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0 16:20:1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0 16:08:20   編輯部

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研究
 報導 指導教授:林鎮國

在《因明正理門論》裡,比量理論以數個重要子論呈現,此即:「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與「十四過類」等,就其討論的內容而言,其中又以「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具有基礎核心理論的特質,並備受佛教邏輯學界的關注與討論。對於陳那比量理論的邏輯成就究竟達至什麼樣的層次,目前在學界中是存在爭議的,對其中某些理論問題所表現出的論斷自然也莫衷一是。顯而易見的,對「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的不同理解將環環相扣地影響陳那邏輯思想的呈現面貌。

因此,本文對《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的研究,在探析其整體邏輯性質與其成就及限制的主要問題意識下,於具體的論題上將就「九句因」、「因三相」、「三支論式」三大主題分別進行析論,由核心的論證理由的探討開始,推擴至論式結構的分析。以側重其邏輯意涵與結構關係的分析方式,一方面透過對《因明正理門論》的再次釋讀,並於關鍵概念定義上間接參照比較陳那另一巨著《集量論》,以及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及其他如《理門論述記》、《因明入正理論疏》等重要唐疏,以期對《因明正理門論》精簡而晦澀的文句解讀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藉由考察現代學者們對陳那比量理論中所存在理論問題的討論說明,進一步檢視、分析其各種詮解觀點之立場、論據所在。並在這些討論基礎上試圖考量、抉擇適切的回應及詮解方式,以釐清重要核心理論之義蘊與其間關係,進而據此重新勾勒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比量理論的整體面貌與意義。最後說明,陳那比量理論作為一個邏輯體系縱使不及現代邏輯驚人的嚴謹及細緻,卻也並不因其身為古代思想而顯得原始、粗略。在現代邏輯眼光下,是一個實質上頗富歸納或類比因素與思惟色彩,但具有明顯演繹企圖而已以演繹型態為主軸的獨立邏輯體系。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92/碩士/研究生:林福良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本文主旨 1
第二節 關於現代研究之討論與重要爭議 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10
第二章 印度古典論證式之典型與一般性質 11
第一節 關於印度邏輯論式的語句表述方式 11
第二節 正理派的論證式與推理理論 16
第三節 由五支式至三支式的過渡與變革 26
第三章 基礎推論理論──為自比量 35
第一節 「量」的區別及特質 35
第二節 理由與推論對象──能比╱所比之間 40
第三節 「因三相」之譯名與定義問題 46
第四章 論式構作原則──為他比量 67
第一節 論式與推論主題──能立╱所立之間 67
第二節 立宗之則 69
第三節 立因之則──「九句因」分析 73
第四節 「同喻」與「異喻」──因宗不相離關係 90
第五章 結論 111
參考文獻 123 

原典文獻:
1. 陳那造,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大正藏》卷32。
2. 陳那造,義淨譯,《因明正理門論》,《大正藏》卷32。
3. 陳那造,呂澂譯,《因輪抉擇論》,載於《因明》第19、20、21期,1978。
4. 陳那造,呂澂譯輯,《集量論釋略抄》,錄自《大正藏補編》卷9。
5. 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錄自《大正藏補編》卷9。
6. 商羯羅主造,玄奘譯,《因明入正理論》,《大正藏》卷32。
7. 法稱造,法尊譯編,《釋量論略解》,台北:佛教出版社,1984。
8. 法稱造,王森譯,《正理滴論》,錄自《大正藏補編》卷9。
9. 法稱造,楊化群譯,《正理滴論》,錄自《大正藏補編》卷9。
10. 足目造,沈劍英譯,《正理經》,錄自《因明學研究》附錄。
11. 神泰,《理門論述記》,《大正藏》卷44。
12. 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大正藏》卷44。
13. 窺基著,釋水月編(金陵刻本),《因明大疏》,台南:智者出版社,1990。
14. 慧沼,《因明義斷》,《大正藏》卷44。
15. 慧沼,《因明入正理論纂要》,《大正藏》卷44。
16. 智周,《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續藏經》卷86。
17. 智周,《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續藏經》卷87。
18. 智周,《因明入正理論疏抄略記》,《續藏經》卷87。
19. 延壽、(明)明昱,《三支比量義鈔》,《續藏經》卷87。
20. 明昱,《因明入正理論直疏》,《續藏經》卷87。
21. 真界,《因明入正理論解》,《續藏經》卷87。
22. 王肯唐,《因明入正理論集解》,《續藏經》卷87。
23. 智旭,《因明入正理論直解》,《續藏經》卷87。
24. 智旭,《真唯識量略解》,《續藏經》卷87。
25. 鳳潭,《因明論疏瑞源記》,北京:商務印書館,1928。
26. 佛書刊行會,《因明論疏明燈抄》,東京:名著普及會,1978—1987。
近代研究:
中文──
1. 中國邏輯史研究會資料選編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2. 中國邏輯史研究會資料選編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現代卷(上)(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
3. 王雷泉編,《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
4. 王憲鈞,《數理邏輯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5. 石村,《因明述要》,北京:中華書局,1981。
6. 伍先林、李登貴、黃彬譯,D.M. Datta、S.C. Chatterjee著,《印度哲學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
7. 宋立道、舒曉烽譯,Th. Stcherbatsky著,《佛教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8. 宋立道釋譯,《因明入正理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
9. 何建興,〈陳那認識論之概觀〉,《中國佛教月刊》35卷6期,1991,頁2-11。
10. 何建興,〈陳那認識論之概觀(續)〉,《中國佛教月刊》35卷8期,1991,頁6-12。
11. 何建興譯,〈陳那的邏輯〉,《中國佛教月刊》35卷9期,1991,頁12-19。
12. 何建興譯,〈陳那的邏輯(續)〉,《中國佛教月刊》35卷10期,1991,頁2-11。
13. 何建興,〈陳那論感官知覺及其對象〉,《正觀》十七期,2001.06,頁3-31。
14. 何建興,〈陳那邏輯理論探析〉,《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現代佛教學會,2002.03.02-03。
15. 何建興,〈佛教量論的宗教意義〉,《揭諦》四期,2002.07,頁35-60。
16. 李小五譯,Stephen Read 著,《對邏輯的思考》,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7. 李志夫譯,D.M. Datta、S.C. Chatterjee著,《印度哲學導論》,台北:幼獅書店,1974。
18. 李匡武主編,《中國邏輯史‧唐明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
19. 李潤生,《因明入正理論導讀》,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20. 李潤生,《正理滴論解義》,香港:密乘佛學會,1999。
21. 巫白慧,《印度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22. 巫白慧,〈梵本「因明入正理論」因三相的梵語原文和玄奘的漢譯〉,《中華佛學學報》8期,1995.07,頁41-57
23. 巫壽康,《因明正理門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4。
24.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一版二刷。
25. 沈劍英,《佛家邏輯》,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4。
26. 沈劍英,《中國佛教邏輯史》,上海: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7. 呂澂,《因明綱要》,錄自《呂澂佛學名著》,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
28. 呂澂,《因明入正理論講解》,北京:中華書局,1983。
29. 周叔迦,《因明入正理論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9。
30. 林正弘,《邏輯》,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增訂八版。
31. 林崇安,《佛教因明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二版。
32. 林崇安,《西藏佛教的探討》,台北:慧炬出版社,1992。
33. 林煌洲譯,S. Dasgupta著,《印度哲學史》1、2,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34. 周禮全主編,《邏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一版二刷。
35. 炯丹‧日比熱直著,多吉杰博編,《因明七論莊嚴華釋》,青海:中國藏學出版社,1991。
36. 姚南強,〈正理門論探微〉,《中華佛學學報》6期,1993.07,頁187-205。
37. 姚南強,《因明學說史綱要》,上海:三聯書店,2000。
38. 耿一偉,〈陳那的語言哲學──以集量論為中心〉,《哲學與文化》18卷9期,1991.09,頁842-849。
39. 孫中原譯,末木剛博著,《東方合理思想》,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40. 國立台灣大學理則學教學委員會編著,《理則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1995一版三刷。
41. 陳大齊,《因明大疏蠡測》,台南:智者出版社,1997。
42. 陳大齊,《印度理則學》,台北:中華文化會,1952。
43. 陳大齊,《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44. 陳宗元,〈陳那唯識理論初探──以「集量論‧現量章」為中心〉,《法光學壇》1期,1997,頁102-118。
45. 陳波,《邏輯哲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46. 黃志強,〈析因明研究裡的混淆問題〉,《哲學與文化》28卷9期,2001.09,頁855-863。
47. 陳望道,《因明學》,上海:世界出版社,1931。
48. 張春波等譯,梶山雄一等著,《印度邏輯學論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1),中和:華宇出版社,1987。
49. 張家龍、洪漢鼎譯,《邏輯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50. 陳曉平,《歸納邏輯與歸納悖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一版二刷。
51. 曾祥云,〈論因明三支作法的實質〉,《諦觀》83期,1995.10,頁103-120。
52. 張忠義,〈對日本專家「新因明邏輯」的商榷〉,《諦觀》83期,1995.10,頁1-34。
53. 張忠義,〈玄奘加譯「因明」與「定」字的意義〉,《諦觀》85期,1996.04,頁69-78。
54. 張曼濤主編,《佛教邏輯與辯證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21),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55. 張曼濤主編,《佛教邏輯之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56. 劉宇光,〈西方的印度佛教量論譯、研論著述〉,《哲學與文化》25卷12期,1998.12,頁1160-1173。
57. 劉宇光,〈藏傳佛教學問寺辯經教學制度的因明實踐及其背後所依據的佛學理念〉,《哲學與文化》27卷6期,2000.06,頁564-572。
58. 劉培育、周云之、董志鐵編,《因明論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
59. 劉培育、崔清田、孫中原編,《因明新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
60. 劉培育編,《因明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61. 蔡瑞霖,〈因明與比量──關於量論的現象學考察〉,《法光學壇》3期,1999,頁72-90。
62. 劉福增編譯,K. Kahane and P. Tidman 著,《邏輯與哲學》,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一版二刷。
63. 劉福增編譯,Virginia Klank 著,《邏輯新論》,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64. 劉福增譯,Sybil Wolfram 著,《哲學邏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
65.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股份有限公司,1992二版。
66.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67. 趙總寬、陳慕澤、楊武金編著,《現代邏輯方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68. 熊十力,《因明大疏刪注》,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
69. 虞愚,《因明學》,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一版三刷。
70. 鄭偉宏,《佛家邏輯通論》,台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71. 鄭偉宏,《因明正理門論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72. 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二版。
73. 藍吉富主編,《因明、聲明與佛學研究法》(《現代佛學大系》44),新店:彌勒出版社,1984。
74. 釋太虛,《因明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
75. 釋聖禾,《古因明要解》,台南:智者出版社,1989。
76. 釋聖禾,《因明文集》第一冊,台南:智者出版社,1989。
77. 釋聖禾,《因明文集》第二冊,台南:智者出版社,1992。
78. 釋聖禾,《因明文集》第三冊,台南:智者出版社,1998。
日文──
79. 三支充悳編,《講座‧仏教思想2》,東京:理想社,1982。
80. 三枝充悳、羽矢辰夫譯,S. Radhakrishuan著,《印度仏教思想史》,東京:大藏出版社,1985。
81. 戶崎宏正,《仏教認識論の研究》上卷,東京:大東出版社,1985二版。
82.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講座‧大乘仏教9──認識論と論理学》,東京:春秋社,1984。
83. 末木剛博,《論理学の歷史》,東京:岩波書店,1968。
84. 末木剛博,〈因明九句因の記號論理学の解明〉,《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卷1期,1957.01,頁160-161。
85. 北川秀則,《インド古典論理学の研究》,東京:臨川書店,1985。
86. 北川秀則,〈中期大乘仏教の論理学〉,《講座‧仏教思想2》,頁189-242。
87.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卷五,東京:岩波書店,1965。
88. 宇井伯壽,《仏教論理学》,東京:大東出版社,1966。
89. 宇井伯壽,《陳那著作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9。
90. 村上專精,《仏教論理学》,東京:丙午出版社,1918。
91. 服部正明,〈中期大乘仏教の認識論〉,《講座‧仏教思想2》,頁103-144。
92. 武邑尚邦,《因明学‧起源と變遷》,京都:法藏館,1986。
93. 武邑尚邦,《仏教論理学の研究》,京都:百華苑,1985一版二刷。
94. 長崎法潤,〈概念と命題〉,《講座‧大乘仏教9──認識論と論理学》,頁341-368。
95. 桂紹隆,《因明正理門論研究》,載於《廣島大学文学部紀要》第37-46期,1977-1987。
96. 桂紹隆,〈ディグナーガの認識論と論理学〉,《講座‧大乘仏教9──認識論と論理学》,頁103-152。
97. 梶山雄一,〈仏教知識論の形成〉,《講座‧大乘仏教9──認識論と論理学》,頁1-102。
98. 梶山雄一,〈後期印度仏教の論理学〉,《講座‧仏教思想2》,頁243-310。
99. 塚本起祥、松長有慶、磯田熙文編,《梵語仏典の研究》卷三論書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90。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網站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報名  02-27196686  02-27196686  陳教授  〉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提要

        本文以印度佛教量論學者陳那(Dignāga)的《因明正理門論》與《集量論》為依歸,參考國際量論學者的研究成果,探討陳那比量或邏輯理論的某些基要課題,並兼做哲學性的闡述,希冀抉發這理論的義蘊。

        本文共分五節,各節論述內容略說如下:

一、致知邏輯:本節論介陳那因明論式的基本架構與關鍵概念,並建議用「致知邏輯」一詞來表徵陳那的比量理論。

二、三相之因:對陳那而言,因法必須具備「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及「異品遍無性」三相才能成為正因。本節試圖釐清「同品定有性」相的意涵。

三、肯定與否定:本節探討因宗不相離關係以及同喻、異喻的意義與價值,強調陳那理論對這不相離關係之否定面向的重視。

四、陳那理論的邏輯性格:本節討論陳那理論和西方演繹法與歸納法的異同,顯示這理論為向知覺與常識開放,而具有否證性格的致知邏輯。

五、結語:文末探問「陳那邏輯是否還有現代價值」一問題,並簡略討論幾個相關課題。

 

關鍵詞:陳那、比量、量論、因三相、致知邏輯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何建興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七期(2002.07)
頁27-47

©2002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備註 :