得了定都是魔加持,非著魔不可。你的戒律不清淨,無始劫來的生死冤家很多,天人有五種神通,鬼神也有五種通,你那些冤家對頭在鬼神道裡,或者到天道裡,他看得很清楚:你想修定,還想開智慧,你根本不持戒,你要求定,你看《大乘起信論》著魔的境界,魔來加被你,再看《楞嚴經》,魔加被你,使你得了定,說你開了智慧,甚至還得神通,結果得了精神病,我們佛教叫著了魔,中西醫都治不好。古時沒有西醫,現在有西醫,醫藥進步了,還是治不好精神病。著了魔,那才害你呢!所謂:「不怕千生不悟,但怕一生著魔!」你一千生沒有開悟不要緊,還可以修行,這一生著了魔,精神出了病,佛經上叫失心,你修行辦道的心失掉,哪能修行用功?那麼糟糕了,這一魔魔下去,不曉得墜落到哪裡去。所以古人警策我們用功要先求理解,求了理解,解釋明白了,你得精進用功。不求理解,單去用功修行,叫無解而行,結果是盲修瞎練,墮坑落塹,前面一個坑,你墮落下去;前面一條很深的水溝,你跌落下去。因為不求理解,你不瞭解路程,方向不知道,你就亂走,盲修瞎練,等於瞎子一樣,非墮坑落塹,非著魔不行。
一開學我先講《勸發菩提心文》,勸你們發菩提心再學佛法,你發了菩提心盡學些佛教的道理,讓你能說會道,結果你不修行,自己得不到實在利益,也不能引導眾生得到實在的利益,這叫做有解無行。所以「如是方便」,要把它記清楚,先要持戒再修定,修了定才能修觀慧,定都定不下來,怎麼觀想呢?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但是持戒修定,是觀慧的方便,這就是「如是方便」。
「如是開悟」,前面問怎麼開悟呢?小悟,你悟到二空:我空、法空之理;大悟,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就那樣開悟。三重觀想呢?悟後起修,所以你只要開悟,悟到一真法界之理,再來修行都不著相,他是大徹大悟的人,悟後起修,那才是真修行。
「求如是法,亦不迷悶。」前面文殊師利菩薩章說,不講方便、不講漸次。這個眾生聽了「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講到普眼菩薩章說四個漸次,結果歸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還是要頓超。初發心不是上上根的人就迷悶,迷而不了達,悶而不通,認為法太高了,道理恍恍惚惚知道一點點,怎麼下手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樣就算了嗎?「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這樣就算了嗎?不行,沒有法下手,所以依著這一章佛開示的,依戒修定,再修觀慧,這樣你就不會迷悶。講到這裡,把長行文講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
「普眼汝當知!」叫一聲當機者普眼菩薩。「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先要把我觀空,我是什麼東西呢?外面一個身體,裡面一個心。你要曉得身體是四大假合,幻化不實在,心好像有知覺在裡面,實際它是六塵緣影,你把身相觀空,心相容易空。修行用功,最難的是破我執,我執一破,法執容易破。二乘人怎麼只破我執呢?他只上小學,沒有上大學,沒有聽到法空。他要是知道,破法空很容易,我執難破,法執容易破。我執破起來,身見難破,心見容易破。所以執著我,先執著這個身體,身見最難破,講大乘佛法,什麼都空了,結果身見不空,叫你犧牲生命,為法忘軀,你說可以作到,這是說空話,連拔你一根毫毛都不肯,因為你身見執著得厲害。你把身見觀空,它是四大假合,天天這樣思惟,你是頓超根機,一聽就可以開悟;你是漸次根機,天天這樣觀想,地、水、火、風,把它作析空觀,分成四個方向,這裡是地大,那裡是水大,這裡是火大,那裡是風大,還有身相嗎?天天這樣觀想,把身相觀空了。空身相作什麼呢?身相是裡面有六根,外面有六塵,中間起六識,這就是妄想心的心相。你把身相觀空,六根沒有立腳的地方,六根是從身體生出來的,身相空了,六根自然空了。六塵是對著六根起的,裡面的六根空了,外面的六塵怎麼不空呢?而且你把身體上四大觀空,外面六塵很容易空,它叫外四大。所以身相最難空,身相觀空了,心相容易空,都觀成如幻如化,身體是四大假合,你不要妄認有個身體;心是六塵緣影,你不要妄認有個心,身心一空,我就空了。
「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身體如幻如化,怎麼觀呢?把它歸屬到地、水、火、風四大種,把它分析開就空了。怎麼有個身體呢?像變戲法變出來的,像變幻術幻化出來的。心性把它歸到六塵,沒有外面的六塵境界,你不會攀緣六塵,不會落下影子,因為它沒有心性。這個心性不是心的本性,是幻化的心性,不要錯解到心的本性上。
「四大體各離」,內四大的本體,是幻化之體,把它分開。「誰為和合者?」身體是四大和合的假相,把四大分開,誰來和合身體?自然把它觀空了。把內四大、外四大觀空,哪有六塵?沒有六塵,怎麼會生起來幻化之心呢?
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如是漸修行」,這就是漸次,慢慢一步步修行,先觀身空,再觀心空,合起來就是我空。再觀法空,這樣如是漸修。「一切悉清淨」,你自己身體清淨,結果一切眾生都清淨。你再觀到依報,一個世界清淨,一切世界都清淨。
不動徧法界,
你用功到頓同佛境,悟到一真法界時,才曉得我的本性,就是圓覺妙性,本來不動,遍於法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無作止任滅」,菩薩用功有四個方法,叫作止任滅。這時候用不著這四個方法,這四個方法成了修行的病,根本沒有作止任滅,根本無所證的理體。「亦無能證者」,根本沒有能證的智慧、能證的觀行,也沒有能證的人。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這個時候,看見亂起亂滅的境界,一切世界都像虛空華一樣。「三世悉平等」,圓裹三世,按時間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平等的。「畢竟無來去」,現在修行用功證得涅槃,涅槃來了,生死去了,根本時間平等,空間也是平等。你要觀想,圓覺妙性是圓滿周遍,哪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哪有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個方向?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平等沒有差別,所以畢竟無來也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