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07 10:23:1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07 10:19:04   編輯部 報導 

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

四聖諦(catvari aryasatyani, cattari-ariya-saccani)或四諦─苦、集、滅、道,是整體佛教的綱要。佛陀說法的目的,無非令眾生如實了知「苦之實相」、「集苦之因」、「苦之可滅」及「滅苦之道」。佛法中的四諦與緣起,二者並非是不相關的,如十二緣起可作四諦觀(如老死,老死集,老死滅,滅老死之道……為四十四智)[1]所以緣起正見,也即是知四諦慧。不過,說明上有豎橫之不同詮釋吧了。四諦約有情生死流轉及涅槃還滅的現象,說明眾生由世間走上出世間的過程。而緣起則側重於普遍理則之闡明,彼此無多大的差別。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即開示此四諦法門。[2]且所謂「見法即見佛」,此法即緣起四諦之法。[3]見此真相才有生死可了,涅槃可得,佛道可成。

四諦法為有情從凡入聖之關鍵所在,世、出世間八正道之別,也以四諦法為決定內容。[4]因此,對於四諦之觀察,則顯得格外重要了。

然就眾生千差萬別的根性及所修習的法門之不同,而呈現出頓、漸見四諦之諍議。這種諍論,於部派時期,已形成二派對立的學說。其中原因之一乃是二派之性格有很大的不同。說一切有部系對一切法的自相、共相等,不厭其詳的分別抉擇。但是大眾部系則重於貫通與圓融,故彼此所呈現對法的判說,就有若干之距離了。後來的論典,如《俱舍論》、《順正理論》、《成實論》等,都有記載當時教界的主要諍論。如訶黎跋摩(Harivarman)的《成實論》,即將之歸納為「十論」。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  釋開仁  四諦頓漸現觀之初探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