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17 22:31:56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本湯次了榮著:大乘起信論新釋(四)

       【要義】先標明一切邪執皆由我見而起。此我見有人我見、法我見二種。此二種並非通常所言外道凡夫的人我或法我,乃言執真如之法者。其中所謂人我見者,乃言我執不斷的初學大乘之徒所起的妄執。所謂法我見者,乃言不斷法執的二乘之徒的妄執一切法中有體性。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門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如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雲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外色者,則無虛空相。所謂一切境界,惟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要義】人我見有五種。此所謂凡夫,乃指前述的初學大乘的法徒。第一人我見,破斥邪執法身為人我見。經文中說如來的法譬如虛空。這是為了要破斥眾生以色身為實有的執著。但因眾生不知此義,以致認為虛空本身就是如來法身的體性。今破斥之,虛空者,乃是妄法,非是實體。只是對有形的色法物質假定為有而已。此時乃凡夫可見之相,和色法同樣地能在妄心上生滅顯現。但是一切色法,原來儘是真心的顯現,故心外無色法存在之理。色法既無,則對它亦無考慮虛空的存在之理。蓋一切虛界,乃惟一絕對的真心。由於真心妄動,因而出現境界。若離妄動,則無一切境界,只有一個真心。法界實乃惟一真心,故無所不周遍。此即如來本覺的性覺究竟之義,決非世間所謂太虛的虛妄法。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惟是其空。雲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要義】第二,破人我見。即執著真如為空的,應當破斥。般若經等中,談一切皆空。謂世間諸法自不必說,涅槃真如也畢竟是空之說。聽信了此說,而不知這是為了破除從妄情執著的實有,於是發生把真如涅槃的體性亦認為空無的邪執。今破除此邪執,以真如不空之理,指示大智慧光明等無量的功德具足。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雲何對治?以惟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要義】第三,破人我見,即破斥執著真如中有色心等差別之法。聽見經文中有如來藏即真如中有大智慧光明等無量功德之說,便發生謬解,以為如來藏中有如吾人所思的差別。今破斥之。依據真如門無差別絕對之義,差別本身表示無差別之義;依據生滅門差別相對之義,反顯於生滅的染法中,說無量差別的功德。因此顯示無差別中的差別。應掃除妄情差別的見解。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往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雲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惟有過恒河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惟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要義】第四,破人我見,即破斥執著真如之體中有惡法。聽見經文中說世間生死的妄染諸法皆因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便誤解真如隨緣之義,執著為如來藏自體中直接具有一切世間妄染惡法。今破斥之。如來藏真如的本體,雖是本來染淨不二的絕對界,但在其相大中,有過恒沙等的淨功德,乃不離(用即)不斷(用常)不異(體一)之物。煩惱惡法,只在妄情之前顯現,本來無有其體性。因為從無始已來,未曾隨順相應于如來藏真如故也。若如來藏真如中有妄法,則積修養之功,妄法即當愈益顯現。而修顯證會真如的結果,可永遠斷滅妄法。由此觀之,妄法無可有之理。如此斥破此人我見。(關於此義,華嚴緣起論和天臺實相論有異見。參肴立義分中說義之下的詳義之條。又參照教理鈔十七(二十丁)、四明教行四(十六丁)等)。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複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雲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要義】破斥第五種人我見,即破斥眾生有始及還作眾生的執著。經文(勝鬘經等)中有布如來藏而有生死之迷;依如來藏而有涅槃之悟之說。聽到了此說,由於不瞭解無明無始之義,遂發生真前妄後之執,認為有眾生出生之始。因已起真前妄後之執,故隨之而起悟後卻迷之執。一旦獲得如來涅槃之悟者,又還執著於作迷的眾生。今破斥之:如來藏真如乃無始的存在,故頂明亦是無始的存在。因無明無始故,眾生之生亦複無始。倘說三界內眾生之外更有眾生始生,則是外道經的說法。(仁王經中說三界之外別有一眾生界藏,乃外道大有經中的說法,非七佛說)。又,如來藏真如是無始的,同時又是無終的。因此與如來藏真如相應契當的佛陀涅樂的悟,也是無終的。豈有還迷而作眾生之理?如此加以辯駁。
  以上人我五執中,前二者是關於空的執著,後三者是關於有的執著。又,最初一者限於果後四者是其通因果的迷執。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心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雲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要義】以上破斥了五種人我見,今說法我見。所謂法我見,由於二乘鈍根,故如來隻說人空法有之理,未說法空之理,但二乘的劣機,執著了法的實有,畏怖生死,妄取灰身滅智的小果。今斥破之,須知五蘊身心之法,其本身是不生不滅的真如,故無有滅,本來是常住涅槃。用此大乘法義加以辯駁。
  複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要義】以上的人法二見,是說明對治離。今陳述究竟離。上述的對治離,乃為了破除各種邪執,而用與之相應的法義,使能治與所治相對而掃除邪執。猶如對於各種疾病,使用一一相對的藥。今此究竟離,則為欲掃除一切邪執,一切言語泯亡,達於無念之境,悟入真如,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者也。好比欲使藥石奏效,病患根除,而藥也沒有,病也沒有。然則其究竟脫離妄執者如?原來所謂染法所謂淨法,全都是相對的假名,其真如不可得也。蓋一切諸法的真如覺體,非色非心,非果位的智,亦非因位的識,又非有,又非無,畢竟是離言不可說的。所以用言語來說明者,乃佛陀如來的善巧方便,於無言說中起言說,以引導眾生,使達於真如離言之境。但倘思念染淨一切之法,則滯於相對生滅,不能進入悟通真如的實智。因此泯亡相對言說的差別,悟入絕對離言的妙境界,是必要的。
  二二、分別發趣道相
  解釋分三段之,已將顯示正義及對治邪執的二段說畢。今說分別道相發趣。上兩段相當於大乘的大,乃理論的哲學的說明。今此段相當於大乘的乘,乃實踐的宗教的說明。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三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要義】所謂分別發趣道相,意思是說,分別發趣於道的相。即在諸佛所證的佛果菩提的道上,一切菩薩發菩提心而修行,說明趣向的義相。換言之,乃論述立志進趣於無上道的路徑過程。此路徑過程大別為三種,一者,信成就發心,乃言在十信位上修習信心,其信成就,進入十住不退位。二者,解行發心,乃言在十行十回向位上了解法空之理,隨順於真如,修養六度的妙行。三者,證發心,乃言在十地位上證真如。即前二者為地前的相似比觀,後一者為地上的真實正觀。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焦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要義】第一信成就發心中,先述信心成就之相。所謂信成就發心,是何等樣人所作的呢?作何等的修行呢?如何信心成就而得發心呢?答曰:先舉能修的人,乃不定聚(十信位)的人。其次,表示其修行,則是由於具有宿世以來內外兩熏的善根故能信善惡二業的果報,起十善,厭生死苦,願求無上菩提,值諸佛,親為供養,以此修信心,經一萬劫,獲得信心成就。講到其發心的成就,則因如此信心成,佛菩薩教使發心,或以眾生救濟的大悲而自己發心,或慨歎正法的衰滅,從護法的精神上自己發心。能如是信心成就而發心的人,進於正定聚不退位(十住位),得到當來必可成佛的金剛種子,與本覺內熏的正因相應,不再墮入二乘地。
  以上乃不定聚的勝根,但若是不定聚中的劣機,則如?答曰:此乃善根微少,而久遠劫以來煩惱深厚之人,故雖值佛供養,只修行五戒十善,起人天的種子;修行四諦十二因緣,而起二乘的種子而止。設有求大乘佛果之人,但其根機不定,一進一退無常,或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則或見佛的色相,或供養眾僧,或因下劣的二乘的教令,或學習其他的教,遇此種緣而發心。此等發心悉皆不定,遇到像舍利佛那樣的惡因緣時,便墮入二乘地。
  複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要義】第一信成就發心中,今指示發心中的三心。發心有三種,一為直心,即別無歧途,正直地念及真如,乃二行之根本。二為深心,為欲歸向心源,樂集一切善行,乃自利行。三為大悲心,即眾生救濟的大悲心,乃利他行。此三種心,在橫的方面說,從初悉皆具足,但若在豎的方面說,則順次相當於十住十行十回向。“義記”中將此三心配合於三聚戒、三德、三回向,即如左:
  直心──攝律儀戒──斷──實際回向──止惡──根本
  深心──攝善法戒──智──菩提回向──修善──自利
  大悲心─攝眾生戒──恩──眾生回向──救濟──利他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惟念真如,複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磨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時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
  【要義】發心中除直心之外,更有深心和大悲心,以問答說明其理。問曰:上文說同相之下,
  法界一相,佛凡同體,乃唯一真如。然則只要注念真如,便已足夠,何必更發深心與大悲心而修善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如意)寶珠的性體雖然明淨,但因有礦穢的垢。倘使人不念其為寶,不用方法來磨治它,則終不能發散明淨的光輝。今此亦然:眾生所有的真如,其體性也本來是空淨的,只因有無量無邊的煩惱,便不念真如,或不修善行,故畢竟不能明淨。修善行有如此的必要。蓋善行違背煩惱妄法,隨順於真如本覺。故倘能發深心大悲心而修習善行,則自然可以歸順真如。隨順於真如,雖方便無量,略說之亦有四種,即如下: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敬愛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銷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于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要義】第一,行根本方便者,乃言兩種二利行的根本,即因有智慧而不住生死;因有慈悲而不住涅槃。即法性真如的不變隨緣有此二義,不住著于一方。第二,能止方便者,乃消極的自利,即止惡,所謂止持門是也。即符合於脫離法性真如的諸過。第三,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者,乃積極的自利,即修善,所謂作持門是也。即符合於脫離法性真如的癡障。第四,大願平等方便者,乃攝化眾生的利他。在時間上盡未來際,在空間上不漏一切眾生,使悉皆平等,悟入究竟涅槃。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系,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要義】說明發心的利益,有四段。第一,顯勝德;第二,明微過;第三,通權教;第四,歎實行。
  第一,所謂勝德者,乃言初住位的菩薩,由於發以上三種心,故能以相似比觀的智慧去理解少分真如的法身。因見真如,故能隨自己的願力,自由地示現八相成道。第二,所謂微過者,初住位的菩薩由於未曾全斷有漏之業,故有變易生死的微苦。又,在故留潤生的情況之下,有分段生死之苦,但不似吾人凡夫的業系,乃從度生的大頗發起,故其壽命也有申縮自在之力。第三,所謂通權教者,經文中曾說十住的菩薩有退墮到三惡趣者,並非真實的退墮,乃欲激勵末入定的十信位者。第四,所謂歎實行者,乃言十住位的菩薩一度發心,信知一切法本來涅槃之理,故不怕退墮到二乘地,聽到欲得涅槃必須永劫修行的話,也不畏懼,畢竟勇猛精進。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于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嗔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密。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要義】今述第二解行發心。所謂解行發心者,從前文的正信(初住)進展,今已入十行,又將行滿十回向,將結束三大柯僧祇劫的中初阿僧祇,故對真如發生深解。所謂深,乃對前位的淺而言;所謂解,乃言不及後位的證。因如此深解現前,故其修相能符合真如的無相。雖終日能行,而不認識其相,全離修相,即隨順真如,修六波羅蜜。波羅蜜,譯語是到彼岸,略稱度。真如之中,沒有從差別而來的慳貪,故隨順之而修檀(佈施)波羅蜜。又,真如之中,無有染汙,脫離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之過,宇宙自然的規律無所過失,故隨順之而修屍羅(持戒)波羅蜜。又,真如之中,無有塵垢,因而脫離嗔惱,順之而修羼提(忍辱)波羅蜜。又,因真如遠離身心之相,故無懈怠,隨順之而修毗黎耶(精進)波羅蜜。又,真如常住,無有散亂,隨順之而修禪(禪那,即言靜慮)。又,真如之體明淨,無有無明,隨順之而修般若(智慧)。此即解行發心的真如隨順。
  ┌檀那──佈施──慈悲──無貪
  ├屍羅──持戒──規律──無過
  六波羅蜜┼羼提──忍辱──忍耐──無嗔
  ├毗黎耶─精進──勉強──無怠
  ├禪那──禪定──靜思──無亂
  └般若──智慧──智識──無癡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諸者,無有境界惟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于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惟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于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怠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要義】述第三證發心,初說發心之體。所謂證發心者,其地位如何?答曰:乃在從初地的淨心位至第十地究竟位而證。證如何境界?真如是也。所謂證,乃言用根本無分別智去照見真如無差別的理體,故離去能所,超越主觀客觀,乃絕對一相一枚,故別無所謂境界。而現在特地提出境界,乃因十地菩薩未達果位,故後得有分別智之中業識不盡,隨之而轉現的二識猶存。因此指由於轉識而來的現識中映現的真如為境界。須知根本智中,本來無有境界。因此直指此真如根本智為法身。
  其次,此菩薩根本無分別智之上所顯現的後得有分別智的勝用如何?由於用此智照見差別界,故一切差別無不照見,苦惱的眾生一一出現,於是發起救濟的大悲。即無有用微妙的文字言語來稱讚的私意,而一意專心攝化眾生,因此能在一念之頃到達十方無邊的世界,而供養諸佛,請其說法。又,為了對長時的修行心懷怯弱的眾生,經雛劫數,超越地帶,成就正覺。又,為了認為佛道易修而懈慢的眾生,說需要無量劫。度生攝化的方便是無量不可思議的。
  但在實際上,此菩薩之種性,根與發心與所證皆相等,決無超過之法。地前一阿僧祇,地上二阿僧祇,合起來,都需要三阿僧祇劫的修行。只是隨眾生之感見,而其示現有種種之差別耳。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要義】次陳述發心之相。十地菩薩發心之相有三種。第一,所謂真心,乃證真如的理體的根本智。第二,所謂方便心,乃眾生攝化的後得智。第三,所謂業識,異于佛果圓滿之德,表示有微細起滅之累。可知在實理上,此菩薩尚有業轉現的阿黎耶識。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複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雲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見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要義】最後說明功德成滿,更就一切種智,設問答以解疑。菩薩十地位正確地究竟之時,功德成滿,達於佛果位。此時在色界的頂上的摩醯首羅天,示現一切世間色身中最高大的身體,只用一念契合全分真如的始覺的智慧,頓斷根本無明。因頓斷無明,故顯現一切種智。所謂一切種智,名為根本後得無礙之智,或稱為真俗無礙之智。乃一切無不遍照之智也。此智上自然有不可思議的業用,能現於十方,攝化眾生,給與利益。“義記”中以一切種智配合智淨相,以不思議業配合不思議業相,因皆是本覺隨染之所成故也。
  關於一切種智的疑問是:宇宙廣大無邊,人生無量無邊,其間差別亦複無邊,難知難解。雖是一切種智,亦不能一一瞭解,如此,不但在客觀物件上疑問,在主觀上,若說無明頓斷、無有心想,則與一切種智一一瞭解也相矛盾。於此甚是懷疑。答曰:客觀物件的境界,本來不出一心之外。此一心絕對平等,脫離心想。是以一切無所不照。眾生因有妄分別的心想,故在心外認境,甚不自由,又有不能照之處。然諸佛如來,離主客的見相,全無心想,故無所不遍,無所不照。因此而起攝化眾生的大悲,開示種種法義,尚有何疑?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雲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要義】前文解答關於一切種智的疑問,今解釋關於自然業智的疑問。前文言諸佛如來自然有不思議之業,能示現一切處,利益眾生。然則眾生何以不見聞佛身?答曰:諸佛如來的法身,乃真如平等無差別者,遍滿於宇宙中。但斷絕作意分別之想,是自然的。只是適應著眾生的感見。故眾生有塵垢,猶如鏡面有垢,不能映現萬像。法身上無由顯現報化二身。
  第八章 修行信心分
  起信論分為五分,現在是說第四的修行信心分。第二立義分略說大乘。第三解釋分廣說大乘。都是教人知道大乘為何物。現在陳述的是須向此大乘起信心而修行。所謂四信五行,即在大乘起信的題號中相當於起信二字。
  一、四信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雲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
  【要義】承前起後,先舉能修之人,後標信心與修行。所謂能信之人者,乃言未入正定聚者,即不定聚者。前述的分別發起道相,雖然也是不定聚之機,但是使已經信心成就之人,表示三種發心,使入正定聚,主要是說三賢十地的修行。現在的修行信心分,雖然也是對不定聚而言,但因信心尚未成就,故特地說述四信五行之法,主眼在於使信心成就。故前者是為勝機的菩薩而說,今者是為劣機的行者而說。因此前者是理想的實踐論,今者可說是實際的實踐論。此分別發趣相是從修行信心分的能信能行,著眼於所信所行的物件,以說明大乘。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要義】今陳述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中的四信。所謂四信者,乃言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第一,所謂信真如,因真如乃宇宙萬有的根本,故樂念之。第二,所謂信佛者,即相信佛有大智慧光明等無量的功德,經常恭敬供養。第三,所謂信法者,乃言教法中有大利益,經常作六度的修行。第四,所謂信僧者,即相信僧能隨順真如,行二利,常親近菩薩眾,受教,修行。要之,真如是根本,佛法僧三寶,不外乎真如的顯現。即真如的人格的、理想的表現,是佛;真如的哲學的、理論的表現,是法;真你的倫理的、實際的表現,是僧。又可把真如體相用的三大順次配合佛法僧三寶。終極則惟一地歸結於真如。但今因以窮行實踐為主眼,故信仰物件有四,為欲鼓吹不壞的信念也。
  二、五行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要義】今陳述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中的五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波羅蜜中,禪定(止)、智慧(觀)合為止觀。為五行。此止觀之二,乃不離一對之法。但必須均等,故合為一門。加之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依照增數之法,巧妙地組織本論,有深意焉。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舍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惟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要義】所謂行佈施,施我財物,叫做財施。解除人的危險,叫做無畏施。教導人,叫做法施。世人有把此三施配合智仁勇三德者。即財施為仁,無畏施為勇,法施為智。而此三施,都要不執著能施、所施、施物,才是佈施行之上乘。
  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嗔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憤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要義】佛陀的戒法,人體分為三門,即攝律儀戒(止惡)、攝善法戒(作善)、攝眾生戒(度生)。若以配合現在的經文,則出家以上相當於攝律儀戒,以下相當於攝善法戒,當護譏嫌以下相當於攝眾生戒。攝律儀戒,通常禁止身三(殺生、偷盜、邪行)、口四(兩舌、惡口、妄語、綺語)意三(貪、嗔、癡邪見)。今於此外又加貪嫉、欺詐、諂曲三項。又,相當於攝善法戒的文,中,在出家人,特別注意應守如來所制禁條,避開憒鬧的都會而蔔居於閑寂之處,少欲,知足,修頭陀行,微少的罪過亦應慚愧而改悔。所謂頭陀,譯作抖擻,乃言為欲抖擻煩惱而托缽。最後,在相當於攝眾生戒的文中,須注意勿使由於出家不謹慎而招致世人嫌惡譏評,發生狂妄地誹謗正法的罪過。
  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要義】所謂忍辱者,即是忍耐,被別人惱,亦不起復仇之心,名為他不饒益忍,即忍受他人的不饒益之意。又,不為利害、毀譽、褒貶等而動心,名為安受忍,即不動的精神也。
  雲何修行進門?所謂于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要義】所謂精進,即用功。首先對諸善事不怠,又立志堅固,全無卑怯。又,為了解脫自身輪回生死之大苦,而行二利。
  複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已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要義】舉示精進中的障礙,說除障的方法。欲修行信心,亦因無始曠劫以來迷上加迷,為了邪魔諸鬼,為了世間的俗務,為了疾病,而不能如願地修行,是常有的事。所以必須在晝夜六時中禮拜諸佛,至心懺悔,勸請大德,隨喜善事,迥向菩提,以增長善根,除去諸種障礙。
  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磨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舍那觀義故。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舍離,雙現前故。
  【字義】單說止,說觀,乃方便之法。奢摩他,譯言止。此處是對止說明止的成就的正止。又,加一觀字,說奢摩他觀,因為觀有通別,通叫做禪定智慧,別叫做智惠。毗缽舍那,譯言觀,即正觀也。
  【要義】陳述第五止觀門,先略說止觀之相。所謂止者,乃言吾人用妄分別來認識六塵的境界,因此必須止此等一切境界,使與正止一致而修行。所謂觀者,乃言觀察一切諸法的因緣生滅之相,使與正觀相一致。不依據止,則心散亂;非觀,則心沉滯。因此必須漸漸修習此二方便,不便離舍,才能止觀雙現前,達於妙境。質言之,止是真如門方面,由此可得根本智;觀是生滅門方面,由此可得後得智。然二門二智,皆是惟一真如的兩面觀,故能雙現。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複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于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頁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惟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要義】其次分別說止。陳述止是修的方法,終於獲得真如三昧。欲修正,必先住在靜處,清淨持戒,食具具足,得善知識,屏除一切俗務。此五緣必須具備。今只舉靜處,其他從略。依照禪的座法,結跏趺坐,使身體端正。其次,不求世間名利,藉以正心。如此,可以依據真如門,觀見唯心無境,因此不用按照氣息的數息觀,不須修習按照形色的骨蘊觀,不須依空、地水風火乃至見聞知覺之境而修習,所想能想,盡皆除去。因為一切法的真如,即宇宙的真相,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既已隨順法性真如,則心外無境。先在心外認識實境者,此認識實境的心是妄的。此種迂愚之法,必須除去。又若在修止期間,心情散亂,則應住於心外無境的正念中。心外無境,則此心亦無自相,空寂而念念不可得。不僅在端坐修行時如此,在去來、進止、起居動作之時,亦應經常隨順法性不動之理而觀察修行。久習純熟之後,遂入真如三昧,一切境相皆止,成就初住不退位。惟疑惑不信之人不能人。
  複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要義】陳述真如三昧的異名和勝德。入真如三昧時,法界一相而無差別。佛凡平等無二。因此名為一行三昧。此真如一行三昧是諸三昧的根本,若能修習之可生無量三昧。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佈施、持戎、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率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舍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店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複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施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系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要義】魔障有種種。即出現恐怖的相貌,出現男女端麗之像,出現佛菩薩之相,說六度等之法,使人得到宿命通、天眼通等有漏的五通而被惑,使人發生煩惱,心情錯亂,給與外道的三昧,使溺惑於禪悅食,使人食欲紊亂,身體衰弱等等,不勝枚舉。對治此等魔障的方法,行者必須常行智慧觀察,住於正念,不取不著,則魔障自然退散。所謂外道三昧,內則不離見愛、我慢之心,外則貪著名聞利譽,因此絕對不能退治煩惱。又次,所謂真如一行三昧的真相,因無能緣之心,故不住見相;因無所緣之境,故不住得相。能所主客盡皆泯亡,故可漸漸斷絕煩惱,入於如來種性的初住不退位。但倘四禪四無色等世間禪不能離我執,則仍墮於外道的三昧。
  複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蒪。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于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要義】修止不但于後生有利益,又有現世十種利益。一為佛菩薩護念之益,二為諸魔畏怖之益,三為遠離外道之益,四為重障微薄之益,五為疑惑滅除之益,六為信仰增長之益,七為勇猛不怯之益,八篇心身柔和之益,九為世間不樂之益,十為外緣不動之益。
  複次,若人惟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確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駐穢汙,無一可樂。
  【要義】先略說觀。只修止,則如止水湛然,心沉沒而缺少活動。因而不樂眾善,缺乏度生大悲,自利利他並失。故應修活動的觀。修觀有四階級,即法相觀、大悲觀、大願觀、精進觀。今說第一的法相觀。法相觀可治以前的失自利之過,乃四非常觀:一為無常觀,二為苦觀,三為無我觀,四為不淨觀。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世苦,亦無分齊,難舍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湣。
  【要義】述大悲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因被無明熏習,而受生死苦報,現在、未來,皆蒙無量苦痛。而不知解脫之道,甚為可湣。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要義】為欲救濟如此苦惱的眾生,使得涅槃,故立大誓願。
  以起如是願故,于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舍修學,心無懈怠。惟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要義】述精進觀。既立度生的大願,除了端坐時專念止以外,必須常用畢生的努力,奉行修善。倘是應作,則隨順真如而作,倘是不應作,則不可違背真如而作。當如此觀察。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征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舍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舍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要義】前已分別解釋止和觀。今述止和觀雙運。行住坐臥,皆當止和觀俱行。即一切諸法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止);同時,因緣和合的善惡業報是不失不壞的(觀)。又,因緣和合的善惡業報不失不壞(觀),同時,一切諸法的自性不生不滅(觀)。止即觀,觀即止,平爭即差別,差別即平等,止觀不二,真生不二,故能退治凡夫二乘的心過,得入佛果菩提之道。
  三、彌陀易行
  複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綠,隨順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迥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親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要義】開示易行念佛的一門,作為防退的方法。眾生(十信位兼十信以前的人)學大乘之法,作四信五行,欲得正信的初住不退位,但此娑婆世界多退緣,現時不能實地策修之,于此何能有如來勝方便而攝護信心?但可用專意念佛的因緣,隨願而生於他方佛土(雖是諸佛的淨土,但引經看來,實為彌陀的淨土),永離三惡道。所以經(淨土三部經及瑞相經等)中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將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于彼阿彌陀佛國,則即得往生。故往生之人,常能在彼國土見佛,因此終無退轉。若更有勝機(三賢十地),觀見彌陀的真如法身,即理體,經常勤修,則可住於正定聚(初住已上),故畢竟能得往生。
  【詳義】專意念佛,乃觀念口稱兩事。“孔目章”四(七丁左)以淨土論讚歎門的念佛為口稱的念佛。“禪源詮”上(六丁左)則以為觀念的念佛。長水等為口稱的念佛。但就真宗一家的結論看來,可說正是口稱兼觀念相通。修多羅說之下,有念佛,有善根。雖然十八、十九、二十真假未分,但對照上述的專意念佛之文,結論應是十八弘願。常見佛等的八字,海東認為是經說之文;若觀以下則為馬鳴的解釋。此時若觀以下也與前者相同,只是劣機的解釋。然“義記”中視為常見佛等以下乃馬鳴的解釋。此時若觀以下就成為勝機的解釋。應是顯示勝劣二機。雖二說皆可通,但從佛的理體方面看來,大可分為劣機和勝機。若觀彼佛的“若”字,新譯中無有。無有若之一字時,往生常見佛。故觀見理體,成為局限於劣機。舊譯有若之一字,是顯現勝機。指示初住以上的勝機也河願求往生極樂之意。然作為起信論的主旨,勝機有四信五行之法,有分別發趣道相中所說的三種發心。極樂往生當屬於傍意,當著眼於若之一字。則基本意,契合於凡夫兼為聖人的旨趣。
  若將本論與觀經相比較,則觀經的正宗分中廣說定散二善。但從流通文倒看時,乃鼓吹念佛,而仿解釋之例。本論亦與此,同雖說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但從此文倒看時,可說全論都是鼓吹念佛。然虛心平氣觀察今文時,有真假未分,旗幟不鮮明之處。故九祖法然聖人的“選擇集”中,判定為傍明往生淨土論,實屬有理。
  第九章 勸修利益分
  本論共有五分,今述第五的勸修利益分。信奉上述之理而實行時,其利益廣大無垠。過去一切諸佛,亦皆乘此法而得無上涅槃。現在未來一切諸菩薩,亦可乘此法而成。是故一切眾生亦複可乘此法,今舉其利益以勸修。
  本論以卷頭的歸敬頌為序分,卷末的流通頌為流通分,中間的五分為正宗分。若在五正.宗分中求序、正、流通,則因緣分為序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為正宗分,今之勸修利益分為流通分。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要義】總說利益。似上所說大乘之法,乃諸佛的秘藏實論。若有眾生信此法,欲入大乘菩薩所修之道(即因道之義。因通佛果,故曰道),須持此論(聞慧),思量(思慧),修習(修慧),究竟可至佛果涅槃之無上道(即果道之義)。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複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複如是無有邊際。
  【要義】以下約聞思修三慧,分別說其利益。“若人聞是法”以下,說明聞慧的益相。“假使有人”以下,說明思慧的益相。“複次若人”以下,陳述修慧的益相。其中所謂授記,乃言當來必成佛的記別,即授與保證。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曼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信仰,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要義】次陳述誹謗此論之重罪。若人誹謗此論,當於無量劫間受大苦惱。何以故?因自害、害他,斷絕三寶之種故也。言斷絕三寶之種,乃因一切如來及菩薩皆乘此法以至菩提涅槃故也。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要義】最後結勸。三世菩薩,皆行此法,更無異路。故應勸修學。
  第十章 流通頌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分總持說
  回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眾生界
  【要義】對於卷頭的歸敬頌,此四句為流通頌。將諸佛所證甚深廣大的大乘法義,我馬鳴隨分總括而說述。此造論的功德,如法性真如一樣廣大無邊。今願回向此功德,以普利遐代一切眾生。
  本論以偈頌始,以偈頌終。于此即可想見馬鳴菩薩以何等虔敬的信念開端,以何等雄大的抱負結局。此流通頌僅四句,拜誦之時,不可輕輕看過。因此特設一章,以贊仰大士之抱負,欽仰度生之切望。
  第十一章 餘論
  一、真如緣起的三大難
  【發端】所謂真如緣起,乃言本體的真如由於無明的緣而起動,成為阿黎耶識,由此顯現宇宙萬有。然關於這說明,存有疑問。即:真如與無明的關係如何?無明的起原如何?無明的終局如何?古來講布起信論的人,都討究這些問題,名之為三大難。即一,真妄別體之難;二,真前妄後之難;三,悟後卻迷之難是也。
  然此等問題,不是到了後世才發生的,遠在佛在世時早已發端。即“圓覺經”第四金剛藏章中說:金剛藏菩薩合掌恭敬向世尊發問:(一)眾生既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相當於真前妄後)?(二)若是諸無明眾生所本有,則有何因緣而如來複說眾生本來成佛(相當於真妄別體)?(三)十方眾生本來成佛而後起無明,則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相當於悟後卻迷)?如來對於此種懇詰,列舉譬喻,諄諄說法。其要旨是說:用生死輪回的相對分別心,並不能知道真如圓覺的絕對,此實乃證知無分別的境界。末了說偈,陳述修行之不可忽。問的是理論的哲學的,反之,答的是倫理的宗教的。寬容不迫,令人渴仰,問者心服即在於此。然此惟有世尊始能為之。
  【史實】中國唐朝則天武后時,複然法師(與賢首大師共同幫助實叉難陀翻譯華嚴經,乃高德之人)。曾造一偈,以問天下的學士,即所謂真妄偈是也。偈曰:
  真法性本淨 妄念何由起 從真有妄生 此妄安可止 無始即無末
  有終應有始 無始而有終 長懷竗此理 願為開玄妙 析之出生死
  此偈之中,要之,含蓄看三大難。對於此偈,安國寺利涉、章敬寺懷暉、安國寺洪滔、雲華寺法海師等,競造答偈。然如果子、清涼澄觀、圭峰宗密三師的答辯,大有可觀,為餘者所不及。奉禪法師向四明知禮所發的疑問,亦不外乎此。
  對於真妄偈中的“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可以說:迷於真,故無明生。然並非真如先在,無明後起:就同真如無始一樣,無明也是無始的。又,無明既然是迷於真如而起的一種幻想,則無體即空,真如以外並無別體。對於“從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的問,可答言:無明並非從真如而生,乃迷於真如而生,因此悟了真如,無明自止。真如是所迷,無明是能迷,肯迷與所迷並不全同,故真如不可除,而無明可除。“無始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有終”,以無明為無始,則不可不無終。對於此問,可答言:說無明為無始,乃從來未曾悟得,故言無始。既失無明乃無體,即空,則無明完全終盡,惟一真如存在。欲知關於真妄偈的史實及其解答如何,可參看“佛祖統記”第十一卷、“圓覺經略疏鈔”第七卷、“宗鏡錄”第五卷、“十不二門詳解”下末,“林問錄”卷上等。
  【真妄別體之難】真如乃無始的存在。無明與真如同,也是無始的存在。然真如之外有無明存在,真妄完全別體,起信論應是真妄二元論──此種非難,乃常向真如緣起論發放的強弩。但其實決不如此。先就真如門看,“論文”中說明真如門,說“心真如者,是一法界的大總相,乃法門之體”。“義記”中說:“真如門是染淨的通相,故通相之外別無染淨”。或說非染非淨或說非真非妄,或說不守自性,說無住,說無相,說約體絕相,說萬法通和。然則真如乃染淨未分惟一絕對的本體,非真,非妄,超絕真妄同異論,豈有容納真妄別體真妄二元論的餘地?此乃明顯之理。其次,就生滅門看來,真如與無明,有非一非異的關係。在非一的方面,以真如為覺,以無明為不覺。覺與不覺,明與不明,真實與偽妄,互相差別,宛如別體二元。但如此真妄差別,不過是說明上的假定。故就非異方面說,無明雖為無始的存在,但常依真如而存在,決非自立自存之物。如果無明也同真如一樣自立自存,則變成別體二元論。但在起信論中,是極度主張無明依真如而存在的。故就生滅門而言,也不是二元論,其理自明。後面,就無明的性質看來,“義記”中提出無體即空及有用成事二義。此二義也頗可說明無明的性質了。即無明是無體即空,乃無理之物。詳言之,從真理之上說來,無明元來是虛空之法,並非另有實體。妄法無體,乃真如緣起上不可動搖的真實義。然從我等迷者看來,乃有用成事,乃有情之物。詳言之,從迷情上說,迷界差別的現象森然存在,山川草木禽獸蟲魚展開在吾人眼前。在這迷情上開發萬有,稱為有用成事。因此無明雖然元來是無體即空,但在我輩迷界之人看來,是有用成事。妄認無明仿佛有一種作用。故世尊對金剛藏菩薩提示真妄關係論,乃是枝末。所以必須令人脫卻生死輪回的迷心。可知世尊的解答,實乃徹底的明言。如此主張妄法無體,故就性質而言,也顯然不是二元論。說明真妄的關係,可用水譬喻真如,用風譬喻無明。真如的水被無明的風所動,卷起千波萬浪。水與風完全是別體。真如與無明也完全是別體也。
  【真前妄後之難】倘是因真如而有無明,則發生疑慮,以為真如在前、無明在後。此即所謂真前妄後之難。今欲說明此事,應如何方可知呢?知道無明無始的存在與真妄同時的存在,此疑問即可冰釋。即真妄皆無始,因而視之為同時存在。便發生真如在前、無明在後的疑問了。所謂無明無始的存在,乃真如緣起論中的根本主義。“論文”中說:“名為一切眾生,而不稱為覺,原是由於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曰無始的無明”。又說:“此心本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又說:“因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始”。這些話充分表白了無明無始之義。論者說緣起,說生起,是時間的說明。故回到過去數千萬年的太古原始時代而根究起來,則認為真如在前、無明後來生起的一種謬見,乃由於未能明確徹底瞭解佛教緣起論的立場而來。蓋佛教緣起論,不用世間所謂進化論的筆法。緣起論的說明,雖是時間的,也常不離實相論的空間的說明。緣起即實相,豎即橫,捕捉宇宙的實相,給與緣起的時間的說明,無論過去現在,真妄都常是無始之物。“義記”中說破此理:“聞依真而有妄,便謂真先妄後。故發生無明有始之見。猶如從外道(數論)的冥初發生覺等”。在數論學派中,說由於用神我諦而起動自性冥諦,成為大,成為我執,展開覺樂等諸現象。故可說神我與自性二者在前、覺樂等在後。這顯然是反對佛教緣起論中的真妄無前後的定論的。故欲領會緣起論的意義,只要知道“論文”中“忽然念起,名為無明”。只是人們似覺宛如無明後生,表明了妄法無體無根據而已。其次,所謂真妄同時的存在,乃確實地表明真如緣起論以實相為根據,足以冰釋真前妄後的誤解了。若要毫無遺憾地說明此真妄同時存在之理,則非討究真如和無明和黎耶的關係不可。蓋此三法的關係,既已說明生滅因緣之義,舉示了梗概。真如是本體,是不起的。並不能說述依真如而起的原因。故“義記”中說明真如,謂“非自性動,但隨他動”。可說充分地說破了真如為宇宙之本體之理。反之,無明和黎耶,乃現象,是說起動之點。關於無明,“論文”中說“依覺故迷”(即由真如起無明)。又說“由於阿黎耶識,故有無明”。(依黎耶起無明)。又,關於阿黎耶識,“論文”中說“依阿黎耶識,故有無明”。(即依黎耶而起無明)。“義記”中則謂“依不覺,故生三種相”(即依無明而起黎耶)。由此觀之,真如是本體,故在無論何種場合都不起。無明與黎耶,乃說起動之點。可見此無明與黎耶二者,實有互為同時的因果關係。更簡短明瞭地說明此關係的,即“義記”中所謂“依似(黎耶)起迷(無明);依迷(無明)起似(黎耶)。此義一時,只是說時有前後耳”。可知在此二義的情況之下,無明與黎耶互為因果,真如則常為緣,三法同時存在。這一燕與法相宗中的玉法輾轉同時之說多少有相似之處,故比較的瞭解真妄同畔存在之理,能脫卻真前妄後的謬見。倘主張無明依真如而存在,則可說真如也依無明而存在;若不能如此說,則真前妄後之疑無由排斥。此種論難,可謂不曾充分會得以上所說的真如為本體門、無明為現象起動門之理的近視者流的妄評。
  【悟後卻迷之難】所謂悟後卻迷之難,意思是說,一度修顯真如而成,但又迷而入眾生。或稱為還作眾生之難。先舉其難意,既說真如因無明而起動,發生眾生妄法;又說一度修顯而成佛,又會因無明而起動,發生眾生妄法。此難乃由不能深解真如緣起的根本義之所致。夫真如緣起,又名如來藏緣起,乃以在紅有指的真如為根底者。所謂“迷從真如之都出”,]乃言以真如的自性清淨為都,決不是指出纏無垢的真如。故說“真如因無明而起動,發生眾生妄法”,乃在纏有垢的立場上的話,即所謂真如緣起的通論也。其次,說“一度修顯真如而成佛”,乃出纏無垢的場合上的話,佛陀如來決沒有更迷之理。何則?因為真如是無始無終的,如來隨順真如修顯真如適應真如故當然是無終的。則豈能再迷?其次提出的難意是:說真如無始無,說無明有,然照真如的例,無明不可不說有始,既曰有始,則再迷之事不可否定。然如論者所說,無終者無始;因此速斷為有終者有始。這種說法,可謂非論理的妄斷之尤者。關於此點,宗密禪師設二種的四句分別如左:
   ┌有始無終──始覺
  一┼有終無始──無明
   ├無終無始──真如
   └有始有終──一期生死
   ┌無始無終──真如
  二┼無始有終──無明
   ├有始無終──真智
   └有始有終──妄念(前六識)
  若以無明為有始,則如論者所說,雖又能入迷,但無真前妄後之理,無明是無始的存在。因為是無始,故一度斷絕,不會生起而再迷。何則?因為真如的起動,是他動的,非自動的。即須待無明之緣,方始起動也。然無明乃無始的存在,故為迷的第一原因,除此以外無可根據之物。今斷滅此第一原因的無明而得佛果,則可達於出纏無垢真如,已無可起動之緣,故無再度迷入生死輪回之理。最後附記的一難是:若以無明為無始,則無明亦像真如那樣無終;無明無終,則無成佛之期。答曰:若靠近真如絕對(非異門)的一邊,則不見真妄的區別,故當然是無終的。並非特地作為妄法而論始終。若靠近生滅相對(非一門)的一邊,則真妄全然有區別,真如為本體界,無明為現象界;真如是真實,無明是虛妄。故無體即空的虛妄法得以斷滅,成為無始有終,於是成佛之義成立矣。
  二、無明厚薄有無論
  【發端】論到宇宙人生的根本,則皆一味平等,不能有差別。然而何以或者為山,或者為川,或者為非情,或者為有情,或者為動物,或者為植物,或者為禽獸,或者為人類呢?尤其是在人生中間,有迷,有悟,有凡,有聖呢?答曰:一味平等的本體即真如,本來具有恆沙的功德力量,可使人人皆同樣地發起宗教心,同樣地增長信念,同樣地修養,同樣地突入涅槃之域。其所以不然者,理由何在呢?這便要說到無明瞭。有一種無明的妄法,在﹁味清淨的真如法性的本體界起作用,因此顯現森羅萬象。這好比同一堿味的水,由於風之緣而發生狂瀾怒濤,男波女波,一起一伏,出現千態萬狀的風光。如此,便輪回於六道,傍徨於生死之巷,極難到達真如的都門,而發生前後遲速。關於此,起信論中說:
  “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可知無明中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在一味平等的真如界起波瀾,因而有千差萬別的迷者、悟者、善人、惡人。所以不能無疑問者,因根本的無明中也本來有無量無邊的差別和厚薄故也。枝末無明中有差別厚薄,本來是誰也可以首肯的。但元初迷真的一念中,即無始的無明中,是否有厚薄的問題,是不能輕易地解決的。馬鳴說“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此言是否可以直接用於根本無明,實乃一個疑問。因此欲問無始根本的無明有無厚薄。
  【惠遠】淨影寺的惠遠在起信論疏下之士(十四丁左)中,說述關於此事的見解。問曰:若初真一何故起染厚薄不同?答,無始無明等同品,無有粗細。知識以後染著不同心慮異故。續識以後起成深淺故。果報優劣上下不等利鈍差別。然此義者,非凡所能知。
  惠遠說無始的無明“等同品,無有粗細”,根據何種理由呢?在疏之上中,雖不分明,但看大乘義章五本(二十七丁)中所說“無明迷理暗惑,不緣事生,所迷之理,平等一理,故從所迷,說以為一”便可約略察知其意。所以說無始的無明乃等同,無有厚薄者,因為真如既已一味平等,與此相對的是迷理之惑的無始無明,所以依照現在所迷的平等之理,而說無有厚薄也。但倘不依照所迷之理,單就無始無明本身而論厚薄如何,則對此如何作答呢?從這點看時,惠遠所說無有厚薄,未能為徹底的釋義。
  【賢首】起信論注釋的大名家賢首,關於此點作如何說明呢?義記中說:“根本無明住地本來自性差別,隨人厚薄。厚者不信,薄者有信。前後亦然”。這顯然是確認根本無明有厚薄,可知與惠遠之說相反。
  以上所述,我們不加何等注意,將根本和無始作為同一意義使用,並非私下硬作主張。賢首的義記中已經說過:根本無明者,與櫻珞本業經中的無始無明無異;只是因為沒有始,故言無始。嘉祥也在勝鬘經寶窟中末(五十五丁)中說:“作難而起名刹那心,久來性成非作念起,故曰無始無明住地”。完全景把根本和無始作為同一意義而使用。此雖不待說明,誰也知悉之事,但為只重典據的佛教徒在此附記一言而已。
  賢首是十足的無始無明有厚薄的肯定論者,故其所著起信論別記(八丁)中有雲:“問無明動,真如成染心,何故染無明緣約位辨粗細,真心是其因而不論優劣?答以染法有差別,真心惟一味故也]”。此處所謂無明,所謂染法,究竟是根本,還是枝末,末見判然。但此文之下特記著:“細惑更無所依,故雲忽然起,同經中無始無明”。這顯然是為根本無明說的。賢首說根本無始的無明中本來有厚薄差別,究竟是根據甚麼理的呢?別無說明,故不能立即洞見。然長水的子璿在筆削記十四(初丁)中解釋義記之文說:“根本等者,既是生滅妄法,法爾不得平等,眾生具此,各各不同,不同真如一體平等,故雲厚薄”。此所謂根本等既是生滅妄法,文雖簡約,多少可伺其意向。鳳潭的幻虎錄卷五(初丁)中,也解釋此義記中文,但是照樣襲取子璿之文,作為自己解釋。由此看來,鳳潭也首肯子璿之說為賢首的正意。
  【言家和台家】惠遠和賢首,意見雖有相異之處,但以後不見有充分注意及此的人。在日本,則對於無始無明厚薄雲何的題目,真言家和天臺家熱烈地討論。
  言家的典據釋摩訶衍論中,有“無明煩惱厚薄別,故如是差別”之語。言家如何解決這問題呢?最簡單的是釋論啟蒙。在其第七卷中,有無明厚薄的論目,紛紛議論。主要研究的是:無明因有煩惱厚薄,故無明煩惱之句,究竟是枝末乎,是無始乎,或者無明是無始而煩惱是枝末乎?又從旁會通淨影的無始無明的等同品,最後決定無明煩惱之句局限於無始。此即肯定無始無明有厚薄之意。
  然天臺家,尤其是比睿的山門家有何論見呢?其中甲論乙駁,有不能決定之勢。其二百題中,也有此論目,主要是就五百品的記、以及方便品的疏而作論戰。五百品記中說:“以由結緣厚薄不同,遂名無明,以為輕重等”。方便品疏中說:“今明根有利鈍者,皆大乘根性惑有厚薄者約別惑為言耳等”。主張有厚薄的論者說:雖是元初微細之念,法爾自性之差別何言無之?那五百品記,只是就近結緣,未曾明示元初也。又,方便品疏,說過去熏習之不同,完全是無始無明法爾自性的差別。又如淨影,則僅就粗細論而律起信論,主張不連微細之點也研究。
  主張無厚薄的論者說:無始的無明乃迷真無初的一念,行相極為微細,何得論其厚薄?如五首品記,只限於結緣的厚薄。又如方便品疏,則只限於過去的熏習。又,起信論之文,從淨影看時,決不是說無始的無明,都是局限于智識續識而論述的。故作為此門之義,決定無始的無明中沒有厚薄。
  【大寶】三井的大寶,以為在起信論講義中,山門和言家兩說難於並用,故提出自家的意見。其意見中說:“諦迷真流轉的元始及其行相,起於最細微處,更無細於此者。因此只在論中判定,初一念之心無異于木石無心,眾生雖然無量,但同等一品厚薄無異。故尋求經論解釋,尚就行相的粗細而論多人相望,因此不見無始無明的厚薄之說。若勉強立論,囑望元初的一念後,則雖無細微的行相,但作為法爾,應有微細的厚薄。如此說來,何能作為法爾而超越業識,直接發生轉識等耶?或者無能超三細,而直接發生事識呢?況無證誠,誰敢信受?然論其性分,豈無厚薄之不同?故今在論文中判定:無量無邊無明,從本自性厚薄不同。法藏的釋中說:根本無明住地本來自性差別,隨人厚薄。古來不辨菽麥,不解自性差別而說行相差別。嗟乎!誤謬何其久也!淨影的疏中說‘無始無明同等一品,無有粗細。智識續識以後深淺差別’。則限於行相厚薄,故言智識續識以後方成粗細,非言性分之厚薄。因此並不妨礙前義。蓋論文本來多含,故法藏之意,說自性差別厚薄不同二句都是說無始無明的性分的強弱。淨影之意,以為上句是說智識以後的利鈍的根性差別,下句是說行相的粗細。可知兩疏之意,說義雖然不同,但其旨無別。藏師行相的粗細中,不妨礙智識續識已後。淨影的性分強弱,亦不妨礙無始以來。如是和會,文理俱成,解釋無阻塞矣”。
  以上全是大寶的意見。要之,賢首就性分而言無始的無明中有厚薄。淨影則就行相而言無始無明無厚薄。無非是試作和會折衷耳。
  【概評】淨影說無始無明無厚薄,乃依據所迷之理而言無厚薄。此意前已說明。理本來是平等一味,不能有差別的。然無始無明,是由於迷於此平等一味之理髮生的,故暫從所迷的平等一味之理而言無始無明無厚薄。若不從理,而直接就無始無明本身而論究其厚薄如何,則淨影亦主張有厚薄。此在論理的法則上是非如此不可的。只是如果僅就一面所迷之理而論,不再進步,則須釀成後來的物議。關於此點,淨影的說明尚未徹底,實為遺憾。
  然如三井大寶,猶不能詳言此種消息,只主張淨影的無始無明無厚薄是只限於行相的微細而說的。這是只看見淨影的起信論疏,未能依據大乘義章所說的所迷之理,故有說明不詳之缺憾歟。若見此說明,便可在明顯的一面首肯無始無明有厚薄之意,何必採用行相微細的救說呢?加之,說由於行相微細而有厚薄。乃一往之說,至於終極,豈可不說無厚薄耶。
  無始一語,乃沒有始之意。其言下已意味看緣起。無視緣起,未可以說無始。故長水的疏中說,所謂根本,是生滅之妄法,不得當作法爾而平等。這當然是從緣起的立場而說明根本即無始。故以無始為緣起,則雖然無始,不能無厚薄。著言根本無始無厚薄,安得看到差別緣起?賢首家說無始無明有厚薄,誠有以也。
  再看天臺家所論,則主張有厚薄者,乃法爾自性所不可無。無厚薄者主張並非行相微細故論薄。然則如三井大寶,乃就賢首與淨影而立論,並非強作新發揮的說明。今台家所論的兩說中,說是行相微細,故不可論厚薄,也如上述的不徹底的說明,不可非難。法爾說自性有差別,故有厚薄,當然是站在實相論的立場上,故可作如此主張。然山門的結論說無始無明無厚薄,豈是行相微細故不可論厚薄的淺薄意味耶!竊思台家在實相立的法門,論元來自性的差別,談無始無明而言無厚薄,豈非回溯所謂性善性惡說而說無厚薄耶!若果如此,則性善性惡者,簡言之應是有為善為惡的可能性之意。故與華嚴家的自性清淨無自性無異。華嚴家於自性無自性之外,又說無明的妄法,故言清淨。台家不見此點,故不說清淨而只說性善性惡。然則性善性惡即無自性,其宜一味平等,故決不可論厚薄。而台家所謂無厚薄,乃回溯性善性惡,始得徹底說明。此無他,性善性惡乃從實相的當面討究其元初,可說帶有緣起的意味。此處所揭的問題的無始,當然是緣起的,故欲深究,勢必回溯帶有緣起意味的性善性惡而討究,於是主張無始無明即性惡無厚薄。蓋在緣起論的立場上,僅用自性清淨無自性,不能說明諸法緣起。必依無明妄法之緣,方得完全說明。故無呀妄法雖無始,法爾自然有差別。然則緣起的法門,雖可視為一往的說明,但在無始無明厚薄論中,此說可謂徹底。又,在實相論的立場上,乃論究現象的當相,故可為軸心骨髓,不借妄法之緣不能說明。雖非如此不能作究竟的說明,但倘欲論究帶有緣起意味的性善性惡,則性善性惡並非修善修惡,又必須等待某種緣分,仍還是陷於緣起論者如的一往的說明。所以台家的性善性惡說,實可謂自己法門的自殺的主張。故在討論無始無明時,也說無明妄法是法爾,應有差別。此乃與真相論相契合的解釋,何苦而論無始無明無厚薄耶!甚苦於解釋也。
  【附記】關於馬鳴的出世年代,古來異說頗多。又,起信論疏中有真偽未決之處。第一章序論中多少已有說述。然關於此等的最近的研究,有京都文科大學教授松本文三郎著的“佛典的研究”(大正三年刊)。其中:一、關於起信論;二、起信論後語;三、起信論的譯者及其注疏。三章研究的結果是:(一)馬鳴與篳比丘及富那奢=, 並無何等直接關係。(二)馬鳴與迦膩色迦王之間亦無關係,故馬鳴無與於第四結集。(三)馬鳴與摩咥哩制多,乃各別兩人。(四)起信論乃作者不明之書。(五)起信論乃龍樹以後之作。(六)以起信論為馬鳴所作,不須遠溯賢首義記製作(西曆紀元約六百年代末)。(七)起信論乃真通譯之說,有可疑之餘地。(八)智顗的起信論疏、曇延疏、慧遠疏,是否真撰,甚為可疑,恐是後人所作。此外詳情,請參看該書。
  大乘起信論新釋(終)
  “影印本”跋語
  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自梁武帝時,真諦及實叉難陀二尊者譯成華文,流傳東土,各家注疏極為繁賾。因其廣被群機,攝歸正信,具生起還滅兩大要義,剖析入微,實學佛之津逮,法門之寶鑰也。
  晚近日本湯次了榮教授,複有大乘起信論新釋行世,內容分為和譯、字義、要義、詳義四段,運用淺顯流利之現代語詞,溝通淵文奧旨,使學者易於揣摩領悟。謂可作為通俗講話及參考研究,或供教科書之範本。吾友豐子愷居士于數年前,更由日文譯為華文,苦心孤詣,慧思不竭,積月累功,以竟于成。而自署譯者為:“無名氏”,意乃體佛無我大悲之心,原空四相者也。
  今年春適有星洲友人觀光故國,赴滬訪晤,豐居士遂將其全部譯稿托其轉贈于餘,告之曰:‘藉此欲以紀念是年師與我二人合得一百五十歲之世壽矣’!居士長余兩歲,精神矯健
  ,如松鶴之清姿,以書畫自娛晚景。余展誦譯卷,都二百五十七頁,字字珍重,句句珠璣,純出於自性真如性海澹淨無波之表露,其深心普利眾生之願望,老而彌篤。余乃與廣淨法師商榷,請其襄助付印流通,得其欣然承諾,遂決定以影印、保留譯者之手跡,且免校熒舛誤之虞。初版計印貳千部,共費坡幣壹萬元有奇。亦大部由廣淨師慨然傾其缽資,又廣誠師壹千元及龍山寺常住相助,衲僅以微塵足嶽耳。
  余知子愷居士自幼受弘一大師之薰陶最深,高超志行,誠摯度人,不為時空之所限。其選譯斯論,以為今後纊席群生共趨真正永久安樂之境界,蓋有深遠之理想存焉。
  佛曆二五一七(西元一九七三)年歲次癸醜中秋節日沙門廣洽敬跋于星洲蔔院
  “排印本”後記
  豐子愷居士所譯“大乘起信論新釋”,星洲廣洽老法師與廣淨老法師,將其稿本影印結緣。法施功德無量無邊。惜系行草,不便研讀。今易以植字版,庶幾豁醒心目。“論”文用日本大正藏與金陵刻經處纂注本,對勘二過。譯文則據文義正其衍、奪、訛誤。校記從略。又,原稿目次與內文標題,互有脫漏,今略事整理,未及盡怡。限於學力,容有遺誤。緇素耆德,慈悲教正。
  佛曆二五二二(西元一九七八)年戊午孟夏 佛誕日齊東學人和南敬識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