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17 23:50: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八大人覺經 第七覺悟 五欲過患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上一篇提到「常行佈施」能改善貧苦的人生,培植福報。然而,獲得福報的人,往往縱逸在五欲充斥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由此又種下了墮落的因。如何才能在福報當中不致墮落,而能更上一層樓,獲得精神的提升呢?佛陀勸導弟子:應當遠離世俗的五欲之樂;學習出家人的清淨與慈悲,才能種下出世、解脫的淨因。
「五欲」一般是指那些使我們內心迷亂的錢財、美色、名利、飲食以及睡眠等欲樂;「過患」即是過謬和禍患。世人所以無法遠離生死的系縛,完全是由於貪著現前的五欲不肯舍離,乃至欲望熾盛,則會導致種種毀滅性的禍患。第二覺知雲:「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說明五欲是眾苦之本,此處佛陀更開示:佛弟子欲求解脫,應遠離世間的五欲之樂。誠然,「離欲」在佛陀的教法中是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修道者追求解脫生死束縛的不二法門。
面對紛雜的燈紅酒綠,如何能不貪染世間的五欲之樂,進而遠離欲樂的過患呢?為此,佛陀提出一個方便法門:「常念三衣,瓦缽法器。」三衣就是三種袈裟,是出家人所穿著的法服:五衣、七衣和九衣。往昔,釋迦牟尼佛和阿難尊者在外托缽行化,佛陀指著一畦畦的田地對阿難說:「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有法衣,法衣就像這一畦一畦的田地,代表僧眾堪受大眾供養、種福田。」出家眾所穿的袈裟,當中由一截截長短不同的布縫製而成,不但象徵著福田,也表示善法逐漸增長,惡法漸漸減少。《悲華經》記載:在寶藏佛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曾發願,將來自己成佛後,凡是對袈裟有一分恭敬的人都能得三乘授記、遠離災禍,乃至得以飲食充足。
佛弟子藉由日日對袈裟、法器的恭敬,不但能受到佛陀的加持,無形中也增長了善法與福報。身處紅塵的我們,經常思念象徵佛陀教法的法服及法器;嚮往出家人的清淨高遠的梵行;乃至立志學習出家人的清淨與慈悲,發願廣度一切眾生,自然而然就能轉輕五欲的貪染習氣,遠離禍患,為解脫之道種下清淨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