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05 23:06:51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2/04/05 23:06:32 喇嘛網 編輯部
究竟觀想佛陀之法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麥彭仁波切
我們若能觀想、供養具無量功德之釋迦牟尼佛,則已等同於觀想、供養一切如來。《幻師妙賢請問經》中雲:“妙賢若人供一佛,則供十方一切佛,諸如來與我法界,恒時無二無別故。彼等如來亦接納,供養諸佛功德增,彼獲清淨平等性,諸佛本性無分別。”
《華嚴經》中則如是說道:“僅僅見如來,能斷諸業障,遠離眾魔業。”又雲:“何人憶念佛,乃佛諸功德,此人定遠離,惡趣痛苦怖”。“眾生之利樂,皆從佛力生,當知佛福德,無能相等同。諸佛遍法界,利益眾生故,化身無量數,為眾宣法理”。“如虛空遍佈,如水中影像,為利益眾生,諸佛時現身”。“佛一毫毛許,功德無等倫,世人難了知,浩瀚如虛空。”……
故而我們實應依靠了知佛功德後所生信心,一心一意觀想佛陀、念誦佛陀名號及心咒,且需時時刻刻勵力行之。若無法做到每時每刻都能觀想,則應於七日等短暫時日內,一心觀想聖尊,如此行持亦有極大功德。《聖寶雲經》中雲:“若能以猛厲信心於七日內遠離其他作意,惟恒時觀想功德不可思議之佛陀,七日過後之第八日黎明時分,自己身著清潔衣服,並做供品且念誦儀軌,當晚即能親睹如來;若所誦儀軌不完整,或無專心致志之意,臨死時也必能以此善根而面見佛陀。”
同樣,《現今如來住世等持經》中亦有此意,此經大意部分摘錄如下:
“在家、出家菩薩住於寂靜地時,應再三觀想如來,即便僅聽聞別人宣說如來身相,亦應將其觀在心間,且持誦名號。如此作意觀想並守持清淨戒律,從一日至七日均能心不散亂地如理作意,七日過後應能於晝時親睹如來慈顏。若白晝時未能面見世尊,夜晚降臨後亦可於夢中瞻仰世尊顏貌。”
“同理,若已聽聞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住世之訊息,聞已即應再三以如上所述之方式作意、觀想。就如貪欲熾盛之人聽聞某地有一絕色妓女,雖未親睹其容,但內心早已垂涎三尺、愛慕頓生,竟能於夜夢中與其行不淨行,且獲安樂;同樣,具有現今如來住世等持之人,於此世界聽聞無量光如來名號後,立即隨念如來名號、觀想如來功德、等持,定能親見無量光佛等諸如來,並於其前請問法理。如此觀想佛陀當能目睹佛陀,此乃因佛神威加持及自己善根力、等持力所致。正如我們自己之容顏呈現於鏡中時,自身色法並未移至鏡中,但憑因緣依然可現前鏡中影像;與之類似,依上述方式精進修持亦可見到如來並親聆法義,尚能得到授記而心生歡喜。”
“究其實,如來從未從別處來至此處,自己亦未從此處前往如來處,但以自己清淨心則可於心間現前如來身影。與之相同。三界一切萬法均為心之顯現,至於心之本體則於心內心外遍尋都無有實法可得。心亦憑因緣而產生,實為如夢如幻之緣起性,無有任何實質可言。所謂無實之法從本體而言,從未曾產生,亦無有所緣,了達此理即獲得遠離一切假立之智慧。”
“諸菩薩,現今如來住世等持可以四法獲取。何為四法?堅定不移之信心、永不退轉之精進、不依他人之智慧、依止善知識。”吾等若能精進於此四種獲取等持之因,必能現前現今如來住世等持之果。“得此等持後,此人輕而易舉就能親瞻十方如來;且同時獲取聽聞、憶念、智慧、證悟、六度、等持、總持、神變等無量功德;並能於無上菩提道中永不退轉;再無轉生無暇之處之可能;還可獲取諸如生生世世相好莊嚴、種姓高貴、眷屬眾多、夢中亦不離如來等種種不可思議之功德。”有關此方面之論述,本經典中有廣說。
此經又雲:“未來若出現令人恐怖之情形時,何人若聽聞後行持此等持,則此人已供養我及過去、未來諸佛。”有一菩薩曾問護賢,“大菩薩如何修持此等持?”如來對此則回答說:“護賢,我現今正住於你面前宣講佛法。護賢,菩薩應觀如來正等覺之身相,每一相好皆以百般福德形成,對如來一切相均應如是了知。”
“心中如是觀想佛陀形象後,尚應如此觀想作意:奇哉!三世出有壞如來正等覺之身相竟如是莊嚴、稀有。同時亦應心中發願:我於未來亦當身成如是莊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經中有眾多關於如此作意之論述。
如理作意後,所謂我與菩薩根本無有實存,對此一定要生起定解。對實無一法可得之作意功德,此經中亦有廣說,應參閱貫通。
《七百般若經》中雲:“文殊,行持一緣等持之菩薩可疾獲無上正等覺佛果。”又雲:“文殊,所謂一緣實乃無生空性之異名。欲行持一緣等持之善男子善女人,應首先了達智慧波羅蜜多之教義,待盡皆明晰後再行一緣等持。何以故?文殊,無生空性法乃無迷亂法、不可迷亂法、不應迷亂法,其奧義不可思議、無法思維、無法揣磨。
文殊,欲行持一緣等持之善男子善女人,應于寂靜地安坐清淨坐墊上,以歡喜而無有散亂之心,不著一切相,以跏趺式依無緣方式惟一只觀如來相,諸法應如是作意。同時亦應持誦所觀如來之名號,一邊聽聞如來名號,一邊觀想、作意如來居處。若能如是觀想一如來,則已等同於觀想未來、過去、現在一切如來。何以故?因一切如來一本體之故。文殊,一如來實已具足無量佛陀之功德、辯才;同樣,獲一緣等持一等持者,依無生空性之理,則能了知一切無量法門之類別。如能通達此等持,則已通達如來所了達之境界,阿難所了達之法亦可現前。行持一緣等持之人,有生之年即可為四大部洲眾生宣說佛法。文殊,有菩薩會如是思維:到底何為一緣等持?對此等菩薩可如是作答:‘此等持乃具不可思議功德,若能為他眾宣講,並令其守持,一切法皆可現前。惟具於所說之理無有脆弱、懷疑之心態者,方可獲此等持。”
此經中還說:“有分別念及邪見(有緣見解)之人無法修持此等持。比如有人擁有一長久未擦拭之如意寶,別人問其價值時,此人說道:‘此乃無價之寶,必得仔細擦拭後才能了知其珍貴之處。’交給買者後,通過一番擦拭終於現出如意寶原來模樣。同理,太陽光芒遍照一切處,無邊大海同一鹹味,以一緣等持即能宣說一切萬法均為無生空性。”
《聖攝持善根經》中第十七回後,亦宣說了有關一緣等持之內容。而《彌勒獅吼經》中則記載道:
無量劫之前,如來正等覺星光如來出世傳法。在其涅槃後,有一菩薩名為大精進,長相善妙端嚴。他後來轉生到一大薩拉樹般之婆羅門家中,成為其家之子。當時有眾多比丘,均以種種方式描摹如來正等覺之身像。有一比丘於綢緞上描畫佛像,所成畫像莊嚴、精美異常。
彼時婆羅門已成為國王,此比丘便前往大精進菩薩父王之王宮中。當大精進親睹佛像後,他不禁想到:佛之畫像都如是莊嚴、美妙,佛之真身更不待言!我要能擁有與之相同之身相則實為善妙。想及此,他便對佛陀生起大信心,且歡喜充滿。
大精進從此就對所謂成家立業生起強烈厭離心,他忖度道:一邊住於家中,一邊妄圖生起佛陀身相,這絕無實現可能!我一定要出家證道。
當其十六歲之時,諸根已完全成熟,他便在父母腳下頂禮道:“我欲於如來教法下出家,請父母務必開許。”父母焦急勸阻道:“童子,萬勿如此言論。你為我們最可愛、惟一之子,若我們不能見到你承歡膝下,我二人一定會鬱鬱死去。”大精進決絕說道:“我並不想傷害二老,但我一定要出家!"父母滿心疑惑:“太子,你到底意欲何為?”大精進為向父母表白出家之志,就狠心說道:“從現在直至我能出家前,我不再進食、亦不修行、也不上床安眠、身上亦不塗抹酥油、不論善與非善之語皆閉口不言。”言罷就來到一處未灑掃之地閉口呆坐。
第一日他滴水未進,父王將甘美飲食帶來勸其進食,而他晝夜均不答言。第二日亦未進食,五百母親之親友以甘美飲食請其進餐,大精進看都不看一眼,更不開口搭理。這一日也未食任何食物。第三日依然不吃不喝,五百父親之親友又如前日一般祈請,他也同樣如前日一般拒絕。第四日還是未曾進食,其他五百婆羅門又來請求,他依然如前拒絕。就這樣,他一連五日未曾進過任何飲食。父母于宮中將貝殼、金銀珍寶、藍寶石、妙衣等堆集一處,又帶八萬四千如天女般之盛裝美女前來勸請。總之,父母將宮中所有善妙之物全都拿到他眼前,父母各自之五百親友、眾多臣民、八萬四千美女等人也各持種種甘美食物,日夜在他面前祈請他能進食、能安享飲食妙欲。眾人亦勸解他道:“在家亦可廣行佈施、積累福德,更何況在家還能與女人盡享欲樂,對提供如此悅意環境之王宮怎能輕言放棄?”
面對各種勸請,大精進毫不為之所動,他既不張望眾人,亦不開口講話,于第六日中依然不進點滴飲食。除觀想佛陀外,他無任何別種作意,更未生起進餐之念。父母親友、眾多美女及其他民眾均哀哭不止,他們全在他腳下苦苦懇請,但他根本不看眾人臉面。
當此之時,于國王宮殿中有一天尊開始於空中示現大神變,且對眾人說道:“何人求菩提,彼心如山王,其心堅固力,永不可動搖。大地會震動,火亦能成水,此人之發心,永無法改變。勿令其不悅,亦不造罪惡,未來俱胝劫,盲人般漂泊。他乃為利眾,趨入菩提道,為出家精進,不難獲菩提。不為欲受用,而行菩提道,為利諸眾生,尋佛智獲樂。三千大千界,妙衣遍其中,尚有天人物,他亦不生貪。愚癡所造作,惡業需懺悔,智者懺罪後,惡業不共住。”
聽罷天人如是勸請,大精進之父母、親友及眾人盡皆當下懺悔己過,他們紛紛對太子說:“你既主意已決,那就隨自己意願出家吧。只是這飯一定要吃,否則就會餓死。”大精進菩薩雖已連續七日未曾進食,但因他一心觀想佛陀,故而天人一直暗中善護其身:他潤澤臉色未曾改變,諸根亦未失毀,大精進菩薩即如是于七日中絕食明志,根本不理會家中大小事件。
隨後他就如棄唾液般捨棄王位,在八萬四千美女及父母痛苦哀泣聲中,攜帶佛像離開王宮,並終至一惟有猛獸出沒、而無一人之寂靜地安住下來。他於其處搭建好一支架,然後將佛像端放於上。接著便於像前草墊上以跏趺坐式安坐,身軀挺直,一心觀想佛陀。在其後之修行過程中,他恒時如是思維:佛陀畫像都如此莊嚴相好,真正身相又怎能以言語喻之。如來所具端嚴妙相甚為稀有,何人若能親見其容,此人福報之大實已超越言詞所能詮之境界。他又想到:我想必當能親睹如來身相。
森林中一天尊了知大精進菩薩心態後就特意告訴他說:“朋友,你內心所生欲見如來身相之分別念實際已是如來身相,你目前所見之畫像實際正為如來真身。若能意識到此點,則為已睹如來身體。”大精進菩薩聞言立刻想到:所謂如來身相實與畫像無二無別。他又如理思維:如來畫像從不曾有過思維及分別心,一切萬法亦無思維、無分別,如來身體同樣不離此種法相;此畫像僅是假名安立而已,萬法均為假立不實。所謂名字其本性必定為空,自性無有絲毫動搖,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此畫像無得、無證、無思、無現量、無果、無證果、無住、無依、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染汙、無清淨、無聲、無理、無非理、無貪滅、無嗔滅、無癡滅、無蘊、無界、無處、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一切萬法均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此如來畫像無動、無行,一切諸法均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如來畫像無見、無聞、無嗅、無嘗、無觸、無思、無睡、無起、無呼吸、無作意、一切法亦複如是,如來身體亦不離此法相;如來畫像不屬欲界、不屬色界、不屬無色界、一切法無不如是,如來身體又焉能離此法相;如來畫像無裏、無外、無中、無始、無終、無去、無行、無取、無舍、無能作、無所作、無墮、無真、無假、無證諦、無貪欲、無憂愁、無輪回、無涅槃,一切諸法莫不如此,如來身體又何曾離此法相?
大精進菩薩一直如是思考如來身相,晝夜不舍跏趺坐式,夜以繼日修持五神通、四梵住、無礙辯才,亦修持普現等持。待其修成後終獲清淨天眼,能照見遠超此世間範圍之十方無量如來;又能以天耳無礙聽聞一切如來說法妙音,且聽聞一如來音聲時並不妨礙其他如來音聲同時傳來。大精進即以此種聞法方式令諸如來皆心生歡喜。
在七月之時日內,大精進如是以跏趺坐而安住,每日除以觀想佛陀為食外,再不進食任何飲食。諸天人知其發心清淨後,紛紛對其身體作加持,令其始終能保持昂揚心志。大精進當時並未身著袈裟,亦未現見如來,也未曾受戒,但他實已獲如來智慧。對此等行持,我們理應效法、追隨。
世尊後對迦葉說:“諸菩薩理應如大精進菩薩一般恭敬如來身相,並了知如來法身無增無減。若能如此證得,則必定可生無比大智,亦能現見十方無量無邊之如來,並聽受諸佛宣說妙法。”
大精進從森林中出來後,便前往大小城邑、村落、王宮等地,對眾人廣宣佛法,令兩萬人都發下無上菩提心,無量無邊眾生均趨入聲聞乘。包括大精進父母、王妃等眷屬在內之人眾,皆發起無上菩提心。
如是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因地時轉生為大精進菩薩,其當時之種種行為實為我們後來追隨之目標。其他諸大菩薩之清淨行為與發心,亦值得我等隨學。
(供佛有極大功德,但僅憑供佛、不行其他善事,並心生傲慢則不應理。)佛經中說:“末法五百年時,善男子善女人中會有一些不精通大乘法、貪欲反倒暗暗滋生之人,此類人僅僅依賴供養佛像之功德,就欲獲得成就、神通等果位。他們自認為惟有自己才知供養如來身像,他人都不可能如此行持,因之便以如此微少之善根而自贊毀他。除供養佛陀身像外,此等人既不聽法求傳承,亦不誦經、禪定、內觀。如此行持之出家人或在家眾,亦能得到他人所供養之法衣等受用。”故而佛陀殷殷教導道:“迦葉,我自覺入大乘行者當如是行持:守持清淨戒律、希求正法、廣聞博學。而此類人卻不守持戒律、不希求正法,僅僅以供養佛陀身像滿足度日。”世尊又曾開示過:“迦葉,如來為此等善男子善女人之利益而宣說如是真理,此等人聞聽此法門後理應了知自己過失,並改過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