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10/22 10:05:41

《唯識三十論》

《唯識三十論》講記  

濟群法師

一、作者

  《唯識三十論》的作者為世親菩薩,又譯天親,音譯伐蘇畔度,在佛教史上地位極高。世親菩薩早年于有部出家。在當時的印度,大乘佛教並沒有獨立的僧團。所以,龍樹、提婆等大德雖弘揚大乘佛法,卻都在部派佛教的僧團出家。有部是部派佛教的重要宗派,在著述方面尤有建樹。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結集,即由迦濕彌羅的論師們完成,《大毗婆沙論》正是此次結集的重要成果。《大毗婆沙論》共兩百卷,以正統的有部思想對阿含經典的義理作了詳盡闡述。

  世親菩薩于有部出家,後兼學經部理論。因《大毗婆沙論》不外傳,世親菩薩便匿名來到迦濕彌羅學習此論,並以經部思想批判有部論點。世親菩薩在弘揚小乘的階段,著述頗豐,有“千部論主”之譽。其中,以《俱舍論》影響最為廣泛,時稱“聰明論”。此論在中國也影響甚巨,早在南北朝時期,便出現了專事研究並弘揚《俱舍論》的俱舍師。

  當時的印度,小乘僧團中往往沒有大乘經典,在教理學習上非常封閉,難免產生局限,世親菩薩也因此輕視大乘。無著菩薩便設法度化他,託病令世親前來探望,並命人在其鄰室誦念大乘經典。世親菩薩聽聞大乘思想後,頓覺極為殊勝,於是回小向大,廣造論釋弘揚大乘。他不僅對彌勒菩薩的《辨中邊論》、無著菩薩的《攝大乘論》、《十地經》等許多唯識論典作了注解,還造論闡發自己的唯識思想。其中,思想最為成熟的是其晚年所著的《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論》,尤其是後者,代表了世親菩薩對唯識學的發展和建樹。

  二、本論的撰作目的

  如果說無著菩薩是唯識宗的創立者,那麼,世親菩薩便可謂集大成者。因為唯識宗的理論體系正是在其手中不斷完善並趨於成熟的。

  世親菩薩撰寫本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破我法二執,顯唯識中道之理,這在《成唯識論》中也有說明。其實,整個佛法的建立是為了破除我法二執。二執如蔽目之葉,使眾生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因我執產生煩惱障,又因法執產生所知障。這無始以來的二執、二障,正是有情流轉生死的根源。佛法雖有宗派之分,但皆以破除二執為目的。中觀講一切法空,一切法無自性,空的就是我法二執。禪宗祖師的機鋒棒喝,奪能奪所,掃蕩的也是我法二執。

  唯識學建構的理論體系,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唯識見,認識世間萬有只是心識的顯現。除此而外,並無我們所認為的實我實法。在《成唯識論》的開頭幾卷,廣破小乘和外道的種種我法之見。《唯識三十論》更是開宗明義:“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以此破我法執,顯唯識理。只有破除我法二執後,才能證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成就菩提涅槃的果位。

  三、本論的組織結構

  《唯識三十論》由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元三部分組成。

  首先是明唯識相,共二十四個偈頌。相就是現象,唯識相主要屬於依他起相的範疇,從正面成立唯識。通過對八識的分析,闡述三能變的思想,即八識如何展開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其中又包括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是破我法二執,其次是成立諸法唯識,第三是解答外人疑難。

  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可以使我們認識到緣起的世界是怎樣建立的,從而樹立唯識正見,轉迷成悟,轉識成智。凡夫的思維處於錯誤慣性中,而這種慣性又來自無始無明。所以,必須依佛法正見分別、思維、抉擇,依佛法正見重新審視世界。正見為八正道之首,是契入佛法的唯一門徑,能以佛法正見觀察世界、人生,取代原有的錯誤認識,這是學佛必須具備的基礎。

  學習唯識,須在唯識見的指導下修學。當然,唯識見並非趣向真理的唯一途徑。有些人文化基礎差一點,邏輯思維弱一點,學習唯識理論會有困難。但也不必因此擔憂,佛法中任何一宗的正見都可以幫助我們見道。各人根機不同,適合法門也不同,應該尋找適合自己修學的佛法正見,作為破迷開悟的武器。

  學習唯識相的目的,是為了説明我們樹立唯識正見。民國以來,唯識宗幾乎演變為純哲學的理論。法相唯識有眾多名相,但建立名相是為了排遣名相,故唯識是以建立名相始,排遣名相終。《解深密經》對此有個生動的比喻,即“以楔出楔”:有物堵塞於竹筒內,打入鍥子是為了將其打出來,因此打入鍥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眾生無始以來為妄執所轉,學習唯識,是為了以佛法正見取代原有的錯誤知見。若進入唯識殿堂之後,沉溺在名相中轉來轉去,樂此不疲,忘卻本來目的,豈非本末倒置?

  其次是關於“唯識性”。建立唯識是為了掃除遍計所執性,通達圓成實性,這是學習唯識的根本。但很多人往往停留於理論,不知對唯識理論的執著亦成了遍計所執。認識唯識相,既不是為了滿足內心好奇,更不是為了獲得玄談素材,而是為了契入唯識性。而唯識性就是真如實性,是三性中的圓成實性。正如《唯識三十論》所言:“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

  第三是關於“唯識位”。位,是修行的過程和位次。在唯識位元的內容中,包含行和果兩部分。行,是修行過程;果,是通過修行證得的二轉依果。這部分內容,是從唯識相證得唯識性的修行過程。

  《唯識三十論》主要由這三部分組成。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個偈頌,但文約義豐,正所謂“含萬象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既是一部唯識學概論,也是唯識學集大成之力作。

  四、本論的注釋及流傳

  《唯識三十論》中,世親菩薩以極其簡練的語言將唯識宗的繁複理論作了概括。按通常情況,應當再造釋論對偈頌進行注釋,但尚未進行這一工作便圓寂了。在世親入滅後的兩百年間,佛教界將《唯識三十論》的研究作為重點課題。據記載,當時研究本論的共有二十八家,其中最著名的為護法、難陀、安慧、親勝、火辯、德慧、淨月、勝友、最勝子、智月十大論師,他們相繼為本論造了釋論。另外,陳那、德光、戒賢等論師,也對本論頗有研究。

  玄奘三藏到印度學習唯識時,主要師從戒賢論師。戒賢是護法論師的弟子,自然繼承了護法的思想。玄奘留學歸來,開始著手翻譯帶回的大量經典。譯到唯識經論時,本擬將十大論師的不同觀點分別翻譯。門下弟子窺基論師則認為,中國人向來好簡,如此複雜的理論只恐後人在學習時莫衷一是,不如將各家之見糅譯在一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成唯識論》,糅十家之見而以護法觀點為主。如種子的問題,十大論師中有“新熏說”、“本有說”、“本有新熏說”之分;心分的問題,則有一分、兩分、三分、四分的不同觀點。玄奘三藏在翻譯中,雖列舉各家之見,又站在護法的角度對其他諸家進行批判,使我們學習時能有清晰的思想脈絡,不致於目迷五色。

  玄奘三藏翻譯唯識論典時,同時為弟子們講解,不僅對各家之說有介紹說明,還穿插遊歷印度的見聞,精彩紛呈。遙想當年譯場情景,實在令人嚮往。這些解說多由窺基論師記錄成文。我們可以發現,玄奘三藏在翻譯之外並未留下多少著述,倒是弟子窺基論師有不少著作傳世。其中多為述記,如《成唯識論述記》、《辨中邊論述記》,這些《述記》是我們瞭解唯識思想的重要依據。若是研究《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即為必讀之書。除《成唯識論述記》外,窺基大師還撰有《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其後又有慧沼撰寫的《成唯識論了義燈》,智周撰寫的《成唯識論演秘》,此三家被視為唯識宗的正統傳承。

  除此而外,玄奘門下還有一位影響較大的弟子,那就是被後人視為異端的暹羅人圓測。雖然他也曾追隨玄奘三藏學習,但因早年學習真諦思想,故兼收並蓄,既有玄奘之見,亦兼真諦之說。正是因為這一點,玄奘門下弟子多將其視作異端。圓測留下的論著中,最著名的是《解深密經疏》,我在閩南佛學院講解《解深密經》時,非常認真地研究過這部注疏,確為學習唯識的重要資料。

  唯識宗在中國三四傳之後,基本湮沒無聞。後於明朝有過短暫復興,沙門雪浪從大藏中錄出八種唯識典籍,選編為《相宗八要》,以此作為修習相宗之階梯。隨後有明昱著《相宗八要解》、智旭著《相宗八要直解》傳世,代表著他們對唯識學的研究成果。《相宗八要》分別是:《百法明門論》(世親造,唐玄奘譯)、《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玄奘譯)、《觀所緣緣論》(陳那造,玄奘譯)、《六離合釋》(失造論及譯者名)、《觀所緣緣論釋》(護法釋,唐義淨譯)、《因明入正理論》(商羯羅主造,玄奘譯)、《三支比量》(玄奘立)、《八識規矩頌》(玄奘造)。但在當時,《成唯識論述記》等唯識典籍未在教界流通,故唯識宗的弘揚並未形成氣候。其後數百年,這一宗派幾成絕學。

  唯識宗在現代的復興,始於民國年間。楊仁山居士從日本請回大量唯識經典,在其創辦的支那內學院,有歐陽竟無、呂澂、王恩洋等多人致力於唯識研究。太虛大師也十分重視唯識學的弘揚,自稱“教學法相唯識,行在‘瑜伽菩薩戒本’”,在他老人家創辦的閩南佛學院及武昌佛學院,都將唯識學作為重要課程。緇素二眾的共同努力,使沉寂已久的唯識學在中國得到再度光大。

  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唯識三十論講話》,由日本學者井上玄真所著,芝峰法師翻譯。芝峰法師為太虛大師高足,也是民國年間頗有影響的一位法師。本書在眾多注釋本中較為詳盡,將《成唯識論》和《成唯識論述記》的觀點作了簡要介紹。直接閱讀原典,不僅耗時耗力,還未必能讀懂。依據這本教材,我們就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成唯識論》的思想脈絡。

  2007年11月修訂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