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
摘 要
本文以「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為標題,把焦點
放在佛學界的心身研究,一方面,打開心身課題往哲學涉獵的觸角,另一
方面,針對佛學界的心身研究,發而為初步的學術回顧。藉由這一份前置
作業的鋪路,將有助於往後以心身課題為專題研究更為順利的進行。
在論述的行文,由如下的六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開門
見山,帶出研究主題,並且逐一交代論文初步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節,
扼要鋪陳佛教經典基礎層次的心身觀,從而粗略認識研究主題在關鍵概
念的視角與見解。第三節,藉由與心態哲學或身體哲學形成廣義的關
聯,與所謂的心身問題形成狹義的關聯,以及從心身之學的應用面,不
僅打開佛教哲學在心身課題的涉獵觸角,而且提示一些可行的入手處。
第四節,指出心身課題在著手研究的一些必備認識,進而強調應該致力
於尋求研究上的一些出路對策。第五節,按照中文、英文、和日文出版
品的順序,分別展開學術回顧,然後再給予綜合的評論。第六節,「結
論與展望」,總結本文的要點,並且展望後續相關的探討。
結論指出,佛教經典其實蘊藏心身探究在出路上極其豐富的寶藏,
但是佛學界在心身課題涉獵的觸角仍然有待打開,而且哲學的專業運作
也有待加強。
關鍵詞:心身、名色、心態哲學、身體哲學、生命哲學
- 4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一、緒論
本文以「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為標題,把焦
點放在佛學界的心身研究,一方面,打開心身課題往哲學涉獵的觸角,
另一方面,針對佛學界的心身研究,發而為初步的學術回顧。藉由這一
份前置作業的鋪路,將有助於往後以心身課題為專題研究更為順利的進
行。
研究背景方面,本文主要得力於如下的四條線索。第一,心身課
題,不僅在佛教經典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視,而且放眼當代學界,尤其值
得強化其哲學的處理;如何將心身課題、佛教經典、和哲學論理這三根
輪軸搭配成學術上可運轉的輪子,即成為背後一直在推動的研究動機之
一。第二,在「研究方法」或「研究指導」等課程,經常遇到的情形,
有一些,幾乎僅限於固守與重述宗派傳統的說詞,另外有一些,則不太
清楚可以如何以佛教經典為依據,設定學術課題或論題,打開哲學涉獵
的觸角,以及著手學術回顧;有鑑於此,提供一份可資參考的例示,打
開學術鑽研的格局,亦為本文在背後重大的推動條件之一。第三,著眼
於生命歷程和生命體的構成要項,初步解開心身課題的哲學討論,以此
做為持續在經營的生命哲學的一個環節。第四,做為年度專題研究計畫
的部分成果。1
在論述的行文,由如下的六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開門
見山,帶出研究主題,並且逐一交代論文初步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節,
扼要鋪陳佛教經典基礎層次的心身觀,從而粗略認識研究主題在關鍵概
念的視角與見解。第三節,藉由與心態哲學或身體哲學形成廣義的關
* 本文初稿,在2006 年7 月19 日,以〈論心與身的分別為二基本上只是認知的投射:
以《大乘入楞伽經》為依據〉,發表於臺灣大學哲學系、高麗大學哲學科主辦的中、
韓「東西哲學中之心身關係與修養論」學術研討會,隨後將其中的一部分經過大幅度
的擴增與多次的修改,而成現稿。筆者感謝研討會上熱烈的提問與建議;投稿過程,
匿名審查人細心的指正和寶貴的意見,對本文的完成,助益良多,一併致上誠摯的謝
意。
1 國科會九十六~九十七年度專題研究計畫(96-2411-H-002-029-MY2),題目為「《大
乘入楞伽經》的心身不二的實相學說:以心身課題的檢視與探究為主軸」。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5 -
聯,與所謂的心身問題形成狹義的關聯,以及從心身之學的應用面,不
僅打開佛教哲學在心身課題的涉獵觸角,而且提示一些可行的入手處。
第四節,指出心身課題在著手研究的一些必備認識,進而強調應該致力
於尋求研究上的一些出路對策。第五節,按照中文、英文、和日文出版
品的順序,分別展開學術回顧,然後再給予綜合的評論。第六節,「結
論與展望」,總結本文的要點,並且展望後續相關的探討。
二、扼要鋪陳佛教經典基礎層次的心身觀
從現存的佛教經典來看,不論使用什麼樣的語言在記載,可以說到
處充滿著關聯於心身的考察或學說。考其緣由,有所謂佛教經典的傳
世,主要來自佛法的運轉與教學;而佛法的運轉,不論學理上或實修
上,所關切以及所推動的,通通不外乎生命歷程的探索、認識、安頓、
或開展。至於生命歷程,若以表現出來的裝備為入手處,則表現成什麼
形態的生命體,及其心態和身體的組裝情形,大概是優先要加以講解與
考察的項目。一言以蔽之,佛法的運轉與教學,基於關切生命歷程,順
理成章地進而關切、探索心態和身體,結果,佛教經典即洋溢著心身之
鑽研與論述。這一節,擬定以如下的四個小節,扼要鋪陳佛教經典基礎
層次的心身觀:其一,「流轉於生命歷程的心身組合」切換為「行進於
修煉道路的心身組合」;其二,以「名色」或「五蘊」為入手處的心身
觀;其三,「心身之流轉」切換為「心身之還滅」;其四,解脫道的經
典切換為菩提道的經典。
(一)「流轉於生命歷程的心身組合」切換為「行進於修煉
道路的心身組合」
佛法在心身的探索,最為重視從生命長遠的變化之流為角度,涵括
生老病死之環節,以隨順變化之眼光,觀看心態和身體的變化、組裝、
關聯、與作用。猶有進者,隨著修煉道路開闢出解脫道和菩提道,心態
和身體不僅以經歷生死輪迴的三界六道的凡夫樣態在新陳代謝,而且也
經歷修煉道路加諸的開發、陶冶、轉化、與增強。換言之,借用心態和
身體變動式的組裝,透過佛法的修煉,不將生命歷程做成只是在經歷生
- 6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死輪迴,而是開闢成趨向解脫或趨向菩提的修煉道路,則不僅使生命歷
程的軌道從生死輪迴改裝成修煉道路,而且心身的狀況,也跟著從凡夫
的樣態,開發乃至增強為趨向解脫或趨向菩提的樣態。
順著如上的理路,在試圖認識見諸佛教經典的心身論述的時候,宏
觀上,首先有二個要點,特別值得留意:其一,「流轉於生命歷程的心
身組合」,無異於伴隨著且平行於「生命長遠的變化之流」的「心身長
遠的變化之流」;其二,「行進於修煉道路的心身組合」,無異於伴隨
著且平行於解脫道或菩提道的「心身之開發乃至增強的流程」。這二個
要點,也可以扼要整理為視角上的四個步驟的漸次切換:個體意念>組
合意念>歷程意念>以修行轉化之意念。
(二)以「名色」或「五蘊」為入手處的心身觀
在佛教眾多經典都可引為經證當中,以很基礎的《雜阿含經》為
例,心態和身體,或者簡稱「名色」(nāma-rūpa/ name-and-form),或
者看成「五蘊」(pañca-skandha/ five aggregates)。將心身組合又說為
五蘊之組合,其中,稱之為心態的部分,包括受蘊(感受或感覺之積
聚)、想蘊(形成概念認定之積聚)、行蘊(形成情意之積聚)、識蘊
(分別式認識之積聚);至於稱之為身體的部分,則列為色蘊(表現形
貌的物質現象之積聚)的一種情形。以如此的五蘊之組合所締造的心身
觀,其視角或見解,初步可整理出如下的五個要點。
(1) 心態和身體,個別來看,都不是單一的存在物,而是複合的表
現,此之謂「蘊」,亦即眾多成份積聚而成用以組裝的構成要項。
(2) 在世間凡夫的情況,心態和身體,合併來看,並非絕然分隔的存
在物,而是透過交織的作用,才組裝成凡夫在三界六道的生命形態,也
就是從「五蘊」的交織,才談得上心身組合的生命形態。換言之,凡夫
的心態,假如完全抽離於身體,即不再是凡夫的心態;凡夫的身體,假
如完全抽離於心態,即不再是凡夫的身體。既然如此,人造的且抽離的
心態概念,並不直接對應到確實的心身組合的抽離區塊;同樣地,人造
的且抽離的身體概念,也不直接對應到確實的心身組合的抽離區塊。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7 -
(3) 心態和身體,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變動不居的,因此可以
說,五蘊是「無常的」。假如想要將心態或身體認定為或捕捉在固定的
情形或特定的時空位置,都將徒勞而無功,並且由於和事實上的變動不
居一百八十度逆反,結果恰好淪為顛倒想。
(4) 心態和身體,都不是具有實體性的,而是在變化之流由關聯的眾
多條件逐步打造出來的,亦即欠缺本身的存在,因此可以說,五蘊是
「空的」(śūnya/ empty; void)。一旦觀看的角度順著縱貫的取向,稱
之為心態和身體的,即呈現為伴隨著且平行於生命歷程的長遠的變化之
流;如此一來,所謂本身的存在就是固定為這樣的心態,以及所謂本身
的存在就是固定為這樣的身體,也就是把心態和身體當做實體在認定的
想法,通通經不起順著變化之流的確實觀察和如理思惟之推敲。既然心
態和身體都談不上具有任何實體性,如果一定要論斷其本身的存在到底
怎樣,只好說心態和身體都是「空的」。
(5) 所謂心態和身體,不應僅侷限於心態和身體在談論,而是還有必
要以生存暨認知活動為著眼,審視感官配備和感官對象的交鋒如何隨著
關聯條件的聚散而一步又一步地推動心身之因緣變化。換言之,假如把
心態和身體當成侷限於心態和身體範圍內的東西,就想正確談論到心態
和身體之間在變化歷程的關係樣態,則將猶如緣木求魚。所謂心態和身
體,類似掛在外殼的總括語詞。像心態和身體這樣的總括語詞,若用以
指稱或交談,倒還便利;但是,一味停留在心態和身體過分偏於外殼的
語詞,大概要不是一上來就卡在心態和身體表面對立的僵局,就是繞來
繞去,始終繞不出個所以然。《雜阿含經》動態且宏觀地指出,生命體
在進行一輩子的生存活動而拉出生老病死的流程當中,以眼、耳、鼻、
舌、身、意這六根之感官配備,接通世界之色、聲、香、味、觸、法這
六境之感官對象,從而形成感官活動的六條通道之門戶,合稱十二處。
由六條通道、十二個門戶所構成的生存世界,進行認知活動時,依託持
續變遷的六根,可就持續變遷的六境,做出分別式認識的動作,從而引
發持續變遷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將六根、
六境、六識搭配在一起,總稱十八界,意思是進行生存暨認知活動,就
- 8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活動據以表現的項目,如同調色盤的各個色料,按照同性質或同作用放
在同一類的方式,可區分出來的十八個類別或領域。要能夠切進十二
處,尤其十八界,才得以深入看出變化之流湧現的各式各樣的心態內
容、身體狀況、乃至心身之關係。簡言之,並不是有一個固定的心態或
身體在變化,也不是在心態和身體之間有一套固定的心身關係,而是在
十二處、十八界的活動歷程所衍生的點點滴滴的內容或狀況,使用外殼
語詞,割裂地將其中的一些片段稱為心態,另外的一些片段叫做身體;
至於心身之間,基本上,不外乎十二處、十八界在生命歷程的因緣變化
的關係。
(三)「心身之流轉」切換為「心身之還滅」
從以上整理的五個要點可以看出,以生命歷程的無常或因緣變化之
流為導向,著眼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不僅較有機會切入「心身長
遠的變化之流」,而且在心態和身體的看法與論述,也很不同於一般世
人。尋找出看事情不同的角度,光是這樣,就已具有哲學運作上的若干
份量。猶有進者,正好由於切得進因緣變化之流的心身表現,一方面,
大可不必固守在表面上的心身狀況反而受制於固著的心身觀,另一方
面,即此契機,也較有可能實踐出「心身之開發乃至增強的流程」。就
此而論,相較於「心身之流轉」,《雜阿含經》還標示急流勇退的「心
身之還滅」。
從流轉切換為還滅,心身之學說與修煉,可扼要整理成如下的三個
步驟:其一,將身體乃至由關聯條件所支撐和推動的構成要項,例如五
蘊,觀看成基本上都是無常的、困苦的、不清淨的;其二,專注於調御
心身,調整到心身皆為安適的狀態;其三,心態得以解脫於散亂與雜
染,並且由於心得解脫,生命歷程亦從生死輪迴解脫。2
2 以上可特別參閱:《雜阿含經.第69-71, 107, 123, 265, 281, 294-295, 305, 492, 535,
568, 570, 615, 957, 1194 經》,劉宋.求那跋陀羅(Guṇabhadra)於435-443 年譯,大
正藏第二冊,T. 99, vol. 2, pp. 18a-19a, 33a-b, 40a-b, 68b-69b, 77a-78a, 83c-84b, 87a-c,
128b, 139a-b, 150a-c, 151a-b, 172a-b, 244a-b, 323c-324b.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9 -
《雜阿含經》之類的解脫道經典,在心身專門的探究,從心身之流
轉,切換為心身之還滅,精彩的地方,一方面,以高度動態的眼光,觀
看心身在縱貫取向的變化;另一方面,伴隨解脫道修煉的進展,若謂心
身轉而安適,乃至心得解脫,在修煉的現實上,也都不再那麼地遙不可
及。生命的歷程上的心身不斷地變化,此即不斷地出現轉為安適之契
機;只要適切地修煉,心態即可從由關聯條件所形成的各式各樣的糾結
掙脫而出,包括由寄念在與寄情在一己身體所造成的糾結都可解開。那
麼,反觀心身,難道還會一直存在著什麼揮之不去的問題嗎?順著如此
的理路,假如還剩餘什麼問題,應該不在於心身本身,而在於人們怎麼
觀看、怎麼思惟所謂的心身,以及怎麼運用、怎麼發揮心身之可變化
性。
(四)解脫道的經典切換為菩提道的經典
解脫道的經典之外,佛教還流傳著菩提道眾多的經典,例如,《般
若經》、《解深密經》、《說無垢稱經》、《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
經》、《入楞伽經》、《密嚴經》、《華嚴經》。根據這些經典,隨著
在菩提道各有偏重的發揮,例如,把重點帶往穿透式的智慧、心意識長
遠的相續轉變、多功能的高級禪修、菩薩行的靈巧方法、如來藏
( tathāgata-garbha/ the Tathāgata Within ) 視角中的所謂的阿賴耶識
(ālaya-vijñāna/ store-house consciousness)、徹底轉化所依之阿賴耶
識、或是隨緣自在的示現身相,心身課題的開闢與挖掘,也因此多樣地
拓展與深入地進行,而心身之開發乃至增強的流程,也關聯地施展在實
踐的道路上。簡言之,所謂心態和身體,並不預先被當成既定的概念或
固定的東西;隨著生命歷程切換為菩提道修煉的轉化與開展,心身之全
方位的轉化與開展,即益趨成熟而淋漓盡致。
使心身之探討在思惟方式、眼界、實踐轉化都大幅改弦更張的菩提
道經典,和解脫道的經典一樣,都值得善加研究,不僅可用以處理或解
決學界在心身論述的一些難題,而且可藉以豐富或深化學界在心身論述
的內涵,以及推進學界在心身的認識或洞察。
- 10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由於這一節的重點僅止於扼要鋪陳佛教經典基礎層次的心身觀,從
而粗略認識研究主題在關鍵概念的視角與見解,因此以特定經典為依據
所展開的心身專題研究,將留待往後另外撰文為之。
三、佛教哲學在心身課題涉獵觸角的打開與可行的入手處
正如置身當代主流哲學的陣營做心身特定論題的處理,幾乎完全不
必涉及非直接相關的學說系統;以佛教經典為依據的心身研究,似乎也
大可不必涉及其它的學說系統。然而,像這樣子各行其道的極端情形,
至少基於如下的三點考量,還是可予以改變的。其一,佛法在生命實踐
或本身學說系統的打造,或許極其殊勝,但是若就佛法要做出包裝著當
代意涵的哲學式研究,則當代主流哲學如何就一個哲學課題設定關鍵概
念,以及處理特定論題的論理程序,即多少可加以參考、觀摩、學習、
比較、或批判。其二,既然大家同樣在探討心身課題,尤其牽涉到基本
的看法與核心的主張,如果審慎地對比於其它的思想形態或學說系統,
應有助於更清楚看出佛法的特色或優劣。其三,置身學界,就所在學門
或所鑽研的課題領域,針對熱門的與前瞻的課題或論題,進行學術回顧
與學術展望,以及至少一直維持一定水準的認識,往往列為必備的素養
之一。3
如果準備從佛教的傳統或狹義的佛學界伸出觸角,僅就外圍的樣貌
而論,並且考慮所謂時代的意義,則特別值得參考其學術程序或對比其
思想形態者,大概首推當代的主流哲學。至於在心身課題的探討與論
述,當代的主流哲學,可分成廣義的、狹義的、和應用的這三類,來說
明和佛法的學術面的關聯。第一類,廣義的關聯,可拿心態哲學(或稱
3 參閱:蔡耀明,〈佛學專業所講究的外文學術資訊關聯的思考與著手的方法〉,《承
先啟後:兩岸佛教學術研究現況與教育發展研討會論文專集》(台北:中華佛學研究
所,2005 年10 月),頁57-83; 〈1996-2005 年佛教哲學論文的學術回顧及其展望:
以《國際佛教研究學會期刊》和《東西哲學》為主要依據〉,《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11 期(2006 年7 月),頁277-292; 〈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形上
學、心態哲學、和知識學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正觀》第44 期(2008 年3
月),頁205-263.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11 -
為心智哲學、心意哲學、心靈哲學 philosophy of mind)或身體哲學
(philosophy of body)為代表;第二類,狹義的關聯,可將焦點聚集在
所謂的心身問題(mind-body problem)的處理;第三類,應用的關聯,
包括心身醫學、心身醫學倫理學,乃至各式各樣的心身專門的鍛鍊。
(一)與心態哲學或身體哲學形成廣義的關聯
以佛法為根據或背景,從事心身課題的探討與論述,而且準備和當
代的主流哲學形成廣義的關聯,則心態哲學或身體哲學,應該是首先值
得稍加拓展的次領域。
(1) 心態哲學方面,出版品甚多,大致可從四種資料入手。其一,哲
學概論書籍裡面,介紹心態哲學的一章。其二,鋪陳心態哲學,並且討
論相關課題的專書,有些還大量處理認知科學的發現與難題;至於討論
的課題,不勝枚舉,包括日常生活的心態概念認定之形成(our ordinary
conception of the mind)、心態之界說(definition)、心態之實在性
( reality 或實相) 、心態之生性( nature 或本性) 、心態之本質
(essence)、心態之實體性(substantiality)、心態之內容與顯相、心態
在世界的所在位置(the mind’s place in the world)、心態與頭腦的主從
關係、心態與頭腦的同異關係、心態與行為的同異關係、心態的運算機
制、心態的因果系統、它者心態的存在、對它者心態的覺察、動物的心
態、上帝的心態、心態與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之認定、心態
與生死之認定。4 其三,心態哲學的專書,並且按照系列的課題,附有傳
4 例如,參閱:John Hawthorne (ed.),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7; John Heil, Philosophy of Mind: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Jaegwon Kim, Philosophy of Mind, 2nd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006; Brian McLaughlin, Jonathan Cohen (eds.),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7; Ernest Sosa, Enrique
Villanueva (eds.), The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Stephen
Stich, Ted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 12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統或當代相關的名著文選。5 其四,研究心態哲學的專題,發表在期刊的
論文。此外,還有心態哲學專門的工具書,便於快速查閱,形成概略認
識。6
(2) 身體哲學方面,同樣有為數可觀的涵蓋面較廣的專書或名著文
選,可供入門材料的選擇。至於牽涉的課題,除了身體之界說、定位
(situating the body)、物質性(materiality)、實在性、生性、品質、
本質、限度,身體和欲望、心態、或習慣之間的關係,對身體的觀感之
形成,對身體的處置方式,怎麼看待虛擬身體(virtual bodies),還包括
進行知覺、意向、或行動的時候,以及形成自我、生死、或性別等概念
認定的時候,身體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7 此外,不少專書立足於文
化研究的領域,尤其以性別構成、女性主義、8 審美觀、文本、思惟、意
象、體現(embodiment)、自我、權力、宰制為著眼,討論所謂的「塑
造身體」(modeling body)、「人體典範」、「身體觀念的形塑」,連
帶地,對於動輒拿實體觀念的形上學去固定身體概念的一些行之有年的
5 例如,參閱:John Heil (ed.), Philosophy of Mind: A Guide and Ant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mothy O’Connor, David Robb (eds.), Philosophy of
Mi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 2003.
6 例如,參閱:Brian McLaughli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9; Marina Rakova, Philosophy of Mind A-Z,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6.
7 例如,參閱:Paul Gilbert, Kathleen Lennon,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Subject:
Continental Them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Body,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5; Michael Proudfoot (ed.), The Philosophy of Bod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Richard Shusterman,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8; William Springer, This
is My Body: An Existential Analysis of the Living Body,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8 例如,參閱:Sarah Grogan, 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 London: Routledge, 1999; Deborah Orr and et al. (eds.), Belief,
Bodies, and Being: Feminist Reflections on Embodiment,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13 -
做法,在在形成巨大的衝擊。9 這當中,以現象學或系譜學的方式研究心
身課題,頗有越來越受重視的趨勢。現象學方法,試圖描述身體現象如
何一步又一步被構築出來而成為身體觀感;系譜學方法,則試圖揭露現
實世界錯綜複雜的關係如何被加諸其上的論述構築成有關身體觀念的系
譜,進而顯示所謂的心物二元問題,不過是個未經深究的虛假問題。10
(二)與所謂的心身問題形成狹義的關聯
探討心態和身體, 不僅沒必要一開始就把心態和身體問題化
(problematization),倡言所謂的心身問題,而且也沒必要消極地配合
學界在所謂的心身問題的論述,而隨之起舞。就此而論,本文的用詞,
若在行文之主軸,則一概稱為心身課題,以及有關心身專門的論題;至
於涉及對學界現況的評介,則只好暫時跟著稱為心身問題。11
以心身課題為名,即可將心態和身體擺在一起考察,而非僅止於片
面地談論心態或身體。至於心身課題所關切的或處理的,包括心身之實
在性、心身之實體性、心身之終極數目是多少、心身到底在何處、心身
到底如何形成關聯、心身到底具有同一性抑或差異性、心身之間的主從
性為何。
9 例如,參閱:曾曬淑(主編),《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
北: 南天書局,2004 年);Ian Burkitt, Bodies of Thought: Embodiment, Identity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9; Jeffrey Cohen, Gail Weiss (eds.), Thinking
the Limits of the Body,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Daniela
Vallega-Neu, The Bodily Dimension in Thinking,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10 例如,參閱:蔡錚雲,〈身心問題的另類思考:西田幾多郎、湯淺泰雄到梅洛龐蒂的
身體觀系譜〉,《法鼓人文學報》第1 期(2004 年7 月),頁153-177; 龔卓軍,
《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06 年);
James Hatley and et al. (eds.), Interrogating Ethics: Embodying the Good in Merleau-
Ponty,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6; Lawrence Hass, Merleau-Ponty’s
Philosophy, Bloomington: IndianaUniversity Press, 2008; Dalia Judovitz, The Culture of
the Body: Genealogies of Moderni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11 有關課題、論題、與問題,可參閱:蔡耀明,〈生命哲學之課題範疇與論題舉隅:由
形上學、心態哲學、和知識學的取角所形成的課題範疇〉,《正觀》第44 期(2008
年3 月),頁212-213.
- 14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討論心身課題的出版品,同樣汗牛充棟,大致可從四種資料入手。
其一,哲學概論或哲學前瞻的書籍裡面,介紹心身問題或勾勒心身問題
的未來走向的一章;12 此外,心態哲學或身體哲學的專書,通常至少會有
一章的篇幅或收錄一篇文章,專門處理心身問題。13 其二,處理心身問題
並且鑽研相關論題的專書;這不僅從事哲學進路式的概念解析與語句推
演,通常還相當廣泛地涉及諸如心理學、認知科學、腦神經學、或行為
科學的視角與發現。14 其三,處理心身問題的專書,並且按照系列的課
題,附有傳統或當代相關的名著文選。15 其四,研究有關心身專門的論
題,發表在期刊的論文。16
12 例如, 參閱: Richard Creel, “Chapter 16: The Mind/Body Problem,” Thinking
Philosophically: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Rational Dialogue,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pp. 237-277; Jaegwon Kim, “The Mind-Body Problem at
Century’s Turn,” The Future for Philosophy, edited by Brian Leit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29-152.
13 例如,參閱:Michael Brearley, “Psychoanalysis and the Body-Mind Problem,” The
Philosophy of Body, edited by Michael Proudfoot,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pp.
112-126; Kirk Ludwig, “The Mind-Body Problem: An Overview,”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edited by Stephen Stich and Ted Warfiel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pp. 1-46.
14 例如,參閱:Tim Crane, Sarah Patterson (eds.), History of the Mind-Body Problem,
London: Routledge, 2000; Anthony Dardis, Mental Causation: The Mind-Body Problem,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2008; Robert Kirk, Mind and Body,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Irving Krakow, Why the Mind-Body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Some Final Conclus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2.
15 例如,參閱:Robert Wilkinson, Minds and Bodies: An Introduction with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 2000.
16 例如,參閱:Eric Marcus, “Events, Sortals,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Synthese
150/1 (May 2006): 99-129; Ausonio Marras, “On Putnam’s Critique of Metaphysical
Realism: Mind-Body Identity and Supervenience,” Synthese 126/3 (March 2001): 407-426;
Colin McGinn, “What Constitutes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ical Issues 13/1:
Philosophy of Mind (2003): 148-162; Jamie Morgan, “Analytical Philosophy’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upervenience (emergence): Illustrated using the Mind-
Body Problem,” 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 3/1 (June 2004): 169-185; Wolff-Michael
Roth, “How Does the Body Get Into the Mind?,” Human Studies 25/3 (September 2002):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15 -
不論從什麼樣的資料入手,首要的任務,應該致力於形成至少一套
略具規模的認知架構,藉以瞭解由心身問題此一標籤所挾帶的疑問與困
惑如何交織成複雜的糾結。至於如此的認知架構,則可藉由如下的三根
支柱搭造而成:其一,問題癥結,亦即看出心身的哪些主要的問題含藏
什麼讓人感到困惑不解的癥結;其二,學說要點,亦即識別心身問題衍
生哪些較有份量的學說,而且整理出各個學說的主要論點;其三,評估
論證,亦即評估各個學說的核心論證的程序與優缺點。
(三)心身之學的應用面
心身之學在學術界,不僅滋生學理的探討與論議,而且應用面或開
發面,也頗為可觀。論及心身之學的應用面,可分成二大部門。
其一,心身醫學、心身醫學倫理學、以及以心身醫學為著眼,對笛
卡爾(René Descartes)以降的心身二元主義(mind-body dualism)的檢
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形而上的主客二分(metaphys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或心身二元的說法嚴重欠缺牢靠的知識學基
礎,而體認心身的密切關聯,並且視病患為全人的整全醫療措施,通常
較能發揮醫療的全面效果。17
其二,根據氣功或禪定修為所開發和瞭解的內氣,以及因而所達致
的心氣結合的能力,參考東方傳統的心身學說,一方面,強烈質疑主流
333-358; Gabriel Vacariu, “Mind, Brain, and Epistemologically Different Worlds,”
Synthese 147/3 (December 2005): 515-548.
17 例如, 參閱: Hans Burkhardt, Guido Imaguire, “Mind-Body Dualism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3/2 (March
2002): 135-150; Ornella Corazza, Near-death Experiences: Exploring the Mind-Body
Conne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Grant Duncan, “Mind-Body Dualism and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Pain: What Did Descartes Really Say?,”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5/4 (August 2000): 485-513; Anne Harrington, The Cure Within: A
History of Mind-Body Medicine, New York: W.W. Norton, 2008; Bromwyn Helene,
Patricia Ford, “Mind-Body Innovations: An Integrative Care Approach,” Psychiatric
Quarterly 71/1 (March 2000): 47-58; Edwin Wallace, John Gach (eds.), History of
Psychiatry and Medical Psychology: With an Epilogue on Psychiatry and the Mind-Body
Rela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08.
- 16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的或科學主義的心身觀似乎流於粗糙與割裂之弊病;另一方面,則致力
於改善心身學說更適切的解釋方式,以及增進鍛鍊的效能。問題的癥
結,似乎在於問說「心身是什麼」(what the mind-body is)之後就一直
卡在心態和身體這二個概念的區分。至於事情得以解開處理的關鍵,則
在於看出心身關係如何因情況與關聯條件而異;從心身疾病到心身健
全,從普通人士到專業修煉人士,其心身關係的差異情形,猶如光譜的
分布,不可一概而論。18
四、探討心身課題的一些必備認識與出路對策
學問當然不是只靠資料的堆砌,更在於認識、洞見、論議、批判、
和抉擇。在打開涉獵的觸角而知道資料大致有哪些主要的入手處之後,
進一步的工作,應該在於對準備開啟的學問天地,形成必備的認識,以
免往後做了一些好像很專門的工作,可是對於初階的事情,竟然欠缺起
碼的、宏觀的瞭解。這一節,即準備以如下的三個小節,在扼要點出所
謂的心身問題之學說分野與問題糾結之後,再逐次論陳心身課題的必備
認識與出路對策。
(一)所謂的心身問題之學說分野與問題糾結
想要在心身課題有個起碼的、宏觀的瞭解,固然沒錯,然而哲學材
料的涉獵,摔倒在問題的漩渦,或撕裂在無所適從的爭論,很可能反倒
比比皆是。尤其牽扯在所謂的心身問題,情況甚至較一般來得更為嚴
重。學界所謂的心身問題,主要關切的論題,大略有二組。其一,心態
(mind; mental states)或心路歷程(mental processes)之生性(nature
或本性)是什麼?身體或身體歷程(bodily processes)之生性是什麼?
其二,心態和身體如何形成關聯?心態如何影響身體?身體如何影響心
態?
18 例如,參閱: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translated
by Thomas Kasulis and Shigenori Nagatomo,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Yasuo Yuasa,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translated by Shigenori
Nagatomo and Monte Hull,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17 -
學界在這二組論題所牽涉的關鍵概念,諸如心態和身體,傳統上,
大都出之以形而上的實體意念(metaphysical notion of substance);最
近幾年, 有鑒於實體意念之弊病, 則傾向於訴諸生性、性質
(qualities)、屬性(attributes)、或特質(properties)之意念。
不論出之以什麼樣的意念,學界在心身之關聯此一課題,大致分裂
成二個陣營。其一,一元主義(monism),主張世界或所探討對象之實
在性,或者由單一的基本實體(或元素、理則)所組成,或者自成一個
整全的單位。其二,二元主義(dualism),主張世界或所探討對象之實
在性,或者由二個對反的基本實體(或元素、理則)所組成,或者成為
二個判然分隔且不相統屬或不相消滅的領域。
在一元主義的陣營, 初步再分成二邊。其一, 觀念主義
( idealism ) , 主張世界或所探討對象唯一的實在性為心態或觀念
(ideas)。其二,物理主義(physicalism)或物質主義(materialism),
主張世界或所探討對象唯一的實在性為物理事物(physical things)、物
理特質(physical properties)、或物質(matter)。這二邊的見解,進一
步又衍生出若干不同的支派標籤。19
在二元主義的陣營,同樣地,可做成好幾重的區分。為了節省篇
幅,在此僅約略舉出其中的二重。第一重的區分:其一,實體二元主義
(substance dualism),主張心態(或靈魂)和身體(或物質)是全然不
同的實體,並且此二實體在生性上是互不相容的。其二,功能二元主義
19 例如,觀念主義的一邊,分出主觀觀念主義(subjective idealism)、客觀觀念主義
(objective idealism)、先驗觀念主義(transcendental idealism)。物理主義的一邊,
則可整理成好幾重的標籤:一者,個例物質主義(token physicalism)或個例心態對
個例腦狀態的同一關係理論(the mind-body token-token identity theory)、類別物質
主義(type physicalism)或類別心態對類別腦狀態的同一關係理論(the mind-body
type-type identity theory);二者,化約式的物理主義(reductive physicalism)、非化
約式的物理主義(non-reductive physicalism);三者,先驗的物理主義(a priori
physicalism)、後驗的物理主義(a posteriori physicalism)。其中,化約式的物理主
義, 進一步又可做出不同層面的區分, 包括存有學的化約主義( ontological
reductionism)、理論上的化約主義(theoretical reductionism)、方法學的化約主義
(methodological reductionism)、語言學的化約主義(linguistic reductionism)。
- 18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function dualism),容或認為心態和身體是由同樣的實體所組成,但
是主張心態和身體具備不同的功能,而且心態之思惟功能(thought
functions)無法造成身體之生存功能(life functions),反之亦然。20 第
二重的區分: 其一, 心身相互作用主義( psycho-physical
interactionism),主張心態和身體以雙向的方式因果地相互作用。其
二,心身平行主義(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主張心態和身體各自
行進於完全平行的軌道,而且因果的相互作用,並不發生在平行的軌道
之間,只發生在同一個軌道之內。其三,偶然場合主義(occasionalism
或機緣主義),主張心態和身體之間,並不存在因果的相互作用,而只
成為偶然相遇的場合,至於心態和身體之間若要發生因果的相互作用,
則必須依賴所謂的上帝持續在一次又一次的偶然相遇場合的干預。其
四,副現象主義(epiphenomenalism),主張心態事件單向地由腦部的物
理事件所造成,卻無法逆轉方向因果地影響物理事件,以至於心態只不
過是物理狀態的副現象(epiphenomena)、副作用(side-effects)、或
副產品(by-products)。21
扼要介紹學界在所謂的心身問題主要關切的論題、學說分野、以及
各式各樣的基本主張之後,茲舉二例,藉以一窺其問題之糾結。例一:
心身問題,亦即心態和物理狀態之間的關係所形成的謎
題,叔本華(Schopenhauer)稱之為「世間之糾結」(world
knot)。正值當代的初期,此一糾結在笛卡爾(Descartes)
20 有關實體二元主義與功能二元主義,可參閱:John Wright, “11: Substance versus
Function Dualism in Eighteenth Century,” Psyche and Soma: Physicians and
Metaphysicians on the Mind-Body Problem from Antiquity to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John Wright and Paul Potter,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37-254.
21 本文雖然強調往當代的主流哲學伸出觸角,進而形成心身課題在哲學探問的必備認
識,但是極力避免將諸如觀念主義或物質主義等學說標籤硬套在佛法上,而且目前也
挪不出篇幅進行佛法與當代主流哲學之間的比較研究。相關研究,或可參閱:Dan
Lusthaus, “Chapter 1: Buddhism and Phenomenology,”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pp. 1-10; Saam Trivedi, “Idealism and Yogacara Buddhism,”
Asian Philosophy 15/3 (November 2005): 231-246.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19 -
的哲學被綁成頗為風行的哲學樣式;直到今日,想要予以解
開的企圖,未曾中斷過。一部心身問題的歷史,其實也就是
付出哲學的努力在解決該糾結卻一直沒成功過的歷史。因
此,如下的情形,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對那些無論如何就是
認定心身問題為哲學虛構(a philosophical invention)的人們
來說,心身問題似乎成為一個例子,顯示在哲學和科學的邊
界地帶從事哲學工作不過是件沒必要的多餘之物;對其他的
人們來說,心身問題證明了哲學結不出果實。22
例二,Irving Krakow 根據方法學的和語義學的理由,強調對意識經
驗(conscious experience)若想得出讓人滿意的科學解釋是不太可能
的;連帶地,心身問題終將不可解決。其主要的論點在於,如果不預先
納入或接受「頭腦與心態之間具有相互的關聯」,光是從腦神經學相關
的術語,將無法演繹出意識經驗相關的語句。經由此一角度的檢視,環
繞心身問題的一些較有份量的學說,要不是誤導或錯謬,就是前後不一
致。然而,Krakow 最後的一個結論,也只能重複指出,學界有關心身基
本論題的大多數說法,都需要大大地翻修。23
如上的二個例子,好像把情況講得很糟糕。然而,心身問題容或有
點兒棘手,並不是說心身課題就再也碰不得了,也不意味只要把當代主
流哲學踩在腳底下,即可大言不慚地宣稱另類的學說自動就高明一些。
事實上,不厭其煩地引述如上的二個例子,主要的用意在於點出,就課
題領域形成必備的認識,固然重要,而如何從培養認識的過程,學會將
碰到的缺失引為殷鑑,以及尋求一些出路對策,或許來得更加重要。
(二)探討心身課題的一些必備認識
想要形成稍有格局和格調的必備認識,廣大的視野和清晰的思路必
22 Martin Carrier, Jürgen Mittelstrass, Mind, Brain, Behavior: The Mind-Body Problem and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5, p. 1.
23 Irving Krakow, Why the Mind-Body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Some Final
Conclus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2.
- 20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不可免。就此而論,如下的八點知見,或許值得參考,也值得多下工
夫。其一,探索心態和身體而聚焦在心身課題,其實不必以學界在所謂
的心身問題此一標籤的糾結為限,而是還須擴及心態哲學、身體哲學、
生命哲學,以及關聯於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腦神經學的視角、所見、
和所知。其二,心身課題,如同哲學其它重大的課題,一旦追根究底,
並不是輕易就可以打發掉的。「哲學並不是從天空掉下來的。隨著吾人
與世界的往返折衝,哲學提問自然地且無可逃避地浮現:哲學就這樣加
諸吾人身上。吾人可以背對著哲學問題,或轉移給他人,卻無法使哲學
問題平白無故消失掉。」24 其三,問題不在於哲學本身,而在於人們是不
是要去窮究心身課題,以及從什麼角度和方法切入心身課題;運用思辨
之知能,去窮究心身、生命、世界、實相、真理、價值等課題所形成的
學問,恰好就稱為哲學。其四,試圖去瞭解,何以日常經驗或科學發
現,把所謂的心態和身體擺在一起,卻不足以貼切地說明心態和身體到
底是怎麼一回事,而必須提出哲學論題、運用哲學思辨,然後心身課題
的哲學探討,方得以成立。換言之,如此進行的瞭解,將聚焦在心身何
以有必要成為哲學探討的課題,以及如何成為哲學探討的課題。其五,
對心身課題展開的哲學探討,有哪些重大的基本概念?這些基本概念,
可做怎樣的界說、釐清、和分類?其六,對心身課題展開的哲學探討,
有哪些重大的基本論題?這些基本論題的可探討性與重大份量為何?其
七,對心身課題展開的哲學探討,有哪些主要的視角、方法、論斷、或
學說?其八,這些主要的論斷或學說,各自具有怎樣的解釋力、說服
力、貢獻、困境、和缺失?
透過類似如上的知見,在心身課題的討論,不僅較可避免打迷糊
仗,而且也不至於太過狹隘或盡取糟粕的下場,例如,好像在應付考試
題目似的,只知道檯面上的人物、學派的名稱,及其主張要點,而對於
怎麼形成哲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論題,以及如何展開哲學運作的各種手
法,卻幾乎使不上力,或做不出來。事實上,鋪陳心態哲學、身體哲
24 John Heil (ed.), Philosophy of Mind: A Guide and Anthology,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21 -
學、生命哲學,並且討論相關課題或附有名著文選的專書,由此入手,
點燃哲學的眼光,即可閱讀和思索出多多少少必備的認識。
(三)探討心身課題的一些出路對策
形成必備的認識,是一回事;是不是有必要照單全收,全部裝進腦
袋,則是很不同的另一回事。關鍵之一,就來到引為殷鑑之省思。
只要瞭解學界在所謂的心身問題此一標籤所陷入的泥淖,遠比所澄
清的或所解釋的層面來得更為嚴重,即不至於誤以為當代主流哲學在心
身課題的探討業已妥當處理大多數重大的基本論題,或已建造出金科玉
律般的學說或理論。然而,心身課題的探討,也不見得只能從如下二者
挑選出其中的一個:或者「接受當代主流哲學」,或者「站在當代主流
哲學的對立面」。不論是選邊站,或是左衝右突,反而容易模糊掉論題
探討的焦點,甚至擠壓、排除論題探討的空間。換言之,當代主流哲學
在心身課題的表現,當然有一些方法的形式頗值得參考或學習,但是在
視角和見解上,應該不必奉為唯一合格的產品,更加談不上唯一的楷
模。事實上,學界一直不乏檢討的聲浪,以及另求出路的努力。25
正值當代主流哲學在心身課題一直難以突破重大瓶頸之際,或許恰
好提供極佳的契機,使得如下的考量要項,通通可另尋出路之對策:
(a)觀看生命體、心身、乃至生命歷程的角度;(b)什麼才是心身更
為切要的論題;(c)心身專門的論題,可以打開哪些向度,探究到什麼
25 例一,2006 年9 月在澳洲雪梨舉辦的第二屆「心態及其潛能國際會議」(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d & Its Potential):(http://www.mindanditspotential.com.au/),
以研究心態並且探索其潛能為重心,其要點簡述為三。首先,指出概念化的、對象化
的、或僅當成物質現象的研究方式,使得心態之研究長期陷於貧乏的窘境。其次,提
出一些很根本的或尖銳的題目,例如:生命歷程的何去何從是基於生物方面的機率因
素,還是另有讓人更滿意的解釋?如果心態並沒有在死亡的時候徹底停止,那將不僅
造成西方科學式的物質主義(Western scientific materialism)必須從根本翻過來重新
思考,是不是一般世人很多的想法和做法,也跟著為之丕變?第三,結合科學、心理
學、哲學、和宗教等專業人士,排除狹隘的或淺薄的想法,集思廣益,一方面,討論
心態、身體、倫理、生命相關的論題;另一方面,分享在心態潛能的探索或開發的心
得。例二,W. Teed Rockwell, Neither Brain nor Ghost: A Nondualist Alternative to the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2007.
- 22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極限;(d)運用什麼層面的概念,將較為切要(e)所運用的概念,其
效用的限度(limitation on effectiveness)為何;(f)一旦越過所運用概
念的效用限度,應該如何處置;甚至(g)有什麼辦法,可用以局部改善
或徹底扭轉一般世人的心身狀況。
以如上列舉的做為考量的要項,佛教經典其實蘊藏心身探究的出路
極其豐富的寶藏。例如,(a)順著縱貫取向的緣起性空,觀看心態和身
體在生命歷程變動式的組裝與關聯。(b)以生死輪迴、佛教解脫道、或
佛教菩提道為衡量之眼界,切要地提出心態和身體相關的論題。(c)就
所提出的專門論題,並不侷限在短暫的、表面的、狹隘的、或固定的情
境做成接受物理現狀或生物現狀的論斷,而是力圖打開生死輪迴、解脫
道、或菩提道之向度,並且不預設任何的極限或邊界,致力於展開和遂
行透徹的探究與解明。(d)解開心身組合之外殻,將推動生命歷程的關
聯條件、以及心身在修行道路的運轉環節,設定為切要的基本概念。
(e)縱使切要於心身探討的概念,也不見得是無往而不利的,至於造成
概念的效用限度,則是多重的,包括概念的抽離、片面、分割、漫衍,
以及運用概念所夾雜的實體意念、分別認知、和執著心態。(f)一方
面,對於涉及的概念,既不視為實在性之符應,也不賦予實體性或分隔
性之地位,更不接受實體性或分隔性的見解,而把概念當成僅止於暫且
用以指稱、表達、或交談的工具;另一方面,一旦越過所運用概念的效
用限度,即以否定詞加諸概念,例如,非我、非心態、非身體,26 宣告概
念的階段式任務瀕臨滿足,並且揚棄概念的運用所可能滋生的弊病。
(g)至於一般世人的心身狀況,既不接受原本即為如此,也不接受永遠
皆為如此,而是持續追逐在三界六道因而不斷的變化之流短暫的表象,
甚至可透過專門的鍛鍊,進行心身之調御與轉化;隨著相當程度或徹底
轉化凡夫的心身狀況,根據一般世人的心身現狀所形成的心身觀,也自
動解散了。
26 有關非身體,可參閱:蔡耀明,〈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
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圓光佛學學報》第13 期
(2008 年6 月),頁43-46, 61-62.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23 -
在心身探究的出路類似如上的考量要項與觀念點滴,以及如同豐富
寶藏的佛教經典,如果都可運用哲學探討的手法加以經營,並且連貫成
一套的運作系統,那將不只是知識學的轉向或語言學的轉向之類的事
情,很可能開發的將是心身探究的嶄新典範。
從涉獵觸角的打開,強調就當代主流哲學培養心身課題必備的認
識,接著引為殷鑑之省思,另尋出路之對策,甚至預期心身探究的嶄新
典範,這就把眼光拉到關聯於佛教進行學術操作的佛學界。
五、佛學界在心身課題的探討與論述
以心身課題為焦點,出之以學術回顧的意圖,上一節,扼要評介當
代的主流哲學;這一節,即將評介當代的佛學界。就佛學界這一塊領
域,在回顧其心身課題的探討與論述上,以使用的語文,按照中文、英
文、和日文出版品的順序,最後再給予概括的評語,總共分成如下的四
個小節。
(一)中文相關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以中文刊出的心身課題專門的佛學論著,數目並不多。值得留意
的,可分成二類。第一類,以心身學說為主;第二類,則傾向於心身之
學的應用面或開發面。
(A)第一類,有關心身課題的學理,中文佛學界很少專門的論著,
而且通論性質的《佛學概論》或《佛教哲學》也不太重視此一課題,甚
至多數皆未列入。曾錦坤的〈原始佛教的心身觀〉,雖然以「心身觀」
為名,主要在講說諸如五蘊非我和五蘊皆空等教理,但是專門就心身課
題分析基本概念或鑽研特定論題的地方,則著墨不多。27
27 曾錦坤,〈原始佛教的心身觀〉,《國立編譯館館刊》第30 卷第1-2 期(2001 年12
月),頁19-33. 此外,參閱:曾錦坤,〈「新唯識論」的心身觀〉,《中國學術年
刊》第22 期(2001 年5 月),頁207-223.
- 24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B)第二類,傾向於心身之學的應用面或開發面,有二個部門,受
到較多的重視。其一,佛教禪修在心身醫學的應用,包括治療和修煉。28
其二,以惠敏法師的〈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為例,從五蘊、
十二處、十八界的角度,襯顯身心關係和身心解脫,再把焦點轉到安寧
療護的「覺性照顧」。29 這一類作品在強調佛法的修煉、心身能力的開
發,注重和鄰近的應用學科的銜接,以及標示佛法原本即以生命歷程暨
心身組合之困境或困苦的解決為要務,都值得予以相當的肯定。
(二)英文相關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英文部分,有關佛教的身體觀,有若干相當便利的入門作品;30 至於
心身課題專門的佛學論著,同樣也有少數可供參考。為了便於評介,還
是分成二類,一為側重學說面,另一為偏於應用面或開發面。
(A)第一類,有關心身課題的學理,可舉出四份英文佛學作品,不
見得具有所謂的代表性,但是在佛學界,至少都還帶有一定的份量。
第一份為 Paul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在討論佛教的三個學派有關「滅盡定」的學說與
爭議之後,結尾的一章(pp. 107-113),論及「心身問題」,並且把焦
28 例如,參閱:尤惠貞,〈從天台智者大師的圓頓止觀看病裡乾坤〉,《普門學報》第
8 期(2002 年3 月),頁141-177; 陳兵,〈禪定的身心效應〉,《中國禪學》第1 卷
(2002 年6 月),頁60-68; 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普門學報》第33
期(2006 年5 月),頁9-49; 鄭振煌〈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華梵大學中
國文學系「第三屆生命實踐研討會論文稿」( 2004 年) :
(http://www.hfu.edu.tw/~cl/Frameset-1.htm).
29 釋惠敏,〈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法鼓人文學報》第1 期(2004 年7
月),頁179-219. 此外,參閱:釋惠敏,〈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法鼓人文學
報》第2 期(2005 年12 月),頁57-96.
30 例如,參閱:Steven Collins, “The Body in Theravāda Buddhist Monasticism,” Religion
and the Body, edited by Sara Coakle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85-204; Paul Williams, “Some Mahāyāna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Religion
and the Body, pp. 205-230; Liz Wilson,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vol. I, edited by Robert Buswell Jr.,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4, pp. 63-66.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25 -
點放在二個論題:一為心身二者的重大差異為何,另一為心身二者的因
果關聯如何成立。31 由於 Griffiths 認定佛教各大學派採取的立場為「非
實體主義的、以事件為基礎的、互動主義的.心身二元主義」(nonsubstantivist
event-based interactionist psycho-physical dualism),針對
第一個論題,即認為佛教和西方各式各樣的二元主義,採取同樣的心身
二元切割的看法,彼此並沒有多少的紛歧(p. 110);至於第二個論題,
Griffiths 似乎還找不到和論題對應的入手處,因此虛晃一圈,草草以無
解收場(pp. 111-113)。扼要予以評論,Griffiths 雖然還能指出佛教的非
實體主義性格,卻挾帶著且受限於本身先入為主的心身二元觀,以至於
在心身課題,除了充斥浮面的論述,幾乎繳了白卷,甚至佈下一些易於
造成誤導的觀念。32
第二份為 Peter Harvey,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ā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或可看成近年來有關佛教心身
關係大致不錯的入門文章之一,不僅重視心身的互動,而且論及由禪修
駕馭的心身分離,大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33 然而,由於文獻上僅依據
佛教南傳上座部(Theravāda)的典籍,並未涉及大乘佛典,加上所列舉
的系列論題多數並未深入探討,屬於點到為止的概論性質,洞見也略嫌
薄弱,因此放在學界,其運用的價值,即遭受不小的限制。
第三份為 Sue Hamilton 的著作,雖然並未直接處理心身課題,然而
以世人在輪迴當中的處境為關切的核心,闡明五蘊非我的學理,而且五
蘊之析論,稱得上鞭辟入裡。由於整本著作僅以巴利語《分部經(尼柯
耶經)》(Nikāya)為依據,即此受限於文獻來源的範圍;至於研究的
31 Paul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1986.
32 Griffiths 的該份作品雖然頗受學界的重視,而有若干書評,但是書評者卻很少能指出
其佛教心身觀的缺失。例如,Roger Jackson (“Review of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by Paul J. Griffith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8 (October 1988): 445) 甚至還認為 Griffiths 的「心身二元主義」是很正確的解讀。
33 Peter Harvey,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ā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Asian Philosophy 3/1 (1993): 29-41.
- 26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成果,在「人的構成為何」與「人是什麼」等論題的洞見,若善加取
用,應有助於在心身課題進一步的探討。34
第四份為 Brook Ziporyn, “Setup, Punch Lin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A Neo-Tiantai Approach,” 花了將近一半的篇幅,說明天台學派
的「三諦說(空性之真理、權宜設置之真理、中道之真理——由這三重
所構成的一組真理學說)」與「開權顯實說(開啟權宜以顯發實相之學
說)」;接著,又花了不少的篇幅,說明「編織的話—收尾的話之模
式」(the setup--punch-line model);最後,才用略嫌簡短的篇幅,帶出
Ziporyn 所認為的天台學派對心身問題的看法。35 由於 Ziporyn 並未直接
處理心身問題,而做為說明依據的「三諦說」與「開權顯實說」,又有
陷落在對其學理基礎未予嚴格檢視的危機,加上「編織的話—收尾的話
之模式」,頂多只能提供譬喻的說明,並沒有直接切進所謂心身問題的
核心,甚至其使用的譬喻是否擔當得起編織此一論議的重大角色,都可
能問號重重,因此整篇文章如果要說在心身問題做了多麼切要的或重大
的處理或結果,大概言之過早。
(B)第二類,偏於心身之學的應用面或開發面的英文佛學作品,大
致有三個部門,可稍加注意。其一,環繞在當代上座部(Theravāda)發
展的專念禪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與心身醫學的搭配應用的程度
相當高,強調心態品質的修煉對心身整體的健康可發揮莫大的作用,較
34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Sue Hamilton, Early Buddhism - A New
Approach: The I of the Beholder, Richmond: Curzon Press, 2000. 此外,參閱:Mathieu
Boisvert, The Five Aggregates: Understanding Theravāda Psychology and Soteriology,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5.
35 Brook Ziporyn, “Setup, Punch Lin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A Neo-Tiantai
Approac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0/4 (October 2000): 584-613. 「編織的話—收尾
的話之模式」,主要來自講笑話。一個笑話的結構,可分成二段。其一,編織的話,
可以講得很嚴肅;其二,收尾的話,也就是底牌或畫龍點睛的一句話。整串編織的話
可以讓人覺得正經八百,但是一旦聽懂了收尾的話,之前的編織的話也跟著變得很好
笑。Ziporyn 認為,權宜的真理之於終極的真理,猶如編織的話之於收尾的話,亦猶
如身體之於心態(p. 604)。然而,Ziporyn 對於身體和心態的關係何以可如此譬喻,
既未提供來自天台學派的文獻依據,亦未進行哲學的反思。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27 -
為側重治療效果,卻較少著墨於心身課題的哲學探討或論述。36 其二,環
繞在流傳於中土或日本的禪悟學派:有一些,著重在禪悟修煉引發心身
方面非凡的效果,並且借用腦神經學,試圖解釋該非凡的效果,進而調
整腦神經學在意識活動或腦部機制的若干過於平庸的看法;37 另外有一
些,則基於禪悟修煉的特異經驗與獨到論述,開啟與後現代哲學對論的
契機,進而在語言、思惟方式、意識、身體、自我、它者、時間、死亡
等課題,犀利地看出一般世人將世界予以事物化的或刻板化的認識之淺
陋。38 其三,環繞在流傳於印度或西藏的密修傳統:藉由菩提心、觀想、
微細意識、脈、氣、明點、光明的修煉,找出若干線索,深入挖掘心身
之奧祕,逐漸累積豐碩且寶貴的實務經驗,進而得以和當代的生命科
學、心態科學、腦科學等,展開跨領域的討論和經驗的交流。39
36 例如,參閱:Ruth Baer (ed.), Mindfulness-based Treatment Approaches: Clinician’s
Guide to Evidence Base and Applications, Amsterda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6;
Christopher Germer and et al. (eds.), Mindfulness and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5; Steven Hayes and et al. (eds.),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Expanding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rad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4; Steven Hick, Thomas
Bien (eds.), Mindfulness and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8; Chris Mace, Mindfulness and Mental Health: Therapy, Theory, and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8. 此外,參閱: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普門學報》第
33 期(2006 年5 月),頁9-49.
37 例如,參閱:James Austin, Zen and the Brain: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edi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1999.
38 例如,參閱:Carl Olson, Zen and the Art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Two Paths of
Liberation from the Represent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Carl Olson, Indian Philosophers and Postmodern Thinkers: Dialogues
on the Margins of Cultur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
39 例如,參閱:Sharon Begley, Train Your Mind, Change Your Brain: How a New Science
Reveals Our Extraordinary Potential to Transform Ourselv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7; Jeremy Hayward, Francisco Varela (eds.), Gentle Bridge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the Sciences of Mind,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1;
André Padoux, “The Body in Tantric Ritual: The Case of the Mudrās,” The Sanskrit
Tradition and Tantrism, edited by Teun Goudriaan, Leiden: E.J. Brill, 1990, pp. 66-75; B.
Alan Wallace, Contemplative Science: Where Buddhism and Neuroscience Converge,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2007; B. Alan Wallace, Brian Hodel, Embracing Mind:
The Common Ground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Boston: Shambhala, 2008.
- 28 - 圓光佛學學報第十五期
(三)日文相關出版品的學術回顧
以日文刊出的心身課題專門的佛學論著,不僅數目在整個日文佛學
論著所佔的比例偏低,而且哲學性格相當薄弱。在此僅以如下的三個事
例,約略顯示其梗概。其一,村上真完發表一些以「身心觀」為名的文
章,但是主要的工作,不外乎就所依據典籍的諸多版本,針對組合心身
的各個分支項目及其功能,著眼於給定的語詞,進行專門用詞翻譯式的
講談,以及專門用詞之間的分類與連結,而很少析論心身相關概念的構
成內涵,或鋪陳心身學說的理路。40 其二,密修傳統在脈、氣、明點的修
煉,當然也有一些日文發表的研究成果,但是縱使以「身體觀」為名的
文章,往往還是陷落在文獻與文字學的窠臼,而有關身體概念的內涵析
論,或身體認識的開啓,反而只在表面上輕描淡寫幾筆帶過。41 其三,
《東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東洋學研究》別冊,「專題:東洋思想にお
ける心身觀」,2003 年3 月。這一期以「心身觀」為名的專刊,有一大
半,流於相當鬆散的講談;四分之一,偏於記述或描述;另外四分之
一,重點擺在文獻與文字學的事務。整期二十篇文章當中,幾乎找不出
40 村上真完,〈古代インドの身心觀と佛教〉,《南都佛教》第51 號(1983 年12
月),頁25-42; 〈諸行考(Ⅰ):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
究》第16 號(1987 年3 月),頁51-94; 〈諸行考(Ⅱ):原始佛教の身心觀〉,
《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17 號(1988 年3 月),頁47-87; 〈諸行考
(Ⅲ):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究》第18 號(1989 年3
月),頁43-70; 〈諸行考(Ⅳ):原始佛教の身心觀〉,《國際佛教徒協會.佛教研
究》第19 號(1990 年3 月),頁67-120.
何以出現像村上真完這樣絕非特例的現象, 或可根據 Minoru Kiyota (“Modern
Japanese Buddholog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atic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7/1 (1984): 24-25) 的觀察,尋求理解的關鍵:「日本的
佛學作品,通常做成作者和所研究文本之間的對話(或許稱為「獨白」還來得較為適
切),而不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對話。一般而論,日本的佛學作品,傾向於成為「獨
白式的」,因為日本當今的佛學以側重密集的文獻研究而造就高度的專門化。」
41 例如,參閱:津田真一,〈四輪三脈の身體觀〉,收錄於《インド思想と佛教:中村
元博士還曆記念論集》,中村元博士還曆記念會編,(東京:春秋社,1973 年),
頁293-308.
心身課題在佛學界的哲學觸角與學術回顧 - 29 -
一篇是在就心身概念或心身學說進行哲學論題的探究;嚴格來講,多少
有負「身體觀」或「心身觀」的「觀」之名稱。
(四)綜合的學術回顧:哲學處理手法之相對匱乏
分別評介中文、英文、和日文的佛學出版品在心身課題的研究情形
之後,最後就來到綜合的學術回顧。一言以蔽之,佛學界在心身課題的
探討與論述,哲學的專業運作可以說是相對較弱的一環,因此也有待更
多的關注,以及持續的改善或加強。
六、結論與展望
不論使用什麼樣的學術語言,在學術光鮮的門面底下,佛學界目前
至少尚欠缺如下的三類資料。其一,以「佛學概論」,尤其以「佛教哲
學」為名的書籍,裡面要有一章,或者至少一節的篇幅,介紹或鋪陳佛
教的解脫道和菩提道在心身課題的看法、想法、做法、與說法。其二,
以佛法在心身課題的教學與修煉為骨幹,並且設定明確的或特定的基本
論題,發而為心身專門探究的論著。其三,根據一系列相關的課題或論
題,有條理地陳述佛法的心身學說,並且附有傳統或當代的名著文選。
這三類的資料,一方面,應可看成以心身課題跨進佛教哲學的一塊敲門
磚;另一方面,也是佛學界裡面,以從事佛教哲學或佛學義理為本務的
學圈,藉由心身課題,面對其它學門或其它學圈,可以很大方地端上檯
面的一項土產。
本文結論的要點:佛教經典其實蘊藏心身探究在出路上極其豐富的
寶藏,但是佛學界在心身課題涉獵的觸角仍然有待打開,而且哲學的專
業運作也有待加強。至於展望的要點:在上述三類的資料當中,以諸如
《般若經》、《入楞伽經》、或《密嚴經》為依據,從事專門的探究,
闡明佛法在心身課題上,不僅不捲入所謂的心身問題的旋渦,而且以心
身不二的實相學說,揭露生命世界之實相。
(收稿日期:民國98 年7 月2 日;結審日期:民國98 年8 月5 日)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