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0 07:31:38
學習次第 : 進階
岡波巴四法
創古仁波切教授 堪布丹傑 中譯
各位今天前來聽法、接受灌頂,雖然很多已經是佛弟子,對佛法具備信心,並且帶有正確的動機,但是,我還是要提醒各位要發願,帶著更廣大、開闊的心胸來聽聞法教,這樣將會帶給你更多的利益。那麼我們要如何發願呢?我們要發願:「希望我能夠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得到最究竟的快樂,成就佛果。這即是我們今天來聽聞佛法、接受灌頂的目的。」
岡波巴大師是噶舉教法的泉源,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有對大師的一段授記。當時佛陀在靈鷲山開示三摩地王的法門後,詢問大眾:「誰願意在未來弘揚此教法?」當時的月光童子,即岡波巴大師的過去生,起身答應承擔,而在座的五百位菩薩也同聲發願未來護持月光童子。接著佛陀授記:「月光童子將化身為措伽比丘(岡波巴大師別名),投生在名為『若嘿達』的河邊。五百位菩薩眾將化身為大師的五百位弟子。」
所謂承擔弘揚《三摩地王經》的意思是,岡波巴大師將弘揚此經的要義,即三摩地(禪定)的精華,也就是大手印的禪法。經中授記岡波巴大師為比丘措伽,措伽是醫生的意思。為什麼稱為醫生比丘呢?因為大師最開始學醫而得此名。之後,岡波巴大師出家學法,將傳自阿底峽尊者的噶當派法教,與密勒日巴尊者的大手印口訣,結合為前行與正行的修持方法,次第引領弟子進入禪定法門,依不同根器的弟子,開示顯乘大手印、密乘大手印與顯密融合大手印的禪法。
岡波巴大師學習噶當派教法的時候,一天聽聞到密勒日巴尊者的名號,生起很大的信心,並且動身前往拜見當時正在阿里地區的尊者。尊者收其為徒,傳授大手印口訣。之後,尊者囑咐大師前往「岡波大吉日渥」,並授記大師將來會有非常多的弟子。但是,當大師來到授記的地方時,發現那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大師心想:「這裡什麼人都沒有,不如在此建造一間關房,我就閉關十三年好了。」當晚大師夢中出現空行母告訴他說:「比起獨自閉關十三年,利益眾生十三年更好。」夢醒後,大師心想:「這麼偏僻的地方,怎麼會有人來呢?」但是,如同尊者的授記所言,愈來愈多的弟子陸續前來,共有八百位大成就者與五百位菩薩的化身出現。
大師有三位主要的弟子,稱為「康巴三人」。其中帕竹多傑加波大師開創出之後的噶舉
八小教派;第一世大寶法王度松虔巴繼承岡倉噶舉教派,歷代的法王依此傳承開啟了噶瑪噶舉教派。
岡波巴大師在世的時候,將豐富的大手印禪修口訣,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授與弟子。對於後世的弟子,大師則說:「他們可能因為沒有見到我,無法跟我直接學習禪修的口訣而感到遺憾。但是他們不用難過,因為如果聽聞、讀誦我所撰寫的三部典籍,就跟親見到我沒有任何差別。」是哪三部呢?即廣本的《解脫莊嚴寶論》,中本《聖道寶鬘集》與略要「岡波巴四法」,這些法教完整包含了阿底峽與密勒日巴的修心和禪修口訣。
在眾多岡波巴大師的口訣教言當中,最容易聽聞領會、最簡明扼要的法門就是「岡波巴四法」。此四法是祈願文也是實修的口訣,具有極大的加持。不僅因為岡波巴大師得到過佛陀的授記,而且此法結合了噶當派與大手印的實修口訣,而此殊勝豐富的口訣,將能裨益無量的眾生,就像密勒日巴尊者的授記:「岡波巴如果前往衛藏地區,將會攝授非常多的弟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尊者曾夢到一隻大鵬鳥飛往衛藏。到了當地後,有非常多的天鵝圍繞在大鵬鳥四周,並且每一隻天鵝四周又圍繞著非常多的天鵝,結果整個地區都充滿了黃色的天鵝。那隻大鵬鳥就是岡波巴,黃色的天鵝代表身披黃色法衣的出家眾。密勒日巴尊者解釋道:「我是一個在家瑜伽士,但未來我的徒眾們將會有無量的外具清淨出家戒,內修菩薩乘,密修金剛乘的大成就者。這樣我也算是作了一點承侍佛陀教法的事情了吧!」
總義: 四法中的前兩個法門,「願心向法」與「願法向道」源自噶當派的口訣。「願道斷惑」與「願惑顯智」則源自於馬爾巴譯師與密勒日巴尊者的大手印禪修口訣。
「願心向法」
初學者進入佛門時的修持要點與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修行才會穩固。
「願法向道」
將一般世間善法的修持轉為成就佛果的修持。例如不僅是做一般世間身、口、意的善法或者世間的禪定,而要發願成就佛果。
「願道斷惑」
指正確實踐佛法的修持,平息煩惱障與所知障,直至生起成就的徵兆。過去祖師們曾說:「如法聞法的徵兆是寂靜調柔,如法實踐佛法的徵兆是沒有煩惱。」
「願惑顯智」
由證悟空性、了悟自心本質,而證知煩惱惑的自性為法界實相的本智。
修行時我們時常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學佛的心時強時弱,無法持續,或者有時根本忘記要修持佛法等等。因此,岡波巴大師開示出這四個口訣方法,告訴我們:心貪著輪迴時,就需要願心向法的口訣;想要修持卻無法用上功時,就需要願法向道的口訣;修行了卻仍舊無法平息煩惱時,就需要願道斷惑的口訣;無法認知煩惱的本質即是本智時,就需要惑能顯智的口訣。
一、 願心向法
很多人已經具備很好的學佛因緣,例如具備難得的人身,學佛的因緣也具備,自己也皈依了佛門,但是這樣還不夠,重點是「實踐佛法」。因為唯有實修才可能真正離苦得樂,因此,自己要對自己負責,要承擔起離苦得樂的責任。那麼,什麼時候要開始承擔呢?當下就要開始。
修行時,我們需要強大的精進心。為了生起精進,我們需要具備對於佛法的虔誠與信心。如何才能生起這樣的心呢?就是觀修「轉心四思維」,這就是「四共前行」,也就是「願心向法」的觀修內容。透過這個方法,將我們對於輪迴的貪著心,迴轉為向法的心。四個思維的主題是: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這是噶舉傳承中最先修持的法門。
觀修人身難得的目的:建立自信心,對治覺得自己無法修行的沮喪與灰心。
很多人對於佛法很有興趣也相信佛法,但是會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應該做不到吧。」或者有的人修行一段時間之後,沒有任何進展,就開始灰心沮喪。這時對治的方法,就是觀修暇滿人身的難得,思維生命的珍貴性。
有的人年輕時做過許多錯事,造作許多惡業。然而,當你瞭解人身的珍貴之後,你會知道:現在也還是機會,我現在就有能力與條件開始做善的事情,開始行善利益他人。如果你願意這麼做,過去的罪業將得到清淨,同時你更在積聚廣大的福德。這個就是觀修暇滿人身難得的力量。無論你的過去如何,只要把握當下,開始實踐佛法,你都能夠做到。
觀修死亡無常的目的:認清生命變異無常的本質,懂得珍惜時光,好好修行。
雖然現在具有難得的人身,但這個人身是很脆弱的,我們知道自己不可能像烏龜一樣活上幾百歲,但是甚至我們到底能活多久,我們都說不準,無常隨時可能到來。因此,要珍惜每一個當下,努力修持。
觀修無常時,有的人會很傷心或者緊張,其實不需要如此。佛陀曾說:「無常是開始修持時的助緣,是中間修持時的提醒鞭策,是最後成果時的友伴。」無常在我們修行的任何階段,都極為重要,無常是我們最好的朋友,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我們要學習認識他。當你看清了無常,你會得到鼓舞而更精進修行。
思維因果業報的目的:認識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法則,知道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學習對自己負責,止惡行善。
思維輪迴過患的目的:認識痛苦、挫折、分離等等是輪迴的本質,學習接受生命中的不圓滿。認知唯有修持佛法,出離輪迴,才可能得到圓滿的快樂。
以上就是「岡波巴四法」中提到的四共前行法,「願心向法」的內容。
然而在《解脫莊嚴寶論》當中,在前行法之前還提到〈成佛之因如來藏品〉,告訴我們成佛的助緣,除了具備生理的圓滿——暇滿難得的人身之外,還要有心理的圓滿——如來藏(佛性),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為什麼要將〈如來藏品〉放在第一品呢?因為對於一個想要成佛的人來說,我們可能會問:「精進修行是否真的能夠成就?」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眾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潛能。成就無分男女,也不在於學問的多寡,只要是一個具有暇滿人身,都能因為精進修持,開發本具的佛性潛能而得到成就。
《解脫莊嚴寶論》還提到,成佛需要依靠好的老師,善知識的帶領。什麼叫做善知識呢?一般分為兩種:「傳承老師的善知識」與「如來教示的善知識」。傳承老師指的是我們依止學習的老師。如來教示指的是佛法的經典與書籍等等。
例如現代很多佛典與開示翻譯成了各國文字出版,我們應該珍惜並且好好應用這些資源,反覆閱讀、思維與修持。或許現代翻譯內容有一些小錯誤,我的想法是,除非是嚴重誤譯到成為謗法、詆毀佛法的情況之外,一些小小的誤譯沒有太大的關係。
現代科技發達,無論上師還在不在世,我們都能透過各種傳播媒體聽到、見到上師。不像是古代,上師圓寂後,弟子就無法再見到上師或聽聞到他的說法。因此,當我們觀看聽聞上師的錄影、錄音時,不要當做在看一個節目而已,要感念佛陀、祖師與上師的恩德,以虔誠心來觀看,這是非常重要的。
二、 願法向道
在前面討論過「願心向法」之後。接著討論「願法向道」。這部份包括了四種不共(特殊)的修持方式:
一、皈依大禮拜,
二、金剛薩埵百字明咒,
三、獻曼達,
四、上師相應法。
「願法向道」的「道」,是指方式或情況。這裡分為三種道路,意思是修行時要能分辨的三種情況。
三條路:錯路、小路、殊勝道
第一是錯誤的道路,意指不知是非,不信因果;第二是較小的道路,意指雖然走在正道上,但只想到自己解脫。以上這兩種情況是一個修行者要避免的。如何避免呢?透過「皈依」能夠避免錯誤的道路,透過「發心」則能避免較小的道路。有了皈依與發心,就能進入第三個道路:殊勝的道路,一條真正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道路。
走上正道第一步:皈依佛、皈依法
如果一個人只是心想我要離開痛苦,卻不相信因果,他能夠離苦得樂嗎?不可能的。因此,首先要皈依、依止三寶,明瞭因果,走上正確的道路。皈依佛陀,因為佛陀是一位真正能夠帶領我們離苦得樂的人,但這並不代表只要祈請、皈依佛陀之後,馬上就能離開痛苦,或者佛陀一手把我們從輪迴中救拔出來,不是這樣的。清楚知道皈依的意思,也瞭解佛陀是正確的指引者之後,接著要遵照佛陀所說的方式而行,這就是皈依法。
路上的嚮導:皈依僧
皈依了佛寶、法寶之後,代表我們已經下決心要開始修行了,但是,一路上你可能會困惑,遇到瓶頸不知如何解決,甚至誤入歧途,或者懶散怠惰等等,這時候就需要皈依僧。舉例來說,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如嚮導一般的僧人,將能提供指引;在一個充滿強盜的地方,如勇士一般的僧人,將能給予保護。尤其,如果我們選擇了大乘菩薩的修持道路時,會遇到很多考驗,這時候有經驗的僧人,更能真正幫助你。
選一條寬闊的大道:發菩提心
踏上修行的正道後,又分為兩種道路:一種是只想到自己解脫的較小道路,一種是發起菩提心、發願利益眾生的殊勝道路。我們已經是大乘的弟子,應該選擇後者,因此我們要發心。時常聽到很多人說要有慈悲心、菩提心,到底這是什麼意思?「慈心」是指「希望眾生得到快樂與快樂的因」的一種心態,「悲心」是指「希望眾生遠離痛苦與痛苦的因」的心態。
那麼,慈悲心就是菩提心嗎?或者有人皈依了三寶,就算是有菩提心了嗎?都還不是。菩提心是一種非常殊勝的心態,為什麼特別呢?因為菩提心圓滿具備了兩個特點:第一是真誠利他的熱忱,意指不是只想到利益一百、一千個眾生,而是利益無量的眾生。什麼是對眾生最好的幫助呢?最好的幫助就是幫助眾生成佛,因此,菩提心的第二個特點是要具備圓滿的智慧。
但是,我們還是凡夫,要生起菩提心並不容易。因此,初學者應該多親近善知識,聽聞菩提心的教法,幫助我們打開心胸,增長智慧。對皈依與發心的意義有所理解之後,接著該如何實際修持呢?噶舉傳承的方法就是「四不共加行」的第一個:「皈依大禮拜」。
為什麼要做大禮拜?
學生提問:請問大禮拜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要做大禮拜?
答:藏文當中,禮拜稱為「洽擦」。「洽」有清掃、淨除的意思。透過禮拜能夠清除什麼呢?清除我們內心當中的傲慢。「擦」有請求的意思,請求三寶的加持。因此禮拜是指「祈求三寶加持,讓我們得到清淨」的意思。
如何禮拜呢?首先雙手合掌,然後依次將雙掌置於額前、喉部與心間。合掌代表含苞待放的蓮花。我們看到佛教常用到蓮花,例如佛菩薩端坐於蓮花上,或者供養蓮花等等。蓮花生於淤泥中,次第成長,最後綻放花朵,這個過程象徵我們修行的旅程。開始時,我們處於輪迴煩惱中,透過次第修持開展本性,成就佛果,就如同綻放的蓮花一般。合掌於身體三個部位意思是什麼呢?放在額前,代表身體的虔敬;放在喉部,代表語言的虔敬;放在心間,代表心的虔誠。
禮拜一般分為小禮拜和大禮拜。當我們進入寺院殿堂禮佛,或者拜見上師的時候,應該作小禮拜,也就是一般說的「五體投地」的拜法,身體的五個部位:頭部、兩手、兩足觸地而行禮拜,象徵降伏傲慢。大禮拜則是修持「四不共加行」時要作的。以後各位進入佛堂的時候,記得一定要禮拜,這是很有功德的,但是我要說聲對不起,今天來到佛堂當中沒有禮拜,因為我的膝蓋不好,拜下去可能就站不起來了,年紀大了,就會這樣。因此很對不起,各位還年輕,記得進入大殿佛堂一定要禮拜。
無論觀看到好壞、美醜的任何事物,不要去分別起念,直接安住在看到的當下,也就是空性當中…
什麼是止的禪修?就是讓第六意識的粗分煩惱稍微平靜下來,寬坦安住在第八識當中放鬆休息。
三、 願道斷惑
「岡波巴四法」第三法願道斷惑、第四法斷惑顯智這兩個部分,主要是指實修的方法。以《解脫莊嚴寶論》來說,指的是六度波羅蜜的修持,大手印禪修也包含在這兩個部分當中。
「道」是指修持的方法。「惑」是指外在誘惑與內心迷惑如煩惱與妄念。在顯密共同的修法上來說,「願道斷惑」的方法就是止與觀的禪修;在密宗不共的修持法門上來說,是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的修持。
輪迴迷惑幻象的根源是什麼?就是不識萬法本質的無明。由無明產生煩惱,由煩惱而產生輪迴。因此想要解脫輪迴,就要從斷除無明下手。如何才能斷除無明呢?需要有智慧,或可稱為覺性、本智、勝觀。有了智慧,就能從無知與迷茫中出離,依靠智慧力的開展,幫助我們斷除煩惱與妄念。
雖然說透過智慧與勝觀(慧觀),能夠斷除無明煩惱,但是一個凡夫、初學者的粗重妄念太多,因此無法在心中馬上生起這樣的慧觀。因此,首先需要讓心平靜下來,也就是需要練習止的禪修。
如何練習止的禪修呢?首先,要觀修「願心向法」的轉心四思維(四共加行)與「願法向道」的四不共加行法門,如皈依、發菩提心。接著要向歷代祖師與根本上師祈請,觀想祖師們三門放射光芒照射自身,透過得到這樣的灌頂與加持讓自心平靜入定。入定的根本是什麼?就是心的平靜。然而心與身息息相關,因此,修定通常會有兩個部分的教授,先是調身,再是調心。調身的要點即是毗盧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第一支是金剛跏趺坐:即是雙盤而坐。依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可有不同,能雙盤的就雙盤,或者單盤、散盤也可以。這裡的要點是「坐」,雖然站起身來精神會好些,但容易散亂,或者躺臥下來比較容易靜下來,但是卻容易昏沉。因此坐下來,是為了平衡「明晰」與「平靜」兩個部分。
第二支是手持定印:手在日常生活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同念頭的生起導致不同的手勢,相對的來說,不同的手勢也能影響我們的心念。因此,這裡採取定印的手勢,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衡交放於小腿上,如同阿彌陀佛的手勢。藏文的定稱為「釀夏」,意思是平等(平衡)而安住,因此定印也可以是將兩手平等的安放在兩膝蓋之上,而不是一高一低,這樣的手勢被稱為觸地印。
第三支是身直:也就是脊椎要直。為什麼身體要直呢?因為身體當中有脈,脈中有氣,氣的流動影響我們的心。因此身直脈就直,脈直了氣就通順,氣通順了,心就自然容易安住。
第四支是兩肩平衡與放開:兩肩不要內縮。
第五支是微收下顎與自然呼吸:雖然脊椎要直,但是頸部自然有些向前彎,因此下顎自然會微收。自然呼吸意思是不緊不鬆,不疾不徐,自然呼吸就好。
第六支是舌頂上顎:這樣做可幫助減少口水產生。總是吞口水有可能會產生妄念而影響心的平靜。
第七支是眼睛直視前方:「外道梵天向上看」,意思是有些宗教相信創造萬物的天神在天上,因此眼睛向上看而讓天神歡喜。「二乘行者向下看」,意思是聲聞與緣覺的修行者為了自利自修,為了不讓眼睛看到外在的誘惑而影響修持,因此眼觀下方。
然而我們是大乘金剛乘的行者,因此需要「金剛之眼向前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金剛乘的禪法是直觀萬法空性的禪法,所以眼睛不向上也不向下看,也不是瞇著眼睛,而是自然張開眼睛而直視前方。有人可能會問說:這樣不是會看到很多東西嗎?的確是會看到的很多人事物,但是這裡的要點是,無論觀看到好壞、美醜的任何事物,不要去分別起念,直接安住在看到的當下,也就是空性當中。
以上就是七支坐法的要點。有些禪修教本提到,如果一個行者持續保持這七個要點,自然會讓心情平靜與安住。但是有時候我們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為了保持這樣的姿勢而讓身體太緊繃,所以要記得:全身要放輕鬆。施身法的祖師瑪基拉尊曾說:「調身的要點,就是全身放輕鬆。」
上次談到了禪修的身要。接著要談安心的方法。安心的方法很多,今天,我想要先講解一下何謂「心識」。
佛法當中,一般將心識分類為六識或八識。以八識來說,當中分為「不定識」與「定識」兩大類。前者指的是前六識,後者指的是第七、八識。六識當中又可分為「無分別識」與「分別識」兩類,前五識是無分別識,第六意識是分別識。
五識指的是:
一、眼識:依靠眼根(眼睛)緣顏色而產生。
二、耳識:依靠耳根(耳朵)緣聲音而產生。
三、鼻識:依靠鼻根(鼻子)緣味道而產生。
四、舌識:依靠舌根(舌頭)緣味道而產生。
五、身識:依靠身根(身體)緣物體而產生。
五識被稱為無分別識,因為它們只是單純的認識外境,例如聽到、看到而已, 並沒有任何美醜好惡的分別。由於它們是無分別的,無論禪修與否,還是會看到、聽到等等,因此不需要禪修前五識。
那麼,我們禪修的是哪一識呢?是第六意識。如何修持第六意識呢?需要依靠對第七和第八意識的認識來修持。
第七識煩惱識
第七識也被稱為「煩惱識」,是一種很細微的自他分別的我執。我們平時的粗分自他分別念,是屬於第六意識的煩惱;然而第七識的我執,比較細微,是一種恆常的、總是不忘的微細我執。它如何能被斷除呢?到了菩薩第七地的時候自然就會消除了。同時,第七煩惱識也不完全是不善,例如可以依靠這個細微的我執而供養諸佛菩薩或者布施眾生。因此第七識並不是初學時禪修的對象。
第八識藏識
接著談到第八識, 或稱為「藏識」,它是我們要禪修的對象。它是含藏一切心識的基礎, 恆時存在。也就是我們自心的明分、覺知的部分:無論有沒有念頭生起,自心恆常都具有的一種清楚覺知。因此,我們要禪修第八識,方法是用第八識當中的第六意識來禪修。
如何禪修第六意識?
因此,講回第六意識。它是依靠前五識而產生的各種分別念, 例如,回憶過去,計畫未來,好壞美醜等等的分別妄念。因此,什麼是止的禪修呢?就是讓第六意識的粗分煩惱稍微平靜下來,好似寬坦安住在第八識當中放鬆休息一樣,這就是止的禪修。不思過去,不迎未來,安住於當下。如果妄念生起,不跟隨,清楚覺知,讓第八識的明覺保持著;這樣的禪修,不是像石頭一樣無覺知的枯禪,而是清楚覺知的安住在每個當下。
三種讓心安住的方法
如何能夠安住呢?經典當中談到「九住心」的方法。但今天我只談前三個方法, 我想這是對大家最有用的三個。
內住: 第一個稱為「內住」, 指的是第六意識的各種美醜好惡、過去現在未來等等的粗分妄念都安住平息下來。此時,內心的清楚明分依舊保持著,但可能安住的時間很短暫,只是五、六秒而已。
續住:經過短時間、多次數的禪修練習之後, 進入第二住心—— 續住,意思是安住的時間稍微拉長,可能15秒或更長的時間。
安住:第三個稱為安住。當續住一段時間後,可能一個分別念頭生起,散失了正念,心跟著念頭跑走了,完全忘了自己在禪修,這時就需要安住的方法,意思是提起正念與覺知的心。什麼是正念與覺知呢?意思是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散亂了,就要用正念覺知自己的散亂,然後回到禪修上。當你覺知到自己的散亂時,並不需要因自己覺知而興奮,或者因散亂而難過,因為妄念總是會生起的。你只要提醒自己是在禪修,把散亂的自己拉回來,安住到本來用功的方法之上,這就是安住。這三個方法就是止的禪修。透過不斷地練習,能夠幫助我們讓紛亂的心平息下來。
以上是透過止的禪定而斷惑,也就是暫時讓煩惱平息的方式。有關究竟斷除煩惱的方式——觀的禪修暫時不多作介紹。
本尊觀生起次第
接下來,要談一談密乘的斷惑法門之一——生起次第法門,也就是觀想本尊的身形等等。
有時,我們會觀想本尊在前方作供養與祈請,但是,最重要的觀想是自生本尊的觀想,意思是:自己的身體就是本尊的身體,具有同樣的身形與顏色;自己的語就是本尊的語;自己的心就是本尊的心。一般人或許會覺得,自己只是一介凡夫,又不是本尊,為什麼硬要把自己想成一個本來不是的東西呢?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事實上,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這樣做是有利益的,我們本來即是本尊,我們是在觀修自己的本來面目。
因為佛陀曾說: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佛性),都具有能夠成佛的潛能。眾生開顯出本具的佛性,就是成佛。因此,如果我們總是想著自己是不清淨的,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變為清淨;但是,如果我們觀修自己本來的清淨本質,那麼潛能就能開展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觀想自己是觀音菩薩、藥師佛或任何一個本尊,心中清晰憶起本尊的身相、顏色、服飾與法器等等,如此能夠自然開顯本具清淨的本質,之後,安住於此觀修之禪定當中。依靠此定,能夠逐漸消除各種迷惑,這即是密乘不共的除惑法門。
以上談到的是「九住心」的止的禪修,與生起次第的法門,分別是顯乘與密乘當中的「斷惑」法門。
透過直觀心性的方法,看透迷惑和煩惱的本質,就是智慧,此即「願惑顯智」。
-
四、 願惑顯智
之前講完了第三法「願道斷惑」的內容,也就是透過顯乘的「止禪」,和密乘的「生起次第」而斷除煩惱的方法。接著是第四法:「願惑顯智」。此法的內容,是顯乘的「觀禪」和密乘的「圓滿次第」。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前一法當中提到的止禪,能夠讓心平靜下來,但是卻沒有清晰覺照的慧力在裡面。什麼是慧力呢?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第二次說法時所開示的「萬法性空」,就像在《心經》中提到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同時,昨晚我們也談到了我們本具有佛性、如來藏,這是佛陀第三次說法時所提到的內容,這也是我們要領悟的。因此,當我們明瞭了自心的空性和佛性時,就能逐步地根除煩惱,並且開展出功德和智慧。
創古仁波切開示,透過直觀心性,看穿迷惑和煩惱的本質,
即是智慧,這就是「願惑顯智」。
密乘直觀自心的方法
證悟空性的方法是什麼呢?
就顯乘來說,是透過邏輯的推論分析外在物質的空性。
就密乘來說,是直觀內在自心的本質。
所謂密乘「直觀自心」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不停留在心很平靜、沒什麼念頭的狀態,也不停留在心很清晰、有些念頭生起的狀態,而是更進一步地觀察找尋:心的本質是什麼?心在哪裡?當自己的心是平靜安住時,也這樣去找,妄念紛飛時,也這樣去找。你會發現,找不到一個所謂平靜的心,或者躁動的心──因為兩者的本質都是空性的 。但是,雖然找不到心在哪裡,還是能夠有所覺知,能夠起念。
這種直觀自心的方法,幫助我們直接領會到自心的空性和明性,不是透過邏輯分析,也不需要依靠各種比喻。自己的心,本質是空,自然是明,這種明空不二的情況,透過虔誠的祈請和發願,會愈來愈清楚。這就是「觀禪」,透過這直觀心性的方法,看透迷惑和煩惱的本質,體悟本質就是智慧,這就是「願惑顯智」的意思。
以上是對「岡波巴四法」簡略的介紹。
虔敬心,幫你了悟「願惑顯智」
問: 請問第四法「願惑顯智」和大手印禪修的關係?
答: 這就是指禪定的修持,也就是大手印的口訣。〈金剛總持祈請文〉中提到:
教云妄念體性即法身,所顯非真宛然而顯現,
不滅幻有顯現之行者,證知輪涅不二祈加持。
平時我們妄念紛飛,但是,當你直觀這些念頭的本質時,會發現所謂的心的本質其實是空性;但是,空性當中能夠展現各種顯相。我們透過禪修來體認這念心,這念心也被稱為平凡心或本來心性。這種禪修方式,被稱為「願惑顯智」。禪修得力的人,依靠這個方法能有進步。有時如果禪修沒有進步的話,教典中提到可以「生起虔敬心,能讓禪修進步。」因此,這時候行者可以觀修上師相應法,帶著虔誠的心,向上師、三寶祈請。
註: 這份開示節錄自創古仁波切在紐西蘭噶瑪卻林中心(2006.6.20)與香港創古中心的開示(2004.5.27~29)。
化育資訊網
基金會及大寶法王、創古仁波切、竹清仁波切簡介,龍樹的心,輕鬆學藏文等。
化育資訊網 台北縣板橋市信義路83號7樓 電話: 02-89521272 02-89521272 傳真: 02-89642867 02-8964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