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十卷)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第二十五面,「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禮敬、讚嘆之後,接著講廣修供養。那麼這個裏面有兩樁事情,第一個是供養,其次講廣修。首先我們要曉得前面已經說過了盡虛空遍法界既然是自己性德所顯,所以佛法裏面講平等就基於這個基礎上而建立的,三寶平等。那麼說到三寶,諸位一定會想到佛、法、僧,三寶是自己,不是別人。佛是自性覺,佛是覺悟的意思,自性覺,自性本來就覺,覺而不迷,可惜我們現在是迷了,變成迷而不覺了。那麼這也有同學提出來,無明怎麼起來的?幾時起來的?我叫他去讀楞嚴經,這個問題在楞嚴經第四卷裡頭,釋迦牟尼佛答覆富樓那,說了很多。
學佛就是恢復我們的自性覺,這叫皈依佛,皈是回來,是從不覺回過頭來,依是依靠,依覺,要依自性覺,這個才叫真正的皈依。假如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好,我們回過頭來了,我們依誰呢?去依釋迦牟尼佛,依他去,那就錯了,那這個佛教就變成宗教了。宗教是什麼?自己沒有辦法,要依靠神,要靠神來保祜,那就變成宗教了,就不是佛法,佛法是皈依自性覺。那麼覺呢,你要懂得覺的樣子,覺的相是什麼?這首先要明了的,覺心是不動的,所以覺心是清淨的。我們迷的時候,心是動的,迷一定是動的,迷是妄動。那麼我們把這個妄動的心息下來了,皈到靜了,這就是皈依覺,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
我們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這是妄動,這是迷;回過頭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把那些妄念都換了,取代了,把它換過來了,那麼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覺,念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覺,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就是念無量覺。那這樣我們念無量覺就好了,何必念阿彌陀佛呢?但是念無量覺,一種功德;念阿彌陀佛,兩種功德,不一樣。因為阿彌陀佛確實有其人,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有四十八願;十方世界的眾生,只要執持他的名號,發願往生,臨命終時他一定要接引,所以有雙重功德,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那麼法寶是自性正;實際上自性覺,就是儒家講的誠意,自性正就是正心,誠意、正心,這是自性正,在佛法裡面講正知正見。什麼樣的見解是正知正見呢?我們簡單說個很粗的相,不帶著私心的見解都比較上正確一點,一加上自私,那個見解全就錯了。所以凡是一樁事情要想到自己切身利害,這個見解決定不正確,邪知邪見。
所以佛法教給我們,起心動念要想眾生,要想一切眾生的利害,不但當前眾生的利害,還要想到後世眾生的利害,這個見解就比較上要正確一點。我們今天俗語裡面講,客觀、主觀,凡是主觀觀念的,都有錯誤,有過失;客觀比較上要明朗一點,要正確一點,這是從初淺上來說。所以皈依法,法,狹義的指經典,經典是佛的知見,正知正見。我們要把自己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從那裡回過頭來,回過頭來要依佛知佛見,這是皈依法,所以佛法是自性正。因此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消歸自性,這個才有用處;不能消歸自性,這個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與我們不相干。
如何把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變成自己的佛法,這叫消歸自性。那麼第三,皈依僧,僧代表清淨,代表和合,我們從與一切眾生不和,回過頭來要與一切眾生和合。世出世間沒有不能相處之人,如果有一個人不能相處,你皈依僧就沒有做到。因為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都是自性顯現之物,有一個眾生不能夠相容,不能相和,自性不能顯現。換一句話說,不管你修得怎麼好。戒律持怎麼嚴,你不能見性,這個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要和睦,要清淨,唯有清淨心才能夠和睦;凡是不和睦,一定心不清淨,心生煩惱,這個是一定道理,僧代表淨,所以六和合,裡面是以淨為主要的一個因素。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自己有過失要改,要改過自新,這個叫做修行,那麼這就是皈依僧,是從染污回過頭來,依自性淨,這個叫真正的皈依三寶。
所以三寶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自性三寶,這三寶是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不但是一切人具足的,一切動物,十法界有情眾生,上自諸佛,下到惡鬼、畜生、地獄,沒有一個不具足,個個都具足。那麼佛從這一方面來看。所以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他具足三寶,每一個眾生都具足三寶。所以我們自己平常造罪業的確很重,我們輕視一個人,看不起一個東西,就是迷失自己的自性三寶,自己在那裡造罪業。那麼曉得三寶平等了,不但在理上說、在事上說也沒有怨親,因此修平等心,要從怨親上開始。那麼講到六度,特別講到忍辱波羅密,諸位曉得忍辱非常重要,沒有忍辱,你就沒有功德。經上講得很清楚,火燒功德林,火是什麼?瞋恚之火,一發脾氣,心裏一不高興,功德完全沒有了。
所以你要說你有多少功德,你想想什麼時候沒有發脾氣,算到現在,你的功德時間就這麼長。如果一個鐘點發了脾氣,你的功德不過是十幾二十分鐘而已,從前你的功德都燒光了,都沒有了,所以功德很難成就啊!積功累德,無論什麼樣的逆境,都不能發脾氣;外頭境界,我忍無可忍了;外面境界什麼?境界不相干,你要能忍,外面境界是佛菩薩,佛菩薩在考試你、考驗你;通過了,關關都通過了,你功德攢積下來了。你要是考了不及格了,外面境界是魔,所以說魔與佛是自心變的,與外頭境界不相干。我能忍,外面境界是佛;不能忍,外頭境界是魔。什麼叫魔障?是內心裡頭有魔,看外面境界就是魔;內心裡頭是佛,看外頭境界都是佛。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佛沒有看到魔;眾生看佛都是魔,這沒有法子的。
所以我們講到廣修供養。先要講怨親平等,貴賤一如,這個樣子我們對人對物對事,誠意才能生得出來,然後我們的供養才能普遍,以內財以外財,才能夠修離相的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什麼呢?是得自己的平等,平等心,因為我們的平等心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我們的供養也是要遍供十方。你這個施,不管是多少,性周法界;供養三寶,果超十地,果報超越十地菩薩,那麼諸位要記住,供養三寶就是供養覺正淨。常言說得好,入道一定是以智慧為根本,而智慧又是以福德為基礎,所以一個人不能不修福。前面兩願,偏重在善根上,這一願偏重在福德上,善根、福德,總修啊!那麼供養非常重要,世出世間法都講求。
在世間法來說,在中國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一生從事於教學,他沒有做其他的事業。換一句話說,他的生活沒有來源,沒有依靠。他教學是私人教學,那個時候政府沒有辦學校,國家又不給他薪水,他生活怎麼辦呢?學生供養。而學生供養是隨著學生的家境,老師決定不計較的,不像現在收學費,規定一定多少,沒有。你有能力,多供養一點;沒有能力,少供養一點;在非常清苦、清寒的學生,老師還要供養他,他是一個很可教的學生,但是家境太困難,沒有辦法生活,老師還要貼他。那麼佛法,諸位曉得更是一種盡義務的教學,絕對不講求報酬的;如果沒有人供養了,他只好走,此地沒有人供養,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這個地方活不下去了,生活不下去了,那只有到別的地方去,所以出家人是雲遊四海,那個地方有因緣;實在講就是那個地方人肯供養,他才可以住下來嘛!到這個地方沒有人供養,那沒飯吃,只好到別的地方去了,到處去托缽。
那麼我們要想真正把個好的善知識留下來,叫他住在這個地方,在那裡教學,那一定要修供養。供養不在多,這個諸位一定要明了,供養一多就害人了,就把人害慘了。初發心出家,真是個個都是菩薩,到最後一接受供養,供養多的時候,個個都還俗了,都回家了。出了家,他沒有產業,什麼都沒有,錢一多了,好,人家供養一個房子送給他,他有了家了,出了家,把他送回去,你回家好了,回了家了;銀行裡頭也有存款了,跟世俗人有什麼兩樣;出家人叫人瞧不起在此地,佛法的衰,衰在此地。佛規定的對出家人的供養四事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葯,沒有聽說供養房子的,沒有,決定沒有。維持一個最簡單的生活,他什麼都沒有,心決定在道上;如果他有了,心裡就患得患失,他有貪欲,貪心也增長了,貪不到,瞋恚心也增長了,那造的罪業也太多太多了。
出家人為什麼造那麼多罪業?每一個在家人供養的都有責任。所以佛法滅,滅在那裡?出家人固然不好,在家人害的呀!害慘啦!所以這個要知道。尤其是出家人自己要有高度的警覺心,人家供養的時候又不能不收,收了怎麼辦呢?趕緊布施掉,不能留,留了之後決定墮阿鼻地獄,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毀滅佛法墮阿鼻地獄,萬萬不可。我在國內外講席上,我都勸勉大眾,供養是必須的,不能過分,要用智慧,不能用感情。而且供養要平等地供養,一個道場要興,一個地方上佛法要興,必定是高僧大德人數要多才能興。一個人兩個人,沒有辦法,所以僧團最低限度是要四個人,四個出家人以上才是一個僧團,不足四個人不能稱僧團。龍天護法護誰?護持僧團。
今天我們要找一個道場,四個人以上在一塊共住,能夠守六和敬,能夠同一羯磨,我們找不到。所以今天這個世界上沒有道場,沒有一個真正佛法的道場,我們感覺到非常地悲哀。佛法自從釋迦牟尼佛起,佛法生活方式是民主自由,他是真正做到了。所以羯磨呢,就是會議,它是民主制度,四個人在一塊,無論什麼大小事情,四個人開會,多數贊成通過,沒有說那一個人作主的。佛在世也是一樣,有什麼事情宣佈,它這個通過的方法是默認,宣佈之後大家不講話,就承認,就通過了;如果有意見,你就提出來說。羯磨是梵語,翻成中國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開會,就是議決,在我們中國過去方法叫羯磨,就是開會、會議、決議,所以佛法是民主自由。不能守六和敬,不能做羯磨,就不是佛法的道場。
所以諸位你們將來看什麼樣道場,要從這個角度上去觀察,它是真正的道場,還是虛有其表的道場,不難得知啊!供養說廣修,因為它的範圍非常之廣泛,剛才跟諸位說了,因為你性德廣大,你要不廣修,性德不能夠顯現。前面跟諸位說明十願,願願都是顯性德的,那麼這個地方所說的,註解上偏重在事,其實理事它都具足,這個註解在事相上,「廣羅五塵貴品。修飾百味珍饈。陳供法界如來。奉養十方海會。」這些講的都是說在事相上。諸位聽我剛才所說的似乎只是我們在家信徒對出家法師要供養,我們學生對老師要供養,那麼出家法師跟做老師怎麼樣呢?他也要廣修供養,供養之後有多餘的呢?就要布施,不能放在那個地方。
那麼還有人說,我供養的錢放在銀行裡,攢,攢到一筆相當數字了,我再來做一個好事情,這樣好不好呢?不錯啊?實際上不可以。為什麼呢?你的心已經攀緣了,心不清淨。隨手布施,心清淨,不攢積,有多小捨多少,清淨,這樣才如法。底下一段講境界相也非常地廣大,跟前面一樣「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這個也是三種無盡,佛剎無盡、諸佛無盡、菩薩海會無盡,都是我們供養的對象。「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這是能供之心,跟前面兩段意思也相同。
如果沒有普賢行願的法力加持,自己甚深信解就做不到,所以這個十大願王的的確確不是一般人能夠修學的,為什麼?他沒有這麼大的心量。這個心量實在是太廣大了,決定用的是清淨心、平等心來修這個法門。那麼下面舉所供之物,「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這一句是總說,底下就舉幾個例子。「所謂華雲,鬘雲。」這是花,鬘也是花,花穿成花環就叫做鬘,印度人有這個習俗,花穿成一串套在脖子上,這是花鬘。「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那麼這是舉幾個例子,在這一段註解裡面寫得很詳細,諸位自己去看。
經文裡面有幾個字是必須要曉得它表法的意思,這是我們在經上常常會看到的,它用雲,花雲、鬘雲、天音樂雲,它都用一個雲, 在華嚴經上我們見到太多,一切經上也常常看到。雲代表非有非無,我們看到雲彩,坐個飛機到上面去看沒有了,代表非有非無。我們要不要用這些供呢?要供。能不能執著呢?不能執著。誠心誠意去修供養而不執著,無分別無執著,雲是取這個意思,這叫真正供養,才能顯自己的性德。那麼世間人供養,他著相了,著相有沒有福?有福。著相的福小,福報小,人天善果,小果,不能稱性。因為普賢十願,願願都要顯性,著相就障礙了見性,所以它用這一個字。而且還有一個常用的字,就是用天,天不但是有尊貴的意思、高顯的意思,同時有自然的意思,天然之物。這個取隨緣而不攀緣,這個就是天然,就是自自然然地供養,不要刻意去尋求,刻意尋求又是攀緣心了。
攀緣,心就不清淨;隨緣的心是清淨的,所以它有這個意思在。供花,花代表因,所以所有供養,諸位要曉得都是供養自己的法性,依養自己的自性,見到花想到自己要修因,花代表因行。花非常美,想到我們現在自己有許許多多煩惱,煩惱是迷失自性而生的、變現出來的,所以煩惱與性德是一個東西,迷了是煩惱,悟了是性德,性德美呀!真善美呀!所以覺悟之後,把所有醜陋的煩惱都變成真善美慧的性德。那麼它在具體代表在經上講,代表六度,代表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果加上十度就後面是,方便、願、力、智,這個就十波羅密,也就是菩薩修學的十個綱領;所以供花代表這個意思,看到花了,念念不忘修六度因行。所以它供在那裡不是好看的,它裡面代表有意義的,是提醒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讓自己迷失了自性,它取這個意思,所以供花。
那麼供音樂,前面說過了,音樂是表稱讚如來的意思。所以我們用梵唄、歌詠、讚佛,這是音樂;前面跟諸位講過很多,它的作用非常廣大,效果非常地殊勝。傘蓋,傘跟蓋是兩種東西;傘是遮太陽的,遮陰的,也可以遮雨的,古時候傘圓形的,諸位在寺廟裡面你還能看得到。蓋是寶蓋,蓋是防灰塵的,那麼這也是裡面有表法的意思,這就是預防五欲六塵,不讓五欲六塵染污了自性,取這個意思,你一定要懂得。所以佛門裡一切的陳設全是教學的藝術,它叫你一看,你心裡就體會了。我們在這個世間,無論在什麼所在,心地要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你自性上好比就有了傘了,有了蓋了,取這個意思。
衣服表忍辱,忍辱衣。衣是禮,在儒家是禮,行禮的時候,要穿上禮服。衣服遮羞的,有忍辱的意思,所以見了衣,穿上衣,就要曉得修忍辱波羅密,就是曉得修禮敬諸佛,它代表這個意思。所以供養衣服。香代表的意思尤其是多,我們讚子裡面有戒定真香,所以香表戒、表定、表慧,五分法身相,表解脫,表解脫知見。在我們初學人來講,它表性香,它又代表性,所以佛門裡頭香用得非常廣泛;家裡面有佛像的時候,可以燃香,在佛像前面燃香,它代表這個意思。如果自己聞到香、燃香的時候,心裏面不能想到戒、定、慧、五分法身香,你這個香沒有供佛。這供佛是供自性佛,你能夠想到這些,提醒你自己信解,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它能提醒你這個,這就是供養自性真佛。
燃香供佛是供這個,這個彩畫、泥塑、木雕的佛,它不須要供啊!這個是代表形象,表法的;真真是自性要能夠迴光返照,那麼這種設施才能收到教學上的效果。所以處處提醒自己自性要覺,不能迷;自性要正,不能邪;自性要淨,不能染,沒有一樣設施不是提醒自己的。所以供佛你要曉得是供自佛,不是供他佛;因為自佛常常會忘掉,用個他佛,一看那個,哦!我也是佛,常常能夠警覺,能夠醒悟,是這個意思。種種是多,香的種類很多。塗香,我想你們女同學天天都要用,香水、香粉塗在身上,都是塗香。你們塗了有什麼用處呢?有沒想到戒定慧,有沒想到性香?沒有想到,所以你們迷失了。從今天起就要覺悟了,噴一點香水要想到這是供養佛,供養自性真佛。凡是塗在身上的都叫塗香,無論香粉、香水都是一樣的。
那麼燒香是燃的香,像我們佛堂燃的香是燒香。這個裏頭品種也非常之多。末香是粉末一類的,粉末一類也可以燒也可以塗的,這個裡面種類就很多了,舉出這個三大類。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這是講香數量之多;香數量特別多,它表法的意趣特別之深。這個表法裡頭最重的是五分法身香,千萬不要把這個忘記,因為五分法身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是我們之所要証得的。三皈是修行的總綱領,五分法身香是我們修行的總目標,我們將來証果,証什麼?就是証五分法身。 那麼下面講燃燈,燈也有很多種,它代表自性的般若光明,所以我們學佛的人,每天不能忘記燒香燃燈。這些也無須刻意去求,前頭跟諸位說明了,天然的意思。
其實那一個人每天不燃燈呢?你回家去,按了電流,開了電燈是燃燈。尤其是現在科學發達,夜晚都是一片光明,凡是見到光明要想到自性光明; 我們對人對事,是不是光明磊落?自性清淨心裡面是一片光明。假如我們對人對事還有隱瞞的,還有不可告人的,那是黑暗,那是無明。燃燈就是要照破黑暗,照破無明,取這個意思;我們見到一切光明,想到我們心裡頭還有沒有黑暗存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無明是黑暗,無知是黑暗,煩惱是黑暗;如果不能把這些東西統統把它改過來你那個燈叫白燃了,燃了沒用處。這個蠟燭也是光明,所以在講經的時候,作法會的時候。已經電燈這麼亮了,為什麼前面還要點兩支蠟燭?特別提醒你,因為燈你天天見,見慣了,忘掉了,特別點個油燈,點個蠟燭,你一看的時候,提醒自己,取這個意思。那麼蠟燭跟油燈,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代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它代表這個意思,菩薩身身世世都能捨己為人,這個是燃燈。
凡是供養具,剛才說了,不必勉強。但是要盡心盡力,不須刻意去搜求,刻意搜求那這個是錯誤了,給我們帶來煩惱了,盡心盡力是我有多大能力,我要供養好的。買香,我們買好香,我有這個能力買一千塊錢一斤的香,我就買一千塊錢。如果我是買個幾拾塊錢一斤的,這個對不起自己。如果有三、四千塊錢一斤的香,我買不起,我也不要去借高利貸去買去,那個錯誤了,那個增加自己的負擔,沒有意思。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心盡到了,力量也盡到了,這個功德是圓滿的。超過了自己心力的,有很多人在佛門裡做功德,他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去借高利貸來做功德。為什麼呢?要面子,他想別人出了功德,我出少了不好意思;自己實在也沒有錢,去借高利貸,後頭就背利息,苦不堪言,這個錯誤了,是絕大絕大的錯誤,這佛門裡頭不許可的。
佛法絕對是個平等法,人人盡心盡力了,他就平等了;所以在心力上平等,不是在事相上平等,事相上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在心境上平等,這個是真正的平等。所以諸位一定要懂供養具裡面,它所代表的意義。經上舉例不多,只舉了幾個例子,而且在供養當中,除了你明瞭表法的意思之外,最好還能夠發願。你要不會發願呢,經裡面有例子可以提供你參考,自己不會呢,就依照經上例子來做。譬如說此地也舉了幾個,第二十七面,「行者當供養時,一一俱當發願。」這是告訴我們,你這個供養就沒有白供,與普賢行願就相應了。「塗香時,作是願言,願無漏塗香,磨鎣熱惱者,脫彼諸地獄,一切炎蒸苦。」那麼底下有燒香,有供燈,所以不管供養什麼,自己都有願,那麼有願要盡心盡力去做到;發願與迴向願雖然都是願,意思不相同。發願,這個願未必能做到,事上做不到,我心裏有這個願,事上我沒有這個機緣,緣不足,願做不到。做不到不能沒有願,譬如說我們要有普度一切眾生的願,像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一定要有這個願,但是你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做不到不能沒有這個心,我能做多少做多少,天天在做,時時刻刻在做,做多少算多少。那麼迴向這個願是已經做到的,已經做到的,把這個功德迴向十方,迴向眾生,那跟發願不一樣。發願等於說支票開出去還沒有兌現,那個迴向是已經兌了現的了,這是有這麼一點不相同的地方。那麼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願是由自己發的,也有個別之願,有特別的願望,也是個個人不相同的。自己實在不會呢,找經裡面看看諸佛菩薩他們是怎麼個發願,這是提供你作參考。你照他這個方法學習,行;不照這個方法也行。譬如說我們見到燈,我們自己發願我們犧牲自己,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願也非常之好;用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個意義,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的能力,用我們的體力,盡心盡力去替社會大眾服務,貢獻於社會大眾,這個就是燃燈、燃燭的意思;叫我們不要忘了自己這個本願,時時刻刻提醒他明白這個意思就好。
再看底下一段,「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那麼這是正明供養,就是說明正式的供養。在這一段裡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常,說明供養不能間斷。一花一香都與體性要相應,只要與體性相應,一也是多,為什麼呢?體是心,心包太虛。香花是物,雖然是一物,這一物是從體性裡面生的,這一物就是自己的體性。所以華嚴經上常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無礙,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們看到經裡面講的供養具,數量無量無邊,好像我們怎麼能做得到呢?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做到了。
所以古德教給我們,修普賢行願的人,只要你安心觀行,一就能化成無量,無量也能夠歸納成一,與經上所講的境界無二無別;法喜才能現前,所以法喜充滿,才能得到真正的樂趣;也正是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頭第一句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我們現在學,習是做到;做到之後,喜悅從內心生出來,不是外面的刺激,從內心裡面分出來,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法喜充滿,所以學佛真的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不假啦!愈學愈快樂,愈學愈自在,世間第一等的樂事在佛法裡頭。如果你學佛覺得痛苦,那你學錯了,你曲解了經意,你方法有錯誤,理論有錯誤,所以你才愈學愈苦。如果理論方法正確,愈學愈快樂,這個是真的,心開意解。好,我們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