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1/04 10:35:36
學習次第 : 進階
《下篇》福德與業果
小國夫人的福報因緣
人與眾生的差別就在於人有禮義廉恥;當佛陀住世時,有這麼一段故事:有一次佛陀帶著僧團游化諸國,經過一個很小的國家,這個小國家的國王很景仰佛陀,聽到佛陀要經過他的國度,認為機會難得就趕緊在邊境上迎接,當他見到佛陀時非常恭敬,很虔誠地邀請佛陀入宮接受供養,佛陀慈悲地答應他,然後帶著弟子們浩浩蕩蕩地進皇宮去。
宮內的人很慎重地準備了齋飯,佛陀和弟子們就在那裡接受了豐盛的供養。那時國王很高興地將他的夫人請了出來,夫人也很虔誠地頂禮佛陀,但是比丘們看了國王的夫人,每個人心中都很納悶。
圓滿供養之後,佛陀為他們說法,然後國王和夫人又很虔誠地送佛陀一行出門。佛陀帶著弟子們離開皇宮後,途中有一棵大樹,大家就在大樹下休息,眾人圍繞著佛陀席地而坐。此時,佛陀問弟子們:「剛才接受國王供養,他的夫人出來施禮時,我看到你們有疑惑的表情,是怎麼回事?」
比丘之中就有人回答說:「我們心裡很疑惑的是:雖然那個國家很小,國王也只是一個小國王,但他也是一國之主啊!為什麼娶了一位那麼肥又那麼邋遢的女人作為王妃呢?真是讓人覺得困惑。」
佛陀聽了微微一笑說:「你們知道嗎?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恥』,國王跟他夫人的姻緣就是出自一個知『恥』。」
比丘們聽了很疑惑,佛陀又說:「你們認真聽我說,當那位夫人還很年輕時,有一天她出門去,在途中忽然內急,必須找個地點方便;當地人習慣於隨處便溺,可是她很胖,要蹲下去很不方便,所以她就找了一處較高的地方蹲下來方便。」
突然聽到國王出來巡視,要打從那兒過,她一時急了就用身上披的布將全身裹起來。國王經過正好看到她這般模樣,心想:這女孩很懂得自愛,所以知道將她的身體包得很好,像這樣的女孩就是知廉恥的人,如果將她娶回家必定會以身教幫我料理天下事。
因此國王就問身邊的侍者:「是否有人知道這女孩住哪裡?」侍者就去調查,然後告訴國王:這女孩是某某人的女兒。國王回宮後就派人去提親,然後把她選進宮裡。佛陀說:「就是這麼簡單的因緣,只是出於一個知恥的舉動而已。」
胖女孩知道廉恥,所以用整塊布把全身遮蓋起來;而小國王抱著尊重廉恥的心,覺得她知廉恥、懂得自愛,只是憑著這種直覺就將她娶回來。但是女孩子進了皇宮之後,她的本性原就邋遢,人也越來越胖,所以當比丘們看到她時,才會覺得國王的夫人為什麼那麼胖?那麼邋遢?佛陀說:「她就是因有這分知恥的心和動作,才得到可以進皇宮的福報。」
所謂「一念三千福」,心中如有一念善;一念的禮義廉恥,再加上小小的動作,往往就可能影響人的一生。人生的轉變往往維繫於時時刻刻的小動作,而這個動作說不定在因緣成熟時就會帶來福分,因此我們要時時培養廉恥之心,廉恥就是清淨無污染之心,有廉恥之心才不會受人恥笑。
總之,我們要先學做人,直到「零缺點」時,才能漸漸達到佛陀的境界,做人如果還有缺點,那要成佛就難了。有人可能會說:「要做到零缺點很難,那成佛不是也幾乎不可能了嗎?」不會的,有志者事竟成!像那位國王的夫人只是一個動作就可以得到那麼好的福報,可見不能輕視一點點的動作,一點點的善心淨念,因為它們都可以累積成大福緣。
業果的故事
在佛教中有一段故事——有一位高僧行腳于各個寺院、去禮拜參訪。有一回,他來到瓦觀寺掛單,在寺中禮拜《法華經》;同時,也在那兒研究法華的道理。
有一天,在半夜時分,他忽然肚子不舒服到廁所去,剛走到廁所門口,卻見一個鬼站在外面。高僧一到,鬼立刻五體投地頂禮跪拜,高僧就問鬼說:「你為什麼守在廁所門外,看你那麼虔誠,為什麼會墮入鬼身呢?」
鬼就跪在地上悲泣地說:「過去生我也曾出家,當時在寺院中,掌過香燈、知客等執事,在那期間,不小心犯了戒律,所以死後就墮落做噉糞鬼。我知道大法師您的德行很高,唯有以您的德,才能超拔我。」
這位法師就問:「你到底做了什麼事?」鬼說:「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一定是犯了戒律,所以才會受業報,但是不知犯了哪條罪?」法師就說:「不管犯了哪條罪,都是從身口意三業所造;你是否曾犯殺、盜、淫?」
那個鬼說:「沒有啊,我出家以後,身沒有犯殺、盜、淫。」法師就又問:「你是不是犯了口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
鬼想了想說:「妄言倒是沒犯;惡口就難免了;兩舌呢?也是難得清淨;綺語也不敢說完全沒有。」法師再問:「在心意方面,是否犯貪、瞋、癡?」
鬼想了想就說:「很有可能是貪心,這就是我的毛病,以前做香燈、知客的時候,難免要面對很多人,在這當中,我有時會生起不清淨心;貪了香油的供養,也貪圖供奉的金錢,這個『貪』可能是我最大的罪:『瞋』也沒辦法控制:『癡念』也有,因為我智慧未開,時時心中都有煩惱,我想我的業可能是犯在口業和意業。」
他真心誠意要改過,就向法師說:「我知道錯了,請法師代我做功德。」他說:「在柿子樹的下面,有三千錢在那兒,希望您請人掘出柿子樹的樹根,拿出埋在那裡的錢,請為我做好事、超拔我的苦難。」
法師等到天亮時,就邀幾個人帶著鋤頭,到柿子樹下挖掘,果真挖出一個甕,裡面有三千錢。法師就用那三千錢為他寫了一部《法華經》,剩下的錢全部拿去救濟貧困。過了一星期後,那個鬼又來到法師的寮房,向他頂禮答謝說:「我的業已經轉了,比過去好很多,以後我還會努力精進再精進,希望能脫離鬼身,將來回歸人道,好好修行。」禮拜之後,鬼就消失了。
生命的過程多麼奧妙,而凡夫卻往往無法瞭解。當我們造福時,可以得到多少福報?造惡時,又將承受什麼樣的報應?學佛就是要活得明明朗朗,瞭解為善作福,以後所有的善果都是自享的;為非作歹,一切的業也都必須自己承擔,這就是修行所應瞭解的——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
餓鬼與天人
佛陀時代有一則故事——當時,佛陀在只樹給孤獨園講經,有一位很年輕的長者子常常去聽經,覺得佛陀的教育既實在又很有智慧,因此,他一心向道。可是,家裡的老母親卻很不高興,雖然她不喜歡兒子常常親近佛陀,不過,她非常疼愛兒子,也不忍違背兒子的心意。
有一天,長者子向母親提出要求:「我想出家為沙門!」
然而,他的母親怎能接受呢?她說:「只要我還在世的時候,你絕對不能出家。」又說:「而且這段時間內,你要認真做生意,不可以把心思分散,要賺很多錢才行。等我闔眼之後,要修行才由你去,現在只要一心一意賺錢就可以了,不可以親近佛陀。」
長者子很孝順,他答應老母親的要求,順著她的意思去做。佛陀也教育弟子要孝順「堂上活佛」——父母,因此,老母親還在的時候,他要全心全意孝順媽媽。
他日日夜夜都專心於賺錢,但是他賺來的錢,母親都捨不得用。有沙門來托缽,她也不肯佈施。有時甚至大聲辱駡出家人;若是乞丐來到門口,她就叫人打走乞丐。總之,她非常慳貪,沒有一點兒施捨心。
她把兒子賺的錢換作金銀,然後在房子四周掘地窖,把金銀都藏在裡頭;儘管兒子賺再多的錢,她總是說不夠用。經過很多年,他的母親因為一病不起而往生了。老母親往生後,長者子就到僧團出家修行。
長者子出家後跟隨在佛陀的身邊近十年,他非常用心地接受教法。後來,他找到一個清淨之地,就向佛陀請求到那裡築茅棚靜修。
有一天,草屋外面來了一位衣著襤褸、蓬頭垢面的女人,她全身像被火燒過一樣,非常醜陋,她向裡面又跪又拜的,啼哭不止。修行者出來問她:「妳從哪裡來的?為何這般模樣?又為何啼哭?」
她說:「尊者,還認得我吧?二十年前我是你的母親,因為我慳貪、辱駡賢人又阻礙你去修行,世間的惡業無所不作,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道,受盡了種種苦楚煎熬;現在想要解脫苦難,唯有仗著尊者您的力量啊!」
修行者聽了心裡非常悲苦,沒想到自己出家那麼久,而母親卻在餓鬼道裡受苦,他問道:「我要如何才能救您?」
她說:「一定要將我所有的東西拿去佈施、造福、遺愛人間,我才能解脫。」
他不知道母親生前都把金銀藏起來,便問:「有什麼東西可以佈施呢?」
他的母親說:「我把金銀藏在房子四周的地窖,你可以把所有的金銀挖出來,佈施給貧困急難的眾生,也可以供養有道的修行人。」
於是,修行者趕緊去處理,他舉行一次無遮大法會,也就是佈施的法會,他把地窖裡所有的金銀換成糧食、物品,於四十九日內,凡是饑餓、貧困的人來,一律有求必應,把所有的家產完全佈施出去。
圓滿的那天晚上,他的母親像天人一樣,穿著潔淨的白衣來到尊者面前,向他叩頭道謝,感謝尊者為她造福,讓她得以免除餓鬼之苦,而且托兒子修行之福,已能往生天堂了!
從這則佛陀時代所發生的故事,也可警惕現代的眾生;平日財物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廣為佈施多多植福。
婆羅門請法記
佛陀在弘法時,須面對芸芸眾生,以及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不斷地為人解惑。若有人提出問題,佛陀就為他們詳細解釋說明。佛陀提倡涅槃寂靜的境界,也教導弟子們如何進入涅槃寂靜的心境,凡是佛陀的弟子都很嚮往,甚至外教弟子對此也都很好奇。
有一天清晨來了一位婆羅門教徒,他很敬重佛陀的人格,也能接受佛陀的教理,更嚮往涅槃寂靜的境界,所以他也來聽聞佛陀的開示。他恭敬作禮之後,向佛陀請教說:「佛陀,您所說的涅槃寂靜解脫之境,是我向來嚮往欣慕的目標。但是,要如何才能解脫呢?如果我死了,要如何才能進入涅槃?靈魂如何脫離?靈魂又會到哪裡去呢?」
佛陀回答:「在我的理念當中是不生不滅,沒有來去的。」
這位婆羅門教徒聽了覺得很疑惑,說:「為什麼會不生不滅、沒有來去?人死之後,難道還永遠住在世間嗎?」
佛陀又為他解釋:「人的本性是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這種境界就是自在解脫之境。」他愈聽愈不瞭解,心裡愈是迷糊。
佛陀說:「我的回答你不能瞭解,那現在換我問你,由你來回答。比如:有一根木柴被點著了,若有人問:『為什麼會有一盞火?』那麼你要如何回答?」婆羅門教徒就說:「我會回答:『因為有木柴被點著了,所以會看到火光。』」佛陀又問:「若是這把火光熄滅了,又有人問你:『火為什麼熄滅呢?」你要如何回答?」婆羅門教徒說:「我會回答——因為木柴已經燒完了啊!火當然就熄。」
佛陀又進一步問:「如果人家問你——火熄了到哪裡去了呢?」婆羅門教徒說:「那麼我會回答他說:『你未免問得太多了!當然是有木柴才能點火,木柴燒完火自然就熄了,這是很自然的過程啊!為什麼還要問火熄了之後往哪裡去?』」
佛陀很慈祥地說:「對啊!這是一樣的道理:人的煩惱來自有這個身體,又必須面對種種人事,所以『根』對境才會生起煩惱——六根對六塵即產生六識的煩惱。如果能夠了悟:因根、塵、識等『因緣假合』而生分別心才會產生煩惱。然後進一步把煩惱去除,也就是轉識成智——把智識轉成智慧;把根、塵、識分清楚,不去執著它,我們自然能以智慧去轉境。」
「總之,有了身體,有了根、塵才會惹起煩惱的火焰,我們要把根塵厘清,煩惱之火才能熄滅。心中沒有煩惱的火焰,才會有解脫的心靈,心境才會自在;心對境不生煩惱,這就是涅槃呀!並不是死了之後才有另一個涅槃;涅槃就是解脫,寂靜光明的心地就是涅槃啊!」
那位婆羅門教徒終於聽懂了!是啊!離開「現在」當下,那裡還有一個涅槃的境界呢?想求得解脫——離開日常生活,要去哪裡求解脫呢?就是因為有煩惱的名稱,所以才會有解脫的境界,這原本就是相對的;有心靈的生滅,才有涅槃的名稱,這不過是一念之轉。
我們學佛若能深刻體會佛陀所宣說的道理;每天面對各種境界時都能厘清它,就不會聽到各種雜音而心生煩惱,也不會眼見色而生起欲求之心。此外,鼻根、舌根、耳根、意根的作用也是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認清本分,真正發揮良能,怎會有煩惱呢?若能天天如此,則每天所面對的都是光明的境界,也就是涅槃寂靜的境界。學佛想求得解脫,當下即可得到;想得到涅槃的境界,在今生即可得到,只要你的心地沒有黑暗、自在澄清,當下就是涅槃的境界。
世間四事不可輕視
做人最根本的原則就是「禮節」,要懂得「敬老尊賢」,也不可輕視年輕人。佛陀剛成道時年紀還很輕。那時,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剛建好不久,舍衛城的人民每次聽到佛陀來到精舍,全城的人就會很踴躍來聽佛陀說法。
在那個時期,有一位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王,聽說佛陀正在說法,他原本以為一位已覺悟的大覺者必定是個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人,他抱著這種預期心理來到精舍。
等他拜見了佛陀,看到佛陀還那麼年輕,他心中就起了一分疑惑——佛陀看起來才三十幾歲,難道他真的對世間的一切都已覺悟?於是他很坦白地問佛陀:「佛陀,您真的對世間的一切都覺悟了嗎?您真的可以解脫人生種種的迷惑?」
佛陀就說:「大王,世間有四種事,你不可輕視,那就是——王子年少不可輕視;龍蛇雖小亦不可輕視;火苗雖然小也不可輕視;沙彌雖然年幼,你也不可輕視他啊!」
佛陀又做了一番解釋說:「因為王子雖然剛出世,但他將來長大成年後會繼承王位、統領國家,所以王子雖然年少,卻不能輕視他;而『龍』可以呼風喚雨,天下得以風調雨順都要靠及時雨,雨若下得及時,萬物即可欣欣向榮,非時雨或久旱不雨則會形成災難。而龍的力量可以掌握氣候雨水,所以不可輕視;『蛇』雖然小,但有毒性可致人於死地,當然也不可輕視:『火』苗雖小,但那小小的火種——星星之火就可能造成很大的火災,所以說火苗雖小也不能輕視它。」
「還有,你不要輕視年少的出家人——沙彌,因為他少年之時即深入經藏,可以吸收很多覺悟之道,他未來對人群會有很大的奉獻,可以教育人們解除心中的煩惱。所以,年幼的沙彌你也不能輕視;同樣的,年少的比丘當然不能輕視啊!」
國王聽完後覺得很有道理,知道在人生道上,不能隨便輕視他人,不只是要重視大的事物,即使很小的事物也要重視,不能有輕慢之心,這是波斯匿王和佛陀初見面時的情形。波斯匿王從那時起對佛陀就很敬重,後來他也皈依在佛陀的座下,成為一位在家的大護法。
學佛者,更應抱持感恩心和平常心,對人對事都要有尊重之心,對老人則更要敬重。「老」有年齡的老,有資格的老,不管是年齡的老或是資格的老,我們都要加以尊重。
反之,資格老的人或年齡大的人也不能輕視較年少的人,有的人「以老賣老」,仗著自己年紀大、經驗多就輕視較年輕的人,常喜歡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要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要長。」像這樣也不好啊!
有經驗的人,應抱著愛護年輕人的心去關照他們;年紀較大的人,對年幼的人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如能「對上尊敬,對下愛護」,這才是佛陀教導弟子們倫理秩序。
維摩詰居士的佈施
維摩詰居士生病那段時間,佛陀想派幾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為維摩詰居士辯才無礙,許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
那時,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發心也很虔誠。有一天,他正好去聽法,佛陀就希望他能自告奮勇去探病,因為他既年輕又有智慧。
但是善慧也不敢去,佛陀問他為什麼?他回答:「因為維摩詰居士言詞犀利嚴正,所以我對他很敬畏。有一次我家設宴供養沙門、婆羅門及外道行者,又佈施給貧窮殘疾、乞丐等,以七天的時間展開佈施會。當時,維摩詰居士從我家門前經過,告訴我:『這樣不是真正的佈施。』」
善慧問道:「怎樣才是真正的佈施?」
維摩詰居士說:「應該要法施,只有財施還不夠。」
善慧又問:「如何才能達到法施?」
維摩詰居士說:「要以菩提心起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喜心,以攝智慧起舍心。」
「以菩提心起慈心」,菩提心就是道,我們要發心於道,以道心起慈心。慈就是與樂,常常給人快樂,不起分別的付出,使眾生快樂也就是發菩提心。
其次,是「以救眾生起大悲心」,既發菩提心,就會想如何才能救度眾生,這一念就是大悲心。只要眾生身心有苦,我就要設法去救助;看到眾生苦而生起悲心,就是「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以持正法起大喜心」,要使眾生快樂,不只是要給予物質或使其心安穩,還要使用正確的方法,給他們正確的觀念和思想,這才是永遠的佈施。不只我們應發大悲心,令眾生快樂,還要啟發眾生,保持這分大悲心,讓他們知道投入、佈施,才能得大歡喜。
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更快樂。」如果能引導大家以正確清淨的心念去付出,就會得到永遠的快樂,這就是「正法」;也就是使其不致思想偏差,而能知足快樂。
什麼是苦?什麼是樂?不是沒錢的人就一定苦;也不是地位高、財產多就會快樂,苦樂是依據人們的思想、觀念而定,若能安貧樂道,則時時知足也很快樂,這就是正法。所以要「以持正法起大喜心」,有了正確的觀念,內心常常充滿喜悅,不只自己快樂,還能影響別人,讓別人也歡喜付出,同享快樂。
「以攝智慧起大舍心」,有智慧的人,能不斷地舍,捨得沒有煩惱,而且很快樂;為了攝受眾生培養智慧,必須有「大舍心」。以上就是維摩詰居士告訴善慧關於「法施」的方法。
這可以證明有道心的人即得安樂,不論走到哪裡都是道場。每個環境都有不順心的地方,但常常抱著處處是道場的心,即能以心轉境。
在工作中,如能專一心志則沒有煩惱,完成工作就會很有成就感。道心即道場,道心即是菩提心;這分菩提心讓我們沒有煩惱,常常樂在其中。所謂「慈、悲、喜、舍」;「慈」即慈善工作;「悲」即是求病苦的眾生;「喜」即是文化,扭轉我們的觀念;「舍」即是教育。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慈、喜、舍,身體力行,這也正是福慧雙修。
維摩詰居士的卻敵法
佛陀在世時帶領四眾弟子修行,有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的居士;有一位持地菩薩,他也是佛弟子,當他在打坐時,忽然,魔王帶領一萬二千名美女,來到他的面前,恭敬禮拜。持地菩薩看他們恭敬禮拜,誤以為是天帝來了,也很高興地接待他們。
持地菩薩向他說:「過去生你修了福,所以能享受天福,領導天眾。但是,你應該在福中而不沉迷於享福,要知道享福受樂是無常的,應該趕快再造福人群。」
魔王說:「因為我有這麼大的福報,所以,我要把快樂佈施出去,請你接受這些天女好嗎?」
持地菩薩說:「我是出家人,不應該接受她們。」
魔王又說:「有什麼關係呢?她們可以為你灑掃環境,又可以唱歌跳舞,給你最好的娛樂獻供呀!」
此時,持地菩薩進退兩難,正當他兩邊為難時,維摩詰居土及時出現了,他說:「波旬魔王!持地菩薩不敢要,那就送給我吧!我要她們!」
波旬突然看到維摩詰居士,非常吃驚。維摩詰居士又向持地菩薩說:「你錯認他了,他是魔王不是天帝,他要來擾亂你的道心、破壞你的慧命!」回頭又向魔王說:「這些魔女你不是要奉獻嗎?我要收啊!」
魔王非常吃驚,急著要逃遁;但是,維摩詰居士的法力讓他難以遁走,他極力掙扎時,維摩詰居士告訴魔王說:「你把這群魔女留下就可以走了!」魔王只好留下這群魔女,自己逃之夭夭。
維摩詰居士即開始為這群魔女說法:「請妳們坐下來,聽我說話。」大家服從新主人的話,乖乖坐下來聽法。維摩詰居士分析道:「人生的欲望無窮,應有四信,才能脫離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樂。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想入佛法之門若無堅定的信仰則很困難。所以,首先要信佛。瞭解佛陀的偉大和智慧,並接受佛陀的教法,得一法而拳拳服膺,相信佛陀的每一句話,把它印入腦海,不可忘失,這樣才會有堅定的信仰,也就是信法。接下來是信僧,佛陀無法常住人間,佛滅度後以僧團為主,所以,除了信法,還應同時起尊重恭敬心,恭敬僧伽,因此要信僧。僧伽為傳法之人,他們宣說佛法,你們應該如法信受奉行。此外要信戒,僧伽以戒為師,他們說的規戒,你們若能信受而去惡修善,就不會再於六道中輪回,而得到永恆的快樂。」
維摩詰居士說:「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個要件,人之所以造罪在於貪愛五欲,貪求五欲就難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業。若想止惡而得到永恆的法喜,就要信戒、守戒,脫離五欲啊!」
魔女們聽得滿心歡喜,心想:對呀!即使住在天堂享天樂,難免還有滿心的煩惱,因為心裡仍有追求,也有恐懼,唯有維摩詰居士的教法,讓人從內心深處覺得法喜無窮。
信為道源功德母,所以要信佛、信法、信僧,但是信仰三寶無非是要人去惡防非,也就是「戒」啊,有惡即止,並且要好好預防,不去造惡;這就是持「戒」呀!不犯戒自然就不造罪業,因而清淨自在。
雙頭鳥的故事
一位老比丘問佛陀,提婆達多乃是佛陀王族的堂弟,也是佛弟子,為什麼他出家後,反而恩將仇報,處處和佛陀作對?
「這是很無奈的事。」佛陀說:「從前,有一隻雙頭鳥,它的兩個頭必須有一個休息,一個保持清醒當守衛。其中一個頭很貪睡,所以,經常都是另一個頭保持警覺。進食時,清醒的頭就得叫醒貪睡的頭一起進食;休息時,那貪睡的頭又要睡了。而警覺的頭也任勞任怨,時時負起安全守衛的責任。」
「有一天,貪睡的頭說:『我累了想睡覺,守衛的工作就由你來了」,清醒的頭也不計較。當貪睡的頭沉睡之後,突然起風,把一個香果吹落於地,又剛好滾到雙頭鳥的身邊,那個果子很熟、很香。清醒的頭心想:『另一個頭睡得正熟,實在不忍心叫醒它,反正我吃了香果,它也一樣受用!」於是清醒的頭就獨自把香果吃了。」
「貪睡的頭突然覺得有股香氣,而且還聽到清醒的頭打了一個飽嗝,它就問清醒的頭說:『你吃了什麼東西下肚?為何打了這麼香的嗝,讓我覺得神輕氣爽?』清醒的頭說:『是一個香果,我不忍心吵醒你,所以就獨自吃了香果。」貪睡的頭聽了很不高興,心想:『這麼好吃的香果,為何不叫醒我一起享用?』從此,這貪睡的頭就深埋著恨意:『好,總有一天我要報復!』」。
「經過一段時日後,貪睡的頭向另一個頭說:『今天讓你休息一下,讓我來做守衛的工作吧!』清醒的頭歡喜地答應了。當它睡著後,又有一顆果子被風吹落,但那是一棵毒果!擔任守衛的這個頭想道:『好,我就吃下這顆果子,要死兩個一起死好了!」它滿心怨恨地把毒果吃了!」佛陀說:「那貪睡的頭是多生之前的提婆達多,而常保清醒守護的頭就是我啊!雖然我引導提婆達多修行,但是他內心的這股瞋恨,還是永遠存在。」
聽了這個故事,大家可以瞭解人生最難控制、最難照顧的就是心!對於一位在俗是堂弟,出家後是弟子的提婆達多,佛陀仍然難以調伏,實在很無奈!
修行最重要的是自己,唯有自己真心想修行、願意下功夫去除貪、瞋、癡,以及對人的疑念、慢心,才能除去煩惱。否則,即使生為雙頭鳥,同一個身體,也還是有報復、殘害對方的惡念,害人害已,這是多麼可悲啊!
美麗的鹿角
《無量義經》裡描述著:佛法如天降的甘露,雖然大地炎熱,但是等太陽下山後,露水雖微,但它可以滋潤大地。其實晚上一直都有露水,雖然不太能感覺它的存在,但清早我們可以看到草尖上有著點點晶瑩的露珠,地上也很濕潤;如果吹來一陣風也會覺得很清涼而沒有灰塵。這就是露水的功用——可以滋潤大地,繁衍草木。
吸收佛法時,我們也不必刻意地說:「我是學佛的人,我正在學佛。」因為學佛不是光在口中念的,而是內心的修養,它雖然是無形的法,但可以降伏熱惱——心中懊惱的熱浪。
平時若不會應用佛法、無法讓佛法滋潤心田,心中的煩惱就會產生。大家都還是凡夫,現在才開始學佛,還沒有辦法學到將有形的變成無形;讓無形的佛法滋潤我們的心。但是我們要有警惕心,人的煩惱除貪、瞋、癡外,「我慢、疑惑」也一樣要努力革除。
人往往有驕傲、自卑的煩惱,而驕傲有時會讓自己喪失生命:自卑也會使自己失去良能。所以學佛的人不要自卑,也不可驕傲。佛陀曾說了一個故事——山中有一頭美麗的鹿,它每天悠遊在大自然很美的境界中,自由地吃草喝水。
有一天它來到水邊喝水,那湖水很清淨,它探入水中時,水面上反映出鹿的角,它看到水中的自己,心裡很高興,不止高興還起了我慢心;因為它的角長得很美,有好幾支交叉重迭在一起,好像一棵美麗的樹,真的很漂亮。它看到水中的影子,才知道自己原來這麼美,因此覺得很驕傲、很得意。
喝完水後,它低頭又看到自己那四隻腳,那細長的腳卻讓它覺得很懊惱、很沒面子!因為那四隻腳很細很瘦,為何這麼美麗的頭和角會配上這四隻不起眼的腳呢?它覺得很自卑。
正懊惱時,忽然聽到獵人打獵的槍聲,它很驚慌、拔腿就跑,跑到很遠的地方,但是由於太過緊張,一不小心讓很多樹枝和樹藤攀住了它的角,正危急時它卻苦於無法脫身,當下它才領會到:「使我生命受害的竟然是我最得意美麗的角,而能夠救我的卻是最不起眼的四隻腳!可是現在角已經被攀住了……。」
佛陀用這個故事教育我們——人要有平衡的心,不要貢高、我慢、驕傲,應保持心的平靜自在,更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另外父母給我們什麼樣的身體,什麼樣的形態都應歡喜接受,不要對自己有疑心或自卑。這就是佛陀的教育——平常心就是佛法,平常心也是保護自己身心的妙法。
所以學佛要學「平常心」,用平常心體會佛陀的大智慧,心中的煩惱就會及時降伏;當我們面對種種環境時,應學習「逆來順受」,讓自己保持安然自在的心態,平常心就像無形的露水,雖然看不到它,但它卻可以滋潤心地!
補鼓與狐狸
佛陀有一段時間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他常向弟子們說:「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則慧不可得;修心是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來。」
佛陀又舉例說:「從前有一位好鼓手,他有一個打起來聲音很好聽的鼓,鼓聲可傳遍幾裡之外,可是日子一久,那面大鼓損壞、剝落了。鼓手很刻意地要把大鼓修好,他找來牛皮一層一層地補上去;可是大鼓補好之後,任他再怎麼敲聲音都不美,鼓手心裡很懊惱,又一層一層地補上牛皮,結果聲音愈來愈濁了。」
佛陀問比丘們:「這是什麼道理呢?大鼓原本就是用牛皮製作的,這是正確的呀!可是為何敲起來聲音不美了?」
比丘們回答:「因為他沒有智慧、不得其法!」
佛陀說:「對呀!這和修行一樣,如果不得其法就得不到智慧。所以我要你們『守戒』就是為了要你們護心;保護你們的身心、開啟智慧。一切的業都是從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業則必受苦報,所以要勤於守戒呀!持戒精嚴則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儀。反之若不自重要如何教人?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每一個人都希望消除業障,而要消除業障必先修好心念,除去心中的雜念、妄想,所以,過去的事不要一直放在心中,因過去心是雜亂心呀!未來的事也不要有妄想心,每個當下就是我們修行的最佳時刻。」
佛經中還有一段故事,有一天佛陀問比丘們:「你們昨天晚上有否聽到一隻狐狸的叫聲?」
比丘們回答:「有!那狐狸的叫聲好淒慘!」
佛陀說:「這只狐狸前世也是修行者,但是他打坐時身體雖然靜坐,心卻往外賓士;有一次他心中生起狐狸的聲形念頭,隨後命終便墮入狐狸身,現在若想到自己已墮入狐狸身,他就會悲從中來、啼哭不止!」
佛陀又說:「修心最重要的在於修慧,要使身心俱會一處;不可身靜而心中卻充滿雜亂妄想,心念無法控制就會再墮落啊!」
可見修行不在於表面的樣子,最重要的是在守戒調心,四威儀中——行住坐臥無不是從守戒開始,修心要「即刻即是」,這樣才是真正的修心。若是人在這裡而心放在過去或未來,這就是雜亂心。大家要記得:規矩就是戒,我們的起居動作都要用心調整;若有一點點不用心,往往後果就不堪設想。
人生無所有權,只有使用權,我們要把握時間及時努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菩薩道難行;而我們既得人身,既聞佛法,應好好力行于菩薩道上,才不枉費此生!
大象與小狗
佛教常有一句話勸人的話——要結好緣、結歡喜緣:但是,我常常強調——要結清淨緣與歡喜緣!
有些人的習氣是愛恨很強烈,對自己所歡喜的人,什麼都能給他,任何事都可以讓他;對於不投緣的人,不管他說的話再好都不願意聽,有這種「歡喜和不歡喜」的感情,就會煩惱造業了。我們要在人群中好好培養平等心、包容心,這是去除習氣不可少的步驟,不可對自己所歡喜的人就事事包庇;對不投緣的人則事事排斥。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佛世時代,僧團中有一位比丘,他出家後每天都去一位朋友家,這位朋友也天天等著他來,然後比丘就在那裡用餐,用過之後他的朋友才用餐,吃飽後兩人就一起閒話家常。傍晚,朋友即送他回精舍,然後兩人還依依不捨地談話,直到天色暗了朋友才告辭,而比丘又回送朋友到近城的地方,天天都是如此來來去去。這件事看在大家眼裡,許多人都議論紛紛,僧團裡的比丘也都知道這件事。
有一天,比丘們又在議論這件事,佛陀走進來,看到大家正在議論紛紛,問道:「什麼事讓你們在此交頭接耳?」
比丘們就向佛陀說明這樣的情形。佛陀說:「你們知道嗎?他們的感情不只來自這一世,而是由過去生一直纏結下來的業緣。」
佛陀又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他很寵愛一頭大象,這頭大象有專人在照顧,而且天天都用很好的食物喂它。不知何時,有一隻小狗不時跑到大象身邊,剛開始是離得遠遠的,不敢太接近。大象吃飯時偶爾會有飯團掉落在旁邊,小狗就驚慌、小心地過去撿食;剛開始的一、兩天很驚慌,三天之後就漸漸熟悉了,後來小狗就很自在的來來去去。大象每次吃東西時,若看到小狗來了,也會故意讓一些食物掉落於地,小狗就很自在地吃。從此它們成了好朋友,小狗天天都會來和大象作伴——大象很愛小狗,小狗也很感恩人象。小狗和大象天天快樂地玩在一起,小狗甚至會爬上大象的頭,大象也用鼻子攬著小狗;總之,它們成了親密難分的朋友。」
「經過一、兩年的時間,有一個人來到象園,看到大象和小狗玩得那麼可愛,他就向喂象的人說:『這只狗好可愛,我家也有一頭象,我希望把它買回去和我的象作伴。』照顧象的人責任只在於大象,有人要買小狗,這對他有利益啊!因此他果真把小狗賣掉了。但是從那時開始,大象變得鬱鬱寡歡,整天不吃飯也不喝水又一直悲鳴,好像生病的樣子。照顧象的人看了非常著急,趕緊向國王報告。」
「國王即找來一位大臣,要他去看看大象為何突然病了。這位大臣很有智慧,他看了看大象,覺得它不像是生病了,可是為何它不吃不喝、又一直悲鳴呢?他就問照顧象的人說:『逗只大象前些時日曾遭遇到什麼樣的情緒變化嗎?』照顧象的人就原原本本的據實以告。大臣又問:『那只狗呢?」照顧象的人說:『有人要買小狗,我就把它賣掉了。』大臣又追問:『買狗的人住在哪裡?』照顧象的人說:『我也不知道啊?」大臣趕緊回去向國王報告:『大象沒病,只因一時失去親密的伴侶,才會如此。」並建議國王貼出告示,請買狗的人立刻把狗送回來。」
「告示貼出去後,沒幾天小狗真的被送回來了,小狗一回來看到大象好高興哦!爬上象脖子、象頭,大象也用鼻子攬著小狗,歡天喜地地又叫又跳。」佛陀說:「當時它們雖然身為畜生類,但從此感情便連綿不休啊!你們知道嗎?那只小狗就是現在的比丘,大象是現在那位優婆塞,現在他們的感情還是那麼親密難分,雖然一個已經出家,一個當護法,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還是不正常。而當時的那位大臣就是我。」
佛陀說:「修行要改掉過去的習氣,能夠修行是千載難逢的好機緣;供養僧眾也是很難得的好念頭。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淨、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會有成就,也無法解脫六道塵緣的業網。學佛要學『清淨平等』之心啊!」
燃燒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千多位比丘出去遊化,他們走到象頭山。象頭山留有佛陀許多的回憶,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的景象,佛陀在那裡向弟子們說:「從這裡望去東北邊遙遠的地方就是伽耶城的城市街道,在東邊有尼蓮禪河,更遠處的地方就是我以前修行、靜思,體悟人間宇宙真理的地方。」
佛陀又對弟子說:「從高處向下看——這山河大地,不論是城市、山林或世間萬物,一切都在燃燒之中。」但是,弟子們看到的卻是平靜的境界,佛陀為什麼說一切都在燃燒呢?
佛陀看到大家心中都有疑惑,就進一步解釋說:「弟子啊!要用心聽,清楚地分析——因為人的眼睛在燃燒、耳朵在燃燒、鼻在燃燒、舌在燃燒,甚至最重要的心也在燃燒,就是因為人有這五根,所以眼睛貪色,在色欲中使心不淨、擾亂了心念;耳根聽到聲音即意亂情迷;鼻和舌貪著味與香,為了飲食和口欲的貪求,使心無法處在清淨之境;最重要的是身體所感觸的,一切生老病死之苦以外,還貪圖享受,為了身體的觸感享受而造了很多業。
這一切無不是從心起,內心有貪欲、瞋恨之火,愚癡之火在燃燒,貪、瞋、癡三毒從內心不斷地煎熬,不斷熾盛,以致於眼、耳、鼻、舌、身不斷遭受折磨!人就是因為有這六根不斷在燃燒,才使得所處的環境都不得平靜;欲火、瞋火和愚癡之火,真的會破壞人的身心世界。」
佛陀總是不斷地從境界中舉實例教育弟子們。人確實是從五根來反應感受,而內心的感受往往不是貪就是瞋,不是瞋就是癡,才會使種種心理境界和方向有所偏差,像烈火般會毀滅一切。
目前的社會狀況,打開報紙每天都讓人擔心,因為人的心火、瞋火常造成很多禍端。在報上有一則新聞,讓人很驚心悲痛——在士林區有一個十一歲的少年,他唆使三個十四歲的青少年共同打死一位流浪漢。那位流浪漢喝酒之後和那位十一歲的少年起衝突,流浪漢用腳踢了少年一下;那孩子覺得被欺負了就去找平常不認真念書、會翹課的三個國中生,告訴他們,他被流浪漠欺負、毆打,心裡很不滿,希望他們為他出一口氣。
這三個人覺得朋友被欺負了,於是四個人就一起去找,找到淩晨一點多才找到那個流浪漢,他還是喝得醉醺醺的。他們就近找了選舉用的旗竿,一人拿一根,也有拿石頭的,當頭就打,當然流浪漢也有抵抗、掙扎,但是無法對抗四個人,最後醉漢被打倒、流了很多血死了。到了早上工人發現後報警,警方也很用心追究,後來有人說,有一位少年和他吵過架,他們就循著這條線索找到那幾位平常愛翹課不念書的孩子,再由此找到肇事者,就這樣破案了。
十一歲的小孩竟然是肇事的主犯!他和三個十四歲的小孩一起造成這麼悲慘、殘酷的案子,警方問他:「你後悔嗎?」
他說:「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看到這種後果他也會怕,但事情已經發生了,那些學生的父母都很驚訝,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居然會打死人,這件事也讓為人父母的感到很悲痛。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就是瞋怒之火加上愚癡之火所造成,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所引發的,所以佛陀說——人的眼睛在燃燒、耳朵在燃燒、鼻在燃燒、舌也在燃燒、心更在燃燒,這一切都足以毀掉人的身心世界,大家必須引以為鑒。
長者之子學佛記
佛陀在世時,在祇樹給孤獨園帶領弟子們日日精進不懈。當時舍衛國的百姓對佛陀非常敬仰,對僧伽也很尊重,每天僧眾出去托缽,隊伍都很整齊,當地的人民都很恭敬地供養。
有些年輕人看了,心裡很羡慕。其中有一位長者子心想:佛陀貴為王子,卻能捨棄富貴出家、修行證果,得到天下人的仰慕尊重……。他也希望能遠離名利、學佛出家,因此就向父母提出要求,父母當然捨不得,但是他的父母也是佛教徒,最後還是送他到佛陀的面前,請求佛陀完成兒子的心願。
佛陀即收下這名弟子,然後請長老比丘代為教導,長老比丘就將他們生活中的規律一一為他分析,教他要守戒——五戒、十戒,甚至要守二百五十戒……。這位年輕比丘一聽——竟然有那麼多戒,心裡很惶恐。他想:「出家必須守這麼多戒,一不小心就會犯了某一條,這麼多戒,我一定守不好;既然守不好,我不如還俗好了,還俗可以做一位在家居士,不但可以經營事業、娶妻生子,又可以護持佛法!他心裡打定主意,於是向長老比丘提出請求。
長老比丘聽了覺得很不安,因為這位年輕人是佛陀親自交給他們指導的,現在起了還俗之念,長老比丘著實為難。即向年輕的比丘說:「你想還俗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向佛陀表明心意。」
幾位長老比丘就陪他到佛陀面前,長老比丘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說明,佛陀就問年輕人:「你為何剛出家又想要還俗呢?」
年輕的比丘也很坦白地說:「佛陀的教團裡,大家都要守持淨戒,但是這些戒律太多了,我怕守不好犯了戒,那就污染了僧團,這不是很罪過嗎?所以我想還俗,將來也可以護持佛法呀!」
佛陀說:「你聽了這些出家人的戒律就退道心,那道心未免太淺薄了?」回過頭又向長老比丘說:「你們為何一下子就跟他說那麼多戒律,讓他害怕呢?要依人依時漸進才好,一下子把那麼多戒加在他身上,太快了吧!把他交給我好了。」
年輕的比丘聽了寬心許多,佛陀接著向他說:「年輕人,修行不像你想的那麼複雜,守規矩也不像你想的那麼可怕,你先不用管那麼多戒,我只要你守三項規戒。」
年輕的比丘聽到只有三項,說:「三項?那應該容易多了,我願意守持。」
佛陀說:「我只要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這三業能夠清淨則一切的戒都可以漸漸達成。」年輕的比丘聽了非常歡喜,他向佛陀叩頭禮拜,願意終身信受奉行。
佛陀向長老比丘們說:「我把願意終身信受奉行的年輕人再交給你們調教,你們要好好培養他。」這位年輕的比丘,每天就這樣守持進修,因三業清淨,所以他天天都過得很愉快,不久之後即證得阿羅漢果!很多比丘都很讚歎佛陀的威德,因為佛陀簡單的幾句法語就能讓一個人開解歡喜、堅持守戒!可以把很複雜的規則濃縮,讓他一生守持清淨!
簡單就是美,簡單就是妙法。學佛不用想得很複雜,若抱著單純、簡單的本性生活,則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做不到?還有什麼不歡喜自在呢?
我每個月出門都會到台中去,每次到台中一定都會有幾位元小菩薩帶著撲滿來看我。其中有一位從兩歲多開始至今已將近四歲,還未上幼稚園,很可愛,這回他來了,也照例抱著撲滿來。看到我,他就頂禮,然後雙手合掌說:「師公,這要給您蓋醫學院的,我天天都在您的相片前頂禮三拜,您有看到嗎?我還跟您講話,您有聽到嗎?」
我說:「你說了什麼話?」
他說:「我向您發願,希望自己天天:口要說好話、腳要走好路、手要做好事、心要想好意。我天天都這麼跟您說哪!」聽聽,四歲還不到的小菩薩天天都這麼發願!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這孩子一樣天真、單純,天天口說好話、腳走好路、心想好意,哪還有什麼戒守不好呢?
外道教徒的問難
在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斷到處教化,有一段時間來到舍衛城的郊外,在那兒建了一座簡單的精舍。那時有些年輕人好樂佛法、前來聽聞。
但也有一些外道教徒覺得:印度的傳統宗教是婆羅門教,這是非常崇高的教派,全國的人都必須接受婆羅門教;現在忽然又多了一個佛教、又多了一位創教者——佛陀,實在讓人無法接受。因此,有些人就抱著刁難的態度來試探。
因為外道教的人心中不服,所以常常提出一些問題來問難;那時,有一位年輕人就問佛陀:「佛陀啊!我要來精舍以前是循著一條固定的道路走過來的,我所學的是數學,教的也是數學,數學有一個規矩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來推算。請問佛陀,您在教導弟子時是否也按照『道』的順序?或者是按照您的規矩?」
佛陀回答:「年輕人,我在教導弟子時同樣是順著『道』的順序原則,而且也順著『理』的規則;譬如說,我要馴服一匹馬就要像馴馬師一樣,要將馬訓練得方向感正確,其它的動作才能再繼續,這樣馬匹將來上路時,方向才會正確」。
那位年輕人再問道:「請問,您講的涅槃境界那麼好,可是確實有那麼美的歸宿嗎?還有,跟隨您出家、接受調教的弟子當中,有人曾證到那種境界嗎?有沒有受了調教後,卻仍無法達到那種境界的人。」
佛陀回答:「涅槃的境界確實是有的,這是一種心靈寂靜、身心解脫光明的境界;至於是否有人曾達到這種境界,我相信用功精進的人,一定可以達到,至於未曾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當然也有,比如不用心、懈怠不精進的人,當然就無法達到呀!」
年輕人就說:「佛陀,您是人天的導師,為什麼跟隨您的人,有的會達到,有的卻不能呢?」
佛陀就說:「年輕人,我問你,譬如有一個人來問你:往舍衛國的路怎麼走?你指導他走向一條可以到達舍衛國的路,但是,這個人卻因方向偏差而無法到達,那你怎麼辦?」
那位年輕人就說:「他來問路,我已盡心指示他方向以及該在哪裡轉彎等等,但他如在某地有了偏差,那是他自己不用心,我只是一個指導者,實在也無可奈何呀!」
佛陀說:「對呀!同樣的道理,我只不過是一個指導者,是正道上的導師,是學佛者的指導人。我對弟子們也是盡心盡力地指導他們,至於弟子們是否能用心來聽道,是否能力行於『道』的正確方向,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
從這段故事來看,大家應該瞭解,教的人已經盡心了,那就要看學的人是否用心,這是彼此的互動關係。而且光是作為「經師」(以學問教人)還不夠,更需要「人師」(以身教教人),如果可以經師、人師兼具,這才是最好的教育家,若沒辦法當經師,人師仍是不可放棄的責任。
總之,在人群中才有煩惱可以讓我們磨練,才有機會讓我們學習撥開煩惱,自明心境。
是非止于智者
佛陀成道後,第一次度了五比丘,而後有五十位青年跟著耶舍來皈投於佛陀的座下,接著有三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等都帶著他們的弟子來皈依,所以佛陀的僧團很快地增加到一千多人:你們若常讀誦《阿彌陀經》就會念到「千二百五十人俱」逗一句,這是經典中形容佛陀僧團的浩大。
當時,佛陀帶著這群弟子游化在恒河兩岸,到處弘法利生。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們到了王舍城,佛陀將僧伽安頓在精舍裡,白天他們仍過著和往常一樣的生活,大清早就必須出外托缽。可是,比丘們托缽時,看到城裡的人都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到底在議論什麼呢?
原來是怕佛陀和僧眾進城;因而有這樣的傳言——佛陀所到的地方,許多很優秀、頗有成就的青年或中年人都會被佛陀引度出家。所以,有兒子的父母很害怕兒子會出家;婦女也很惶恐,害怕她們的丈夫會被引度、一去不回,這傳言帶給當地人一陣騷動不安。
因此,比丘們若要向年輕的婦女托缽,那些婦女就會趕快把門關上;有兒子的父母看到比丘來了,也趕緊關門避開,像這樣的情形,在城裡很普遍,一戶傳一戶,真是人心惶惶。有一天早晨,比丘們要出門前就向佛陀提出這件事,報告他們在城內所遇到的情況。佛陀跟弟子們說:「這些是非不會太久的,頂多七天就會過去了;只要我們行正、言正,言行合一,這種是非很快就會過去,不會超過七天。」比丘們聽到佛陀這麼說就很安心地繼續去托缽。
經過了七天,大家看到佛陀莊嚴的相貌,又聽到佛陀所說的真理——佛陀宣講四眾弟子的法門;有出家弟子的規則,也有在家弟子應該受持的規則,大家聽了以後才知道信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不必守出家的規矩,因為在家居士有在家的規則,可以過「佛教家庭」的生活,也有適合在家居士的修持法門,所以大家就心安了。是非不但就此消除,而且人們對佛陀更加敬仰,對僧伽的供養也恢復了,在王舍城大家都很敬重三寶,並且確實奉行三寶的教法。
由這段經過可知,一般人都難免會有猜測的心理,很容易聽信流言,這就是「是非」易行的原因。而佛陀只抱著「行正、言正、心正」的態度應對,他不動聲色、隨順機緣教化,「是非」自然消除,也正是「是非止于智者」的證明。
現代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疑、互相明爭暗鬥;而學佛必定要學習佛陀的精神,抱持心正、言正、行正的態度不必多管是非,同時也應學習當聽到、看到、感覺到是非時就「到此為止」讓它消除掉。唯有如此,生活才會快樂自在,而不會被捲入是非的漩渦中。
調禦丈夫
佛陀的弟子們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佛陀在舍衛國時,當地有一位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年紀才二十出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甚至連醫學也很精深,但是,學得愈多他愈覺得不足,因此並不快樂,他發願要把天下各種技藝都學會。
這位年輕人就到處去拜師參學,他什麼都學,從穿衣開始學,乃至成為一位很好的裁縫師;飲食方面,他也成為很好的廚師,還有其他的技藝,別人不會的他也都會了,但是他仍然不知足、不快樂。
於是他又立志要遊學於天下,去探究百工技藝。因此,他離開舍衛國到處去參學。
他看到有人在做弓箭,雖然看來很簡單,不過製作的人手藝非常精巧優美,三兩下就能把它彎成一把弓,而且每一支成品的尺寸大小都一樣,他看了覺得這樣的手藝自己也應該學會,有朝一日若有人來侵犯,自己也好有個防備。他很用心地學,沒多久不但學得很精巧,而且手藝比師傅還要精美,於是就離開該處。
接著他看到有人在雕刻,一塊木材可以雕上栩栩如生的龍鳳,他覺得這也是很好的手藝,於是又潛心學習,過了一段時日,他已學會一手雕刻的好手藝。學成之後他又離開了,半路上看到有人在造船,他覺得自己陸上的謀生技能大都已經學會了,可是若需要渡過溪河呢?因此,他又拜師學造船,過了一段時間,造船的技術也學會了,前前後後總共遊歷了十六個國家,飽學了各項技藝。
回到舍衛國後,他生起貢高我慢之心,自認天下的百工技藝他已無所不能,所以他就貼出告示邀人來比賽,想借此展現專長。佛陀知道了就來到這位年輕人的住處,年輕人遠遠看到佛陀和幾位弟子到來到,心裡覺得很奇怪,因為他看過各式各樣的人,連國王也見過了,可是從來不曾見過如此裝束的人,尤其是服裝和圓頂的樣子,心想:這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他很好奇地走向佛陀,看到佛陀的莊嚴法相,內心很自然就被攝住了,不由自主地合掌定向佛陀並問:「請問您從何處來?不知您是什麼身分?從事何種行業?」
佛陀回答:「普天之下,靠竹林的地方弓箭業自然興盛;靠林區雕刻業繁榮:近海之地則造船業興旺。而智者所從事的是調心調身的工藝。」
年輕人聽了更覺得稀奇,天文地理、琴棋書畫他樣樣都會,卻不曾聽過有什麼調心、調身的工藝!要從何調起呢?他請問佛陀:「調心調身有幾種方法呢?」
佛陀說:「比如:五戒、十善、六度、四諦或者是四禪、三解脫,這些都是調心調身的工夫。」
年輕人聽了卻不知道五戒十善是什麼?四諦六度又是什麼?何謂四禪?如何才能得三解脫門?他很好奇。
佛陀就很慈祥地說:「天下的米不是一個人吃得完的,天下的事也不是一個人做得完的,在人間一定要相輔相成,時時抱著感恩、回饋眾生之心;若能時時感恩眾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你的心自然能夠具足五戒十善,然後深入四諦的道理,力行菩薩六度發揮萬行良能。」
年輕人聽了,心境豁然明朗清淨,似乎已進入三昧之中,那種境界真美,於是向佛陀請求皈依、出家。這位弟子很精進,沒多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總之,天下的事不是一個人做得完的,世間的米也不是一個人吃得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感恩的心,感恩眾生、感恩父母、感恩天地萬物,若能如此,那我們的心時時都是好心,時時都是歡喜心,面對外境則不管是動或靜,時時都是良辰美景啊!
醜公主的因緣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聖君之女,這位公主有十二種醜陋之相,因此,年齡很大了還嫁不出去。女兒嫁不出去是很沒面子的事,國王為此非常煩惱,當時門當戶對的人家,都不願娶她。
後來國王只好宣佈:只要不是奴隸身分,而且家世清白的人即使家境貧窮,也願意將公主嫁給他。
有一位外地來的年輕人,落魄地流浪到該地,不過,他出身望族,算是很適合的人選,而他也願意娶醜陋的公主。
結婚之後,夫婦相處得很好,有一天,駙馬提議要帶公主回鄉,國王很高興,贈與許多珍寶財物,又派侍衛護送他們回去。這位駙馬很風光地回到故鄉,親朋好友都來慶賀,覺得這是樁光耀門楣的姻緣,因此想要看看公主的風采。
但是,這位年輕人總是推三阻四,不敢讓公主出來見人。後來親友覺得奇怪,都議論紛紛:「為何公主不能出來見人呢?」
駙馬雖然口頭答應他們,但心想太太真的不能露面,怎麼辦呢?他把心事告訴公主,要求公主不要出去,並且把門鎖起來,以免被人闖進去。
公主在房裡每天都很傷心,攬鏡自照更是煩惱。因此,一時想不開而上吊自殺。沒想到繩子突然斷了,想尋死都不成。
當時她百感交集,想自殺也無濟於事,既對不起父母,也可能使丈夫惹來許多麻煩。她悲從心生,哭得很淒慘……。此時,公主突然想到佛陀,便雙手合掌,至誠懇切向佛陀居處的方向祈求。
也許是太專注了,她好像見到佛陀跟她說:「因果不爽,過去生妳造福人群,歡喜佈施,所以今世生於王家,享受豐富的物質。但是,也因為妳脾氣暴躁,動不動就鞭打奴婢或怒目以對,因此招來醜陋之報;大家見了妳就會害怕。總之,福與禍都是自己造的,現在要趕快從心懺悔,好好觀想佛的相好莊嚴,觀想眾生的苦,並培養慈心,發揮愛的功能,這樣自然能解決妳的難題。」
公主聽了佛陀的話之後,即用心觀想佛陀慈祥的面容,以及用慈心對待眾生的言行。
那時,駙馬被人灌醉,大家想看看公主的長相如何?就從駙馬的口袋中找出鑰匙,進入他家想看看新娘的廬山真面目。
門一開,大家從側面看到公主非常端正莊嚴,於是大家心服口服,也滿足了好奇心。他們回去叫醒駙馬,祝賀說:「恭喜你呀!你不只當上了國王的女婿,連夫人也如此美貌!」
駙馬聽了一頭霧水,心想:明明公主那麼醜,怎說他們都說很美呢?他趕快回去看個究竟。
公主的容貌雖然沒變,但是氣質高雅,態度謙和,給人一種很親切、很投緣的感覺,簡直判若兩人;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吧!
清淨之愛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團三五成群,正在談論前一天在外面所聽到的消息,佛陀走出來時,問道:「你們三五成群在說些什麼?」其中一位弟子說:「在城裡發生一件很感人的事情。」
佛陀說:「說給我聽聽吧!到底是什麼事?」
弟子就說:「在山林裡,常有人遇到強盜;幾天前,有人從那裡經過又遇到三個強盜出來搶劫,那群人看到強盜出現就合力反抗,強盜無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迫到樹林裡,忽然不見強盜的蹤影,只看到三個農夫在那兒做事。他們懷疑強盜為了要避開他們的追趕而假扮成農夫,所以,就把那三個農夫當成賊捉起來,不管他們三人如何辯解,還是把他們捉去見國王了。」
那三個人被抓沒多久,有一個女人隨後哭哭啼啼地要去見他們,侍衛不讓她進去,把她推開;此後,接連幾天那個女人都在宮外哭叫著:「請給我一個遮身的東西,請給我一個遮身的東西!」她很淒慘地哭叫著,希望人家給她一個可以遮身之物。
國王在宮內聽到,就說:「那女人又再叫了,你們就拿一塊布給她作遮身之物吧!」
侍衛遵命拿了一塊布要給她,那女人卻說:「我要的遮身之物不是這塊布。」
侍衛又將那塊布送還給國王,對國王說:「那女人說她不需要這
塊布。」
國王奇怪地說:「她不要這塊布,那為什麼還在外面一直叫呢?你去叫她進來。」
那女人見到了國王,國王問她:「妳要的遮身之物應該是布呀!我送給妳一塊布,妳為什麼不要呢?到底妳要用什麼來遮身呢?」
那女人回答說:「丈夫就是女人的遮身之物,一個女人若沒有丈夫,就像赤裸著身軀一樣;哪怕是穿金戴銀,也像一個裸體的人一樣、一無所有呀!」
國王又問:「妳的丈夫呢?」
那女人說:「我的丈夫幾天前被人當作強盜捉來國王這兒:他是冤枉的,我們是安分守己、以農為業的良民,卻無端被當作賊,扣押在這裡。」
國王說:「幾天前被捉來的有三人,這三人當中,哪一個是妳的丈夫?除了妳的丈夫以外,其它的人是誰?」
那女人說:「一個是我的丈夫,一個是我的兒子,另一個是我的兄弟。」
國王就說:「好吧,這三人中讓妳挑一個。」
那女人無奈地說:「那就還我兄弟吧!」
國王說:「奇怪呀!妳剛才口口聲聲說,女人如果沒丈夫,哪怕是穿金戴銀都像一個裸體的女人,現在三個人給妳挑,妳為什麼選兄弟呢?丈夫不是比較重要嗎?」
那女人感傷地說:「是呀!一個女人的一生是必須依靠丈夫,沒有丈夫的女人真的非常可憐。可是現在三個人要讓我挑,這真的很難抉擇。我想:只要我的生命存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許還可以再嫁。但是,兄弟是我父母的愛子,而他們已經往生了,留下的就是我的兄弟,為了報答父母的這分恩情,所以選擇我的兄弟;我知道身為父母對孩子的那分心,因為我自己的孩子也被捉到國王這裡,我的心也很傷痛!雖然父母已往生,但是這分關懷應該是生生世世的,為了報答父母恩,所以我必須珍惜兄弟之情,因此只好忍痛割捨丈夫與孩子,先救我的兄弟。
國王聽了很感動,覺得她的「情」很超越,而且也找不到犯案的證據,所以就將他們三個人都釋放出去。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座城,比丘們聽到這件事也覺得很感動,紛紛在那兒討論,佛陀才會問起這件事。
佛陀聽完後說:「這個女人真是了不起,多數的人都為『情』所迷、被情所困,而這個女人為了體念父母的心,竟能將她一生最需要依靠的——丈夫和孩子的情割捨掉,這分體諒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這就是超越的『情」,她確實很了不起,也因為有這分清淨的情,所以才會感動了國王,因此兄弟、丈夫和孩子都被釋放了。這就是說『情』若很清淨;打破私我的範圍,這分超越的感情就能感動人。
佛陀將這個故事作了一番分析。而世間之人確實多數都只顧自己,嫁出去就是別人的,跟兄弟之間就疏遠了。女人的生活最切身的就是丈夫和孩子,這就是私情。雨千多年前的社會,竟然也有這種天性之清流,這多麼值得讓人敬重。
所謂「一切唯心造」,私情從心而起,而覺悟之情也是從心起。佛陀的教育無非是要我們將一層一層的感情,用冷靜的心將之厘清,然後昇華私情、親情,進而達到「覺有情」的境界。
我們今天學佛,就是要學得將普天下的老者當作我們的父母,年齡相仿的當作兄弟姊妹,而年少的便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這就是菩薩的長情大愛啊!
二十億比丘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長者之子,因好樂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負,認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麼多人聞法開解,很快地證到羅漢果位,而他是高貴族姓的子弟,又自認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滿滿,以為自己一定很快能開解,於是急著要在他人之前體悟證果。
他心愈急,煩惱愈多,一段時間過後竟毫無進展;他不知道佛法要從哪裡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應,因此心裡很失望。
尤其當他一想到:既然不能與法會證,那麼出家有什麼用呢?倒不如在家當居士,還能擁護佛法,
他起了這個念頭,佛陀知道了,就請身邊的比丘把這位弟子——二十億找來。
二十億比丘來到佛陀面前,心裡又感激又慚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夠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關心他;懺悔的是,既入佛門卻無法早日證果、回報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訴他:「二十億!你在家時,環境那麼好,相信你學問一定很精深,至於娛樂的樂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種樂器中,琴你有興趣吧!」
二十億說:「不只有興趣,我以前常常撫琴作樂呢!」
佛陀說:「樂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線的彈奏才有聲音,若是把弦調得很緊,能夠彈得出聲音嗎?」
二十億回答:「弦線不能調太緊,太緊彈出來的聲音不好聽,而且很容易斷線。」
佛陀又問:「若把琴弦調得很松呢?」
二十億說:「太松也不行,因為彈不出聲音呀!」
佛陀告訴二十億比丘:「你現在的心就像絞太緊的琴弦一樣,彈不出好樂音而且又快斷了線一般:琴弦應調得鬆緊恰恰好,這和修行的心一樣,若過度精進,心太急則容易有法的執著,這是很危險的事哦!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墮落,但是也不能執著於法呀!應抱著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進,也就是讓本性回歸自然,於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顧好六根門即可。」
二十億問道:「佛陀,六根門到底是指什麼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門守得好即無煩惱,煩惱不侵,心回歸自然即容易回歸本性。」
佛陀就是這樣教導弟子,對於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對於太過精進的人則加以調和。
六根門確實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應打開心眼、閑起肉眼,所見的一切自然清淨自在。
佛陀與外教徒
佛世時,有一位婆羅門教徒心想:佛陀在給孤獨園說法,我應該趕快去請教這位大家尊重的聖者,起了這一念,他立即行動,到佛陀所住的精舍去。
看到佛陀,他非常恭敬地膜拜頂禮,問道:「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是一位異教徒,不過,我很尊敬、仰慕您,我在婆羅門教中學習幾十年的教義,但仍無法解開心結,覺得人生仍陷於矛盾之中。我心中的問題可否請佛陀指引迷津?
佛陀慈祥地說:「可以呀!你雖然是婆羅門教徒,但眾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儘量問吧!」
婆羅門教徒說:「佛陀,平時我自以為很有智慧,看人、看事、看物都可以分別得很清楚,那時我可以滔滔不絕地辯論,分析道理也讓人肯定。但是,有時心念起伏不定,當煩惱一來,所見、所思、所感就無法厘清,無法滔滔不絕地宣講,為此心裡非常懊惱。為什麼明朗的智慧不能一直源源不絕地延續呢?為什麼心念會起伏不定呢?」
佛陀回答:「你看這盆水,如果你把色料放進去,紅的、綠的、藍的,染色之後,你能否從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臉?」
婆羅門徒說:「不可能,水既然染色了,如何能讓我看到自己的臉?」
佛陀又說:「這盆水若放在火爐上加熱,沸騰時,你若探頭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瞼?」
婆羅門徒說:「那更不可能呀!沸騰時水在滾動,而且水氣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見自己的瞼呢?」
佛陀接著說:「又如池中之水,雖然靜止,但裡面若有許多青苔浮物,如果你再探頭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臉?」
婆羅門教徒說:「這也不可能呀!雖然池水靜止,但是雜物太多,連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臉的輪廓?」
佛陀至此才說:「對!道理一樣,清淨靜止的水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人的臉形、五官七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旁邊的景物也會映入水中,因為它很靜、很清澈!人的心也是一樣,當心中無欲、無煩惱時,清淨自性就會現前;所以,你所見所分析的都很正確,因此『從心出口』所講的都有道理,而覺得自己辯才無礙;但當心中有欲念煩惱得失時,就像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煩惱無明,當然看不到本來面目啊!又或心中看似靜止,若煩惱根仍在,就像池中還有浮萍遮蓋,當然也是看不清外境啊!」
「一點點的煩惱,就像無明火一樣,當『色』欲燃燒起來時,『心水』便沸騰冒煙,怎能看清自己本來的面目呢?」
婆羅門教徒終於瞭解了——最重要的是:心念靜止清淨,如此才會明朗!而欲念像混濁的色彩,煩惱就像火一般,所以,應該洗滌無明、遠離煩惱欲念,才能使清淨的智慧展現出來。
悲智雙運的智者
禪宗有一個公案故事——有一位老禪師在深山的草棚裡修行,在一個中秋節的夜晚,他靜靜地坐著念佛,突然來了一個小偷,翻箱倒櫃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到處弄得亂七八糟,卻只看到兩個銀幣,他就「順手牽羊」,拿了之後就想從窗子跳出去。
老禪師明知有小偷進來翻箱倒櫃,還是如如不動,正當小偷要從窗子跳出去時,老禪師就出聲音了:「小哥、小哥,你為何不從門口出去?怎能從錯的地方來又從錯的地方去呢?要光明正大,從正確的地方出去啊!」
小偷乍然聽到這些話,大吃一驚,回頭看到老禪師非常平靜又很誠懇的樣子,小偷才定下心來。當他要開門出去時,老禪師又說:「小哥,你拿了人家的東西應該要說聲『謝謝』啊!」
那小偷聽了心裡又一震,貪念頓時掃除,趕緊回到老禪師的跟前叩頭懺悔。老禪師說:「同樣的東西,你用偷的有一個賊名;我用送的則對你有一分恩德;不要認為這是你的本領,要知道這是人家的恩惠啊!」
老禪師用這種方法教育對方,從此他再也不當小偷了。後來這位小偷抱著感恩心很努力地工作,事業有成後還成為一位大護法。
在阿拉伯也有類似的故事,有一位生意人,他有一匹很好的馬,一天當中,這匹馬可以來回跑上千里,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因此主人非常愛護牠。另外還有一位乙生意人,他每天趕著一群駱駝到各處載運貨物,他看到甲生意人騎著馬,一天之內就可來回運送貨物,心裡非常羡慕。
有一天,乙生意人向甲生意人說:「我想用這群駱駝來跟你換這匹馬。」
馬的主人說:「我絕對不換!」
乙生意人說:「只要你給我這匹馬,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
甲生意人說:「不管你怎麼說,只要我還有這條命在,絕對不願舍掉這匹馬,因為牠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伴侶,所以不能跟你換。」
但是,乙生意人實在很喜歡這匹馬,他知道甲生意人很有愛心,有一天,他就故意穿得破破爛爛,裝病倒在甲商人要經過的路旁。甲生意人看到有人倒在路邊,趕緊下馬。一看,原來是乙生意人,看他好像得了重病的樣子,甲生意人立即費了很大的力氣,把乙生意人扶上馬背,要送他去看醫生。
乙生意人看計謀已得逞,立刻恢復原狀說:「平常我想盡辦法、用盡各種物質要跟你換馬,你都不肯割愛,現在我已騎在馬上,這匹馬就是我的,所以我要騎走了。」
甲生意人很平靜地說:「既然你已騎在馬上,馬算是你的,不過請你聽我幾句話,而且要好好記得。」
乙生意人說:「只要馬是我的,聽再多的話我都願意。」
甲生意人說:「請謹記在心,以後如果有人問你用什麼方法得到這匹馬,你一定不能說。」
乙生意人問:「為什麼呢?」甲回答說:「你如果說了,以後若有人生病倒在路邊,就沒有人敢再搭救了,為了防止這種情形發生,你一定不能說,好讓人人保有這分善念。」乙商人聽了,感到很慚愧、也很懺悔,他趕緊下馬來,說:「我一念之差,扭曲了人性之善,我很懺悔,馬還是屬於你的,還給你吧!」
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教育,其實人的心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有時會經不起外境的引誘而犯錯。我們若用平靜的心,以智慧來開導他,對方善良的本性仍會復活。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常常培養歡喜心,以理智和感恩之心待人,如此人生就會過得很快樂幸福。
農夫尋牛記
佛陀曾說:「產業為五家共有。」「有」家產則怕五件事:第一怕惡王汙吏;第二怕強盜;第三怕不肖子孫;第四怕水;第五怕火。因為這些都可能會消耗既有的財產。這就是「有」的煩惱,佛陀在世時曾如此說,可見當時的人,也有這些得失的煩惱。
佛陀在竹林精舍時,精舍附近有一座農莊,農莊裡的主人,除了耕田之外還牧牛。有一天,這戶農家的母牛生了小牛,小牛生下來才幾天,母牛就帶牠出去吃車,可是稍一不留意,小牛走失了……。
主人看到母牛焦急地呼叫,他也很焦急,趕緊去找小牛。可是一天過了又一天,他從早找到晚,整整經過六天還是不知道小牛跑到哪裡去。他不斷地找,找得疲倦不堪。正煩惱時,恰好佛陀離開竹林精舍要到村外托缽,他看到疲倦已極的農夫。
佛陀慈悲地問他:「你為何這麼疲憊呢?」
他說:「唉呀!我現在很煩惱!」
佛陀問他:「煩惱什麼啊?」
他說:「我的煩惱您無法體會!」
佛陀又說:「你講出來吧!將煩惱講出來至少會比較輕鬆啊!」
農夫就說:「我的煩惱是走失了一條小牛。」
佛陀說:「走失一條小牛為何需要如此煩惱呢?」
農夫說:「我就說嘛!您無法體會我的煩惱,因為您出家了沒有掛礙啊!」
佛陀又說:「你平常還會煩惱些什麼?你的煩惱我一時無法體會,不過你可以講一講為什麼為了一條小牛,會帶來這麼大的煩惱,說出來消消氣吧!」
農夫心想反正也走得累了,就當作休息來訴訴煩惱也好。他說:「每當我遇到煩惱時,看到佛陀和僧眾出來托缽——過著那麼悠閒的日子,我就非常羡慕。」
佛陀說:「這跟我們清閒的日子有什麼關聯呢?」
他說:「有啊!您看!走失了一條牛,我擔心這會影響我的耕作,此外還要擔心家人的生活。我家裡有七個兒子、七個女兒、一位老婆,全家共有十六人。有時收成不好,回家就會聽到十四個孩子向我喊肚子餓,老婆也吵著沒有米下鍋、沒有錢可用……。我要擔心的事如此多,而您們出家人,不用擔心田裡是否有水?會不會下雨?也不用擔心家裡的小孩;不用擔心老婆吵著要錢,我真的很羡慕。」
佛陀說:「聽起來確實如此——我沒有牛可走失;也不用擔心家裡有七個兒子、七個女兒嗷嗷待哺;我遠離家庭,沒有家人來干擾,這樣確實會使我們的煩惱減輕。這分輕安自在,是我們「自斷自離」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煩惱卻是自找的、是自己延續的煩惱。不過你的煩惱只不過是一條牛、一片田地、一個家庭。你可知道,我也有煩惱?我的煩惱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作是普天下的眾生心;所擁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我要讓牛肥壯、讓田地豐饒,要讓普天下的眾生得以平安。試想,是你的煩惱大?還是我的煩惱大呢?
農夫聽了,想想說:「嗯!確實我的煩惱比較小,比起您的負擔我的煩惱不算什麼!」
佛陀又說:「對!你的煩惱比起我來算什麼呢?不過我的煩惱『有』與『無』是一樣的,因為我容納於天下,天下容納於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這位農夫頓時恍然大悟,說:「走失一條小牛算什麼呢?我現在所得到的妙法才是真妙啊!」
凡夫的「有」是煩惱,「無」也是煩惱。家業多煩惱即多;家業少煩惱則少,而天地非常公平,「無」的時候,往往讓我們日常生活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好過日」。「有」的時候,因為貪愛享受便多了一些「有」的煩惱,人生原本就是如此公平!
敬真老和尚
民國前,大陸嵩陽山有一座古寺,裡面住著一位九十九歲的老和尚,他于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安然坐化,也就是圓寂了。往生之前他寫了遺囑交代徒弟要把他的肉身,完完整整地送進岩洞裡。他的弟子依言照辦,把師父的遺體送進岩洞中。
據說,大陸的紅衛兵,破壞一切的傳統文化,不但把寺院摧毀了,甚至老和尚的岩洞也被挖開,當他們發現龕中端坐一位容顏如生的老和尚時,非常吃驚,趕緊又把岩洞封起來,不敢加以毀傷。
傳說中,這位老和尚法號敬真法師,他生於惠安縣嵩陽山下的一個鄉村,在十二歲那年,村中流行瘟疫,當時他的父母不幸因病雙亡,留下他孤苦無依,家境原已貧困,突然又失去雙親,這可憐的孩子頓時變成貧苦的流浪兒。
有一天他在鎮上流浪,被一家孤兒院所收容,在那裡他受到疼愛照顧,直到十八歲時已長得頗為健壯。那時他覺得人生苦多樂少,生命無常危脆,他是一位深具慧根的有志青年,透視世相後決心出家修行。
於是,他到開元寺出家,經過四年受具足戒,然後回到嵩陽山古寺精進修持,精勤禮佛,而且研讀經典,深入經藏。那時,嵩陽山附近的村人紛紛放棄耕作,到山上砍柴打獵,他覺得很奇怪,「為何大家要棄農,從事打獵、砍柴的工作,不但破壞森林生態還造殺業呢?」他很用心去瞭解評估,發現原來土壤乾旱缺水不能耕作,大家無法生活,只得上山打獵維生。
年輕的法師慎思後決定用「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教育村人,敬信佛法、重視因果,認識「生命平等」的觀念,使他們知道應尊重生命,並加以保護。他苦口婆心,花費很多心力和時間,以種種譬喻來教化村人,除了發自內心的悲願也為了護生,希望減少大家造惡業的因緣。
另一方面,他開始勸募籌資,計畫引入山泉,做成水壩,如此即可開山溝把水引到山下的農田,使耕作恢復。由於他的用心良苦和誠懇,使得許多村民非常感動。於是紛紛依從法師的意見,停止砍柴打獵,並且通力合作,開溝築壩,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於順利把水引入農田。
經過一、雨年之後,村人都恢復農耕,而且收穫豐富。從此,山上的生活又歸於平靜,所有的林間生態也得以休養生息、恢復原貌。大家都非常感恩,這一切成果完全出自一個人虔誠的心:因為他的耐心、恒心,進而影響帶動許多人,使大家生活改善,連帶也讓飛禽走獸得以安寧,這就是敬真和尚付出愛心、耐心的成果。他不惜勞苦,以體力、心力不斷地為人群付出,終於在九十九歲時安詳坐化而肉身不壞,幾十年後被發現時,仍舊栩栩如生。
敬真和尚和我們一樣要生活,但他有超人的毅力。這是出於一片真心,加上自身的耐心、恒心行事,從二十幾歲直到九十多歲往生才停止身心的勞動,這就是精進不退呀!我相信,敬真和尚這段生命結束後,一定很快會再回來,因為他精進不退的耐心,既有這分耐心毅力,他一定會「早去早回」,再來人間帶動更多人邁向菩薩道,這一切都緣于誠心願力啊!
米老大的故事
據說,在安徽省的一個鄉村,有一個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因此,他在非常貧困的環境中長大,那種環境,連生活都很難維持,更不可能有餘力讀書,所以他不識字,也沒有人理會他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他天天為了三餐而努力工作,每次找工作,他就告訴雇主說:「我只要有米吃就好了!」因此大家就給了他一個外號叫「米老大」。
歲月不留人,他從少年漸入中年,結婚生子後,還是天天為三餐的米糧而奔忙勞苦。他家住在山邊,所以,經常砍柴去賣,這是他換取米糧的生計來源。
米老大非常老實,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計較,他砍的柴都很幹,品質又好,因此,許多人都喜歡買他的柴。有一天,他砍好了柴後就要送往城裡賣,路上遇到一位很有錢卻極慳吝的人,他知道米老大的柴又幹又好,於是在半路上攔住他說:「我要買你的柴。」
米老大很高興,但貪小利的富人說:「等一下,我們先來講價:你這一擔柴要賣多少?」
他說:「以前像這樣的一擔木柴,大家都給我三百文錢。」
富人說:「我家很近,你少走一段路、少費力氣,我看一百文錢吧,」
米老大用手數一數,三跟一差太多,這樣不夠買米,富人又說:「那就兩百文錢好了!」。
米老大算一算,覺得還是不夠買米,就說:「不賣好了,我還是多走一點路!」
富人又說:「哎呀,不要走那麼遠了,二百五十文錢賣給我吧!」
米老大想,再拖下去也浪費時間,就說:「好啦!好啦!賣給你了!」
富人見他老實,要求他幫忙把柴擔到家裡,堆好柴之後,又問:「你到底叫什麼名字?」
米老人老實地說:「我沒有名字呀!」
慳貪的富人因為沒討到多少便宜,心裡有氣,便說:「你沒有名字那多奇怪呀!我幫你取個名字吧!」
米老大說:「那很好呀!活了一大把年紀總算有人替我取個名字,真謝謝你。」
富人說:「我幫你取名叫——米田共。」
米老大說:「嗯!聽起來不錯,別人一向都叫我米老大,現在換成米田共,那很好呀!太好了!」
慳貪者又故意問:「米田共!你有幾位令尊呢?」
米老大說:「什麼是令尊?」
富人欺侮他不識字,故意整他說:「令尊就是你的孩子。」
他恍然大悟說:「哦!令尊就是我的孩子,我來數數看,嗯!我總共有十個令尊。」
米老大是個熱情的人,於是反問道:「那請問你有幾個令尊?」
富人一聽,臉色變道:「笑話,你怎麼問我有幾個令尊?我的令尊已經死了。」
米老大說:「喔!好可憐哦!你的令尊都死了,我有那麼多兒子,乾脆一、兩個給你當令尊好了。」
富人一聽非常生氣:「豈有此理,你竟然要把孩子讓我當令尊。」
米老大看他那麼的生氣,非常奇怪,說:「你買我的柴,又幫我取名字;而我好意要把兒子給你當令尊,你為什麼動氣,你的樣子真像要把我這個米田共給『吃』了!」
米田共是什麼?就是「糞」啊,富人氣得拿起棍子要打他,米老大更覺得奇怪了,心想:這個人到底怎麼了?沒事發這麼大的脾氣,算了,不理他!米老大拿起扁擔逍遙自在地回家去了。
沒有心機的人,人家罵他,他也不知道:罵他是「糞」,他心裡還非常感恩,譏諷他有好多個「令尊」,他也不知不覺,還好意要把孩子送給對方當令尊。人家要占他便宜,他卻一點也沒吃虧,這也是一門哲學——愚人哲學,人生的「愚人哲學」我們應該學呀!
農夫與鋤頭
有一位農夫拿著鋤頭耕種,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直非常努力地墾植,所以收穫也很豐富。有一天,他心想:我每天這樣耕種實在沒什麼樂趣,人生到底何去何從呢?
不久之後,有一位修行人向他化緣,他看到這位修行人來去自如、逍遙自在,心裡也起了想要修行的念頭。回家之後,他下了決心要放下一切,像那位出家人一樣過著「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的日子。
走出家門,他突然覺得兩手空空的很不習慣,因為,每天他都帶著鋤頭出門,現在要放下一切,卻覺得若有所失。於是,他又進去,拿起鋤頭左看右瞧,從頭摸到尾,依依難舍,這把鋤頭是他天天使用的,所以鋤柄早已被觸摸得閃閃發亮,要捨棄它,真是捨不得,他站起來又蹲下,撫摸再三。
他想:好吧!把它收起來!然後他就把鋤頭擦乾淨,又用布一層層地包紮起來,放在很妥當的地方;此時,他覺得比較心安,就出門去了。
這位農夫出家後,心志堅定也很精進;但是,每次看到外面綠油油的草地,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把鋤頭,常常無法自製地又跑回家去看那把鋤頭,打開一層層的布,摸摸它,然後再包好回寺裡。
經過七、八年的修行生涯,他想:為什麼這些年來,我認真修行卻無所得呢?仔細反省之後才發現,原來還有一樣放不下!他下定決心,要了斷這分執著。
他又回家去,把鋤頭拿出來,走到一個非常大的湖邊,他用力轉了好幾圈,然後猛力一拋把鋤頭丟入湖中,「澎」一聲巨響,他心中的重擔也像大石塊掉落一般「我成功了!我戰勝了!」他不禁高聲地喊!他的聲音回蕩於空中。
此時,正好有一位國王經過,他帶領大車戰勝而歸。遠遠地,國王就聽到有人喊:「我戰勝了!我成功了!」
國王騎在馬上,遠遠地看到那個人歡喜異常的樣子,立刻趨前問道:「你戰勝了什麼,為何這麼歡喜?」
修行人說:「我向自己內心的心魔挑戰,我已經戰勝了,我的執著已完全舍離。」
國王看到他那麼歡喜,是真正打從心裡的解脫、自在、歡喜,回頭想想自己:我有這麼大的力量,帶領千軍萬馬去打仗,雖然戰勝了,但是我得到心安了嗎?心裡快樂嗎?他發覺自己不如那位修行人,雖然佔領了別人的國土,但這只是表面的勝利……。
因此,國王對修行人敬佩萬分,他認為能戰勝心魔,才是真正的聖人,而戰勝敵車卻只是凡人。由此可知,從內心斷除煩惱非常重要。平常我們都會說:「放下!看開吧!」這些話很容易說,但是,要做到談何容易呢?也因為不容易,所以稱之為「修行」,修行就是要捐舍己見,若時時執著己見,便常會惱亂自他,這就是無明產生的障礙呀!
無明煩惱讓人無法脫離六道輪回,它像一條繩子錯綜複雜地打了許多結。如何才能解脫?那就是要捐舍己見,舍去執著。像那位農夫,天天拿的鋤頭就讓他難分難舍,七、八年的修行生活,雖然鋤頭沒有拿在手上,卻仍放在他的心中,直到把它拋到遠遠的湖心,他才真正放下了。
護生的故事
民國初年,福建省漳州南山紫雲寺有位妙蓮老和尚,八十多歲了身體仍然很健康,常常以深入淺出的佛法教育當地居民慈悲、戒殺及因果報應的道理:不管男女老少,聽到他的開示都能衷心信服。紫雲寺每逢初一、十五都會舉行三天法會,由妙蓮老和尚開示;每月到了這幾天,寺內總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想來聽老和尚開示。
老和尚每日淩晨必須獨自攀山越嶺,繞紫雲岩一周,風雨不輟,霜霧不停。有一天,他在距離紫雲岩數百步的草叢中,發現一條長二尺許的病蛇,首尾都負傷,血漬汙臭,已奄奄一息。
老和尚慈悲為懷,決定為蛇療傷。他找來幾種藥車,搗爛後敷在蛇的頭部及尾巴上,處理妥當後,才回到寺裡。隔天,老和尚再去探視那條蛇時,牠已經不見了。
半個月後寺裡舉行法會,老和尚正在說法時,忽然有一條蛇爬進寺裡,信眾雖然害怕,但沒有人傷害牠。老和尚認出牠就是半個月前自己救的那條蛇,就說「大家不用怕,讓牠進來吧!」
這條蛇的傷已經完全好了,牠一直爬到老和尚面前,然後乖乖的盤起身子,抬起頭來,滿懷感恩地注視著老和尚。
老和尚的開示,這條蛇似乎也聽得懂;法會結束後,牠就爬出去了。往後,每逢寺裡舉行法會,牠都按時來聽老和尚開示,只要聽到「戒殺」的道理,就會有肅然領悟的神情。如此經過年餘,這條蛇已長及三尺許,寺內僧眾、信眾都稱牠為「紫雲岩靈蛇」。
某年,當地突然流行一種傳染病,很多人因乾渴高燒、藥石罔效而死。大家束手無策,既傷心又驚慌,眼睜睜地看著許多人喪命。
老和尚常常帶著弟子們去探望病人,但是也沒有辦法治好他們的病。有一天,老和尚發現靈蛇咬了許多藥草,堆在紫雲岩側;靈蛇看到老和尚來了,就抬頭看著他,好像要說什麼話似的。老和尚仔細審視那些藥草,發現都具有解毒退火的功能:他靈機一動,把這些藥草全部分送給病人,病人煎熬服用後立即藥到病除。
之後,老和尚再採集相同的藥草搗爛風乾製成片狀,成為漳州盛行的名藥——「片子癀」,俗稱為「和尚藥」,不知救治了多少人!
妙蓮老和尚愛護一切眾生,不但關心人類,對蟲魚鳥獸也愛護有加。當初若不是他仁心為懷救助那條蛇,感動了牠的心,怎會有後來的「片子癀」來救治那麼多人的性命呢?
眾生皆具佛性,同樣具足大愛,那條靈蛇就是最好的例子。希望大家除了愛人類之外,也愛護一切生靈,即使如蟲蟻一般微小的生命,我們也要尊重。
慈悲護生招得福緣,殘害生靈苦果難免,請大家要時時刻刻多用心阿!
迷失的孩子
佛陀在《法華經》〈信解品〉中,有一段講到長者在外流浪的故事——這位長者為了找孩子,親自離家到各處去找。迷失的孩子在外過了幾十年,受盡生活的折磨。
有一天,長者看出一位乞丐就是他失蹤的孩子,他心裡著急,怕孩子又走失了,於是派人在後面拼命追,乞丐看到有人追他,嚇得拼命跑。好不容易追到了,使者硬要拉他回去。乞丐以為是官府的人要抓他去治罪,他大聲喊著:「我沒做錯事,也沒偷東西,為什麼要抓我?」
儘管乞丐拼命抗拒,但是,長者派的使者還是硬拖硬拉地把他抓回去,帶到長者面前時,他已經嚇得魂飛魄散暈過去了。長者只好派人用水將他澆醒,然後無可奈何地放他走了。
離去時,長者又派人跟蹤他,看他過什麼日子。後來,長者故意換掉華麗的衣服,把臉和衣服塗得髒兮兮,還拿著掃帚和畚箕,跟在乞丐的後面,很有耐心地親近他。熟悉之後,長者就告訴他:「你這樣每天辛苦地乞食,有一餐、沒一餐的,乾脆到我家工作,如果願意來,你就不用去乞食了,在我家有得吃,有得住,很安穩。」乞丐一聽非常高興地接受了。
於是,長者分派工作給他,他每天都做得很高興,不管工作粗重或繁多,他都抱著歡喜心,不斷地付出。
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長者已年老,年近命終之時,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已漸漸對人生有所抱負,於是向大家宣佈乞兒原本就是他的親生子,又說將來所有的財產和奴婢都歸於他的孩子所有。
當乞兒聽到這些話後,如雷貫耳,如夢初醒,他訝異道:「我原本一無所有,怎麼會一下子得到這麼多?」
其實,他本來就是富家之子,家財萬貫,只因一時貪玩而迷失流浪在外,才會過著艱苦的生活。
長者子長年來不知父親的一片苦心,這和我們迷失的心又有什麼差別呢?每一個人都有如佛一樣的清淨本性,有崇高的良知、智慧,而許多人卻甘願落在凡夫的境界,大家不可妄自菲薄啊!
孫陀利的業果
一般人的眼睛總是很容易看到別人的過錯,比如:他愛發脾氣、面有慍色:耳朵聽到的總是別人不好的聲音,比如:他講話粗魯、出口傷人,因此常常會跟別人計較。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的眼光收回,反觀自己、反觀自性;耳朵也諦聽自己的心聲,那又是如何呢?
我們的心念若稍微沒照顧好就發於行動,往往會成為生生世世的障礙與負擔,即使是佛陀也是一樣。佛陀在世時也曾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有一件事讓佛陀永遠難忘,那就是;孫陀利譭謗佛陀的事件。
孫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風月場所的女人,她聽說有許多人都跟隨佛陀出家,這些人當中甚至有她以前所愛、所依靠的人。因此,她對於佛陀領導僧眾修行非常不滿:又因為宗教是相對的,佛教興盛即是異教衰微之時,所以,有些外道教徒也一直想盡辦法要滅掉僧團。在此種清況下,外道教徒就想利用她的美色去誘惑僧團中的比丘。
每位比丘都是嚴持戒律的人,在佛陀悲智雙運的教育下,沒有人逾越規矩。雖然孫陀利用盡妖豔的姿態,卻無法動搖這些出家人的心。後來,她想到一種非常惡毒的辦法——偽裝自己懷孕,而且到處去哭訴,告訴別人她肚子裡的孩子是佛陀僧團中的比丘對她侮辱所造成的。她散佈謠言,欲讓世人誤以為僧團是多麼的不清淨。謠言一直傳至城市,甚至傳入皇宮,最後連國王也知道了,此事已非同小可。
過了一段時間,這群外教徒怕孫陀利無法再偽裝下去,他們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將孫陀利殺死。然後又傳出謠言說——僧團的人因懷恨而殺死孫陀利!事情演變得更為嚴重,國王立即下令徹查嚴辦此事,後來終於真相大白,還給僧團清白。
此事水落石出之後,所有傳佈謠言的人都非常懺悔,因為他們只是聽到謠言,即口耳相傳,誤會佛陀及他的僧團,連國王也不例外。所以,國王及民眾都來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陀求懺悔。
佛陀說:「不怪你們,只怪自己曾造如是因,才會得如是果。」
大家就問佛陀:「這與佛陀有何因緣呢?」
佛陀就說出他與孫陀利的前世因緣:「久遠劫以前,在一城市裡,有一位風月場所中的女人與一位做小生意的商人相識,他們相約至荒郊野外散步。當時在田野中,有一位辟支佛自建茅棚在那裡修行,那天辟支佛正好有事進城去,他們倆人自行進入茅棚,後來這對男女因言語有些衝突,商人就狠狠地一刀將女人殺死,又將她的屍體埋在茅棚附近。」
後來有人謠傳——辟支佛見色起念,侮辱了那女人,再將她殺死。國王聽到消息即傳令將辟支佛抓起來,甚至處以死刑。商人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懺悔,內心一直很不安,後來他良心發現,決定自己做事自己承擔,所以他自首了。國王見到兇手,才將辟支佛釋放,商人也就接受制裁而被處死。
佛陀又說:「當時那位女人就是現在的孫陀利,而商人就是過去的我,這是過去無數劫以前,我在凡夫地時所造的殺因惡業,使我生生世世都與孫陀利相遇,凡是我有成就之時就是她譭謗我的時刻。這是——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
大家聽了佛陀過去無量劫前的本生故事,與現在所受的許多譭謗與冤枉,在場的每一位都心生警惕。佛陀應化在人間,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善惡果報須自己承受;自己所遭受的一切與過去生可能都有因緣。因此,對於我們自己的言行,怎能不多加謹慎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