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佛教經論 (依卷冊順序排列) |
一、《大正藏》 |
大藏經刊行會主編,《大正新修大藏經》(《大正》),台北:新文豐,1998年12月修訂版1版6刷 |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1,No.01 |
宋.法天譯《毗婆尸佛經》,《大正》1,No.03 |
宋.法賢譯《佛說人仙經》,《大正》1,No.09 |
宋.法賢譯《佛說信佛功德經》,《大正》1,No.18 |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1,No. 26 |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海八德經》,《大正》1,No.35 |
隋.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正》1,No.79 |
隋.法智譯《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正》1,No.80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2,No.99 |
唐.玄奘譯《緣起經》,《大正》2,No. 124 |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2,No.125 |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3,No.159 |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3,No.175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3,No.189 |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莊嚴論經》,《大正》4,No. 201 |
吳.維祇難等譯《法句經》,《大正》4,No. 210 |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大正》4,No. 212 |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5,No. 220 |
姚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8,No. 227 |
陳.月婆首那譯《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大正》8,No. 231 |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8,No. 232 |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8,No. 235 |
唐.般若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正》8,No. 261 |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9,No. 262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大正》9,No. 270 |
元魏.菩提留支譯《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大正》9,No. 272 |
北涼.佚名《金剛三昧經》,《大正》9,No. 273 |
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大正》9,No. 276 |
劉宋.曇無蜜多譯《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9,No. 277 |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華嚴》),《大正》9,No. 278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大正》10,No.279 |
姚秦.竺佛念譯《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大正》10,No.309 |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正》11,No.310 |
東漢.安玄譯《法鏡經》,《大正》12,No. 322 |
唐.不空譯《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大正》12,No.326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12,No.353 |
元魏.曇摩流志譯《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大正》12,No. 357 |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12,No. 360 |
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12,No.362 |
劉宋.王日休校輯《佛說大阿彌陀經》,《大正》12,No.364 |
劉宋.薑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經》,《大正》12,No. 365 |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12,No.366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12,No.374 |
宋.慧嚴等譯《大般涅槃經》,《大正》12,No. 375 |
高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13,No. 397 |
佚名《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13,No. 412 |
劉宋.功德直譯《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正》13,No.414 |
隋.達摩笈多譯《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分》,《大正》13,No.415 |
隋.闍那崛多譯《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大正》13,No.416 |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13,No.417 |
佚名《拔陂菩薩經》,《大正》13,No.419 |
晉.竺法護譯《賢劫經》,《大正》14,No.425 |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佛名經》,《大正》14,No.440 |
佚名《佛說佛名經》,《大正》14,No.441 |
隋.闍那崛多譯《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大正》14,No. 443 |
佚名《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大正》14,No.447 |
唐.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大正》14,No.451 |
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14,No.453 |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大正》14,No.454 |
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大正》14,No.468 |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14 ,No. 475 |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須真天子經》,《大正》15,No. 588 |
姚秦.鳩摩羅什譯《禪祕要法經》,《大正》15,No. 613 |
姚秦.鳩摩羅什譯《坐禪三昧經》,《大正》15, No. 614 |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15,No.643 |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16,No.656 |
北涼.曇無讖譯《金光明經》,《大正》16,No.663 |
隋.寶貴、梁真諦譯《合部金光明經》,《大正》16,No.664 |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16,No.666 |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16,No.668 |
梁.真諦譯《佛說無上依經》,《大正》16,No.669 |
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16,No.670 |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16,No.676 |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四不可得經》,《大正》17,No.770 |
後漢.迦葉摩騰共竺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17,No. 784 |
隋.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17,No. 839 |
唐.輸婆迦譯《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大正》18,No.895 |
唐.般剌蜜帝譯《楞嚴經》,《大正》19,No.945 |
劉宋.畺良耶舍譯《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大正》20,No.1161 |
唐.愛同錄《彌沙塞羯磨本》,《大正》22,No.1424 |
東晉.佛駝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大正》22,No. 1425 |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大正》22,No. 1426 |
東晉.法顯共覺賢譯《摩訶僧祇律比丘尼戒本》,《大正》22,No. 1427 |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22,No.1428 |
姚秦.佛陀耶舍譯《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22,No. 1429 |
姚秦.佛陀耶舍譯《四分僧戒本》,《大正》22,No. 1430 |
姚秦.佛陀耶舍譯《四分比丘尼戒本》,《大正》22,No. 1431 |
曹魏.康僧鎧譯《曇無德律部雜羯磨》,《大正》22,No. 1432 |
曹魏.曇諦譯《羯磨》,《大正》22,No. 1433 |
姚秦.佛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23,No. 1435 |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大正》23,No. 1436 |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毗奈耶》,《大正》23,No.1442 |
姚秦.佚名《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二,《大正》23,No.1440 |
唐.義淨譯《有部苾芻尼毗奈耶》,《大正》23,No.1443 |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大正》24,No.1451 |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犯戒罪報輕重經》,《大正》24,No.1467 |
後漢.安世高譯《大比丘三千威儀》,《大正》24,No.1470 |
姚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大正》24,No. 1484 |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大正》24,No.1485 |
後漢.佚名《受十善戒經》,《大正》24,No. 1486 |
後漢.安世高譯《佛說舍利弗悔過經》,《大正》24,No.1492 |
佚名《菩薩五法懺悔文》,《大正》24,No.1504 |
佚名《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25,No.1507 |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25,No.1509 |
唐.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大正》25,No.1513 |
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大正》26,No.1521 |
唐.玄奘譯,《說一切有部發智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大正》27,No. 1545 |
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毗曇毗婆沙論》,《大正》28,No.1546 |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29,No. 1558 |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大正》29,No.1562 |
姚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30,No.1564 |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般若燈論釋》,《大正》30,No. 1566 |
姚秦.鳩摩羅什譯《百論》,《大正》30,No.1569 |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30,No.1579 |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31,No.1585 |
唐.玄奘譯《唯識二十論》,《大正》31,No.1590 |
後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大正》31,No.1592 |
陳.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31,No. 1593 |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大正》31,No.1594 |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31,No.1600 |
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31,No. 1602 |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31,No. 1611 |
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廣五蘊論》,《大正》31,No. 1613 |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32,No.1646 |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32,No.1666 |
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33,No.1716 |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34,No. 1718 |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35,No. 1735 |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36,No.1736 |
隋.吉藏《勝鬘寶窟》,《大正》37,No.1744 |
隋.吉藏《無量壽經義疏》,《大正》37,No. 1746 |
隋.慧遠《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37,No. 1749 |
隋.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37,No. 1750 |
唐.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37,No. 1753 |
隋.智顗《阿彌陀經義記》,《大正》37,No.1756 |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大正》37,No.1764 |
晉.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38,No.1775 |
隋.智顗《維摩詰經玄疏》,《大正》38,No.1777 |
隋.智顗《維摩經略疏》,《大正》38,No.1778 |
隋.吉藏《淨名玄論》,《大正》38,No.1780 |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大正》38,No.1781 |
隋.智顗《金光明經文句》,《大正》39,No.1785 |
唐.慧沼《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大正》39,No.1788 |
唐.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大正》40,No.1804 |
宋.元照《四分律行事資持記》,《大正》40,No.1805 |
隋.智顗《菩薩戒義疏》,《大正》40,No.1811 |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40,No.1813 |
隋.吉藏《中觀論疏》,《大正》42,No.1824 |
隋.吉藏《中論疏》,《大正》42,No.1824 |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大正》43,No.1830 |
唐.窺基《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43,No.1831 |
唐.智周《成唯識論演祕》,《大正》43 ,No. 1833 |
唐.玄奘譯,窺基注《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大正》44,No.1836 |
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44,No.1851 |
隋.吉藏《大乘玄論》,《大正》45,No.1853 |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45,No.1861 |
唐.法藏《華嚴遊心法界記》,《大正》45,No. 1877 |
唐.澄觀《三聖圓融觀門》,《大正》45,No. 1882 |
唐.道宣《關中創立戒壇圖經》,《大正》45,No.1892 |
唐.道宣《釋門歸敬儀》,《大正》45,No.1896,頁865下 |
梁.慧式等《慈悲道場懺法》,《大正》45,No. 1909 |
佚名《慈悲水懺法》,《大正》45,No.1910 |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46,No.1911 |
唐.荊溪《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46,No.1912 |
隋.智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正》46,No.1915 |
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46,No.1916 |
陳.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46,No.1926 |
陳.慧思《立誓願文》,《大正》46,No.1933 |
隋.智顗《方等三昧行法》,《大正》46,No.1940 |
隋.智顗《法華三昧懺儀》,《大正》46,No.1941 |
宋.遵式《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大正》46,No.1945 |
宋.知禮《金光明最勝儀》,《大正》46,No.1946 |
宋.仁岳《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大正》46,No.1947 |
宋.遵式《請觀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大正》46,No.1949 |
唐.善導《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大正》47,No.1979 |
唐.智昇《集諸經禮懺儀》,《大正》47,No.1982 |
唐.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正》47,No.1985 |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集《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大正》47,No.1991 |
唐.法海《六祖壇經》,《大正》48,No.2007 |
元.宗寶《六祖壇經》,《大正》48,No.2008 |
佚名《少室六門》,《大正》48,No.2009 |
唐.法融《信心銘》,《大正》48,No.2010 |
唐.弘忍《最上乘論》,《大正》48,No. 2011 |
唐.裴休集《黃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大正》48,No.2012A |
唐.永嘉《永嘉集》,《大正》48,No.2013 |
唐.永嘉《證道歌》,《大正》48,No.2014 |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48,No. 2015 |
宋.延壽《宗鏡錄》,《大正》48,No.2016 |
明.如巹《緇門警訓》,《大正》48,No.2023 |
元.德輝重編《敕修百丈清規》,《大正》48,No.2025 |
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大正》49,No. 2031 |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49,No.2034 |
南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49,No.2035 |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大正》49,No.2036 |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大正》50,No.2058 |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50,No.2060 |
宋.贊寧等《宋高僧傳》,《大正》50,No.2061 |
唐.慧詳《弘贊法華傳》,《大正》51,No.2067 |
佚名《曆代法寶記》,《大正》51,No.2075 |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51,No.2076 |
宋.契嵩《傳法正宗記》,《大正》51,No.2078 |
梁.僧祐《弘明集》,《大正》52,No.2102 |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52,No.2103 |
唐.智昇《續古今佛道論衡》,《大正》52,No.2105 |
唐.道宣《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52,No.2107 |
唐.慧琳《辯正論》,《大正》52,No. 2110 |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53,No.2122 |
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大正》54,No.2125 |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54,No.2128 |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大正》54,No.2131 |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55,No.2145 |
釋隋.法經《眾經目錄》,《大正》55,No.2146 |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55,No.2149 |
唐.明佺等《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55,No.2153 |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55,No.2154 |
唐.圓照《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大正》55,No. 2156 |
日.最澄《傳教大師將來越州錄》,《大正》55,No. 2160 |
日.圓仁《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大正》55,No. 2167 |
日.惠運《惠運禪師將來教法目錄》,《大正》55,No. 2168A |
日.圓珍《福州溫州台州求得經律論疏記外書等目錄》,《大正》55,No.2170 |
日.圓珍《圓珍入唐求法總目錄》,《大正》55,No.2173 |
日.永超《東域傳燈目錄》,《大正》55,No.2183 |
高麗.義天《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大正》55,No.2184 |
唐.安然《普通授菩薩戒儀廣釋》,《大正》74,No.2381 |
唐.慧日《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大正》85,No.2826 |
唐.法照《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P.2066),《大正》85,No.2827 |
佚名《大乘淨土讚》(S.382),《大正》85,No.2828 |
佚名《持齋念佛懺悔禮文》(S.2143),《大正》85,No.2829 |
唐.神秀《觀心論》,《大正》85,No.2833 |
唐.神秀《大乘無生方便門》,《大正》85,No.2834 |
唐.慧光集釋《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大正》85,No.2835 |
佚名《大乘北宗論》,《大正》85,No.2836 |
唐.淨覺《楞伽師資記》,《大正》85,No.2837 |
神秀《大乘無生方便門》,《大正》85,No.2834 |
神秀《觀心論》,《大正》85,No.2833 |
佚名《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大正》85,No. 2871 |
佚名《法王經》,《大正》85,No.2883 |
佚名《佛為心王菩薩說投陀經》卷上,《大正》85,No.2886 |
|
二、《卍新續》 |
《新編卍新續藏經》(《卍新續》),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電子佛典集成Feb.2007 |
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卍新續》9,No. 245 |
明.祩宏《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卍新續》38,No. 679 |
明.弘贊《梵網經菩薩戒略疏》,《卍新續》38,No. 695 |
明.智旭《重治毗尼事義集要》,《卍新續》40,No. 719 |
唐.道宣疏,宋.元照述《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濟緣記》,《卍新續》41,No. 728 |
梁.達摩《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卍新續》63,No.1217 |
唐.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卍新續》63,No.1223 |
唐.慧海《諸方門人參問語錄》,《卍新續》63,No.1224 |
唐.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新續》63,No. 1225 |
五代.法眼文益《宗門十規論》,《卍續》63,No. 1226 |
宋.彥琪《證道歌註》,《卍新續》63,No. 1241 |
五代.文益《宗門十規論》,《卍新續》63,No.1226 |
明.傳燈《永嘉禪宗集註》,《卍新續》63,No.1242 |
清.儀潤《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卍新續》63,No.1244 |
宋.賾藏主集,靈谷寺淨戒重校,《古尊宿語錄》,《卍新續》68,No.1315 |
唐.道一《馬祖道一禪師廣錄》,《四家語錄》,《卍新續》69,No.1321 |
唐.懷海《百丈懷海禪師語錄》,《四家語錄》,《卍新續》69,No. 1322 |
唐.樓頴錄《善慧大士錄》,《卍新續》69,No.1335 |
唐.于頔《龐居士語錄》,《卍新續》69,No. 1336 |
明.無異元來《無異元來禪師廣錄》,《卍新續》72,No.1435 |
清.非家叟《為霖禪師旅泊菴稿》,《卍新續》72,No.1442 |
唐.師備《玄沙師備禪師語錄》,《卍新續》73,No.1445 |
宋.延壽述《中峯三時繫念儀範》,《卍新續》74,No.1465 |
唐.一行慧覺錄,宋.普瑞注,明.讀徹參閱,明.木增訂正,《大方廣佛華嚴經海印道場十重行願常徧禮懺儀》,《卍新續》74,No.1470 |
佚名《華嚴道場起止大略》《卍新續》74,No. 1474 |
唐.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卍新續》74,No. 1475 |
宋.淨源《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卍新續》74,No. 1476 |
宋.祖琇《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卍新續》75,No.1512 |
宋.李遵勗《天聖廣燈錄》,《卍新續》78,No.1553 |
宋.慧洪《禪林僧寶傳》,《卍新續》79,No. 1560 |
宋.智覺《心性因緣罪福集》,《卍新續》88,No. 1640 |
《禪藏》,《佛光大藏經》電子版,台北:佛光文化,2005年 |
|
三、《漢譯南傳大藏經》 |
《律部》1,《漢譯南傳大藏經》1,高雄:元亨寺,1998年11月 |
《律部》2,《漢譯南傳大藏經》2 |
《律部》3,《漢譯南傳大藏經》3 |
《律部》4,《漢譯南傳大藏經》4 |
《長部》1,《漢譯南傳大藏經》6 |
《增支部》1,《漢譯南傳大藏經》19 |
|
四、敦煌文獻 |
唐.智炬《雙峯曹侯溪寶林傳》,藍吉富編《禪宗全書.史傳部(一)》,頁175~329 |
唐.神會《南陽和上頓教解脫禪門直了性壇語》,楊曾文編《神會和尚禪話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頁3~14 |
唐.獨孤沛《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神會和尚禪話錄》,頁15~48 |
唐.神會《頓悟無生般若頌》,《神會和尚禪話錄》,頁49~51 |
唐.劉澄集《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神會和尚禪話錄》,頁54~123 |
唐.神會《洛京荷澤神會大師語》,《神會和尚禪話錄》,頁124~125 |
唐.法融《絕觀論》,藍吉富編《禪宗全書.語錄部(一)》,台北:文殊文化,1988年8月,頁2~18 |
唐.法融《無心論》,藍吉富主編《禪宗全書.語錄部(一)》,頁40~60 |
唐.法融《無心論》,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卷二,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3~46年,頁216~219 |
唐.神秀《觀心論》,鈴木大拙《鈴木大拙全集》別卷一,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3~46年 |
唐.杜胐《傳法寶紀》,柳田聖山《初期禅宗史書の研究》,頁560~572 |
唐.淨覺《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柳田聖山《初期禅宗史書の研究》,頁596~610 |
日.柳田聖山《達摩の語錄:二入四行論》,東京:筑摩書房,昭和44年(1969)),頁220~221 |
《北宗五方便》,鈴木大拙著,《鈴木大拙全集》卷三,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3~46年 |
《菩提達摩四行論》,《禪宗全書.語錄部(一)》,台北:文殊文化,1988年8月 |
《二入四行論長卷子》,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頁176~179;182 |
《南天竺國達摩禪師觀門》,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頁214~217 |
《第七祖大照和尚寂滅日齋讚文》,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83年,頁555 |
《七祖法寶記》,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1995年,頁134~165 |
《佛為心王菩薩說頭陀經》,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北京:宗教文化,1995年12月,頁253~318 |
《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二輯,北京:宗教文化,1996年8月,頁166~174 |
柳田聖山《六祖壇經諸本集成》,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
日本花園大學圖書館藏高麗藏覆刻本影印本,南唐泉州招慶寺靜、筠二禪師,《祖堂集》,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4月 |
潘重規《敦煌壇經新書》,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年6月 |
月稱著,法尊譯講《入中論講記》,台北:慧炬,2002年9月 |
鄧文寬校注,敦博本077號《六祖壇經》,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
黃連忠《敦博本六祖壇經校釋》,台北:萬卷樓,2006年5月初版 |
|
貳、其他古籍(按經史子集順序排列) |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1.周易注疏》,台北:藝文,1997年8月 |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5.禮記注疏》 |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8.論語注疏》 |
清.阮元編《十三經注疏8.孟子注疏》 |
劉宋.范瞱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 |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1月 |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
宋.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明倫出版社,1977年 |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
魏.王弼注《老子》,台北:藝文,2001年5月 |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萬卷樓,1993年3月 |
宋.洪興祖《楚辭章句補注》,台北:天工書局,1989年9月 |
宋.錢易《南部新書》,《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 |
|
參、近人專著(按出版年月先後順利排列) |
一、中文 |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71年3月 |
李圓淨《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台北:總持寺,1977年6月 |
演培《唯識法相及其思想演變》,台北:天華出版事業,1980年2月 |
周叔迦《法苑談叢》,台北:文津,1980年6月 |
傅偉勳《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1980年10月 |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台北:黎明文化,1981年7月 |
李世傑《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台北:新文豐,1982年4月 |
王重民《伯希和劫餘錄》,《敦煌遺書總目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6月 |
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台北:文史哲,1984年4月。 |
王鍈《詩詞曲語辭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版 |
趙雅博編《印度哲學思想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5月 |
冉雲華《宗密》,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5月 |
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法喜出版社,1989年6月 |
印光《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台北:佛教書局,1991年 |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1991年7月 |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1992年5月 |
梁漱溟《中國宗教倫理與現代化》,台北:臺灣商務,1992年7月 |
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1993年4月 |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台北:巨流,1993年6月 |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台北:文津,1993年7月 |
楊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1994年1月 |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6月 |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1995年4月 |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1995年8月 |
任繼愈、杜繼文《佛教史》,台北:曉園,1995年1月 |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年2月 |
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1995年4月 |
黃連忠《宗密的禪學思想》,台北:新文豐,1995年4月 |
楊曾文《唐五代禪宗史》,北京:中國社科社,1995年5月 |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嘉義:書鄉出版社,1995年8月 |
演培《異部宗輪論語體釋》,《諦觀全集》,台北:天華出版,1996年1月 |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4月 |
禪叡《敦煌寶藏遺書索引》,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9月 |
南懷瑾《中國道教發展史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 |
孫周興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12月 |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1997年2月 |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台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3月 |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5月 |
陳英善《天台緣起中道實相論》,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5月 |
呂澄《中國佛教源流略講》,台北:里仁,1998年1月 |
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印順《唯識學探源》,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印順《淨土與禪》,《妙雲集》下篇之四,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印順《無諍之辯》,《妙雲集》下篇之七,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妙雲集》下篇之九,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妙雲集》下編之十一,台北:正聞,1998年1月 |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 |
聖嚴《菩薩戒指要》,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2月 |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1998年7月 |
汪師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9月初版 |
印順《辨法法性論講記》,《華雨集》(一),台北:正聞,1998年12月 |
印順《方便之道》,《華雨集》(二),台北:正聞,1998年12月 |
印順《中國佛教瑣談》,《華雨集》(四),台北:正聞,1998年12月 |
程金城《原型批判與重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12月 |
張勇《傅大士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月初版 |
勞政武《佛律與國法-戒律學原理》,台北:老古文化,1999年1月 |
楊郁文《長阿含遊行經註解》,台北:甘露道,1999年4月 |
聖嚴《戒律學綱要》,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5月 |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9月 |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
董群《禪宗倫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
董群《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0年6月 |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6世紀到9世紀》,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6月 |
釋大睿《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法鼓,2000年9月 |
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2000年10月 |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2001年8月 |
馮川《重返精神家園-關於榮格》,台北:笙易,2001年9月 |
楊曾文《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壇經》,北京:宗教文化,2002年6月 |
譚偉《龐居士研究》,成都:四川民族,2002年7月 |
黃連忠《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9月 |
持松《華嚴宗教義始末記》,台北:華嚴蓮社,2002年10月 |
吳言生《禪宗思想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
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3年4月 |
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
汪師娟編《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2003年7月 |
張國一《唐代禪宗心性思想》,台北:法鼓文化,2004年4月 |
聖凱《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9月 |
楊曾文《神會和尚禪話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 |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年3月 |
太虛《太虛大師全書》,北京:宗教文化,2005年版 |
陳平坤《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台北:大千,2005年12月 |
高明道《算沙夢影》,台北:三慧講堂印經會,2006年12月 |
汪師娟《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台北:文津,2008年2月 |
二、日文(包含翻譯) |
日.境野黃洋《支那佛學講話》,東京:共立,1929 |
日.矢吹慶輝《鳴沙餘韻解說》第Ⅰ部,東京:岩波書店,1933年4月 |
日.常盤大定《後漢とり宋齊に至る譯經總錄》,東京:國書刊行會,1937年 |
日.大野法道《大乘戒經の研究》,東京:理想社,1953年 |
日.鐮田茂雄《宗密教學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75年 |
日.平野宗淨《禪の語錄》,東京:竺摩,1978年 |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1984年5月 |
日.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85年 |
日.關口真大撰;李世傑譯,《佛教思想-在中國的開展》,台北:幼獅文化,1987年1月 |
日.阿部正雄著,王雷泉、張汝倫譯,《禪與西方思想》,台北:桂冠,1992年5月 |
日.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商務,1995年12月 |
日.阿部肇一著,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台北:東大,1999年2月 |
日.忽滑谷快天著,郭敏俊譯,《禪學思想史》,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12月 |
日.佐佐木現順著,周柔含譯,《業の思想》,台北:東大圖書,2003年2月 |
日.竹村牧男著,蔡伯郎譯《覺與空-印度佛交的展開》,台北:東大,2003年5月 |
日.平川彰著,釋顯如、李鳳媚譯《印度佛教史》,嘉義:法雨道場,2003年5月 |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4年12月 |
|
三、其他外文(包含翻譯) |
A.Berriedale Keith,Buddhist Philosophy In India and Ceylon,India: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1923 |
鈴木大拙,Essay in East-West Philosophy:An Attempt at Word Philosophical Synthesis,Charles A Moore e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51 |
É. Lamotte,L’Enseignement de Vimalakīrti,Louvain,1962 |
R.H.Robinson,Early Mā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Milwaukee & London,1967 |
K. Venkata Ramanan,Nāgārjuna’ Philosophy as presented in the 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Varnasi,1971 |
A.K.Warder,India Buddhism,India:Motilal Banarsidass,1970 |
Raimon Panikkar,The Trinity and World Religious,Madras,India: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70 |
Lambert Schmithausen: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acaara Philosophy,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87 |
Jung(榮格)著,鴻鈞譯《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台北:結構群,1990年9月 |
R.Panikkar, A Dwelling Place for Wisdom,Westminster:John Knox,1993 |
Jean-Francois Revel & Maattien Richard 著,陸元昶譯,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和尚與哲學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
Martin Buber(馬丁.布伯)著,陳維剛譯,I and Thou(《我與你》),台北:桂冠,2002年6月 |
D.J.Óconnor(奧康諾)著,洪漢鼎譯,A Critical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台北:桂冠,2004年2月 |
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著,尚新建譯,The Varietise of Religious Experience(《宗教經驗種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3月 |
John B. Noss、David S. Noss(約翰.B.諾斯、戴微.S.諾斯),Man’s Religions(《人類的宗教》七版),江熙泰、劉泰興等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
Wilfred Cantwell Smith(史密斯)著,董江陽譯,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宗教的意義與終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
Michael Peterson(麥克.彼得森等)著,孫毅、游斌譯,Reason&Religious Belief-An Introdu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理性與宗教信念-宗教哲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
Raimon Panikkar(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譯,Invisible Harmony-Essays on Contemplation & Responsibility(《看不見的和諧-默觀與責任文集》),北京:宗教文化,2005年8月 |
Jung(榮格)著,林宏壽譯,Menschenbild und Gottesbild(《人的形象和神的形象》),台北:桂冠,2006年12月 |
|
肆、期刊論文(按出版年月先後順序排列) |
一、中文 |
胡適〈跋裴休的唐故圭峯定慧禪師傳法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卷34,第一分冊,1962年,頁5~26 |
陳祚龍〈唐代山西兩大北宗禪法國師義福及普寂的生平研究資料〉,《山西文獻》v.4,台北:山西文獻社,1974年7月,頁11~20 |
太虛〈中國佛學特質在禪〉,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禪學論文集》,台北:大乘文化,1976年10月,頁1~111 |
鑒安〈禪宗的思想與風範〉,《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禪學論文集》,台北:大乘文化,1976年10月,頁157~178 |
藍吉富〈佛教的緣起哲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9月,頁179~193 |
黃懺華〈大乘起信論真如緣起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9月,頁241~270 |
霍韜晦〈如來藏與阿賴耶識(上)—從思想史上考察〉,《鵝湖月刊》n.44,1979年2月,頁20~25 |
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頁17~28 |
印順〈宋譯《楞伽》與達摩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頁17~28 |
李志夫〈泛論佛陀及中論緣起理事觀與邏輯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n.4,1980年10月,頁200~223 |
無礙〈達摩大師的「二入四行觀」與「安心法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頁1~16 |
黃懺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考〉,《現代佛教學術叢刊》n.12,台北:大乘文化,1980年10月,頁125~140 |
游祥洲〈論中國佛教懺悔理論的形成其其理念蘊涵〉,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1980年10月,頁128~133 |
溫玉成〈記新出土的荷澤大師神會塔銘〉,《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頁78~79 |
王師開府〈對動機、結果及行為倫理判斷之分析〉,收入高明等《文史哲的時代使命》,台北:國立臺灣師大研究室,1987年4月,頁245~264 |
林子青〈懺法〉,載呂澄等著《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台北:彙文堂,1987年6月,頁455~461 |
冉雲華〈宗密傳法世系的再檢討〉,《宗密》,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5月,頁287~303 |
秋田光兆〈湛然の真如觀〉,《天台學報》n.32,東京:大正大學內天台學會,1990年10月,頁81~85 |
冉雲華〈敦煌文獻中的無念思想〉,《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1990年7月,頁138~159 |
劉貴傑〈東晉道安思想析論〉,《中華佛學學報》4期,台北:中華佛研所,1991年7月,頁235~285 |
冉雲華〈敦煌文獻與僧稠的禪法〉,《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1991年7月,頁54~89 |
企愚〈「不昧因果」與「無相懺悔」〉,《上海佛教》,1992年2月 |
吳汝鈞〈達摩及早期的禪法(上)(中)(下)〉,《獅子吼》v.31 n.7、v.31 n.8、v.31 n.9,台北:獅子吼雜誌社,1992年7月~9月,頁4~9、頁34~38、38~43 |
夢澤〈「二入四行」與如來禪的修正〉,《南洋佛教》n.275,1992年3月),頁5~8 |
賴賢宗〈達摩禪〈二入四行〉 所蘊涵的「信」與「倫理」〉,《法光》V.40,(台北:法光雜誌編輯委員會,1993年1月 |
刑東風〈略論早期禪宗-南宗禪的背景問題探討〉,《世界宗教研究》n.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93年3月,頁63~70 |
楊曾文〈淨覺及其《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其校本〉,《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1993年7月,頁237~261 |
楊曾文〈《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探討〉,氏編《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頁183~329 |
宋玉媺〈不可思議之不二、解脫、方便-一個《維摩詰經》異名之探討〉,《諦觀》n.76,台北:諦觀雜誌社, 1994年1月,頁153~171 |
楊惠南〈禪宗公案中的矛盾與不可說〉,《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1995年4月,頁261~292 |
楊惠南〈《壇經》中之「自性」的意含〉,《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1995年4月,頁209~229 |
冉雲華〈論唐代禪宗的「見性」思想〉,釋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台北:東大,1995年4月,頁367~392 |
楊曾文〈牛頭法融及其禪法〉,釋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台北:東大,1995年4月,頁423~444 |
藍吉富〈諷誦在大乘佛教中的意義〉,恆清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台北:東大,1995年4月,頁445~454 |
陳英善〈就華嚴法界觀門論華嚴思想之演變〉,《中華佛學學報》n.8,1995年7月,頁373~396 |
釋天禪〈《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與《慈悲道場水懺》關係之初探〉,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第六屆研究所學生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1995年8月 |
胡適〈與周叔迦論牟子書〉,《胡適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12月,頁109~111 |
胡適〈四十二章經考〉,《胡適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12月,頁143~159 |
釋恆清〈「金剛錍」的無情有性說與深層生態學〉,《佛性思想》,台北:東大,1997年2月,頁253~284 |
湛如〈簡論六祖壇經的無相懺悔-兼談唐代禪宗懺法體系的形成〉,《法音》v.1997 n.3,1997年3月,頁13~20 |
徐立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n.2,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3月,頁178~206 |
呂凱文〈佛使比丘對於緣起思想的反省及其意義〉,《法光雜誌》v.109,1998年10月 |
釋惠空〈懺悔析義〉,《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1999年1月,頁25~36 |
道昱〈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圓光佛學學報》n.3, 1999年2月,頁73~100 |
樓宇烈〈讀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隨記〉,《中華佛學學報》n.12,1999年7月,頁53~68 |
陳一標〈關於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n.4,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1999年12月,頁75~106 |
徐文明〈智詵與淨眾禪系〉,《敦煌學輯刊》n.1,蘭州:《敦煌學輯刊》,2000年1月 |
陳后玲〈中國書法的抽象之美〉,《歷史文物》十卷四期,2000年4月 |
劉嘉誠〈佛教倫理學探究〉,《輔仁宗教研究》v.1(創),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宗教學系,2000年5月,頁129~158 |
楊富學〈敦煌本「歷代法寶記.弘忍傳」考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v.6,2001年,頁139~149 |
楊維中〈論中國佛教心性本體論的特質〉,《普門學報》n.6,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11月,頁47~82 |
杜保瑞《「金剛經」的無相境界》,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2年7月,頁269~289 |
楊維中〈從南宗與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別看禪宗的正式形成〉,《中國禪學》2002年第1卷,頁115~116 |
林妙貞〈試略「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中之「四誓願」與「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四弘誓願」之比較〉,台北:《海潮音》第83卷第2期,2002年2月,頁8~13 |
聖凱〈論禪宗無相戒之源流〉,妙峰主編《曹溪禪研究》,北京:中國社科社,2002年9月),頁422~442 |
濟群〈壇經的般若思想〉,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三),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3年4月,頁147~157 |
湛如〈簡論六祖壇經的無相懺悔-兼談唐代禪宗懺法體系的形成〉,如禪編《六祖壇經研究》(三),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3年4月,頁327~345 |
陳平坤〈《壇經》宗旨「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依「一心二門」與性空思想〉,《妙林》v.15,2003年4月,頁46 ~ 52 |
楊富學、王書慶〈東山法門及其對敦煌禪修的影響〉,《中國禪學》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頁67~76 |
王俊傑〈老子保生思想研究〉,《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n.8,2003年5月,頁149~163 |
刑東風〈慧能禪宗思想的三個問題〉,台北:華梵大學哲學系,《華梵大學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論文集 》,2003年9月,頁454~466 |
黃俊傑〈儒家論述中的歷史敘述與普通理則〉,收入: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73~104 |
楊曾文〈神會及其禪法理論〉,《神會和尚禪話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月,頁157~233 |
聖凱〈圓覺經道場修證儀新探〉,《中國佛教懺法研究》,北京:宗教文化,2004年9月,頁161~219 |
張先堂〈觀相念佛:盛唐至北宋一度流行的淨土教行儀-敦煌寫本《佛說相好經》新探〉,《敦煌研究》,2005年第5期(總第93期),頁32~42 |
王惠雯〈理想的生命實踐-以菩薩戒的自律精神為基礎之探討〉,載氏著《大乘佛教教育理論與實踐論文集》,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6年2月,頁33~49 |
邱敏捷〈《壇經》的作者與版本-印順與胡適及日本學者相關研究觀點之比較〉,《第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印順導師與人菩薩行會議論文集》(十六),台北:財團法人弘誓文教基金會,2006年5月,頁1~38 |
白金銑〈杜順三重觀門哲學的創化意涵與反省〉,台北: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主辦,2007年「創化與歷程:中西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3月28日 |
白金銑〈「佛說無常經」的傳譯與喪葬禮儀〉,《中華佛學學報》n.20,2007年7月,頁65~104 |
廖明活〈南北朝時代的佛性學說〉,《中華佛學學報》n.20,2007年7月,頁105~137 |
方廣錩〈試論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從《劉師禮文》談起〉,《法音論壇》,2007年第3期(總第271期),頁8~20 |
汪師娟〈金剛五禮〉,式著《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9月初版,頁201~233 |
汪師娟〈「秀禪師七禮」與禪宗禮懺〉,氏著《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台北:文津,2008年2月),頁61~112 |
白金銑〈達摩「報怨行」的懺悔義蘊〉,《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八),台北:華嚴蓮社,2008年,出版中 |
|
二、日文 |
日.矢吹慶輝《鳴沙餘韻解說》第Ⅰ部,東京:岩波書店,1933年4月,頁178~204日.矢吹慶輝《鳴沙餘韻解說》第Ⅱ部,頁230~237 |
日.鈴木大拙〈達摩觀心論(破相論)四本對校(上)(下)〉,《大谷學報》v.15 n.4(=n.56)、v.16 n.2(=n.58),京都: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934年12月、1935年6月),頁1~17、1~44 |
日.鈴木大拙〈龍谷大學付屬圖書館藏敦煌本菩提達摩觀門法大乘法論殊に其中の宗修信要論に就きて〉,《佛教研究》v.16 n.1(=n.57),京都: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935年3月,頁17~51 |
日.鈴木大拙〈禪宗初祖としての達摩の禪法楞伽系と般若系の對抗〉,《日華佛教研究會年報》v.1,京都:日華佛教研究會,1936年8月,頁196~224 |
日.舟橋一哉〈後漢より宋齊に至る譯經總錄(常盤大定)〉,《佛教研究》v.19 n.3(=n.71),京都:大谷大學大谷學會,1938年7月,頁177~178 |
日.伊吹敦〈再び「心王經」の成立を論ず〉,《東洋學論叢.文學部紀要.印度哲學科篇》,第五十集,頁82~95 |
日.津田左右吉〈禪宗についての疑問の二三(上)(下)〉,《東洋思想研究》v.5、v.6,東京:岩波書店,1954年7月、1955年12月,頁1~41、1~46 |
日.水野弘元〈菩提達摩の二入四行說と金剛三昧經〉,《印度学仏教学研究》v.3 n.2(=n.6),1955年3月,頁239~244 |
日.紀野一義〈インド佛教における罪の問題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6 n.1(=n.11),1958年1月,頁67~72 |
日.關口真大〈新資料「達摩禪師論」(敦煌出土)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6 n.2(=n.12), 1958年3月,頁106~107 |
日.土橋秀高〈敦煌本受菩薩戒儀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8 n.1,1960年1 月,頁33~42 |
日.中川孝〈燉煌出土達摩禪師論に就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8 n.1,1960年1月,頁264~267 |
日.關口真大〈授菩薩戒儀「達摩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9n.2(=n.18),1961年3月,頁465~470 |
日.中川孝〈四行論長卷子を中心として見たる初期禪思想史の問題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0 n.2(=n.20),1962年3月,頁164~168 |
日.柳田聖山〈傳法寶紀とその作者-ペリオ三五五九號文書をめぐる北宗禪研究資料の札記、その一〉,《禪學研究》n.53,京都:荻須純道,1963年7月,頁45~71 |
日.遠藤祐純〈瑜伽師地論菩薩戒品における〉,《智山學報》n.18,頁1~15 |
日.菅尚英〈「楞伽經」における唯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9 n.1,頁283~285 |
日.伊吹敦〈菩提達磨の「楞伽経疏」について〉(下),《東洋學論叢.印度哲學科篇》n.24,(《東洋大學文學部紀要》n.52),頁12~16 |
日.田中良昭〈四行論長卷子と菩提達摩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4 n.1(=n.27),1965年12月,頁217~220 |
日.塩入良道〈中國佛教における佛名經の性格とその源流〉,《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n.42,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66年11月,頁221~319 |
日.柳田聖山〈菩提達摩二入四行論の資料價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5 n.1(=n.29),1966年12月,頁320~323 |
日.福井靜志〈瑜伽論(戒品)における罪と懺悔〉,《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v.6,1967年5月),頁68~72 |
日.田中良昭〈大照禪師普寂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6 n.1(=n.31),1967年12月,頁331~334 |
日.椎名宏雄〈傅大士と『心王銘』〉,《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6 n.2(=n.32),1968年3月,頁130~131 |
日.釋舍幸紀〈懺悔に關する一考察〉,《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v.8,1969年6月,頁10~15 |
日.山口益〈懺悔について〉,《佛教學セミナー》v.9,1969年5月,頁1~14 |
日.釋舍幸紀〈懺悔について-懺悔經と佛名經を中心として〉,《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v.9,1970年6月),頁85~89 |
日.武田忠〈大乘五方便の諸本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9 n.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71年1月,頁262~266 |
日.武田忠〈大乘五方便の諸本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9 n.1, 1971年1月,頁262~266 |
日.柳田聖山〈北宗禪の一資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19 n.2(=n.38),1971年3月,頁127~135 |
日. 椎名宏雄的〈唐代禪宗の礼忏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0 n.2(=n.40), 1971年12月,頁269~274 |
日. 椎名宏雄〈論唐代禪宗の礼忏について〉,東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0n.2(總40號),1971年12月,頁269~274 |
日.釋舍幸紀〈大乘經典に見られる懺悔滅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3 n.2(=n.46), 1975年3月,頁266~270 |
日.柳田聖山編,《六祖壇經諸本集成》,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7月 |
日.須山長治〈梁唐宋高僧傳の一考察その-習禪者と達摩系禪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6 n.2(=n.52),1978年3月,頁188~189 |
日.鎌田茂雄〈シンガポールの佛教儀禮〉,《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7 n.2(=n.54),1979年3月,頁102~107 |
日.福井靜志〈佛教に於ける懺悔滅罪の一考察〉,《龍谷教學》v.14,1979年6月,頁90~100 |
日.長口山島孝行〈「頓悟要門」と「六祖壇經」の關係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28 n.1(=n.55),1979年12月,頁359~361 |
日.關口真大撰,通妙譯,〈禪宗與天台宗之關係〉,《現代佛教學術叢刊》n.70 , 1980年10月,頁259~305 |
日.川崎ミチユ發表〈礼贊文.塔文〉,日.篠原壽雄、田中良昭主編,《講座敦煌8.敦煌佛典と禪》,1980年11月,頁307~316 |
日.廣川堯敏〈禮讚〉,《講座敦煌7.敦煌と中國佛教》,牧田諦亮、福井文雅編,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年12月,頁425~470 |
日.山口惠照〈「發菩提心」とその背景—方法論的考察〉,《菩薩觀》,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年11月,頁1~14 |
日.關口真大撰;李世傑譯,〈初期的禪思想〉,《佛教思想-在中國的開展》,台北:幼獅文化,1987年1月,頁193~215 |
日.池田魯參〈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の礼忏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35n1.,1986年 |
日.池田魯參〈《圓覺經道場修證儀》の礼忏法〉,《中国の仏教と文化》,東京:大藏,1988年,頁389~416 |
日.水野弘元撰,弘音譯,〈心識論與唯識說的發展〉,《國際佛學譯粹》第2輯,台北:靈鷲山,1992年5月,頁1~47 |
日.椎名宏雄〈天順本《菩提達摩四行論》〉,《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n.54,1996年3月,頁198~214 |
日.佐藤泰順撰,印海譯,〈自力道與他力道〉,載《中國佛教思想論》,紐約:法印寺,1996年11月,頁251~300 |
日.佐藤泰順〈自力道與他力道〉,印海譯《中國佛教思想論》,(U.S.A.,法印寺,1996年11月,頁251~300 |
日.小島岱山〈菩提達摩石碑碑文並參考資料〉,《世界宗教研究》v.2001 n.1(=n.83),頁127~134 |
日.松岡由香子〈中国禅宗スタイルの創始者〉,《禅文化研究所紀要》,東京:禅文化研究所,2002年12月,頁483~548 |
日.佐久間賢祐〈禅戒体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1 n.1 (總號=n. 101),2002年12月,頁79~82 |
日.小島岱山〈六祖壇經與華嚴思想--敦煌本壇經的無相戒與妄盡還源觀〉,《普門學報》n.14,2003年3月,頁27~54 |
日. 瀧瀬尚純〈荷澤神会と大珠慧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3 n.1 (總號=n. 105),2004年12月,頁137 ~ 139 |
日.伊吹敦〈『二入四行論』の成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v.55 n.1 (總號=n. 110),2006年12月,頁127~134 |
|
三、英文 |
E. Obermiller,“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Acta Orientalia IX,Copenhogen:Denmark,1931 |
Hu Shih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 Its History and Method”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 3,No. 1 ,(January, 1953),PP. 3~24 |
冉雲華,“Two Problems Concerning Tsung-mi's Compilation of Ch'an-tsang”,Transacl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v.19,1974,1,PP.37~47 |
Zeuschner Robert B. ,“The understanding of mind in the Northern line of Ch'an (Zan)”,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8,no.1,1978,1,PP.69~79 |
Raimon Panikkar,“The Myth of Pluralism: The Tower Babel-A Medition on Non-violence”,Cross Current,29,(summer,1979),P.206 |
R.Panikkar,“Der Mensch-ein trinitarisches Mysterium”,Die Verantwortung des Menschen für eine bewohnbare Welt im Christentum,Hinduismus und Búddhismus,ed. R.Paniikkar and W.Strolz(Freiburg:Herder,1985),PP.147~190 |
Lambert Schmithausen:On the 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 Concept of Yogaacaara Philosophy,Tokyo: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Buddhist Studies,1987, PP.3~6 |
Swain, C.W.,“The Emergence of Ch'an Buddhism-A revisionist perspective”,《中華佛學學報》n.2,1988年10月,頁389~399 |
|
四、學位論文 |
賴姿蓉《「菩薩戒義疏」之研究》,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
吳藝苑《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
陳平坤《論慧能會通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壇經》禪教思想探義》,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
白金銑《慈悲水懺法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1月 |
李碧純《永嘉玄覺禪法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1月 |
釋自容《中國佛教懺悔思想之研究-以慈悲道場水懺法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
高毓婷《禪宗心識思想研究-以唐代為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