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藏經 |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冊。 |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5-7冊。 |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
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大正藏》第9冊。 |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大正藏》第10冊。 |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0冊。 |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大正藏》第11冊。 |
唐.實叉難陀譯,《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大正藏》第11冊。 |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神變會》,《大正藏》第11冊。 |
隋.達摩笈多譯,《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大正藏》第11冊。 |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大正藏》第11冊。 |
宋.施護等譯,《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大正藏》第12冊。 |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大正藏》第12冊。 |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冊。 |
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大正藏》第14冊。 |
西晉.聶道真譯,《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4冊。 |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第14冊。 |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乘伽耶山頂經》,《大正藏》第14冊。 |
隋.豆那掘多譯,《佛說文殊屍利行經》,《大正藏》第14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大正藏》第14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
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方廣寶篋經》,《大正藏》第14冊。 |
西晉.竺法護譯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大正藏》第14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
姚秦.鳩摩羅什等譯,《禪祕要法經》,《大正藏》第15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大正藏》第15冊。 |
後秦.鳩摩羅什譯,《首楞嚴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
隋.闍那崛多譯,《商主天子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冊。 |
宋.法天譯,《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大正藏》第15冊。 |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藏》第16冊。 |
元魏.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第16冊。 |
梁.真諦譯,《佛說無上依經》,《大正藏》第16冊。 |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藏》第16冊。 |
隋.闍那崛多譯,《佛說出生菩提心經》,《大正藏》第17冊。 |
唐.菩提流志譯,《六字神呪經》,《大正藏》第20冊。 |
唐.菩提流志譯,《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冊。 |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30冊。 |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冊。 |
二、中文書目 |
專書 |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9年。 |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
全佛編輯部。《文殊菩薩經典》。臺北:全佛出版社。1995年12月。 |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1992年初版。 |
吳汝鈞。《遊戲三昩: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
洪緣音。《菩薩的淨土──文殊淨土》。臺北:全佛出版社,1996年。 |
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研究》。 |
孫曉崗《文殊菩薩圖像學研究》,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1。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大乘佛教之發展》。臺北:大乘文化,1979年5月。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中國佛教史論集(臺灣佛教篇)》。1979年 |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般若思想研究》。1979年 |
楊郁文。《阿含要略》。臺北:法鼓出版,1997年。 |
蔡耀明。《般若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 |
藍吉富編。《文殊菩薩聖德新編》。臺北:迦陵出版社,1995年。 |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
釋印順。《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 |
釋印順。《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3月。 |
釋印順。《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3月。 |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4。 |
釋智諭。《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臺北縣:西蓮淨苑,1987年9月。 |
釋見介。《文殊菩薩小百科》。臺北:橡樹林文化,2004年2月。 |
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
Elisabeth Napper著,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2002年5月。 |
期刊 |
丁敏。〈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佛學會議論文彙編2,1998年。頁23-57。 |
尤惠貞。〈略論菩薩弘誓與留惑潤生〉。《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5卷第1期,1994年10月。頁65-87。 |
王惠雯。〈佛教研究的系統詮釋方法:以宗喀巴思想為例〉。《佛教研究方法學研討會》,2001年。 |
李振甫撰(圖版說明.新樣文殊菩薩),(《敦煌研究》試刊第2期,1982,頁53-54) |
李霖燦(大理梵像卷和法界源流:文殊問疾圖的比較研究二),(《故宮文物月刊》第15期,1984.6,頁63-69) |
林崇安。《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1期,2002年9月。 |
郭忠生。〈從文殊法門看《中觀論頌》第二十四品‧1-6〉。 |
黃靖芠。《文殊師利本願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
游祥洲。〈略論文殊法門的圓頓與漸次〉。 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 |
楊惠南。〈「實相」與「方便」―佛教的「神通觀」〉。《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頁128-129。 |
劉國威《文殊師利根本儀軌中的造像方法》,會議論文(臺北:政大,2004佛教藝術與思想——以密續與地域之發展為例) |
潘亮文(初期至唐代的敦煌文殊菩薩造像初探:以文殊變的內容為中心),(《「宗教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02.4) |
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209-234。 |
陳英善。〈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 |
蔡耀明。〈《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義理構造探析:背景篇〉。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現代佛教學會,2002年。 |
蔡耀明。〈甚深緣起的諦觀〉。《內明》第219期,1990年6月。頁9-17。 |
蔡耀明。〈「慧解脫」與「般若波羅蜜多」的銜接和差異――用以看待「解脫道」和「菩提道」關聯的一道樞紐〉。《風城法音》第3期,2002年12月。頁7-15。 |
蔡耀明。〈《阿含經》與《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26。 |
蔡耀明。〈佛陀教法三乘的分立與連貫〉。《鵝湖》第十五卷第二期(總第170期)。頁15-28。 |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2期,2006年10月。頁115-166。 |
蔡耀明。〈《大般若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的禪修教授──做為佛典「綱要寫作」的一個練習〉。《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7月。頁49-93。 |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附記「色界四禪」的述句與禪定支〉。《正觀》第20期,2002年3月。頁83-140。 |
蔣義斌。〈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2007年7月。頁231-252。 |
蔣義斌。〈大品般若經與大智度論中的菩薩〉。《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71-192。 |
釋印定。〈試論《大智度論》中菩薩般若與聲聞般若〉。《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市:福嚴佛學院,1999年5月。頁317-342。 |
釋祖仁。〈從《大智度論》看「菩薩般若」與「二乘般若」之異同 〉。《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1999年8月。 |
釋諦玄。〈般若經典所闡發勝義之意涵——以《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心〉。《第十三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002年9月。頁293-312。 |
釋慧嚴。《文殊般若經思想》。中壢:圓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