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11 06:57:58
學習次第 : 進階
四念處實修法
林清玉講 張耀堂 整理
大家午安,這一堂介紹四念處實修法。
首先列出幾點,從第一周到現在作整體復習。第一點是學佛的理念態度,即自依止、法依止。學佛是自己體驗完成的一件事,而不是靠打聽來學佛的;不是只聽到別人講他的理念來學佛,而是自己自來。第二點自依止的功夫。就是要時時提正念,到最後是隨時能夠自動回到正念上,變成全自動反應。第三點,同時我們也要有法的依據,來指導自己的體驗過程中無法突破的盲點所在,目的是要達到效果。而這就提到法的次第--苦集滅道。第四點,法的次第要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實際運用,那就是四念處的身受心法的觀察。第五點提到苦集滅道中那個苦在身心展現過程中相應的點,要透過四念處的體驗,最後談四念處實修要領。
理念態度
學佛的基本態度,首先,就是一個「自覺」的態度,也就是要自己來覺察的意思。我們說要覺眾生,而自己就是眾生中的第一個物件,透過這個自覺的運作,不斷練習,熟悉自己的脈絡,然後再把自己所用的這一種方法說出來,去幫助別人覺察他自己,這樣就是做到了覺他。在自覺階段當中強調要注意到從生起到消失過程的轉捩點及其變化的展現。其次,我們不要被名相給束縛了。我們常會教小孩子,聽到國歌要立正,而立正的意義在那裏?主要是對國家表達一個尊敬的心理,這內心應是嚴謹的,如果沒有深入到這一點,而以為立正就是兩腳立站著,身體伸直,那「立正」就是我們語言(名相)上的束縛。要表達尊敬的心,是不是立正最好?或是不喧嘩最好?這要看條件而定。不要拘泥名相,每個人表達方式都不一樣,有人以不講話來表達,有人以手足舞蹈來表達他內心的敬意,重點在於是否注意到內心的流露,而非外在的形象。
自依止的功夫
單從「手足舞蹈」四個字來看,我們直覺是姿勢動作像在舞蹈,但未必,比如說我們坐在這裏,外表看來並沒有做什麼事,若我們觀察身體上的變化,事實上是相當忙碌;去觀察自己的身心現象在變化著,在這樣的展現過程裏頭,怎樣去看到那內容與變化中的次第感,而不是被名相給拘束。唯有這樣的觀察,我們才能夠體驗到要透過自己,去面對本來面目,瞭解真正的展現與內容,而不是靠外在的記載或是前人說的資料,然後就以為完成了展現的內容。
法的次第
我們在體驗當中瞭解到次第感,這次第的展現依佛法來講,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比如說我看到一個問題,同時起了一個不自在、不協調、不舒服、不平衡的感覺,這些都是問題產生的現象,兩問題和現象是兩回事。有些時候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問題,但自己在觀察的時候,自己會知道事實上有沒有問題,因為自己是那個問題第一現場的目擊者。怎樣定義問題或怎樣去找出問題,這當中都牽涉到自己怎麼跟自己相處。當身和心有不協調、不順暢的現象時,如何去面對改善彼此間的關係,這要有解決的次第產生出來。這個關係是離不開五蘊六根的。至於地球是如何產生的?先有人類?還是生物?先有雞呢?還是先有蛋,佛法對於這些問題予以保留,不加以討論。
實際應用處
我們把範圍界定在人我的五蘊六根上,有助於觀察,做這樣的觀察有什麼好處呢?第一,當六根對六境,碰觸的當時所引起的各種反應,內在問題與苦就是我們觀察的方向,透過這樣對應當下情境的觀察訓練,生活當中對事情的敏銳性就會很高,可以培養專注的警覺性。第二,當自己真正在做體驗時,會有一種不受干擾的氣魄產生出來。在觀察時,自己要知道面對的物件是什麼?內心的苦與外境一對一的相應關係是如何?只有在那個一對一的關係動作中,那才是你的觀察物件。比如當對方說:「我不同意」時,你是不是觀察到此時你胸口一股氣往上沖升?臉部泛熱,感受上很不舒服,念頭:「太不給我面子了。」當你確定物件時,那麼除了觀察者與所觀察的物件之外,別無他人。當目標明確時,就能不受干擾。第三,去看清楚物件──即瞭解內在的自己。比如有病去找醫師,醫師把脈時,到底把出來的脈,是對方的還是自己的?要理清楚。如果按了半天,按出來的是自己的脈膊,這樣就無法下對方的藥。在觀察時,是身體、感受、或是念頭,要分得清清楚楚,假若在體驗當中能看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松、柔」。所謂「松、柔」就是所觀察的物件及我這兩個東西是鬆開的,並沒有粘得那麼緊。
透過觀察的不斷訓練,警覺性提高,不受干擾,而能清清楚楚身心的變化,這樣自己才能「松、柔」下來,用一般的概念來說,就是時時提「正念」。在日常生活中要怎麼著手?
四念處與苦的相應點
所謂四念處的方法就是要觀照自己,要從四個角度來觀照。第一個是身體的練習,在平時要觀察鬆緊酸麻的現象,觀察它的生起及消失的變化。如果對於這樣的身體感覺掌握不住的話,去做做運動,會有很大的助力,唯有把身體放在運動過程裏頭,你才能體驗到輕鬆的感覺是什麼,透過這樣的身心體驗,對於運動才能知其量的增或減,才能一方面照顧到身體的需要,一方面瞭解到身體的承受度。
另外我們要觀察呼吸,常看著呼吸的展現,而為什麼要觀察呼吸,因為呼吸維繫著一個人的生或死。一個人如何得知他是活著?他的生命存在主要是他在呼吸,當一個人突然休克或暈倒,第一個直覺會想到:他是否死了?然後將手放在鼻揣測一測是否這人還有呼吸?呼吸之於生命是片刻不離的。
呼吸也是維持姿勢的重要來源,比如今天你可以坐著,可以站著,可以做任何一個姿勢,是因為氧氣的帶動及血液流暢,加上筋骨及肌肉的組合,才完成支撐的行為,這樣的一個行為是由許多因素一起促成的。
接著介紹感受有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首先來談不舒服的情緒是怎麼樣的,第一個先起對立的念頭,比如他發現別人不讓他依賴時會很生氣,他今天講了一個東西需要別人附和,結果別人都不來附和,別人不讓你依賴而造成不舒服,那背後就是有對立的念頭;不舒服再累增引發憤怒,憤怒到一個程度,害怕恐懼產生。比較微細的是不安。一般來說情緒的發展,到最後來說是一種模糊,不太明確的感受,你說他沒有不舒服的感受,他也定不下來,找不到一個著落的點。載沉載浮的感覺,基本上這也是一種情緒。這些情緒有濃淡的變化,有時濃得化不開,有時淡淡的好象沒有,微醺微醉的感覺,事實上你裏面是有情緒,不是沒有東西。
怎樣觀察情緒?觀察時,裏面的情緒,有時生氣、有時憤怒、有時高興,會看到好多的情緒生起,此時不必把其中那一個情緒當做是我的情緒,但有時情緒沖升得很快,過度的喜和過度的悲都會讓你埋入其中,都會讓你誤以為情緒是我的,萬一你跌進去之後,儘量用「法」來打開,慢慢地爬出來。
唯有你覺得一個情緒是一個情緒的時候,你才能去找情緒的緣由,而不是那個情緒就是我,或是我在逃避那個情緒,事實上你處理情緒是用「法」的出離,還是只是駝鳥式的不去理會,這是不一樣的。
第三,談到觀察念頭。我舉出兩種念頭的現象來談,一個是跳躍,一個是想像。我們知道念頭是怎樣跳躍的嗎?我們往往戀著過去的經驗,告訴自己明天太陽會出來,這時候我們不必去觀察,就已經認定,明天太陽會出來。理由是因為根據昨天,昨天的昨天…,太陽這不都是出來了呀!假使習慣用過去的經驗來處理現在的狀況,而又沒有去向對方加以求證,或者並沒有觀察到背後真正的因緣的話,那我們認為這樣的溝通是不徹底的,是有問題的。
比如有人說:「你真沒有用。」這時念頭就跑出:「你怎麼知道,憑什麼說我沒有用?」事實上他是針對事情的處理方法來說你沒有用,因為這樣並不能達到效果,你居然把那句話解釋成說你憑什麼說我,認定他是針對你,卻沒想到他是針對你的那件事情,你將對方的反應跳躍到是因為你整個人,認定對方在做人身攻擊,此時另一個觀念跑出來,「一個人不能對人家作人身攻擊。如果就事論事,可以理解,可是作人身攻擊就是對方沒有尊重我。」這裏面有一個跳躍,你的念頭就在當聽到對方說「你真沒有用」,那一刻就認定對方是一種人身攻擊之間完成了。你說有多快就有多快,假如沒有透過觀察,很不容易知道念頭的跳躍現象。
面對當時這個情境時,先定一定觀察自己所展現的是什麼?再來詢問對方說沒有用指的是什麼。這樣的觀察每二個現象的生起及消失的過程,已經剔除過去的經驗,而能直接面對當時自己的反應,一步一步的趨近當下,這是有自覺的觀察,這樣的觀察會不會落入過去的經驗呢?也會,在觀察之後會發現那些與過去經驗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部分。就像我們說每年都有兒童節,但今年跟去年就不同,什麼不同呢?今年是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所以說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
往往在做觀照時,會發現跳躍的現象,過去的一些前塵往事會一一浮現出來,而對於未來尚未發生的念頭就有一些想像。想像著二十幾歲的年青人前途無量,往後的日子是如何得了,像現在這麼努力,想像著要如何給對方鼓勵,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一直滲透進去,就好象對方已經有著美好的成就,我們說這就是幻想,或作白日夢。
要怎麼去從自己的身體動作當中或者是自己的語言現象,去觀察那個還未形成身體動作和語言表達前的那個意念?觀察意念前,先要有能夠觀察身體及感受的基本訓練。
意念的現起都只是幾分之幾秒的時間,跑得很快,所以不要把意念的完成想像成身體的完成。比如有人談佛書、經典,產生一些相應的法喜,事實上這樣的法喜只是在理念上、觀念上的相應,只是完成聽聞的部分,而要如何落實到修行面,如何自我訓練,如何印證經典?尚未提到。譬如我們常說:「人皆有佛性」,而這只是一個念頭,你不去做,怎知你能成佛,若沒有做的方法,又如何能成就那個「佛性」?能夠這樣的環環相扣,我們在觀察心念的時候,一個接著一個,既不受過去經驗的糾葛,也不受未來的迷惑,就這樣明確地看著意念的展現,這就是心念處。
法念處指的是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我把它分成兩個階段來看,第一個階段是:建議將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不斷的反復來看,不但熟悉,而且熟練。在觀法念處時,不要馬上下判斷,「啊!我有粘著。」或「啊!我怎麼這麼衝動!」經驗告訴我們很快會下判斷,要等一等,先檢定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的感應是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這樣不斷的練習。第二個階段是觀照習氣的展現。這兩個階段要一個一個來,真正到熟練的情景時,即使反過來看也不會有所遺漏。
我們說四聖諦要從苦下手,先認識「苦」是什麼,像有些宗教會告訴你天堂是多麼美好,而佛陀的教義剛好相反,教導著我們如何知苦;佛陀當時也是先證道,才出來說法的。要證人道,要先從瞭解苦開始。在生活中要怎麼去看苦?看身體的苦——緊張;呼吸的狀況;一個行為一個舉止等。人不斷在緊張狀態之下顯得非常不自在,所以要如何檢定自己有沒有脫離緊張的苦?一定要時時保持在松柔狀態。什麼是「松、柔」?什麼是緊張?當你澈底瞭解了緊張,你將會瞭解到什麼是「松、柔」。
比如當起一個情緒時,你觀察到一個現象:身體肌肉常常緊緊的;感受上,往往被卡在裏面而動彈不得,幾乎整個世界都在僵硬感受上,慢慢的在擴大。漸漸的在觀念上,也已經習慣了,因此造成我如果沒有這個觀念會活不下去,不敢放開,變成一個牢不可破的固執觀念。這也是一種苦,沒有辦法將自己放開,就沒有辦法做觀察,觀照和「松、柔」有很大的關係,透過觀照才會讓自己活潑,更有彈性,社會上有一些規定的觀念。適合當地社會的人及習俗,當你一出國離開這個國家,風俗民情就完全不一樣,觀念也隨之不同,觀念並不是唯一的,因著不同時空而改變。說到法念處,我們知道因粘著而產生苦,對事情不去觀察、不去看它的來龍去脈,只依習慣作反應,甚至逃避、不想有反應,也害怕反應,這都是「無明苦」的展現。
四念處實修要領
愈有生活體驗的人,愈能瞭解到人生實在是充滿了苦的現象,應用四念處來觀察身心自我的現象時,要注意幾個要領。第一動作要放慢,慢到可以觀察得來的速度。第二,觀察的目標要單純,才能將目標的過程看得清楚,警覺性才能保持,才能不受干擾,而保持放鬆的心情。第三,要建立起個人的條理性。這有兩方面,一個是靜態的名詞,也就是說條理性已經出來了,比如說觀照的過程,其條理是身受心法。另一個是動詞的用法,如何將這個條理重新加以調整,比如說身受心法,調整為法心受身;比如觀呼吸,從吸到停到呼,從呼到停到吸。這樣的條理要怎樣抓,每次都要有一個目標誠實的去面對那個目標,緊扣著這個目標,看出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什麼。第四,要有耐心與耐性,我們說苦口婆心也好,逆來順受也可以,有耐心的去觀察現象,慢慢的去瞭解你的目標,亦步亦趨以與之相處。第五,保留的心態。對觀察現象以外的東西,持著一個保留的心態,很多時候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看到,有些人是為了反應而反應,卻不懂得什麼是保留,而認為暫時保留就是在拒絕接受,真正的保留不是拒絕,是在不清楚狀況,沒辦法回答之下,亦不做急燥的判斷,是給予自己觀察因緣的空間,對於自己沒有看清楚的部分再看清楚。第六,生活要單純,有規律,要注意飲食、排便、睡眠、運動的均衡調配,有助收攝心思,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993.5.《新雨月刊》第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