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27 00:11:49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佛教基本教義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苦聖諦
南傳佛教基本教義
第一章、概述
佛陀在其四十五年的弘法過程中,所作開示數量繁多,佛陀的弟子們將其分門別類,結集為佛法三藏——“律藏、經藏、論藏”。那麼,佛陀的基本教義是什麼呢?或者說,佛法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佛陀曾說:“過去和現在一樣,我只教導苦和苦的止息”(S.44.2)。這是佛陀對自己教法的高度概括。在其他的經典裏,佛陀更進一步的指出“因為未通曉、證悟四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何謂四聖諦?一者苦聖諦,二者苦集聖諦,三者苦滅聖諦,四者苦滅道跡聖諦”(D.16)。所以,南傳佛教的基本教義就是“四聖諦”。
四聖諦是佛陀的根本教法,由他在證悟之夜發現,且在他(四十五年)漫長的弘化期間不斷地重複開示。這四聖諦稱為‘聖’(ariya)是因為它們由聖者洞見、因為它們是至上聖者佛陀所教之諦、因為發現它們能夠導向聖者之境、以及因為它們是真實、無可變更、絕不虛假之諦。(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第二章 苦聖諦
什麼是“苦聖諦”?佛陀這樣解釋“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D.22)
簡要來說則是除了渴愛之外,三世間地的一切法都屬於苦聖諦之內。(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七章)這裏的“三世間”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世間。
那麼,佛陀所說的“苦聖諦”有什麼特點呢?“苦是逼迫義、有為義、熱惱義、變易義……”(清淨道論第十六品)這就是種種苦的共同特點。
第一節 苦的廣說與略說
一、苦的廣說
佛陀一共列舉了十一種苦,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這十一種苦,就是佛陀對苦的廣說。
(一) 關於“生”
什麼是“生”呢?佛陀說“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誕生、出生、入胎、再生、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諸比庫,這稱為生。”(D.22)佛陀在此提到的“有情”指的就是生活在“天界、人間、畜生道、餓鬼道、阿修羅道、地獄”這六種生存地裏的生命。而“諸蘊”即指“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諸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內處。“比庫”是指佛陀的男性出家弟子,相當於北傳佛教裏的“比丘”。
為什麼說“生”是苦呢?因為是許多苦的基礎的緣故。(清淨道論第十六品)也就是說,沒有“生”則苦也無法生起。
(二) 關於“老”
什麼是“老”呢?佛陀說“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髮斑白、皮膚變皺、壽命減損、諸根成熟。諸比庫,這稱為老” (D.22)佛陀在此提及的“諸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
為什麼說“老”是苦呢?因為是行苦及苦的基地。(清淨道論第十六品)這裏的“行苦”是指什麼呢?舍受(即不苦不樂受)及其餘三地的諸行(即五取蘊),因有生滅的逼迫,故說“行苦”。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也就是說,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所以說“老”是行苦及苦的基地。
(三) 關於“死”
“諸比庫,什麼是死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死亡、滅歿、破壞、消失、逝世、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捨棄、命根的斷絕。諸比庫,這稱為死。”(D.22)
因為此死是苦的基地,故知是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四) 關於“愁”
“諸比庫,什麼是愁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愁慮、憂愁、哀愁、內〔心〕憂愁、內〔心〕悲哀。諸比庫,這稱為愁。”(D.22)
因為愁是苦苦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這裏,“苦苦”是指:“身心的苦受,因為自性及名稱都是苦的,故說‘苦苦’”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五) 關於“悲”
“諸比庫,什麼是悲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哭泣、悲歎、悲泣、悲哀、哀號、悲痛。諸比庫,這稱為悲。”(D.22)
因為悲是行苦的狀態及苦的所依故是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六) 關於“苦”
“諸比庫,什麼是苦呢?諸比庫,身體的苦,身體的不適,由身觸而生的痛苦、不適感受。諸比庫,這稱為苦。”(D.22)
因為它是苦苦及使意苦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七) 關於“憂”
“諸比庫,什麼是憂呢?諸比庫,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觸而生的痛苦、不適感受。諸比庫,這稱為憂。”(D.22)
因為它是苦苦及令身苦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八) 關於“惱”
“諸比庫,什麼是惱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足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鬱惱、憂惱、憔悴、絕望。諸比庫,這稱為惱。”(D.22)
因為它是行苦的狀態、令心燒燃及身形憔悴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九) 關於“怨憎會”
“諸比庫,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於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愛的、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意圖不利者、意圖無益者、意圖不安樂者、意圖不安穩者,若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庫,這稱為怨憎會苦。”(D.22)
因為它是苦的基地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十) 關於“愛別離”
“諸比庫,什麼是愛別離苦呢?於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愛的、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樂者、希望安穩者,母親、父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親,若不能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諸比庫,這稱為愛別離苦。”(D.22)
因為它是愁苦的所依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十一) 關於“所求不得”
什麼是“所求不得”呢?佛陀解釋說,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願我們將沒有這種種的苦法,希望它們不要到來!』然而卻不能達成這樣的欲求,這是所求不得苦。(D.22)
因為它是苦的所依故為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二、苦的略說
佛陀說“五取蘊即苦”,這就是佛陀對苦的略說。
“諸比庫,何謂『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呢?這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庫,這些稱為『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D.22)
即此五取蘊為生等的種種痛苦所逼迫,正如火之燒薪,武器之射標的,虻蚊等之集于牛身,收穫者之刈於田地,鄉間的劫掠者之搶於村落;又生等之生於五取蘊,亦如草和蔓等之生於地上,花、果、嫩葉之生於樹上一樣。‘生’是五取蘊的最初的苦,‘老’是它的中間的苦,‘死’是它的最後的苦。‘愁’是如被至死的苦所襲擊的燃燒之苦。‘悲’是不堪於前面的苦的人的悲泣之苦。‘苦’是稱為界的動搖(四大不調)而與不如意的觸所相應者的身的病苦。‘憂’是由於身病的影響于諸凡夫生起心的病苦。‘惱’是由於愁等的增長而生起憔悴呻吟者的心的燃燒的苦。‘求不得’是不得如意的人的不能完成其所希求的苦。如是以種種的方法來考察,則知五取蘊是苦。如果把苦一一來指示,則經多劫也說不完。正如取一滴水而代表全大海的水滴的味一樣,世尊為了指示一切苦而簡略於五取蘊中,所以說‘略說五取蘊是苦’。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第二節 五取蘊
那麼,什麼是“五取蘊”呢?要理解這個內容,我們應當先來瞭解什麼是“五蘊”。
一、 色蘊
什麼是“色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色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色”呢?佛陀說“諸比庫!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色。”(S.22.56)這裏,佛陀將色法分為兩大類,其中:“四大種”是指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四大種所造之色”是指由這四大元素所組成的二十四種色法。
(一)四大種
什麼是地界呢?“堅硬相的是地界……於此身中,堅性或固性的是地界”。
什麼是水界呢?“粘結相的是水界……於此身中,粘結性或流動性的是水界”。
什麼是火界呢?“遍熟相的是火界……於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熱性的是火界”。
什麼是風界呢?“支持相的是風界……於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動性的是風界”。(清淨道論第十一品)
(二)四大種所造色
在論藏裏,四大種所造色被分為二十四種。它們分別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淨色;色、聲、香、味四種境色;女根色、男根色兩種性根色;心所依處;命根色;營養;空界;身表、語表兩種表色;色輕快性、色柔軟性、色適業性三種變化色;色集聚、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四種相色。
對這些色法的具體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二、 受蘊
什麼是“受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受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受蘊。”(S.22.48)
那麼,什麼是“受”呢?佛陀說“諸比庫!是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是。”(S.22.56)這裏,佛陀是按“受”所生起的根門,將“受”分為六種。在其他經典裏,佛陀說“諸比庫!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為三者?乃樂受、苦受、非苦非樂受是。”(S.36.5)
根據論藏,受是感受及體驗目標的心所。巴厘文vedana並不是指感情(感情是涉及許多不同心所的複雜現象),而是純粹對某種體驗的感受;此感受可以是樂、苦、或舍。(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在此,心所是指與心(即識蘊)同時發生的名法,它們通過執行個別專有的作用來協助心全面地識知目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三、 想蘊
什麼是“想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想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想蘊。”(S.22.48)
那麼,什麼是“想”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想身是。[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此名之為想。”(S.22.56)佛陀在此是依據“想”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想”分為六類。
四、 行蘊
什麼是“行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行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行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行”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思身是。[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此名之為行。”(S.22.56)與“想”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行”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劃分的,並按外六處將“行”分為六類。 在論藏裏,“行蘊”被進一步的細分為觸、思、一境性等五十個心所。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五、 識蘊
什麼是“識蘊”呢?佛陀說“諸比庫!所有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者,名為識蘊。”(S.22.48)
那麼,什麼是“識”呢?佛陀說“諸比庫! 六識身是。[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S.22.56)與“受”類似,佛陀在此是依據“識”所生起的根門,將“識”分為六種。
根據論藏,識蘊(vibbana)在此(即指論藏)列為心(citta);“心”此字通常是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巴厘文citta是源自動詞詞根citi(認知;識知)。諸論師以三方面詮釋citta(心):造作者、工具、活動。作為造作者,心是識知目標者(arammanam cinteti ti cittam)。作為工具,與心相應的心所通過心而得以識知目標(etena cintenti ti cittam)。作為活動,心純粹只是識知的過程(cintanamattam cittam)。
“純粹活動”這項定義是三者之中最貼切的詮釋,即心純粹只是認知或識知目標的過程。除了識知的活動之外,它並沒有一個屬於造作者或工具的實際個體。提出“造作者”與“工具”的定義是為了對治某些人所執取的“我見”:認為有個識知目標的造作者或工具的“恒常不變的我”之邪見。佛教學者指出,這些定義顯示了並沒有一個“自我”在實行識知的活動,而只有心在識知。此心即是識知活動而無他,而且此活動必定是生滅的無常法。(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一章)
在論藏裏,“識蘊”依據其生起的因、與其同時生起的“受”、是否受到慫恿、是否與智見或邪見相應等特點被進一步的細分為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憂俱嗔恚相應無行心、舍俱疑相應心等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參閱《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六、 五取蘊
這五法稱為upadanakkhandha(取蘊),因為它們組成了執取的目標。佛陀說:‘無論是那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色取蘊。’再次,對於其他四取蘊的定義也是如此。(S.22: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即:欲取、邪見取、戒禁取、我論取)所執取的五蘊成份皆名為取蘊。這包括了所有色蘊及屬於世間的四名蘊。出世間的四名蘊並不屬於取蘊,因為它們完全超越了執取的範圍,也就是說它們不會成為貪或邪見的目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七、 五取蘊的共相
什麼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徵。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無我”。
什麼是“無常”呢?以滅盡之義為無常。(清淨道論第二十品)也就是說,五取蘊刹那生滅,絲毫不能常住不變,全部在它生起之處滅盡無餘,這就是無常。依據佛陀的教導,無常相包括“無常、毀、動、壞、不恒、變易法、不實、不利、有為、死法”共十種。
什麼是“苦”呢?以怖畏之義為苦。(清淨道論第二十品)前面已經述及,五取蘊時刻為生滅所逼迫,有怖畏的人,因為無常令生怖畏這就是苦。依據佛陀的教導,苦相包括“苦、病、癰、箭、惡、疾、難、禍、怖畏、災患、非保護所、非避難所、非歸依處、患、惡之根、殺戮者、有漏、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愁法、悲法、惱法、雜染法”共二十五種。
在這裏,可能會有人產生疑問,受取蘊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它們都是“苦”嗎?佛陀說“諸比庫!比庫之樂受者,當應見為苦。苦受者,當見為箭。非苦非樂受者,當常見為無常。”(S.36.5)在此,樂受,因為是由變壞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說‘壞苦’。 舍受及其餘三地的諸行,因有生滅的逼迫,故說‘行苦’。(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什麼是“無我”呢?佛陀說“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S.22.15)以不實之義為無我。(清淨道論第二十品)由於五取蘊時刻為生滅所逼迫,而不能自主,五取蘊不是“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我”、在“我”中也找不到五取蘊、五取蘊也不為“我”所有,這就是無我。依據佛陀的教導,無我相包括“敵、無、虛、空、無我”共五種。
對上述共四十種行相具體含義感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清淨道論》第十六說根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