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1 16:56:3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11 16:48:58   編輯部 報導

「文殊即菩提」的修學義理—— 以《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為主要依據  指導教授:蔡耀明;王惠雯

本文試圖以「文殊即菩提」概念之詮解為基礎,闡明文殊菩薩於《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所開演的「不趣菩提」、「不得菩提」、「無有菩提可得」其背後所蘊含之修學理趣,進一步藉此開展出一套以智慧為主軸的修學精要,並以證成以下二個觀點為研究目的:1、文殊菩薩早已圓滿無上菩提,以菩薩身遍入十方隨順教化,示現歷劫發願不速證佛果,無有菩提可得及「不證菩提」之顯現正好呈顯其通達之實證境界。2、以「文殊即菩提」作為文殊法門教化、修學及成就的總攝,進一步以此為主軸說明文殊法門的特色。


本文意圖全面且深入的探討主要依據之文獻,盡可能呈現這場法會從頭到尾所形成的全幅網絡,將其論述之主題、主旨、講說的脈絡、層次、及內在理則,構築出一套以「文殊即菩提」為中心的修學義理。此可從1.文殊與菩提但有假名,其體性空及2.文殊即是菩提的同義詞,這兩個層次分述之。


以「文殊即菩提」為主的文殊法門可從兩大軸線進行探究:其一、橫軸的樹狀架構,其項目包涵:修學者所在的位置、修學目標、修學步驟、修學展現之境地。其二、縱軸的義理層次,由於代表人物與所攝之境界都極為高超及深廣,義理層次的辯明成為本研究之重心,相關的議題有文殊菩薩到底成佛與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理論基礎、「文殊即菩提」所在的菩提層次、論述層次等。


經由本文之探討文殊菩薩之行誼與教化呈顯出
(1)現佛身說法以自證聖智保證其教化。(2)隨應救度,現各種身份教化眾生,內容以智慧為首。(3)以菩薩行法恆為眾生施作佛事。(4)自在於畢竟空之境地,隨處化現諸遊戲法。

文殊菩薩身語意皆任運自在,其三業清淨就是將如幻似化顯現出來的身相、說法、所度之眾及度眾之歷程,緣起於空性並回歸於空性,隨於因緣再次如幻顯現清淨三業,這就是「文殊即菩提」於無盡時空不斷開展的極致表現。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6/碩士/研究生:周聖貞    指導教授:蔡耀明;王惠雯
 

關鍵詞:  文殊菩薩 菩提 三種菩提 文殊即菩提.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不趣菩提.不得菩提.不證菩提

目次與問題研究

《文殊師利授記會》經文概覽 

「文殊即菩提」的法門特色

對應於修學者所面臨的執礙問題.行持菩薩處以實證空性.遊戲自在的特色.展現「文殊即菩

提」的義理重點.

正觀文殊菩薩

菩提道上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之名號及其讚譽.觀看文殊菩薩及其修學道路.

正觀文殊菩薩身語意三業

一、文殊菩薩之身業
二、文殊菩薩之語業 
三、文殊菩薩之意業 

正觀文殊菩薩之三世行願

一、早已成佛之大身如來:講說菩提道之四賢聖諦

二、不證佛果之普覆王:廣積善根力行不速證菩提 

三、未來成佛之普見如來:發願作為成佛之引導者  

趣向「文殊即菩提」的修學架構

 修學者的位階 
 確立修學目標    

 一、階段性重點式的說法 
二、速得之理論基礎   

 趣向之修學步驟 ? 

一、修學啟動之道:以勝志樂發菩提心
二、修學兩大事業:令願不退及嚴淨佛剎
三、修學進展之道:一法至十法的菩薩學處 
四、修學轉折關鍵:如實悟入一切諸法 

五、以「文殊即菩提」之義理作為檢證  

「文殊即菩提」之詮釋與開展   ?   

三種菩提-

一、三種菩提之意涵 
二、三種菩提之區別 
三、二種空性之討論 

「文殊即菩提」——菩提的層次?   

一、般若波羅蜜多與智波羅蜜多的不同 

二、「文殊即菩提」的義理層次  

「文殊即菩提」的論述與詮定? 

一、煩惱非菩提 
二、煩惱即菩提 
三、文殊即菩提 
四、文殊與菩提俱泯 

一、大藏經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冊。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5-7冊。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8冊。
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大正藏》第9冊。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大正藏》第10冊。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寶積經》,《大正藏》第10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普門會》,《大正藏》第11冊。
唐.實叉難陀譯,《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大正藏》第11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大神變會》,《大正藏》第11冊。
隋.達摩笈多譯,《大寶積經‧善住意天子會》,《大正藏》第11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大正藏》第11冊。
宋.施護等譯,《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大正藏》第12冊。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大正藏》第12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13冊。
梁.僧伽婆羅譯,《文殊師利問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聶道真譯,《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第14冊。
唐.菩提流志等譯,《大乘伽耶山頂經》,《大正藏》第14冊。
隋.豆那掘多譯,《佛說文殊屍利行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方廣寶篋經》,《大正藏》第14冊。
西晉.竺法護譯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14冊。
姚秦.鳩摩羅什等譯,《禪祕要法經》,《大正藏》第15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大正藏》第15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首楞嚴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隋.闍那崛多譯,《商主天子所問經》,《大正藏》第15冊。
宋.法天譯,《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大正藏》第15冊。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藏》第16冊。
元魏.菩提留支譯,《入楞伽經》,《大正藏》第16冊。
梁.真諦譯,《佛說無上依經》,《大正藏》第16冊。
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乘寶雲經》,《大正藏》第16冊。
隋.闍那崛多譯,《佛說出生菩提心經》,《大正藏》第17冊。
唐.菩提流志譯,《六字神呪經》,《大正藏》第20冊。
唐.菩提流志譯,《佛說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第25冊。
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大正藏》第30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冊。
二、中文書目
專書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社,1989年。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全佛編輯部。《文殊菩薩經典》。臺北:全佛出版社。1995年12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1992年初版。
吳汝鈞。《遊戲三昩: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洪緣音。《菩薩的淨土──文殊淨土》。臺北:全佛出版社,1996年。
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研究》。
孫曉崗《文殊菩薩圖像學研究》,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1。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大乘佛教之發展》。臺北:大乘文化,1979年5月。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中國佛教史論集(臺灣佛教篇)》。1979年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般若思想研究》。1979年
楊郁文。《阿含要略》。臺北:法鼓出版,1997年。
蔡耀明。《般若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年。
藍吉富編。《文殊菩薩聖德新編》。臺北:迦陵出版社,1995年。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釋印順。《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
釋印順。《空之探究》。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年3月。
釋印順。《般若經講記》。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3月。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4。
釋智諭。《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臺北縣:西蓮淨苑,1987年9月。
釋見介。《文殊菩薩小百科》。臺北:橡樹林文化,2004年2月。
梶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臺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
Elisabeth Napper著,劉宇光譯。《緣起與空性》。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2002年5月。
期刊
丁敏。〈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佛學會議論文彙編2,1998年。頁23-57。
尤惠貞。〈略論菩薩弘誓與留惑潤生〉。《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5卷第1期,1994年10月。頁65-87。
王惠雯。〈佛教研究的系統詮釋方法:以宗喀巴思想為例〉。《佛教研究方法學研討會》,2001年。
李振甫撰(圖版說明.新樣文殊菩薩),(《敦煌研究》試刊第2期,1982,頁53-54)
李霖燦(大理梵像卷和法界源流:文殊問疾圖的比較研究二),(《故宮文物月刊》第15期,1984.6,頁63-69)
林崇安。《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1期,2002年9月。
郭忠生。〈從文殊法門看《中觀論頌》第二十四品‧1-6〉。
黃靖芠。《文殊師利本願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游祥洲。〈略論文殊法門的圓頓與漸次〉。 第三屆兩岸禪學研討會。
楊惠南。〈「實相」與「方便」―佛教的「神通觀」〉。《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頁128-129。
劉國威《文殊師利根本儀軌中的造像方法》,會議論文(臺北:政大,2004佛教藝術與思想——以密續與地域之發展為例)
潘亮文(初期至唐代的敦煌文殊菩薩造像初探:以文殊變的內容為中心),(《「宗教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02.4)
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1990年4月。頁209-234。
陳英善。〈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
蔡耀明。〈《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義理構造探析:背景篇〉。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現代佛教學會,2002年。
蔡耀明。〈甚深緣起的諦觀〉。《內明》第219期,1990年6月。頁9-17。
蔡耀明。〈「慧解脫」與「般若波羅蜜多」的銜接和差異――用以看待「解脫道」和「菩提道」關聯的一道樞紐〉。《風城法音》第3期,2002年12月。頁7-15。
蔡耀明。〈《阿含經》與《說無垢稱經》的不二法門初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7月。頁1-26。
蔡耀明。〈佛陀教法三乘的分立與連貫〉。《鵝湖》第十五卷第二期(總第170期)。頁15-28。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32期,2006年10月。頁115-166。
蔡耀明。〈《大般若經‧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的禪修教授──做為佛典「綱要寫作」的一個練習〉。《中華佛學學報》第17期,2004年7月。頁49-93。
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附記「色界四禪」的述句與禪定支〉。《正觀》第20期,2002年3月。頁83-140。
蔣義斌。〈張商英《續清涼傳》與文殊法門〉。《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2007年7月。頁231-252。
蔣義斌。〈大品般若經與大智度論中的菩薩〉。《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171-192。
釋印定。〈試論《大智度論》中菩薩般若與聲聞般若〉。《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市:福嚴佛學院,1999年5月。頁317-342。
釋祖仁。〈從《大智度論》看「菩薩般若」與「二乘般若」之異同 〉。《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1999年8月。
釋諦玄。〈般若經典所闡發勝義之意涵——以《大般若經.第二會》為中心〉。《第十三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002年9月。頁293-312。
釋慧嚴。《文殊般若經思想》。中壢:圓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