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8/01 08:37:21
學習次第 : 進階

南傳佛教基本教義 第三章 集聖諦
南傳佛法資料編輯組

集聖諦也稱為苦集聖諦苦因聖諦。那麼,什麼是集聖諦呢?佛陀說此愛是再有,與喜、貪俱,於處處而喜樂 ,這就是:欲愛、有愛、無有愛D.22)通俗的說就是:集聖諦是指,這將導致再次投生,這伴隨著歡喜和貪婪一同生起,無論在哪里有自己的生命,即會喜樂於其處,這可分為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

這貪愛在哪里生起和停留呢?佛陀說凡世間有喜色、悅色者,其愛即於此處生起而生起,於此處止住而止住。D.22)通俗的說就是:只要世間存在本質上既可愛又美好的東西,貪愛就在這裏生起和停留。佛陀進一步的列舉了這些本質上既可愛又美好的東西,共計六十種,它們分別是:內六處(即:眼、耳、鼻、舌、身、意);外六處(即:色、聲、香、味、觸、法);六識(即:眼識、耳識……意識);六觸(即:眼觸、耳觸……意觸);六受(即:眼觸生受、耳觸生受……意觸生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D.22

這裏,六觸中的眼觸是指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庫!稱此為眼觸。S.35.93)其他五觸也與此類似。

六尋中的是指什麼呢?在經中,一詞常不精確地用以代表思考,但在《阿毗達摩論》裏,它精確地代表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標的心所。猶如國王的親信有能力帶村民入皇宮,尋亦能夠把心投入目標裏。對於修習禪定,尋的特別作用是對治昏沉睡眠蓋(thinamiddha)。(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一章)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作用是全面地撞擊目標;現起是把心導向目標。雖然注釋裏沒有提及它的近因,但可知目標即是它的近因。(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六伺中的是指什麼呢?“‘一詞通常意為檢查,然而在此(指在色界心裏)則意為保持心繼續專注於目標。尋是把心與心所投向目標,伺則是心繼續專注於目標。諸注疏提供了好些不同的比喻,以說明此二禪支之間的差別。尋有如展開翅膀起飛的鳥;伺則有如張著翅膀在天空中滑翔的鳥。尋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伺則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響的蜜蜂。尋有如持著失去光澤的金屬盤之手;伺則有如拭擦該盤的另一隻手。禪那中的伺暫時制止疑蓋(vicikiccha)。(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其特相是重複地省察目標;作用是重複地把相應名法置於目標;現起是把它們鉤住目標;近因是目標。(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第一節 三種貪愛

佛陀說導致苦的真實原因正是貪愛,而這貪愛可分為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

什麼是貪愛呢?貪是第一個不善因,包括一切自私的欲念、渴求、執著與執取。其特相是執著目標;作用是黏著目標,如肉黏著熱鍋;現起是不能捨棄;近因是認為導致束縛之法有樂味。(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什麼是欲愛呢?對欲望的渴愛,即對五欲功德的貪愛。(大念處經,注釋)這五欲是指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對外境(即:外處)攀緣的欲望。(按S.45.30)佛音尊者在《清淨道論》裏解釋到色愛轉起以欲樂而享受現於眼的視線之前的色所緣之時,名為欲愛’…… 於聲愛等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清淨道論第十七品)通過這五種感官,於內生起了六觸、六受、六想、六思,由於無知,他認為這裏有而不能見,於是對這種種法生起貪愛,這就是欲愛。

什麼是有愛呢?對生命的渴愛,即是由於對生命的希求而生起的、與常見俱行的、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的貪,以及對禪那的欲。(大念處經,注釋)佛音尊者在《清淨道論》裏解釋到當它(色愛)與認為所緣是恒是常的常見共同轉起之時,名為有愛’——與常見作伴的貪而名有愛…… 於聲愛等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清淨道論第十七品)他希望長生不老或者在死後獲得新生,他希望現在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知,希望下一世也能獲得這些能力,他希望永遠擁有這些能力。因為無智,他無法破除諸法的密集,以無常。因為無知,他認為這些法裏有、認為這些法就是或者為所有,於是對內六處、六識、六尋、六伺生起貪愛,這就是有愛。

什麼是無有愛呢?對無生命(即斷滅)的渴愛,即是與斷見俱行的貪。(大念處經,注釋)佛音尊者在《清淨道論》裏解釋到當它(色愛)與認為所緣是斷是滅的斷見共同轉起之時,名為無有愛’——與斷見作伴的貪而名無有愛。於聲愛等的方法也是同樣的。(清淨道論第十七品)持斷見者可能會對斷滅生起貪愛。由於這種邪見,他認為人活著的時候有真我本我以及我所,而人死以後認為是死了,一切歸於虛無,虛無才是可喜、可愛的,於是生起對虛無的貪愛,這就是無有愛。

第二節 緣起法

貪愛如何使苦生起的呢?佛陀開示了緣起法加以說明。概括的說,緣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S.12.37)完整的緣起法就是:

諸比庫!緣起者何耶?諸比庫!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緣六處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愁、悲、苦、憂、惱。如是,此乃全苦蘊之集。諸比庫!此謂生起。

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由行滅,有識滅。由識滅,有名色滅。由名色滅,有六處滅。由六處滅,有觸滅。由觸滅,有受滅。由受滅,有愛滅。由愛滅,有取滅。由取滅,有有滅。由有滅,有生滅。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如是全苦蘊之滅。S.12.1

(本節重點介紹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將在第四章第一節內介紹)

一、 緣無明有行

(一)無明

在此,什麼是無明呢?佛陀說:諸比庫!無知于苦,無知於苦集,無知於苦滅,無知於趣苦滅之道,諸比庫!以此謂之無明。S.12.2

佛陀在論藏裏進一步指出這種無知,還包括對過去世、未來世、過去世與未來世、緣起的無知。(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二)行

在此,什麼是呢?佛陀說: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行。S.12.2

根據論藏,行(sankhara)是與二十九世間善及不善心相應的思心所。八大善心及五色界禪那善心裏的思整體地被稱為福行pubbabhisankhara);十二不善心裏的思則被稱為非福行apubbabhisankhara);而四無色禪善心裏的思則被稱為不動行anebjabhisankhara)。(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在經教裏,是依據發生的方式進行了分類,與身表(即身體的行動)俱行的思被稱為身行、與語表(即語言的表達)俱行的思被稱為語行、只是意念的發生,而不與身表和語表俱行的思,被稱為心行;佛陀在論教裏,是依據的道德素質進行了劃分。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與五蘊裏的行蘊是有區別的:行蘊除包括了此處的,還包括了與果報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應的思。這些思的共同特點是不會帶來業報,所以未包括在內。

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進一步瞭解《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相關章節。

(三)緣無明有行

當有情的心流還是受到無明影響時,行即會製造能夠產生未來世的業。由此無明被稱為產生行的主要緣。無明在不善業裏很顯著,而在世間善業裏則是潛伏性地存在。所以世間善與不善行兩者皆被說為緣於無明。(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對於苦等不斷稱為無明的無智之人,他對於苦乃至前際等,由於無智,把輪回之苦作為樂想,開始作此(苦之)因的(福行等的)三種行。又對於集,由於無智,開始作此苦的因及愛的工具的行,卻思惟為樂之因。又對於滅、道,由於無智,把不是苦的滅的(梵天等的)勝趣作為苦滅之想,把不是苦滅之道的祭祀、苦行等作為苦滅之道想,欲求苦之滅,開始以祭祀、苦行等而作三種行。又因為彼無智者對於四諦的無明不斷之故,特別是對於那些混著生老病死等許多危險而都稱為福果的苦,不知是苦,為了獲得它(福果),開始作身語心行等的福行,正如為求天女者而跳懸崖一樣,又因為他不見那雖然認為是樂的福果,但在終了之時,生大熱惱的壞苦性及不樂性,於是開始實行那為福果之緣的前面所述的(祭祀苦行等的)福行,這好象燈蛾的撲燈,亦如貪圖蜜滴之人,塗蜜於刀口而舔之。又因為彼無智者對於四諦的無明不斷之故,特別是對於那些混著生老病死等許多危險而都稱為福果的苦,不知是苦,為了獲得它(福果),開始作身語心行等的福行,正如為求天女者而跳懸崖一樣,又因為他不見那雖然認為是樂的福果,但在終了之時,生大熱惱的壞苦性及不樂性,於是開始實行那為福果之緣的前面所述的(祭祀苦行等的)福行,這好象燈蛾的撲燈,亦如貪圖蜜滴之人,塗蜜於刀口而舔之。如是故說無明有故行有,不是無(無明)有(而行有),所以應知此等行是由於無明之緣而生。即所謂:諸比庫,無知者,有無明者,造作福行,造作非福行,造作不動行。諸比庫,如果比庫的無明斷除,則明生起,因為他離去無明而明生起,故不造作福行。(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二、緣行有識

(一)識

在此,什麼是呢?佛陀說:此等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識。S.12.2

根據論藏,這是指三十二種(世間)果報心。(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此中:眼識有善異熟及不善異熟二種,如是耳、鼻、舌、身識也是同樣的。意識有二十二種,即善,不善異熟的二意界,無因(異熟)的三意識界,八有因異熟欲界心,五色界(異熟心)及四無色界(異熟心)。如是此等六識,一共是包攝三十二種世間(有漏)異熟識。那出世間的心是不應作為輪回論的,所以不包攝在內。(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需要注意的是,這裏的與五蘊裏的識蘊是有區別的:識蘊除包括了此處的,還包括了善心、不善心、唯作心、道心、果心。這些識的共同特點是不屬於業行的果報,所以未包括在內。

對這些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進一步瞭解《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相關章節。

(二)緣行有識

行是如何緣起識的呢?我們可以將分為四種情況分別觀察它們之間的關係:

(1)由欲界的福行之緣而生善異熟的眼等五識,意識中的一意界與二無因意識界及八欲界異熟的十六種,即所謂:因作而積欲界的善業,故生起(善)異熟的眼識。

耳、鼻、舌、身識亦然……乃至生起異熟意界……生起喜俱意識界……生起舍俱意識界……喜俱智相應(無行)……喜俱智相應有行……喜俱智不相應(無行)……喜俱智不相應有行……舍俱智相應(無行)……舍俱智相應有行……舍俱智不相應(無行)……舍俱智不相應有行(的意識界生起)

(2)其次由色界的福行之緣而生五色界異熟。即所謂:因作而積色界善業,故離諸欲……異熟初禪……乃至第五禪具足住。如是由福行之緣而有二十一種識(即欲界十六,色界五種)。

(3)其次由非福行之緣而生不善異熟的眼識等五種與一意界及一意識界的七種識。即所謂:因作而積不善業,故生(不善)異熟的眼識……生起耳、鼻、舌、身識……(不善)異熟的意界……(不善)異熟的意識界

(4)其次由不動行的緣而生四無色異熟的四種識。即所謂:因作而積無色界的善業之故,超越一切色想……空無邊處想俱(異熟識)……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想俱(異熟識)及舍斷樂與苦之故……第四禪具足住。(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三、緣識有名色

(一)本處的

在前面,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可是在緣識有名色這裏的與前面的介紹並不完全一樣。前面介紹的是專指果報識,然而在此它則是指果報識及前世的業識兩者。(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那麼,什麼是業識呢?就是與相應的識。具體的說,它包括了善心和不善心。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因為緣識有名色中的屬於業生色(即:以業為因而生起的色法),而果報識是不能緣生色法的。

(二)名色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名色?[諸比庫!]受、想、思、觸、作意、以此謂之名;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以此謂之色。如是此名與此色,謂之名色。(S.12.2

此處,作意的巴厘文manasikara直譯意義是心的造作。作意是令心轉向目標的心所;通過它目標得以呈現於心。其特相是指引sarana)相應法朝向目標;作用是把相應法與目標連接起來;現起是面對目標;近因是目標。作意有如船的舵,控制船的方向以朝向目的地;或有如馬車夫,指揮已馴服的馬(相應法)朝向它們的目的地(目標)。應分別作意與尋兩者:前者把相應法轉向目標,後者則把它們投入目標。作意是一切心不可或缺的識知因素;尋則是並非不可缺少的特有心所。(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根據論藏,nama)一詞是指與果報識相應的諸心所;rupa)一詞則是指業生色。(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三)緣識有名色

識是如何緣起名色的呢?我們可以把有情按分為三種,分別加以分析:

五蘊有pabcavokarabhava)裏,即是在擁有一切五蘊的界地裏,識緣生了名色兩者。但在四蘊有catuvokara-bhava)裏,即在無色界天裏,它只緣生了名法。而在一蘊有ekavokarabhava)裏,即在無想有情天裏,它只緣生色法。

於五蘊結生,當結生心在結生那一刹那生起時,同時也生起了受、想、行三名蘊,以及某些色聚──於人類,該些色聚是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與心所依處十法聚。由於心(識)在這些俱生名色法裏是主,所以說識緣生了名色。(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四、緣名色有六處

(一)六處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六處?[諸比庫!此等有六處:]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諸比庫!以此謂之六處。S.12.2

在六處當中,首五處是眼、耳、鼻、舌、身五淨色,而意處則是指三十二種(世間)果報心。(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二)緣名色有六處

為什麼說名色是六處的緣呢?因名色存在之時而(六處)存在故。即此名此色存在之時而有彼彼之處,非因其他。這就是此有故彼有。(清淨道論第十七品)具體的說就是:

1、色緣生前五處。當業生色生起時,它們緣助也是屬於業生色的五淨色生起。

2、名緣生第六處。當諸相應心所生起時,它們緣助於此稱為意處的果報心生起。換言之,果報心緣生名,而名則緣生果報心;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緣abbamabbapaccaya)。

在欲地裏,名色緣生所有六處;在色地裏,它們則只緣生眼、耳及意三處;在無色地裏則只有名緣生意處,這是該地僅有之處,因為在其地完全沒有五色處。(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五、緣六處有觸

(一)觸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觸?諸比庫!有六觸身: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是,諸比庫!以此謂之觸。S.12.2

根據論藏,六觸身可以詳細的分為:眼觸等五種善異熟、五種不善異熟的十種及與二十二世間異熟相應的二十二種,如是一切正如行緣識所說的三十二種一樣。(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二)緣六處有觸

生起於眼處的觸名為眼觸。它是眼淨色、色所緣及眼識之相聚於一處。其他的耳觸等也同樣地依靠各自的處生起。意觸則是與除了雙五識之外的二十二果報心相應的觸。由於觸必須有處才能生起,所以說觸緣於六處而生起。(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六、緣觸有受

(一)受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受?諸比庫!此等有六受身:眼觸所生之受,耳觸所生之受,鼻觸所生之受,舌觸所生之受,身觸所生之受,意觸所生之受是,諸比庫!以此謂之受。S.12.2

(二)緣觸有受

每當觸生起時,受(vedan? )即會緣於該觸而同時生起。觸是識與目標接觸,而在它們接觸時必定會有某種緣於觸而生起的感受。(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七、緣受有愛

(一)愛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愛?諸比庫!此等有六愛身: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諸比庫!以此謂之愛。S.12.2)這裏的愛正是前面介紹過的貪愛

(二)緣受有愛

雖然愛可依其目標而分別,但事實上愛是依靠接觸目標而生起的受。若人體驗到樂受,他就會享受該樂受,而他追求該目標的目的純粹只是因為它能夠激起樂受。反之,當他體驗到苦受時,他會渴望脫離苦,以及渴望會有某種樂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渴愛的目標。如是三種受緣生了種種愛。(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無條件的緣起,愛的生起必須有無明的參與。因為諸佛與阿拉漢(北傳稱為阿羅漢)仍是有受生起的。

八、緣愛有取

(一)取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取?諸比庫!此等有四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諸比庫!以此謂之取。S.12.2

根據論藏,於四取當中,第一種可以是對欲樂強烈的渴愛,但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廣泛地包括對一切世間之物的渴愛。邪見取(即:見取)是執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屬於邪惡之見,例如無作見、斷見等,或是執取任何有關世界是永恆的還是不永恆的等的憶測之見。戒禁取是認為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種種戒禁能夠導向解脫。我論取(即:我語取)即是執著「身見sakkayaditthi),即認為五蘊的任何一個是我所有。經典裏提出了二十種身見。對五蘊的每一個可有四種觀念,例如:認為色蘊是我,或我擁有色蘊,或色蘊是在我裏面,或我在色蘊裏面,對於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種身見(見《中部》經四十四等)。欲取是貪的一種呈現方式,其他三種取則是邪見心所的呈現方式。(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二)緣愛有取

這些取都緣於愛。于第一項(即:欲取),對目標微弱或起始的貪名為愛,而強化了的貪則名為取。于其他三項(即: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緣生邪見的貪名為愛,在受到該貪的影響之下而接受的邪見則名為取。(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九、緣取有有

(一)有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有?諸比庫!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諸比庫!以此謂之有。S.12.2)這裏的欲有是指導致於欲界結生的有;色有是指導致於色界結生的有;無色有是指導致於無色界結生的有。

根據論藏,有(存在)有兩種:業有(kammabhava)與生有(upapattibhava)。業有是指二十九種善與不善思,或一切能夠產生新一世的善與不善業。生有則是指三十二種果報心、它們的相應心所及業生色。(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二)緣取有有

取是業有之緣,在取的影響之下,人們才會有作為而累積了業。取是生有之緣,因為即是取導致人們依所造之業再生死輪回。(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十、緣有有生

(一)此處的

在前面,我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可是在緣有有生這裏的與前面的介紹並不完全一樣。使到未來世發生的主要緣是善與不善業,即業有。(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在這裏的,是業有的意思,因為它(業有)是生的緣,而非生有。(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二)生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生?于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比庫!以此謂之生。S.12.2

根據論藏,生(jati)是指新一世的世間果報心、其相應心所及業生色生起于其中一個生存地。(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三)緣有有生

那麼,如何得知有是生的緣呢?雖然外緣相等,但見(於生)有劣與勝等的差別之故。即父、母、白(精子)赤(卵子)、食物等的外緣雖然相等,縱使雙生子亦見有劣與勝的差別。那種差別不是無因的,因為不是於一切時而一切人都有的。除了業有實無他因,因為在彼所生的有情的內相續中沒有別的原因,所以只是業有為(差別之)因。因為業是有情的劣與勝等的差別之因,故世尊說:這是業分別了有情的劣與勝,是故當知有是生的緣。(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十一、緣生有老死等苦

(一) 老死

佛陀說:諸比庫!何為老死?于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老衰、衰耄、朽敗、白髮、皺皮、壽命之頹敗、諸根之耄熟,以此謂之老。于各種眾生之部類,各種眾生之歿、滅、破壞、死、破滅、諸蘊之破壞,遺骸之放棄,此謂之死。如是此老與死,諸比庫!以此謂之老死。S.12.2

(二)緣生有老死等苦

一旦生髮生,老死已是無可避免的,而在生與死之間也可能會生起其他苦,例如愁、悲、苦、憂及惱。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為它們的主要緣。(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因為無生之時,則無老死及愁等諸法;然而有生之時,即有老死並有與受老死苦法逼惱的愚人有關於老死的(愁等諸法),或有與受(老死以外的)彼等苦法逼惱的人無關(於老死)的愁等諸法,故知此生為老死及愁等之緣。(清淨道論第十七品)

十二、緣起法的分析

根據論藏,緣起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三時、十二支、二十法、三連結、四攝類、三輪轉及二根。(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一)三時

無明與行屬於過去世;生及老死屬於未來世;中間八支屬於現在世。如是一共有三時。當十二支依三世分別時,應明白這只是為了顯示生死輪回裏的因緣結構。當知被歸納於某一世的緣起支並不是只在該世運作,而不會在其他世運作。事實上,在每一世裏都有這些互相牽連的十二緣起支。

(二)十二支

十二支是: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所示的愁等詞是(生之後)偶有的結果。

(三)二十法、三連結、四攝類

於此,在提及無明與行時,愛、取與有也已包括在內。同樣地,在提及愛、取與有時,無明與行也已包括在內。在提及生與老死時,識等五果(即:識、名色、六處、觸、受)也已包括在內。如是有:

一、過去五因,(即:過去的無明、行、愛、取、有)

二、現在五果;(即:現在的識、名色、六處、觸、受)

三、現在五因,(即:現在的無明、行、愛、取、有)

四、未來五果。(即:未來的識、名色、六處、觸、受)

如是有二十法、三連結(即:行與結生識之間為一因果的連結,受與愛之間為一果因的連結,有與生之間為一因果的連結)及四攝類。

(四)三輪轉

三輪轉是指:

一、無明、愛與取屬於煩惱輪轉;

二、稱為業有與行的生存一部份屬於業輪轉;

三、稱為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屬於果報輪轉。

這三輪轉顯示了生死輪回的方式。最為基本的輪轉是煩惱輪轉。在受到無明蒙蔽及渴愛驅使之下,人們投入於造作種種世間的不善與善業。如是煩惱輪轉引生了業輪轉。當此業成熟而產生果報時,那即是業輪轉引生了果報輪轉(異熟輪轉)。在對這些苦樂的果報作出反應時,還沉溺於無明的人即會受到渴愛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悅體驗、執取已獲得的、以及嘗試避免痛苦的。如此果報輪轉再引生另一個煩惱輪轉。如是這三輪轉不斷地轉著,直至無明被諸聖道根除。

(五)二根

當知無明與愛是二根。無明被稱為從過去直透到現在受之根;愛被稱為從現在直透到未來老死之根。

通過斷除此二根,輪回即會斷滅。對於常受老死之惑逼迫者,一旦諸漏生起,無明即再次轉起。如是大賢者說示三地纏結及無始的輪回為緣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